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學百科 » 簡述法治原則

簡述法治原則

發布時間: 2020-12-17 08:40:13

Ⅰ 1.請結合實際,論述西方國家法治原則的基本內容。(200字以上)

西方現代法治是西方現代化進程中的產物。它以理性主義和科學主義作為哲學基礎,與市場經濟、民主政治和價值多元的文化密切相關,成為西方現代治理社會、管理國家的主要治道。在世界性的現代化過程中,西方現代法治理論與實踐對非西方國家產生了重要影響。
中世紀的西歐各國,除了英國以外,主要是奉行神治的社會。代表人物如德國神學家尼古拉斯(Nicolas}。但是,至中世紀後期,有人開始主張法治,當然,在這一時期,相反的論調也不絕於耳,許多人主張君王有無限制的立法權。
關於社會應服從何種權威的統治,一些人開始主張法律權威至上,其核心問題在於君王是否應服從法律的統治。法國的格爾森主張,未經正當程序,國王不得處死任何人;國王應服從最高法院的管轄;君王雖不受法律的羈束,但出於為其臣民樹立榜樣之故,也應依據他們自己所立的法律活動在德國,尼古拉斯認為一切權力源自人民,並以耶穌為例指出:「耶穌服從法律,他不是廢棄它,而是成就它」。義大利的馬基亞維里也認為,法國的幸福狀態在於人民確知國王在任何時候都不違法,那裡「依法生活」,「如必要則由法院更新法律」,「甚至最高法院針對君王的判決,該判決也足以使君王就範」。在這一時期,關於法律權威高於君王的思想不斷被提出,當然,君王無須服從法律的觀點也十分流行。進入17世紀後,法律權威至上的主張日益占據了上風,其中最著名的是英國1612年發生的一場爭論。在爭論中,英王詹姆斯一世宣稱自己是上帝之下的最高裁判者,有權對司法管轄權的沖突問題做出裁決。時任普通訴訟法院首席法官的柯克(Coke)與國王的觀點針鋒相對,以「王居萬民之上,惟居神與法之下」 (quo Rex non debet esse sub humane, sed sub Deo et lege)的古老名言回擊國王。如果說其他人關於法治的主張還不夠明確的的話,那麼,在資產階級革命後,英國在實踐上已經提供了一個較明確的範例。經歷這個過程的洛克,在總結英國實踐的基礎上明確提出了法治的主張:「處在政府之下的人們的自由,應有長期有效的規則作為生活的准繩,這種規則為社會一切成員所共同遵守,並為社會所建立的立法機關所制定。」在洛克看來,法治就是「以正式公布的既定的法律來進行統治,這些法律不論貧富、不論權貴和莊稼人都一視同仁,並不因特殊情況而有出入」。可見,洛克明確主張一切人都應服從法律的統治,並堅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原則。他雖然存有某種保留,認為國王享有某些特權,但同意英國國王詹姆斯一世在1609年的講演中所表達的觀點:國王一旦不依照「法律來進行統治,就不再是一個國王,而墮落成為一個暴君了」
實際上,在16至19世紀,西方啟蒙思想家雖然論證角度不同,例如有的從自然法出發,有的從歷史角度出發,有的從功利角度出發,有的從哲理角度出發,但是,他們幾乎都直接或間接、明確或隱含地主張實行法治。在他們看來,神治是現代理性主義所旨在攻破的傳統堡壘,自然在摒棄之列;德治缺乏明確性和具體操作性,難以收到預期效果;人治不過是專制的代名詞,啟蒙思想家所極力反對的恰是披著神聖外衣的專制主義的人治。他們主張,人類應建立這樣一種人間秩序:生活於其中的人們既能享有自由又能實現群體合作,既能真實地表達民意又能進行有效的政府管理,既能享受增加的效率又能受到公平對待。為此,他們都在不同程度上寄望於法治。
對於西方現代啟蒙運動各家各派的法治理論,難以一一盡述,以下擬以自然法學派的法治理論為重點闡述西方現代法治理論的形成,並分析它們對實踐的影響。

(一) 社會契約論

這是西方現代政治和法律思想的重要論證基礎。這種理論認為,在人類歷史上,曾經存在一個自然狀態,那時,財產共有,沒有國家,沒有法律,存在的是一種自發秩序,人們在交往互動中,依據自然法行使自然權利。在洛克看來,那是一種「完備無缺的自由狀態」,「是一種平等的狀態」,「沒有一個人享有多於別人的權力」。在盧梭的描述中,自然狀態是一種理想的黃金時代:人們享受著自然的自由和平等,如果說存在不平等,那是自然的不平等,而政治的「不平等在自然狀態中幾乎是人們感覺不到的」;人們遵照「你要人怎樣對你,你就怎樣對人」的「黃金規則」和樸素情感,維持一種自然的公平。那時,人們沒有善惡之分,所以那裡不存在惡行;沒有榮辱之念和「你的」、「我的」之別,所以「不易發生十分危險的爭執」[。霍布斯基於人性惡的前提,認為自然狀態下的人受著慾望的驅使,自私自利,殘暴好鬥,「在沒有一個共同權力使大家懾服的時候」,出於競爭、猜疑和榮譽,人們便處在「戰爭狀態」,即「每個人對每個人的戰爭」。按照霍布斯的思路,自然不難理解人們何以要擺脫自然狀態而進入社會狀態。因為在那種毫無安全保障的狀態下,人們在一種類似狼與狼的關系中,自然權利沒有保障,而是如同其他動物一樣,依照優勝劣汰的「叢林規則」生存或滅亡。於是,人們便達成社會契約,把自己的自然權利轉讓給國家,由國家負責保護人們的自然權利社會契約思想的意義在於:第一,它強調了人類聯合、協作的必要性,指出了人的社會屬性,即個人的自由只有通過群合才能實現。第二,它把社會的組成置於社會契約之上,認為政府以及國家的存在基礎是社會成員的契約,即人們的同意,而不是神意或強權,從而拒斥了神治和人治。這反映出一種理性精神。第三,它認為政府或國家存在的正當性源於人們的協議,而不是基於神聖的安排或「克里斯瑪」(charisma)的權威。這其中潛含著民主氣質。第四,這種理論設定了政府或國家存在的目的,即更好地保障社會成員的自然權利。這隱含著人權高於主權的理念。第五,人們在達成這種社會契約時,每個人都處於平等的地位,即他們平等地轉讓了自己的自然權利,平等地參與了政府或國家的構建過程,那麼,在政府組成之後,每個人的自然權利都應得到同等保護。這為人人權利平等的觀念提供了邏輯前提。
二) 自然權利觀

