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學百科 » 道德經堅韌

道德經堅韌

發布時間: 2022-05-31 14:46:28

道德經第七十八章的感悟

摘要 第七十八章

㈡ 《道德經》第四十一章如何解讀給我們什麼啟示呢

《道德經》第41章:“上士聞道勤而行之。中士聞道若存若亡。下士聞道大笑之。不笑不足以為道。故建言有之。明道若昧。進道若退。夷道若類。上德若谷。大白若辱。廣德若不足。建德若偷。質真若渝。大方無隅。大器晚成。大音希聲。大象無形。道隱無名。夫唯道善貸且成。”

上流的品德就是虛懷若谷,純白的、純潔的東西是容易被玷污的。普羅大眾的品質德性如果不提高,建設社會公德就如同偷東西一樣很不自然,追求質朴的“真理”,是需要矢志不渝、堅韌不拔的。廣袤廣大的區域是沒有邊際和角落的,就是浩瀚而無邊;大型的青銅器製作的過程,時間是比較緩慢成器較晚;超大音量是會稀釋其他聲音的;大自然的景象、氣象,是沒有具體形態而千變萬化的。“真理”蘊藏在宇宙、天地、萬物之中的,是客觀存在的,沒有具體的表現形式。嗚呼!真理是需要持之以恆、挖掘積累才能成就的呀!

㈢ 道德經第七十八章的感悟

下面的來自網路,你自己閱讀消化後用自己的話寫出來。
第七十八章
[原文]
天下莫柔弱於水,而攻堅強者莫之能勝,以其無以易之①。弱之勝強,柔之勝剛,天下莫不知,莫能行。是以聖人雲:"受國之垢②,是謂社稷主;受國不祥③,是為天下王。"正言若反④。
[譯文]
遍天下再沒有什麼東西比水更柔弱了,而攻堅克強卻沒有什麼東西可以勝過水。弱勝過強,柔勝過剛,遍天下沒有人不知道,但是沒有人能實行。所以有道的聖人這樣說:「承擔全國的屈辱,才能成為國家的君主,承擔全國的禍災,才能成為天下的君王。」正面的話好像在反說一樣。

[注釋]
1、無以易之:易,替代、取代。意為沒有什麼能夠代替它。
2、受國之垢:垢,屈辱。意為承擔全國的屈辱。
3、受國不祥:不祥,災難,禍害。意為承擔全國的禍難。
4、正言若反:正面的話好像反話一樣。

[引語]
本章以水為例,說明弱可以勝強、柔可以勝剛的道理。八章說「水善利萬物而不爭」,本章可與八章的內容聯系起來閱讀。老子所舉水的例子是人們日常生活中常見的。水最為柔弱,但柔弱的水可以穿透堅硬的岩石。水表面上軟弱無力,卻有任何力量都不能抵擋的力量。這就清楚地說明,老子所講的軟弱、柔弱,並不是通常人們所說的軟弱無力的意思。此處,由於水性趨下居卑,因而老子又闡揚卑下屈辱的觀念,實際上反而能夠保持高高在上的地位,具有堅強的力量。本章後面有一句話:「正言若反」,集中概括了老子辯證法思想,其含義十分深刻、豐富。

[評析]
本章內容主要包括兩點:一是對水的贊美;二是「正言若反」。張松如說:「在世界上,弱能勝強,柔能制剛的事例是不乏見的。生活在春秋末年的老子,他親身經歷了這個時代的許多大變化,看到了曾為天下共主的周王朝由盛到衰的演變,這不能不對他的思想發生重大影響;同時,在這個時期,隨著鐵器的廣泛使用,人類在征服自然界的斗爭中,對自然現象的認識也在不斷發展。」「在更遠的時代,水的特點還沒有為人們所了解,保留《山海經》中禹治洪水的傳說,和老子書中對於水的柔性和作用的認識,是很不相同的。」老子認為,水雖然表面上看來是柔弱卑下的,但它能穿山透石,淹田毀舍,任何堅強的東西都阻止不了它戰勝不了它;因此,老子堅信柔弱的東西必能勝過剛強的東西。這里,老子所說的柔弱,是柔中帶剛、弱中有強,堅韌無比。所以,對於老子柔弱似水的主張,應該加以深入理解,不能停留在字面上。由此推而言之,老子認為,體道的聖人就像水一樣,甘願處於卑下柔弱的位置,對國家和人民實行「無為而治」。
再說「正言若反」。老子所說「正言若反」是老子對全書中那些相反相成的言論的高度概括,例如:「大成若缺」、「大盈若沖」、「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辯若訥」、「明道若昧」、「進道若退」、「夷道若類」、「上德若谷」、「大白若辱」、「廣德若不足」、「建德若偷」、「質真若渝」、「大方無隅」、「大器晚成」、「大音希聲」等等。孫中原說:「這里連句子的結構都是類似的。……他們本來是彼此相異的、互相排斥的、對立的,但在某種條件下,某種意義上,表示某種特定事物的概念和它的對方具有了統一性,二者互相包含,互相融合,互相滲透,彼此同一、一致。這樣,在同一個判斷中,就包含了對立概念的流動、轉化,體現了概念的靈活性。這種靈活性是有條件的,老子中的話也只在一定條件下才有意義。」

