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學百科 » 道德分界論

道德分界論

發布時間: 2022-06-01 07:53:22

『壹』 簡述個人道德發展階段

四個階段:

第一階段:前道德階段(出生~3歲)。

第二階段:他律道德階段或道德實在論階段(3~7歲)。

第三階段:自律或合作道德階段。(7~12歲)

第四階段:公正階段(11~12歲以後)。

科爾伯格的道德階段包含如下的一些特徵。

1、道德發展的各階段都是一個「結構化了的統一體」,一個有組織的思想系統。

2、每一階段的核心特徵標志著階段與階段之間的質的差異。

3、這些階段形成一個自然的連續順序,在發展過程中,新的階段從前一階段中發展出來,因而是舊與新的綜合體。

4、每一個體都是為建立他自己的綜合體積極努力,而不是去接受一個社會文化所規定的現成模式。

(1)道德分界論擴展閱讀:

帶有沖突性的交往和生活情境最適合於促進個體道德判斷能力的發展。兒童通過對假設性道德兩難問題的討論,能夠理解和同化高於自己一介階段的同伴的道德推理,拒斥低於自己道德階段的同伴的道德推理,因此,圍繞道德兩難問題的小組討論是促進學生道德發展的一種有效手段。

德育也象智育一樣,應該以促進兒童對道德問題和道德決策的積極的思維為基礎。兒童的品德是一個發展過程,兒童是從道德判斷和道德推理中逐漸理解道德的。學校道德教育的目標應該是促進兒童道德推理的發展。

兒童道德成熟的標志就是能作出正確的道德判斷,具有形成自己的道德原則的能力,而不是服從周圍成人的道德判斷。

基於這一道德教育觀點,科爾伯格認為,在學校道德教育中應該經常給兒童提供生活中所遇到的道德兩難問題,引起他們的討論,激發他們向更高的道德階段不斷前進的願望和動機。

『貳』 倫理與道德的界限是什麼

倫理是道德在人類社會的體現。

「道德究竟為何物?什麼是道?什麼是德?

道是宇宙整體自然的規則,自然的秩序,自然的綱領。舉例來說,我們人的身體,從母親生下來之後,整個身體器官就按一定的規則在運作,整個身體的運作規則,就是道。道不是誰設計的,自自然然就是道。如吃下的食物自然就能被消化吸收,走路時,各個部位的肌肉自然就能夠彼此協調運動。人在世間如能隨順自然的規則就是行道,這是多麼科學、多麼自在的生活!

行道有得於心,行道有得於身,謂之德,它是局部運作的原理原則。譬如我們眼睛是一個局部,眼能見,見就是眼之德。眼之德能見、耳之德能聽、鼻之德能嗅、舌之德能嘗,每個器官皆有它的特殊作用與規則,若規則錯亂,人就生病了。

天有天道,人有人道,人與自然環境相處也有其道。如果我們了解人道的內容,在人與人相處時,就自然能和諧有序,從而減輕現今人們所承受的來自人際關系緊張、人事沖突頻繁的精神壓力。如果我們掌握了人與自然環境相處之道,怎麼會遭受生態危機和自然災害的威脅?即便是君子愛財,也要取之有道。這種種人類生存之道就在傳統文化里。

現在我們通過人道倫常揭開傳統文化的一角:

古人將人與人之間的關系分為五倫:夫婦關系、父子關系、兄弟關系、君臣(領導者與被領導者的關系)、朋友關系。

相應的,人類道德倫常是:夫義婦德、父慈子孝、兄友弟恭、君仁臣忠、朋誠友信。在這種情況下,人際關系和諧,社會秩序井然,人們生活工作心情順暢,有安全感。

相反,人類若失去道德倫常,則表現為:家庭矛盾加劇,離婚率攀升;父母「孝養」孩子,自身卻老無所養的顛倒人倫,人喪失了做人的基礎;兄弟關系淡漠,甚而反目為仇;工作場上,上級欺壓下屬、下屬反叛上級或單位;人與人相互欺詐,沒有人情和信義。在這種情況下,從家至社會人際關系反常、緊張,社會缺乏信用和規則,沖突加劇,人們精神壓力大,內心痛苦,缺乏安全感。