按照社會契約理論,人們通過訂立協議進入社會狀態後,自然權利並未損失,而是在政府或國家的保護下能夠得到更好地實現。那麼,自然權利包括哪些內容呢?這需要對自然權利的基礎加以闡述,即,人們憑靠什麼享有自然權利?自然權利究竟包括哪些內容呢?不同學者持有不同觀點,格老秀斯認為,自然權利包括所有權、婚姻權、公平購買生活品權、父母照顧子女權、多數優於少數權、埋葬死者權等。在洛克看來,自然權利包括財產權、生命權、自由權、反抗權等,他尤其強調財產權利的重要性。傑斐遜認為,自然權利主要是指生命權、自由權和追求幸福的權利。這種自然權利觀體現在他所起草的《獨立宣言》中。盧梭沒有明確列舉自然權利,但從他的論述中,自然權利至少包括自由權、平等權和財產權等,其中自由權具有優先的地位。霍布斯認為,自然權利「就是每一個人按照自己所願意的方式運用自己的力量保全自己的天性——也就是保全自己的生命——的自由。」這一定義中包括含了自由權、平等權和生命權。沃爾夫(Wolff)基於人性和人的自然平等,主張自然權利包括自由、安全和自衛的權利。從總體上講,自然權利主要包括生命權、自由權、平等權、財產權、追求幸福權以及反抗權等。1787年的《美國憲法》並沒有直接規定公民的基本權利。1791年的《人權法案》彌補了這一缺陷。作為《美國憲法》的前十條修正案即《人權法案》較為具體地規定了公民享有的基本權利,它們包括言論和出版自由、和平集會和請願自由以及信仰自由,對於這些基本權利,國會不得制定法律加以剝奪。此外,還規定了以下四種權利:一是不可侵犯的權利,包括保護身體、住所、文件、財產的權利;二是程序和訴訟權利,包括正當程序權、被告的受陪審審判權、辯護權及不被強迫自證其罪權;三是人道主義的處罰權,包括被告享有免受被課以過多保釋金、過重罰款或被施以酷刑之權;四是自衛的權利,如公民有備帶武器的權利;等等。在英國,基本權利和自由沒有在成文憲法中予以規定,主要是在訴訟中通過程序的機制予以保護。在法國,1789年的《人權宣言》明確宣布了人民享有「自然的、不可剝奪的和神聖的人權」。該宣言第2條明確規定:「任何政治結合的目的都在於保存人的自然的和不可動搖的權利。這些權利就是自由、財產、安全和反抗壓迫。」為了保護這些基本權利,這部宣言還確立了法治的基本原則,其中包括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原則、正當程序原則、罪刑法定原則、無罪推定原則等。1791年的《法國憲法》明確規定,「憲法保障下列的自然權利和公民權利」:受平等保護權、言論、出版和表達思想的自由、信仰自由、遷徙自由、和平集會自由、請願自由、財產權、正當程序權等。並規定,一般情況下,立法機關不得制定任何法律損害或妨害這些「自然權利和公民權利」。在其他西方現代國家的早期憲法中都直接或間接確認了某些基本權利,並由這些基本權利派生出許多其他重要的人權。保障這些權利不受侵犯,成為現代法治的主旨。
三) 主權在民思想

在17世紀中葉,英國下議院就提出了主權在民的觀點,它宣稱:「在上帝之下,人民是一切正當權力的起源。」稍後,洛克在理論上系統表達了主權在民的思想。首先,洛克認為,立法權、行政權和對外權都是由人民委託或授權的國家權力,人民是委託者,有權收回委託或授權。其次,基於人民同意和授權的立法機關在國家權力中居於最高地位,「其餘一切權力都是而且必須處於從屬地位」,但是,對於立法權的行使,也必須服從四種限制:以正式公布的法律來進行統治,對所有人一視同仁;法律必須符合為人民造福的終極目標;未經人民或其代表的同意,不得對人民的財產課稅;不得轉讓立法權。這樣,人民成為了終極權威。第三,他承認國王享有某些特權和豁免權,但是,國王也是受人民委託行使管理國家的權力,如果濫用權力,濫施暴政,「使自己與人民處於戰爭狀態」,那麼,「有什麼辦法能阻止人民不來控訴他這個已經喪失其國王地位的人,如同對待與他們處於征戰狀態的其他任何人一樣呢?」甚至在國王與一部分人民發生了糾紛的場合,適當的裁判者也是「人民的集體」,而不是其他權威。最後,由誰來判定立法機關或國王是否辜負了人民的委託呢?洛克的回答是:「人民應該是裁判者」,因為人民是權力的委託者。主權在民思想通常具有以下含義:第一,人民享有的某些基本權利是自然權利,這些權利是與生俱來的權利,任何人不能剝奪;第二,人民轉讓自己的某些權利是為了更好地享有這些權利,這些權利並不因轉讓而消失或縮減,而應增值;第三,政府存在的目的在於保護人民的權利,政府必須按照這一宗旨行使權力,否則,人民有權抵制政府濫用權力,有權更換政府,甚至有權以暴力推翻壓迫人民的政府。

