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糊性的道德
㈠ 請從道德與法律兩個層面分別對"范跑跑現象"加以分析
以契約精神統攬職業道德
作為後汶川地震時代的職業道德重構,教育部把教師「保護學生安全」寫進了《中小學教師職業道德規范(徵求意見稿)》中。老子曰:「眾人皆知美之為美,斯惡矣;皆知善之為善,斯不善矣。」教育部的「善意」必須立足在契約之上,否則,善有可能成為大不善。
這是一個廣義上的契約,是由教育主管部門、當事學校、教師、學生(學生家長)幾方參與而訂立的,只有明晰行為規范後,我們所真正期待的特定行業職業道德才會滋長,才會出現教師像教師,學校像學校,教育主管部門像教育主管部門,學生像學生,學生家長像學生家長的有序社會。
中國缺乏「契約即法」的傳統,說到契約責任好像就是「私力救濟」的代名詞,認為是私人之間避開法律的內部事務。其實不然。它的確發生在私人之間,但它仍然匍匐在國家法律的框架內,它的最終效力是由法律提供的。
西方「契約即法」的傳統始於古代希伯來人,「約」往往賦予了神聖的色彩,對「約」的尊重體現了對天神的敬畏和對誠實守信的篤志追求。到了古羅馬法,「合意創立法律」逐漸成為全歐洲基本原則,古羅馬《十二銅表法》詳細載明對違約行為的嚴厲處罰措施。法國13世紀《博韋的習俗和慣例》甚至斷言「契約勝於法律」,為後來自由資本主義興起開道,「締約自由」一直是契約法的重要內容。
「契約即法」的傳統不只體現於平等民事主體之間,它甚至是解釋社會組織的合法性的重要理論根據。「企業契約論」把以人與人或人與資本相結合形成的組織或團體視為由一系列契約組成的「合同網路體」,肯定了企業的根源正當性,杜絕了企業的「原罪」。盧梭更進一步,指明離開契約即法的基本點,社會將誤入歧途。
對契約的尊重以及法律對契約的終極關懷會促使契約當事方都以嚴肅認真的態度履行契約明示或暗示的義務,以誠實守信的方式承擔因違約所產生的契約責任,而這樣的思想基礎也是滋潤特定行業職業道德成長的關鍵所在。
以「范跑跑事件」為例。從對范先生行為後果的公眾反應和政府回應足可以看出缺失「契約即法」的精神的嚴重性。當事學校面對洶涌而來的輿論壓力手足無措,釋放出前後矛盾的信息,一會說教育部撤銷了范的教師資格,一會說當地教育部門開除了范先生,一會又說范怎麼在網路上亂說話等等,始終沒有提及當事學校與范先生所簽訂的工作合同。「開除」是涉及公權力的懲罰行為,而「解聘」是契約行為。公眾則陷入言論群毆的混亂之中,沒有多少人警覺地提出范先生或當事學校的行為事實是否構成契約責任這一實質性問題。
范先生和當事學校之間的契約由主契約,即聘用合同,和附屬契約,即學校規章制度、國家及法律強制性規范等組成。主契約則由待遇、工作年限、職責等主條款構成,附屬契約則由當事學校或主管部門訂立的職業道德規范、應急行為規范等組成。附屬契約已經隱含了這樣的條款:聘用方有培訓、動員、組織受聘人學習、演練附屬規范的義務,而受聘人則有遵守所接受培訓的特定職業道德、應急行為規范等方面的義務。當事學校或主管部門不能倚仗於強勢地位,不顧及另一方的接受程度,只一味出台規定,而不行使培訓、動員、演練之責,迴避薪酬待遇等關鍵問題。沒有契約平台的職業道德,肯定是行不通的。(和靜鈞)
教師職業道德不能承受之重
據報道,教育部日前公布《中小學教師職業道德規范(徵求意見稿)》,首次將「保護學生安全」寫入其中。根據眾所周知的原因,筆者可以相信教育部試圖通過修訂教師職業道德規范,填補漏洞,作為特殊情況下譴責和制裁「范跑跑」們的理由和依據。