㈣ 道德經的作品賞析

《道德經》主題思想:道法自然。
「道法自然」是《道德經》中老子思想的精華。「道」作為《道德經》中最抽象的概念范疇,是天地萬物生成的動力源。「德」是「道」在倫常領域的發展與表現。「道」與「法」在規則、常理層面有相通點,但不同於西方自然法。「法」應效法自然之道,在辨證的反向轉化之中發揮其作用。
哲學上,「道」是天地萬物之始之母,陰陽對立與統一是萬物的本質體現,物極必反是萬物演化的規律。倫理上,老子之道主張純朴、無私、清靜、謙讓、貴柔、守弱、淡泊等因循自然的德性。政治上,老子主張對內無為而治,不生事擾民,對外和平共處,反對戰爭與暴力。這三個層面構成了《道德經》的主題,同時也使得《道德經》一書在結構上經由「物理至哲學至倫理至政治」的邏輯層層遞進,由自然之道進入到倫理之德,最終歸宿於對理想政治的設想與治理之道。也就是從自然秩序中找出通向理想社會秩序的光明正道。
「道法自然」的法哲學思想內涵
一、「道」與「德」之內涵界定
1、「道」:老子在《道德經》開篇闡明:「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無,名天地之始;有,名萬物之母。故常無,欲以觀其妙;常有,欲以觀其徼。此兩者同出而異名,同謂之玄。玄之又玄,眾妙之門。」這是老子對於「道」這個概念的總括性的描述:道,非當時社會一般的道, 即人倫、常理之道,也非當時時人所能命名之道。「道」在老子那裡已經超越了世俗社會生活,更加接近於自然法則之道,因為天地萬物的始基與母源在於「道」,由道開始,「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由此,老子用「玄之又玄」來描述道的特殊性與深奧性,而其實這個「道」雖然「視之而弗見」、「聽之而弗聞」、「捪之而弗得」,但老子所言之道並不遠人,這里只是老子用「玄」來強調他所言之道與當時社會所言之道的差異性,並且闡述他所言之道的超然性與根基性。
所以老子在後面的論述中又坦言,「吾言,甚易知也,甚易行也,而人莫之能知也,而莫之能行也。」老子感慨道:「知我者希,則我貴矣。是以聖人被褐而懷玉。」
老子所言之「道」即「有物混成,先天地生。蕭呵,潦呵,獨立而不垓,可以為天地母。吾未知其名,字之曰道。強為之名曰大。」這句話意思是,在天地生成之前,宇宙中就有混沌的物體存在,它幽靜無聲,廣闊無邊,無依無靠又長存不改,它就是化育萬物的慈母。「我」——老子不知道它的名字,就勉強稱它為「道」,命名為「大」。
由此得知,老子所言之道首先具有物質性,是天地萬物生成的原始動力源,並且它的存在獨立而不可丈量,具有無限性。對於「道」這種力量,老子自己是無法給予它確切的描述的,所以他認為,道只是權宜之稱。
道的特性:老子說,「道沖,而用之,有弗盈也。」道體似虛而實,所以體內蘊含用之不竭的物質和能量,但不會因自滿而溢出。老子認為,道體柔而不剛,內部單純,外部樸素無華,且清澈透明,長存於天地之間。所以道無處不在,不管是個人,還是人類社會,包括天地萬物都應該效法道而運行,而道法自然,返璞歸真。這里的「自然」字面解為自己如此,但是道與自然規律是同一的,也即「國中四大」皆應效法自然無為而無不為的特性,從而保持自身「天長地久」。
老子所處當時西周社會,諸侯各國窮兵黷武,戰亂頻仍,社會之禮儀倫理已無法恢復,所以老子看透人類社會之所以會紛爭不已,都是由於聖人、禮儀、法令、慾望、智慧等有為措施所引起的,正是因為社會看中名利、實力、好勝等榮譽,所以天下才會出現資源有限性的佔有之爭。老子因此提出回歸自然,順應無為而治、清凈絕智的自然世界的規律,從而才能守弱勝強,達到小國寡民的平靜生活,「民至老死而不相往來。」
2、「德」:「德」是「道」在倫常領域的發展與表現,因此由道進入德是由自然秩序同向社會秩序的一道屏障,即轉而論述人的行為規范。德與法都是規范社會與人的行為的約束力量,但在老子那裡兩者有不同的地位。老子認為,上德的本質與道之德的本質同於一,因此上德源自於「道」 。老子所言之德也不同於常人所言之德。第三十八章載:「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無德。上德無為而無不為,下德為之而有以為;上仁為之而無以為;上義為之而有以為;上禮為之而莫之應,則攘臂而扔之。故失道而後失德,失德兒後失仁,失仁而後失義,失義而後失禮。」
老子認為,上德主張無所事事,一切順應自然,帶有明顯的「無為」特徵,可理解為因循自然的行為規范。這種因循自然的德重生命,輕名利,持守清靜,戒除貪欲,息心止行,悟道四達, 自然無為,同時以百姓之心為心,將自身與自然融為一體,最後歸於道。下德由上仁、上義及上禮組成,需要人實際去實行與推廣,帶有明顯的「有為」特徵,注重人為的行為規范。從這里可以看出,在老子眼裡,孔子推行的仁義理智信只是人為教化的結果,沒有達致真正無為超脫的上德境界,所以貶之為下德。上德的無為境界與法本身需要國家制定、國家干預以及公之於世的特性相違背,所以法律不過是下德的范疇而已。但是下德之中,法律與仁、義、禮又有所不同,老子並沒有把法納入到下德的探討范圍之內,似乎可以得出,老子認為,仁義禮是高於法律的,而法律不過是一種治國之器物。
老子之德與孔子之德有區別,同時也不同於「禮」,但是世俗之法與禮法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從某種程度來講,春秋戰國時期,禮法之間是合為一體的。孔子之德在老子看來是屬於「下德」范疇,是屬於人為規范的領域,而老子認為,上德表現為無為,即不去考慮德與不德的問題, 反而是最大的德。
二、「道法自然」的本體論意義
1、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河上公註:「人當法地安靜柔和也,種之得五穀,掘之得甘泉,勞而不怨也,有功而不制也。天湛泊不動,施而不求報,生長萬物,無所收取。道清靜不言,陰行精氣,萬物自成也。道性自然,無所法也。」王弼註:「法,法則也。人不違地,乃得全安;法地也。地不違天,乃得全載;法天也。天不違道,乃得全覆也;法道也。道不違自然,乃得其性;法自然者,在方而法方,在圓而法圓,於自然無所違也。自然者,無稱之言,窮極之辭也。用智不及無知,而形魄不及精象,精象不及無形,有儀不及無儀,故轉相法也。道順自然,無故資焉;地法於天,人故象焉,所以為主,其一之者,主也。」可見,「法」此處並非法令制度,而作動詞「效法」之意。《道德經》第25節中,老子第一次提到「法」字,據帛書記載,即「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通俗理解為,道是創造天地萬物的原始之母,因此人要效法地,地效法天,天效法道,道效法自然。「道法自然」並不是把道與自然對立起來,道是終極的、絕對的,沒有「外」,所以「道」就是「自然」。「自然」這一概念在老子的學說中一般有三方面構成,即一是不幹預,自由發展,二是不勉強,三是出於天然,不假人工造作者。
由此可以看見,老子所言之道,即因循自然之規律達致「無為而無不為」之境。此處,「法」一詞在句中作為動詞,即效法、因循、遵守之意,而無法則、法律之意。
當然,法「道」也有超越世俗法律之上的自然法則之意,即遵循社會常理、常識、常情,而這些既是「道」的引申義,從而也可作為世俗法律之根基與合理性之評判。
老子認為,「國中有四大」即「道大、天大、地大、君王大」。天、地、王三者都要依循道來成就,他們之間的關系就在於道是根基、母體之所在。而王作為國家的統治者要治理國家,也應遵循老子所言之道,而此道運用到政治治理之中,也即法律、倫理、政策、規則等都應順應道的發展規律。
2、王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由於古書一般沒有標點與分段,所以後人在加註的時候,囿於不同的學識,從而對此句話產生不同的意義理解。這種劃分是由唐代李約在《道德真經新注》斷句而成,他將「人」改為「王」而銜接上句國中四大之君王大。
