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英美法治更多是藉助
1. 列舉說明英美法德國法治思想核心關注的主要差異
「法治國」,或者說依法治國,更多強調【依法】,統治者的行動須有法律依據,被看做是從人治通向法治的一個台階
」法治「不僅要求統治者的行動須有法律依據,更強調【法的內容、精神】,要求依照的這種法律必須合乎正義。
基於傳統「法治國」的概念采礦的缺陷,戰後的一些歐爐法學家歲仍在繼續沿用德國「法治國」的外殼,但是換上英美「法治」的內容,對「法治國」進行了脫胎換骨的改造。尤其是戰後德國的自由民主主義者與「法治國」傳統作了傳遞的決裂。因此,盡管「法治國」的概念被繼續使用,但需要分清的是,此「法(律統)治」的國家已不是彼「(依)法(而)治」的國家。
2. 外國法制史的英美法的歷史沿革
英美是普通法系的發源地,其法律的發展比較平穩,分為三個時期:
1.英美封建法律體系的形成。英國法的源頭是盎格魯·撒克遜時代的習慣法。隨著王權的強大和完善的皇家司法機構的建立,逐漸形成了普通法、衡平法和制定法三大法律淵源,從而確立了英國封建法律體系。
普通法律的形成。普通法指的是12世紀前後發展起來、由普通法法院創制的通行於全國的普通適用的法律。它的形成是中央集權和司法統一的直接後果。亨利二世的司法改革起了很大的推動作用。
衡平法的興起。由於普通法自身存在缺陷,為適應經濟高速發展的需要,衡平法應運而生。它是根據大法官的審判實踐發展起來的一套法律規范,號稱以「公平」、「正義」為基礎,故命名「衡平法」。15世紀正式形成了衡平法院,並逐漸發展為一個獨立與普通法的衡平法體系。
制定法的發展。制定法即成文法,是享有立法權的國家機關或個人文明制定並頒布實施的法律規范。1215年的《大憲法》是制定法發展的重要進程根據它的規定逐漸形成英國國會,隨著國會立法權的加強,制定法的數量逐漸增多,地位也逐漸上升。
2.資產階級革命後英國法的變化。這次革命使英國古老的封建法制有所觸動主要體現為:(1)國會立法權得到強化,確立了「議會主權」原則,制定法地位提高。(2)內閣成為最高行政機關。(3)普通法和衡平法在內容上得到充實,並被賦予資產階級的含義。
3.現代英國法的發展。兩次世界大戰後,英國的國際地位發生了很大變化,與此相適應,法律制度也發生了深刻的變化:(1)立法程序簡化,委託立法大增。(2)選舉制進一步完善,基本確立了普遍、秘密、平等、公正的選舉制度。(3)社會立法和科技立法活動加強。(4)歐盟法成為英國發的重要淵源。 美國法和英國法存在著很深的歷史淵源關系,從一開始就被打上了英國法的烙印,是在繼承和改造英國法的基礎上形成的獨具特色的法律體系。它的發展大致可分為四個時期。
1.殖民地時期的美國法 。殖民地時期,英國戰勝其他列強後,殖民地各地相繼使用英國普通法。但是18世紀中期前,各殖民地實行的法律還是比較原始和簡陋的,有的殖民地甚至以《聖經》作為判案的依據,英國法並沒能在北美取得支配地位。隨著英殖民者對殖民地的壓迫的加深以及殖民地社會條件的變化,特別是《英國法釋義》的出版,英國法得到普及,到18世紀中期,英國普通法在北美殖民地取得了支配地位。
2.獨立戰爭後的美國法。這段時期,是美國法的形成時期。以英國法為基礎,參照歐洲大陸的法律文獻形成了獨具一格的美國法。1830年之後,《美國法釋義》的問世以及各種美國法專著的出現,標志著美國法對對英國法批判吸收並走上獨立發展的道路。
3.南北戰爭後的美國法。這是美國法的改革與發展時期,在此期間,美國法進行的民主化改革,法律體系逐步完善。具體體現在:廢除努奴隸制的修正案正式生效;在財產法方面確立了外土地的自由轉讓制度;對煩瑣的訴公程序實行了改革;建立了富有美國特性的判例法理論;法學教育中心從律師事務所轉讓到法學院校;各州法律主縣統一化趨勢。
4.現代美國法。與進入壟斷資本主義時期的政治經濟集中相適應,美國的法律較19世紀末以前有了較大變化:
一是制定法大量增加,法律的系統化加強。1923年成立法學會,之後陸續出版了《法律重述》、《美國法律匯編》(或稱《美國法典》)等重要法律文獻。
二是由於以總統為首的行政機關權力的擴大,行政命令的作用和地位日益顯著。
三是國家干預經濟的立法大量頒布。如「新政」時期頒布了一系列整頓工業、銀行、農業以及勞工的法律等,反壟斷法為新的法律部門。
3. 外國法制史的英美法的淵源
1、普通法。普通法是英國法最重要的淵源。從法源的意義來看,普通法是指由普通法院創立並發展起來的一套法律規則。「遵循先例」是普通法最基本的原則,指一個法院先前的判決對以後法院處理類似案件具有拘束力。普通法最重要、影響最大的特徵是「程序先於權利」。
2、衡平法。現代意義上的衡平法指的是英美法淵源中獨立與普通法的另一種形式的判例法,它通過大法官法院,即衡平法院的審判活動,以法官的「良心」和「正義」為基礎發展起來。其程序簡便,靈活,法官判案有很大的自由裁量權,因此,衡平法被稱為「大法官的腳」,由大可小,具有很大的伸縮性。與普通法相比,它只是一種「補償性」的制度,但當二者的規則發生沖突時,衡平法優先。
3、制定法。英國制定法在法律淵源中的重要性不如普通法和衡平法兩種判例法,但是其效力和地位很高,可對判例法進行整理,修改,現代一些重要的法律部門如社會立法是在制定法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制定法的種類有:歐美聯盟法,國會立法,委託立法。其中國會立法是英國近現代最重要的制定法,被稱為「基本立法」。 1、制定法。美國的聯邦和各州都有制定法。聯邦的制定法包括聯邦憲法和聯邦法律。各州的制定法包括各州的憲法和法律,各州享有聯邦享有聯邦憲法所規定的聯邦立法范圍之外的立法權。
2、普通法。美國以英國普通法作為建立新法律的基礎,但並非全盤照搬。正如約瑟夫,斯托里大法官在「范內斯訴帕卡德」案的判例中指出的:「英國的普通法並不是全部都可以作為美國的普通法,我們祖先先把英國普通法的一般原則帶過來,並且以此作為他們生來就有的權利,但是他們只帶來並採用了適合他們的情況的一部分。」在美國並沒有一套聯邦統一的普通法規則,各州的普通法自成體系。
3、衡平法。美國獨立之前,首先在英王的直轄區和特許殖民地採用了英國的衡平法,一些在英國由教會法院管轄的案件也由衡平法院管轄。美國獨立之後,聯邦和各州都相繼採用衡平法。在絕大部分州,衡平法上的案件統一由聯邦法院監管,不另設衡平法院。
