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學百科 » D法治公民

D法治公民

發布時間: 2022-06-02 21:43:51

Ⅰ 作為法治社會的公民,我們應該培養怎樣的法律素養

作為一名現代法治社會中的合格公民,應該培養:尊重法律,追求公正;正確行使權利,自覺履行義務;行使自己享有的監督權利等法律素養。
具體情況如下
1、學法懂法,尊重法律,追求公正,樹立法治觀念;
2、學會用法,正確行使權力,自覺履行義務,法律禁止的堅決不做;
3、學會用法,正確行使自己享有的監督權利,運用法律武器維護自身的合法權益;
4、自覺護法,敢於和善於運用法律武器同違法犯罪行為作斗爭,維護國家利益、集體利益和公民的合法權益。
法律,總會給人以神秘、威嚴、崇高的感覺。其實,法律與道德、習慣、宗教、紀律一樣,都在規范著人們的行為,正是由於這些規范的存在,這個社會才變得有序;
《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第二條 中華人民共和國的一切權力屬於人民。
人民行使國家權力的機關是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和地方各級人民代表大會。
人民依照法律規定,通過各種途徑和形式,管理國家事務,管理經濟和文化事業,管理社會事務。
第三條 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國家機構實行民主集中制的原則。
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和地方各級人民代表大會都由民主選舉產生,對人民負責,受人民監督。
國家行政機關、監察機關、審判機關、檢察機關都由人民代表大會產生,對它負責,受它監督。
中央和地方的國家機構職權的劃分,遵循在中央的統一領導下,充分發揮地方的主動性、積極性的原則。
第五條 中華人民共和國實行依法治國,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
國家維護社會主義法制的統一和尊嚴。
一切法律、行政法規和地方性法規都不得同憲法相抵觸。
一切國家機關和武裝力量、各政黨和各社會團體、各企業事業組織都必須遵守憲法和法律。一切違反憲法和法律的行為,必須予以追究。
任何組織或者個人都不得有超越憲法和法律的特權。

Ⅱ 運用公民的政治生活知識談談建設法治中國公民怎麼做

1、公民要堅持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的原則。法律面前沒有特殊公民,要平等地享有權利、平等地履行義務、平等地適用法律。
2、公民要堅持權利與義務統一的原則。增強權利意識和法治意識,依法行使權利,自覺履行義務。
3、公民要堅持個人利益與國家利益相結合的原則。要把國家利益與個人利益結合起來,自覺維護國家利益,共同推動法治中國建設。
4、公民要依法參與民主選舉、民主決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監督,做到有序的政治參與。

Ⅲ )是法治國家公民享有的一項最基本、最重要的權利。法制國家強制性地要求所有

生存權和發展權
是法治國家公民享有的一項最基本最重要的權利
法治國家要求所有人都要尊重他人的生命尊嚴。
以及保護個人的生命安全的權利。
所以填空的答案應該是生存權和發展權。

Ⅳ 法治中國的公民應該培養哪些素養

(一)提高專業法學教育的質量

法律職業人員的法律素質直接影響著我國的司法公正,影響著當事人的切身利益,而法律職業人員是與專業法學的教育質量緊密聯系的。在今後的社會,司法機關不可能再有未受過系統法學教育的工作人員,也就是說每個進入司法機關的人都要經過系統的專業法學教育。因此,要提高法律職業人員的素質,必須提高專業法學的教育質量。我國目前的法學教育存在諸多問題。首先,我國專業法學教育與法律職業相分離。出現受到大學法學教育的人,卻很少能直接從事法律工作的怪現象。這個問題的根本原因在於大學教育只重視理論知識的灌輸而忽略了實踐的重要性,雖然理論是實踐的前提,但如果不把理論應用在實踐中,那麼所學的理論就毫無意義可言。因此在大學法學教育中應該多設實踐課,比如模擬法庭、審判旁聽等等,讓學生親身體驗法官、檢察官和律師的工作環境。其次,我國本科專業法學教學內容泛而不精,法學本科畢業生樣樣都懂,但沒有一樣精通。這就造成了大學生畢業後什麼都想做,但什麼都做不成、做不好的現象。再次,專業法學教育在教學目標定位方面,應該把培養學生的現代化法律意識作為法學教育之本,而不單單是傳授法律知識。高等院校應當從課程、教材和教師方面為此創造條件。

