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被道德
『壹』 被道德綁架了要怎麼做
1、道德綁架是施加某種壓力讓人們做與道德相關的事情。比如,大學生站在食堂門口為災區募捐,見到老師來吃飯,就上前說:「老師你也捐點兒錢吧!」
2、我們要力戒對別人進行道德綁架;
3、我們要防範別人的道德綁架,避免尷尬。
遭遇道德綁架,應對的要點包括:①根據道德規范,說明自己沒有這種義務;②說明自己也有困難,愛莫能助;③提供解困之路,告訴TA找民警、主管人員和有關部門。
『貳』 在大學如果自己被班導或者同學甚至父母以學校組織的活動為名義道德綁架該怎麼懟
首先學會拒絕,樹立正確人生觀。價值觀。道德觀。堅持自己的主觀認知。堅持不要人雲亦雲。多接觸社會。學會正確評價。學會獨立的感知認識。
人際關系中的道德綁架,該如何應對:前問過一個朋友,怎麼樣才能讓別人說你是個好人,念著你的好?他的回答讓我覺得很現實,卻又傷感。
對於身邊親近的人,我們總是第一時間伸出援助之手,也會理所當然的去幫忙。這似乎成為一種社會人際交往通病。用另一種專業術語來說就是道德綁架。
你有某種能力或者權利,別人有難處就會想到你,並理所當然的認為相互之間關系你必需要幫。甚至不會顧及你的難處,也不管你是否願意去幫忙。 這樣便委屈了自己。
那麼怎麼才可以讓別人說你是個好人,念著你的好呢?
第一種:做一個老好人。
所有的事情都幫忙,隨叫隨到,從不拒絕,也不擺臭臉,做一個老實到底的人。
第二種:做一個聰明的壞人。
首先你是一個壞人,要足夠老奸巨猾。當你壞的一定境界,你在做一點好事或者不想之前那麼壞。這個時候人們都會說你是個好人。即使你把別人給坑了別人還會說你是個好人,起碼沒把我坑的起不來。
但是我們很多人都做不到絕對的老好人和聰明的壞人,只是夾在中間,評價有好有壞。希望所有人都能知道,可以幫也可以拒絕。幫你是情分不幫是本分。
要做一個有原則的人,別委屈自己。
『叄』 有很多被道德綁架的婚姻,你認為道德和真愛哪個重要
當然是道德,打著真愛的名頭,做破壞婚姻的事,這就是一種不道德甚至違反法律的行為,不能用真愛來替他們掩蓋。
『肆』 被道德綁架應該怎麼辦
對我們來說並不遙遠。欺侮,為了和孩子斗爭,面對一些孩子,加害者的父母可以合理地說:「他只是個孩子。」面對老人,他說年輕的乘客不放棄,人們尊重老人,熱愛年輕人,不懂得與他人同舟共濟。這些都是道德上的不一致,處於弱勢群體傷害他人的保護之下。面對這種道德上的綁架,很多時候你很難選擇忍耐,但不僅讓你非常疲憊,還會讓你背上一個不好的外號。人的價值不值得尊敬和寬容,和年齡和地位無關,是和這個人的行動有關的,價值不值得我們尊敬。雖然過去也有過類似的讓步的新聞,但面對尷尬的幾乎都站在年輕人這邊。給別人讓座是一種好事,但這會被誤解為年輕人的義務,這會削弱所有行善的人的熱情。
你可以節省時間和他們非常滿意的人交往。同時,如果你知道如何拒絕,與這些人交流,你就能更好地理解他們對收益的追求。但是,不管是什麼樣的文化,實際上有一點利他主義,並且願意為所有人付出金錢的人是好的。就像我提議的那樣,如果必須依賴「好人」和「壞人」的評價,那真的好嗎?我認為過去十年大眾的態度肯定會向相反的方向轉變。因為「利他主義」的傾向,實際上是人們為了適應小社會的人際關系,需要犧牲「自我關心」的生存本能的一種習慣。
人們總是希望在新的關系模式中遵循過去的關系模式,從而發展到與過去的關系模式的新的關系。之後,不同團體之間的「道德勸導」確實沒有減少。因此,我們需要一顆能夠接受自己的內心強大的心。
『伍』 為什麼人們不會為被道德綁架的人發聲
為什麼人們不會為被道德綁架的人發生?這就回到了人的本質,人本身是趨利避害的動物,只要是對自己有利的,他就會想盡一切辦法去擁護,被道德綁架的人一般從內心裡他也不願意這樣做,只不過他為人師表,裝出一副道貌岸然的形象,了解她的人是看不慣他的行為的
『陸』 人為什麼會被道德倫常所困擾,道德倫常又是什麼
困擾你的不是道德倫理,而是眾人的目光,我的朋友!你問什麼是道德倫常 首先倫常二字何解?倫:輩,類,也指人與之間的關系常:長久,經久不變的東西字面上看可以這么解釋,人與人之間,恆久不變的關系准則倫常:按封建宗法社會的倫理道德。即父子有親,君臣有義,夫婦有別,長幼有序,朋友有信。這五倫為不可改變的常道,故稱倫常 但可能在中國近代的文化中,"倫常"多被用在家庭成員的關繫上