主權在民的思想對後來的法治實踐產生了重要影響。1776年美國的《獨立宣言》宣布,正當的權力源於民眾的同意,人民享有某些不可轉讓的權利,如果政府違背民意,人民則有權改變乃至推翻政府。1791年的《人權法案》第10條規定:「本憲法所未授予中央或未禁止各州行使的權力,皆保留於各州或人民。」 法國1789年的《人權宣言》明確宣布了主權在民的原則。該宣言第3條明確規定,全部主權歸人民所有,「任何團體、任何個人都不得行使主權所未明白授予的權力」;第2條規定,人民享有反抗壓迫的權利;第4條和第5條規定,人民的自由只受自己制定的法律的限制,不受其他限制,法律未禁止的行為均不得妨礙,不得強迫任何人從事法律所未規定的行為。1993年的《法國憲法》專設「人民的主權」一章(第7—10條)。它規定,享有主權的主體是法國全體公民:人民直接選舉代表;人民委託選舉人選舉行政官員、公共仲裁人、審判人員;人民負責議定法律。在英國,法律雖然沒有直接宣布人民主權的原則,但議會主權的原則便是人民主權原則的間接體現。在1688年的「光榮革命」後,議會取得了不受限制的立法權。此前,議會立法要受到國王的限制。同時,議會有權對大臣進行質詢和對政府的決策進行討論和辯論,實行內閣責任制後,議會有權對內閣投不信任票,迫其辭職,主權在民思想在現代法治實踐中通常以下列方式體現:一是在憲法中直接規定人民享有某些不可轉讓的基本權利,對於這些權利,政府不得以任何理由剝奪、縮減或限制;二是禁止政府制定侵害基本權利或妨礙人民享有基本權利的法律,這類法律被認為是惡法;三是雖然憲法宣布一切權力屬於人民,但是,現代大型國家往往實行代議制,人民無法直接行使管理國家的權力,只能將權力委託給選出的代表,由他們將人民的意志經過協調之後表達為法律,而法律至上和議會至上的原則間接體現了主權在民的思想。

(四) 分權制衡理論
盧梭心目中所嚮往的是小國寡民的直接民主制。因而他極力反對分權主張,認為主權是不可分割的,分權則是對生命有機體即主權的肢解。但是,其他一些啟蒙思想家則主張分權。他們認為,在難以實行直接民主制的地方,人民授權政府以符合民意的方式行使權力,在許多情況下難以保障人民的授權得以實現。為了防止政府濫用權力,濫用暴政,有效的方式是採取分權制衡的方式。洛克主張把政府權力分為立法、行政和對外三種權力,其中立法權處於至上地位。孟德斯鳩則主張把政府的權力分為立法、行政和司法三種權力。

實際上,在分權制衡理論方面,孟德斯鳩的論述較為系統,且影響較大。首先,孟德斯鳩認為自由是法律的重要精神之一,法律應盡可能體現自由和保障自由。為此,他探討了法律與自由的關系,認為自由分為兩種,一是哲學上的自由,二是政治上的自由。第二,與一些抽象論述自由價值的理論不同,他意識到了自由與政治體制密切關聯,「政治自由」只有在「國家的權力不被國家濫用的時候才存在」。他精闢地指出,「一切有權力的人都容易濫用權力,這是萬古不易的一條經驗」。第三,在他看來,「要防止濫用權力,就必須以權力約束權力」。因為權力不受約束是可怕的,而法律的約束與人民的約束都遠沒有權力之間的約束來得更直接和更有效。他敏銳地觀察到:「當立法權和行政權集中在同一個人或同一個機關之手,自由便不復存在了。」]這時,暴政可能與惡法並駕齊驅。「如果司法權不同立法權和行政權分立,自由也就不存在了」。因為在這種場合,或者法官會隨意制定符合自己意志的法律,司法專斷大行其道;或者立法者會隨意按照自己的意志操縱司法,使司法失去獨立、公正的氣質;或者司法權同行政權合一,行政機關會濫用司法權,使司法成為行政機關的玩物。當然,如果立法、行政與司法權三權合一,政治自由就更盪然無存了。第四,要保障政治自由,就必須實行三權分立,各司其職:立法機關負責制定法律,行政機關負責執行法律,司法機關負責實施法律。它們各自保持獨立,彼此監督,互相制約,任何一個機關都不能絕對凌駕於其他機關之上,獨斷專行,從而達致政府權力的動態平衡。雖然分權理論的故鄉在英國和法國,但是,它卻在美國的法治實踐中獲得了典型體現。1787年的《美國憲法》充分體現了孟德斯鳩三權分立、互相制衡的思想。在美國,由參議院和眾議院組成的國會是聯邦政府的最高立法機關;以總統為首的行政當局是最高行政機關;聯邦最高法院是聯邦最高司法機關。根據憲法,國會作為民意代表機關,由選舉產生,負責聯邦事務的立法。國會對行政機關行使監督和制約權:總統與外國締結條約和任命高級官吏,須經國會批准;對總統否決的議案,有反否決權;有權對行政行為進行調查並要求總統報告政務;有權對行政系統的高級官員涉及某些犯罪行為進行調查並彈劾他們。國會對司法機關也構成制約:對於國會的立法,只要不違背憲法,最高法院必須實施;有權對違法的法官進行彈劾;有權否決總統對聯邦法院法官的提名。