4. 國外法治與國內法治的異同
法治是歷史久遠的話題,針對的主要是人治。其核心觀點是,個人會有情感,有偏好,不確定;領導人交替,可能改變規則和政策,引發政治不穩定。但現代西方社會強調法治不僅如此,還因現代經濟社會發展引發的一系列條件。馬克思在一系列著作中曾對資本主義法治理念有過比較初步但很深入的分析:法治屬於一個國家的上層建築,是由一個社會的經濟基礎以及其他社會條件決定的;與之相伴的法治觀點並非一種抽象的理論、普遍的真理,而是對西方近現代國家經濟社會發展的一種回應,是對西方國家的法治實踐一種理論總結,同時會隨著社會的變化而發展。
在封建的歐洲,是以小農經濟為主的封建生產方式,各個封建邦國的法律法規和風俗習慣極不統一。這種"各自為陣"的小型社會秩序和法律無法滿足商品交換對更大范圍內的統一市場的要求,成為市場經濟發展的一種障礙。新興的資產階級要實現其經濟利益和政治理想,必須消滅封建主義地方秩序,在更大區域內形成統一的國家,並形成不矛盾的、明確的和普遍適用的規則體系。由此產生的法治的理念,隱含的也就是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法律的公平效率等等理念。
促成西方法治理念的另一個要素是現代民族國家的興起和確立,表現為主權國家。資本主義市場經濟的自身發展要求在更大范圍內形成統一規則體系,但這種變化會遭遇封建勢力的抵抗;為促進資本主義發展,要在一定的疆域內確認統一的法律,並保證規則有效貫徹執行,這就一定要求一個對社會更具有控制和管理能力的國家。由此出現了資本主義的現代民族國家。與基於傳統和"君權神授"的封建國家不同,民族國家強調政治共同體,強調國家主權的至高無上,強調由國家制定和頒布統一的規則,強調國家為保證規則執行所必需的暴力的合法壟斷。由此也就產生了主權至上、法律至上、依法治國的理念。
在英美,法治更多是藉助普通法的漸進傳統逐步完成了法治的基本統一;而在歐洲大陸,特別是法國和德國,則更多是通過國家的政治統一以法典方式促成了法治的統一。這兩大法系國家的法治思想的具體表述和核心關注也有所差別。不僅有地域的差別,還有因時代變化引發了不同的問題,因此形成的相關法治觀念和法制觀念之表達也不同。例如,最早的17世紀的英國的資產階級法學家大致提出了近代法治的"主權至上"、"個人權利"以及"權力制約"這三個要素。強調主權至上是鑒於英國內戰時期的慘痛經驗;霍布斯認為,只有最高公共權力的建立或存在,才可能有每個人的社會生活所必需的基本的和平與安全,因此主權應當是絕對的,對主權的制約與分割都將導致主權的被架空與和平的喪失。但霍布斯並不是倡導專制主義,事實上他認為國家的權力來自個體的人,人是為了獲得和平而通過契約建立了國家,這一理論否定"君權神授",同時也奠定了國家權力來自人民的思想。霍布斯強調的是單一的"生命權",洛克則將公民的個人權利擴展至"生命、自由與財產"的權利,認為國家必須保護這三項基本權利。而為了保證公民權利,限制政府權力(當時是王權),洛克還提出了"以權利約束權力"以及"權力分立"的主張;但他把司法權歸在行政權之下。
英國的法治思想直接影響了美國革命和美國的法治理念。在美國革命和建國過程中,美國政治家思想家除了強調基於個人自由和平等的民主政治(這與美國的移民社會直接相關),更是將洛克的分權思想付諸政治實踐。分權有兩個方面,一是針對美國的政治現實(13個殖民地)創造了中央與地方分權的聯邦制,二是在政府層面則強調立法、行政和司法的分權。但分權也是有限度的,聯邦分權不允許分裂國家(包括後來的南北戰爭),確立了聯邦至上(主權至上),保證了美國作為民族國家的統一;同時又藉助聯邦至上原則努力促進全國經濟的整合,為統一的市場經濟創造了條件,支持了國家的政治統一。而三權分立則是為了權力的相互制衡,但這一制度在其他資本主義國家都沒有採納。
法國資產階級革命時期的法治學說的代表人物是孟德斯鳩和盧梭。孟德斯鳩在法治的最主要發展是,基於對英國經驗的錯誤理解,提出三權分立理論,把司法權獨立出來;這一思想在美國得以實踐。盧梭的法治思想與孟德斯鳩相反,他強調人民主權,強調法律是人民"公意"的體現,強調主權對公共利益的表達和維護;盧梭強調,法治的目的在於自由,但他的自由並不是消極的,而是任何公民都不能拒絕的;為實現真正的法治,盧梭甚至認為,應當強迫那些拒不服從公意的人服從公意,也就是要"迫使他們自由"。
德國的資本主義發展較晚。19世紀末,才通過鐵血政策完成了德國的統一,進而完成了法治的統一。德國法治思想的一個重要貢獻是"民族精神",強調法治要在本國文化基礎上回應本國需要;另一個思想是"法治國",特別強調國家為公民提供福利性權利,在制度安排上則強調行政權力與行政行為的合法性和可預測性,強調嚴格執法。20世紀之後,隨著資本主義危機的不斷發生,資本主義國家進一步加強了國家對社會的治理與調控。特別是在20世紀30年代大危機之後,福利國家與法律社會化成為20世紀上半期的主流社會思潮,勞工法和各種社會福利保障的法律發展起來了。到20世紀下半葉,隨著資本主義進一步擴張,以及同社會主義制度的競爭,資本主義國家的法治更強調法律的同等保護、正當程序以及普遍人權。特別是後者,這已不僅是馬克思分析的資本主義擴張(特別是全球化)的制度要求,同時也是資本主義同其他制度競爭的重要意識形態武器,是把西方文化普世化的一種戰略性努力。
盡管不同時、空以及不同理論學派之間有眾多差異,但可以對資本主義法治思想做一些最粗略的概括:
1、努力維系國家主權和法治統一。
2、保障公民權利和人權。
3、權力的分立制衡。
西方法治的核心觀點體現了人類近代以來為在世俗社會的基礎上構建現代民族國家,保證本國社會和平和安定,推進本國資本主義發展和國際競爭而進行的探索與思考,凝結了西方各國政治法律實踐的一般經驗。
鑒於現、當代中國在一定程度上,也處於這一歷史進程,這些經驗也為我國當前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經濟政治和社會轉型,為中國社會主義法治國家建設提供了大量可供借鑒與汲取的思想和制度資源。