教育部此舉合乎情理。最初,對於「范跑跑」們,口誅筆伐者動用的武器就是道德,尤其是教師職業道德。只是,由於不同的人道德觀不同,故在這一回合中誰也沒有取得明顯優勢,甚至情急之下,有人上演「郭跳跳」。失望之餘,大家將目光轉向了法律。不過,檢索《教師法》、《未成年人保護法》等法律之後,人們「定紛止爭」的夢想再次破滅,反而因為法條文義的解釋而陷於又一輪的無盡爭論。因為已有的法律提供給人們的是一些不確定概念,諸如「為人師表」、「關心、愛護全體學生」、不得「體罰學生」、不應「品行不良」等等。總之,法律條文並沒有給出明確的「說法」,批判和處罰「范跑跑」們的理由並未「如期而至」。
法律是社會規范,也是行為准則,因此法律必須是具體、明確而肯定的,具有可操作性與可預測性,此即法律的確定性。為此,人們總是期望法律概念內涵清楚、外延明確,以通過簡單的邏輯推理操作而適用法律。然,確定概念並不佔多數。大多概念,需審判者於個案中斟酌情事、衡平利益後方可確定,此即不確定法律概念。不確定概念雖與法律的確定性目標格格不入,但恰恰正是不確定概念與法律原則的存在,法官方可不斷進行「價值補充」,並倚相對穩定之法律,應付不斷變遷的社會經濟及倫理觀念,從而實現法律與時俱進的使命。因而,盡量確保法律的確定性,是立法者的夢想,但即便立法者聖明之極,也難克服和消除法律的不確定性一面。是故,我們無需因為法律沒有為制裁「范跑跑」們准備一件好用的武器而指責立法者或絕望於法律。
但教育部絕望了,再次回到了教師職業道德。只要稍加分析道德的特性、實施方式及違反後果,即不應當對職業道德寄予此等「厚望」!道德與法律的界分,主要有三:法律通常具有確定性,道德一般呈現模糊性;法律的適用有一套完整的執法、司法、法律監督體系為保障,以國家強制力作後盾,而道德只能通過新聞媒體、群眾輿論等實施,還要取決於相對方的抵抗能力、抗壓能力等,社會強制力相對較小;對法律的違反,肯定遭受明確的不利後果,且不考慮違法主體的主觀感受,而違背道德的後果,主要是自我良心的譴責和社會輿論的壓力,一旦喪失良心,藐視輿論,道德之規范作用自然消失。「范跑跑」事件發生之後,正反兩大陣營各執己見,口誅筆伐者慷慨陳詞,以守為攻者頭頭是道,越吵越亂,即是最好的證詞。
再看看,教育部擬修訂的《中小學教師職業道德規范》,乾巴巴六個條文,區區五百餘字,且頻頻使用「保護學生安全」之類不確定術語!善良的人哪,期望修訂教師職業道德規范,以消除法律之不確定性留給人們的遺憾……試問,教師職業道德能承受如此之重任嗎?
法律的不確定,並非始終不能確定,在個案中仍可藉助法官能動司法而具體化。然道德之不確定,由於缺乏統一的、操國家強制力的道德裁判,最終無以確定。看來,與其寄厚望於道德,不如重返法律的軌道。(侯國躍)
范跑跑應當承擔什麼責任?
范跑跑事件之所以引起輿論如此大的「動靜」,個人推測,不是因為范老師在地震險情發生的危急時刻,置一群未成年學生於不顧,率先跑離危險區域所表現出的所謂「道德瑕疵」上,很多人認為人在求生本能驅使下的行為,是可以得到寬恕的;而是因為范老師事後在網上一再高調出場,甚至搬出諸多諸如「自由」之類理論來支撐自己並不光彩的行為,進而發出連自己的母親都不會救的言論上。
范某事後一而再、再而三地大放厥詞,其言令人反感。正如教育部的官員所言,你可以不高尚,但不能無恥。
顯然,人們認為范某的言論已踐踏了中華民族傳統道德的底線,一個守不住道德底線的人要為人師表,要對人講師道尊嚴,並承擔大眾一致認為的崇高職業責任,怎能不受到質疑?