李約註:「道大,天大,地大,王亦大」,是謂「域中四大」。王者「法地」「法天」「法道」之三自然而理天下也。天下得之而安,故謂之「德」。凡言人屬者耳,其義雲「法地地」如地之無私載。「法天天」,如天之無私覆。「法道道」,如道之無私生成而已。如君君、臣臣、父父、子子這例也。後之字者謬妄相傳,皆雲「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則域中有五大非四大矣。豈王者只得「法地」,而不得「法天」,「法道」乎?天地無心,而亦可轉相法乎?又況「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之道為天地之父,自然之子,支離決裂,義理疏遠矣。高明也在《帛書老子校注》中認為,李說雖辨,而歷代學者多棄之不用或謂「乃小兒牙牙學語」單詞重疊,非老子之。雖說不詞,但確為古之一說,況且如今尚有信從者。按「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所言非王者只得「法地」而不得「法天」「法道」,而謂人,地,天皆法於道也。若此句法如四十二章「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此雖謂「三生萬物」不言而喻,生萬物者當為「道」絕不會理解為生萬物者「三」耳。
古棣在《老子校詁》中解釋此四句說:「法地地」,是說以地之所以為地者,為法,地之所以為地,即地無私載;「法天天」,是說以天之所以為天者,為法,天之所以為天,即天無私覆;「法道道」,是說以道之所以為道者,為法。
道之所以為道者的特質,即「道法自然」 。「自然」便是自己如此,即自因、自成、自本、自根,「道法自然」,即道以自己如此,自成、自因為法,而不橫加干預,亦即「無為」。這里「法」字有法則之意,君王要以大地的無私載、謙卑無爭為法,以天之無私藏為法,以道之自然為法,從而道與自然歸一。
此處之法乃道之法,對道的遵循可以使得天、地、人三界秩序井然,得以理治。高定彝認為,此句表達了古人的系統論的觀點, 宇宙萬物是一個整體,人、天、地、自然等構成了一個有層次、結構、整體的系統,相互聯系,相互制約。
當然由王到地、天,最後到道、自然,葉海煙先生認為,這一層層遞進之中也有超越之意在其中,也即「法」可以擴充為「歸向」、「超越」的意蘊,而不止於「依循」、「效仿」 。
三、「道法自然」的法哲學意義
1、「道」與「法」的關系
一是老子之道是一種特殊之物,看不見,聽不見,摸不著,人們無法確定其名,以「道」相稱。這種特殊之物有具體與抽象之分,道不僅指「道路」、「路程」、「途經」等,還指代「方法」、「技藝」、「事理」、「規則」、「常理」、「思想體系」等。而特殊之物主要是從具體之道層面而言。如第二十五節,「吾未知其名,字之曰道。強為之名曰大。」
二是精神性范疇之道,主要指老子將道對自然界的作用抽象化,演化為「無為而治」的治國之道。
三是規則或常理層面之道。如第九節,「功遂身退,天之道也」 。
四是方法層面之道。如第五十九節,「是謂深根固柢,長生久視之道也。」
上述四層關於「道」義的闡述中,第三層規則或常理層面之道與法律之法是相通的。法是對常理常識常情的一種規范化,通過國家強制力保證這種剛性規則得以實施。而作為規則或常理之道更多的是一種自然法層面的東西,或者道之規則為自然規律,不以人的主觀意志為轉移,否則將受到自然規律的懲罰。常理之道是社會生活之道,主要體現在人與人、人與社會的關系之中,是一種普遍認同的社會規律或習俗習慣,受到倫常關系的制約。
從這兩個層面來說,道之規則與常理是法形成的環境與基礎,法不過是以正式的形式規范化了的自然規律與常理,因此法與道是兩個不同層次的問題,法來源於道,且反過來要順應道的運動。
2、「道法自然」思想異於西方自然法
《老子》中體現的就是中國自然法思想,可以看做是中國道家法律學說的肇始。在中國古代,老子是第一個提出「道法自然」的自然法思想觀點的。老子的「道法自然」與西方自然法思想在本質上不一樣。西方自然法思想發源於古希臘古羅馬的自由主義和理性主義傳統,正義、善、民主等理念是其基礎,並且作為評價實在法或人定法的應然性依據。而老子的「道法自然」思想立足於萬物的本原,即「道」,試圖通過認知「道」來達到對自然世界和人類社會的終極把握,從而依「道」而生。這種「道」不是自由、理性、民主或正義等理念和評價標准,而是一種「不可名」之特殊物,一種「天長地久」的規律性東西,兼具物質和精神層面,存於天地之間自我循環。
總而言之,老子認為,統治者治理國家貴在「無為」「無事」等聖人之治,而聖人之治的手段並不是通過制定刑法等國家制度來對老百姓加以規制,聖人以合乎自然、不行強制來推行其統治。而法律制度是治國者統治人民的工具,是統治者為了保障自身的利益與維持社會秩序建構的國家機器,老子認為這些法律制度以及國家機器的存在都是統治者的有為措施,而這些有為措施又體現了統治者雄心、私慾、智慧等產生爭戰、貧富、盜賊等禍害的緣由的因素,往往滋擾人民按自然之道來生活,所以老子極力反對這些措施與法令制度。因此,從老子「道法自然」思想中可以得出結論,法需要順應「道」與「德」的運動,效法自然之律,在辯證的反向轉化之中發揮其治理作用。 音韻之美
《道德經》句式整齊,大致押韻,為詩歌體之經文。讀之朗朗上口,易誦易記。體現了中國文字的音韻之美。如「有無相生,難易相成,長短相形,高下相傾」(二章)、「虛其心,實其腹,弱其志,強其骨」(三章)、「挫其銳,解其紛,和其光,同其塵」(四章)、「其政悶悶,其民淳淳」(五十八章)。這些詞句,不僅押韻,而且平仄相扣,有音韻美,也有旋律美。朗誦經文,是一種美的享受,在音韻之美中體味深刻的哲理。
講究修辭
《道德經》的語言非常講究藝術性,運用了多種修辭方式,使詞句准確、鮮明、生動,富有說理性和感染力。
1、對偶
如:「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無,名天地之始,有,名萬物之母」(一章)、「貴以賤為本,高以下為基」(三十九章)、「禍兮,福之所倚;福兮,禍之所伏」(五十八章)、「天下難事,必作於易;天下大事,必作於細」(六十三章)。對偶句子看起來整齊醒目,聽起來鏗鏘悅耳,便於記憶、便於傳誦。
2、排比
排比可以增強語言的氣勢、鼓動力。《道德經》中排比句較多。如:「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聾;五味,令人口爽;馳騁畋獵,令人心發狂;難得之貨,令人心妨」(十二章)、「曲則全,枉則直,窪則盈,敝則新,少則得,多則惑」(二十二章)、「自見者不明,自是者不彰。自伐者無功,自矜者不長」(二十四章)、「大方無隅,大器晚成,大音希聲,大象無形」(四十一章)。
3、比喻
《道德經》中比喻亦多。如:「穀神不死,是謂玄牝。玄牝之門,是謂天地根。綿綿若存,用之不勤」(六章),以玄牝喻「道」,生養萬物。又如:「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八章),通篇以水喻人,把水擬人化,贊頌得道者的高貴品質。再如:「專氣致柔,能嬰兒乎」(十章)、「我獨泊兮其未兆,如嬰兒之未孩」(二十章)、「復歸於嬰兒」(二十八章),皆以嬰兒喻道者的純潔、天真、朴實無華。又如,「合抱之木,生於毫末;九層之塔,起於累土;千里之行,始於足下」(六十四章),連用三個比喻,講明從小做起的道理。這些比喻,增強了語言的形象性,加深了讀者的印象。
4、設問和反問
如:「何謂寵辱若驚?寵為下,得之若驚,失之若驚,是謂寵辱若驚」、「何謂貴大患若身?吾所以有大患者,為吾有身,及吾無身,吾有何患」(十三章)、「唯之與阿,相去幾何?善之與惡,相去若何」(二十章)、「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懼之」(七十四章),這些設問與反問,增加了語言波瀾,扣人心弦,起到了引人注意、思索的效果。
5、聯珠