作為行政機關首腦的總統對國會也構成了制約:總統行使國家元首職權,是陸、海、空三軍總司令;對國會的議案有擱置否決權;可以通過「國情咨文」影響國會立法;副總統兼任參議院議長。行政機關對司法機關也有制約的功能:總統有權提名聯邦系統的法官人選,但須經參議院批准。

最高法院獨立行使審判權。1787年《美國憲法》並未賦予最高法院以制約國會的權力。後來,聯邦最高法院在1803年通過「馬布利訴麥迪遜案」(Marbury v. Madison)確立了司法審查權,即聯邦最高法院對國會立法是否合憲行使審查權,對其認為違憲的法律,有權宣布無效。這種制約也適用於行政系統的授權立法。此外,對於行政系統的高級官員,如果受到國會彈劾,最高法院負責審判。這樣,司法機關對立法機關和行政機關都構成了制約。

在法國,憲政中的分權體制雖然沒有美國那樣形成明確的三權分立、互相制衡的體制,但是,分權原則也成為其現代法治的重要內容。早在1789年《人權宣言》的第16條就明確宣布:「凡權利無保障和分權未確立的社會,就沒有憲法」。1791年《法國憲法》確立了君主立憲制體制下的分權模式。但是,1793年的《法國憲法》根據盧梭主權不可分割的思想,採用了「議行合一」的原則,由國民議會統一行使國家權力,執行會議行使行政職權,但不是獨立機關,而是從屬於國民議會。該憲法雖然規定了法院體制,但是,它們並沒有獨立的地位,審判人員均是由每年選舉產生,明顯帶有司法民主的特色。1814年以後的法國憲法都不同程度體現了分權的原則。在英國,憲法中的分權體制,與其說是由於法律的規定,不如說是歷史傳統的產物。在中世紀的英國,國王曾經一度獨攬立法、行政和司法大權。但是,由於議會逐漸發展壯大,王室法院也逐漸脫離了國王的直接控制而自成一體。於是,形成了立法、行政和司法三種權力。資產階級革命後,王權受到了實質性削弱,議會成為最高權威,法院也更加獨立,這種獨立地位通過1701年的《王位繼承法》獲得了確認。因此,在英國,盡管分權不嚴格,行政機關、立法機關以及最高司法機關之間存有交叉關系,王權在名義上仍然與三種權力都相聯,但是,根據傳統,政府不同權力機關仍然不會發生職權不清的問題,且它們彼此之間形成了獨特的相互制約關系。

綜上所述,在西方現代早期,啟蒙思想家反對神權政治,批判了君主專制的人治體制,探求了能夠確保人民基本權利的秩序模式。最終,他們大都理性地選擇了法治秩序。在他們構想的法治藍圖中,通常包括以下幾個要素:其一,這種法治社會應在社會契約的基礎上形成;其二,人生而自由、平等,所有人在訂立社會契約時是自由、平等的,這種契約應是人們真實意志的體現;其三,人們所以同意訂立社會契約轉讓或限制自己的自然權利,目的是為了在公民社會中獲得可靠的權利保障和自由回報,政府作為人民的受託者代行管理權,必須以這一目標為歸宿;其四,國家的法律必須把人們的自然權利作為基本權利加以確認和保護,只有這樣的法律才是良法,只有這樣的法治才具有正當性;其五,人民向整個社會而不是向政府或君王轉讓自然權利,政府或君王等管理者不過是人民的受託人,人民始終是主權的持有者,如果政府背棄社會契約,違背民意,人民有權收回授權,更換乃至推翻政府;其六,在小國寡民的國度,可採取直接民主制;在實行代議制的大型社會,為了防止政府濫用權力,踐踏人民的基本權利,應在政府內部採取分權制衡的體制。這些要素在西方現代早期的法治中得到了不同程度的體現。

Ⅱ 簡述法律原則在法治建設中的作用

什麼是社會主義法治國家?按照馬克思主義關於民主法治的基本原理來看,它應當是社會主義性質的法治國家,以人民民主專政和共產黨領導為基本政治特徵,與資本主義的法治國家(法治社會)有本質的區別;它應當是從中國實際出發,具有中國優良傳統和文化特色的法治國家,而不能照搬照抄西方國家或者前蘇聯等其他社會主義國家的模式;它應當是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法治國家,並隨著經濟、政治、社會和文化發展而不斷發展。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我們建設的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法治國家,應當體現並堅持以下五項原則。