在感性的憤怒後,輿論也學會了思考,作為教師的范某某該對自己的言行承擔什麼責任?大多數的觀點傾向:「范跑跑」必須承擔道義上的責任,也有人表態其行為涉嫌違法。其實,道德規范和法律規范雖然同屬於人們的行為准則,但道德責任和法律責任卻不處於同一層面,承擔責任的條件也不一:道德責任受社會輿論左右,而承擔法律責任需要立法依據。
「法律責任」是一個廣義的、綜合性的概念,一般而言,法律責任可以分為刑事責任、民事責任和行政責任。范某某的言行應當承擔道德責任,看起來似乎爭議不大,但若說要讓其承擔法律責任,就有一言難盡的感嘆了。
如果以法律的視角看范某言行,本人認為可以從行政責任作些有意義的討論。范某是教師,其言其行受到《教師法》的規范調整毋庸置疑。對比《教師法》的相關條文,我們感覺范某的行為表現是有很大欠缺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教師法》規定教師應當履行下列義務:遵守憲法、法律和職業道德,為人師表;制止有害於學生的行為或者其他侵犯學生合法權益的行為,批評和抵制有害於學生健康成長的現象。《教師法》第八條規定:教師應當關心、愛護全體學生。范某在危險的第一時刻跑離現場,難以體現教師對學生的關心與愛護;《教師法》第三十七條規定,對於教師品行不良及影響惡劣的,學校及有關部門有權給予行政處分或者解聘。因此,如果學校或有關部門能夠認定范某事後發表的言論符合「品行不良」的標准並已造成惡劣的影響,因此,追究其行政法律責任就不是沒有理由和依據的。
應該說,在地震等自然災害面前,如果因為學校沒有妥善盡到保護學生的職責,從而導致學生發生傷害事故的話,學校可能因此承擔民事賠償責任,但前提條件是有過錯。很多時候,學校的這種保護責任是由每個老師的具體行為完成的,根據老師的過錯程度,學校來追究老師的行政責任。
教育部頒布的《中小學幼兒園安全管理辦法》第七章第五十五條規定:「在發生地震、洪水、泥石流、台風等自然災害和重大治安、公共衛生突發事件時,教育等部門應當立即啟動應急預案,及時轉移、疏散學生,或者採取其他必要防護措施,保障學校安全和師生人身財產安全。」這里的執行人顯然是老師。對於教師該如何應對地震之類的突發災難,地震管理部門或教育部門各種地震應急手冊,都明確寫著類似「震時值班教師應立即組織學生在桌下避震」「任課教師則要臨時承擔組織指揮者的責任」等。《中華人民共和國未成年人保護法》第四章第四十條規定:「學校、幼兒園、托兒所和公共場所發生突發事件時,應當優先救護未成年人。」
我們慶幸,此次被「范跑跑」拋棄的學生所幸沒有人傷亡,但如果僅僅將此事件以炒作為目的,最後歸為個人道德問題結束的話,意義是不大的,誰能保證,下一個「范跑跑」的學生也能如此幸運?
我們期望,「范跑跑」現象引發「教師道德品質」大討論後有其更深層的意義,即給我們的立法機關出一道思考題:法治時代,教師的法律義務和法律責任應當包括哪些內容?(石峰)
摘自《檢察風雲》2008年第14期
㈡ 當今大學生網路道德的現狀調查與分析論文怎麼寫
一、 選題依據
(一)理論依據
1、網路道德行為是社會道德行為的延伸。中學生網路道德狀況,反映了中學生現實道德行為狀況。一個人在現實生活中有什麼樣的道德品質和修養,在網路生活中會表現出同樣的道德品質和修養。事實上,網路信息資源是對現實信息資料的重新處理,它取之於現實材料,源於現實生活。網路道德問題只不過是現實社會中存在的道德問題在網路上的具體體現而已,所以網路道德教育的「根」在於日常的道德教育,而不應僅僅是網路行為的虛擬行為。
2、網路道德標準的模糊性,導致了當代中學生網路行為的隨意性。由於網路道德標準的模糊性,使中學生在日常生活中,不能正確地界定自己行為的道德性,所以,容易產生網路道德失范問題。因此,我們必須對中學生加強網路道德教育,讓他們從小事著手,明辨是非,倡導為人處世誠實守信,努力引導他們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自覺遵守網路道德。
(二)現實依據