聯珠又叫頂真,是把前一句後邊的詞語作為後一句開頭的詞語,把語言連續說下去的一種修辭手法。如:「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二十五章),又如「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四十二章),聯珠使語氣連貫,結構嚴密,更好地反映事物的有機聯系。
語言精闢
《道德經》有些語言極為精闢,是至理名言,至今是成語、格言、座右銘。如:「天長地久」(七章)、「上善若水」(八章)、「少私寡慾」(十九章)、「弱之勝強,柔之勝剛」(七十八章)、「禍莫大於不知足,咎莫大於欲得」(四十六章)。有的原句,今已演變為警句,廣泛流傳。如:「功成,名遂,身退」(九章),現為「功成身退」;「知其白,守其黑」(二十八章),現為「知白守黑」;「大巧若拙,大辯若訥」(四十五章),現演變出「大智若愚」;「天網恢恢,疏而不失」(七十三章),現為「天網恢恢,疏而不漏」;「知足之足,常足矣」(四十六章),現為「知足常樂」;「寵辱若驚」(十三章),現為「寵辱不驚」。 小國寡民
理想主義與浪漫情懷:以「小國寡民」為例
1、文學幻想與文學性
《道德經》第八十章:「小國寡民。使有什伯之器而不用;使民重死而不遠徙;雖有舟輿,無所乘之;雖有甲兵,無所陳之。使人復結繩而用之。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樂其俗,鄰國相望,雞犬之聲相聞,民至老死,不相往來。」
這段文字展示了一個具有理想色彩的世界:國家很小,人口很少,但是卻和平幸福。從物質上來看,「什」表示「眾」「雜」之意,「什伯之器」是說生活物資或物質生活資料十分豐富。「雖有舟輿」表示這里的交通和交通工具是較為發達的。食物、衣物、居所等一應俱全。從民眾的素質上講,這里的人們不貪生死卻對死亡充滿了敬意,心境淡泊寧靜,雖「什伯之器」豐富也沒有貪婪成性,「樂其俗」表明精神生活的充實,這說明人口素質很高。從國際形勢上說,這里很和平,雖然他們都有武器資源,卻「無所陳之」。這不是一個國家能決定的事,必須所有國家一致認可才能達到的境界。從國際交往上看,這里的人們交流都很單純,因過著知足常樂的生活,交往反而顯得不必要了。交流的減少帶來的是世俗事務的減少,這使人的心靈從凡俗中解放出來,真正達到了為心靈而生活的層次。「所謂『詩性的』含義是指人的『創造性的想像力』或者說是『憑想像來創造』。」可見,老子構建的這個世界充滿了詩性的魅力。
「小國寡民」的理想在現實生活中是無法實現的,這種「烏托邦情懷」是一種單純天真的夢想,充滿了詩人一般的理想主義與浪漫情懷。老子營造的這個世界,極具文學幻想的特點。這種幻想從人的基本訴求出發,是人類對和平美好生活的共同的渴望。《道德經》作為文學文本的重要價值就體現在它具有這樣一種真切的人文關懷,而這也正是「文學性」在老子《道德經》中的體現。
2、「小國寡民」傳達的復雜信息
浪漫情懷
《道德經》中說老子具有「浪漫情懷」是指一種不斷流露並延續出來的溫暖的感情,這種感情關乎作家所關心和在意的一切現實,同時也涵蓋了作家所創造的世界,它能反映或是代表作家的理想、願望、生活態度等。例如,「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處眾人之所惡,故幾於道」(第八章) 。老子從感性的角度對高尚情懷進行闡釋,以水的物理特性作為切入點,將水擬人化,使之有了生命和情感意識,即使是以教化為目的,也讓人感覺到一種脈脈的溫情。浪漫主義具有深切地人文關懷,「真切地表達了人回歸自我本然狀態的嚮往,反映出人追尋本體終極關切的本真意蘊」。而形式手段的介入,會將這種情感態度的氛圍加以擴大,更有益於審美接受。所以浪漫情懷的表達一般也都輔助有相對應的較為講究的表現形式。
「小國寡民」與老子的理念
文學作品中的文學幻想,通常都是作家因為在現實生活中無法實現或距離自己的理想太過遙遠而在自己的作品中進行虛構的一種行為。文學幻想可以是正面的,也可以是反面的。但是無論作家如何表現,它都會有作家理念與思想的流露。
「小國寡民」傳達的正是老子對「國家」這個感念的認知,體現的就是「理想國家」的理念。民眾不過分看重自己的身體,不貪生,不貪財,安居重死,不會遠離故土。雖然這里有兵器,但是沒有戰爭。世俗的事務很少,結繩記事就能滿足人們的需要。民眾對衣食住行都十分滿意,並衷心喜愛自己的風俗習慣和生活。相鄰的國家很和平,彼此都能聽到雞鳴狗吠的聲音,充滿了平靜生活的幸福感。這種美好的富足的生活,和人們淡泊的欲求,使民眾不需要來往交易就能得到安逸和滿足。
單純來看「小國寡民」傳達的「國家」理念就是,沒有物質上和精神上的壓力,每個人都能得到幸福。
春秋戰國是一個戰亂頻仍的時代,沒有任何國家可以做到「雖有甲兵,無所陳之」。缺乏安定的生活就無法保證農業的正常進行,進而導致生活物資的缺乏。溫飽無法保證的時代,「人」的意義就無法得到基本合理的對待和尊重。「小國寡民」恰好是這種現實的反面,是一個作家人文關懷的體現。
「小國寡民」:浪漫情懷與冷靜理智
「小國寡民」作為文學幻想,具有詩性的浪漫情懷。
中國文化的本體是詩,其精神方式是詩學。一言以蔽之,中國文化是詩性文化。老子就是中國詩性文化的重要一環。從《道德經》中,也能感受到老子詩性的浪漫與詩性的理智。從文本本身看,首先,抒情性的表達。
老子對國家的形容從「衣食住行」幾個基本的感性的方面進行描述,這樣的思維方式具有一種原始美。回歸自然的生活訴求,是道家追求天人合一境界的體現。而老子形式上使用「使……使……」,「雖有……無所……雖有……無所……」反復的手法句式整齊;「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樂其俗」排比使得句子充滿張力; 另外,三言、四言短句與七八言的長句相間,「鄰國相望,雞犬之聲相聞,民至老死,不相往來」,富有歌唱性。其次,想像和創造本身就是一種詩性的智慧,它們具有一種浪漫的情調與氣質。「小國寡民」本身就是一種詩意化的創造和想像,老子對其意境氛圍的營造也十分到位,使這種生活方式充滿了柔和堅韌的吸引力。
老子並不是一個文字游戲者,所以讀者還要跳出文本,從文本背後入手來看其文學性。說老子的冷靜理智並不是政治家式的,而是詩人式的:他追求自由,主張守住自己的心靈凈土。他認為「聖人後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非以其無私邪?故能成其私」(第七章) ;做事要守住自己的心,不要太執著「聖人無為,故無敗;無執,故無失」「欲不欲,不貴難得之貨;學不學,復眾人之所過」(第六十四章)「功成身退,天之道」(第九章) ,心守住了才能進退自如自由自在。
老子在《道德經》中表示自己的心要掌握在自己手裡,「躁勝寒,靜勝熱,清凈為天下正」(第四十五章),只有保持著一份清醒,才能做到「勝寒」、「勝熱」,進退隨心所欲,由自己的心決定自己的路,這才是真正的自由。
強調守住自己的心和自由,從老子的角度說,只有這樣才能看到世界的美醜,保持純潔的嚮往不失自我判斷的能力,這是浪漫的前提。老子原本奉職於國家圖書檔案館,近距離接觸政治很容易失去自我,但是他的身份又讓他對時事與政治無能為力。進入太深就會受傷害,隨波逐流就會失去是非的判斷力。「為什麼『我』的眼裡常含淚水?因為『我』對這土地愛得深沉」恰好來形容其心情:老子提倡「愛民治國」(第十章) ,他看到了「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聖人不仁,以百姓為芻狗」(第五章) ,主張要「民利百倍」(第十九章) 。但是,統治者是「盜誇」(第五十三章) ,他力不從心。這個世界「民之飢,以其上食稅之多,是以飢;民之難治,以其上之有為,是以難治;民之輕死,以其上求生之厚,是以輕死」(第七十五章) ,他看在眼裡,心懷悲憫,於是創造了「小國寡民」的理想之境,在留下《道德經》之後出關而去,不復再見。
老子傳達出的信息是復雜的,涵蓋了作家個人的價值觀、歷史時局、情感理念等方面。真正的文學就是在小小一部作品中以文學的方式體現豐富的信息世界和世界的豐富信息,這也是《道德經》文學性的一個重要特徵。

