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學百科 » 法治需要敬畏法律嗎

法治需要敬畏法律嗎

發布時間: 2022-06-01 02:16:54

❶ 如何培養法制思維,如何尊重法律權威

1、樹立法治信仰。

就是尊重法律的權威,在法律的框架內行使權力、保障權利專。屬在法治社會,法律不僅是治理國家的工具,而且是規范社會關系、裁判糾紛訴訟的主要標准,必須得到充分認同和嚴格遵守。

2、克服特權思想。

平等是法律的生命。只有堅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法律才有權威和公信力,法治才能得到實現。法治思維與特權思想是格格不入的,培養法治思維必須克服特權思想。

3、增強程序意識。

實體公正和程序公正是法治的兩大要件。程序公正是實體公正的必經之路,沒有程序公正就沒有實體公正。隨著依法治國的不斷推進,人民群眾對公平正義的要求不斷提高,不僅要求實體公正,而且更加註重程序公正。

(1)法治需要敬畏法律嗎擴展閱讀:

法治思維要求人們崇尚法治、尊重法律,自覺將法律付諸實踐,善於運用法律手段解決問題。

領導幹部是否具有法治思維,直接關系權力能否得到正確行使,直接影響依法治國成效和經濟社會發展。對於領導幹部來說,讓法治成為一種思維方式。

❷ 領導幹部為什麼要樹立法治思維

領導幹部是黨和國家的執政骨幹,是黨的路線方針政策的直接貫徹者和國家法律法規的具體執行者,也是依法行政的主體,理應成為自覺樹立法治思維、主動運用法治思維推動改革發展穩定的實踐者,成為堅持依法辦事、帶頭遵守法律的表率和模範。然而,在現實中有些領導幹部忽視法律,決策不依法、遇事不講法、辦事不懂法、自己不守法的現象依然存在。一是特權思想嚴重,認為權大於法,對法律缺少敬畏,甚至自認為位高權重,在自己的勢力范圍內不守法,也無人敢於追究,因而時常突破法律底線。二是以權壓法、以權亂法現象時有發生,導致矛盾激化、干群關系惡化。三是把法律法規置於腦後,在工作過程中常出現有悖於國家法律法規的行為,甚至任意在法外擴權,將一些「霸王條款」和「土政策」披上法律的外衣,有失社會公平。四是有的領導幹部雖然也懂法,也知道違法犯法的後果,但總是心存僥幸,以為背地裡干點違法之事無人知曉,因而恣意妄為。究其原因,一方面是不注意學法知法,法治觀念淡薄,不依法辦事,習慣把有限權力擴大化;另一方面是不敬畏法律,不遵守法律,習慣靠「拍腦子」、搞個人說了算。而所有這些,實質上都是缺乏法治思維的表現。
法治思維就是領導幹部在想問題、作決策、定政策、辦事情時,牢固樹立人民授權和職權法定,嚴格遵守目的合法、許可權合法、內容合法、手段合法、程序合法的要求,切實尊重和保護人民權利,自覺接受監督和承擔法律責任,並強調尊重法律權威、遵循法治原則、體現法律理性。樹立法治思維,既是領導幹部自身素質提高的重要標志,又是領導幹部執政能力提升的重要體現。
樹立法治思維,首先要深入學法知法。法律是一種寶貴的軟實力。實踐證明,只有把法律法規學好了、裝進腦子里了,才能轉化為內心的行為規范,才能發揮其強制約束作用,才能做到依法決策、依法行政、依法管理。當前,少數領導幹部法治觀念還相對淡薄,仍然習慣於傳統的「人治」思維方式,習慣於用個人職權和關系「打招呼」「寫條子」「走路子」,還在以人治的眼光看待法治、以人治的思維研判法治、以人治的方式實施法治,這顯然不符合依法治國的要求。作為肩負使命、手握權力的各級領導幹部,必須帶頭學法、知法、懂法,牢固樹立法治觀念,包括憲法和法律權威的觀念、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的觀念、法大於權的觀念、依法決策依法行政依法管理的觀念、權力必須受到監督制約的觀念等。當前要深入學習憲法,學習國家基本法律和與本職工作密切相關的法律法規,切實增強法律意識,形成對法治本身的崇尚和信仰。
