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學百科 » 變內俗立法變

變內俗立法變

發布時間: 2022-06-01 19:03:48

A. 什麼是王安石變法王安石在變法期間,推行了哪些政策

王安石變法是指在宋神宗時期,王安石發動的旨在改變北宋建國以來積貧積弱局面的一場社會改革運動。

王安石變法期間推行的政策:

一、在富國之法方面:

1.推行青苗法

在每年二月、五月青黃不接時,由官府給農民貸款、貸糧,每半年取利息二分或三分,分別隨夏秋兩稅歸還。

2.推行免役法

將原來按戶輪流服差役,改為由官府僱人承擔,不願服差役的民戶則按貧富等級交納一定數量的錢,稱為免役錢。官僚地主也不例外。

3.推行方田均稅法

下令全國清丈土地,核實土地所有者,並將土地按土質的好壞為五等,作為徵收田賦的依據。

二、在強兵之法方面:

1.推行保甲法

將鄉村民戶加以編制,十家為一保,民戶家有兩丁以上抽一丁為保丁,農閑時集中,接受軍事訓練。

2.推行裁並法

整頓廂軍及禁軍,規定士兵五十歲後必須退役。測試士兵,禁軍不合格者改為廂軍,廂軍不合格者改為民籍。

3.推行將兵法

廢除北宋初年定立的更戍法,用逐漸推廣的辦法,把各路的駐軍分為若干單位,每單位置將與副將一人,專門負責本單位軍隊的訓練,以提高軍隊素質。

三、在取士之法方面:

1.改革科舉制度

頒布貢舉法,廢除明經科,而進士科的考試則以經義和策論為主,增加法科。

2.整頓太學

實行分上、中、下三班不同程度進行教學的太學三舍法制度。

3.惟才用人

重視對中下級官員的提拔和任用,使許多低級官員和下層士大夫得到發揮才乾的機會。

(1)變內俗立法變擴展閱讀:

王安石變法的結果:

王安石變法的目的在於富國強兵,藉以扭轉北宋積貧積弱的局勢。然而變法觸犯了保守派的利益,遭到保守派的反對。法令頒行不足一年,圍繞變法,擁護與反對兩派就展開了激烈的論辯及斗爭,史稱「新舊黨爭」。

B. (19分)閱讀下列材料材料一 安石曰:「變風俗,立法度,最方今之所急也。」上以為然,……據家貲高下,

(1)募役法、方田均稅法。實行募役法是為了減輕農民勞役負擔,不誤版農時(或保證權農民的勞動時間,促進生產發展);實行方田均稅法是為了減少無地、少地農民的負擔。(6分)
(2)特點:重視商品貨幣作用。措施:青苗法:限制高利貸盤剝。增加政府收入;募役法:減輕了農民負擔,保證了生產時間。農民負擔仍很沉重,觸動了大官僚、大地主和富商的利益,遭到他們的激烈反對。(學生無論選什麼,只要能從成功和失敗兩個方面正確分析,即可得分。)(4分)
(3)士:改革科舉制度;農:青苗法、募役法、農田水利法、方田均稅法;兵:將兵法、保甲法、保馬法;商:市易法,均輸法。(4分)
(4)蘇軾認為商鞅變法使秦國驟至富強,最後「得天下」,這是客觀的;秦在農民戰爭打擊下滅亡,這是秦施暴政的結果。蘇軾把秦滅亡的原因歸咎於商鞅變法,這是錯誤的。蘇軾藉此從某種程度上反對王安石的變法。(3分)
(5)平衡各階級的利益,減少變法阻力;加大宣傳力度,統一認識,解決內部紛爭。(答出一方面或言之成理就可以得滿分。)(2分)