道不是制度學說,而是自然的關系法則。道德也沒有古今、中外的界限。人行道,心有所得則生智慧,身有所得則健康長壽。道法自然,所以道德本身絕不是人為的框架,而是隨順自然的產物。」

由此可見,能夠實踐「五倫十義」的人就是一個有道德的人。

『叄』 簡述道德起源的幾種界說

一、神源論(亦稱「神啟論」):道德來源於神的啟示。客觀唯心主義。 董仲舒:「王道之三綱可求於天」,「道之大源出於天」之說。孔子「天生德於予」,把道德起源歸於天。 歐洲中世紀的科學家認為道德起源於上帝,基督教的「摩西十戒」(孝敬父母,不殺人,不姦淫,不偷盜,不作假證陷害他人,不貪不義之財等);佛教「五戒」(不殺生、不偷盜,不邪淫,不妄語,不飯酒)說成是上帝神明對人的啟示,後來,成為宗教的道德戒律,這是一種客觀唯心主義的理論。
二、 心源論(亦稱「天賦論」):道德是人先天所具有的稟賦。人的先天固有善良或邪惡的意志。主觀唯心主義。 孟子「人之初,性本善」的「性善說」,荀子「人之初,性本惡」的「性惡說」等。孟子說:「仁義禮智,非由外鑠吾也,吾固有之也」,意思是說仁義禮智之類的道德規范不是後來形成的,根源於人心,是先天固有的良知。 德國近代哲學家費爾巴哈認為,道德根源於人的「趨樂避苦」的天性。快樂的有益的是善,痛苦的有害的是惡,善良是從本性中產生的。
三、庸俗進化論:道德觀念起源於動物的「社會」意識或互助性。機械唯物主義。 德國的思想家考茨基從動物的本能中尋找道德的根源,如「合群」、「母愛」等,把人的道德看成是動物本能的演化。
四、感覺慾望論(亦稱「自然論」):道德來源於人的自然本性的慾望 舊唯物主義者反對從神出發,而從人出發,反對神道主義,主張人道主義,認為道德的本質是人性的自然表現,是人的真實的、健康的「本性」,而惡行、罪過只不過是人性的歪曲。它使道德從虛幻的天國拉回到了世俗的人間,但他們所說的人的本性是抽象的人性,脫離了社會關系的永恆的人性,因而最終與唯心主義殊途同歸。
五、馬克思主義的道德起源說 馬克思主義認為,道德的產生有其主觀條件和客觀條件,其客觀條件是指人類在社會生活中,由於生產和生活的需要,形成了復雜的社會關系,在這種復雜的社會關系中存在著各種復雜的利益關系和矛盾;其主觀條件是指人的意識有了一定程度的發展,開始意識到這種利益關系和矛盾需要加以調整。 人類最早並沒有道德規范,而是有一些風俗後成習慣,以後發展成為族規民約,後來隨著生產的進一步發展和社會生活的復雜化、多樣化,才產生的初步的道德,以後不斷逐步演變成為比較牢固的道德意識、道德心理和道德感情,特別是私有制和階級的產生,道德便從風俗習慣中分化出來,形成獨立的意識形態,統一的道德也分裂成為彼此相對立的階級道德。因此,道德是人們的社會存在即社會關系的產物,是人類在長期的物質生活和社會實踐中產生和逐步形成的。

『肆』 道德與法律的分界限

道德沒有界限,是人們日常生活的規范。法律時強制性的規范,不可隨意更改,是人們最低的行為標准。合法不一定合理,合理也不一定合法。

『伍』 文學應不應該有道德界限

文學的功利性
我們生活在一個物質的世界中,首先追求著功利性。工人做工,農民耕田,是要生產產品,我們學生讀書學習,是要獲取知識……都帶有明顯的功利性。

在漫長的勞動實踐過程中,人類追求功利性的同時發現了無功利性的美。我們去看一部電影,聽一場音樂會,逛一趟圖書館……都屬於我們生活中非功利性審美方面的追求。不為得到什麼物質利益上的滿足,而是獲得一種精神上的愉悅。