一、憲法和法律至上原則

在社會主義中國,國家的一切權力來自人民且屬於人民。這是人民主權原則的要求,也是我們國家民主性質的體現及其合法性的依據。全國各族人民通過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和地方各級人民代表大會,當家作主,行使主權權力;通過選舉產生的人民代表制定憲法和法律,並通過其他各種方式和途徑,管理國家和社會事務,管理經濟和文化事業。在社會主義民主基礎上制定的我國憲法和法律,集中體現了人民的利益,反映了人民的意志。因此,社會主義法治國家的憲法和法律至上,實際上是人民利益和意志至上,是人民至上。
我國的憲法和法律是由共產黨領導人民制定的。由於黨始終代表中國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而無任何自己私利的工人階級政黨,因此黨所代表的利益與人民所要求的利益是同一的,黨的意志與人民的意志是一致的。我國憲法和法律在以國家意志的形式匯集和反映人民意志的同時,也體現和反映了黨的意志。所以,社會主義法治國家堅持憲法和法律至上,就是堅持黨的意志與人民意志的統一和至上,就是堅持人民利益高於一切。這是我們黨的性質、宗旨和任務的必然要求,是"三個代表"在社會主義法治國家中的應有之義。
有一種觀點認為,憲法、法律至上就是否定黨的領導。這種觀點,表面上是堅持黨的領導,實際上卻在法治領域把憲法、法律權威與黨的權威對立起來,把法律化的黨的方針政策與黨的整個領導對立起來,把黨的領導與依法治國、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對立起來,最終是把人民與黨對立起來。這種對立的結果,必然是人民利益、黨的領導和社會主義法治國家三敗俱傷。
憲法和法律至上與堅持黨的領導、維護黨的權威是一致的。我國憲法序言明確規定,實行改革開放方針,堅持四項基本原則,其中包括堅持共產黨的領導;我國憲法和法律是黨的政策的具體化、規范化和法律化。因此,堅持和維護憲法、法律的至高權威和至上地位,實際上是確認黨的領導權威、執政地位及其政策的至上性,是用法治的方式維護黨的權威,堅持黨的領導,推行黨的政策,實現黨的領導方式和執政方式的法治化轉變,從制度上、法治上保證黨章規定的"黨在憲法和法律范圍內活動"原則的進一步落實。

二、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原則

在我國,全體人民當家作主,主要是採用"代表制"的方式,通過直接或者間接選舉人民代表,由他們在各級人大代為行使國家權力。由人大及其常委會制定憲法、法律和法規並且依法監督其實施,這是人民行使主權權力的一種行之有效的制度安排。在立法上,人民的所有成員都是平等的,他們依法平等地享有國家和地方的立法權,以保證法律(廣義的概念,包括憲法、基本法律、法規等各種具有法律效力的規范性文件)始終體現人民的意志,但在立法上是不能與敵對階級、敵對勢力和敵對分子講平等的,所以,我國憲法規定"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是指在法律實施和遵守上的人人平等,在立法上只能講"人民平等"。
社會主義法治國家制定的法律,必須得到實施和遵守,這樣才能保證人民的利益和意志、黨的方針和政策的實現。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就是實施和遵守法律、維護法律權威的一個基本前提,是法律對其實施機關和每一個公民的要求。作為社會主義法治國家的一項原則,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包括:(1)公民的法律身份和法律人格平等,任何公民不得因為性別、年齡、民族、種族、膚色、語言、宗教、社會出身、財產狀況、職業、職務等而被區別對待;(2)所有公民平等地享受憲法和法律規定的權利,平等地承擔憲法和法律規定的義務;(3)公民受法律的平等保護,在適用法律上一律平等;(4)任何組織和公民個人不得有超越於憲法和法律之外、凌駕於憲法和法律之上的特權。
堅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原則,對於反對特權,保障公民權利,實現依法行政,維護司法公正,具有重要意義。特別是,憲法和法律集中反映了黨和人民的意志,代表著國家的尊嚴和權威,維系著社會的穩定和安全,因此保證它們得以平等地執行、適用、應用和遵守,既有利於確立人們對法律的信仰,維護法治的權威,又有利於堅持黨的領導,實現人民當家作主,從法律上和制度上保證國家的長治久安。
如果不能做到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就難以實現法律公平和正義的價值;如果允許法外特權的存在,法律權利和權力就會失去保障;如果法律可以恣意妄為的實施,共和國就將沒有規矩和方圓;如果法律不能公正有效的實施,成為一紙空文,社會主義法治國家將無從建設。
堅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原則,應當依法給予諸如犯罪嫌疑人、囚犯甚至觸犯國家刑律的敵對分子以法律上的平等待遇。有人認為這樣做是放棄了社會主義法治國家的階級性。其實不然。因為我們在立法時的不平等體現了它的階級性,由人民代表組成的立法機關在制定法律時,已經根據黨的政策和實際情況,充分考慮如何處理各種社會關系和對待各種社會主體,並用法律規范分別規定了民事、經濟、行政、社會和刑事等各類法律的不同對象、范圍、方式和結果,因此,在法律實施和遵守的時候,只要我們嚴格依法辦事,依法平等保障一切法律關系主體的合法權利,依法追究一切違法犯罪人的法律責任,就是在堅持法律的階級性和人民意志性。

