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脫肛的土法治療
A. 老人脫肛怎麼預防和治療啊有知道的嗎謝謝了!
你好!治療脫肛:1,令患者取膝胸卧位,抬高臀部,然後用麻油潤滑粘膜,再將其輕輕地推回肛門內.2,坐浴療法:將30克石榴根皮,15克明礬一同煮水,排便後坐浴20分鍾.小兒或病情較輕者,可取30克五倍子,加煅龍骨,煅牡蠣各15克煎湯,便後坐浴.平時要注意增加營養,生活規律化,切勿長時間蹲坐便盆,養成定時排便的習慣,防止大便乾燥,便後和睡前用熱水坐浴,刺激肛門括約肌的收縮。
B. 老年人脫肛最好的治療方法是什麼
脫肛最好的治療方法是微創手術治療,可以中葯調理補中益氣丸金匱腎氣丸調理,增加營養補充維生素微量元素,食用富含纖維素的食物
C. 老年人經常脫肛怎麼辦
對於脫肛的最佳治療方法,分為保守治療和手術治療兩種。
對於老年人在脫肛之後沒有發生水腫以及嵌頓,可以將脫出的肛門直接塞回。
如果發生水腫的現象,需要先用高錳酸鉀洗劑或生理鹽水對肛門周圍以及脫出的腫物進行清洗和消炎,或者塗抹紅黴素軟膏之後再塞回肛門之內。
對於症狀較為嚴重的脫肛現象,在將脫出的組織塞回肛門之後對直腸黏膜和直腸壁之間注射固化劑,使其發生無菌性炎性病變,最終達到使脫出的組織重新粘合到腸壁上的目的。
除這些方法之外,如果脫肛症狀較為嚴重,應該採用手術的方法進行治療。如果脫出的組織發生壞死現象,應該予以及時的切除。
D. 怎麼治療拉屎就脫肛的土方法
治療脫肛小偏方
一、參麥芩連歸地湯
首先需要做的就是准備好沙參5克,麥冬12克,黃芩10克,黃連5克,當歸6克,生地15克,枳殼6克,厚朴9克,烏梅9克,白芍9克。他們的功效:清熱涼血,利肛收斂。主治,肺熱氣虛之脫肛。用法,水煎服,每日1劑。
二、收肛散
五倍子9克,炒浮萍草9克,龍骨9克,木賊草9大象。功效:收澀固脫。主治,肛門直腸粘膜脫垂Ⅰ、Ⅱ度。用法共研細末,乾擦或麻油調敷。
三、益氣升陽湯
需要黃芪15克,當歸10克,黨參15克,白術10克,柴胡10克,生麻10克,炙甘草10克,樗樹皮10克,陳皮10克,罌粟殼10克。功效益氣升陽。主治脫肛。用法每日1劑,水煎3次分服。
四、脫肛液
明礬6克,鹽酸普魯卡因2克,加水至100毫升。功效:固腸收澀。主治直腸脫垂。用法注射於直腸周圍或直腸粘膜層與肌層之間。
五、提肛湯
組成黃芪15克,升麻5克,當歸10克,枳殼10克,炒淮山葯15克,沙參15克,麥冬10克,烏梅15克,白芍15克。功效升陽舉陷,益氣滋陰。主治小兒脫肛。
加減若小兒滑瀉不禁,可加煨訶子10克;炙粟殼5克,以清之;若久瀉虛寒甚者,可加良姜3克,附片5克溫補中陽。本方為自擬方,臨床運用30餘年,有效率達96%。用法日1劑,水煎,分早、中、晚服。
E. 脫肛的最佳治療方法有哪些
許多人受到脫肛問題的困擾,出現脫肛問題的時候,患者總感覺肛門處有下墜感,有時候在大便時肛門就會脫出,需要用手還納,嚴重時,咳嗽、打噴嚏的時候肛門也會脫出,給患者的生活帶來諸多不便,那麼脫肛的最佳治療方法有哪些呢?