而文學的審美無功利性則集中體現在作家的創作活動和讀者的閱讀過程中。作家在文學創作過程中舍棄只的功利考慮而以淡泊之心對待,讀者在閱讀過程中也需要保持無功利目的才能進入文學的審美世界。所以,文學直接地是無功利的。康德說:「那規定鑒賞判斷的快感是沒有任何利害關系的。」「一個關於美的判斷,只要夾雜著極少的利害感在裡面,就會有偏愛而不是純粹的欣賞判斷了。」

康德論述他「美的無功利性」觀點時指出:凡物都有功利性,對人不是有益就是有害。如一朵花可能散發出有毒的氣味,損害人的健康;也可以經過提煉製成葯物,有益與人。所結的果實,可以鮮美可口,也可能包含劇毒。在審美活動中,花的有用或是有害,這些功利方面都在主體意向中被超越了,顯得無足輕重。重要的在於它呈現出直觀形象本身,產生了特殊的吸引力。再如林逋有名的詠梅詩「眾芳搖盪獨鮮妍,占盡風情向小園。淑影橫斜水清淺,暗香浮動月黃昏。霜禽欲下先偷眼,粉蝶如知合斷魂。幸有微吟可相狎,不須檀板共金樽。」首聯寫梅花的傲世;頷聯寫梅花的疏郎和幽香;頸聯通過霜禽和粉蝶的愛慕,烘托出梅花的高潔;尾聯寫出了詩人超凡脫俗的梅花精神。梅花的這種直觀形象從功利性中超脫出來,佔領觀察者注意的中心,使人們剎那間忘記現實的功利性考慮,獲得灑脫的自由。審美心胸的無功利性使我們在人生的波動中保持一點寧靜,能靜故能思。

李清照的「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陶淵明的「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等等,都屬於性情寫作。這類寫作往往毫無功利性,基本上是個人心境的記錄。此類寫作與古代詩人詞人而言是極尋常的,現代人中就少有這般現象了。然而校園大學生中的確有這樣的寫作之人。他們多少有點清高,不屑於向報刊投稿,不打算發表博取贊賞。

再如李白的《靜夜思》,朱德的《我的母親》等等,都是感情極其真摯的狀態下寫的,你能從中看出什麼功利的東西嗎?我們就稱這類下作為「感情寫作」吧。它有時也許很糟糕,很直白,不講任何寫作之章法和技巧,但它的品質是「真」的,完全沒有矯揉造作。

文學不帶有直接功利目的,「但它由於在其話語結構中顯示了現實社會關系的豐富與深刻變化,因而間接地也體現出掌握現實社會生活這一功利意圖。(自童慶炳的《文學理論教程》)」

簡單的說吧,人類創造的每個東西都是有個功利問題的,都存在一個有用與無用的問題。文學作為一種人類的精神創造,自然地也不例外。文學的功利是人們創造的一種動力,也就是文學存在的一個理由。如前面提到的「性情寫作」:我們的性情在寫作過程中能擺脫浮躁和乖張之氣。即使原本那麼著,寫完後往往排遣了大半。還有「感情寫作」:人心被事物所糾結,情郁於衷,通過寫,心靈的結節,才得以舒緩,平復。作者在寫作中得利了。

我們強調的不是膚淺、短視的功利,文學不應該是飄渺不可及的,它應該有多一點人間煙火。康德還提出審美中最高級的一種美不是純粹的形式美,而是和道德結合在一起的依存美。實際上康德是從人文主義最深刻的功利心來看待藝術的,因為高度的道德心是人最最尊嚴的地方。人創作的文學,只有或多或少地,或公開或隱蔽地蘊含功利在內的,才是有價值的。