西方資本主義法治理念的核心內容與價值仍然回應了當時當地資本主義國家的經濟基礎的需要,它反映了資產階級法律思想家對資本主義經濟以及本國問題的理論思考,不僅具有階級的局限,而且有強烈的時代以及地域(本國)的印記。就根本而言,資本主義法治思想最初回應的是資本主義發展帶來的新的社會秩序的重建問題,是為建立本國的統一市場、維護資本主義自由競爭秩序服務的。其最終關心的是本國的、特別是本國資產階級的利益,努力以國家政治法律力量來推動本國在國際經濟爭奪和競爭中的優勢。從政治上看,它首先關心本國的穩定和有效統治,充分利用法律調控來緩和國內各階級、階層、種族和民族之間的矛盾;對外,資本主義法治及其理念在歷史上曾經與新、老殖民主義,帝國主義以及霸權主義相聯系,與本國的戰略利益保持和擴張相聯系。即使其法治理念以普遍方式表達,抽象的代表了全人類的理想,但就這些思想之發生就針對的是本國問題,在其近代的傳播中,也往往會服從本國長遠的政治、經濟和文化利益和戰略,並構成了本國國際競爭力之一。特別是到20世紀中期之後,資本主義國家的對外擴張逐漸由商品輸出和武力征服轉向了資本輸出與意識形態產品輸出,"法治"與"民主"、"人權"等資本主義核心價值一起,成為了資本主義全球戰略,維系近現代以來西方主導世界格局、防止其他大國崛起的政治措施和意識形態的核心部分之一。
社會主義法治理念是在中國社會主義建設和發展中,特別是在改革開放的經濟、社會發展中,在當代中國政治和法治實踐過程中逐漸形成與發展起來,是對中國法治建設的經驗教訓的一個初步總結。。
第一是當代中國。這是社會主義法治理念的時、空規定。大國,人口多,底子薄,多民族,發展中國家,而且各地政治經濟文化發展不平衡,而且面臨著激烈的國際競爭,不僅是經濟的、政治的,而且有文化的和意識形態的;所有這些特點,是中國法治發展一個根本的物質性條件,既是制約,也是促成。中國法治回答的不是某抽象國家的問題,也不是回答某西方國家的問題,它必須回答的是中國問題。其根本出發點必定也必須是中國國情。
第二是社會主義。這是關於社會主義法治理念的政治性規定。中國要走社會主義道路,而不是其他的道路,是要在中華人民共和國這個政治空間和地域內建立起植根於並超越傳統中華文明、符合中華民族和中國人民根本利益的法治,必須凝聚中國社會的高度共識,而不是在中國簡單移植一種符合西方資本主義法治理念或模式的法治。中國法治必須同中國的社會主義經濟、政治和社會制度相兼容,支撐並受制於這一制度。如果脫離了這個根本的經濟政治社會制度,即使理論上頭頭是道,或在西方曾行之有效,也未必有助於中國的當代和長遠社會發展的要求。
第三是法治實踐。這是關於社會主義法治理念的實踐性規定。盡管社會主義法治理念必然會而且要借鑒西方法治思想,但法治理念不可能僅僅附著於抽象的理論思考,而必須基於中國的法治實踐,必須總結中國法治實踐的經驗教訓。
依法治國是當代中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要求。新中國成立之初建立的是計劃經濟體制,需要法律,但計劃是管理社會的主要手段。隨著中國社會的發展,特別是改革開放,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取代了計劃經濟體制,一定需要有與之相匹配、能夠更有效參與國際經濟競爭的上層建築。市場經濟要求相對統一的規則,令市場交易主體對於未來有相對穩定的預期,這些都需要依靠法治。在中國這樣一個大國,要創建比較完善的統一市場,需要打破區域間的分割和封鎖,這都要求依法治國和法治統一。
依法治國也是中國基本國情的要求。中國是一個大國,各地區之間的政治經濟文化發展還不很平衡;這使中國與英國、法國、德國這些相對來說疆域較小的國家有重要區別。要在當代國際環境下有效治理這樣一個大國,必須穩定保持中央的高度政治權威,保障國家的統一,民族的團結,同時還必須充分發揮地方的積極性,因地制宜地回答和解決地方性問題。法治不僅可以保證基本規則和政策的穩定性,而且有助於制度化中央的權威以及與地方的關系。不僅使問題處理不再依賴於當代人智慧,而且可以藉助制度凝結的前代人智慧,並通過各層級之間以及同一層級的各國家機構的有效分工合作得以實現,從而保證了效率和公正。
堅持依法治國也是近代以來中國革命和建設的經驗教訓決定的。鴉片戰爭以來的中國變革是"三千年未有之大變局",經過一百多年艱苦卓絕的努力,新中國的建立和社會主義改造,中華民族從革命轉入了建設時期。革命時期不可能通過常規化的制度來處理問題,往往必須更多依賴個人智慧在各地獨立判斷和處理問題。建設時期,社會需要也漸漸趨於穩定,社會呈現的問題盡管新穎卻更多是常規性問題,因此可能通過相對統一規則和程序保證同類型的問題都得到類似處理。由於面對社會主義建設這一全新的事業缺乏經驗,未能及時地根據社會變遷加強法治建設,中國社會曾為此付出了重大代價。錯誤的根源之一,正如鄧小平同志指出:"固然與某些領導人的思想、作風有關,但是組織制度、工作制度方面的問題更重要。"隨著中國共產黨從革命黨清醒冷靜地轉向執政黨,與時俱進,在總結經驗教訓的基礎上,依法治國最終被確立為治國的基本方略。
借鑒中華傳統文明和西方法治的經驗,基於中國當代的社會主義建設和改革開放,面對當代中國社會的諸多轉型,中國的法治不僅一定要反映這個社會的核心價值和核心道德,並且要努力通過包括司法在內的法治實踐逐步凝聚中國社會在一些根本價值問題上的共識。必須注意,在不同的社會環境中,盡管都說公平正義,但許多具體的理解會有某些差別。在一個陌生人社會,人們相對會更強調抽象平等,更多訴諸司法解決糾紛;在熟人社會,則會更強調實質公平,人們會更傾向以保持面子的方式解決。因此,如一味強調正式司法,即使從正式規定上看似公平的判決,也許不能為某些民眾所接受;公平正義因此隱含了合情合理的維度。在更強調個人主義、自由主義的社會中,一般認為,言行只要不影響他人就不視為問題,但在更強調社區和社會價值的社會中,卻仍可能引發沖突。因此,中國社會主義法治的公平正義雖不拒絕參考但並不可能等同於抽象自由主義的公平正義,而必須在符合中國社會發展的整體和長遠利益的基礎上兼顧與依法治國並不必然對立的某些傳統的、民族的乃至地方的價值和習俗。對法治的公平正義的理解是要注意中國社會和文化背景的。
5. 試述英美法中的法治精神,利用外國法制史的知識
在中世紀之後,西方國家開始進入近代的發展階段。這是一個嶄新的時代。過去曾經被半遮半掩地加以討論的問題,這時已公開化。先從政治思想家對於法治問題的認識談起。