樹立法治思維,必須要時刻敬畏法律。法律是人們最起碼的行為規范,也是領導幹部必須帶頭執行的行為准則。只有時刻敬畏法律,才能心存憚慮,警鍾長鳴,不以權代法;只有時刻敬畏法律,才能做到在誘惑面前把握住自我,不窮奢極欲,以身試法。《憲法》明確規定,一切國家機關、個人都必須遵守憲法和法律,任何組織或個人都不得有超越憲法和法律的特權。法律的公正性就在於法律的平等原則,任何地方、部門單位和個人都不能突破。作為領導幹部,敬畏法律、尊重法治是對權力的最好保護,更是對人民群眾根本利益的最好保護。領導幹部樹立法治思維,就必須做到憲法法律至上,樹立敬畏法律、遵守法律的意識,從內心深處把堅持依法辦事作為政治責任、施政習慣、自覺追求。一是要克服特權思想,樹立職權法定和權責統一的觀念,牢記任何職權的取得和行使都必須符合法律法規,違法行使職權要承擔法律責任。二是要樹立法律權威觀念,自覺敬畏法律、遵守法律,維護法律權威,絕不謀求凌駕於法律之上和超越於法律之外的特權,絕不以權代法、以權壓法、徇私枉法,這是增強法治觀念、樹立法治思維的起點。三是要樹立和弘揚社會主義法治精神,樹立嚴格在憲法和法律范圍內活動的觀念,自覺做到遵守法律。
樹立法治思維,關鍵要堅持依法辦事。法律的權威和生命力在於實施。沒有實踐的法律,只是掛在牆上的法律和寫在紙上的法律,不僅不會有實際效用,而且也沒有尊嚴權威,更難以形成人們不願違法、不能違法、不敢違法的法治環境。必須明確,任何組織或個人都必須在憲法和法律范圍內活動,任何公民、社會組織和國家機關都要以憲法和法律為行為准則,依照憲法和法律行使權利、履行義務或職責。如果有法不依、執法不嚴、違法不究,那麼良好的法治環境就難以形成,依法治國就成為一句空話。當前,我國改革正進入深水區、攻堅期,發展正處在關鍵期,各種利益矛盾日益凸顯。利益矛盾如何妥善處理?利益多元如何實現公平?一個重要方面就是要用法治思維認識問題、用法治方式解決問題。領導幹部作為黨和國家的執政骨幹,無論面對多大困難和挑戰,在想問題、作決策、定政策、辦事情時都應尊重規律、尊重法律,既要科學決策,又要依法決策,更要依法行政,不管是土地徵收、房屋拆遷,還是資源開發、勞動關系調處,都要學會用法治思維思考問題,以法治方式解決問題,真正把解決各種利益矛盾納入到法治的框架之內。一是要加強法律知識學習,強化法治意識,培養積極的法治情感、法治信仰,養成遇事找法、解決問題用法的高度自覺。二是要善於把堅持黨的領導、人民當家作主和依法治國統一起來,堅持對黨負責、對人民負責與對法律負責的高度一致性。三是要嚴格按照法律規定的程序辦事,無論任何時候、任何情況下,依法行政的底線不能突破。要多為群眾發展經濟保駕護航,讓經濟行為真正成為法制行為;要多放權於民、讓利於民,讓群眾在社會生活、經濟發展中受到法律保護;要依法保障公平正義,保障群眾合法利益,最大程度地規避公權力施政的風險。
樹立法治思維,還要帶頭遵守法律。遵守法律是領導幹部的底線。要克服特權思想,將自己的言行置於法律的約束之中和廣大群眾的監督之下,不當特殊公民。無論職務高低,都必須自覺地、無條件地遵守法律,決不能以言代法、以權壓法。要始終堅持以法律為准繩,對照國家的法律法規,嚴格約束和規范自己的言行,要求群眾做到的,領導幹部自己必須首先做到;要求別人不做的,領導幹部自己首先不能越雷池半步,努力爭做遵守法律的表率。