(二)提高領導幹部的法律素質

首先,領導幹部應努力學習法學理論和法律知識。就學習的基本內容來說,主要是學習憲法和法律。領導幹部必須熟悉憲法,理解憲法的基本精神,確立憲法意識,增強實行憲政的自覺性,把自己和周圍群眾的認識和行動統一到憲法上來。領導幹部還應結合自己工作的特點,學習和掌握一些特殊行業的法律知識,這樣才有可能在實際工作中做到有法可依。其次,領導幹部應樹立人民是法治主體的觀念。依法治國的主體是人民,不是國家用法律管束人民,而是人民用法律治理國家。人民是國家的主人,然而,並不是人人都來具體地管理國家事務。人民採用人民代表大會的形式決定大事以外,執行人民代表大會的決定和管理國傢具體事務的權力授予了各級幹部。因此,領導幹部應充分認識到為誰掌權,為誰執法,要明白權力是人民賦予的,一切幹部都是人民的公僕,把自己置於法律和人民的監督之下。胡錦濤總書記提出的「權為民所用,情為民所系,利為民所謀」正是「人民是法治主體」這一觀念的進一步闡述,也是每個領導幹部應恪守的一項基本原則。

(三)重視培養青少年的法律素質

青少年是祖國的未來,肩負著建設祖國使祖國繁榮富強的偉大使命。鑒於我國青少年違法犯罪率越來越高,青少年法律素質偏低的現狀,重視培養青少年的法律素質時不我待。首先,培養青少年的法律素質應從小做起。我認為從小學一年級起,就應該開設法律和公民課,主要介紹以憲法為核心的基本法律,重點是公民的基本權利和義務,從小就培養公民的權利觀和義務觀。其次,提高中小學教師的法律素質。學校是實施法制教育的主渠道,而學校教育是通過教師來進行的。教師在青少年成長中的影響是巨大的,教師對待法律的態度,直接關繫到兒童和青少年對待法律的態度。因此,培養學生的法律素質,必須從提高教師的法律素質開始,使教師成為知法、守法和用法的模範。

(四)進行更深層的普法教育

要以提高國民法律素質和推進我國公民現代法律意識為目標,對全體社會成員進行更深層而的普法教育。具體來說:第一,應將公民法律意識現代化作為普法教育的目標,變單純的守法教育為公民法律意識的培養,特別是普法教育、宣傳媒介等更應把引導和強化公民對國家制度和法律制度的合理性與合法性的認同作為重中之重,進而塑造公民積極的守法精神。第二,在普法教育的內容方面,由原來的具體法律規范和條文教育為主轉化為現代法律意識的教育為主,編寫全國統一的普法教材,主要灌輸給公民現代法治的基本觀念和主要內容,如法律的概念、價值和作用、法律上的權利和義務、我國的法律體系框架以及主要法律部門等,而不必要求所有公民對每一個法律條文都了解。第三,通過普法教育告訴廣大公民,遇到法律問題,發生糾紛應當如何尋求法律保護,如何通過法律途徑解決問題。此外,新聞媒體要加強正確的輿論導向,既宣傳正面的執法行為和典型人物,樹立正氣,又堅決曝光違法行為,震懾違法犯罪分子,形成全社會打擊違法犯罪行為的良好氛圍,從而促進公民積極守法精神的形成。通過普法教育以及人們在社會生活中對法律的體驗,逐步樹立起公眾對法律的普遍信仰。

(五)完善立法制度,提高立法質量。

首先要進一步做好我國立法許可權劃分工作。處理好中央與地方、人大與其常委會、國務院各部委及其直屬機構與地方人大及其常委會的立法許可權關系,盡量避免立法許可權不清楚現象的發生,解決好法律等級效力問題,盡量避免立法沖突。其次要進一步完善我國的立法程序。我國應進一步把立法程序細化,使之更具有操作性、民主性和公開性,從而從程序上保障良法的出台。最後,要進一步提高立法技術,保證立法質量。立法技術直接影響到立法質量,只有制定的法律切實可行,能切實約束違法的人,保護守法公民的正當利益,才能使公民對法律產生信任感,自覺地遵守法律。

(六)通過公正司法增強公民對法律的信仰

公正是司法的靈魂,是司法的基本價值取向。司法公正代表了社會公正。倘若司法公正受到懷疑,社會公正便失去了最後一道屏障。當前,針對司法過程中存在的司法不公和司法腐敗現象,應當從以下幾方面進行司法體制改革,建立較為完備的對司法權的監督機制,為司法公正提供堅實的法治基礎和強有力的制度保障:一是在司法體制上改變目前法院的建制,理順司法機關與地方黨政機關和權力機關的關系。從宏觀司法體制上確保司法獨立,防止司法機關因受到地方黨政機關乃至權力機關的非法干涉導致司法不公。二是實施嚴格的法官任用制度,我國已經實行了全國司法統一考試,將法官、檢察官和律師三考合一,這是個巨大的進步,是提高法官素質的有力保障。但同時我們應當清楚地認識到,目前的制度措施仍是有限的,我們應當借鑒其他國家的先進經驗,進一步嚴格法官的任用條件,通過精英司法以保障法治最後的穩固。