我覺得"倫常"是一種為了保護社會次序關系,而針對對人本性(例如:野心,慾望,貪婪,嫉妒)進行約束的一個被廣泛認同准則
道德
我這樣假設一下
"倫常"針對的是人
"道德"針對的是事,或者說社會行為
也就是在處事上針對本性的一些被廣泛接受的規范和衡量其行為對錯的一個標准
總的來說我"道德倫常"是一個標准,也是對個人行為和慾望的一種約束
注意:這個准則是被廣泛接受認同的,並且會隨時代的推移而改變
『柒』 人為什麼會被道德倫常所困擾,道德倫常又是什麼
困擾你的不是道德倫理,而是眾人的目光,我的朋友!你問什麼是道德倫常 首先倫常二字何解?倫:輩,類,也指人與之間的關系常:長久,經久不變的東西字面上看可以這么解釋,人與人之間,恆久不變的關系准則倫常:按封建宗法社會的倫理道德。即父子有親,君臣有義,夫婦有別,長幼有序,朋友有信。這五倫為不可改變的常道,故稱倫常 但可能在中國近代的文化中,"倫常"多被用在家庭成員的關繫上
我覺得"倫常"是一種為了保護社會次序關系,而針對對人本性(例如:野心,慾望,貪婪,嫉妒)進行約束的一個被廣泛認同准則
道德
我這樣假設一下
"倫常"針對的是人
"道德"針對的是事,或者說社會行為
也就是在處事上針對本性的一些被廣泛接受的規范和衡量其行為對錯的一個標准
總的來說我"道德倫常"是一個標准,也是對個人行為和慾望的一種約束
注意:這個准則是被廣泛接受認同的,並且會隨時代的推移而改變
『捌』 被道德綁架的體驗有哪些
面對道德綁架,即便做個他人眼中的「逆類」,也要遠離。
娜娜剛畢業的時候,有一份工作應聘上了,上司彬彬有禮,但是只做了兩天的培訓她就離開了。就在去參加培訓的前一天,她還是對未來各種的期待,跟我講她以後的規劃。作為朋友,我肯定是要勸一下她堅持下去的,不過她說出理由之後,還是被理解了。
那一家公司是做黃金投資的,金融會計專業畢業的娜娜很受歡迎。
第一天培訓的時候,培訓老師講了一些關於感恩的事情:感恩父母感恩朋友。尤其是感恩父母的環節,大家哭的稀里嘩啦,娜娜也覺得自己這么多年怎麼怎麼不懂事,以後一定要好好工作,報答他們。
第二天的培訓就是要背誦一些電話推銷的話術。她發現,上面的一些詞彙和邏輯千瘡百孔,如果不是自己之前學習過投資的一些皮毛,肯定就相信了。而她和一起培訓的新同事聊天的時候發現,只有一個是金融相關專業畢業的,但是還學得是報稅之類的。甚至,有一個年紀小一點的同事,還是自動化專業的技術工人轉行的。
培訓老師的邏輯就是,為了父母,應該努力工作,放棄現在的工作就是不感恩,不孝順。
就這樣,娜娜在一片不知道感恩父母、不知道踏實工作的罵聲中離開了公司。臨走前,培訓老師還給了她一個不屑的白眼。
其實那一家黃金投資公司在娜娜離開後一年的時間就倒閉了,很多員工的親人也參與了投資,但是高層領導卷錢跑了,到現在被害的里外不是人。娜娜非常慶幸自己當時的選擇,我們也替她捏了一把汗。
即便是道德,也不能不合時宜。甘於被「道德綁架」的虛榮感,受苦的始終是自己。
● ● ●
郜叔叔的故事讓我很糾結講,因為他就是那個寧願被「道德綁架」的人。
郜叔叔很小的時候父親就去世了,母親身體又不好,弟弟妹妹就由他照顧,他很晚才結婚,習慣了一個人去為一家人遮風擋雨。
現在他的兩個兒子也都長大成人結婚生子了,由於他們是在老城區的本地人,原來四間瓦房的小院子經過他這么多年的積累翻成了兩層的樓房,兩個兒子結婚後仍住在一起。不過,他發現家裡越來越不對勁了:兩個媳婦都存著錢,不給家裡添置任何東西,家裡很多東西都舊了壞了還要自己的那點養老金去修補。
街坊鄰居都勸他給孩子們分家,讓他們各自頂門立戶去過日子,每個月或者每年給他象徵性的交點生活費。
但是他不同意,他不想一個家就這么散掉。他覺得別人家兒子結婚以後都單獨過,是一件非常可悲的事情,一家人和和美美的才叫別人羨慕。
就這樣,他用這種「高尚」的道德把自己「綁架」起來,根本沒辦法改變。他享受別人看到他們家一家十口生活在一起,婆媳妯娌沒有爭端的時候,他非常得意。
● ● ●
其實他不知道這也僅僅是自己的一個虛榮的夢而已。
道德這東西,說不好。沒有明文規定,沒有正確標本,對與錯全部都在人們的眼中。即便你在一部分嚴重是對的,在另一群人眼中,又變錯。
『玖』 你說下遇到或聽到過哪些被道德綁架的事情呢
每天在公司,因為年紀輕,被領導以「多鍛煉」為由壓榨;累死累活的工作一天後,上公交車還要給晚上在廣場跳廣場舞的大媽們讓座,不然就是沒素質沒道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