C. 王安石變法「 變風俗,立法變」主要有哪三大措施

富國、強兵、取士三大措施。
青苗法、募役法、方田均稅法、市易法等。
成效:促進了農業生產的發展;政府財政收入增加;一定程度上減輕了人民負擔。

D. 簡述王安石變法

王安石變法是中國歷史上針對北宋當時「積貧積弱」的社會現實,以富國強兵為目的的,而掀起的一場轟轟烈烈的改革。王安石以「因天下之力以生天下之財,取天下之財以供天下之費」為原則,從理財入手,頒布了「農田水利法」、均輸法、青苗法、免役法(又稱募役法)、市易法、方田均稅法,並推行保甲法和將兵法以強兵。變法取得的成果是有目共睹的,但它最終以失敗而告終,王安石的缺陷和變法中的種種弊端是主要原因
三大矛盾
1、階級矛盾尖銳:北宋初年,宋朝統治者由於對土地兼並採取「不抑兼並」態度,導致三分之一的自耕農淪為佃戶和豪強地主隱瞞土地,致使富者有田無稅、貧者負擔沉重,連年的自然災害加劇了農民苦難,因而造成各地農民暴動頻繁。 2、民族對立嚴重:北宋與西夏和遼國發生多次戰爭。 3、統治集團內部矛盾突出:改革派與守舊派斗爭激烈。
「三冗」危機
1、冗官,北宋政府採用分化事權的方式,集中皇權,比如,宰相職位一般有很多人擔任,同時還設置了樞密使、參知政事、三司使,來分割宰相的軍、政、財權。官職也不斷增加,導致北宋機構臃腫;採用恩蔭制,一個官僚一生當中可以推薦數十個親屬當官;北宋大興科舉,科舉應試人數增加,取士人數也增加。 2、冗兵,政府為穩定社會秩序招收流民入軍,軍隊數量增加,軍費增加。 3、冗費,冗官、冗兵導致政府財政支出增加,北宋政府還要給西夏和遼「歲幣」,與此同時由於土地兼並現象嚴重,富豪隱瞞土地,導致財政收入銳減,因而造成了北宋政府的財政危機。
一大背景
軍隊渙散,指揮效率和戰鬥力較低,導致北宋在與遼國和西夏的斗爭中常常失敗。 1、北宋政府為了防範武將實行更戍法,頻繁調動武將,導致兵無常帥、帥無常師並設立不同機構管轄軍隊,調兵權與領兵權分離。削弱軍隊戰鬥力。 2、為了穩定社會秩序,北宋政府荒年募兵,招募流民當兵,軍隊戰鬥力下降。 3、北宋以步兵為主,根本就打不過北方少數民族的騎兵。 4、武器生產管理混亂,影響軍隊戰鬥力。
編輯本段安石上台
王安石其人
個人簡歷 王安石(1021—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江西臨川(今江西撫州東鄉縣上池村)人,字介甫,晚號半山,北宋傑出的政治家、思想家、文學家,唐宋八大家之一。他出生在一個小官吏家庭。父名益,字損之,曾為臨江軍判官,一生在南北各地做了幾任州縣官。王安石在 宋神宗
青少年時期隨父親到過許多地方,對宋朝的社會問題有一些感性認識。 安石少好讀書,記憶力強,受到較好的教育。慶歷二年(1042年)登楊寘榜進士第四名,先後任淮南判官、鄞縣知縣、舒州通判、常州知州、提點江東刑獄等地方的官吏。治平四(1067年)神宗初即位,詔安石知江寧府,旋召為翰林學士。熙寧二年(1069年)提為參知政事,從熙寧三年起,兩度任同中書門下平章事,推行新法。熙寧九年罷相後,隱居,病死於江寧(今江蘇南京市)鍾山,謚號「文」,又稱王文公。其政治變法對北宋後期社會經濟具有很深的影響,已具備近代變革的特點,被列寧譽為是「中國十一世紀偉大的改革家」。 步入仕途 慶歷四年(1044年)進士第四名及第,其後在揚州、鄞縣(今浙江寧波)、舒州(今安徽潛山)、常州等地任地方官。多年的地方官經歷,不僅使王安石深刻地認識到宋朝社會普遍性的貧困化,而且也使王安石認識到社會貧困化的根源在於兼並。由此王安石進一步認識到宋封建統治所面臨的危機是:內則不能無以社稷為憂,外則不能無懼於夷狄。因此,嘉佑三年(1058年)王安石在長達萬言的《上仁宗皇帝言事書》中分析了宋朝內憂外患交織,財政日益困窮,風俗日益敗壞的形勢,提出了變更天下弊法及培養大批適應變法革新需要的人才的迫切性。要求宋仁宗以漢、唐兩代王朝的覆亡為前車之鑒,果斷實行變法。他還提出了因天下之力以生天下之財,取天下之財以供天下之費的理財思想。這封言事書受到了一般官僚士大夫的稱贊,卻沒有從最高統治集團中得到任何反應。 文學造詣 其詩「學杜得其瘦硬」,擅長於說理與修辭,善於用典故,風格遒勁有力,警辟精絕,也有情韻深婉的作品。著有《臨川先生文集》。與「韓愈、柳宗元、歐陽修、蘇洵、蘇軾、蘇轍、曾鞏」,並稱為「唐宋八大家」。
醞釀變法
熙寧元年(1068年),新即位的宋神宗問王安石:「當今治國之道,當以何為先?」王安石答:「以 擇術為始。」 熙寧二年,宋神宗問王安石:「不知卿所施設,以何為先?」王安石答:「變風俗,立法度,方今所急也。凡欲美風俗,在長君子,消小人,以禮義廉恥由君子出故也」。 熙寧二年(1069年)二月,王安石開始推行新法,採取一系列改革措施。翰林學士范鎮認為實行「青苗法」是變富人之多取而少取之,然「少取與多取,猶五十步與百步」,七八月間范純仁上書皇上,公開指責安石「掊克財利」,舍「堯舜知人安民之道」,御史中丞呂誨上書劾王安石巧詐,說他:「置諸宰輔,天下必受其禍」。 一次宋神宗和文彥博討論變法之事,神宗說:「更張法制,於士大夫誠多不悅,然與百姓何所不便?」文彥博說:「為與士大夫治天下,非與百姓治天下。」第二年,司馬光給王安石寫了三封長信——《與(王)介甫書》責難王安石「財利不以委三司而自治之,更立制置三司條例司」,「又置提舉常平廣惠倉使者」,「今介甫為政,盡變更祖宗舊法,先者後之,上者下之,右者左之,成者毀滅之,棄者取之,矻矻焉窮日力,繼之以夜不得息」,「今介甫為政,首建制置條例司,大講財利之事,又命薛向行均輸法於江,淮,欲盡奪商賈之利,又分遣使者散青苗錢於天下而收其息,使人愁痛,你子不相見,兄弟妻子離散」。「或所見小異,微言新令之便者,介甫輒艴然加怒,或詬罵 以辱之,或言於上而逐之,不待其辭之畢也。明主寬容如此,而介甫拒諫乃爾,無乃不足於恕乎!」 ;列舉實施新法「侵官」、「生事」、「征利」、「拒諫」、「致怨」等弊端,要求王安石廢棄新法,恢復舊制。王安石則寫了〈答司馬諫議書〉回復:「如君實責我以在位久,未能助上大有為,以膏澤斯民,則某知罪矣,如曰今日當一切不事事,守前所為而已,則非某之所敢知。」後來兩人完全絕裂,司馬光跟皇帝辭職,隱居洛陽專心編纂《資治通鑒》。
編輯本段實施變法
熙寧二年二月,王安石任參知政事,設制置三司條例司,議行新法;四月,遣劉彝、謝卿材、侯叔獻、程顥、盧秉、王汝翼、曾伉、王廣廉八人察諸路農田、水利、賦役;七月,立淮浙江湖六路均輸法;九月,立青苗法;十一月,頒農田水利條約。 王安石
一、機構改革
制置三司條例司 熙寧元年(1068年)二月,設「制置三司條例司」,是王安石推動變法第一個設立之機構,原本宋朝的財政由三司掌握,王安石設立置制三司條例司來作為三司的上級機構,統籌財政,是當時最高的財政機關,此機關除了研究變法的方案、規劃財政改革外,亦制訂國家一年內的收支,並將收入定其為定式。 市易法 熙寧五年(1072年)三月,頒行市易法。由政府出資金一百萬貫,在開封設「市易務」(市易司),在平價時收購商販滯銷的貨物,等到市場缺貨的時候再賣出去。同時向商販發放貸款,以財產作抵押,五人以上互保,每年納息二分。用以達到「通有無、權貴賤,以平物價,所以抑兼並也。」市易法增加了財政收入。 保甲法 熙寧三年(1070年)司農寺制定《畿縣保甲條例頒行》。鄉村住戶,每五家組一保,五保為一大保,十大保為一都保。凡有兩丁以上的農戶,選一人來當保丁,保丁平時耕種,閑時要接受軍事訓練,戰時便徵召入伍。以住戶中最富有者擔任保長、大保長、都保長。用以防止農民的反抗,並節省軍費。
二、改革稅賦
方田均稅 熙寧四年(1071年)八月由司農寺制定《方田均稅條約》,分「方田」與「均稅」兩個部分。「方田」是每年九月由縣長舉辦土地丈量,按土塙肥瘠定為五等,「均稅」是以「方田」丈量的結果為依據,制定稅數。方田均稅法清出豪強地主隱瞞的土地,增加了國家財政收入,也減輕了農民負擔,同時卻嚴重損害了大官僚大地主的利益,遭到他們強烈反對 均輸法 此法已久,早在西漢桑弘羊時試行,唐代以後各郡置均輸官,達到「斂不及民而用度足」。熙寧二年七月,為了供應京城皇室、百官的消費,又要避免商人屯積,在淮、浙、江、湖六路設置發運使,按照「徙貴就賤,用近易遠」、「從便變易蓄買,以待上令」的原則,負責督運各地「上供」物質。意在省勞費、去重斂,減少人民的負擔。 青苗法 熙寧二年九月,頒布青苗法。規定以各路常平、廣惠倉所積存的錢谷為本,其存糧遇糧價貴,即較市價降低出售,遇價賤,即較市價增貴收購。其所積現錢,每年分兩期,即在需要播種和夏、秋未熟的正月和五月,按自願原則,由農民向政府借貸錢物。收成後,隨夏、秋兩稅,加息十分之二或十分之三歸還穀物或現錢。青苗法使農民在新陳不接之際,不至受「兼並之家」高利貸的盤剝,使農民能夠「赴時趨事」,但具體實施中出現強制借貸現象,是王安石變法措施中爭議最大的內容。 募役法 又稱「免役法」,熙寧三年(1070年)十二月,由司農寺擬定,開封府界試行,同年十月頒布全國實施。免役法廢除原來按戶等輪流充當州縣差役的辦法,改由州縣官府自行出錢僱人應役。雇員所需經費,由民戶按戶分攤。原來不用負擔差役的女戶、寺觀,也要繳納半數的役錢,稱為「助役錢」。使得農民從勞役中解脫出來,保證了,勞動時間,促進了生產發展,也增加了政府財政收入。
三、新修水利
規定各地興修水利工程,用工的材料由當地居民照每戶等高下分派。只要是靠民力不能興修的,其不足部分可向政府貸款,取息一分,如一州一縣不能勝任的,可聯合若干州縣共同負責。
四、軍隊改革
裁兵法 整頓廂軍及禁軍: 一、 規定士兵五十歲後必須退役。 二、 測試士兵,禁軍不合格者改為廂軍,廂軍不合格者改為民籍。 將兵法 又叫「置將法」。廢除北宋初年定立的更戍法。用逐漸推廣的辦法,把各路的駐軍分為若干單位,每單位置將與副將一人,專門負責操練軍隊,以提高軍隊素質。 保馬法 神宗時,宋朝戰馬只有十五萬余匹,政府鼓勵西北邊疆人民代養官馬。凡是願意養馬的,由政府供給馬匹,或政府出錢讓人民購買,每戶一匹,富戶兩匹。馬有生病死亡的,就得負責賠償,但遭遇到瘟疫流行,死了不少馬匹,徒增民擾。不久廢止,改行民牧制度。 軍器監法 熙寧六年(1073年)七月頒行免行法。八月廣設軍器監,負責監督製造武器;並且招募工匠,致力改良武器。