首先是英國的洛克,因為他對於確定西方近代以來的政治法律思想有特別重要的作用。洛克的法治主張包括個別要求和一般原則兩個方面。就個別要求而言,洛克在《政府論》中強烈主張國家的最高權力機———立法機關「應該以正式公布的既定的法律進行統治。」而所謂一般原則是指:「無論國家採取什麼形式,統治者應該以正式的和被接受的法律,而不是以臨時的命令和未定的決議來進行統治。」 除主張權力必須根據法律來行使之外,洛克還堅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原則。他說:「這些法律不論貧富、不論權貴和莊稼人都一視同仁,並不因特殊情況而有出入。」 洛克在他的《政府論》中主要討論了什麼是政府權力以及它的限制等問題。在當時,英國的政治制度並沒有權力分立的特點,它與其說是權力分立,不如說是不同權力的並存,而且還是一種不倫不類的並存。洛克的偉大貢獻在於,他把這種混亂的、多種權力並存的政治現實概括為權力分立,從而使它獲得了理論上的合理性。
在洛克之後,法國的孟德斯鳩也曾經研究過法治問題。與同時代的思想家相比,孟德斯鳩是一位名副其實的法學家。他在自己的著作中表現了豐富的法律知識,在他生活的時代,他可以說是最博學的法學家,而且他還提出了自己的法理學觀念。事實上,他不僅提出了最廣泛的法律定義:法是由事物的性質產生出來的必然關系,而且還提出了自己的理解法律的方式,即從社會生活的各個方面來理解法律。孟德斯鳩在分權制衡理論方面論述較為系統,且影響較大。首先,孟德斯鳩認為自由是是法律的重要精神之一,法律應可能地體現自由和保障自由。他在《論法的精神》中著重闡述了自由與法律的關系,並說明它已在英國的法律中建立起來了。孟德斯鳩認為,自由或是政治自由就是「做法律所許可的一切事情的權利」那麼,如何才能取得政治自由呢? 為此,他討論了法律自由的關系,認為自由分為兩種,一是哲學上的自由,二是政治上自由。他根據自己在英國的觀察發現,政治自由不是人們追求道德的結果,而是精心組織的政治制度的產物。第二,與一些抽象論述自由價值的理論不同,他意識到了自由與政治體制密切關聯。他精闢指出, 「一切有權力的人都容易濫用權力,這是萬古不易的一條經驗。」 第三,在他看來, 「要防止濫用權力,就必須以權力約束權力。因為權力不受約束是可怕的,而法律的約束與人民的約束都遠沒有權力之間的約束來得更直接和更有效。第四,要保障政治自由,就必須實行三權分立,各司其職,任何一個機關都不能絕對凌駕於其他機關之上,獨斷專行,從而達致政府權力的動態平衡。
繼孟德斯鳩之後的法國另一位著名思想家是盧梭。盧梭在許多方面都不同於時代的其它思想家,但是,也有相同之處,即他也是明確主張法治的,並且把是否實行法治作為共和政體的惟一標志。他在《社會契約論》中就表示:「凡是實行法治的國家無論它的行政形式如何我都稱之為共和國。」 盧梭的法治思想大致上包括兩個方面的內容,即立法和守法。就立法而言,盧梭特別強調法律自身的記錄,它以「自由和平等」為自己的兩大主要目標。就守法而言,在盧梭看來,遵守法律不是什麼恥辱,而是公民的驕傲。他主張,任何人都不能擺脫法律的光榮束縛,而且這種束縛不僅僅是嚴厲的純粹的限制,它還是溫和而有益的約束,有益於人們追求善業。盧梭心目中所嚮往的是小國寡民的直接民主制。因而他極力反對分權主張,認為主權是不可分割的,分權則是對主權生命有機體的肢解。
在16 世紀至18 世紀,西方啟蒙思想家在探索具有正當性的社會秩序的過程中,提出了法治思想,但是他們並沒有對法治的概念及其要素予以明確界定。自19 世紀中後期,才有學者開始系統論述法治的概念、原則、要素。他們所論述的法治,主要是民主形式法治。實踐中,這種法治在西方自由資本主義時期也成為主導的型式。
在19 世紀後期,英國法學家戴雪結合本國的憲政和法治實踐,提出了法治三原則。它們是:「除非明確違反國家一般法院以慣常合法方式所確立的法律,任何人不受懲罰,其人身或財產不受侵害」;「任何人不得凌駕於法律之上,且所有人,不論地位條件如何,都要服從國家一般法律,服從一般法院的審判管轄權」;「個人的權利以一般法院中提起的特定案件決定之」。與前人相比,他的認識似乎有這樣一些特點:首先,他的法治觀念完全是對英國當時法律的理論抽象。第二,他不再把法治看作是理想,而是當作事實,並視其為英格蘭政治制度的特點。第三,他的法治觀念主要包括個人與法律的關系。第四,英國憲法的原則來自於具體案件的司法判決,從而突出英國法律的特點是法官造法。戴雪的法治觀念是從觀念向制度轉移的一個里程碑。但是戴雪的法治觀念也有一定的局限性。首先,他的法治觀念僅僅基於英國的經驗,不具有普遍性;其次,他雖然強調法律至上,但並沒有考慮到「惡法」之治的可能性;最後,他所要保護自由仍然是消極自由;他強調的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仍然是一種掩蓋實際不平等的形式平等。
與戴雪同時期的德國學者們也對法治問題思考,經過幾代人的長期努力,他們為世界貢獻了「法治國」 ——英語「法治」一詞的德語表述。德國最著名的哲學家康德為法治國概念的產生准備了基礎。在康德的政治思想中有三個要點: (1)國家與法律是密切聯系有一起的。(2)國家與法律密切聯系的關鍵在於它們都是人類理性的產物。(3) 國家與關系的核心是國家必須依法管理,國家的統治者依照法律的規定行使權力。在康德之後,德國思想家洪堡也曾經論述過國家權力與公民自由之間的關系。他堅持認為國家的目的不是積極地為公民的幸福創造條件,相反,國家的目的是消除罪惡。由於這兩個思想家在理論上重新安排了國家權力、法律與自由之間關系,從而為後來法治觀念的發展奠定了堅實基礎。
6. 英美憲法分權原則的聯系與區別
論英、美兩國憲法的異同點
一,英美憲法的共同點
英、美憲法的共同點,性質上都是資產階級國家憲法。美國憲法是世界上第一個反
抗殖民地壓迫和封建制度的宣言書。正如馬克思所指出的,它是世界上「第一個人權宣言」。同時它為後來制定美國憲法和增補人權條款打下了基礎和確定了原則。《獨立宣言》仍然有其階級的局限性,因為宣言的起草者——資產階級民主主義革命家傑斐遜深受洛克和盧梭「社會契約論」思想的影響,他們所主張的「民權神授論」中充滿了唯心主義和神秘色彩,它們所鼓吹的人權,並不包括北美大陸中廣大的黑人和印地安人。正如恩格斯指出:「這個理性的王國只不過是資產階級理想化的王國,永恆的正義在資產階級的司法中得到實現,平等歸結為法律面前的資產階級平等;被宣布為最主要的人權之一的是資產階級的所有權;而理性的國家,盧梭的社會契約論在實踐中表現為而且只能表現為資產階級的民主共和國」。
