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道德觀
① 孔子、孟子、老子的核心思想是什麼
孔子的思想有兩個核心。一個是「時」,由「時」發展為「中」、「和」。另一個是「仁」,由「仁」發展為「義」、「禮」。
為什麼這樣說呢?首先說「時」。《孟子·萬章下》說:「孔子,聖之時者也。」《論語·微子》中,孔子自己說:「我則異於是,無可無不可。」我看這都是「時」的證明。孟子
說:「孔子之去齊,接浙而行;去魯,日:遲遲吾行也。去父母國之道也。可以速而速,可以久而久,可以處而處,可以仕而仕,孔子也。」這就是「時」。孔子離開齊國的時候,「接浙而行」。做飯,淘淘米未等煮就去了。去魯的時候就不這樣了。離開魯國,孔子說:「遲遲吾行也。去父母國之道也。」如果是父母國,離開就不那麼著急,慢慢走。一樣離……
孟子
「仁政」學說是孟子政治思想的核心,是對孔子「仁學」思想的繼承和發展。孟子從孔子的「仁學」思想出發,把它擴充發展成包括思想、政治、經濟、文化等各個方面的施政綱領,就是「仁政」。「仁政」的基本精神也就是對人民有深切的同情和愛心。
老子哲學的中心觀念是"道",他的整個哲學系統都是由他所預設的"道" 而展開的。形而上的"道"是我們人類的感覺知覺所不能直接接觸的。如果這 個形而上的"道"不與人生發生關系,那麼它只是一個掛空的概念而已。然而 老子的哲學形而上的色彩固然濃厚,但他最關心的仍是人生與政治的問題。因 此,"道"必然要向下落實到經驗界中,老子認為凡是自然、無為、柔弱等觀念 都是"道"所表現的基本特性和精神。其中,"無為"的觀念,成為《老子》一 書的中心思想,其他的重要觀念都是圍繞這個觀念展開的。
② 孟子在道德修養方面提出了什麼論
孟子 民本思想「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
孟子把倫理和政治緊密結合起來,強調道德修養是搞好政治的根本。他說:「天下之本在國,國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後來《大學》提出的「修齊治平」就是根據孟子的這種思想發展而來的。
孟子哲學思想的最高范疇是天。孟子繼承了孔子的天命思想,剔除了其中殘留的人格神的含義,把天想像成為具有道德屬性的精神實體。他說:「誠者,天之道也。」孟子把誠這個道德概念規定為天的本質屬性,認為天是人性固有的道德觀念的本原。孟子的思想體系,包括他的政治思想和倫理思想,都是以天這個范疇為基石的。
③ 古代人孟子的道德觀點它是客觀唯心主義還是古代樸素唯物主義
孟子的觀點屬於儒家學說。繼承孔子基本思想,其基本思想基調是唯物主義的。孟子的主要思想有:
心性論
性善與四端 —— 道德價值的根源
孟子的「性善說」,主要發揮孔子「仁」的理念。孔子中的「仁」缺乏了理論基礎及尚未解釋「道德價值根源」的問題。因此,孟子要建立「道德價值根源之自覺心」,認為善是人的基本自覺,這種自覺是表現於惻隱、羞惡、辭讓及是非四端。「四端」說明道德價值的自覺,是與生俱來的。這便能補充孔子「仁」學理論的不足。
義利之辨
孟子認為「四端」是內在於自覺心的,屬於人的「本質」,即所謂人的「性」。人之性,必有異於禽獸之處,這種「異於禽獸」的性,便是「善端」。他指出,人之所以不善,是由於受私慾蒙蔽。因此,人應放棄私利,以達到社會的公義。目的是建立良好的個人道德觀。
養氣與養德
孟子提出必須靠修養及發揮善性的功夫,以全力擴充存於內心的「四端」,孟子稱之為「盡性」。「盡性」的修養,培養出浩然之氣,使人成為「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大丈夫,再以」心志統氣「,控制自己的情感,便能成德。
道德天
孟子認為現實世界是道德的世界,而道德根源背後的標准,便是天。天表現於人,便是性。人苦能有足夠修養,便能知天,達致天人合一。
政治思想