㈤ 道德經中的那一句話形容要堅持不可以放棄

千里之行,始於足下。

謂走一千里路,也是從邁第一步開始內的。走一千里路,是從邁第一步開始的。比喻事情容是從頭做起,逐步進行的。再艱難的事情,只要堅持不懈的行動必有所成。語出 老子《道德經》第六十四章:「合抱之木,生於毫末;九層之台,起於壘土;千里之行,始於足下。」 易《溫堯卿等授官賜緋充滄景江陵判官制》:「夫千里之行,始於足下。苟自強不息,亦何遠而不屆哉?」

㈥ 《道德經》老子為何能名留青史呢

老子的“道德經”只有5000字以上,卻創造了特別的中國,特別是東洋的哲學體系。這是老子對中國哲學、東方哲學乃至世界哲學做出的最輝煌的貢獻。

老子的“道德經”只有5000字以上,但卻包含著豐富而豐富的知識體系。老子的哲學是自然哲學,是政治哲學,更是人生哲學。

第三,在從老子矛盾中相互轉化的方法論中,可以自然地導出弱者和強者的人生觀。因為,一個人的事情,如果太強的話,就遵循矛盾發展的規律,發展到定點,它堅韌而容易折斷,從而走向死亡,軟弱的東西,可以戰勝堅韌。

所以老子特別崇尚弱者,比如水,所以老子叫上善若水。所以,老子的人生觀是追求軟弱,以退縮為前進,以無為取得成功,而不是一味地勇敢奮斗。

第四,在政治哲學中,老子崇尚是無為的。使用最大的無為,來交換最大的有為。老子說可以治理大國。如果要做小鮮料理的話,就不能亂折騰。請用自然的方法管理人民。這樣我們的國家和人民就可以達到淳樸自然的小國未民的境界。

老子的道德經無論是自然哲學、政治哲學、價值觀、方法論,都深深地影響了中華民族的文化心理。所以,他和道德經也能名垂青史。成為永遠的經典。

㈦ 《道德經》智慧:為什麼老子排斥聰明而崇尚愚笨

《道德經》智慧:為什麼老子排斥聰明而崇尚愚笨?所有人都該看看

在《道德經》中,智與愚是老子經常提及的。「前識者,道之華,而愚之始」 意思是那些所謂的有遠見,能夠提前對事情有所預測的人,其實是「道」的一種虛華,正是愚蠢的開始。

顯然,這聽上去與我們通常的常識相違背,有遠見怎麼會是愚蠢的開始呢?