改革科舉
三舍法 希望以學校的平日考核來取代科舉考試,選拔真正的人才。「三舍法」,即把太學分為外舍、內舍、上舍三等,「上等以官,中等免禮部試,下等免解」,後來地方官學也推行此法,反映了班級教學的特色。 貢舉法 王安石認為「欲一道德則修學校,欲修學校則貢舉法不可不變」。改革貢舉法,廢明經、存進士,熙寧三年(1070年)三月,進士殿試罷詩、賦、論三題而改試時務策。熙寧四年(1071年),二月,頒新貢舉制,廢明經,專以進士一科取士。另設「明法科」,考察律令和斷案。 惟才用人,凡是有志於改革的人才都被委以重任,不少人成為改革的中堅力量。
編輯本段變法結果
成效
王安石的變法對於增加國家收入,有著積極的作用,北宋積貧積弱的局面得以緩解,北宋熙寧六年(1073年),在王安石指揮下,宋熙河路經略安撫使王韶率軍進攻吐蕃,收復河(甘肅臨夏)、岷(今甘肅岷縣)等五州的作戰。宋軍收復5州,拓地2000餘里,受撫羌族30萬帳,建立起進攻西夏地區的有利戰線。
結果
熙寧六年(1073年)大旱,安上門監鄭俠畫《流民圖》,圖中流民或身背鎖械,或口食草根,告訴皇上說旱災是王安石造成的,神宗大受刺激,對變法產生重大懷疑。王安石認為「水旱常數,堯、湯所不免」,司馬光又上《應詔言朝廷闕失狀》,隨著改革深入,變法最大的支持者宋神宗發生動搖,熙寧七年(1074年)王安石第一次罷相,出知江寧府。變法運動由韓絳、呂惠卿等人繼續執行,呂惠卿師心自用,引起朝中大臣的不滿。熙寧八年二月,召王安石回京復職,繼續執行新法。熙寧九年(1076年)愛子王雱病逝,王安石求退金陵,潛心學問,不問世事。
原因
變法觸動了大地主大官僚階級的利益,遭到他們的強烈反對,司馬光曾經多次上書皇帝取消新法。 同時改革的最主要支持者宋神宗在關鍵時刻發生了動搖,宋神宗死後司馬光出任宰相,徹底廢除新法,連很有成效的募役法也被廢除。 從各項經濟上改革內容可以看出,王安石的新法規模甚大,其中理財方面最為重要,受到時人抨擊。平情而論,王安石變法遭到失敗,也不能完全推到守舊派反對上,他的政策和做法都值得檢討。下列可就四方面論之: (一) 變法事先缺乏宣傳,導致在變法的過程中無法吸引到優秀的人才。在變法的反對陣營中,有一大批的知名人物,而其中的精英部分,在經過足夠的宣傳說服後應該是可以被吸收進變法陣營中的。 (二) 政策執行不力——如青苗法、免役法之實行,與理想相去懸絕。如果貧困民戶自願請貸官錢,尚有可說,但實際上是地方官強迫農民五家互保後在逐家派定數目,稱為散青苗,地方官為了保障秋後本息全部收回,散派的對象是中上之家而非貧下之戶,蓋怕貧下戶無力償還,這還談什麼惠民呢?而青苗法中要收取利息二分,即是百分之二十,這數目是一般平民所不能負擔的。政策執行不力的根本原因是沒有合適的人才推行新法。 (三) 剛愎自用——王安石性剛,與神宗議論國事,有所抗辯,聲色俱厲,神宗每為之改容聽納。創行變法之初,司馬光曾致函叫他不要用心太過,自信太厚,安石覆書抗議,深不以為然,二人本是極要好又互相推重的朋友,從此畫地絕交。例如,蘇軾本來是擁護新法的最好人選,但蘇軾的很多正確的意見也未能被王安石採納。 慶歷新政失敗以後,宋朝嚴重的階級矛盾和民族矛盾並未緩和,積貧積弱的局面仍在向前發展,統治集團感到危機四伏,因而要求改革的呼聲在一度沉寂之後,很快又高漲起來,終於掀起一次更大的變法活動。 失敗的最根本原因:新法沒有觸及社會的根本問題,他只是一場地主階級內部針對北宋統治危機的制度改良,沒有根本觸及核心,不可能從根本上解決封建社會的矛盾。 治平四年(1067年)正月,宋神宗趙頊即位。神宗立志革新,他向元老重臣富弼等人征詢富國強兵和制勝遼與西夏之策,他們規勸神宗,在20年內不要提及用兵二字。宋神宗從此不再倚靠這班元老重臣。熙寧元年(1068年)四月,召「負天下大名三十餘年」的王安石入京,用為參知政事,要倚靠他來變法立制,富國強兵,改變積貧積弱的現狀。當時王安石已成為眾望所歸的人物,士大夫們大都以為只要王安石登台執政,太平可立致,生民咸被其澤。為了推動變法,熙寧二年(1069年)二月,王安石建立一個指導變法的新機構——制置三司條例司(後條例司廢,變法事宜由戶部司農寺主持),並與呂惠卿、曾布等人一道草擬新法,各路設提舉常平官,督促州縣推行新法。由此在中國歷史上影響深遠的王安石變法,便大張旗鼓地開展起來。從熙寧二年到熙寧九年(1076年)的8年內,圍繞富國強兵這一目標,陸續實行了均輸、青苗、農田水利、募役、市易、免行、方田均稅、將兵、保甲、保馬等新法。 各項新法或多或少地觸犯了中上級官員、皇室、豪強和高利貸者的利益。因此,在每一項新法的推行過程當中,遂無例外地都遭受到他們的阻撓和反對。到宋神宗逝世之後,哲宗繼位,高太後垂簾聽政,以司馬光為首的守舊派掌握了政權,此前的新法便在元佑初期全被廢罷。史稱元佑更化。 變法失敗後四十一年,北宋滅亡(1127)。
反響
元佑元年(1086年)司馬光執政,盡廢新法,蘇東坡、范純仁等人皆曰不可,溫公執意而行,不久王 司馬光
安石在南京病死,同年九月,司馬光病逝。史載王安石退居金陵時「聞朝廷變其法,夷然不以為意;及聞罷助役,復差役,愕然失聲曰:『亦罷及此乎?』良久曰:『此法終不可罷也。』」元佑元年二月,罷青苗法。到了三月,范純仁以國用不足,請復之。八月,司馬光奏稱:「散青苗本為利民。」 蘇軾在反對免役法時說,「自古役人之必用鄉戶,猶食之必用五穀……行地之必用牛馬,雖其間或有以它物充代,然終為天下所可常行」。還說「士大夫捐親戚棄墳墓,以從官於四方者,宣力之餘,亦欲取樂……若廚傅蕭然,則似危邦之陋風,恐非太平之聖觀」,但是後來蘇軾又認為免役法確實可行,他在《與滕達道書》中承認,「吾齊新法之初,輒守偏見,至有異同之論。雖此心耿耿,歸於憂國;而所言差謬,少有中理者……回視向之所執,益覺疏矣」,十餘年後元佑更化時,蘇軾反對司馬光廢除免役法,他說「專欲變熙寧之法,不復較量利害,參用所長」。 王安石下台後,司馬光將宋神宗時軍兵用生命奪取的土地,無償送給西夏。司馬光將自己國家的領土無償奉送給西夏,這是一種出賣國土、妥協苟安的行為,這不僅在政治上不體面,而且在軍事上也沒有達到結束兵不連解局面的目的。雖然宋朝實行彌兵政策,一再命令守邊將士不要妄動,可是西夏反而認為宋朝軟弱可欺,不斷進攻蘭州等地。 宋哲宗元佑八年(1093年),在宣仁太後主導下,致力於恢復祖宗舊制,前後歷時九年。支持變法者被稱之為「元豐黨人」,反對變法者被稱之為「元佑黨人」。從此宋朝進入了黨爭的泥沼,不可自拔。
後世評價
明代楊慎的《鉛丹錄》對王安石極盡毀謗之能事,謂為「古今第一小人」。最嚴厲的指控是:「王安石的變法葬送了奄奄一息的北宋王朝」。入清後蔡上翔則有《王荊公年譜考略》一文為王安石之辨誣,以為「荊公之時,國家全盛,熙河之捷,擴地數千里,開國百年以來所未有者。南渡以後,元佑諸賢之子孫,及蘇程之門人故吏,發憤於當禁之禍,以攻蔡京為未足,乃以敗亂之由,推原於荊公,皆妄說也。其實徽欽之禍,由於蔡京。蔡京之用,由於溫公。而龜山之用,又由於蔡京,波瀾相推,全與荊公無涉。」。 梁啟超的《中國六大政治家——王荊公》一書為王安石及其變法翻案代表作,在史料上大量參考蔡上翔的《王荊公年譜考略》,把王安石比作中國的克倫威爾,說他以「不世出之傑,而蒙天下之垢」,稱王安石是「三代下求完人,惟公庶足以當之矣」。 青苗法和市易法實為近代「文明國家」的銀行雛型,免役法堪稱「與今世各文明國收所得稅之法正同」。熙寧八年(1075年),農田水利法推行五年之後,「荊公初執政,即分遣諸路常平官使專領農田水利,吏民能知土地種植之法,陂塘圩土旱堤堰溝洫利害都皆得自言,行之有效,隨功利大小酬賞。其後在位之日,始終汲汲盡瘁於此業。史稱自熙寧二年至九年,府界及諸路所興修利水田凡一萬七百九十三處,為田三十六萬一千一百七十八頃雲。」,「荊公所開水利,不可悉數,其大者曰浚黃河,清汴河。」 梁啟超對變法的結論是「實國史上,世界史上最有名譽之社會革命」。 鄧廣銘、漆俠皆肯定王安石變法。王曾瑜則以聚斂為由,否定王安石變法。然而由於中國古老文化復古情緒嚴重,以及觸犯大官僚大地主的利益,因而王安石在史書中並沒有得到客觀公正的評價。 台灣學者柏楊先生甚贊王安石改革精神。他在書中這樣寫道:「王安石是一個了不起的思想家與政治家,那個紙糊的宋王朝,如果不是他的整頓恐怕早就亡國了——早亡給西夏了,還用不著金國動刀動槍,凡是抨擊王安石最烈的或對王安石人格和私生活最污衊栽贓的,用不著調查,我老人家敢跟你賭1塊錢,他準是條大醬缸蛆。」 列寧稱王安石為11世紀中國最偉大的改革家。
史學界、學術理論界對王安石及其變法時間褒貶不一。梁啟超則給予了王安石及其新法以全新的評價:「若乃於三代下求萬人,唯公庶足以當之矣。」他對王安石的道德情操、學術修養和政治抱負給予了全面的高度肯定。 事實上,在梁啟超的時代,中國已有一部分先知先覺者已經醒來,於是,王安石就被發掘成變法革新者的精神偶像。 那麼,王安石變法失敗的原因是什麼?拋開深刻的社會制度根源,重要的一條是在執行過程中的扭曲,被異化為官員魚肉百姓的「正當」手段,缺乏有效的監督保障。比如,實行青苗法,政府規定利率為20%,官員擅自提到30%,結果新法實行之後連年自然災害,官員逼債,農戶紛紛破產,連富戶也無法倖免;政府要平抑物價、抑制私商,官員就用更壞的官商代替私商,市場、貨源、價格被政府高度壟斷,百姓被盤剝更嚴重。雖然變法增加了財政收入,但以民窮為基礎的國富卻難以持續,社會怨聲載道,民不聊生。 我發現歷史上很多次變法失敗的原因當中,都有一個共同點:它只是少數清醒的人從上而下卻脫離基層老百姓的變革,商鞅變法、王安石變法、戊戌變法莫不如此。改革如果不能普惠民眾,得不到人民群眾的真心支持和擁護,所謂的改革成果也只會是一堆泡沫,最終飄散在歷史長河中。