❸ 我們新時代大學生應該如何培養敬畏法律的良好品質,努力成為尊重法律權威信仰法律的先鋒

1、健全的法治意識,是新時代大學生法治素養的精神要素

一要增強尊崇憲法、尊版崇法律的法權治意識,樹立憲法至上的法治觀念;

二要增強規則意識,明確守法守規是每一個法治國家中公民的基本意識,堅持依法辦事,在學習、工作和生活中,當代大學生應當做到懂規矩、守規則、依規范,堅守規則紅線、明確法律底線。

2、完善的社會主義法治知識,是新時代大學生法治素養的重要內容

法治知識概念比法律知識概念的內涵更深刻、外延更廣泛。因此,要培育和養成新時代大學生核心法治素養,就要對大學生進行普法和法治宣傳教育,使大學生的法律知識不斷更新,還要擴展其法治知識儲備、豐富其法治知識結構。

(3)法治需要敬畏法律嗎擴展閱讀:

法治素養,不僅是當代大學生思想道德素養的重要內容,也是大學生的學習、生活和社會交往的現實需要,更是其面對新時代走上工作崗位必需的核心素質和基本能力。

當代大學生要培養法治素養,就要不斷加強法治知識的學習,包括關於法治和法律規定方面的知識和法治原理方面的知識。除了在大學課堂獲得相應的法治知識之外,收聽收看法治方面的廣播電視節目、閱讀法律類的報紙雜志等都是較好的獲取法治知識的途徑。

❹ 做尊法學法守法的模範

領導幹部是依法治國的關鍵,要做尊法學法守法用法的模範。

各級領導幹部在推進依法治國方面肩負著重要責任,全面依法治國必須抓住領導幹部這個「關鍵少數」。領導幹部要做尊法學法守法用法的模範,帶動全黨全國一起努力,在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體系、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上不斷見到新成效。

領導幹部要做尊法的模範,帶頭尊崇法治、敬畏法律;做學法的模範,帶頭了解法律、掌握法律;做守法的模範,帶頭遵紀守法、捍衛法治;做用法的模範,帶頭厲行法治、依法辦事。

領導幹部基本法治觀念:

領導幹部都要牢固樹立憲法法律至上、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權由法定、權依法使等基本法治觀念,對各種危害法治、破壞法治、踐踏法治的行為要挺身而出、堅決斗爭。對領導幹部的法治素養,從其踏入幹部隊伍的那一天起就要開始抓,加強教育、培養自覺,加強管理、強化監督。

學法懂法是守法用法的前提。要系統學習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理論,准確把握我們黨處理法治問題的基本立場。首要的是學習憲法,還要學習同自己所擔負的領導工作密切相關的法律法規。

各級領導幹部尤其要弄明白法律規定我們怎麼用權,什麼事能幹、什麼事不能幹,心中高懸法律的明鏡,手中緊握法律的戒尺,知曉為官做事的尺度。各級黨委要重視法治培訓,完善學法制度。

❺ 在違紀大法官眼裡他會敬畏法律

中央紀委此前對江蘇省高級人民法院原黨組書記、院長許前飛嚴重違紀問題進行了立案審查,許最近已被撤銷黨內職務,降為正局級非領導崗位,違紀所得也被收繳

法院之間的所謂「上下級」關系,其實並不是上下隸屬關系,即領導與被領導關系,而是一種監督關系。上級法院對下級法院的監督,只能通過第二審程序、死刑復核程序以及審判監督程序來進行,上級法院不能直接指示下級法院如何辦理具體案件。另一方面,所謂系統內部的獨立,還包括每個法院的獨任法官和合議庭成員對一般刑事案件的獨立判決權。