一、參麥岑連歸地湯
用沙參,麥冬,黃岑,黃連,當歸,生地,枳殼,厚朴,烏梅,白芍等中葯,用水煎服,每天一劑,可以起到清熱,涼血,收斂,利肛的作用,所以有脫肛症狀的人,可以在醫生的指導下經常服用這種中葯方劑辨證治療,就能起到很好的緩解作用。
二、收肛散
把五倍子,炒浮萍草,龍骨,木賊草等中葯研成細末擦在患處,或者用麻油調成糊狀後敷在患處,對於一二級的肛門脫垂,有很好的緩解作用,輕度的脫肛患者可以試一試這種方法。
三、提肛湯
用黃芪,升麻,當歸,枳殼,炒淮山葯,沙參,麥冬,烏梅,白芍等中葯水煎,每天一劑,分早中晚三次服用,對於脫肛的療效很好,治癒率能達到96%。
四、益氣升陽湯
用黃芪,當歸,黨參,白術,柴胡,升麻,炙甘草,樗樹皮,陳皮,罌粟殼等中葯加水煎服,每天服用一劑,分早中晚三次服用,對於脫肛也有很好的療效。
五、脫肛液
用明礬,鹽酸普魯卡因加水製成脫肛液,注射在肛門處,對於直腸脫垂有一定的療效。
這五種方法對於脫肛的治療效果都不錯,但是在應用上述方法治療脫肛症狀時,要在醫生的指導下進行,自己不可以盲目應用。脫肛患者平時要注意多吃水果和蔬菜,多喝水,保持大便的暢通,避免因為便秘,加重脫肛的症狀。平時要注意經常做縮肛運動,這對於脫肛的緩解是有一定幫助的。
F. 老年脫肛的治療方法
1.常見於體虛的小兒及老年人,或新產婦,或有長期瀉痢、咳嗽等病史,或有內痔環切手術史。
2.脫出為本證的主要症狀。輕者排便時直腸粘膜脫出,便後可自行還納;日久逐步發展為直腸全層脫出,除大便時脫出外,甚至咳嗽、行走、下蹲也脫出,須用手推回或卧床休息後方能回納。如脫出未即時還納,直腸粘膜充血水腫,出血或糜爛。可伴有肛周皮膚潮濕瘙癢、腰骶及腹部墜脹酸痛。脫出時間稍長,』沒有及時復位,可造成嵌頓,粘膜由粉紅色變為暗紫色,甚至糜爛壞死,腫脹疼痛,體溫升高,排尿不暢,里急後重,肛門墜脹疼痛。
3.本病常分為I、Ⅱ、Ⅲ度。
I度:直腸粘膜脫出,淡紅色,長2~5厘米。質軟,不易出血,便後可自然回復。
Ⅱ度:直腸全層脫出,長5-9厘米,呈圓錐形,淡紅色,表面為環狀而有層次的粘膜皺襞,觸之較厚,有彈性,便後需用手幫助回復,常伴發肛門鬆弛。
Ⅲ度:直腸及部分乙狀結腸脫出,長達10厘米以上,呈圓柱形,表現有較淺的環狀皺襞,括約肌鬆弛無力。
4.本病尚需與內痔相鑒別。內痔中、後期雖也能脫出,但痔核分顆清楚突起,表面多為暗紅色或青紫色,拭之容易出血。
--------------------------------------------------------------------------------
脫肛症狀
本病是因小兒氣血未旺,發育未全,或因老年氣血衰退,或因產育,氣血雙虧,或因久瀉久痢、長期咳嗽等,以致中氣不足,氣虛下陷,不能攝納升提,肛門鬆弛,直腸移位而脫出肛外而成。若因手術或外傷損及肛門,肛門失於禁固,也會導致本病。
本病病位在大腸,病因較為復雜,但其根本原因是中氣不足所致。臨床上脫肛以虛證多見。中氣不足,氣虛下陷,不能提舉內臟,氣虛肛門固攝無力,則排便或腹壓增加時直腸脫出。若脫出後未及時還納,局部氣血郁滯,濕聚熱生,則脫出物腫痛並作,里急後重,此時為標實本虛。治療以補中益氣,固攝升提為基本原則。
--------------------------------------------------------------------------------
脫肛的治療方法
中氣不足型
【證見】 直腸粘膜或全層脫出,輕重不一,有的便時脫出,有的增加腹壓即脫出,粘膜色淡紅,粘液不多,里急後重及肛門墜脹疼痛感不明顯,伴食納不佳。舌淡,苔薄白,脈沉細。