在理論淵源上都是以西方的民主、分權等學說為基礎,在適用中都受到司法機構解
釋的限制。它們的理論基礎都是人民主權論、天賦人權和社會契約論。美國憲法是
在長期實踐英國法律的基礎上產生的,英國採取不成文法,而美國的一切法律都是
成文法。憲法是社會的全體成員協商達成的契約。為的是「建立更完善的聯邦,樹
立正義,保障國內安寧,提供共同防務,促進公共福利,並使我們自己和後代得享自由的幸福」。在憲法中,人民只是將自己的一部分天賦人權交給政府,使之具有
必要的權威,而仍然保持了自己其他的權力。正因為憲法是高於政府的,所以它不
能由一般的議會來決定,必須由專門為此召開的制憲會議來制訂和批准。政府的權
力來自人民,目的在於保護人民的生命、自由、財產和追求幸福的權利。制憲的目
的是確立政府,但政府並不為自身而存在,人民才是國家的主體和最終目的。
二、英、美憲法的區別。
1、從憲法表現形式和創製程序上來看,英國是不成文憲法、柔性憲法,美國是成文憲法、剛性憲法。英國不存在專門統一的憲法法典。一般認為,一國有關國家制度、社會制度、國家機關的組織和活動原則、公民基本權利自由等內容都集中在一個憲法法典中,就是屬於成文憲法。而英國,以上這些內容是分散規定在憲章、制定法、判例、慣例之中,所以英國的憲法是不成文憲法。成文憲法和不成為憲法也是相對的,沒有絕對的界限。一部成文憲法經過若干年後,也常常附有各種慣例、判例,實際起憲法的作用。如美國的兩黨制、違憲審查制等。英國憲法中也有不少成文的憲法文件,只是不集中而已。英國憲法沒有統一的成文憲法典,而是由一系列憲法性質的法律文件構成的。英國憲法的構成也和其他國家不同,主要包括四個方面:憲章、議會的制定法、判例法和慣例。英國憲法的構成是多種多樣,內容龐雜而含糊不清,前後甚至存在不同而互相矛盾,這就為資產階級提供了隨意解釋,靈活運用憲法的條件,使憲法更好地為適應社會的變遷和鞏固資本主義統治秩序服務。
而美國憲法則表現為統一的成文憲法典和憲法修正案。《獨立宣言》發表後,各州紛紛宣布獨立,並相繼制定州憲法。與此同時,各州著手聯合結成聯盟。1777年11月15日,大陸會議通過《聯邦和永久聯合條例》(通稱《聯邦條例》),並於1781年3月1日正式生效。 [2]1789年,美國第一屆聯邦會議開幕,正式宣布《聯邦憲法》生效。這是世界上第一部成文憲法。美國憲法規定的修改憲法的惟一形式是憲法修正案。迄今為止,美國國會共通過28條憲法修正案,至1955年為止,完成批准程序,生效的有26條。美國憲法修正案的通過同樣有著嚴格的程序。根據聯邦憲法的規定,修正案應由國會兩院各以2/3多數議員通過後提出,或由國會應2/3多數州的要求而召開的制憲會議提出,應由3/4多數州的議會或3/4多數州制憲會議批准。
2、英國憲法保有封建殘余,美國憲法沒有封建因素。1640年英國爆發了資產階級革命,把國王查理一世送上斷頭台,建立了共和國。後來又經歷了克倫威爾軍事獨裁統治、司圖亞特王朝的復辟和1688年的光榮革命,英國革命最終以資產階級和封建地主的妥協而結束,確立了君主立憲政體。在這個過程中充滿著資產階級和封建貴族的斗爭和妥協,通過斗爭和妥協又制定了一些憲法性文件,如1679年人身保護法是在斯圖亞特王朝復辟後國會為反對國王查理的專制統治,保護資產階級和新貴族的人身自由而通過的。其中規定了除叛國罪外,人民有權請求法院頒發人身保護狀,從而確立了只有法院具有審判和提審權的制度。1701年王位繼承法的制定又進一步擴大議會權力,限制了王權。以上這些憲法性文件確立了議會至上,法治和公民權利自由保障等憲法原則,這不僅為英國憲法奠定了基礎,而且對其他各國也有深遠的影響。隨著資本主義發展,資產階級力量的強大,還形成了與之相適應的英國大量的慣例,如國王的權力和法律地位;英國內閣的建立和職權;內閣與議會的關系;首相的地位等,這些慣例使英國議會內閣製得以建立和完善,從而使君
主立憲制最後鞏固下來。
而美國則不一樣,1775年4月5日13州的代表在費城召開了第二屆大陸會議,會上決定募集和武裝軍隊,建立海軍,任命華盛頓為總司令,進行反對英國殖民統治、爭取獨立的戰爭。1776年7月4日大會通過了《獨立宣言》,宣布北美的殖民地從此「成為自由獨立的和眾國」,解除與英國的一切隸屬關系,完全廢除與大不列顛王國之間的一切政治關系。由於革命的徹底,故基本沒有留下封建的因素。
3、英、美憲法的基本原則不同。英國憲法的基本原則是:議會主權、分權原則、責任內閣制和法治原則。議會主權也可稱議會至上,議會至上是議會主權的體現。英國議會的權力在法律上具有最高性,永久性和權力不可分割性,具體講議會主權是指議會具有創製法律的壟斷權;法院必須執行議會通過的法律;議會以外的任何機關或任何個人都無權宣告議會通過的法律無效;議會是國家最高權力機關,在國家機關中處於最高地位,政府由議會產生,向議會負責,並接受議會的監督。英國憲法的另一個原則就是法治。「法治」
原則的字面含義是「法律的統治」,是現代憲法廣泛採納的基本原則。它強調的是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任何人不得有超越法律的特權,政府必須在法律明確規定的權力范圍內活動,不得濫用權力侵犯個人自由和權利。
美國憲法的主要原則是:聯邦主義原則、三權分立,互相制衡的原則、民主原則。聯邦主義原則是在當時要建立一個單一制國家條件還不具備,但國內外的條件又要改變各州不團結,中央軟弱無力的局面,於是便採用一種折中的辦法,即建立一個強有力的中央政府,但這個政府權力是有限的,聯邦就是在這樣的社會經濟、政治條件下建立的。根據分權制原則,憲法中把美國立法、行政、司法三種權力分別由三種機關掌管,而且使它們彼此分立。三權分立原則是指立法權由議會掌握,議會成員選民選舉產生,總統無權解散議會,議會在任職期間也不能因與總統政見不一而對他投不信任票,推翻總統。行政權由總統掌握,總統由選民選出選舉人再由選舉人選出總統,總統只對選民和聯邦憲法負責,他不對議會負責,總統組成內閣,內閣成員不得兼任議員職務,不得參與國會立法問題的討論和向議會提出議案。司法權由法院掌管,聯邦法官終身任職,法官進行審時,不受總統和議會的干涉。