三、依法行政原則

"徒法不足以自行"。行政權是為了執行法律而設立的,它的主要職能是快捷准確地執行體現為法律的人民意志。在社會主義法治國家,絕大多數(80%以上)的法律是由行政機關及其工作人員執行的,因此法律在現實生活中能否發揮應有作用,行政機關及其工作人員能否依法行政是至關重要的。
我國的行政機關承擔著管理經濟、教育、科學、文化、衛生、體育事業、城鄉建設和社會福利事業,管理財政、民政、公安、安全、民族事務、司法行政、監察、計劃生育等工作,行政管理涉及政治生活、經濟生活、文化社會和社會生活的方方面面,而行政管理實際上就是用法律規范來調整國家與社會、政府與公民、公民與公民、公民與法人、民族與民族等各種社會關系。在立法已對各種社會關系有恰當定位並對行政機關的職責有明確要求的情況下,行政機關嚴格依法行政,就不僅可以防止行政權力的腐敗和濫用,而且可以有效實現立法目的,保證社會的秩序與和諧,推動社會的發展與進步。
為了保證行政機關既有權,又有責;既不失職,又不越權,社會主義法治國家要求它必須依法行政。一方面,憲法和法律授予行政機關充分而必要的行政權力,以確保其能夠有效履行職責;另一方面,憲法和法律又明確規定行政機關的責任和對行政權力的規制與監督,以防止行政權力被濫用。這就是依法行政原則所蘊涵的授權與控權相統一的精神。
依法行政是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的中心環節,是指各級行政機關及其工作人員必須依據法律規定行使行政權力,管理國家行政事務。依法行政原則主要包括以下要求:行政機關只能行使法律授予的與其職能相當的權力,對於行政機關及其工作人員來說,凡是法律未允許的,都是禁止的;行政權的行使,必須以法律為依據,不得與法律相抵觸;沒有法律依據,不得使人民承擔義務或免除特定人應負的義務,不得侵害人民的權利或為特定人設定權利;在法律允許行政機關作出自由裁量的情況下,其決定應當合理,不得超過法律規定的范圍和界限。行政機關有違法或不當行為,對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的合法權益造成損害的,當事人有權申請復議或直接向人民法院起訴,通過法定程序糾正其違法或不當行為,並對造成的損害予以行政賠償。

四、司法獨立公正原則

由社會關系的沖突和矛盾所引發的糾紛,是任何現代社會難以避免的。法治對此的功能在於,預防和減少糾紛的發生,並在糾紛發生以後給予公正的、高效率和低成本的解決。司法權就是國家用於解決糾紛的制度設計,是一種以追求公正為價值取向的公共權力。
司法機關行使司法權,其直接目的在於使出現的糾紛得以調處,失控的權力得以駕馭,侵害的權利得以救濟,紊亂的秩序得以恢復;其根本目的在於維護人民的利益、黨的領導和法律秩序,保證國家長治久安。
司法機關行使司法權,就像體育比賽中裁判對競技雙方作出裁決一樣:法官(裁判)站在中立的立場,對糾紛涉及的事實進行調查,進而依據既定的規則(法律)作出公正裁斷。
在社會主義法治國家,中立與公正是司法的主要特徵。其中,公正是司法的核心,是司法實現其社會調節器和穩定器功能的價值追求。公正司法是社會主義法治國家應有的治國理念。司法公正,對於當事人來說,意味著一個人得到了他應當得到的結果;對於社會來說,意味著社會的穩定和秩序;對於國家來說,意味著由公道和正義所維系的民心。為了保證司法公正,國家就要賦予司法機關相對獨立的地位,以防止一切非法的干涉和干預。但無論如何,司法獨立必須有利於維護並實現司法公正,這是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司法在多大程度上和以什麼方式獲得獨立的底線。如果由於人員素質、法治環境、物質條件等因素,司法獨立過多而有損於司法公正,或者由於司法缺乏應有的獨立及其保障,而毀及司法公正,都需要從體制予以重新審視和調整。社會主義法治國家的司法獨立與司法公正是相輔相成、缺一不可的。
司法獨立並不是排斥黨的領導,而恰恰是以適應司法專業特點的方式來維護和堅持黨的領導。這是因為,我們的憲法和法律是黨領導人民制定的,我們的司法機關是依據憲法和法律設置並在黨的領導和人大監督下進行活動的,因此,司法機關以獨立的方式保證司法公正實現的程度越高,其維護黨的領導和人民利益的作用就越大。相反,如果各方面的"婆婆"都對司法機關的辦案活動發指示、批條子,隨意干預,使司法機關和辦案人員不能獨立地、公正地依法作出裁判,則勢必損害黨的威信和領導。

五、人權保障原則

共產黨領導建設的社會主義法治國家,最終目的之一是為了通過解放全人類而實現人的自由而全面發展。社會主義法治國家以人民、人民利益和人民主權為合理性、合法性存在的前提,而憲法和法律至上、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依法行政和司法獨立公正等,都是從這個前提衍生出來的。相對於人民這個主體和人民利益而言,從一定意義上講,上述四項原則都可以視為手段、過程和方法,都是為了實現人――人民的主體價值及其根本利益。在社會主義國家,人權主要是人民主體價值和人民利益的法律化,是人民主權的具體化。因此,尊重和保障人權,必然成為共產黨執政和社會主義法治國家為之奮斗的一個崇高目標。
人權是共產黨人和社會主義的旗幟。中國共產黨從成立起,就始終把實現和保障人權作為己任。黨領導人民推翻三座大山,建立社會主義新中國,實現民族解放和國家獨立,就是從根本上維護了人民主權,保障了人民的生存權、發展權和當家作主的其他權利。在社會主義法治國家,發展民主,實行法治,堅持憲法法律至上、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依法行政和司法獨立公正等,也都是為了保障和充分實現各項人權。
人權是人作為人,基於人的自然和社會屬性所應當享有的權利。在社會主義法治國家,人權既包括公民個人的權利,也包括婦女、兒童、老人、殘疾人、消費者等群體的權利,還包括民族和國家的權利;人權的內容既包括生存權、生命權、人格權、自由權等公民權利,也包括參政權、選舉權、被選舉權、監督權、罷免權等政治權利;既包括經濟、社會權利,也包括文化、發展權利。我國從實際出發,充分發揮社會主義制度的優越性,為人權的實現提供了前所未有的經濟、政治、文化和制度保障,體現了人權保障的平等性、普遍性和廣泛性。隨著我國經濟、政治和文化的不斷發展,隨著社會主義法治國家建設事業的不斷推進,我們將不斷實現更加充分的人權。