【治法】 補中益氣,固攝升提。
【方葯】
1.主方補中益氣湯(李杲《東垣十書》)加減
處方:黨參30克,黃芪30克,升麻9克,柴胡6克,當歸9克,白術12克,炙甘草3克,大棗9克,金櫻子12克,續斷9克,五倍子12克。水煎服,每日l劑。
虛寒者,加肉桂3克(煽)、炮姜9克、制附子9克。夾熱者,加黃連6克、黃芩9克、槐花9克。久瀉久痢者,加訶子12克、破故紙9克。
2.中成葯
(1)補中益氣丸,每次9克,每日2次,溫開水送服。
(2)人參養榮丸,每次9克,每日2次,溫開水送服。
3.單方驗方
(1)人參蘆(顧伯華《中醫外科臨床手冊》)
處方:人參蘆1個(研末)。每日1個,溫開水送服。
(2)鱉首(朱仁康《中醫外科學》)
處方:鱉首(烘乾研末)3克,內服,每日3次。適用於兒童脫肛。
(3)脫肛方(柯澤春驗方)
處方:使君子肉若干,搗爛,加飴糖適量,製成丸葯。每丸3克,每次l丸。另燉瘦豬肉100—150克,取肉湯服用。每3日服丸葯和肉湯1次,3次為1個療程。適用於小兒I、Ⅱ度脫肛。
(4)菝葜金櫻湯(曹會卿驗方)
處方:菝葜90~120克,金櫻子(根)60.90克。水煎分3次服;小兒酌減。
(5)升陷回腸湯(王建葉等驗方)
處方:黨參30克,升麻9克,甘草6克。加水400毫升,煎至200毫升,過濾取汁,再加水300毫升,煎至150毫升。兩次葯液混合,早晚2次分服。配合外洗:用芒硝30克、甘草9克,加水2 500—3 000毫升,煮沸5分鍾;待溫坐浴,早晚各1次。
下焦濕熱型
【證見】 直腸粘膜或全層脫出,灼熱腫痛,血性粘液較多,里急後重,排尿不暢,肛門墜脹,疼痛劇烈。舌紅,苔黃膩,脈洪數。
【治法】 清熱利濕,解毒消腫。
【方葯】
1.主方黃連解毒湯(王燾《外台秘要》)合地榆散(王懷隱等《太平聖惠方》)加減
處方:黃連6克,黃芩9克,梔子9克,黃柏9克,地榆12克,赤芍9克,甘草3克,蒼術9克,澤瀉9克,槐花9克,鳳尾草15克。水煎服,每日1劑。
濕清熱退,腫消痛減後,仍以補氣升提為治則,參照中氣不足證論治。
2.中成葯
(1)黃連解毒丸,每次10克,每日2次,溫開水送服。
(2)地榆槐角丸,每次9克,每日2次,溫開水送服。
3.單方驗方參照中氣不足證單方驗方(1)~(4)。
--------------------------------------------------------------------------------
脫肛的外治法
1.熏洗 可選用苦參湯加石榴皮、明礬、五倍子煎湯熏洗;或用蛇床子、明礬、烏梅、槐花、地榆、防風、蔥葉煎湯,先熏後洗,每日2次。
2.敷葯 可用馬勃,木賊燒灰存性,共研為細末,混合均勻。將葯末撒布患處,使之還納復位。
3.回復術 直腸脫出後,須立即回復;如脫出時間較長,局部充血腫脹,則回復困難。施術時取側卧位,粘膜塗以潤滑劑,將脫出部分緩慢推入;再將食指伸入肛門內,檢查是否推到括約肌上方。如因疼痛;回復困難,可在局麻下進行。術後病人應卧床休息2~3日,使其不再脫出。
4.注射法 將葯物注射於直腸粘膜下層,使粘膜與肌層粘連;注射到直腸周圍間隙,使直腸壁與周圍組織粘連固定。此法對兒童效果良好,對成人配合肛門緊縮手術也可治癒。如用葯量過多,濃度過大時,可能引起直腸粘膜或直腸周圍組織壞死,甚至感染和形成膿腫。
(1)粘膜下注射法:①適應症:兒童直腸粘膜脫出。②禁忌症:直腸急性炎症,腹瀉及持續性腹壓增加等疾病。③葯物:脫肛液。④操作方法:取側卧位或截石位,局部消毒後,將直腸粘膜暴露於肛外。用鼠齒鉗固定脫出的粘膜,於齒線上方l厘米處以細針頭刺入粘膜下層,作點狀或柱狀注射。每點注入O.1一O.3毫升,點間距離O.5一l厘米,每次用葯總量12毫升左右。注射完畢再予消毒後,隨即還納肛門內,外蓋無菌紗布。術後酌情服用腸道消炎葯。