E. 評價王安石先生在宋神宗時期實行的強制改革

一、王安石變法,史稱「熙寧變法」,在中國傳統的史學評論中是被基本否定的。

如南宋的呂中說,如果范仲淹的慶歷新政得以「盡行」,則不會有「熙寧之急政」,「使仲淹之言得用,則安石之口可塞……神宗銳然有志,不遇范仲淹而遇王安石,世道升降之會,治體得失之幾,於是乎決矣」(《宋大事記講義》卷一)。又說,熙寧時期「引用小人自安石始……蓋安石之法猶出於所學,章子厚(敦)之法將托安石以報私怨耳,至蔡京則又托紹述以奉人主(徽宗)之侈心耳,愈變愈下,所以致中原之禍也」(同上書卷二十一)。又如明清之際的王夫之說:「夷考宋政之亂,自神宗始。神宗之以興怨於天下、貽譏於後世者,非有奢淫暴虐之行,唯上之求治也已亟,下之言治者已煩爾。」(《宋論》卷四)王夫之也談到熙寧變法與引用小人的問題,他說:「國民之交敝也,自苛政始。苛政興,足以病國瘧民,而尚未足以亡……惟是苛政之興,眾論不許,而主張之者,理不勝而求贏於勢,急引與己同者以為援,群小乃起而應之……」(同上書卷六)「是安石之法,未足以致宣、政之禍,唯其雜引呂惠卿、鄧綰、章敦、曾布之群小,以授賊賢罔上之秘計於(蔡)京,則安石之所貽敗亡於宋者此爾。」(同上書卷八)按照傳統的評價,一是王安石變法之「急政」或「苛政」本身有問題,二是它引起激烈的「黨爭」,王安石「急引與己同者以為援,群小乃起而應之」,乃至王安石的新黨「愈變愈下」,所以導致北宋的滅亡。

對王安石變法評價的轉機出現在近代,當時國人面對西方列強的「船堅炮利」,急欲變法而「富國強兵」,遂使商鞅、王安石等都得到肯定的評價。對王安石評價最高者莫過於梁啟超的《王安石傳》,他說:「若乃於三代下求完人,唯公庶足以當之矣。……以不世出之傑,而蒙天下之詬,易世而未之湔者,在泰西則有克林威爾,而在吾國則荊公。」(《王安石傳》,海南出版社2001年版,第22頁)