4、違憲審查模式不同,英國是議會至上,美國則是憲法至上。「英國可以說從來沒有嚴格實行過三權分立制度。」 [5]所以在英國,能夠監督議會的,除了理論上的人民以外只有議會自己了。這種憲政理念決定了在司法體制上,「法院的權力並不是來自一部憲法」,「法院要受議會立法的制約」,司法機關不但不能與議會分開(在英國,上議院行使最高司法權),
更不能在權力位階上與議會並駕齊驅。由此也塑造了其二元違憲審查模式,即對立法的議會監督和對行政權違憲的法院監督雙向互動模式。對議會立法,「議會至上原則決定了只能由議會自己來行使立法監督權。」對委任立法的監督英國採取了司法審查與議會監督並行的制度,這既體現了英國議會至上憲政理念的徹底遵循,
也是同分權思想相融合所進行的制度設計。
7. 資本主義法制的基本觀點
馬克思在一系列著作中曾對資本主義法治理念有過比較初步但很深入的分析:法治屬於一個國家的上層建築,是由一個社會的經濟基礎以及其他社會條件決定的;與之相伴的法治觀點並非一種抽象的理論、普遍的真理,而是對西方近現代國家經濟社會發展的一種回應,是對西方國家的法治實踐一種理論總結,同時會隨著社會的變化而發展。
(一)促使資本主義法治理念形成的最重要社會因素是資本主義市場經濟的興起和擴張。
在封建的歐洲,是以小農經濟為主的封建生產方式,各個封建邦國的法律法規和風俗習慣極不統一。這種「各自為陣」的小型社會秩序和法律無法滿足商品交換對更大范圍內的統一市場的要求,成為市場經濟發展的一種障礙。新興的資產階級要實現其經濟利益和政治理想,必須消滅封建主義地方秩序,在更大區域內形成統一的國家,並形成不矛盾的、明確的和普遍適用的規則體系。由此產生的法治的理念,隱含的也就是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法律的公平效率等等理念。
促成西方法治理念的另一個要素是現代民族國家的興起和確立,表現為主權國家。資本主義市場經濟的自身發展要求在更大范圍內形成統一規則體系,但這種變化會遭遇封建勢力的抵抗;為促進資本主義發展,要在一定的疆域內確認統一的法律,並保證規則有效貫徹執行,這就一定要求一個對社會更具有控制和管理能力的國家。由此出現了資本主義的現代民族國家。與基於傳統和「君權神授」的封建國家不同,民族國家強調政治共同體,強調國家主權的至高無上,強調由國家制定和頒布統一的規則,強調國家為保證規則執行所必需的暴力的合法壟斷。由此也就產生了主權至上、法律至上、依法治國的理念。
(二)但各國發展的途徑並不相同,實踐和理念也不相同。
在英美,法治更多是藉助普通法的漸進傳統逐步完成了法治的基本統一;而在歐洲大陸,特別是法國和德國,則更多是通過國家的政治統一以法典方式促成了法治的統一。這兩大法系國家的法治思想的具體表述和核心關注也有所差別。不僅有地域的差別,還有因時代變化引發了不同的問題,因此形成的相關法治觀念和法制觀念之表達也不同。例如,最早的17世紀的英國的資產階級法學家大致提出了近代法治的「主權至上」、「個人權利」以及「權力制約」這三個要素。強調主權至上是鑒於英國內戰時期的慘痛經驗;霍布斯認為,只有最高公共權力的建立或存在,才可能有每個人的社會生活所必需的基本的和平與安全,因此主權應當是絕對的,對主權的制約與分割都將導致主權的被架空與和平的喪失。但霍布斯並不是倡導專制主義,事實上他認為國家的權力來自個體的人,人是為了獲得和平而通過契約建立了國家,這一理論否定「君權神授」,同時也奠定了國家權力來自人民的思想。霍布斯強調的是單一的「生命權」,洛克則將公民的個人權利擴展至「生命、自由與財產」的權利,認為國家必須保護這三項基本權利。而為了保證公民權利,限制政府權力(當時是王權),洛克還提出了「以權利約束權力」以及「權力分立」的主張;但他把司法權歸在行政權之下。
英國的法治思想直接影響了美國革命和美國的法治理念。在美國革命和建國過程中,美國政治家思想家除了強調基於個人自由和平等的民主政治(這與美國的移民社會直接相關),更是將洛克的分權思想付諸政治實踐。分權有兩個方面,一是針對美國的政治現實(13個殖民地)創造了中央與地方分權的聯邦制,二是在政府層面則強調立法、行政和司法的分權。但分權也是有限度的,聯邦分權不允許分裂國家(包括後來的南北戰爭),確立了聯邦至上(主權至上),保證了美國作為民族國家的統一;同時又藉助聯邦至上原則努力促進全國經濟的整合,為統一的市場經濟創造了條件,支持了國家的政治統一。而三權分立則是為了權力的相互制衡,但這一制度在其他資本主義國家都沒有採納。
法國資產階級革命時期的法治學說的代表人物是孟德斯鳩和盧梭。孟德斯鳩在法治的最主要發展是,基於對英國經驗的錯誤理解,提出三權分立理論,把司法權獨立出來;這一思想在美國得以實踐。盧梭的法治思想與孟德斯鳩相反,他強調人民主權,強調法律是人民「公意」的體現,強調主權對公共利益的表達和維護;盧梭強調,法治的目的在於自由,但他的自由並不是消極的,而是任何公民都不能拒絕的;為實現真正的法治,盧梭甚至認為,應當強迫那些拒不服從公意的人服從公意,也就是要「迫使他們自由」。
德國的資本主義發展較晚。19世紀末,才通過鐵血政策完成了德國的統一,進而完成了法治的統一。德國法治思想的一個重要貢獻是「民族精神」,強調法治要在本國文化基礎上回應本國需要;另一個思想是「法治國」,特別強調國家為公民提供福利性權利,在制度安排上則強調行政權力與行政行為的合法性和可預測性,強調嚴格執法。20世紀之後,隨著資本主義危機的不斷發生,資本主義國家進一步加強了國家對社會的治理與調控。特別是在20世紀30年代大危機之後,福利國家與法律社會化成為20世紀上半期的主流社會思潮,勞工法和各種社會福利保障的法律發展起來了。到20世紀下半葉,隨著資本主義進一步擴張,以及同社會主義制度的競爭,資本主義國家的法治更強調法律的同等保護、正當程序以及普遍人權。特別是後者,這已不僅是馬克思分析的資本主義擴張(特別是全球化)的制度要求,同時也是資本主義同其他制度競爭的重要意識形態武器,是把西方文化普世化的一種戰略性努力。
(三)盡管不同時、空以及不同理論學派之間有眾多差異,但可以對資本主義法治思想做一些最粗略的概括:
1、努力維系國家主權和法治統一。這既是保證本國社會和平和發展的前提,是資本主義市場經濟發展的條件,也是資本對外擴張和發展的需要。