當然,對於疑難、復雜、重大的案件,合議庭認為難以作出決定的,可以提請院長決定是否提交審判委員會討論定奪。但這只是單個法院內部的程序性制度安排,它仍然是排斥外部干涉的,包括來自更高級別法院首長的干涉。

許前飛身為江蘇省高級人民法院原黨組書記和院長,受與其關系密切的律師和私營企業主請托,干預和插手具體案件審判工作,以案謀私,當然是(至少是)一種嚴重違紀行為,他個人必須對此承擔責任。但是,許前飛對具體案件的干預和插手之所以能成功,則說明獨立審判原則尚未落到實處。

所以,除了懲治違法違紀的司法官員,還要扎緊制度籬笆、全面落實獨立審判這一憲法條款和法治准則。許前飛號稱「敬畏法律」,其實作為法律方面的行家裡手,他太明白法治不彰之下法律的「工具理性」意義了。這方面的漏洞,必須堵死。

法律工作者只有敬畏法律,敬畏法治,才能讓法律真正為人民服務。

❻ 什麼是法律權威,為什麼要尊重社會法主義法律權威

法律是規范人的行為的准則,人人都應遵守。也稱對法律的敬畏,是不能踩的紅線。社會主義仍然需要法治,而不是人治。也需要敬畏法律,人人平等。

❼ 塑造法律自覺是樹立法治意識的前提

要樹立對法治的信仰。法治信仰,是對法治油然而生的神聖情感,是對法治發自內心的認同和尊崇。法治之所以能夠被信仰,是因為法律是人民意志的體現,是社會全體成員的行為准則;是非人格化權威,超脫於特定的人和利益,能夠激起社會成員信仰層面的尊崇;法治是一種實踐理性,凝結著民族精神,承載著規律和真理。信仰法治,首先在內心要敬畏法治,這樣才能由衷地認同和尊崇。法治意識要求我們樹立法治至上的理念,自覺把法治頂在頭上、記在心中,明白法律是神聖不可褻瀆、必須嚴格遵照執行的。對各級公職人員來說,敬畏法治,最根本的是要敬畏法治對行政權、審批權和執法權、司法權的約束,敬畏公民的合法權益,自覺把公權力用來為人民謀利益。要把法治作為工作、生活的准則和指南,推動形成辦事依法、遇事找法、解決問題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良好法治環境。

❽ 依法治國的前提是什麼

有法可依。

法治國家是尊崇法律、信仰法律、以法律為王、以法律為最高治理權威的國家。法治國家是人人自覺信仰與敬畏法律、人人自覺遵循法律准則、人人以遵法守法護法為榮的國家。法治國家就是立法科學、執法規范、司法公正的國家。

法治國家崇尚平等、自由、創新、民主、人權、誠信、公平、公正、公益、多贏等核心價值觀。在法治國家,每個社會成員的權利都能享受充分尊重與保護,每個社會成員都自覺尊重他人的權利與自由,並自覺維護和增進社會公益。

(8)法治需要敬畏法律嗎擴展閱讀:

注意事項:

要客現司法高效。合理配置司法資源,不斷完善司法程序,切實改進司法作風,充分利用科學技術,全面提升司法活動的效率,有效應對社會生活中不斷增長的司法需求。

社會主義法治是治官之治和治權之治。要從法律上構建起以權力制約權力、以權利制約權力、以道德制約權力的權力制約監督體系與機器,以保證執政黨的權力和立法、執法、詞法等各種權力的設置和行使的終不能離我國民主政治的正確軌道。