總而言之,文學的無功利性是直接的,功利性是間接的,直接的無無功利性總是實現間接功利性的手段。因此是存在道德界限的。

『陸』 道德發展階段論的發展階段

第一階段:前道德階段(出生~3歲)。第二階段:他律道德階段或道德實在論階段(3~7歲)。第三階段:自律或合作道德階段(7~12歲)第四階段:公正階段(11~12歲以後)。
皮亞傑根據兒童對規則的理解和使用,對過失和說謊的認識和對公正的認識的考察和研究,把兒童道德認知發展劃分為四個有序的階段:
第一階段:前道德階段(出生~3歲)。
皮亞傑認為這一年齡時期的兒童正處於前運算思維時期,他們對問題的考慮都還是自我中心的。他們不顧規則,按照自己的想像去招待規則。他們的行動易沖動,感情泛化,行為直接受行動的結果所支配,道德認知不守恆。例如,同樣的行動規則,若是出自父母就願意遵守,若是出自同伴就不遵守。他們並不真正理解規則的含義,分不清公正、義務和服從。他們的行為既不是道德的,也不是非道德的。
第二階段:他律道德階段或道德實在論階段(3~7歲)。
這是比較低級的道德思維階段,具有以下幾個特點:
第一,單方面地尊重權威,有一種遵守成人標准和服從成人規則的義務感。也就是說,他律的道德感在一些情感反應和作為道德判斷所特有的某些顯著的結構中表現出來。其基本特徵是:一是絕對遵從父母、權威者或年齡較大的人。兒童認為服從權威就是「好」,不聽話就是「壞」。二是對規則本身的尊重和順從,即把人們規定的規則,看作是固定的,不可變更的。皮亞傑將這一結構稱為道德的實在論。
第二,從行為的物質後果來判斷一種行為的好壞,而不是根據主觀動機來判斷。例如,認為打碎的杯子數量多的行為比打碎杯子數量少的行為更壞,而不考慮有意還是無意打碎杯子。 第三,看待行為有絕對化的傾向。道德實在論的兒童在評定行為是非時,總是抱極端的態度,或者完全正確,或者完全錯誤,還以為別人也這樣看,不能把自己置於別人的地位看問題。皮亞傑與英海爾德在談到這個時期的兒童特點時說:「道德實在主義引向客觀的責任觀,歷而對一種行為的評定是看它符合法律的程度,而不管是出於惡意的動機違反這個原則,還是動機好卻無意違反了規則。例如,兒童在理解不準撒謊的社會價值之前很外(因為缺乏充分的社會化),在對有意的欺騙與游戲或純粹的願望有失真實區別之前,成人就告訴他們不要撒謊。結果說真話就成了兒童主觀人格之外的東西,並引起了道德實在論和客觀責任觀,從而使兒童認為一切諾言的嚴重性似乎並不是看有意欺騙的程度,而是看實際上跟真實性相差的程度。」
第四,贊成來歷的懲罰,並認為受懲罰的行為本身就說明是壞的,還把道德法則與自然規律相混淆,認為不端的行為會受到自然力量的懲罰。例如,對一個7歲的孩子說,有個小男孩到商店偷了糖逃走了,過馬路時被汽車撞倒,問孩子「汽車為什麼會撞倒男孩子」,回答是因為他偷了糖。在道德實在論的兒童看來,懲罰就是一種報應,目的是使過失者遭遇跟他所犯的過失相一致,而不是把懲罰看作是改變兒童行為的一種手段。
第三階段:自律或合作道德階段(7~12歲)
皮亞傑認為兒童大約在7~12歲期間進入道德主觀論階段,這個階段的道德具有以下幾個特點:
第一,兒童已認識到規則是由人們根據相互之間的協作而創造的,因而它是可以依照人們的願望加以改變的。規則不再被當作存在於自身之外的強加的東西。
第二,判斷行為時,不只是考慮行為的後果,還考慮行為的動機。研究表明,12歲的兒童都認為,那些由積極和動機支配但損失較大的兒童,比起懷有不良動機而只造成小損失的兒童要好些。由於考慮到行為的動機,因而在懲罰時能注意照顧弱者或年幼者。
第三,與權威和同伴處於相互尊重的關系,兒童能較高地評價自己的觀點和能力,並能較現實地判斷他人。
第四,能把自己置於別人的地位,判斷不再絕對化,看到可能存在的幾種觀點。
第五,提出的懲罰較溫和,更為直接地針對所犯的錯誤,帶有補償性,而且把錯誤看作是對過失者的一種教訓。
達到自律性道德階段的兒童,在游戲時不再受年長者的約束,能與同年齡兒童平等地參加游戲,彼此明白自己的立場與對方的立場,共同制定規則,遵守規則,獨立舉行游戲比賽。 皮亞傑認為兒童道德發展的這些階段的順序是固定不變的,兒童的道德認識是從他律道德向自律道德轉化的過程。他律道德階段的兒童是根據外在的道德法則進行判斷,他們只注意行動的外部結果,不考慮行為的動機,他們的是非標准取決於是否服從面人的命令或規定。這是一種受自身之外的價值標准所支配的道德判斷。後期兒童的道德判斷已能從客觀動機出發,用平等或不平等、公道或不公道等新的標准來判斷是非,這是一種為兒童自身已具有的主觀的價值所支配的道德判斷,屬於自律水平的道德。皮亞傑認為只有達到了這個水平,兒童才算有了真正的道德。
第四階段:公正階段(11~12歲以後)。
這個階段,兒童的道德觀念開始傾向於公正。皮亞傑認為,當可逆的道德觀念從利他主義角度去考慮時,就產生了關於公正的觀念。公正觀念不是一種判斷是或非的單純的規則關系,而是一種出於關心與同情的真正的道德關系。也就是說,兒童不再刻板地按固定的規則去判斷,在依據規則判斷時隱含考慮到同伴的一些具體情況,從關心和同情出發去判斷。皮亞傑認為公正觀念是一種高級的平等關系,這種道德觀念已經能夠從內部對兒童的道德判斷起著決定性的作用。