1949年之後,王安石變法也一直得到肯定的評價。如侯外廬先生主編的《中國思想通史》第四卷(人民出版社1959年版)以非常顯要的位置寫有 「王安石的新學、變法思想和唯物主義哲學」一章,此章之外的北宋思想,除把李覯作為「王安石的先驅」外,其餘都作了基本否定的評價。商鞅、王安石等在文革時期的「評法批儒」中曾成為中國歷史上「正確路線」的代表。而在改革開放以後,王安石變法仍在「改革是解放生產力」的背景下得到高度肯定(參見鄧廣銘《北宋政治改革家王安石》,河北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第3頁)。

我本來對於王安石變法夙無研究,但近幾年研究范仲淹的思想,寫成《范仲淹與宋學精神》(此文初稿於2003年,有三萬余字,最近發表在《中國儒學》第一輯,商務印書館2006年版),其中涉及熙寧變法的問題。此文第一部分講「范仲淹與慶歷新政」,第二部分講「慶歷新政與熙寧變法」,第三部分講 「范仲淹與儒學復興」。後一部分曾以《范仲淹與宋代儒學的復興》為題發表在《哲學研究》2003年第10期,前兩部分縮寫成《慶歷新政與熙寧變法——兼論二程洛學與兩次「革新政令」的關系》,發表在《中州學刊》2004年第1期(後來又作有《「慶歷新政與熙寧變法」補說》,發表在同刊2005年第1期)。我認為,宋學精神的真正開創者是范仲淹,「宋初三先生」(胡瑗、孫復、石介)以及李覯等等是范仲淹門下的「賢士」,占據宋代哲學史或思想史主流位置的道學(或理學)是在慶歷新政和熙寧變法的正反兩方面作用下形成的。雖然道學也有歷史的局限性(這種局限性可部分地歸於受熙寧變法的所激而致),但我對於道學持基本肯定的態度。

宋代儒學的復興本來是針對佛老的,但是熙寧變法之後,二程已把王安石新學當作超過佛老的「大患」(《程氏遺書》卷二上:「在今日,釋氏卻未消理會,大患者卻是介甫之學……如今日卻要先整頓介甫之學,壞了後生學者」)。可以說,道學的王霸、義利、理欲之辨主要是針對王安石新學的,道學與新學的對立以及南渡以後「道學集團」與「官僚集團」的對立(參見余英時《朱熹的歷史世界》,三聯書店2004年版,第627頁),是兩宋政治文化發展的一條主線。如果我們仍把占據宋代(以及元明清)思想主流的道學看作是「保守派」、代表「豪族地主集團」的利益、「思想史上的濁流」,那麼高度評價王安石新學,自然可以文通理順。然而,如果現在學術界的主流觀點已是對道學持基本肯定的態度(盡管它也有歷史的局限),那麼把王安石新學依然評價得如此之高,就會陷入思想史評價的扞格難通。當然,對於宋明理學的評價仍是可以討論的,但若棄置這種討論於不顧,只是單方面地高度評價王安石新學,則這種評價只是偏學而已。如果對新學和理學都予以高度評價,同等觀之,兩無軒輊,那麼這也只是迴避矛盾的苟全而已。

我在寫《「慶歷新政與熙寧變法」補說》的過程中,想起一句流行甚廣的列寧對王安石的評價,即「王安石是中國11世紀時的改革家」。我特意對此作了考證,先是作為此文的一個注釋,後因文字太長而單獨成篇,即發表於2004年8月10日《光明日報》史學版的《關於列寧評價王安石的一個誤引》。我認為,那篇文章已經考證清楚了這絕對是個誤引,是普列漢諾夫以此為論據來反對列寧的,而列寧則否認「20世紀的俄國可以同11世紀的中國相比較」(《列寧全集》中文第二版第12卷第226頁)。
思想史評價上的矛盾,以及對列寧評價王安石的誤引,只是說明重新評價王安石變法的必要,而如何重新評價則必須根據史料,實事求是地進行分析。

二、以往對王安石變法的研究,我認為有兩個致命的缺陷:一是沒有對范仲淹的慶歷新政與王安石的熙寧變法作比較,二是沒有對王安石本人思想的轉向作分析。

關於范仲淹的慶歷新政,在此不能作詳述,概括而言之,即慶歷新政是以整飭吏治為首要,以砥礪士風、改革科舉、興辦學校、認明經旨、培養人才為本源,兼及軍事和經濟等領域。正是因為慶歷新政是以砥礪士風、改革科舉、興辦學校、認明經旨、培養人才為本源,所以宋代的學風為之丕變,「明體達用之學」得以確立並向全國推廣,經學歷史遂由「經學統一時代」進入慶歷以後的「經學變古時代」(參見皮錫瑞《經學歷史》,中華書局1959年版,第220頁)。在范仲淹的周圍有韓琦、富弼等聲氣相通的同僚,有歐陽修與他共進退,有宋初三先生、李覯、劉敞、劉牧等一批「賢士」,而范仲淹「導橫渠以入聖人之室,尤為有功」(《宋元學案?序錄》),以後三蘇的蜀學、王安石的新學、二程的洛學等等都是在慶歷新政的風氣感召之下逐漸形成的(參見拙文《宋學與<宋論 >——兼評余英時〈朱熹的歷史世界〉》,《儒林》第一輯,山東大學出版社2005年版)。

熙寧變法與慶歷新政的不同在於,它是以功利或財利為首要,此即宋神宗所說「當今理財最為急務」(《宋史全文》卷十一),王安石所說「臣以理財為方今先急」(《續資治通鑒長編》卷二二○)。我們暫不評價以「理財」為急務的得失,而先述王安石本人思想的轉向。

范仲淹於宋仁宗皇佑四年(1052)由山東的青州徙知安徽的潁州,夏五月行至他的出生地徐州而病逝。王安石在《祭范潁州文》中說:「嗚呼吾公,一世之師。由初迄終,名節無疵。」「上嘉曰才,以副樞密……遂參宰相,厘我典常。扶賢贊傑,亂冗除荒。官更於朝,士變於鄉。百治具修,偷墮勉強……」(《王安石全集》卷八十五)由此可見,王安石原是與當時的許多士人一樣,奉范仲淹為「一世之師」;他說范仲淹一生「名節無疵」,這也是後人對范仲淹的普遍評價(如《宋元學案?序錄》雲:「高平一生,粹然無疵」);而且,他對范仲淹主持的慶歷新政也作了高度評價。然而到了熙寧九年(1076),王安石面對「黨爭」的壓力,竟然在宋神宗面前批評范仲淹「好廣名譽,結游士,以為黨助,甚壞風俗」(《續資治通鑒長編》卷二七五)。這是王安石對范仲淹評價的一個轉向。可以想像,當時王安石是把范仲淹也作為一個假想敵的,而范仲淹如果還活著的話,他很可能也像他的兒子范純仁那樣加入「舊黨」。這並不奇怪,范仲淹早在天聖三年(1025)作的《奏上時務書》中就奉勸仁宗「用人之議,不以遠大為迂說,不以淺末為急務」(《範文正公集》卷七),他在臨終給仁宗上的《遺表》中也痛陳慶歷新政的夭折:「事久弊則人憚於更張,功未驗則俗稱於迂闊,以進賢授能為樹黨,以敦本抑末為近名。」(同上書卷十六)而宋神宗和王安石的以「理財」 為急務,實也正是范仲淹所批評的「以淺末為急務」,違背了范仲淹的「進賢授能」、「敦本抑末」改革思想(范仲淹主張發展農、工、商,他所謂「抑末」是指 「革濫賞,省冗官」和「減徭役」等等,參見其所作《四民詩》和《答手詔條陳十事》)。

王安石於慶歷二年(1042)中進士,做了十多年的地方官,在嘉佑三年(1058)被召入朝,寫了《上仁宗皇帝言事書》。此書長達萬言,但以往的王安石變法研究,大多隻集中在此書中的一段話,即:「臣於財利,固未嘗學,然竊觀前世治財之大略矣。蓋因天下之利,以生天下之財;取天下之財,以供天下之費。……誠能理財以其道,而通其變,臣雖愚,固知增吏祿不足以傷經費也。」(《王安石全集》卷三十九)這段話是與後來的熙寧變法的精神相符合的,但它只是《言事書》中的枝節之點。此書先講改革的必要,然後講「法先王之政」應該「法其意」,接著就提出:當時如欲「改易更革」,「其勢必不能」,這是因為「方今天下之(人)才不足」。在吏治腐敗的情況下,「朝廷每一令下,其意雖善,在位者猶不能推行,使膏澤加於民,而吏輒緣之為奸,以擾百姓」。因此,「方今之急,在於人才而已」。於是,他向仁宗提出對於人才要「教之、養之、取之、任之」。上述的那段話,只是在講到「養之」時的一個節目而已。《言事書》的精神是改革必須整飭吏治,「方今之急,在於人才而已」,這是與慶歷新政的精神相一致的。

宋仁宗於嘉佑八年(1063)逝世,繼立者英宗在位不滿四年而死,其子神宗繼位。熙寧元年(1068)三月,神宗對文彥博等大臣提出:「當今理財最為急務,養兵備邊,府庫不可不豐,大臣共宜留意節用。」(《宋史全文》卷十一)此後的熙寧變法實就是稟承了神宗的這個旨意,但這個旨意並未得到大臣們的認同,而逐漸俯從於這個旨意的就是新進的王安石。同年四月,「詔新除翰林學士王安石越次入對」,神宗問:「方今治,當何先?」王安石答:「以擇術為始。」 此時,他所謂「擇術」就是希望神宗「以堯舜為法」(同上)。在此後上的《本朝百年無事札子》中,王安石勸神宗去因循之弊,作「大有為之君」,他先列舉了科舉和吏治等方面的問題,然後才講到「其於理財大抵無法,故雖儉約而民不富,雖憂勤而國不強」(《王安石全集》卷四十一)。同年八月,在「理財」的問題上王安石和司馬光發生爭論,安石曰:「國用不足,由未得善理財之人故也。」光曰:「善理財之人不過頭會箕斂,以盡民財,如此則百姓窮困,流離為盜,豈國家之利耶?」安石曰:「此非善理財者也。善理財者,民不加賦而國用饒。」光曰:「此乃桑弘羊欺漢武帝之言……」(《宋史全文》卷十一)此時,神宗口頭上說「朕亦與司馬光同」,但心中已屬意於王安石。

