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法有質量
① 何為立法科學原則堅持科學立法原則與提高立法質量的關系
堅持立法科學原則與提高立法質量的關系
② 提高立法質量應當採取哪些措施
一、堅持從實際出發,突出重點,科學安排立法項目
立什麼法、確定哪些立法項目,都要從實際出發,在總結實踐經驗,把握立法規律的基礎上,做到通盤考慮、統籌安排。在確定立法項目時,需要明確:法必須要能解決問題,但所要解決的問題,必須是客觀存在的,而不是主觀想像的;必須是反復出現的,而不是偶然發生的;必須是普遍的,而不是個別的。對需要立法的事項,也有一個立法時機的把握問題,要根據立法需求的輕重緩急、立法條件是否成熟等因素,「當時而立法」;要處理好立法及時「跟進」社會實踐和適當「超前」立法的關系,將立新法同修改現行法一並考慮。
立法必須堅持這樣一個指導思想,就是認真貫徹落實黨的十六屆三中全會精神,適應市場經濟發展、社會全面進步和擴大對外開放的需要,牢固樹立「五個統籌」的協調發展觀,在加強經濟領域的宏觀調控、市場監管立法的同時,高度重視有關社會管理、公共服務方面的制度建設,力爭使政府立法進程同我省改革、發展的進程相適應,自覺服從並服務於全省的工作大局。具體講就是要堅持地方立法與經濟特區立法、實施性立法與創制性立法的有機統一,按照「不抵觸、有特色、可操作」的要求,緊緊圍繞培育我省產業、體制、環境三大特色做好政府規章的立、改、廢工作,為我省改革與發展提供法制保障。
一是要抓住入世機遇,推動改革,完善體制,擴大開放。要加緊制定和完善有關市場准入和運作規則、建立公平競爭市場秩序、支持體制創新和科技創新、鼓勵多種經濟成份共同發展、健全社會保障制度、加強信用建設、吸引人才等方面的法規、規章,在完善市場經濟體制的同時,使市場規則在更廣的領域和更深的程度上與國際慣例銜接。
二是要促進我省優勢產業和特色經濟發展,提高經濟綜合競爭力。要以立法擴大產業開放、鼓勵利用省內外、境內外資金技術、人才,加大投資,調整和優化經濟結構,加快培育熱帶農業、現代化工業、旅遊業、海洋產業、信息產業等優勢產業和生態省建設。
三是要進一步做好促進各項社會事業全面進步、完善發展社會主義民主政治、規范政府行政行為、加強對權力運行的監督、維護社會穩定等方面的立法工作。
③ 推進什麼是提高立法質量的根本途徑
民主立抄法是科學立法的基礎和前提 是提高立法質量的根本途徑
法律是治國之重器,良法是善治的前提。黨的十八屆四中全會提出,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體系,必須堅持立法先行,發揮立法的引領和推動作用,抓住提高立法質量這個關鍵。這一重要論述在我省幹部群眾中引起強烈反響。連日來,大家認真學習全會精神,紛紛表示,深入推進科學立法、民主立法,增強地方立法的針對性和可操作性,為依法治省提供有力的法制保障。
「依法治國,實質上是依良法治國。而良法的制定,就離不開科學立法和民主立法。」省人大常委會法工委主任馮志廣認為,科學立法的根本要求是要立足全局和戰略高度,充分尊重和全面體現客觀規律,使制定出來的法公平合理、切實可行。地方立法必須依據省情民意確定立法項目、設定法規內容、建立立法制度機制、深化立法後評估和法規清理等各個方面的工作。民主立法是科學立法的基礎和前提,是提高立法質量的根本途徑。
④ 「加強立法工作,提高立法質量」的主體是不是行政機關
嚴格的說,有立法權的機關是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及其常務委員會、國務院及專其個部委、省級人民政府和較大屬的市人民政府及其人大。
其他的行政機關可以在以上部門立法的基礎上做一些具體的規定,即制定一些規范性文件,這也是立法性工作,但效力最低
⑤ 立法決策與立法質量之間的關系如何理解
堅持立法的科學原則問題,也就是實現立法的科學化、現代化問題。現代立法應當是科學活動。立法遵循科學原則,有助於提升立法質量和產生良法,有益於尊重立法規律、克服立法中的主觀隨意性和盲目性,也有利於在立法中避免或減少錯誤和失誤,降低成本,提高立法效益。所以現代國家一般都重視遵循立法的科學原則。中國有著悠久的成文法傳統,積累了豐富的立法經驗。但這種經驗中的主要成分,是統治者運用立法的方式治國安邦維護家天下的經驗,其中堪稱科學立法的因素並不算突出。而且,在人治當道的情形下,即便有一些科學立法的經驗、理論和知識,也難以受到重視,更難以使其上升到制度層面而在立法實踐中得以貫徹。最近二十年來,關於立法的科學化問題,在有關立法學者的著述中已引為注意,但立法實踐中對立法的科學化問題,殊少有人看重。這種狀況不能不從負面嚴重影響到立法的質量,使大量的法律、法規難以成為良法,難以在生活中獲取好的實效。轉變這種狀況,提升立法質量,更多地產生良法和更多地減少惡法、笨法,從一個重要的側面推進中國法治現代化,亟待重視科學立法,亟待以制度的形式形成中國立法的科學原則。