民本說: 孟子指出「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認為政府要保障人民的利益,君主應以愛護人民為先決條件。因此,天命在於民心而不在於君主,若君主無道,人民便可推翻他; 但若君主有旨,人民便應謹守崗位。
法先王:孟子主張行仁政,必須效法先王(禹、湯、文、武、成王、周公)的王道統治政治,這樣便能把仁政施行於天下。
仁政與王道 :孟子主張施行仁政,必須先有仁心,然後方推行仁政。孟子認為人有不忍之心,乃有不忍人之政,仁政,是統一天下者必具備的條件。而仁政的具體表現,就是使家給人民、百姓安樂的王道,要實行王道,又要尊賢使能。
德治觀念
孔子論「仁」,是自覺的道德; 孟子的「仁」,則兼具教化的功能。君主應培養出德性,這是施行仁政的條件,故主張「有德者執政」。反對霸政 孟子提倡以德服人的仁政,反對武力服人的霸政,目的在減輕民生痛苦,緩和社會矛盾,故孟子主張「王道政治」,反對霸力服人。恢復井田制度 孟子認為理想的經濟制度是「井田制度」。「井田制度」即土地為國家公有,國家授田人民耕種,但人民亦要助耕公田,當作納稅,因此,農民便有「恆產」(恆常固定的田產),國家自會安定。
教育主張
(貫徹始終 )
孟子認為要「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提倡人格和道德教育。他說:「謹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義」。而且,孟子認為修養是求學的基點,但又認為人善性,是無法從外在培養(教育只可起感化作用),最終都要憑自己的思考來達致。修身方法上,主張自由發展,因勢利導。
此外,孟子也十分重視學習環境,置學子於優良環境中,施以自發的教育,方能成功.孟子學說對後世的影響啟發未明理學 孟子提出「內聖之學」指出人的天性是善良,只要每人擴充善性,壓抑物慾之性,自身反省。這種內省的修養方法,成為後世儒家思想的主流。程顥、程頤、陸九淵、王陽明等宋明理學家,都是繼承孟子這方面的學說。
形成道統觀念
孟子時,更把堯、舜、禹、禺、文王、武王、周公、孔子等,視為儒家的「道統」(一脈相承的知識系統)。從此,儒家的道統觀念與儒家思想之間,成為不可分割的整體。民本思想的影響 孟子的民本思想,行仁政的主張,一切以民心向背為標准。這套革命理論,成為中國傳統政治理論的創見,號然此說缺乏現代的民主精神,卻成為傳統治制度中,抑制君權的合理性淵源。孟子「為民制產」的主張,更成為歷代經濟制度的最高理想,如隋唐的均田制。
民本思想
「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孟子認為君主應以愛護人民為先,為政者要保障人民權利。孟子贊同若君主無道,人民有權推翻政權。 正因此原因,《漢書》「藝文志」僅僅把《孟子》放在諸子略中,視為子書,沒有得到應有的地位。 到五代十國的後蜀時,後蜀主孟昶命令人楷書十一經刻石,其中包括了《孟子》,這可能是《孟子》列入「經書」的開始。到南宋的孝宗時,朱熹將《孟子》與《論語》、《大學》、《中庸》合在一起稱「四書」,並成為「十三經」之一,《孟子》的地位才被推到了高峰。 傳說明太祖朱元璋因不滿孟子的民本思想,曾命人刪節《孟子》中的有關內容。
仁政學說
孟子繼承和發展了孔子的德治思想,發展為仁政學說,成為其政治思想的核心。他把「親親」、「長長」的原則運用於政治,以緩和階級矛盾,維護封建統治階級的長遠利益。
孟子一方面嚴格區分了統治者與被統治者的階級地位,認為「勞心者治人,勞力者治於人」,並且模仿周制擬定了一套從天子到庶人的等級制度;另一方面,又把統治者和被統治者的關系比作父母對子女的關系,主張統治者應像父母一樣關心人民的疾苦,人民應該像對待父母一樣去親近、服侍統治者。
孟子認為,這是一種最理想的政治,如果統治者實行仁政,可以得到人民的衷心擁護;反之,如果不顧人民死活,推行虐政,將會失去民心而變成獨夫民賊,被人民推翻。仁政的具體內容很廣泛,包括經濟、政治、教育以及統一天下的途徑等,其中貫穿著一條民本思想的線索。而且,這種思想是從春秋時期重民輕神的思想發展而來的。