熙寧二年二月,神宗擢用王安石為右諫議大夫、參知政事,設制置三司條例司,議行新法。神宗問:「卿所施設,以何為先?」王安石答:「變風俗,立法度,最方今所急也。凡欲美風俗,在長君子,消小人。以禮義亷恥,由君子出故也。」(同上)此時,王安石的答問仍是以「風俗」「法度」為先。同年三月,神宗顯然想加快對「理財」的部署,他問王安石:「制置條例如何?」安石答:「已檢討文字,略見倫緒。然今欲理財,則須使能。天下但見朝廷以使能為先,而不以任賢為急;但見朝廷以理財為務,而於禮義教化之際,未有所及。恐風俗壞,不勝其弊。陛下當深念國體,有先後緩急。」(同上)此時,王安石已有了「理財」的方案,但他仍考慮「國體」和「先後緩急」的問題,即認為應以「任賢」和「禮義教化」為先急。

同年四月,「遣使八人察諸路農田、水利、賦役」,此八人中不僅有胡瑗門下高弟劉彝,而且有程顥。程顥在熙寧元年就向神宗上《論王霸札子》和《論十事札子》,即主張變法。正如後來朱熹所評論:「新法之行,諸公實共謀之,雖明道先生不以為不是,蓋那時也是合變時節。但後來人情洶洶,明道始勸之以不可做逆人情底事。及王氏排眾議行之甚力,而諸公始退散。」(《朱子語類》卷一三○)

引起政爭和以後激烈黨爭的是在同年七月頒布均輸法,九月頒布青苗法。這兩部「理財」的新法一出,立即遭到司馬光、范純仁、曾公亮、趙抃、富弼、韓琦,以及蘇轍、蘇軾、程顥等朝臣的反對,而王安石則「排眾議行之甚力」,並且「急引與己同者以為援」(《宋史全文》卷十一:「呂惠卿最為安石所賢,屢薦於上,事無大小必與之謀,時人號安石為孔子,惠卿為顏子」),新法的反對派則或罷貶或辭職,「諸公始退散」。

熙寧四年二月,王安石對神宗說:「今所以未舉事者,凡以財不足故。臣以理財為方今先急,未暇理財而先舉事則事難濟。」(《續資治通鑒長編》卷二二 ○)至此,王安石無論在行動上還是在口頭上都與神宗取得了一致,他的轉向至此而完成。對於這一轉向,呂中評論說:「夫安石初意不過欲變法耳,未敢言興利也;迨青苗既行,始興利也。」(《宋大事記講義》卷一)王夫之評論說:「神宗有不能暢言之隱,當國大臣無能達其意而善謀之者,於是而王安石乘之以進。帝初涖政,謂文彥博曰:『養兵備邊,府庫不可不豐。』此非安石導之也,其志定久矣。」(《宋論》卷六)呂中的評論不如王夫之深刻,熙寧變法的以「理財」為急務,並非王安石的先隱後彰,而是王安石逐漸俯就、迎合了神宗的旨意。因此,嚴格地說,熙寧變法應是宋神宗和王安石的變法。這樣就可以解釋,在熙寧九年王安石被罷相以後,神宗在元豐年間仍推行新法,直至他在元豐八年(1085)一死方休,故熙寧變法又稱「熙豐新法」。

宋神宗和王安石的以「理財」為急務,並不是以發展經濟或「解放生產力」為急務,而是以解決「國用不足」或「府庫不豐」的問題為急務。若其重視農田、水利,則已早見於范仲淹的《答手詔條陳十事》(參見其「厚農桑」條的「開河渠,或築堤堰陂塘之類」),程顥等也曾參加了熙寧二年的視察農田、水利等,這是不會引起朝臣的爭論以至黨爭的。

引起爭論的是均輸法和青苗法。所謂「均輸法」主要是設發運使官,掌管東南六路的稅斂、糴買、上貢物品等,「稍收輕重斂散之權,歸之公上」,以緩解國家「財用窘急」的問題。「青苗法」則是由國家在春夏糧食未熟時借錢給農民,待收成後加十分之二的利息,隨原有的夏秋兩稅還納,這被認為是「散惠興利」,抑制兼並,而「其實不過是朝廷按當時一般的利率來放高利貸」(參見蔡美彪等著《中國通史》第五冊,人民出版社1978年版,第145-147頁)。均輸法一出,知諫院的范純仁就奏請罷均輸法,說均輸「將籠諸路雜貨,漁奪商人毫末之利」,並批評王安石:「欲求近功,忘其舊學。舍堯舜『知人』『安民』之道,講五伯富國強兵之術。尚法令則稱商鞅,言財利則背孟軻。……異己者指為不肖,合意者即謂賢能。」(《續資治通鑒紀事本末》卷五十八)蘇轍也抨擊均輸法,謂 「法術不正,吏緣為奸,掊克日深,民受其病」(《欒城集》卷三十五《制置三司條例司論事狀》)。青苗法頒布後,宰相富弼稱病辭職。司馬光與呂惠卿爭於朝: 「平民舉錢出息,尚能蠶食下戶,況縣官督責之威乎?」(《宋史?司馬光傳》)韓琦也諫止青苗法,說這是「官放息錢,與初抑兼並、濟睏乏之意絕相違戾,欲民信服,不可得也。」(《續資治通鑒長編紀事本末》卷六十八)。

司馬光在《乞罷條例司常平使者疏》中批評青苗法的執行,出現「不問民之貧富」而強行「抑配」(攤派)的情況,又令「貧富相兼,共為保甲」,貧者得錢後無力償還,「吏督之急」則逃散四方,「富者不去則獨償數家所負」,這樣下去會使「貧者既盡,富者亦貧」(《司馬溫公集》卷四十一)。他又在《與王介甫書》中批評王安石:「更立制置三司條例司,聚文章之士及曉財利之人,使之講利」,「又於其中不次用人,往往暴得美官,於是言利之人皆攘臂圜視,炫鬻爭進,各鬥智巧,以變更祖宗舊法」,並告誡王安石,「諂諛之士於介甫當路之時,誠有順適之快,一旦失勢,必有賣介甫以自售者矣」(同上書卷六十)。司馬光的告誡後來還真的在王安石的身上應驗了,《宋元學案?荊公新學略》載:「初,呂惠卿為先生所知,驟引至執政,洎先生再相,苟可以中先生,無不為也。……(荊公)退居金陵,始悔恨為惠卿所誤。」《宋史?呂惠卿傳》也記:「惠卿既叛安石,凡可以害王氏者,無不為。」

程顥在均輸法、青苗法頒布後便與新法「意多不合,事出必論列,數月之間,章數十上,尤極論者:輔臣不同心,小臣與大計,公論不行,青苗取息,賣祠部牒,差提舉官多非其人及不經封駁,京東轉運司剝民希寵不加黜責,興利之臣日進,尚德之風浸衰等十餘事」(《程氏文集》卷十一《明道先生行狀》)。所謂 「輔臣不同心」,就是當時的新法引起政爭;王安石為推行新法,「舉劾不奉行之官」,又越次提拔一些「曉財利之人」,此即「小臣與大計,公論不行」。程顥認為,在「輔弼大臣人各有心,睽戾不一致……中外人情交謂不可」的情況下,變法是難以達到「興治」的效果的。他更指出,「設令由此僥幸,事有小成,而興利之臣日進,尚德之風浸衰,尤非朝廷之福」。程顥反對新法,希望神宗「外汰使人之擾,亟推去息之仁」,即主張撤免擾亂地方的「提舉官」,停止「取息」牟利的青苗法,代之以「去息」的仁政(參見《程氏文集》卷一《諫新法疏》)。當時,二程和張載等人主張「復井田」,這是一種帶有均田或土地國有性質的道德理想主義改革方案,說其「空想」是可以的,但說他們代表「豪族地主集團」的利益則是沒有根據的。

在《列寧全集》第12卷中有:「王安石是中國11世紀時的改革家,實行土地國有未成。」 這是普列漢諾夫「從法國無政府主義者埃?雷克呂的地理學著作中摘引」出來的,並以此為論據來反對列寧的「土地國有」主張。其對王安石變法的誤解是顯而易見的,其實,在思想上有主張「土地國有」因素的並非王安石,而是王安石變法的反對派。

三、對於王安石變法的評價,可以從思想傳統和歷史現實兩個角度予以評價。

從思想傳統的角度說,關於王安石變法的爭論顯然受到儒家的「體用」「本末」和「義利之辨」思想傳統的影響。王安石也是這個傳統中的一份子,這從他所謂「變風俗,立法度,最方今所急也……以禮義亷恥,由君子出故也」,以及「當深念國體,有先後緩急」雲雲,可以看出來。但當他在行動上和口頭上轉向以 「理財」為急務時,他就違背了儒家的這個傳統。而深受這個傳統影響的多數朝臣反對熙寧變法,從儒家的價值取向和宋朝以儒治國的「國體」來說,「正義」顯然不在新黨方面。這個傳統是如此的深厚,以致王安石本人可以用他熙寧二年三月以前的說法來反對自己,當他在變法的過程中又用精心炮製的《周官新義》來為「理財」作合理性辯護時,那也是徒勞的。