當前,由於多媒體和網路的迅速發展,中學生已經成為網路的一大群體。根據我對中學生的調查,上網的學生幾乎達到100%,他們中只有少數的人在利用網路做正當有益的事,而絕大多數中學生通過手機、網吧或家庭寬頻上網聊天、玩游戲,還有少數學生由於好奇瀏覽一些黃色信息。由於網路的虛擬性,從而使很多中學生在網上使用虛假信息,互相欺騙,亂交網友,玩弄感情,散布謠言,導致了嚴重的網路道德失范,同時也誘發起一系列社會問題。所以,本研究從教育社會學的角度,對中學生網路道德問題進行研究,為學校和家庭對中學生的道德教育提供借鑒。
二、相關文獻綜述
(一)概念的界定:
1、網路:關於網路,學術界尚末有一個確切的定義,有人認為,網路就是計算機與計算機的聯接,也有人認為,網路是一種資源共享的平台。本文認為,網路是一種虛擬的空間。
2、道德:
按照馬克思主義的觀點,道德是指以善惡為標准,通過社會輿論、內心信念和傳統習慣來評價人的行為,調整人與人之間以及個人與社會之間相互關系的行動規范的總和。道德是人類社會特有的現象,由一定的經濟關系決定,又反過來影響經濟關系。
3、中學生道德:本文的中學生指初中和高中的學生。這里的中學生道德指的是國家教育部頒布的《中學生日常行為規范》規定的內容:自尊自愛,注重儀表;誠實守信,禮貌待人;遵規守紀,勤奮學習;勤勞儉朴,孝敬父母;嚴於律己,遵守公德。這些就是對中學生首道德的具體要求。
4、中學生網路道德:
這里的中學生網路道德指的是以中學生為主體,通過使用網路而發生的違反道德規范的行為問題。
(二)已有的相關研究:
1、關於中學生網路道德行為研究:
有人認為,中學生屬於網路道德意志薄弱群體,缺乏辨別能力和抗干擾能力,同時,又處於青春期,面對眼花瞭亂的暴力、色情、恐怖等垃圾信息,往往良莠不分,沉溺其中。產生的主要行為有網路垃圾信息使學生迷戀黃色網站,從而引發中學生性暴力、性侵犯行為的上升;有人認為,長期處處於網路虛擬世界,使中學生人際關系淡漠;有人認為,網路道德的模糊性,使中學生產生人格分裂等。
2、關於中學生網路道德的特徵研究:
有學者認為,網路道德有其獨特的特徵。從不同的視角,學者們提出,網路道德有自主性、自律性多無性和多樣性特徵。也有學者認為,網路道德有隱蔽性;還有學者認為,網路道德具有開放性、偽道德性。
3、關於中學生網路道德問題的產生原因研究:
有學者認為,網路道德自身發展的規律,導致網路道德問題的產生;有學者認為,網路首先現現實道德的雙重性標准,在一定管理方式上弱化了個人網路道德理念;還有人認為,網路道德理論自身的缺陷導致網路道德問題的產生。
4、關於解決中學生網路道德問題的途徑研究:有專家認為,要把握學生特點和學校實際,建立相對綠色的監督環境,主要指建設校園內部網吧,凈化網路文化環境,同時,建立網上德育心理教室。學校應當培養一批思想政治素質高、網上溝通技巧好、具有豐富的網路經驗和技能的專職和兼職網路德育工作者,由他們提供在線指導,幫助上網中學生解決思想、學習、心理等問題;有人認為,學校應當規劃和建設好中學德育網站,積極利用好校園BBS,開辟中學德育新陣地,開展豐富多彩的網上文化活動和各類網上服務,創新德育網站,開辟新的德育課堂。還有人失為,可以通過開展班級網路活動,規范學生的網路行為。也有人認為,克服學生網癮不能靠學校孤軍奮戰,而是一個系統工程,需要社會、家庭各方面的力量配合,只有以學校為主力、家長為後衛、社會支持為基礎,整合多方力量才能保證網路德育的效率。
三、研究目的和意義
(一)研究目的
1、了解當代中學生網路道德的現狀,把握當代中學生網路道德的特徵。
2、探討當代中學生網路道德問題產生的原因,為當代中學生正確價值觀的確立提供理論依據。
(二)研究的意義
1、可以有助於我們更清楚地了解當代中學生網路道德現狀。
2、可以有助於我們了解解決當代中學生確立正確價值觀的思路和方法。
3、可以有助於我們建設社會主義的核心價值體系。
四、研究對象與方法
(一)研究對象
本文擬從當代中學生作為研究對象。
(二)研究方法
1、文獻資料法:根據本論文研究需要,查閱並收集近二十年以來有關中學生網路道德的文件、統計資料以及各類相關調研報告、論文、書籍等文獻資料。
2、訪談法:對城鄉中學生進行了解,對研究中遇到的問題向有關專家請教。
3、問卷調查法:就中學生的網路道德現狀進行問卷調查。
4、邏輯分析法:運用邏輯學的知識和方法,對文獻資料和調查問卷內容所獲得的相關信息,進行認真的篩選、整理、歸納、比較、分析與綜合,以闡明和總結本研究的觀點。