2、保障公民權利和人權。一方面要求強有力的國家主權作為其發展的政治制度保障,而另一方面,資本主義的發展也把先前在不同程度上束縛於土地、村落、家庭、行會、宗教和民族的個體解放出來,以各種方式自由地參與資本主義的市場經濟交換,從而創造了近代意義上獨立的個人。注重個人權利成為資本主義法治思想和實踐的一個重要方面。公民權利或個人權利的確認和保障,不僅在理論上,特別是在實踐上,是一個逐漸演變和不斷擴大的過程。這種個人權利的擴大不僅有憲法和法律的表達,即對本國公民基本權利的枚舉和確認;而且由於歐洲的政治現實——國家較小,因經濟社會發展水平不同各國公民權利不完全相同,當越來越多的各國公民因種種原因跨越國家之邊界,無法訴諸公民權要求他國保護,這就催生了對個人權利有一種更為普遍化的表達,這就是最早的「人權」概念。而到20世紀後期,這個概念先是在「冷戰」中,然後又在經濟「全球化」的政治經濟文化競爭中又扮演了政治和文化擴張的角色。
3、權力的分立制衡。它既包括橫向的分權,又包括縱向的分權:橫向的分權是指立法權、行政權與司法權的分立,即所謂三權分立;縱向的分權則是指,特別是大國,中央(聯邦)政府與地方(州)政府的分權。而所謂權力制衡,則是指各種權力之間的相互制約與相互抗衡,強調以權力約束權力。但各國的權力分立的具體形態各不相同。在中央政府這一級,英法等國均奉行議會主權的原則,議會權力在權力分立體系中居於主導,更類似中國的人大制度。美國則遵循三權分立與權力制衡原則,強調權力之間的平等與抗衡;尤其重視司法部門的獨立及其對立法權、行政權的制約,有司法審查制度。此外,在美國以及德國,由於歷史的原因,還實行了聯邦制,在保證聯邦(中央)政府的權力至上和國家統一完整的前提下,以憲政的方式來保證中央與地方的分權。
(四)以上的介紹分析表明,西方法治的核心觀點體現了人類近代以來為在世俗社會的基礎上構建現代民族國家,保證本國社會和平和安定,推進本國資本主義發展和國際競爭而進行的探索與思考,凝結了西方各國政治法律實踐的一般經驗。
8. 外國法制史的英美法系的形成與特點
1、以判例法為主要法律淵源。各國受英國發的影響,法律淵源一般部分為普通法、衡平法和制定法。其中判例法的地位都很高。
2、以日爾曼為歷史淵源。普通法系的核心——英國法,是在較為純粹的日爾曼法——盎格魯,撒克遜法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
3法官對法律的發展所起的作用舉足輕重。判例法是在法官才長期審判實踐中逐漸創造出來的,法官的判決本身具有立法的意義,普通法系素有「法官造法」之稱。
4、以歸納為主要推理方法。法官和律師在適用法律時,通過對存在於大量判例中的法律原則進行抽象概括歸納比較,然後才能將其最不適當地運用到具體的案件中去。
5、不嚴格劃分公法和私法。 1、美國法的特點:
其一,以判例法為主要表現形式。在判例實踐中實行「遵循先例」原則,在審判風格上採用歸納的推理方式,強調程序的重要性。
其二,法律體系龐雜。聯邦和各州自成法律體系,美國聯邦和各州都有獨立的立法機關和司法系統。
其三,封建因素教少。這是因為北美大陸原本就不存在封建制度,在引入英國法時對其中明顯的封建因素沒有採用。
其四,濃厚的種族歧視色彩。
2、美國法的歷史地位。
美國法是在批判吸收英國法的基礎上建立的適合美國國情的具有美國特色的法律制度,在英美法系中佔有重要地位。體現在:(1)美國創造了對憲法產生深刻影響的近代憲政思想和制度,制定了世界第一部資產階級成文憲法,奠定了資產階級憲法的基本格局,並對近代時期的憲法實踐發生了深刻影響。(2)創造了立法和司法的雙軌制,這種體制及其運作為中央和地方關系的協調提供了經驗。(3)美國刑法率先創造了緩刑制度,並將教育觀念和人道主義觀念引入刑法的改革。(4)最早建立了反壟斷法制。
美國法在繼承普通法與建立本過法的過程中表現出較強的批判和創新精神。當然,美國法也存有一些消極的內容,像一些反民主立法諸如反勞工立法和種族歧視性立法等。
9. 關於外國法制史的問題
1、 大陸法系之特點
大陸法系:規則明確、系統。規則之間的邏輯關系構成一個概念體系、制度體系,運用容易,但缺點是僵化。當社會生活發展產生新的問題、新的案件時,法律上沒有規定則難以應對。法律表現為缺乏彈性,不夠靈活。大陸法系各國當初之決定加入該法系,均屬於自覺自願,即系自主抉擇、主動參考借鑒法國法和德國法的結果;
2、英美法系之特點
英美法系:沒有制定成文法典,沒有嚴格的概念體系,掌握起來比較困難,對法律的運用要求較高,其優點為靈活。法律規則不是立法機關或議會制定的。而是法官創設的。當社會生活出現新的問題,新型的案件時,法官就可以創設一些規則以適應社會的變化。英美法系各國,除英國本土外,其當初之加入該法系,均非出於自願,是被佔領、被征服和殖民的結果。
3、英美法系與大陸法系的區別
(一)法律淵源不同。大陸法系是成文法系,其法律以成文法即制定法的方式存在,它的法律淵源包括立法機關制定的各種規范性法律文件、行政機關頒布的各種行政法規以及本車參加的國際條約,但不包括司法判例。英美法系的法律淵源既包括各種制定法,也包括判例,而且,判例所構成的判例法在整個法律體系中佔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二)法律結構不同。大陸法系承襲古代羅馬法的傳統,習慣於用法典的形式對某一法律部門所引申的規范做統一的系統規定,法典構成了法律體系結構的主幹。英美法系很少制定法典,習慣用單行法的形式對某一類問題做專門的規定,因而,其法律體系在結構上是以單行法和判例法為主幹而發展起來的。
(三)法官的許可權不同。大陸法系強調法官只能援用成文法中的規定來審判案件,法官對成文法的解釋也需受成文法本身的嚴格限制,故法官只能適用法律而不能創造法律。英美法系的法官既可以援用成文法也可以援用已有的判例來審判案件,而且,也可以在一定的條件下運用法律解釋和法律推理的技術創造新的判例,從而,法官不僅適用法律,也在一定的范圍內創造法律。
(四)訴訟程序不同。大陸法系的訴訟程序以法官為重心,突出法官職能,具有糾問程序的特點,而且,多由法官和陪審員共同組成法庭來審判案件。英美法系的訴訟程序以原告、被告及其辯護人和代理人為重心,法官只是雙方爭論的「仲裁人」而不能參與爭論,與這種對抗式(也稱抗辯式)程序同時存在的是陪審團制度,陪審團主要負責做出事實上的結論和法律上的基本結論(如有罪或無罪),法官負責做出法律上的具體結論,即判決。