法律原則的作用
在法制實踐中,法律原則具有非常重要的和不可代替的作用。
從法律制定的角度看,法律原則具有以下三個方面的重要作用。
1.法律原則直接決定了法律制度的基本性質、內容和價值取向。法律原則是法律精神最集中的體現,因而構成了整個法律制度的理論基礎。
2.法律原則是法律制度內部協調統一的重要保障。
3.法律原則對法制改革具有導向作用。
從法律實施上看,法律原則也具有重要作用。這種作用主要表現在以下三個方面。
1.指導著法律解釋和法律推理。
2.補充法律漏洞,強化法律的調控能力。
3.限定自由裁量權的合理范圍。

Ⅲ 試論述遵守法治原則與依法辦案的關系

遵守法制原則對依法辦案起到重要的指導作用。
依法辦案促進法制社會的建立。

Ⅳ 簡述我國現行憲法的基本原則

  1. 憲法的基本原則是抄指一切國家權力襲屬於人民的原則、保障公民權利和義務的原則、民主集中制原則和社會主義法制原則。

  2. 基本人權原則:我國憲法第二章「公民的基本權利和義務」專章規定和列舉了公民的基本權利,體現了對公民的憲法保護。2004年,我國通過了憲法修正案,把「國家尊重和保障人權」寫入憲法,它為我國憲法觀念從工具主義向憲政主義轉變提供了契機。憲法的基本原則

  3. 制約原則:憲法規定:「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國家機關之間實行民主集中制。」對上述原則有一定的體現。

  4. 法治原則:1997年9月,中共十五大通過的新《黨章》再次重申了法治原則這一重要原則。十五大的政治報告提出了:以法治國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的任務,特別強調」依法治國是當領導人民治理國家的基本方略,是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客觀需要,是社會文明進步的重要標志,是國家長治久安的重要保障。

    1999年九屆全國人大第二次會議修改憲法,在《憲法》第5條中增加一款:「中華人民共和國實行依法治國,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這就在憲法上正式確立了法治原則。

Ⅳ 簡述 法治的基本含義 形考答案

(一)法治意指一種治國方略或社會調控方式,法治是與人治對立的治國方略。

(二)法治意指依法辦事的原則

1、法治作為一個動態的或能動的社會范疇,其基本的意義是依法辦事。

2、現代法治的精髓是官吏依法辦事。

3、人人平等地依法辦事是法治的要求和標志。

4、「有法可依、有法必依、執法必嚴、違法必究」是社會主義法制(法治)四個缺一不可的要素。這四個要素的實質是依法辦事。

(1)「有法可依」是依法辦事的前提。

(2)「執法必嚴」是依法辦事的中心環節。

(3)「違法必究」是依法辦事的保障。

(三)法治意指良好的法律秩序

1、無論是作為治國方略,還是作為依法辦事的原則,法治最終要表現為一種良好的法律秩序。

2、達到某種法律秩序,既是法治的目標和結果,也是檢驗是否厲行法治的一個重要指標。

3、法律秩序是法律規范實行和實現的結果。

4、法律秩序是各種法律關系的總和,它表現為:

(1)社會生活的基本方面已經法律化和制度化。

(2)社會成員和社會組織都有明確的權利和義務。

(3)每個法律主體都忠實地履行法定義務,積極而正確地行使和維護法定權利。

(四)法治代表某種具有價值規定的社會生活方式

1、法治不是單純的法律秩序。

2、不是任何一種法律秩序都稱得上法治狀態,法治是有特定價值基礎和價值目標的法律秩序,即是有價值規定性的社會生活方式。

3、就現代社會來說,法治的價值基礎和取向至少應包括:

(1)法律必須體現人民主權原則,必須是人民根本利益和共同意志的反映,並且是以維護和促進全體人民的綜合利益為目標的。

(2)法律必須承認、尊重和保護人民的權利和自由。法律 敎育 網

(3)法律面前一律平等。

(4)法律承認利益的多元化,對一切正當的利益施以無歧視性差別的保護。

Ⅵ 論述國家構建的法治原則的內容

法治應有幾個最基本的特徵:第一,法治不只是一種制度化模式或社會組織模式,而且也是一種理性精神和文化意識。第二,法治作為特定社會人類的一種基本追求和嚮往,構成了工業化和民主化的秩序基礎。第三,法治的最重要的含義,就是法律在最高的終極的意義上具有規限和裁決人們行為的力量,法律既是公民行為的最終導向,也是司法活動的唯一準繩。拉茲還提出了法治八項原則:(1)法不溯及既往,應公開明確;(2)法律應相對穩定;(3)特別法的制定應受公開、穩定、明確的一般規則指導;(4)保障司法獨立;(5)遵守自然正義原則:公開審理、不得以偏見司法;(6)法院應對於其它原則的執行握有審查權,即審查議會和行政立法等;(7)法院應易於接近:省時省錢;(8)預防犯罪的機構在行使裁量權時不得濫用法律。5富勒在論證法的道德基礎時,也提出了法治的八項原則。在資本主義國家成立前後,法治原則一般集中體現在政治宣言或者憲法序言之中,另有少量的內容體現在憲法正文裡面。這其中最為典型的是法國的《人權與公民權宣言》。當時體現法治原則的內容規定主要有:(1)法律目前人人平等;(2)未經審判不為罪,法律不得溯及既往;(3)未經正當程序不得剝奪任何人的權利和自由,憲法所未列舉的權利應為人民保留;(4)國家機關不得行使法律所未授予的職權;(5)司法獨立;(7)憲法是國家的最高法律,任何法律、法令都不得與憲法相抵觸;(8)國家機關之間應嚴格實行分權。