Ⅳ 法制社會對公民有何要求

體現出法治社會對公民的要求有「有法可依,有法必依,執法必嚴,違法必究」 。

1.所謂「有法可依」是對立法工作提出的要求,它要求國家社會
的各個方面和領域都要納入法律的軌道,都要有法律,都要有章可循。「有法可依」是健全社會主義法制的前提條件。

2.所謂「有法必依」是對守法提出的基本要求,它要求一切國家機關、社會團體、企事業單位、黨派、武裝部隊,以及全體黨員、幹部和群眾都要嚴格遵守法律,都要嚴格依法辦事。

3.「執法必嚴,違法必究」是對執法機關和執法人員提出的基本要求,它要求執法機關和執法人員要嚴格、嚴肅執法,要正確行使人民賦予的執法權力,盡職盡責地堅決打擊和制裁一切違法犯罪行為。因此,「執法必嚴,違法必究」是加強社會主義法制建設的關鍵

Ⅵ 公民的法治義務,公民的法制義務

法治,相對於人治而言,是指一種治國方略。
法制,指法律制度。
所以,應該是法治義務。

Ⅶ 建設法治國家對公民的要求是什麼

先說必要性:
第一,社會主義法治理念是體現社會主義法治內在要求的一系列觀念、信念、理想和價值的集合體,是指導和調整社會主義立法、執法、司法、守法和法律監督的方針和原則。
第二,堅持黨的領導、人民當家作主和依法治國有機統一,是社會主義法治理念的核心和精髓。黨的領導是人民當家作主和依法治國的根本保證,人民當家作主是社會主義民主政治的本質要求,依法治國是黨領導人民治理國家的基本方略。這是黨在總結社會主義國家興衰成敗的經驗,特別是中國社會主義民主建設、法制建設的經驗,也是借鑒現代法治理論合理成份的基礎上形成的基本理念。
第三,這也是現實的迫切需要。一方面我國有兩千多年的封建歷史,「人治」思想嚴重;另一方面,現實中拋棄法制觀念、違法亂紀容易導致超越現實可能性的空想或思想混亂。社會主義法治理念是建立在馬克思主義理論基礎上的、反映和指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實踐的現代法治理念。它既有包容一切先進的法治理念的進步性,又有立足現實、強調歷史發展階段的具體性。
再說如何做:
加強公民社會主義法制觀念教育,涉及社會生活的各個方面,首先應當加強民主政治方面的公民意識教育,從法制、道德、核心價值體系三個環節入手,樹立社會主義民主法治、自由平等、公平正義理念。
一是加強公民的法制教育。公民依照憲法和法律,享有權利和履行義務。公民的法制教育,核心是培養正確的權利義務觀念,在法制軌道上推進社會主義民主法治、自由平等、公平正義。
二是加強公民的道德教育。通過加強公民政治道德教育,提高公民政治道德素質,引導人們在遵守基本政治行為准則的基礎上,追求更高的政治道德目標,更為理性地對待民主法治、自由平等、公平正義的訴求,做有政治責任感的公民。
三是加強公民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教育。任何社會都要有自己的核心價值體系,以此來引領人們的思想和行為,形成強有力的精神支柱和精神力量。
採納吧

熱點內容
婚姻法哺乳期多久 發布:2025-01-18 18:31:50 瀏覽:787
合同法司從合同的效力 發布:2025-01-18 16:27:45 瀏覽:469
職業道德自查自糾 發布:2025-01-18 15:33:54 瀏覽:125
環境政策法規 發布:2025-01-18 15:32:32 瀏覽:642
法律概念上市公司 發布:2025-01-18 14:58:08 瀏覽:840
公司法律風險解決方案 發布:2025-01-18 14:45:04 瀏覽:605
兩項新民法 發布:2025-01-18 13:43:27 瀏覽:491
民法115條 發布:2025-01-18 13:40:23 瀏覽:128
人民法院錯案追究 發布:2025-01-18 13:21:33 瀏覽:81
治安處罰條例新 發布:2025-01-18 12:48:20 瀏覽:5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