④ 孟子的道德教育內容是什麼
孟子主要是人格修養倫,主要思想是性善論與義利觀,包括人倫教育與道德教育
⑤ 孟子的思想理念
孔子之後,「儒分為八」,被後世推崇視為儒家正宗思想的是孟子,孟子成了「亞聖」,孔孟並稱成為儒家思想的代名詞。
實際上孔、孟的思想是有很多不同的,但是孔子以「仁」釋「禮」,這種將外在的社會規范轉化為內在自覺意識的的主題被孟子推到了極端,從這點上來說,孔孟相連也是很有道理的。
孟子早年與孔夫子一樣,懷抱著「治國平天下」的理想,周遊列國,推行自己的思想主張。
《孟子》七篇的主要著眼點仍是當時的社會政治經濟問題。李澤厚先生認為《孟子》帶有某種「急進的」人道、民主色彩,「這其實只是古代氏族傳統在思想上最後的迴光返照。它的耀眼的亮光正好預示著它將成為千載絕響。」
「歷史越是前進,批評者們愈是細化用美化過去的黃金空想來對照現實和反對現實。」這個觀點我覺得很有道理,至今社會上所流傳的對於十年浩劫時代不腐敗的懷念等等也印證著這一點,一旦成為過去,記憶習慣性的美化回憶,特別是在現實很無奈的時候。
孔子在禮崩樂壞的現實面前只是慨嘆「天下無道」,孟子則是激烈的抨擊現實,孔子樹立的典範人物是周公,孟子樹立的是更古老的堯、舜、周文王。孟子設計了一套更為完整的空想模式堯舜模式的「仁政王道」。
孟子思想上更加急進的原因在於,比起孔子的春秋時代,孟子的戰果時代氏族制度已經徹底的瓦解,孔子推崇的「禮」已經徹底成為了「儀」,已經失去了原有的重要性,這種情況下,孟子已經沒比要再去用「仁」解釋已經不存在的「禮」了,而是直截了當的提出他的「仁政」思想。
政治上他主張「舉賢」與「故國喬木」並舉,總得政治目標是「保民而王」。
總而言之,孟子提出「仁政王道」的理想模式與廣大「民眾」的利害聯系起來,所謂「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強調的民心者得天下。孟子的「仁政」觀與現實物質生活關系緊密聯系,但是並不是純粹的道德觀念。
⑥ 孟子認為大丈夫應具有怎樣的道德規范,簡述孟子的政治主張
孟子認為大丈夫應具有: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道德品質;政治上主張:法先王,行仁政。省刑罰,薄稅斂,民貴君輕的民本思想。
⑦ 孟子的主要思想
一、性善論
孟子的主要哲學思想,是他的人類性善論。「性善論」是孟子談人生和談政治的理論根據,在他的思想體系中是一個中心環節。
二、道德論
「仁義」是孟子的道德論的核心思想。孟子所說的「仁義」,是有階級性的,是建築在封建等級社會的基礎之上的。但是,他反對統治者對庶民的剝削,反對國與國和家與家的戰爭。
三、政治及經濟方面
孟子著重發揮了孔子的「仁學」思想,提出了「仁政」的政治主張。「仁」、「義」是孟子論理想的核心,又是他的政治經濟學說的出發點。孟子的政治論,是以仁政為內容的王道,其本質是為封建統治階級服務的。
(7)孟子道德觀擴展閱讀:
孟子著作
《孟子》一書是孟子的言論匯編,由孟子及其弟子共同編寫而成,記錄了孟子的語言、政治觀點和政治行動,屬儒家經典著作。
其學說出發點為性善論,提出「仁政」、「王道」,主張德治。南宋時朱熹將《孟子》與《論語》《大學》《中庸》合在一起稱「四書」。
自從宋、元、明、清以來,都把它當做家傳戶誦的書。《孟子》是四書中篇幅最大的部頭最重的一本,有三萬五千多字,一直到清末,「四書」一直是科舉必考內容。
⑧ 孟子的說法中道德標準的缺乏普遍性與當代社會里的道德雙標有何異同
