建立法治中國
1. 法治中國建設規劃以憲法為核心的什麼更加完備
法律分析:以憲法為核心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更加完備。
法律依據:《法治中國建設規劃》
一、堅定不移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道路,奮力建設良法善治的法治中國
(三)總體目標
建設法治中國,應當實現法律規范科學完備統一,執法司法公正高效權威,權力運行受到有效制約監督,人民合法權益得到充分尊重保障,法治信仰普遍確立,法治國家、法治政府、法治社會全面建成。
到2025年,黨領導全面依法治國體制機制更加健全,以憲法為核心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更加完備,職責明確、依法行政的政府治理體系日益健全,相互配合、相互制約的司法權運行機制更加科學有效,法治社會建設取得重大進展,黨內法規體系更加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體系初步形成。
到2035年,法治國家、法治政府、法治社會基本建成,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體系基本形成,人民平等參與、平等發展權利得到充分保障,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基本實現。
2. 建設法治中國的關鍵環節是什麼
依法治國是推進法治中國建設最為關鍵的環節,依法治國就是依照憲法和法律來治理國家,是中國共產黨領導人民治理國家的基本方略,是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客觀需要。
也是社會文明進步的顯著標志,還是國家長治久安的必要保障。依法治國,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是人民當家作主根本保證。
重大意義
第一,依法治國是中國共產黨執政方式的重大轉變,有利於加強和改善黨的領導。
第二,依法治國是發展社會主義民主、實現人民當家作主的根本保證。
第三,依法治國是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和擴大對外開放的客觀需要。
第四,依法治國是社會文明進步的顯著標志,是國家長治久安的重要保障。
第五,依法治國是民主政治的必然要求,也是現代政治文明的基本標志。
第六,依法治國是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的重要條件。
3. 建設法治中國,必須堅持什麼共同推進
堅持依法治國,依法執政,依法行政共同推進。
建設法治中國,要全面貫徹落實黨的十專八大屬精神,以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科學發展觀為指導,全面推進科學立法、嚴格執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堅持依法治國、依法執政、依法行政共同推進,堅持法治國家、法治政府、法治社會一體建設,不斷開創依法治國新局面。
要完善立法工作機制和程序,擴大公眾有序參與,充分聽取各方面意見,使法律准確反映經濟社會發展要求,更好協調利益關系,發揮立法的引領和推動作用。
(3)建立法治中國擴展閱讀:
要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道路不動搖,緊緊圍繞建設法治中國的總目標,以構建公正高效權威社會主義司法制度為重點,切實將加強法治建設貫穿於政法工作全過程,帶頭嚴格依法履行職責、行使職權,肩負起社會主義法治國家建設者、實踐者的重任。
要把嚴格執法、公正司法作為基本要求,嚴格依照法定許可權和程序履行職責、行使權力,做到有法必依、執法必嚴、違法必究,切實維護國家法制的統一、尊嚴和權威。
4. 建設法治中國 我們中學生能做些什麼
1、樹立法制觀念,尊重法律, 追求公正
建設法治中國,中學生應該首先樹立起自身的法制觀念,自覺遵守法律法規,不做違法亂紀之事,並且要尊重法律法規,追求公平公正,爭做新時代遵紀守法的好青年。
2、正確行使權利,自覺履行義務
作為中學生,要明白法律賦予自己的權利,中學生可以正確地行使法律賦予的權利,要保護好自己的權利不被侵犯,同時,要以身作則,在享受權利的同時要自覺履行法律規定的各項義務,做到正確行使權利,自覺履行義務。
3、行使自己享有的監督權
中學生不僅要保證自身遵紀守法,同時也要利用、行使好法律賦予自己的監督權。中學生要在生活、學習等各個方面起好模範帶頭作用,監督身邊的人遵紀守法,可以對重大違法亂紀以及知錯不改等行為的人進行舉報。