『柒』 關於道德的劃分---公德與私德

個人需要私德,社會需要公德。哪個都不可少。何為公?何為私?下面試分析一下。
就個人對單位而言:個人為私,單位為公。
就單位而言:領導為私,工人為公。
就私企雇員而言:雇員為私,企業為公。
就私企老闆而言:老闆為私,雇員為公。
就環境保護而言:破壞環境為私,保護環境為公。
僅舉幾例,不成熟。
總而言之,私德是公德的基礎。否則的話,皮之不存,毛將焉附?

『捌』 什麼是馬克思的社會道德發展三階段論

馬克思的社會發展三階段理論——即人群共同體階段、物的依賴性階段和個人全面發展階段。
馬克思認為道德是一種社會意識形態,是調整人們之間以及個人和社會之間關系的行為准則和規范的總和。道德沒有強制性,它依靠社會輿論、人們的信念、習慣、傳統和教育來起作用。道德是在人類社會的一定的生產方式中產生,受人們的經濟關系的制約,並隨著社會經濟關系的變化而變化。道德具有歷史性。和原始社會所有制相適應的是原始社會的共同道德,它以氏族成員之間平等互助的關系和對民族的整體責任感為其行為的規范。在階級社會里,道德具有階級性,統一的共同道德分裂為階級的道德。和生產資料私有制相適應,剝削階級的道德成為各社會形態中占統治地位的道德,其共同的道德信條是:「剝削有理」、「壓迫有理」、「人不為己,天誅地滅」。與之相對立的是各社會的勞動者階級的道德,它們提倡勤勞、勇敢、團結互助、反對剝削和壓迫。以利己主義和拜金主義為行為准則的資產階級道德是剝削階級道德的典型和最後一個歷史類型。以集體主義為核心的無產階級道德即共產主義道德是勞動者道德的最高類型,它根源於無產階級的階級地位和經濟條件,反映了無產階級和勞動人民的根本利益。 從總體看,道德具有歷史性和階級性,永恆的道德、超階級的道德是沒有的。但是,為了保證人們之間的正常交往,維護正常的社會秩序,需要有一些大家都能接受並共同遵守的道德准則,如遵守公共秩序,愛護兒童,尊敬長輩,講究衛生,反對流氓、盜竊行為等。盡管這些道德准則並非道德中最本質的方面,而且在階級社會中也打上了階級的烙印,但畢竟起著約束不同階級人們行為的作用。道德具有歷史繼承性。一般說,剝削階級的道德觀念為以後的剝削階級所繼承,而勞動人民的高尚品德則在勞動人民中世代相傳。歷史上先進階級(包括一定歷史條件下的剝削階級)道德中的某些積極內容,也可為後來的勞動人民所批判改造而加以吸收,並賦予新的階級內容。

『玖』 我常常聽人說:道德的邊緣!邊緣的界限在哪裡

道德是人類在社會生活中為了調整人們之間,以及個人與社會之間的關系,依靠內內心信念、容社會輿論和傳統習慣所維系的行為規范的總和。它以善和惡、榮譽和恥辱、正義和非正義等作為評價標准,並逐步形成一定的習慣和傳統,以指導或控制人們的行為。道德作為一種概念,是人類在長期的社會物質生產和生活實踐中逐步形成和發展起來的。 如果說有道德邊緣之說的話,那麼是不是也有道德中央的說法,那麼道德中央又是個什麼地方呢?難道說道德也有高低好壞之分?既然有的話,那能不能給個評判的標准呢?依據又是什麼呢?