從歷史現實的角度說,慶歷新政和熙寧變法都是要解決當時宋朝所面臨的嚴重危機。這種危機最突出的表現就是「國用不足」和士風不正、吏治腐敗。范仲淹在《奏上時務書》中說:「修辭者不求大才,明經者不問大旨。師道既廢,文風益澆。詔令雖繁,何以戒勸?士無廉讓,職此之由。其源未澄,欲波之清,臣未之信也。儻國家不思改作,因循其弊,官亂於上,風壞於下,恐非國家之福也。」在范仲淹看來,「今之縣令循例而授,多非清識之士。衰老者為子孫之計,則志在苞苴,動皆徇己;少壯者恥州縣之職,則政多苟且,舉必近名。……以一邑觀之,則四方縣政如此者十有七八焉,而望王道之興不亦難乎!」他認為「固邦本,救民之弊」必須首先「舉縣令,擇郡守」,「慎選舉,敦教育」,這樣才可以解決「簿書不精,吏胥不畏,徭役不均,刑罰不中,民利不作,民害不去」等等問題(參見《範文正公集》卷八《上執政書》)。范仲淹的這個改革思想本來也是王安石所接受的,這也就是他在給仁宗上的《言事書》中所說,當時如欲「改易更革」,「其勢必不能」,在吏治腐敗的情況下,「朝廷每一令下,其意雖善,在位者猶不能推行,使膏澤加於民,而吏輒緣之為奸,以擾百姓」,因此「方今之急,在於人才而已」。後來熙寧變法的失敗,其中一個重要的原因,也是因為「吏緣為奸,掊克日深,民受其病」,推行青苗法的提舉官以多貸為有功,不問民之貧富,強行「抑配」,各級官吏則假新法之名而徇私舞弊,與民爭利,搞得「紛紛擾擾,莫安其居」。這就是說,當時的熙寧變法起碼應該考慮「理財」和任賢授能、禮義教化如何協調並進的問題。而宋神宗卻一味地強調「當今理財最為急務」,王安石也俯就、迎合這一旨意,以致激起朝臣之間的政爭以至黨爭。

熙寧變法在「理財」方面,特別是它也曾頒布了「農田水利法」、「方田均稅法」等等,並非沒有成效,這在鄧廣銘先生書的「為天下理財的成效」一節已有較充分的表述(參見《北宋政治改革家王安石》第314-325頁)。但從它對歷史發展的影響、效果或「實踐標准」(參見同上書第9頁)來考慮,我認為仍不能對它作出積極肯定的評價。

首先,把熙寧變法的反對派都說成是「保守派」,把「新黨」與「舊黨」之爭說成是社會發展的「新與舊之間的矛盾斗爭」(參見同上書第314頁),我認為是難以成立的。如果不作出這樣的帶有「階級之間斗爭」色彩的簡單判斷,那麼熙寧年間的「輔臣不同心」「睽戾不一致」,而宋神宗和王安石強力推行新法,致使舊黨「諸公退散」,新黨又越次提拔了一些並非品學兼優的「曉財利之人」,這就在變法的時機、策略和用人路線上犯了政治家的大忌,為以後更加激烈的黨爭以及新黨的「愈變愈下」埋下了禍根。

其次,熙寧年間的黨爭本來是程顥所要避免的,他與王安石「雖道不同」,但與之論事「心平氣和,荊公多為之動」,但「言路好直者,必欲力攻取勝,由是(荊公)與言者為敵矣」(《明道先生行狀》)。程頤後來反省說:「新政之改,亦是吾黨爭之有太過,成就今日之事,塗炭天下,亦須兩分其罪可也。」(《程氏遺書》卷二上)程顥也說:「王介甫性狠愎,眾人以為不可,則執之愈堅。君子既去,所用皆小人,爭為刻薄,故害天下益深。使眾君子未與之敵,俟其勢久自緩,委屈平章,尚有聽從之理,則小人無隙以乘,其為害不至此之甚也。」(邵伯溫《聞見前錄》卷十五)此次黨爭之害,是在熙、豐年間舊黨全被貶逐,而其遺禍則是在神宗死後,司馬光執政,盡力排除新黨;哲宗親政後,新黨中的章敦、蔡京等先後執政,把舊黨全都打入元佑黨案;而元佑黨案又為南宋的慶元黨案開了先河,這兩次黨案乃「兩宋治亂存亡之所關」(《宋元學案?元佑黨案》)。從熙寧黨爭到元佑黨案,新、舊黨「亦須兩分其罪可也」,但新黨的責任畢竟要大一些。

再次,曾被予以高度評價的王安石所謂「天變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固然表明了王安石的剛毅果敢精神或「唯物主義觀點」,但在君主集權的政治制度和「輔臣不同心」的政治形勢下,此「三不足」說所起的作用並不都是積極的。如在廣開言路方面,呂中評論說:「熙寧之初,言者何多;熙寧四年以後,言者何少。當(熙寧)七年因旱求直言也……猶有爭新法之風……至八年因彗星而求直言,安石先倡『天道遠』之說,而人言不能入矣……直言之氣塞矣。」 (《宋大事記講義》卷十四)在《宋元學案?荊公新學略》中亦載有:「金陵三不足之說……非獨為趙氏禍,為萬世禍。人主之勢,天下無能敵者,人臣欲回之,必思有大於此者把攬之。今乃教之不畏天變,不法祖宗,不恤人言,則何事不可為也?」直到明清之際的王夫之,也仍認為「三不足」之說是「禍天下而得罪於名教」 (《讀通鑒論》卷二十九)。

最後,也是我最遺憾的一點是,熙寧變法從反面刺激了道學的發展,而道學的歷史局限性又影響了元明清三代的發展。例如,范仲淹在《遺表》中希望仁宗 「上承天心,下徇人慾」,可見「人慾」在那時候是個積極肯定的詞彙,但後來道學家針對熙寧變法和「君心之非」,嚴格地分辨王霸、義利、理欲,以致後來「存天理,滅人慾」竟然成為一個普遍的教條。再如,慶歷時期的「明體達用之學」,除了重視「明體」「經義」之外,也是重視「達用」「治事」的:「其教人之法,科條纖悉具備,立經義、治事二齋……治事則一人各治一事,又兼攝一事,如治民以安其生,講武以御其寇,堰水以利田,算歷以明數是也。」(《宋元學案?安定學案》)如此發展下去,則中國不難產生「技術專科」性質的學校。但熙寧變法以後,黨爭日烈,道學家更重視王霸、義利、理欲之辨,在治世方面又以「格君心之非」為根本或前提(參見拙文《程朱的「格君心之非」思想》,《中國社科院研究生院學報》2006年第1期),遂使「治事」之學日益荒疏,至朱熹提出《白鹿洞書院揭示》,道學家的書院已只重視「明人倫」,而沒有「治事」之齋了。這對於中國歷史發展的消極作用,雖不能直接歸咎於熙寧變法,但我痛為慶歷新政的夭折而惜也。

F. 變風俗,立法度,最方今之所急也。翻譯

譯文:改變過去的風俗,樹立新法並大力推行,這就是現在最急迫的事情。

G. 商鞅變法中的內立法變的內容

是承認土地私有,允許自由買賣。這就從法律上維護了封建土地私有制,有利於地主經濟的發展。
二是獎勵耕戰,包括獎勵耕織和獎勵軍功兩方面的內容。獎勵耕織就是獎勵一家一戶的男耕女織的農業生產,以生產糧食布帛多少為標准,凡是努力耕織生產糧食布帛多的,免去其本身的徭役。這就促進了小農經濟和農業生產的發展,保證了封建國家的財源和兵源。獎勵軍功,規定軍功以在前線斬得敵人首級多少來計算,按照軍功大小授予不同的爵位和田宅。貴族凡是沒有立軍功的就沒有爵位,不能享受特權。這就嚴重地打擊了奴隸主貴族的特權,鼓舞將士勇敢戰斗,加強了秦軍的戰鬥力。
三是普遍推行縣制,由國君直接派官治理,使縣成為直屬於國君的地方組織,從而加強了中央集權。

H. 變風俗,立法度,最方今之所急也.翻譯

改變過去的風俗,樹立新法並大力推行,這就是現在最急迫的事情。
出自《宋史·王安石傳》
二年二月,拜參知政事。上謂曰:「人皆不能知卿,以為卿但知經術,不曉世務。」安石對曰:「經術正所以經世務,但後世所謂儒者,大抵皆庸人,故世俗皆以為經術不可施於世務爾。」上問:「然則卿所施設以何先?」安石曰:「變風俗,立法,最方今之所急之。」上以為然。於是設制置三司條例司,命與知樞密院事陳升之同領之。安石令其黨呂惠卿任其事。而農田水利、青苗、均輸、保甲、免役、市易、保馬、方田諸役相繼並興,號為新法,遣提舉官四十餘輩,頒行分下。
安石性強忮,遇事無可否,自信所見,執意不回。至議變法,而在廷交執不可,安石傅經義,出己意,辯論輒數百言,眾不能詘。甚者謂「天變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罷黜中外老成人幾盡,多用門下儇慧少年。久之,以旱引去,洎復相,歲余罷。終神宗世不復召,凡八年。
譯文
北宋神宗熙寧二年二月,王安石被任命為參知政事。皇上對他說:「人們都不了解愛卿你的才能,都以為你只懂得經理學術,不懂的政治事務。」王安石回答說:「經術學問正是用來處理政務世事的,只是後來很多所謂「大儒」,大部分都是才能庸俗之人,因此世上俗人才都以為經學不能輔佐治世罷了。」皇上問:「既然這樣那麼你最先開始的施政措施是什麼?」王安石答道:「改變劣習風俗,樹立法規,是現在最亟需的了。」皇上認為是對的。於是開設增置三司條例司機構,任命他與知樞密院事陳升之一並負責。而後農田水利、青苗、均輸,保甲、免役、市易、保馬、方田等等變法相繼開始實施,號稱新法,派遣提攜推舉各類官員四十餘人,分派頒布執行新法。
王安石性格倔強剛愎,遇事不管對與錯,都堅持自己的意見,執意不肯改變。到議論變法時,在朝百官都持不能變法的意見,王安石陳述儒家經義,提出自己的主張,辯論起來動不動就是好幾百字,大家都駁不倒他。他甚至說「天災不足以畏懼,祖宗不足以效法,人們的議論不足以憂慮」。朝廷內外老成持重的人幾乎都被王安石解除官職了,他大量起用自己門下輕薄而有點小聰明的年輕人。王安石當了很長時間的宰相,因為旱災而引退,等到再擔任宰相,只過了一年多就被罷免了,直到神宗朝結束,也沒有被再召回朝廷,前後共八年。