Ⅶ 比較憲法學考試題:簡述作為憲法原則的法治的基本內涵。 這是簡答題大概200字吧,急急急,正在

法治原則是憲法的根本要求,憲政本身就意味著法治。
因此,法治原則都是由憲法確認的。專在資本主義國家,憲法對屬法治原則的確認始於1787年美國憲法,但該憲法只體現了法治精神,而並未在憲法條文中出現法治字樣。
體現法治原則最為明確的,應該是首見於以《人權宣言》作為序言的1791年法國憲法。它宣告:"法律對於所有的人,無論是施行保護或處罰都是一樣的,在法律面前所有的公民都是平等。
後來,法治原則成了資本主義憲法普遍接受的重要原則。
它表現為資本主義憲法都以強調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公民的基本權利與自由應得到法律的保護;反對特權和權力的濫用作為基本內容。

Ⅷ 法治的基本內涵是什麼

法治的基本內涵為:

1、法治作為一個動態的或能動的社會范疇,其基本的意義是依法辦事。

2、現代法治的精髓是依法辦事。

3、人人平等地依法辦事是法治的要求和標志。

4、「有法可依、有法必依、執法必嚴、違法必究」是社會主義法制(法治)四個缺一不可的要素.這四個要素的實質是依法辦事。

5、法治不是單純的法律秩序。

6、不是任何一種法律秩序都稱得上法治狀態,法治是有特定價值基礎和價值目標的法律秩序,即是有價值規定性的社會生活方式。

(8)簡述法治原則擴展閱讀:

在中國這樣一個14億人口的大國,要實現政治清明、社會公平、民心穩定、長治久安,最根本的還是要靠法治。法治建設推進得越持久、越深入,其成效就會成倍放大。

政法機關是黨領導下的執法司法力量,行使的是國家權力,服務的是人民群眾,在建設法治國家、法治政府、法治社會進程中發揮著特殊重要作用。

要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道路不動搖,緊緊圍繞建設法治中國的總目標,以構建公正高效權威社會主義司法制度為重點。

切實將加強法治建設貫穿於政法工作全過程,帶頭嚴格依法履行職責、行使職權,肩負起社會主義法治國家建設者、實踐者的重任。

要把嚴格執法、公正司法作為基本要求,嚴格依照法定許可權和程序履行職責、行使權力,做到有法必依、執法必嚴、違法必究,切實維護國家法制的統一、尊嚴和權威。

要把以人為本、公平正義作為靈魂,緊緊抓住影響司法公正和制約司法能力的關鍵環節,優化司法職權配置,完善訴訟法律制度,規范執法司法行為,進一步提升執法司法公信力。

要把促進全社會學法尊法守法用法作為重要目標,深化法制宣傳教育,弘揚法治精神、塑造法治文化,努力形成尊重法律、崇尚法治的良好氛圍。

Ⅸ 簡答題:簡述行政法治原則對政府的要求。

1、合法行政
行政機關實施行政管理,應當依照法律、法規、規章的規定進行;沒有法律、法規、規章的規定,行政機關不得作出影響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合法權益或者增加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義務的決定。
2、合理行政
行政機關實施行政管理,應當遵循公平、公正的原則。要平等對待行政管理相對人,不偏私、不歧視。行使自由裁量權應當符合法律目的,排除不相關因素的干擾;所採取的措施和手段應當必要、適當;行政機關實施行政管理可以採用多種方式實現行政目的的,應當避免採用損害當事人權益的方式。
3、程序正當
行政機關實施行政管理,除涉及國家機密和依法受到保護的商業秘密、個人隱私的外,應當公開,注意聽取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的意見;要嚴格遵循法定程序,依法保障行政管理相對人、利益關系人的知情權、參與權和救濟權。行政機關工作人員履行職責,與行政管理相對人存在利害關系時,應當迴避。
4、高效便民
行政機關實施行政管理,應當遵守法定時限,積極履行法定職責,提高辦事效率,提供優質服務,方便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
5、誠實守信
行政機關公布的信息應當全面、准確、真實。非因法定事由並經法定程序,行政機關不得撤銷、變更以及生效的行政決定;因國家利益、公共利益或者其他法定事由需要撤回或者變更行政決定的,應當依照法定許可權和程序進行,並對行政管理相對人因此而受到的財產損失依法予以補償。
6、權責統一
行政機關依法履行經濟、社會和文化事務管理職責,要由法律、法規賦予其相應的執法手段。行政機關違法或者不正當行使職權,應當依法承擔法律責任,實現權力與責任的統一。依法做到執法有保障、有權必有責、用權受監督、違法受追究、侵權須賠償。

熱點內容
部隊婚姻法上戶口 發布:2024-12-26 01:35:56 瀏覽:882
民法上的民事權利有 發布:2024-12-26 01:21:35 瀏覽:52
掛靠不給注冊章有法律責任么 發布:2024-12-26 01:10:09 瀏覽:573
司法姜明 發布:2024-12-26 01:09:24 瀏覽:81
勞動法是否規定要加押金 發布:2024-12-26 00:46:50 瀏覽:780
法治精神與創新 發布:2024-12-26 00:11:43 瀏覽:973
財務職業道德培訓 發布:2024-12-26 00:07:12 瀏覽:60
管理者道德的重要性 發布:2024-12-25 23:45:51 瀏覽:267
中國政法大學法律碩士復試分數線 發布:2024-12-25 23:41:05 瀏覽:700
屬於衛生行政法規的是 發布:2024-12-25 23:35:18 瀏覽:5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