老子之所以如此說,其實與他對智與愚的理解行關。在老子看來,許多表面上看上去是聰明的行為,其實是愚蠢的;而表面上看似愚笨的行為,其實卻包含了最高的智慧,即所謂的大智若愚。

從這里我們也可以看出老子對於智巧的排斥態度。而老子之所以對「智」、 「愚」抱著這種與世人不同的態度,乃是因為他認為世人所謂的愚笨正是一種順應天道並且人們自己也沒有察覺的一種無為的大智,這種大智使人們保持著天性的平靜和快樂。

而所謂的智慧,則驅使著人們的貪欲,使人們總想去獲得更多的東西,最終變得越來越貪婪、詭詐,進而使人們失去自己純朴的本性,失去自己原本簡單、平靜而快樂的生活。

㈧ 老子的《道德經》和宇宙觀是什麼

《道德經》即《老子》的後稱。因《老子》分上下兩篇,共81章,上篇又名「道經」,下篇又名「德經」,故《老子》全書又有《道德經》之稱。它是用韻文寫成的一部有完整體系的哲理詩,是研究老子哲學思想的直接材料。

「道德」二字,在儒家那裡,談的是善惡問題;在道家這里,談的則是宇宙的本原問題。世界的本原是什麼?老子認為是「道」。何謂「道」呢?就漢語上說,「道」從首、從走,其本義為人走的道路,有四通八達之意。甲骨文中雖未見有道字,但有途字,其本義是道途。道字首先見於殷周的金文,指道路。後來,《說文》稱:「道,所行道也。」在春秋時期已指天象運行規律,有時也包括人生吉凶禍福的規律。這就是哲學上的「天道」與「人道」的含義了。老子在中國哲學史上第一個提出「道」作為最高的哲學范疇。他認為「道」是天地之「根」,「萬物之宗」。他說:「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老子》第四二章,以下引《老子》只注篇名)這里的「一」指元氣,「二」指陰陽,「三」指陰陽相交,產生沖氣而成和,形成天、地、人,就化生了萬物。

何謂「德」呢?「德者,得也。」老子認為「物得以生謂之德。」(第五一章)也就是說,道是德之體,德是道之用。由於道的作用,使萬物生長遵循自然界的規律。萬物的自生自成,這就是德。所以道之所以尊,德之所以貴,原因就是道德不發號施令使萬物生成,而是萬物按其固有的規律自然而然地自生自成。故曰:「以輔(順)萬物之自然而不敢為」(第六四章)。這樣,老子從自然哲學回到人生哲學,認為一個人立身處世,都要順乎自然,不應強求,不要鋒芒畢露,這就是「無為」。只有這樣,才能把事情辦成,做好。由此看來,道家哲學是重「自然」的。

那麼,「道」本身究竟是什麼呢?它怎麼成為天地之「根」、「萬物之宗」呢?

在老子看來,「道」包含著世界萬物的道理,它沒有形狀,沒有聲音,沒有實體,並且永恆不變,這道理不是用語言文字所能說得明白的。正如蘇東坡在《日喻》中所說的,就像明眼人無法跟瞎子解釋太陽一樣。用老子的話說,就是「道可道,非常道。」因為你稱它白,它就不是黑;你稱它有,它就不是無了。其實,「道」是「無」和「有」的對立統一,只能靠心靈去領悟。宇宙的本體是「無」。由「無」而生天地,由天地而生萬物,終於形成了萬象紛紜的世界。「道」是創生宇宙萬物的本源。「無」是道的本體,「有」是道的作用。當「道」一產生創生的作用時,萬物就隨之而生,這就稱之為「有」。世人往往只知道「有」的利益,而不知道「無」的用處。事實上,「無」的用處比「有」要大得多。天地之間就好像風箱一樣,中間是空虛的,亦可稱「無」,但正因為空虛,所以才能夠產生萬物。好比一個空杯子才能盛物,一間空房才能產生居住的作用一樣。由此可見,無形無象無聲的大「道」的妙用之無窮了。用老子自己的話說,「道」就像一個渾然一體的東西,生在天地之先,無聲又無形,巋然獨立,永不改變,循環運動,永不疲勞。它可以成為天下萬物的母親,我不知道它的名字,就把它叫做「道」。

這里,老子以「道」為最高范疇。「道」沒有人格,決不是上帝的別稱。老子講:「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第二五章)這就是說,「道」仍然是「域中」(自然界)的四大之一,它沒有超出自然而成為自然的主宰,它不是什麼超自然的神靈。以「道」來治天下,則傳統觀念中的「鬼」就不起作用了(「其鬼不神」)。「道」無欲無意無志,可以算是渺小,它又是萬物之總歸,可以算是偉大。這樣,傳統文化中的「天」「帝」「鬼」「神」在這里統統失去了主宰的地位,不再有什麼權威性了。

「道」占據著主宰地位,但「道」卻不以主宰自居。「道」的主宰作用只是讓萬物順其自然而無為。所以,「道」這個主宰,實際只是某種普遍存在的自然無為的法則而已。這也說明老子哲學是敬人為本,敬神為末的哲學,是有明顯的無神論的傾向的。這也說明中國哲學的人文精神淡化了中國人的宗教意識。

老子還反對天道有知論,強調天道自然無為,他說:「天地不仁。」(第五章)即天地無所謂仁與不仁,萬物皆自生自滅,人與自然環境沒有神秘的感應關系。所以,老子的「天論」具有比較徹底的無神論傾向,這在中國哲學史上有著劃時代的意義。

老子的哲學思維是十分辨證的。他認為人世間的一切概念、判斷、價值等都是相對的,相比較而產生的。例如牙齒最硬,舌頭最軟,但隨時間的推移,人老牙脫,舌頭卻完好;高和下是互相比較而存在;兵器是銳利的,但卻是不祥的東西;人類好用智巧,但天下卻大亂了。所以,聖人應以無為態度來處理世事,實行「不言」之教,「不爭」之德。例如對金銀珠寶的有無、多少,看得過重而不知足,就會自尋大禍。他說:「禍莫大於不知足」,「咎莫大於砍得」(第四六章)。這兩句話的意思是:「不知足是最大的災禍,個人想得到很多東西是最大的罪過。」因為「名位」會引起人的爭斗,「財貨」會激起人的貪。因而老子主張不尚賢,使民不爭;不貴難得之貨,使民不為盜;不見可欲,使民心不亂。治理國家要做到「無為」則無不治。人人知足,天下也就太平了。