❾ 思修辨析:依法治國是崇尚法律權威嗎

是的

依法治國,就是廣大人民群眾在黨的領導下,依照憲法和法律規定,通過各種途徑和形式管理國家事務,管理經濟文化事業,管理社會事務,保證國家各項工作都依法進行,逐步實現社會主義民主的制度化、法律化,使這種制度和法律不因個人意志而改變。依法治國的本質是崇尚憲法和法律權威。
需要准確把握以下三個方面的基本內涵。
(一)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這是我國憲法明確規定的社會主義法治的基本原則。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原則具有三個方面的含義:
首先,公民的法律地位一律平等。我國憲法第三十三條明確規定:「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任何公民享有憲法和法律規定的權利,同時必須履行憲法和法律規定的義務。」現實生活中,有的習慣於把人分成三六九等,對不同身份的人給予差別待遇。這種思想和做法實際上是封建等級觀念的殘余。
其次,任何組織和個人都沒有超越憲法和法律的特權。憲法和法律是人民利益的體現,反映了人民的意志。任何個人和組織,都不得享有超越憲法和法律的特權,將自己凌駕於黨、國家和人民之上。那種認為自己高人一等,法律只管民,不管官;只管別人,不管自己,將自己視作法律之外的「特殊公民」的思想,從根本上背離了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原則。
第三,任何組織和個人的違法行為都必須依法受到追究。我國憲法第五條明確規定:「一切國家機關和武裝力量、各政黨和各社會團體、各企業事業組織都必須遵守憲法和法律。一切違反憲法和法律的行為,必須予以追究。」違法者必須受到追究是法律尊嚴的重要體現,也是法律權威的重要保障。在一個社會中,如果有人違了法卻能逍遙法外,那麼,法律在社會公眾心目中就不可能樹立起崇高的地位和威信。
(二)樹立和維護法律權威
法律權威就是法律所具有的尊嚴、力量和威信。樹立和維護法律權威,是實施依法治國方略的迫切需要。
維護法律權威,必須確立法律是人們生活基本行為准則的觀念。在一個社會中存在著許多不同的社會規范,包括法律、政策、道德、習慣、宗教規范等等,都對人們的日常行為起到一定的規范和約束作用。但是,必須明確,在一個實行法治的社會中,法律是對人們的社會生活起著最基本的、同時也是最有力的規范和約束作用的准則。整個社會和全體公民都必須樹立法律意識,自覺將法律作為指導和規范自身社會活動的基本行為准則。
維護法律權威,必須首先維護憲法權威。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是我國的根本法,是中國共產黨執政興國、團結帶領全國各族人民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法制保證,具有最大的權威性和最高的法律效力。它也是一切其他法律權威的淵源和保障。因此,維護法律權威首先要維護憲法權威。
維護法律權威,必須努力維護社會主義法制的統一和尊嚴。我國社會主義法律體系是一個有機統一的整體,任何法律、法規、規章都不得同憲法相抵觸,下位法不得同上位法相抵觸,地方性法規不得同全國性法律相抵觸。社會主義法制的統一是法律權威的重要標志。當前,有的地方和部門從保護本地區、本部門的利益出發,制定和實施一些違反國家法律規定和法治原則的「土政策」、「土辦法」,搞「你有法律、我有對策」,不僅破壞了社會主義法制的統一,也嚴重損害了法律的權威與尊嚴,必須堅決反對和有效制止。
維護法律權威,必須樹立執法部門的公信力。法律的目的和宗旨要通過執法司法來實現,法律的權威也要通過執法者的權威來體現。因為在社會上一般人心目中,執法者在一定程度上就是法律的化身,代表著法律權威與尊嚴。樹立執法部門的公信力,需要從兩個方面加以努力:一方面,要有效克服我國社會公眾中普遍存在的「法不責眾」、「只要有理怎麼鬧都行」等不講法制的傳統觀念,從嚴執法,對一切違法行為嚴肅處理,以維護法律的嚴肅性,樹立執法者的權威;另一方面,執法者要嚴格公正文明執法,切實解決執法和司法不公的問題,提高執法部門的公信力,讓執法司法行為令人信服,用公正贏得權威。
(三)嚴格依法辦事
這是依法治國的基本要求,也是法治區別於人治的重要標志。對於一切國家機關特別是專門履行執法、司法職責的政法機關來說,嚴格依法辦事意味著以下四個方面的含義:
職權由法定。職權法定是法治的重要原則,也是嚴格執法的合法性基礎。職權法定原則要求,執法機關的權力必須來自法律具體而明確授予,執法機關必須在嚴格依據法律規定的許可權內履行職責。
有權必有責。即權利義務相一致原則。有權必有責包括兩個方面的含義:一是行使權力要對所引起的法律後果負責,法律授予了權力,同時也就意味著賦予了責任;二是被法律賦予了權力而不去行使或者行使不到位,就是不盡職、不作為,就是失職瀆職,也要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在任何時候、任何情況下,政法幹警都必須堅決克服那種權力在我手,想用就用、想不用就不用、想怎麼用就怎麼用的錯誤觀念和做法,既要慎用手中權力,還要用好手中權力。
用權受監督。權力必須受到監督是一切法治社會遵循的一條重要原則。我國憲法第二十七條明確規定了一切國家機關和國家工作人員都要受到監督的原則。政法機關掌握著與公民人身、財產以及其他權利密切相關的執法大權,這種重要權力一旦被腐蝕濫用,將直接損害公民的合法權益。因此,政法機關的權力必須嚴格依照法定許可權、程序行使,整個行使過程必須受到嚴格的監督和制約。
違法受追究。違法必究是社會主義法制的基本要求,也是法律權威與尊嚴的重要體現。在現實生活當中,對執法者的違法行為依法追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要建立起對執法犯法者的嚴厲追究機制。只有執法者的違法行為都毫無例外地依法受到追究和懲罰,才能給整個社會樹立依法辦事的良好示範。