立法遵循科學原則,首先需要實現立法觀念的科學化。要把立法當科學看待,以科學的立法觀念影響立法,消除似是而非貽誤立法的所謂新潮觀念和過時觀念。構造立法藍圖,做出立法決策,採取立法措施,應當自覺運用科學理論來指導。對立法實踐中出現的問題和經驗教訓,應當給予科學解答和理論總結。立法實踐主要是摸索的實踐、試驗的實踐而不是自覺的實踐,立法經常付出沉重代價、高額學費,這種狀況必須改變。第二,需要從制度上解決問題。要建立科學的立法許可權劃分、立法主體設置和立法運行體制。整個立法制度應當合乎社會和立法發展規律,合乎國情和民情,合適、合理、完善。立法主體應當由高素質的立法者和立法工作人員組成。第三,更具直接意義的,是要解決方法、策略和其他技術問題。從方法說,立法要堅持從實際出發和注重理論指導相結合,客觀條件和主觀條件相結合,原則性和靈活性相結合,穩定性、連續性和適時變動性相結合,總結借鑒和科學預見相結合,中國特色和國際大勢相結合。從策略說,要正確處理立法的超前、滯後和同步的關系;要按照客觀規律的要求來確定立法指標;要盡可能選擇最佳的立法形式、內容和最佳的法案起草者;要顧及全局並做到全面、系統,同時還要分清輕重緩急,合理安排各個項目的先後順序。從其他要求說,要注意各種法之間的縱向、橫向關系的協調一致,法的內部結構的協調一致;要注意立法的可行性,所立的法要能為人接受,寬嚴適度易於為人遵守;還要特別注意避免和消除立法中的混亂等弊病。
⑥ 評價立法質量的好與壞主要看哪兩個方面
評價立法質量的好與壞主要看兩個方面, 一個是形式方面, 或者說形式要件, 指的立專法技術方面屬內容。 比如立法不能落後於現實, 立法的體系要完備, 法律之間要協調配套不抵觸,立法的技術要專業, 立法的方法要科學合理, 等等, 這是從形式方面來說, 一般的理解從形式方面做到比較容易。 第二, 實質性內容, 或者叫實質要件。 立法, 能不能反映出來最廣大人民的意志, 代表最廣大公眾的利益而不是代表某一個階層或某一個群體的利益。 從應然意義上我們想, 我們中國的法律是能夠做得好的, 這是由我們的國情、 我們的國體所決定的。
⑦ 立法的基本要求
立法是指有法的創制權的國家機關或經授權的國家機關在法律規定的職權范圍內,依照法定程序,制定、補充、修改和廢止法律和其他規范性法律文件以及認可法律的一項專門性活動。那麼,立法原則的基本要求是怎麼樣的呢?現由找法網小編為大家介紹。
一、立法原則的基本要求
1、科學性原則。法律作為國家意志的體現,它要為國家、社會以及普通公民確立一種合理的組織結構,一種規范的行為模式,一種正確的價值選擇,這就決定了法律必須建立在科學的基礎之上。
2、適時性原則。即是指一個國家的法的創制,必須不斷地順應歷史發展和時代的變化,及時地、適時地根據這種變化,去創制出符合時代需要的法律。適時性原則建立的依據,是由法律本身的社會屬性所決定的。
3、民主化原則。在一個國家的法的創制中,貫徹民主化的原則具有非常廣泛和深刻的意義。它除了維護民主自身的價值外,還對其他的一些法的價值諸如平等、資源、自理、自由、契約乃至法治等都奠定一個基礎性的條件和保證。
4、合憲性原則,即是指在法的創制過程中,必須同憲法相符合,包括職權的合憲性,內容的合憲性,程序的合憲性等等。
二、立法法屬於憲法性法律嗎
立法法屬於憲法性法律。
憲法性法律有三個特點:它是由國家立法機關制定的法律文件,不同於憲法慣例;它規定的內容是國家根本問題,但不是根本問題的全部,只是某一個或某一方面的根本問題;最後,它的法律效力低於憲法,其制定程序與憲法以外的其它法律相同,沒有特別要求。
三、什麼是立法法
《中華人民共和國立法法》是為了規范立法活動,健全國家立法制度,提高立法質量,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發揮立法的引領和推動作用,保障和發展社會主義民主,全面推進依法治國,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根據憲法,制定的法律。
⑧ 全面推進依法治國,為什麼要提高立法質量,完善立法體制
推進依法治國,需要法律來作為治國的依據。
立法的質量決定了法律在實踐中的可操作性。
完善立法,社會的公平與公正,防止他人鑽法律漏洞。
⑨ 怎樣提高立法質量 實現良法之治
(1)提高依法行政的水平,要加強立法工作,提高立法質量,以嚴格規范行政執回法行為。 (2)提高依法行政答水平,還要加強執法隊伍建設,促進嚴格執法、公正執法和文明執法,不斷提高執法能力和水平;深化行政管理體制改革,努力形成權責一致、分工合理、決策科學、執行順暢、監督有力的行政管理體制。 (3)題中觀點只看到了一個方面,是片面的。
⑩ 我國政府有立法權嗎如果沒有,那為何書上說「加強立法,提高立法質量」
如果僅指法律,那麼政府沒有立法權。
憲法第五十八條: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和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行使國家立法權。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及常務委員會制定法律。
如果指的是廣義的法律,那麼范圍就大了。包括:
省、自治區、直轄市的人民代表大會及其常務委員會根據本行政區域的具體情況和實際需要,在不同憲法、法律、行政法規相抵觸的前提下,可以制定地方性法規;國務院制定行政法規。國務院各部、委員會、中國人民銀行、審計署和具有行政管理職能的直屬機構,可以根據法律和國務院的行政法規、決定、命令,在本部門的許可權范圍內,制定規章。
這些行政法規等,包括地方規范性文件,都屬於廣義的法律了。
你說的「加強立法,提高立法質量」中的法,應該作廣義的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