(五)法律分類不同。英美法系受羅馬法的影響較小,並不按照法律規范所保護的是公共利益還是私人利益,將各法律部門截然劃分為公法或私法。英美法系有很多國家都沒有統一的民法部門,而是按照歷史傳統,將相關的法律劃分為財產法、契約法及侵權行為法等部門。由於羅馬法的歷史傳統和啟蒙思想的理論基礎,大陸法系有公法與私法之分。隨著壟斷資本主義的出現,國家權力的加強,在公法與私法之間產生了一些公私兼具的法律部門,即社會經濟法。
(六)法律思維方式不同。英美法系由於以判例法為主要法律淵源,法官和律師在適用法律時,必須通過對存在於大量判例中的法律原則進行抽象、感慨、歸納及比較,然後才能將最適當的法律原則運用到具體案例中去。由於司法權受到重大限制,法律只能由代議制的立法機關制定,法官只能運用既定的法律判案,因此,在大陸法系國家,法官的作用在於從現存的法律規定中找到適用的法律條款,將其與事實相聯系,推論出必然的結果。
另附一篇論文:大陸法系與英美法系訴訟程序之比較
中國人民大學法學院 裘晶文
大陸法系與英美法系是當今世界的兩大主要法系,涵蓋了世界上一些主要的國家。大陸法系的代表有德國、法國、中國等;而英美法系則當然以英國和美國為其代表。大陸法系與英美法系之間的不同點的比較,一直都是比較法學家們所熱衷的話題。兩大法系在許多方面都存在著較大的差異,下面我僅從訴訟程序方面對它們加以比較。
一直以來,比較法學家們都傾向於假定,世界上所有發達的法律體系中,相似的需要總是以相似的方法來滿足。[1]但是,大陸法系與英美法系在訴訟程序上的巨大差異卻打破了這一假定。諸如簡易民事訴訟的准備和進行、向法庭提出事實的方式、選擇或詢問證人或鑒定人的方式等的巨大差異,都使這一假定不能成立。而兩大法系之所以會有如此多的差異,則受到了多方面原因的影響,如地理差異、民族習慣、文化特點、歷史傳統等,但我認為其最主要的原因還是意識形態和文化傳統的影響。兩大法系國家在許多方面不同的思維習慣,造就了兩大法系的巨大差異。
英美法系中訴訟程序的許多特性,實際上是由一個決定性的事實造成的,即該訴訟程序來源於陪審制。現在,普遍的觀點認為,英國只有在刑事案件中才使用陪審制,而且是在嚴重的犯罪並且被告主張自己「無罪」時才使用。[2]盡管如此,英國的民事訴訟中仍然滲透著陪審制的傳統。而陪審制的影響,使民事審判和刑事審判一樣,有許多特定的訴訟程序。[3]這也就使其訴訟程序區別於大陸法系國家。
在大陸法系中,訴訟可以有間隔地劃分為多次的審理。因而,對於一方當事人在法庭上提出的出人意料的觀點或證據,另一方當事人可以有充足的時間在下一次的法庭審理中提出進一步的證據予以反駁。而在英美法系中則大不相同,由於採取的是一次性的審理,律師為了防止同樣的事情發生,不但要把自己的論點和證據想清楚,還必須了解對方的論點和證據。因為在英美法系國家的審判中,如果出現了意想不到的證據,任何一方都不能輕易地要求休庭。這就使得律師必須在開庭之前會見他的證人,以搞清楚他們會在法庭上說些什麼、做些什麼。對於這種行為,德國的律師卻認為是違反職業道德的。[4]由此我們也不難想像為什麼英美法系國家的訴訟經常有出人意料的結果,為什麼那些能在法庭上以一己之力翻雲覆雨的律師總是受人尊敬。而大陸法系國家的法庭審理卻總是給人按部就班的感覺,而顯得不夠精彩,律師很難有非常精彩的表現。
既然在英美法系國家中採用一次性審理的模式,那麼法官的作用如何呢?在審判開始之前,律師們進行了精心的准備,而法官對於爭議的問題和有關的證據卻極不清楚。據認為,法官靠律師通過口頭陳述提供全部必要的事實和法律。[5]我們都知道,在英美法系國家的法庭上,律師獨立地決定傳喚哪些證人、提問證人。每個證人都是被一方提問之後,再由另一方進行反提問。提問證人也是律師智慧的體現,出色的律師常常能使對方證人的證詞不可信,而無法被法官或陪審團採納,從而失去了證據的效力。
律師提問證人,而法官一般只注意聽取證人的證詞。法官如果發言,通常都只是「反對有效」或「反對無效」之類的判斷性語句,以決定當事人的問題是否可以被採納。然而,英美法系國家中的法官是可以提問證人的,但他們為了避免捲入沖突,並且保持中立,而傾向於少開口提問。曾經有一個案例非常經典地從反面詮釋了法官這么做的明智,即「瓊斯訴全國煤炭委員會」案:在該案初審時法官提問過多,使雙方當事人不可能用他認為最好的方式提出證據,上訴法院僅據此就將該案發回下級法院重審。[6]這個案例同時也說明了英美法系中「程序優於權利」的原則。
英美的法官在審判中處處表現得較為消極,他們在案件的開始階段對案情一無所知,必須在審理過程中了解,因而當事人及其律師就必須發揮主要的作用。這主要是因為,在英美法系的國家,比較普遍的觀點是,在法庭審理過程中獲得真實情況的最好辦法是讓當事人辯論出真實的情況,而法官則只是充當法庭規則的監督者的角色,即「對抗制」的訴訟。而在大陸法系的國家卻正好相反。他們認為,如果能讓法官發揮較大的作用,可能會更有利於發現真實的情況。因而法官有義務提問、告知、鼓勵和勸導當事人、律師和證人,以便從他們那裡獲得全部真實情況,避免當事人的過失導致敗訴。大陸法系國家的民事審判多少還是帶有一些「糾問式」的性質,具有一些官僚特徵。[7]對於訴訟的進行和證據的調查皆以法院為主,法官是以積極審判者的形象主持法庭審理。在美國,「對抗制」訴訟程序的實行是非常嚴格的。這主要是因為,只要是普通法而非衡平法上的請求,民事訴訟的初審階段仍然由陪審團參加審理。
結 語
大陸法系主要是繼承了羅馬法而產生的,而英美法系恰恰是未繼承羅馬法,二者之間的差異是巨大的。如大陸法主要是成文法,而英美法卻是判例法等。本文所選取的訴訟程序的比較,只是大陸法系與英美法系在具體司法制度上的一個差異。研究不同法系之間的差異是非常有意義的,可以使我們取長補短,吸收別的法系中的好的制度,來完善本國的法律制度,這將會產生極其深遠的影響。
我國當前社會主義法制建設正處於緊鑼密鼓的階段,在立足於大陸法系成文法的同時,適當借鑒英美法系國家的判例法制度等,來充實、完善我國的法律體系,也是具有現實意義的。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運行的過程中,將不可避免地遇到各種各樣的新情況、新問題,這都需要我們放眼於全球,大膽地吸收、借鑒外國的法律制度中的精華。
10. 英美,法德兩大法系的國家法治思想的核心關注的主要差別
英美以法官判例為主國會立法(成文法)在後,法德以國會立法為主法官根據成文法進行審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