如何塑造人的道德品質、美德與正確的行為的關系等為核心內容的倫理學形態。它以行為者為中心,而不以行為為中心,特別關注對成人之路的探索。比較徹底的美德倫理學思想,一般地會堅持以下三個基本觀點:第一,認為美德具有內在的價值,即美德本身就好,而不是因為滿足於其他要求才是有價值的;第二,有美德的心靈狀態可以創造性地遵守道德規范,甚至美德的要求本身就有規范意義;第三,美德有相對獨立的特徵,比如,美德是理智、情感、慾望等擴展、涵厚和化通的結果,是變化氣質之後而形成的普遍性品質。在中國,儒家學說基本上都是成人之學和成德之教,既重視外在的道德規范,又重視內在品質的塑造和涵養,可以說有著規則與美德相統一的性質。但是,孟子的道德思想卻顯得比較特別,走純粹的內向證求之路,從人的內心親證善端,並以推擴內在善端的方式來涵養美德,不把外在規范作為前提,而是認為規范來源於心中的源初的、本真的道德意向結構,其具體內容即為美德本身的要求,並認為美德的塑造成型即是形成穩定的道德動機的唯一途徑。這一切,都充分體現了以行為主體的道德品質作為思考重心的美德倫理學特徵。
一、以性善論確證本體的道德世界
我們知道,人的現實行為是在現象世界中做出來的,它們的本源在於人內在的道德價值觀念、道德情操、善良意志,即人的道德品質。行為是屬於現象的,可見、可觸,即可以感知。而人的內在道德品質卻是不可感知的。這樣一來,人們可能會認為只有現實的行為是實在的,而內在的道德世界卻不是實在的。這是一般人很容易採取的思路。但是,有著徹底的思考品格的道德哲學思想,必定要關注、親證內在的、不可見的道德世界的實在性。在西方倫理學發展史上,康德明確區分了現象界和本體界,並把本體界看作是道德意識和道德品質的源頭,使倫理學獲得了自律的領域。康德的思考為我們深入理解孟子在倫理學理論和實踐中的巨大貢獻,提供了一個很好的框架。
孟子道德學的出發點即是抉發道德本體世界的實在性。雖然他也承認現象界的物質利益和行為的實在性,但是他認為,我們不能從外在的物質慾望和物質利益中吸收行為動機。從價值論上說,只有本體世界才是道德價值的源頭。他的性善論的道德哲學意義實際上正在於此。孟子的性善論主要包括以下幾個內容。第一,他首先反對告子的「性無善無不善」論。告子顯然不能親證道德本體世界的實在性,於是他只能從現實世界中有善行和惡行來推論人的本性就有善和不善。孟子的反駁用了類比的方式來進行,方法未必恰當,但是也有較強的論辯力量。孟子解釋惡的起源時,認為惡是由於現實環境的影響而來,而不是根源於人的本體世界。所以,孟子對道德本體世界的實在性堅信不疑。第二,孟子用了一種還原的方法來顯露本體世界之善。他認為,要親證本性之善,就要排除掉任何功利的、基於個別性的感性慾求的考慮,甚至心理性的因素。他舉例說,「今人乍見孺子將人於井,皆有怵惕惻隱之心。非所以內交於孺子之父母也,非所以要譽於鄉黨朋友也,非惡其聲而然也」(《孟子·公孫丑上》)。第三,他認為,人的本心中有著原初的、本真的道德意向結構,但這些只是善的端點,而不是已成之德。真正的美德還必須從推擴善端出發來進行涵養、塑造才能成型。
當然,人先天具有的只是一種善端,是一種原初的、本真狀態的善,因此,我們要以此為基礎,對本身的善端進行存養擴充,才能成就美德。常人和聖人的差別就在於:聖人能很好地將自身的善端進行擴充,從而達到道德的圓滿狀態。因而,在具體的道德實踐中,如何才能成為一個有美德的人便成為孟子倫理學的核心問題,所涉及的便是儒家的實踐修養工夫。這一思路,決定了孟子的道德思想有較為徹底的美德倫理學特徵。
⑨ 孟子提倡哪些道德
民本思想
「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意思是說,人民放在第一位,國家其次,君在最後。孟子認為君主應以愛護人民為先,為政者要保障人民權利。孟子贊同若君主無道,人民有權推翻政權。 正因此原因,《漢書》「藝文志」僅僅把《孟子》放在諸子略中,視為子書,沒有得到應有的地位。 到五代十國的後蜀時,後蜀主孟昶命令人楷書十一經刻石,其中包括了《孟子》,這可能是《孟子》列入「經書」的開始。到南宋的孝宗時,朱熹將《孟子》與《論語》、《大學》、《中庸》合在一起稱「四書」,並成為「十三經」之一,《孟子》的地位才被推到了高峰。 傳說明太祖朱元璋因不滿孟子的民本思想,曾命人刪節《孟子》中的有關內容。