5、數理統計法:對獲得的有關數據用進行數理統計處理和分析。
五、文章的寫作提綱
(一)當代中學生網路道德現狀調查結果:
1、金錢觀念占據重要地位。
2、觀念上有較強的愛國主義和集體主義思想,但實際行動上比較滯後。
3、自由、平等的思想和意識強烈。
4、重視個人權利。
5、競爭、合作的意識較差。
6、獨立自主的能力較差。
(二)當代中學生網路道德的特點和問題:
1、價值主體:個人本位高於社會本位。
2、價值選擇:理想主義和現實主義的矛盾。
3、價值取向:趨向功利與效率。
4、價值行為:觀念與行為的沖突。
(三)當代中學生網路道德問題產生的原因:
1、.家庭教育的影響:
第一節 家庭對網路的認知水平不足
第二節 家長對中學生的監管不到位
第三節 家長的網路道德影響
2、學校教育的影響:
第一節 學校對網路道德教育的滯後
第二節 應試教育對中學生網路道德教育的重視不夠
第三節 中學生群體的網路行為對個體的沖擊
3、社會環境的影響:
第一節 網路不文明現象對中學生的影響
第二節 社會的開放度對中學生網路道德的影響
第三節 社會道德風尚的影響
4、網路自身產生的影響:
第一節 網路的虛擬性的影響
第二節 網路行為隨意性的影響
第三節 網路道德標准模糊性的影響
(四)培養當代中學生正確網路道德觀:
1、家庭教育:
2、學校教育:
3、社會教育:
4、自我修養:
六、研究的重點、難點
1、研究重點:當代中學生如何確立正確的網路道德觀
2、研究難點:當代中學生網路道德的主要特徵
3、預期結果:通過調查、研究,了解當代中學生網路道德的現狀,揭示影響當代中學生網路道德各種經濟、社會歷史根源,為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建設提出切實可行的措施和方案,提供科學的理論依據。
㈢ 張新木的學術成果
1、《大街》》(合譯),法國中篇小說,《當代外國文學》1992年第 4期。 後被收入《自己的安身之處》一書,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1993年 6月。
2、《巴黎聖母院》,法國古典名著(合譯),第二部,譯林出版社,1995年初版,2002、2009年再版。
3、《選舉制度》,法國《我知道什麼?》叢書,商務印書館,1996年。
4、《公有部門與私有化》,法國《我知道什麼?》叢書,商務印書館,1997年。
5、《毛澤東、鄧小平軍事思想》(漢譯法),南京陸指教材,軍事出版社,1997年。
6、《恐怖的權力》,[法]克里斯蒂瓦著,北京三聯書店,2001年3月。
7、《中國南京》,(漢譯法:Nanjing Chine),南京市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編,五洲傳播出版社,2004年2月。
8、《往事煙雲》,[法]龐克拉齊著,灕江出版社,2005年9月。
9、《冬季宿營地》(合譯),[法]龐克拉齊著,灕江出版社,2005年9月。
10、《天命號馬夫》(校對),[比利時]西姆農,張璐譯,譯林出版社,2007年5月。
11、《游盪的影子》,[法]基尼亞爾著,譯林出版社,2007年10月。
獲2008年江蘇省第三屆紫金文學獎。
12、《日常生活的革命》,[法]瓦納格姆著,南京大學出版社,2008年10月。
13、《冷記憶(1)》,[法]波德里亞著,南京大學出版社,2009年1月。
14、《冷記憶(2)》,[法]波德里亞著,南京大學出版社,2009年1月。
15、《冷記憶(3)》,[法]波德里亞著,南京大學出版社,2009年1月。
16、《冷記憶(4)》,[法]波德里亞著,南京大學出版社,2009年1月。
17、《冷記憶(5)》,[法]波德里亞著,南京大學出版社,2009年1月。
18、《論誘惑》,[法]波德里亞著,南京大學出版社,2011年1月。
19、《文學在思考什麼?》(合譯),[法]馬什雷著,譯林出版社,2011年1月。
20、《南京青奧會申辦手冊》(漢譯法:Nanjing),南京市政府新聞辦編印,2009年12月。
21、《魅力江蘇》(漢譯法:Charme de Jiangsu),江蘇省外事辦公室編印,2010年5月。