『拾』 人們的道德境界可以劃分為

你認為這世上有純粹的善人和惡人嗎?

不同時代,不同環境,不同情況,對於善,就有不同的內涵與詮釋。所以,善惡之爭不可能有定論,也不一定要有定論。一個人是好是壞,關鍵在於他是否自省、自律、自強;人類社會發展得是好是壞,關鍵也在於人類能否理性、節制、自律。

人都是自私自利的,這不奇怪,世上也沒什麼純粹的善人和惡人。只要一個人不但自己生存,也讓別人生存,就是善;如果一個人只考慮自己的生存,不讓別人也生存,就是惡;如果一個人能為社會、為他人、為集體著想,遏制自己的私慾、貪欲,他就是有道德的人。善心、善言、善行,三者統一,就構成了完整的善。

至於人的道德修養,則有五種境界:聖人界,無緣大慈同體大悲;君子界,利人無己;常人界,利人利己;小人界,損人利己,或損人不利己;蠢人界,損人又害己。我們崇尚聖人,提倡做君子,至少做個常人,不能做小人,更不能當蠢人。我提倡的「大善鑄心」,就是用聖人的善熏染常人的心,讓常人的心一天天更柔軟,一天天更博大,一天天更慈悲,然後變成君子之心,最後變成聖人之心。

現在很多人認為的善,還不是真正的善,因為它帶有大量的偏見和局限。比如學科、文化、民族、宗教、政治理念的局限,等等。在這么多局限下,善文化很難形成普世共識。而且,善文化目前宣揚的,多是一種小善的東西,沒能上升到大善的層面。就是說,現在有很多善文化的傳播者,僅僅在傳播一種行為,沒能讓它發揮影響人心的作用。例如,他們大多停留在物質化的捐贈、支援、資助等行為上面,沒形成大善,還停留在小善、中善的階段。

那麼,什麼是小善,什麼又是中善呢?小善是讓人得到金錢、物質的幫助,它停留在物質層面;中善是授業、解惑,已上升到精神的層面;大善則是傳播真理,傳播為人之道,上升到靈魂和信仰的層面。

小善也很好,然而,小善的行為一旦中止,影響力和效果就會中止。比如,一個貧困生接受了兩千元的援助,如果他不理解其中的意義,或許就會當成一種「劫富濟貧」,不用白不用。那麼,兩千元一旦用完,這種幫助的效果就會消失,還可能產生副作用——那捐助者可能會被當成「冤大頭」,一旦停止捐助,接受捐助者就有可能產生怨恨,甚至將其體現在行為上。換句話說,如果沒有正確的引導,小善帶來的利益,有時反而會讓人墮落。但大善不是這樣。大善的作用,永遠不會隨著行為的中止而消失。

因為,大善是一種精神、一種文化,人們一旦明白了這種精神和文化,善的基因就會永遠紮根在他們心裡,影響他們一輩子。而且,明白人會把善的光明傳遞給更多的人,一代一代傳下去。

——《慧心》節選

作者:雪漠

中國大網路全書出版社

熱點內容
價值分析方法法學 發布:2025-01-17 07:38:27 瀏覽:768
會計財經法規與職業道德模擬試題 發布:2025-01-17 07:34:42 瀏覽:775
新婚姻法24條共同債務 發布:2025-01-17 07:31:52 瀏覽:378
二級建造師法規復習資料 發布:2025-01-17 07:30:23 瀏覽:976
長沙婚姻律師 發布:2025-01-17 06:52:34 瀏覽:479
新三板法律法規 發布:2025-01-17 06:52:32 瀏覽:881
經濟法考試中級會計師 發布:2025-01-17 06:29:14 瀏覽:861
刑事訴訟法是國家安全刑事法 發布:2025-01-17 06:22:46 瀏覽:123
2015經濟法教材下載百度雲 發布:2025-01-17 06:19:42 瀏覽:163
開江法律援助中心 發布:2025-01-17 05:51:57 瀏覽:4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