(2)雙層注射法:①適應證:成人Ⅱ、Ⅲ度直腸脫出。②禁忌證:痢疾、腹瀉、肛門直腸急性炎症。③葯物:脫肛液。④操作方法:常規備皮,清潔灌腸。取側卧位或截石位,腰俞麻醉,肛門部常規消毒,鋪巾。囑病人作排便動作,使直腸盡量脫出肛外,以0.1%新潔爾滅消毒直腸粘膜後,用鼠齒鉗2—3把固定脫出的粘膜之最高層,用較細的肌肉注射針頭由此處向上作粘膜下層點狀或柱狀注射,然後向外作粘膜下點狀或柱狀注射,用葯量10毫升左右。待全部脫出的直腸注射完畢,再消毒後還入肛門。換6號針頭(長8厘米),分別於左右3、9點距肛緣1.5厘米處進針。先在左側刺人皮膚皮下及外括約肌進入坐骨直腸間隙,約4—5厘米,針頭略遇阻力即達肛提肌,通過肛提肌針頭有落空感時,即進入骨盆直腸間隙,此時左手食指伸人直腸內,觸摸針頭部位確定在直腸壁外,骨盆直腸間隙內時,再深入2~3厘米。一般進針深度,男性不超過7.5厘米,女性不超過5.5厘米。然後退針緩緩注葯,呈扇形注射5一10毫升。換針頭以同樣的方法注射對側;最後注射後側,並使針略呈弧形,在肛門與尾骨之間刺人,沿骶骨曲進針,食指伸入直腸內引導針頭進入直腸後間隙,注葯3~5毫升。三點一次注葯總量不超過25毫升。
5.手術
(1)疤痕支持固定術:
適應證:成人Ⅱ、Ⅲ度直腸脫垂。
禁忌證:直腸脫出後嵌頓、水腫、壞死。
操作方法:常規備皮,清潔灌腸。腰俞麻醉,取截石位,常規消毒鋪巾。直腸用0.1%新潔爾滅消毒,分別選定左、右兩個點,在齒線以上1.5厘米處,用鼠齒鉗將直腸粘膜縱行夾住。然後用彎圓針和0號腸線在鉗下方貫穿結扎1針,垂直向上間斷結扎共4~5針,針距1厘米,對側同法結扎。術畢,局部再消毒後,直腸內放凡士林紗條,外蓋無菌敷料固定。
(2)肛門緊縮術:
適應證:直腸脫垂並發肛門鬆弛,不完全失禁者。
禁忌證:肛周急性炎症,瀉、痢、便次增多者。
操作方法:常規備皮,清潔灌腸。腰俞麻醉,取截石位,常規消毒鋪巾。於肛門後側2厘米處,沿左右肛緣作「V」形切口,切口長短按肛門鬆弛程度而定。如肛門鬆弛可插入3指以上者,可緊縮1/2;3指以下者,緊縮1/3。切開皮膚及皮下組織,將皮瓣游離至齒線並向上牽拉,暴露肛尾韌帶、外括約肌皮下部及肛管後三角;將外括約肌縫合2針,閉合肛管後三角,縫合皮膚「V」形切口,然後再將向上的游離皮瓣作「∧」形切除。止血後肛門內放凡士林紗條引流,外蓋無菌紗布。傷口5-7日拆線,術後可服抗感染葯物。
--------------------------------------------------------------------------------
脫肛如何治療
1.針灸療法
體針:取長強、百會、合谷、足三里、承山、陰陵泉、三陰交、八髑等穴。小兒取百會穴用艾卷灸。每次10分鍾,每日1次,7日為1個療程。
耳針:取直腸下端、神門、皮質下,捻轉l~3秒鍾,留針30—60分鍾。
梅花針:肛門周圍皮膚刺打,以增強括約肌及盆腔肌肉對直腸的支持固定作用。
2.飲食療法
黃芪蒸雞:黃芪50克,母雞1隻,食鹽少許。母雞去內臟、毛、爪,將黃芪填進雞腹內,放在器皿中隔水蒸熟,放入食鹽調味,分餐食肉喝湯,適用於中氣不足證。
升麻大棗豬腸湯:升麻10克,大棗30克,豬大腸500克,食鹽少許。升麻用紗布包裹,與大棗、豬腸同燉至豬腸熟爛,加入食鹽調味。去升麻,分3次食大棗、豬腸,喝湯。適用於中氣不足證。
馬齒莧升麻粥:馬齒莧200克,升麻10克,粳米50克,食鹽或白糖適量。馬齒莧與升麻同煎水去渣,放入粳米煮為粥,加入食鹽或白糖調味。適用於下焦濕熱證。