22、《電影書寫札記》,[法]布列松著,南京大學出版社,2012年1月。
23、《冷記憶1980-1985》,[法]波德里亞著,南京大學出版社,2012年8月。
24、《模糊性的道德》,[法]波伏瓦著,上海譯文出版社,2013年1月。
25、《皮洛士與基尼阿斯》,[法]波伏瓦著,上海譯文出版社,2013年1月。
26、《冷記憶1987-1990》,[法]波德里亞著,南京大學出版社,2013年1月。(新校版,下同)
27、《冷記憶1991-1995》,[法]波德里亞著,南京大學出版社,2013年1月。
28、《冷記憶1995-2000》,[法]波德里亞著,南京大學出版社,2013年5月。
29、《冷記憶2000-2004》,[法]波德里亞著,南京大學出版社,2013年5月。
30、《視覺機器》,[法]維利里奧著,南京大學出版社(待出版)
31、《游戲與警察》,[法]波德里亞著,南京大學出版社,2013年6月。
32、《無邊的藝術》,[法]維利里奧著,南京大學出版社,2014年1月。
33、《圖像的命運》,[法]朗西埃著,南京大學出版社,2014年1月。
34、《沉默大多數的陰影》,[法]波德里亞著,南京大學出版社(待出版)
35、《我永遠的激情》,[法]福雷斯特,上海文匯出版社(待出版)
36、《文學的政治》,[法]朗西埃著,南京大學出版社(待出版)
37、《普魯斯特的空間》,[法]喬治-普萊著,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待譯出版) 1、《和平》,載《世界中學生優秀作文選評》,廣西教育出版社,1988年
2、《從爭斗中解脫出來》,載《世界中學生優秀作文選評》,廣西教育出版社,1988年
3、《巴黎人看外國人》載《世界中學生優秀作文選評》,廣西教育出版社,1988年
4、《小說與電影語言模式:空間的再現》,[法]《世界文論》(8),中國社會科學院外文所編譯, 電影出版社,1997年。
5、《一位異鄉女》,[法]克里斯蒂瓦著,載杜拉斯《寫作》,春風文藝出版社,2000年1月。
6、《青少年文學、批評與文學史》,[法]馬古安著,載《跨文化對話》2004年8第5期。
7、《協同治理的精神:技術、倫理和民主》(校對)[法]S.拉維勒 成昌偉譯。載《跨文化對話》18輯,江蘇人民出版社,2006年。
8、《知識協同治理的展望》》(校對)[法]A.裴納-維加 齊悅譯。載《跨文化對話》18輯,江蘇人民出版社,2006年。
9、《我之漢學研究之方法》,[法]汪德邁,載《跨文化對話》2008年第23期。
10、《思想史研究:目的、方法及地位》,[法]羅賽,載《跨文化對話》2009年第25期。
11、《法國初中法語教學報告》,《法國基礎教育教材報告》,載《外國學者評述本國語文教材》,江蘇教育出版社,2007年9月。
12、《「感覺」作為「認識的相對性」的視野》(校對),(法)羅賽著,張璐譯,《跨文化對話》2010年第27期。
13、南京申辦青年奧運會網站法文版:
14、克里斯蒂瓦,《閱讀聖經》(校對),吳紫雯等譯,載梁工主編《聖經文學研究》第四輯,人民文學出版社,2010年5月。
15、《復雜地行動與思維》,[法]勒莫瓦涅,《跨文化對話》第29期(與熊世英合譯)。三聯書店,2012年11月。
16、《行動與思考的集體藝術》,[法]維亞蘭,《跨文化對話》第29期(與呂瑩合譯)。三聯書店,2012年11月。
17、《玉書》——朱笛特·戈蒂耶的夢,[法]伊萬·丹尼埃爾著(與高原合譯,待發表)18、《感化、解放與思想操練》,[法]卡蘿爾·塔龍-於貢著(待發表)19、《美學的困惑》,[法]多米尼克·夏托著(與翟月合譯,待發表)
20、《利奧塔之後的法國當今美學》,[法]卡蘿爾·塔龍-於貢著(與翟月合譯,待發表) 1、《符號在今日社會中的運用》,《南京大學學報》1986年外文專刊。
2、《食物符號》,《南京大學學報》1987年外文專刊。
3、La Sémiologie de la nourriture,Beijing Information (《北京周報》法文版), 1989第34期。
4、《教育技術與外國文化教學──從符號學看多媒體教學》,《教育技術與外語教學》 論文集1989年 1月。