老子的這種思想與西方頗有知名度的伊壁鳩魯十分相似。伊壁鳩魯說過,「知足是一種大善」。因為面對財富、榮譽、愛情等外物的挑戰,只要內心知足,以麵包和水之類的東西為奢侈,也就會感到靈魂的安寧,從中體會到一種獨特的快樂。反之,如不「知足」,追求外物的享受,則慾望將有增無減,最後必然是不幸的。

老子的轉化論思想更是十分深刻的。他說:「曲則全,枉則直,窪則盈,敝則新,少則得,多則惑。」(第二二章)這就是說,委曲反而能保全,彎曲反而能伸直,低窪反而能充盈,破舊反而能生新,少取反而能多得,貪多反而會迷惑。這就是事物轉化的辯證法。在老子看來,正因為聖人謙下,不跟人爭,所以天下沒有人能和他爭;正因為大樹比小草剛強,而台風刮來時,小草完好無損,大樹卻連根拔起;正因為自然界的風無形無體,它卻能拔屋倒樹;正因為自然界的水可方可圓,是最柔弱不過的了,它卻能穿山透地。柔弱的滴水可以穿鑿(záo)堅硬的岩石,洪水還會沖垮堅硬的城池橋梁,淹沒田園村舍。所以堅強的東西反而不能戰勝柔弱的水。當然,老子所講的水的柔弱,並不是說水軟弱無力,而是贊美它的謙下的品格和堅韌的內在力,贊美它具有一種任何力量都不可替代的能剋制最堅硬東西的能量。用老子的話說,就是「天下之至柔,馳騁(chíchěng)天下之至堅。」(第四三章)天下最柔軟的東西,能夠在天下最堅強的東西里穿來穿去。這些都說明了弱勝強、柔勝剛、曲則全的辯證哲理。如果人們能克服剛強好鬥,效法水的不爭、柔弱、自然之性,就能產生無堅不摧、無強不克的利國利民的轉化之效,這樣就接近「道」了。

老子不僅看到了事物轉化的辯證規律,而且還初步意識到矛盾轉化要有量變積累的過程。他說:「合抱之木,生於毫末;九層之台,起於累土;千里之行,始於足下。」(第六四章)又說:「天下難事,必作於易;天下大事,必作於細。」(第六三章)這里,難和易,大和細,是質的區別,但在老子看來,多寓於少,大寓於小,難藏於易,所以有「道」的人處理事務,總是從細易著手,從而完成大難的。因此,只要從一點一滴做起,再大的困難也可克服。合抱的大樹,不是從細小的萌芽長成的嗎?九層的高台,不是從一堆堆泥土建築起來的嗎?千里的遠行,不正是從腳下第一步開始走出來的嗎?反之,「多易必多難」,把事情看得太容易,勢必大難臨頭。這就告誡人們:無論做什麼事情,都必須持之以恆、善始善終、完成量變到質變的飛躍。老子的這些思想都接觸到了質量互變過程的辯證法。

最重要的是老子有著一定的矛盾轉化的條件性思想,而且這一思想還比較豐富、深刻。他根據人們的常識,看到江海「善下之」,是為「百穀王」的轉化條件。他說:「江海所以能為百穀王者,以其善下之,故能為百穀王。」(第六六章)因為水往低處流,千條江河歸大海。正因為大海善於自處於一切小河的下游,所以才一統「百穀」,成為一切小河流的王。所以「聖人」要作為人民的領導,必須對人民謙下。只有對黎民百姓謙恭和順,才能真正為百姓所信服。老子又說:「躁勝寒,靜勝熱。」(第四五章)意思是疾走能戰勝嚴寒,安靜能克服暑熱。這里,「躁」就成了「寒」轉化到「不寒」的條件;「靜」就成了「熱」轉化到「不熱」的條件。這說明老子看到了自然界矛盾轉化的條件。同樣,對社會現象,老子也覺察到轉化的條件。他說:「富貴而驕,自遺其咎。」(第九章)意思是說:富貴並且驕傲,等於自尋災禍,必失「富貴」。這里「驕」就是福轉化為禍的條件。同樣,老子還看到了「居功」是功之「得」向「失」的轉化條件。他說:聖人「功成而弗居。夫唯弗居,是以不去。」(第二章)就是說,「聖人」功成而不自居,這樣功績就不會失去。反之,則失。如戰爭中驕兵必敗。「禍莫大於輕敵,輕敵幾喪吾寶。」(第六九章)又如學習中,虛心使人進步,驕傲使人落後,他說:「善人者不善人之師,不善人者善人之資,不貴其師,不愛惜其資,雖智大迷。是謂要妙。」(第二七章)這里「資」是借鑒之意;「要妙」是微妙之意。意思是取人之長,補己之短。否則「不貴其師,不愛惜其資。」那麼自以為明智,也會變得非常糊塗。所以「不貴」、「不惜」是從「智」向「迷」轉化的條件。

老子不僅初步看到矛盾轉化的條件,而且還注意研究轉化的方法,他的方法主要是「善」法。他說:「聖人常善救人,故無棄人,常善救物,故無棄物。是謂襲明。」其意思是說,「聖人」經常善於挽救人,所以沒有根本無用的人;「聖人」經常善於挽救物,所以沒有根本無用之物。這就叫做內藏聰明。又說:「善為士者不武;善戰者不怒;善敵者不與;善用人者為之下。是謂不爭之德,是謂用人之力,是謂配天,古之極」(第六八章)「士,卒之帥也。」這句話的意思是說:善於作「士」「帥」的人,並非得逞於他的勇武;善於打仗的人,不依靠他的忿怒;善於戰勝敵人的人,不用對斗;善於用人的人,要對人謙虛。這叫做不與人爭的「德」,這叫做利用別人的力量,這叫做與天道配合,這是自古以來的准則。當然,這種「善」法是建立在「用人之力」的基礎上,又為著「治人」的目的。他的不爭之「德」,體現了他的「無為」,也不過是達到「治人」的手段而已。然而,這種「善」卻是「用人之力」的轉化之法。它既包含著注重客觀實際的唯物論因素,又體現著善士、善戰、善用人的主觀能動性的辯證思維方法。我們取其之長,「善」法應該說是一大貢獻。