梔子無花果泥:梔子10克,無花果500克,白糖少許。梔子研為細末,無花果搗如泥後加入梔子末、白糖,隨意服食。適用於下焦濕熱證。
3.預防調護
避免長期增加腹壓的活動,改變排便下蹲時間過久的不良習慣。
患內痔、直腸息肉等經常脫出的疾病,』應及時治療。
防止便秘或痢疾、腹瀉、便次頻繁等增加腹內壓的疾病。
年老體弱中氣不足,有胃、子宮下垂者,應用補中益氣法,既有治療效果,又可達到預防本病的目的。
脫肛後必須及時復位,Ⅲ度脫肛者用棉墊加「T」字帶束緊壓迫固定,以防嵌頓。
G. 老人大便,脫肛。怎麼辦
老人脫肛比較常見,脫肛分為直腸完全脫垂,還有直腸部分脫垂。一般在老年人比較多見,老年人容易便秘,隨著腹壓的增加,肛門括約肌的鬆弛,身體的抵抗力下降,容易出現直腸部分黏膜或直腸全層脫出肛門外。如果是直腸部分黏膜脫垂,症狀比較輕,可以採取保守治療,增強抵抗力,增強營養,加強支持治療,讓患者多做提肛運動。如果症狀比較重,脫出的黏膜壞死、水腫等,這種需要手術治療,可以做微創手術,比如(PPH)痔上黏膜環切釘合術。如果是直腸完全脫垂,一般需要手術,這種情況一般伴隨肛門鬆弛,需要經腹做直腸懸吊術以及肛門成形術。
H. 老年人得了脫肛怎麼辦
脫肛在老年人中是很常見的一種疾病,它是指直腸粘膜、肛管、直腸全層和部分乙狀結腸向下移位而脫出於肛門外的一種疾病。
專家建議老年人患上脫肛後可以這樣做:
【堅持鍛煉】
葯物治療雖然能暫時解決脫肛的問題,但對於肛腸部位鬆弛的肌肉,仍不能使之恢復正常的功能,堅持體育鍛煉才是改善這一現象的關鍵。
收腹:防治脫肛的關鍵是加強腹肌與盆底肌的收縮鍛煉,如反復收腹,一分鍾做30次,這樣能夠加強骨盆肌肉收縮功能。
提肛:吸氣時收縮肛門,呼氣時放鬆肛門,每日2~3次,每次做20~30次。這樣反復鍛煉,可增強肛門括約肌的收縮功能。
【學會正確的回納方法】
脫肛輕者可以自己學習正確的回納方法,以便及時將脫出的直腸推回,減輕痛苦。當發現脫肛時,千萬不能生擠硬塞,不然容易發生嵌頓。正確的做法是:先將雙手洗凈,有條件者可戴上一次性醫用手套,抹上一些潤滑劑,然後跪在床上,上身往前下方傾,使臀部處於最高位,反手托住脫出的腸子底部,沿腸腔內部向上推送,就可以順利地讓直腸復位。家人相助的話,操作更加方便。
總之,脫肛是在長期的病理改變基礎上形成的,因此,無論是中葯保健治療還是鍛煉都要長期堅持,身體機能才能逐漸得到改善。專家再次提醒:老年人一旦得上脫肛最好去正規專科醫院進行檢查確診,對症治療,以免惡化病情。
I. 老年人脫肛有什麼好辦法治療
老年人脫肛多是氣虛引起,與年齡有關,平時可以多做提肛運動,避免重體力勞動。
J. 治脫肛有什麼好的土方子嗎
保守療法)1 如果脫肛繼發於便秘、腹瀉等疾 病,就要積極治療這些原發病,原發病 治好了,脫肛多能痊癒。治療期間不能 蹲位排便,要立位、側卧位或仰卧位排 便,小嬰兒可直著腿把屎把尿,大孩子 可坐高盆排便,就是把便盆放在高椅子 個月,多數脫肛2~1上拉屎。如能堅持 能夠痊癒。如改變排便方法後脫肛未愈 則可行手法復位,用紗布折成厚墊,壓 住肛門,用粘膏將兩臀拉緊粘牢,令小 周,堅持卧位排便,多可痊2~1兒卧床 )中醫治療2愈。 ( 此病多為氣虛下陷,長時間腹瀉不 愈、久病卧床傷氣、大便干結,均能夠 。出現脫肛。治以補益中氣,升提下陷 葯用炙黃芪、黨參、白術、升麻、柴 胡、當歸、陳皮。便秘加熟軍;有熱加 連翹、梔子;陰虛加玄參、生地。另外 。能夠針灸百會、長強,病久加足三里 我在做任務 希望你採納 謝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