I. 王安石變法的主要內容是什麼呢

北宋中葉以後,內部方面,政府官員數目持續膨脹激漲,真宗景德年間(1004年-1007年)內外官已達一萬多人,仁宗皇祐年間(1049年-1053年)達兩萬多人,「十倍於國初」,導致冗官、冗費激增,執政大臣多「榻茸常材,斗筲小器」,「班僅庶僚,非有殊跡,亦被橫賜。」,保守主義盛行,不得不與豪,強,地,主妥協,土,地,兼,並日益嚴重。土,地,兼,並,迫,使,農,民轉職軍旅,使得軍隊人數激增。北宋初年給予軍、公,人,員極大優惠和特,權,可免除差役和賦稅。對外方面,對遼、西夏等國的戰,爭,仁宗慶歷年間(1041年-1048年)軍隊人數是一百二十五萬九千人,使得,軍,事,費,用增加,「養兵之費,在天下據七八。」,將不專兵和軍紀不明使宋軍嚴重缺乏訓練,終日「游戲於廛市間,以鬻巧誘畫為業,衣服舉措不類軍兵」,「衛兵入宿不自持被而使人持之;禁兵給糧不自荷而僱人荷之。」。英宗治平二年,歲入達一億一千六百一十三萬之巨,官費、軍,費等支出卻達一億二千零三十四萬,很明顯是入不敷出。使得北宋的國,庫,空,虛,人,民,生,活,壓,力更加沉重。真宗朝有李順、張余等領導益州賊亂,之後,持續爆發小規模的匪,亂,「一年多如一年,一火(伙)強如一火」。
神宗熙寧元年,新即位的宋神宗問王安石:「當今治國之道,當以何為先?」王安石答:「以擇術為始。」熙寧二年,宋神宗問王安石:「不知卿所施設,以何為先?」王安石答:「變風俗,立法度,方今所急也。凡欲美風俗,在長君子,消小人,以禮義廉恥由君子出故也……」同年二月,王安石開始推行新,法,採取一系列改,革,措,施。翰林學士范鎮認為實行「青苗法」是變富人之多取而少取之,然「少取與多取,猶五十步與百步」,七八月間范純仁上書皇上,公開指責安石「掊克財利」,舍「堯舜知人安民之道」,御史中丞呂誨上書劾王安石巧詐,說他:「置諸宰輔,天下必受其禍」。一次宋神宗和文彥博討論變,法之事,神宗說:「更張法制,於士大夫誠多不悅,然與百姓何所不便?」文彥博說:「為與士大夫治天下,非與百姓治天下。」第二年,司馬光給王安石寫了三封長信——〈與王介甫書〉責難王安石「財利不以委三司而自治之,更立制置三司條例司」,「又置提舉常平廣惠倉使者」,「今介甫為政,盡變更祖宗舊法,先者後之,上者下之,右者左之,成者毀滅之,棄者取之,矻矻焉窮日力,繼之以夜不得息。……」,「今介甫為政,首建制置條例司,大講財利之事,又命薛向行均輸法於江,淮,欲盡奪商賈之利,又分遣使者散青苗錢於天下而收其息,使人愁痛,你子不相見,兄弟妻子離散。……」,「或所見小異,微言新令之便者,介甫輒艴然加怒,或詬罵以辱之,或言於上而逐之,不待其辭之畢也。明主寬容如此,而介甫拒諫乃爾,無乃不足於恕乎!」;列舉實施新法「侵官」、「生事」、「征利」、「拒諫」、「致怨」等弊端,要求王安石廢棄新法,恢復舊制。王安石則寫了〈答司馬諫議書〉回復:「如君實責我以在位久,未能助上大有為,以膏澤斯民,則某知罪矣,如曰今日當一切不事事,守前所為而已,則非某之所敢知。」後來兩人完全絕裂,司馬光跟皇帝辭職,隱居洛陽專心撰寫《資治通鑒》。
神宗熙寧二年二月,王安石任參知政事,設「制置三司條例司」,議行新法;四月,遣劉彝、謝卿材、侯叔獻、程顥、盧秉、王汝翼、曾伉、王廣廉八人察諸路農田、水利、賦役;七月,立淮浙江湖六路「均輸法」;九月,立「青苗法」;十一月,頒「農田水利條約」。細項如下:
經濟方面:
制置三司條例司
神宗熙寧元年二月,設「制置三司條例司」,是王安石推動,變,法第一個設立之機,構,原本宋朝的財,政由三司掌握,王安石設立制置三司條例司來作為三司的上,級,機,構,統,籌,財,政,是當時最高的財,政,機,關,此機關除了研究,變,法的方案、規劃財,政,改,革,外,亦制訂國家一年內的收支,並將收入定其為定式。
均輸法
均輸法此法已久,早在西漢桑弘羊時試行,唐代以後各郡置均輸官,達到「斂不及民而用度足」。神宗熙寧二年七月,為了供應京城皇室、百官的消費又要避免商人屯積,在淮、浙、江、湖六路設置發運使,按照「徙貴就賤,用近易遠」、「從便變易蓄買,以待上令」的原則,負責督運各地「上供」物質。意在省勞費、去重斂,減少人民負擔。
青苗法
神宗熙寧二年實行青苗法,規定凡州縣各等民戶,在每年夏秋兩收前,可到當地官府借,貸,現,錢 (青苗錢)或糧谷,以補助耕作。
農田水利法
規定各地興修水利工程,用工的材料由當地居民照每戶等高下分派。只要是靠民力不能興修的,其不足部分可向政府貸款,取息一分,如一州一縣不能勝任的,可聯合若干州縣共同負責。
募役法
又稱「免役法」,神宗熙寧三年十二月,由司農寺擬定,開封府界試行,同年十月頒布全國實施。免役法廢除原來按戶等輪流充當州縣差役的辦法,改由州縣官府自行出錢僱人應役。雇員所需經費,由民戶按戶分攤。原來不用負擔差役的女戶、寺觀,也要繳納半數的役錢,稱為「助役錢」。
方田均稅法
神宗熙寧四年八月由司農寺制定《方田均稅條約》,分「方田」與「均稅」兩個部分。「方田」是每年九月由縣長舉辦土地丈量,按土塙肥瘠定為五等,「均稅」是以「方田」丈量的結果為依據,制定稅數。
市易法
神宗熙寧五年三月,頒行市易法。由政府出資金一百萬貫,在開封設「市易務」(市易司),在平價時收購商販滯銷的貨物,等到市場缺貨的時候再賣出去。同時向商販發,放,貸,款,以財產作抵押,五人以上互保,每年納息二分。用以達到「通有無、權貴賤,以平物價,所以抑兼並也。」。
軍事方面:
保甲法
神宗熙寧三年司農寺制定《畿縣保甲條例頒行》。鄉村住戶,每五家組一保,五保為一大保,十大保為一都保。凡有兩丁以上的農戶,選一人來當保丁,保丁平時耕種,閑時要接受軍,事,訓,練,戰時便徵召入伍。以住戶中最富有者擔任保長、大保長、都保長。此制度用以防止農民的反抗,並節,省,軍,費,相當於現代的民,兵,制,度。
裁兵法
整頓廂軍及禁軍:規定士兵五十歲後必須退役。測試士兵,禁軍不合格者改為廂軍,廂軍不合格者改為民籍。
置將法
廢除北宋初年定立的更戍法。用逐漸推廣的辦法,把各路的駐軍分為若干單位,每單位置將與副將一人,專門負責操,練,軍,隊,以提高軍,隊,質,素。
保馬法
神宗時,宋朝戰馬只有十五萬余匹,政府鼓勵西北邊疆人民代養官馬。凡是願意養馬的,由政府供給馬匹,或政府出錢讓人民購買,每戶一匹,富戶兩匹。馬有生病死亡的,就得負責賠償,但遭遇到瘟,疫,流,行,死了不少馬匹,徒增民擾。不久廢止,改行民,牧,制,度。
軍器監法
神宗熙寧六年七月頒行免行法。八月廣設軍,器,監,負責監督制,造,武,器;並且招募工匠,致力改,良,武,器。
教育方面:
太學三舍法
希望以學校的平日考核來取代科,舉,考,試,選拔真正的人才。「三舍法」,即把太學分為外舍、內舍、上舍三等,「上等以官,中等免禮部試,下等免解」,後來地方官學也推行此法,反映了班,級,教,學的特色。
貢舉法
王安石認為「欲一道德則修學校,欲修學校則貢舉法不可不變」。改革貢舉法,廢明經(即死記硬背之道理)、存進士,神宗熙寧三年三月,進士殿試罷詩、賦、論三題而改試時務策。神宗熙寧四年,二月,頒新貢舉制,廢明經,專以進士一科取士。另設「明法科」。
王安石的變法對於增加,國,家,收,入,有著積極的作用,但王安石急於求成,推行過急,利弊互見,並遭到許多守,舊,官,員,反,對。王安石又自視過高,不願接納別人的意見。倡行「市易法」的平民魏繼宗「憤惋自陳,以謂市易主者摧固掊克,皆不如初議,都邑之人不勝其怨。」
韓琦在神宗熙寧三年奏疏中稱,「制置三司條例司雖大臣主領,然終是定奪之所」、「不關中書、樞密院,不奉聖旨直可施行者,如此則是中書外又有一中書也。」
神宗熙寧六年,大旱,安上門監鄭俠畫《流民圖》,圖中流民或身背鎖械,或口食草根,告訴皇上說旱災是王安石造成的,神宗大受刺激,對變法產生重大懷疑。王安石認為「水旱常數,堯、湯所不免」,司馬光又上《應詔言朝廷闕失狀》。
神宗熙寧七年,王安石第一次罷相,出知江寧府。變,法,運,動由韓絳、呂惠卿等人繼續執行,呂惠卿師心自用,引起朝中大臣的不滿。
神宗熙寧八年二月,召王安石回京復職,繼續執行新法。入京途中,王安石夜泊瓜洲,有一詩:「京口瓜洲一水間,鍾山只隔數重山。春風又綠江南岸,明月何時照我還。」同年十一月有彗星出現於天,曹太皇太後與高太後哭勸神宗帝不能用王安石。
神宗熙寧九年,王安石愛子王雱病逝,王安石求退金陵,潛心學問,不問世事。
哲宗元祐元年司馬光,執,政,盡廢新法,蘇軾、范純仁等人皆曰不可,溫公執意而行,「熙寧變法」以司馬光的「元祐更化」結束。不久王安石在南京病死,同年九月,司馬光病逝。史載王安石退居金陵時「聞朝廷變其法,夷然不以為意;及聞罷助役,復差役,愕然失聲曰:『亦罷及此乎?』良久曰:『此法終不可罷也。』」元佑元年二月,罷青苗法。到了三月,范純仁以國用不足,請復之。八月,司馬光奏稱:「散青苗本為利民。」
蘇軾在反對免役法時說,「自古役人之必用鄉戶,猶食之必用五穀……行地之必用牛馬,雖其間或有以它物充代,然終為天下所可常行」;還說「士大夫捐親戚,棄,墳,墓,以從官於四方者,宣力之餘,亦欲取樂……若廚傅蕭然,則似危邦之陋風,恐非太平之聖觀」,但是後來蘇軾又認為免役法確實可行,他在《與滕達道書》中承認,「吾齊新法之初,輒守偏見,至有異同之論。雖此心耿耿,歸於憂國;而所言差謬,少有中理者……回視向之所執,益覺疏矣」,十餘年後元祐更化時,蘇軾反對司馬光廢除免役法,他說「專欲變熙寧之法,不復較量利害,參用所長」。
哲宗元祐八年,在宣仁太後主導下,致力於恢復祖宗舊制,「凡熙寧以來政事弗便者,次第罷之」。支持變,法,者被稱之為「元豐黨人」,反對變法者被稱之為「元祐黨人」。從此宋朝進入了黨,爭的泥沼,不可自拔。
從各項經濟上改,革,內,容可以看出,王安石的新法規模甚大,其中理,財,方,面最為重要,只可惜實行上反而成效一般,受到時人抨擊。平情而論,王安石變,法遭到失敗,不能完全推到守,舊,派反對上,他的政,策和做,法都值得檢討。下列可就五方面論之:
政,策未能對症下葯:王安石鑒於慶歷新政的失敗原因在於官,僚,集,團的反對,改,革不及於官,僚,體,制。因此王安石的變,法所針對的只是皮毛,遠未到核心問題——支出太多,而支出太多則是因為冗官。財,政問題解決不了。但王安石的改,革非但不是針對支出太多問題,反而是以增,加,國,庫,收,入為主,如此則不能解決財,困。又如軍,事,改,革也只是頭痛醫頭,腳痛醫腳,並非針對到宋朝的軍,事,死,穴——強干弱枝、重文輕武政,策。不過元豐官,制,改,革重點在解決兼職暫代導致的冗,官問題,此由神宗推行,效果不大。
政,策本身之缺點:如青苗法之實行,與理想相去懸絕。如果貧困民戶自願請,貸,官,錢,尚有可說,但實際上是地,方,官,強,迫,農,民五家互保後在逐家派定數目,稱為散青苗,地方官為了保障秋後本息全部收回,散派的對象是中上之家而非貧下之戶,蓋怕貧下戶無力償還,這還談什麼惠民呢?而青苗法中要收取利息二分,即是百分之二十,這數目是一般平民所不能負擔的。
托古改制:王安石說他的新法皆出於先王及孔子遺訓,以塞反對新法之人的口,如將青苗法比之「周禮」之泉府;免役法本之於「周官」的府史胥徒,王制之庶民在官祿足以代其耕;保甲法比於先王之農為兵,市易法比於漢之平準。古今風俗不同,環境各異,源於古制的新法,未必一切都合時合宜。
剛愎自用:王安石性剛,與神宗議論國事,有所抗辯,聲色俱厲,神宗每為之改容聽納。創行變法之初,司馬光曾致函叫他不要用心太過,自信太厚,王安石覆書抗議,深不以為然,二人本是極要好又互相推重的朋友,從此畫地絕交。
任用非人:王安石不樂聞逆耳之言,但喜歡聽人恭維和奉承話,於是投機份子章惇、呂惠卿、沈括、李定之流,曲意迎合,因緣重用,遂使新法的推行變,質。
歷代評價:
明代楊慎的《丹鉛總錄》對王安石極盡毀謗之能事,謂為「古今第一小人」。最嚴厲的指控是:「王安石的變法葬送了奄奄一息的北宋王朝」。李贄評價:「(王)安石欲益反損,使(宋)神宗大有為之志,反成紛更不振之弊。此胡為者哉?是非生財之罪,(乃)不知所以生財之罪也!」
入清後蔡上翔則有《王荊公年譜考略》一文為王安石之辨誣,以為「荊公之時,國家全盛,熙河之捷,擴地數千里,開國百年以來所未有者。南渡以後,元佑諸賢之子孫,及蘇程之門人故吏,發憤於當禁之禍,以攻蔡京為未足,乃以敗亂之由,推原於荊公,皆妄說也。其實徽欽之禍,由於蔡京。蔡京之用,由於溫公。而龜山之用,又由於蔡京,波瀾相推,全與荊公無涉。」。
梁,啟,超的《中國六大政,治,家—王荊公》一書為王安石及其變,法,翻,案,代,表,作,在史料上大量參考蔡上翔的《王荊公年譜考略》,把王安石比作中國的克倫威爾,說他以:「不世出之傑,而蒙天下之垢」,稱王安石是「三代下求完人,惟公庶足以當之矣」。青苗法和市易法實為近代「文明國家」的銀行雛型,免役法堪稱「與今世各文明國收所得稅之法正同」。神宗熙寧八年,農田水利法推行五年之後,「荊公初執政,即分遣諸路常平官使專領農田水利,吏民能知土地種植之法,陂塘圩土旱堤堰溝洫利害都皆得自言,行之有效,隨功利大小酬賞。其後在位之日,始終汲汲盡瘁於此業。史稱自熙寧二年至九年,府界及諸路所興修利水田凡一萬七百九十三處,為田三十六萬一千一百七十八頃雲。」,「荊公所開水利,不可悉數,其大者曰浚黃河,清汴河。」《宋史》載:「熙寧、元豐之間,中外府庫,無不充衍,小邑歲積錢米,亦不減二十萬。」梁啟超對變法的結論是:「實國史上,世界史上最有名譽之社,會,革,命」。
鄧廣銘、漆俠皆肯定王安石變,法。王曾瑜則以聚斂為由,否定王安石變,法。
2008年,總,理,溫,家,寶,在,第,十,一,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結束後接受記者訪問時,曾引用「天變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這句話來表明他實行改,革的決心。
列,寧誤認為王安石變,法曾實行過土,地,國,有的措施,因此稱王安石是「中國十一世紀時的改,革,家」。
王安石父親為都官員外郎王益。王安石少好讀書,一過目終身不忘,寫文章時動筆如飛,看到的人皆佩服其精妙。19歲前的王安石隨父四處游歷,接觸社會現實,深深了解民間疾苦。於宋仁宗慶歷二年高中進士第四名,簽書淮南判官,去鄞縣當知縣。「起堤堰,決陂塘,為水陸之利」。嘉祐二年,任常州知州,得與周敦頤相知,聲譽日隆。嘉祐三年十月下旬,被召回京師。
嘉祐三年,王安石向宋仁宗上萬言書針砭時弊、要求改革,「因天下之力以生天下之財,取天下之財以供天下之費」。嘉祐五年,為三司度支判官,「聞者莫不喜悅」。宋神宗久慕其名。熙寧變法時,王安石提出「天變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是為三不足之說。天變不足畏,即人間不關天,帶唯,物,主,義,色,彩。祖宗不足法,強調社會在變,革發展。人言不足恤,不必在意保守派。
1069年宋神宗時,王安石任參知政事,在中央設立改,革,機,構制置三司條例司,推行了青苗法、農田水利法和募役法等新,法;改,革,科,舉,制,度,不再注重詩詞歌賦;改,革,官,制,加強尚書省實權,裁冗官;改軍制,進行火器開發,推行保,甲,制,度,注重練兵。1070年升任宰相(中書門下平章事),熙寧五年八月,派秦鳳路沿邊安撫使王韶用兵西夏,發動「熙河戰役」,收復了河湟(青海省東北部)失土,對,西,夏,戰,爭轉守為攻。
變法一開始就遭到官,僚和地主的強烈抵制,在政,府,機,構,改,革,推行難度大,又急於求成,地,方,官,員帶抵觸地執行,對一般民眾的生活產生不利影響。舊黨首領司馬光去信,希望王安石不要一意孤行,停止變,法。王安石在回信中說:「人習於苟且非一日,士大夫多以不恤國,事,同俗自媚於眾為善。」
《宋史》上說:「於是呂公著、韓維,王安石藉以立聲譽者也;歐陽修、文彥博,薦己者也;富弼、韓琦,用為侍從者也;司馬光、范鎮,交友之善者也:悉排斥不遺力。」慈聖、宣仁兩太後也在宋神宗前哭說:「王安石亂天下。」而他也用人不善,陣腳不穩。終在1074年、1076年兩次被罷免職務。
宋神宗死後,原反對派首領司馬光(曾因與王安石政,見,相,左而被排擠)在兩太皇太後的支持下任宰相,幾乎廢除了所,有,法,案,從此新舊黨爭不斷。變,法,失,敗,後,安石則退居江寧,司馬光的行動對他打擊很大。元祐元年,王安石在江寧府的半山園去世,宋哲宗趙煦追贈王安石為太傅,並命中書舍人蘇軾撰寫《王安石贈太傅》的「制詞」。王安石是唐宋八大家裡唯一沒有遭逢貶謫他處的人。

熱點內容
15年中級經濟法講義 發布:2025-01-18 07:09:07 瀏覽:878
經濟法是屬於政治嗎 發布:2025-01-18 06:19:31 瀏覽:69
行政法法不溯及既往概念 發布:2025-01-18 06:16:35 瀏覽:329
讀完勞動法感悟 發布:2025-01-18 05:53:41 瀏覽:571
新版勞動法對請病事假的規定 發布:2025-01-18 05:52:09 瀏覽:205
中美法學教育差異 發布:2025-01-18 05:32:42 瀏覽:811
刑事訴訟法第97條規定 發布:2025-01-18 05:25:08 瀏覽:239
司法所法律援助介紹信 發布:2025-01-18 04:53:05 瀏覽:908
復工證明具有法律效力 發布:2025-01-18 04:33:25 瀏覽:158
自然債務法律效力 發布:2025-01-18 03:45:00 瀏覽: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