(4)建立法治中國擴展閱讀
法治是人類政治文明的重要成果。實施依法治國基本方略、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既是經濟發展、社會進步的客觀要求,也是鞏固黨的執政地位、確保國家長治久安的根本保障。在中國這樣一個13億人口的大國,要實現政治清明、社會公平、民心穩定、長治久安,最根本的還是要靠法治。
法治中國建設推進得越持久、越深入,其成效就會成倍放大。政法機關是中國共產黨領導下的執法司法力量,行使的是國家權力,服務的是人民群眾,在建設法治中國、法治政府、法治社會進程中發揮著特殊重要作用。
5. 大學生可以為建設法治中國做哪些力所能及的貢獻
1、遵紀守法。
2、努力學習,好好工作。
3、適當參與法制宣傳活動。
6. 如何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體系
黨的十八屆四中全會通過的《關於全面推進依法治國若乾重大問題的決定》提出,全面推進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體系要形成五個體系。
1、建立完備的法律規范體系。在具體表述上,黨的十八屆四中全會提出要推進科學立法、民主立法。在此基礎上,十九大報告又新增了依法立法這一新的要求。
依法立法是立法必須堅持的基本原則之一。首先要依憲立法;其次要貫徹黨的方針政策,使黨的主張和人民意志通過法定程序統一起來;最後要規范立法,促進立法內在協調。
2、建立高效的法治實施體系。包括加強憲法實施,推進合憲性審查工作,維護憲法權威,推進依法行政,嚴格規范公正文明執法,加大普法力度,建設社會主義法治文化,樹立憲法法律至上、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法律理念。
黨的十八大以來,司法體制改革一直就是法治中國建設的重點,甚至被認為是依法治國的突破點。司法改革一直是國家最高層面關注的改革重點。
3、建立嚴密的法治監督體系。法治監督體系的重心是加強對公權力的監督。行政權力具有管理事務領域寬、自由裁量權大等特點,法治監督的重點之一就是規范和約束行政權力。
為了確保國家監察全覆蓋落到實處,十九大報告要求深化監察體制改革,成立監察委員會,制定國家監察法,實現對所有行使公權力的公職人員監察全覆蓋。「國家監察委員會就是中國特色的國家反腐敗機構,國家監察法就是反腐敗國家立法。」
4、建立有力的法治保障體系。十九大報告特別強調:「黨政軍民學,東西南北中,黨是領導一切的。」「黨是最高政治領導力量。」黨的領導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最本質的特徵,是社會主義法治最根本的保證。
尤其是,黨的十九大提出成立中央全面依法治國領導小組,以此來加強黨對法治建設的統一領導。這是十九大報告的一大亮點,也是黨中央深化依法治國實踐最根本的舉措。
中央全面依法治國領導小組是對未來全面依法治國最大的組織保障。新時代在法治建設的各個方面、各個環節,都要以中央全面依法治國領導小組的頂層設計為依據。
5、建立完善的黨內法規制度體系。十八屆四中全會將「形成完善的黨內法規體系」確定為全面推進依法治國總目標的重要內容,強調「黨內法規既是管黨治黨的重要依據,也是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的有力保障」。
新時代要求從黨內法規的制定、備案、解釋、執行等方面,進一步加強黨內法規制度建設;要求從理論和實踐層面理順黨內法規和國家法律的關系;同時,對黨內法規在從嚴治黨、管黨方面的效用進行評估,為修改完善黨內法規提供依據。
7. 這當今社會青少年應該怎樣建設法治中國
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青少年應該做到:
1、生活在法治國家裡,人人都要自覺弘揚社會內主義法容治精神,樹立社會主義法治觀念,學法尊法守法用法,依法維護國家利益,依法規范自身行為。
2、關心國家大事,積極參與政治生活,依法行使建議權、監督權等政治權利。
3、依法行使公民權利,自覺履行公民義務,勇於同破壞法治中國建設或社會 主義法治國家建設的言行作斗爭。
樹立和維護法律權威,應當是我國實行依法治國,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所必須遵循的基本准則。否則,就不可能實現依法治國,更不談不上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我國作為一個人民當家作主的社會主義國家,國家的一切權力都屬於人民,人民的意志具有最高性,而作為人民意志集中體現的由立法機關制定的法律自然也具有至上性,擁有至高無上的權威。具體來看,法律權威主要體現在法律至上與法律信仰兩個方面,前者可視為法律權威的外在權威要素或外在影響力,後者則為法律權威的內在權威要素或內在影響力