5、《符號學與風俗》,南京大學碩士論文提要匯編,1989年 5月。
6、《當代的伽弗羅什──評薩巴傑埃筆下的流浪兒形象》,《當代外國文學》1992年 第 4期。人大復印資料《外國文學研究》1993年第 1期全文轉載。
7、《神話學與社會批評》,《南京大學學報》外語專輯,1993年12月。
8、Nouveau Sans Frontières 1:Apports et limites(《新編無國界》:優勢與局限),93北京亞太法語教學國際研討會,1993年9月。
9、《用符號重現時光的典範──試釋〈追憶似水年華〉的符號體系》,《當代外國文學》1996年第 4期。
10、Approche sémiologique de la traction(翻譯的符號學探討),法國《翻譯論壇》1997年6月,總第172期。
11、《論〈追憶似水年華〉中符號的創造》,《外國文學評論》1997年第 2期。人大復印資料《外國文學研究》1997年第 7期全文轉載。
12、《法國當代文學中的空間符號》,《當代外國文學》1997年第 4期。人大復印資料《外國文學研究》1997年第 11期全文轉載。
13、《符號學與交際理論的結晶》,《外語研究》1997年第 4期。
14、《論〈追憶似水年華〉的敘述程式》,《國外文學》1998年第1期。
15、《論〈田園交響樂〉的敘事結構》,《外國文學評論》1998年第2期。人大復印資料《外國文學研究》1998年第 7期全文轉載。
16、《從符號學角度看翻譯》,《外語與外語教學》1997年第 2期。
17、Les signes sociaux et leur traction(社會符號與翻譯),加拿大《Meta》1999年3月。SSCI目錄。
18、La sémiologie vêtement chinois(中國服飾符號), 法國Harmattan 出版社,2000年;《第一屆廣州中法跨文化研討會》論文集,1998年5月。
19、《寫作的零度》述評,載《20世紀100部名著》,灕江出版社,2000年。
20、《符號化的中國:解讀克洛岱爾的〈認識東方〉》,99南京《20世紀法國作家與中國》國際研討會論文,南京大學出版社。2001年9月。
21、Le monde chinois en signes . Lire Connaissance de l』Est de Claudel(《符號化的中國》法語版),Artois Presses Université, inLes écrivains français 20 siècle et la Chine. 2001年6月。
22、Approche sémiologique de l'architecture,歐盟與中國·福建:跨文化對話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 , 2006 年。
23、Instance narrative dans la Voie royale,法國《Présence d'André Malraux》2006 No. 5/6,Seui mai 2006。
24、《論馬爾羅<王家大道>中的敘述體》,《當代外國文學》2006年第4期。CSSCI。
25、《瑞士語文教育與課程評介》,載《外國語文課程標准評介》,江蘇教育出版社,2007年9月。
26、《法國中小學法語教學大綱評介》,《全球教育展望》,2007年第8期。CSSCI。
27、《<王家大道>中的敘述體》,載《馬爾羅與中國》,秦海鷹等著,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年4月。
28、《<追憶似水年華中>符號的創造》,載《現實主義·現代主義·後現代主義》20年文選,譯林出版社,2008年8月。
29、《論<我走了>中循環式主題結構》(與戴秋霞合作),《當代外國文學》2009年第1期。CSSCI。
30、《改革中的各國語文課程標准》,《中學語文教學》2009年第3期。中文核心期刊。
31、Approche sémiologique de l'Architecture(建築符號學),法國《Synergies Chine》(GERFLINT),Numéro 4/2009.