仁政學說
孟子繼承和發展了孔子的德治思想,發展為仁政學說,成為其政治思想的核心。他把「親親」、「長長」的原則運用於政治,以緩和階級矛盾,維護封建統治階級的長遠利益。
孟子一方面嚴格區分了統治者與被統治者的階級地位,認為「勞心者治人,勞力者治於人」,並且模仿周制擬定了一套從天子到庶人的等級制度;另一方面,又把統治者和被統治者的關系比作父母對子女的關系,主張統治者應該像父母一樣關心人民的疾苦,人民應該像對待父母一樣去親近、服侍統治者。
孟子認為,這是一種最理想的政治,如果統治者實行仁政,可以得到人民的衷心擁護;反之,如果不顧人民死活,推行虐政,將會失去民心而變成獨夫民賊,被人民推翻。仁政的具體內容很廣泛,包括經濟、政治、教育以及統一天下的途徑等,其中貫穿著一條民本思想的線索。這種思想是從春秋時期重民輕神的思想發展而來的。
孟子根據戰國時期的經驗,總結各國治亂興亡的規律,提出了一個富有民主性精華的著名命題:「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認為如何對待人民這一問題,對於國家的治亂興亡,具有極端的重要性。孟子十分重視民心的向背,通過大量歷史事例反復闡述這是關乎得天下與失天下的關鍵問題。孟子說:「夫仁政,必自經界始」。所謂「經界」,就是劃分整理田界,實行井田制。孟子所設想的井田制,是一種封建性的自然經濟,以一家一戶的小農為基礎,採取勞役地租的剝削形式。每家農戶有五畝之宅,百畝之田,吃穿自給自足。孟子認為,「民之為道也,有恆產者有恆心,無恆產者無恆心」,只有使人民擁有「恆產」,固定在土地上,安居樂業,他們才不去觸犯刑律,為非作歹。孟子認為,人民的物質生活有了保障,統治者再興辦學校,用孝悌的道理進行教化,引導他們向善,這就可以造成一種「親親」、「長長」的良好道德風尚,即「人人親其親、長其長,而天下平」。孟子認為統治者實行仁政,可以得到天下人民的衷心擁護,這樣便可以無敵於天下。孟子所說的仁政要建立在統治者的「不忍人之心」的基礎上。孟子說:「先王有不忍人之心,斯有不忍人之政矣。」「不忍人之心」是一種同情仁愛之心。但是,這種同情仁愛之心不同於墨子的「兼愛」,而是從血緣的感情出發的。孟子主張,「親親而仁民」,「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仁政就是這種不忍人之心在政治上的體現。
孟子把倫理和政治緊密結合起來,強調道德修養是搞好政治的根本。他說:「天下之本在國,國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後來《大學》提出的「修齊治平」就是根據孟子的這種思想發展而來的。
道德倫理
孟子把道德規范概括為四種,即仁、義、禮、智。同時把人倫關系概括為五種,即「父子有親,君臣有義,夫婦有別,長幼有序,朋友有信」。孟子認為,仁、義、禮、智四者之中,仁、義最為重要。仁、義的基礎是孝、悌,而孝、悌是處理父子和兄弟血緣關系的基本的道德規范。他認為如果每個社會成員都用仁義來處理各種人與人的關系,封建秩序的穩定和天下的統一就有了可靠保證。
為了說明這些道德規范的起源,孟子提出了性善論的思想。他認為,盡管各個社會成員之間有分工的不同和階級的差別,但是他們的人性卻是同一的。他說:「故凡同類者,舉相似也,何獨至於人而疑之?聖人與我同類者。」這里,孟子把統治者和被統治者擺在平等的地位,探討他們所具有的普遍的人性。這種探討適應於當時奴隸解放和社會變革的歷史潮流,標志著人類認識的深化,對倫理思想的發展是一個巨大的推進。
⑩ 孟子提出的什麼道德觀是中華民族的最高道德標准。 在孟子的什麼文章里
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濟天下。《孟子·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