最後,老子還在一定程度上看到了現象與本質的對立。例如在《老子》最後的第八一章中,他對一些哲學范疇,能透過表面現象,看出些實質,這是很了不起的辯證思維。俗話說,芳香的花不一定好看,會說話的人不一定能幹。老子說:「信言不美,美言不信。」「善者不辨,辯者不善。」「知者不博,博者不知。」這就是說,在老子看來,真實的話不好聽,好聽的話不真實;行為良善的人不巧辯,巧辯的人不良善;真正曉得宇宙間大道就在自己心中的人,不必廣心博騖,知識廣博的人,未必對大道有真知。這里包含著真假、美醜、善惡等矛盾對立的辯證法。他看出了某些社會現象與其實質不相一致,因而教人不能只從表面現象看問題,這是十分可取的。當然,老子的辯證法,還只有樸素的性質,還不很科學,因為社會十分復雜。科學的辯證法,既講對立,又講統一。如果認定:凡「信言」均「不美」,凡「美言」均「不信」;凡「辯者」都「不善」,凡「善者」都「不辯」;凡「知者」必「不博」,凡「博者」必「不知」,那就過於片面了。只看到矛盾范疇的對立,沒看到它們的統一,這是形而上學的缺陷,沒有轉化的徹底性。

綜上所述,不難看出老子有著較為豐富、深刻的辯證法思想,而且認為辯證規律都根源於「道」,即「反者道之動。」(第四○章)這在古代哲學中是十分了不起的貢獻,因為它說明了「道」的運動變化是相反相成、循環往復的。這個理論說明:在自然界與人類社會中的任何事物,發展到一個極端,就會走向另一個極端。就像黑格爾說的,一切事物都包含著它自己的否定。這是儒家和道家共同支持的理論。儒家解釋《易經》的主要點也正是這一點。這是哲人們受日月運行、四時相繼的啟發而得出的結論。《周易》講「寒往則暑來,暑往則寒來。」(《系辭下》)老子講「反者道之動。」(第四。章)。儒道同一見解,對中華民族影響很深,貢獻很大。中國人往往在繁榮昌盛時保持謹慎;在極其危險時也滿懷希望。這正是「反者道之動」的哲理武裝了中國人的心理。

老子在哲學上的辯證思維,是和他思想上的「貴柔」有關。老子十分強調「柔」字。他斷定「強大處下,柔弱處上」(第七六章),並以「貴柔」為旗幟,提出「寡慾」、「無欲」、「不欲盈」、「知足」、「知止」、「知雄守雌」、「知白守黑」、「知榮守辱」、「不為天下先」、「不爭」、「無為」、「無事」、「無私」等等,使「貴柔」成了一個內容廣泛而系統的思想體系。但由於老子所處的時代是奴隸制崩潰向封建制過渡的時代,他後來作為周王朝的史官,已目睹列國兼並、大國爭霸、民不聊生、群起反抗的局面,使他一方面厭棄舊奴隸制的「禮治」,另一方面又不滿新興封建勢力實行的「法治」。他主張「無為而治」,只要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樂其俗,鄰國相望,雞犬之聲相聞,民至老死不相往來就行了。這就決定了他的哲學思想的消極和保守的一面。所以他講轉化,但又絕對化地防止物極而反;他主張不爭之「德」是最高明的策略,是「善」法。其實,老子的不爭是爭的一種特殊方式,是不爭之爭。他的「夫唯不爭,故天下莫能與之爭」和「不戰而屈人之兵,」也是一種不強調斗爭的爭。正因為不跟人爭,所以天下沒有人和他爭,這不是不戰而勝了嗎?這點正是老子的高明的一面。

毛澤東說過:「人貴有自知之明」。我想這與老子的「知人者智,自知者明。勝人者力,自勝者強。」很有理論淵源的聯系。在老子看來,了解別人只能算是聰慧;了解自己才可算是清明;能勝過別人者算是有力;能戰勝自己者才算是堅強。人有各種慾望,有自私的思想,要想克服這些自身的弱點,必先反省檢查自己,做到自知、自明、自勝,這才符合「道」的辯證法。

㈨ 上善若水第七十八章翻譯

譯文:

天下沒有比水更柔弱的,但攻堅克強卻沒有什麼能勝過它,因為沒有什麼可以真正改變得了它。柔能勝過剛,弱能勝過強,天下沒有人不知道,但又沒有人能實行。因此,聖人常說:能承受全國的屈辱,才配作天下的君主;能承擔全國的災難,才配作天下的君王。確切的話語常常讓人覺得不以為然!

原文:

天下莫柔弱於水,而攻堅強者莫之能勝,以其無以易之。柔之勝剛,弱之勝強,天下莫不知,而莫能行。是以聖人雲:受國之垢,是謂社稷主;受國之不祥,是謂天下王。正言若反。

出處:《道德經》第七十八章——春秋·老子(即李耳)

注釋:

1、以其無以易之:以,用;易,交換、代替。沒有什麼能夠代替它(指水)。

2、柔之勝剛,弱之勝強:之:用於主謂之間取消句子獨立性。柔能勝過剛,弱能勝過強。

(9)道德經堅韌擴展閱讀

創作背景

《道德經·柔之勝剛》出自老子的《道德經》第七十八章。

《道德經》,又稱《道德真經》、《老子》、《五千言》、《老子五千文》,是中國古代先秦諸子分家前的一部著作,為其時諸子所共仰,傳說是春秋時期的老子(即李耳,河南鹿邑人)所撰寫,是道家哲學思想的重要來源。

道德經分上下兩篇,原文上篇《德經》、下篇《道經》,不分章,後改為《道經》37章在前,第38章之後為《德經》,並分為81章。是中國歷史上首部完整的哲學著作。

㈩ 女孩讀道德經好不好有什麼用

呵呵,很少有看到有人讀道德經了,不過是個女孩在讀就更加少了,讀讀吧,但別帶著有什麼用的想法去讀,因為可以這么說,道德經回答你一切想問得問題

熱點內容
銀行告知書有沒有法律效力 發布:2025-01-16 15:38:42 瀏覽:101
旅遊行政法規是由什麼制定的 發布:2025-01-16 14:44:49 瀏覽:306
教師職業道德的定義 發布:2025-01-16 14:40:37 瀏覽:788
法庭與法院的區別 發布:2025-01-16 14:29:40 瀏覽:536
資產轉讓法律法規 發布:2025-01-16 14:28:11 瀏覽:59
勞動法2017全文哺乳期 發布:2025-01-16 14:24:56 瀏覽:693
勞動法里出差發燒算什麼 發布:2025-01-16 14:06:42 瀏覽:252
天橋法院地址 發布:2025-01-16 13:05:15 瀏覽:960
受賄最新司法解釋 發布:2025-01-16 12:56:01 瀏覽:516
發票失控會負法律責任嗎 發布:2025-01-16 11:41:49 瀏覽:4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