❿ 法治素養的三個基本要素

法治素養的三個基本要素是法律知識、法律意識和用法能力。

1、法律知識,即知道法律相關的規定。

2、法律意識、法律觀念,即對法律尊崇、敬畏、有守法意識,遇事首先想到法律,能履行法律的判決。

3、用法能力,即個人將法律知識與法律意識內化後運用在生活實踐中行為的體現。

良好的公民法律意識能驅動公民積極守法。公民只有具有了良好的法律意識,才能使自己的守法行為由國家力量的外在強制轉化為公民對法律的權威以及法律所內含的價值要素的認同,從而就會嚴格依照法律行使自己享有的權利和履行自己應盡的義務。



法治素養的提升:

1、以人民群眾的需求為導向,開展精準普法,使普法從「大水漫灌」轉為「精準滴灌」,運用新媒體新技術開展智慧普法,使互聯網這個最大變數成為普法創新發展的最大增量。

2、進一步完善和落實《青少年法治教育大綱》,推動法治思想融入學校教育,加強法治教育師資培養,深入推進依法治校,通過教育引導、實踐養成和制度保障,培養青少年的規則意識和法治習慣。

3、把提升全民法治素養作為增強國家軟實力的戰略重點,實施公民法治素養提升行動,推動全社會尊法學法守法用法,使法治成為社會共識和基本准則。

熱點內容
設區市政府規章設定行政處罰 發布:2025-01-17 03:53:46 瀏覽:96
法院處置網站 發布:2025-01-17 03:47:13 瀏覽:875
司法局民生 發布:2025-01-17 03:08:59 瀏覽:589
法院怎麼轉賬 發布:2025-01-17 03:06:54 瀏覽:340
從經濟法角度看校園貸 發布:2025-01-17 03:04:44 瀏覽:679
沈陽城市供熱條例 發布:2025-01-17 02:42:54 瀏覽:673
合同法教材下載 發布:2025-01-17 02:35:05 瀏覽:644
民事訴訟法一審程序 發布:2025-01-17 02:34:19 瀏覽:211
水利轉門法律知識考試 發布:2025-01-17 02:32:08 瀏覽:532
追究稅收法律責任的主體 發布:2025-01-17 02:23:13 瀏覽:4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