8. 推進什麼是建設法治中國的關鍵環節
推進依法治國是推進法治中國建設最為關鍵的環節。
依法治國就是依照憲法和法律來治理國家,是中國共產黨領導人民治理國家的基本方略,是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客觀需要,也是社會文明進步的顯著標志,還是國家長治久安的必要保障。依法治國,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是人民當家作主根本保證。
依法治國是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的重要環節和標志。
依法治國依照體現人民意志和社會發展規律的法律治理國家,而不是依照個人意志、主張治理國家;要求國家的政治、經濟運作、社會各方面的活動通通依照法律進行,而不受任何個人意志的干預、阻礙或破壞。
法治國家的建成同整個國家的現代化是同步的。法的內容與形式,法律制度的模式選擇及其實現,不可能孤立地存在與發展,而必然受當時當地的政治、經濟與文化的具體條件的影響與制約。同時,人們認識的提高和經驗的積累也須要有一個過程。
9. 我國建設法治國家的措施有哪些
1、強化依法辦事的理念。
堅定落實依法治國基本方略,加快建設社會主義法治中國,必須保證憲法和法律的全面有效實施。維護憲法和法律權威,就是維護黨和人民共同意志的權威。捍衛憲法和法律尊嚴,就是捍衛人民共同意志的尊嚴。保證憲法和法律實施,就是保證人民根本利益的實現。
各級領導幹部都應當帶頭依法辦事,帶頭遵守法律,牢固樹立法律紅線不能觸碰、法律底線不能逾越的觀念,始終對憲法和法律保持敬畏之心。
特別是司法機關作為法治建設的生力軍,必須始終保持理論上的清醒,堅定法治信仰,牢固樹立社會主義法治理念和政法幹警核心價值觀,自覺抵制西方錯誤思想觀點的滲透,始終做到忠於黨、忠於國家、忠於人民、忠於憲法法律。
2、發揮好法治與德治相輔相成的作用。
法治建設和道德建設相輔相成、互相促進。實踐表明,良好的道德風尚既可以減少各種矛盾紛爭、凈化社會環境,使司法機關能夠集中精力解決一些重大疑難案件,又可以使法律的實施得到廣泛的道義上的理解與支持,減少法律實施的阻力,提高法律權威。
要通過依法打擊犯罪、保障人權,釐清責任、明辨是非,平衡利益關系、化解社會矛盾,充分發揮司法裁判的教育、評價、指引、示範等功能,引導全體公民切實增強法律意識、道德意識,依法行使權利,主動履行義務,做到知榮辱、明善惡、重品行,促進形成良好的社會道德風尚。
3、在全社會大力弘揚社會主義法治精神。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的形成,總體上解決了有法可依的問題,但是法治建設仍然任重道遠。法律不能只寫在紙上,而是要寫在公民的心裡。只有人心思法、人心思治,才能形成推動法治進步的強大力量。
習近平同志強調要以法治凝聚共識,樹立全社會對法治的信仰,培育法治文化,弘揚法治精神,對於加快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意義重大、影響深遠。
弘揚法治精神,必須堅持嚴格執法、公正司法,通過依法審判處理各類案件,把法律觀念、法治精神融入當事人和社會公眾的心中;必須加強法制宣傳教育,讓憲法和法律家喻戶曉,促進在全社會形成憲法至上、守法光榮的良好氛圍。
必須引導公民以法治方式表達訴求,使大家相信只要是合理合法的訴求,通過法律程序就能得到合理合法的結果,從而能夠發自內心地擁護法治、信仰法治。
(9)建立法治中國擴展閱讀
法治國家的相關要求:
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不僅需要制定完備的法律制度,而且需要使這些法律制度為廣大公民接受認同並遵循運用。黨的十七大強調,要加強公民意識教育,樹立社會主義民主法治、自由平等、公平正義理念。
公民意識是公民對自己在國家生活和社會生活中的主體地位和法定權利義務的認知、情感、態度和行為的統一,加強公民意識教育能為社會主義法治中國建設提供堅實的思想理念支撐。
因此,加快推進社會主義法治國家建設,應大力加強包括權利義務、民主法治、道德文明意識教育在內的公民意識教育。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法治國家
10. 建設法治中國的美好願景是什麼
法治中國建設的首要任務:突出憲法地位、維護憲法權威。
「憲法是國家的根本回法,是治國安邦的總答章程,具有最高的法律地位、法律權威、法律效力。」同時強調:「維護憲法權威,就是維護黨和人民共同意志的權威。捍衛憲法尊嚴,就是捍衛黨和人民共同意志的尊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