32、《彌足珍貴的參考文獻--讀<外國語文課程標准譯介>》,《新語文學習》,2009年第2期。
33、A Semiotic Study of Characters in French Novels(與戴秋霞合作),Chinese Semiotic Studies(《中國符號學研究》第2輯),No 2, September 2009. p. 26.
34、《波伏瓦及其存在的模糊性》,《法國研究》2009第4期。
35、《第三屆依視路杯法語翻譯競賽評點》,《法語學習》2010年第1期。
36、《藝術家的使命--論紀德的自我書寫》(合作),《當代外國文學》,2010年第4期。CSSCI
37、《論文學描寫的文本地位》,《國外文學》,2010年第4期。CSSCI
38、La symbolique des animaux dans la culture humaine,In Métodes et pratique- Réflexionx sur l'enseignement français, Paris, Globe Press, 2011.
39、《多媒體環境下的法語閱讀教學》,載曹德明等(編)《中國法語專業教學研究2011》,北京: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2011年。2/2 第85-94頁。(與王晶合作)
40、《論加繆<婚禮集>中的存在意識》(待發表)
41、《馬丁內的功能語言學思想及其貢獻》,《外國語文研究》,2011第2期。2012年3月。
42、《功能視角下針對商務法語語域的文體研究》(與徐悅虹合作),《浙江外國語學院學報》,2012第3期。
43、《論文學符號之分類》,《蘇州大學學報》,2012年5月第3期。CSSCI
44、《普魯斯特的美學空間》,《安徽師范大學學報》,2012年9月第5期。CSSCI
45、《法語中關於風雨的詞彙辨析與使用》(與呂瑩合作),《法語學習》2013年第1期。
46、《<此情可待>中的跨文化景觀》,《跨文化對話》第30期,2013年2月。CSSCI集刊
47、《La répressionintellectuelle et la liberté académique》(「法國理論」國際研討會論文)(待發表)
48、《Le cadre sémiologiquepour un dialogue transculturel》(程抱一研討會論文)(待發表)
49、《戰後法國南方的鄉村畫卷》,《戰後現實主義、後現代主義研究》論文集,譯林出版社,2013年3月。
50、《馬丁內的句法功能觀及其在介詞中的體現》,《外國語文研究》,2012年第2期。2013年7月出版,譯林出版社。
51、《外國語文課程標准譯介》,載《洪氏語文》第440-446頁,倪文等編,高等教育出版社,2013年9月。
52、《美學現實中的普羅旺斯》(待發表)
53、《誘惑與藝術》(待發表)
54、《法語語言文學導學》,《中國研究生》,教育部學位與研究生教育發展中心,2013年8月。
55、《論索緒爾對符號學發展的貢獻》,《俄羅斯文藝》,2013年第4期。CSSCI
56、《馬丁內的功能語言學體系》,《法國研究》,2013年第4期。 1、《法國小說符號學分析》,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2010年9月。
2、《母語教材研究》10卷本(副主編),江蘇教育出版社,2007年9月。 1、《法漢大辭典》 Q詞條、R-rag, Trot-tub詞條,西南師大出版社,1999年。上海譯文出版社,2000年。
2、《法語》(合編),江蘇省職稱外語輔導教材,江蘇人民出版社,1997年4月。
3、《法語閱讀理解·法律卷》,法語閱讀理解書系,上海譯文出版社,2004年9月。
4、《法語閱讀理解·娛樂卷》,(合編),法語閱讀理解書系,上海譯文出版社,2006年3月。
5、《法國語文教學大綱評介》《法國語文教材評介》,載《中外母語教材比較研究論文集》,江蘇教育出版社,2000年。
6、《法國語文教材選粹》,《中外母語教材比較研究論文集》叢書,江蘇教育出版社,2000年。
7、《法國語文課程教材》,載《當代外國語文課程教材評介》,江蘇教育出版社,2004年2月。
8、《母語教材研究》之《外國語文課程教材綜合評介》(副主編),江蘇教育出版社,2007年9月。
9、《母語教材研究》之《外國語文課程標准譯介》(副主編),江蘇教育出版社,2007年9月。
10、《母語教材研究》之《外國語文教材譯介》(副主編),江蘇教育出版社,2007年9月。
11、《母語教材研究》之《外國學者評述本國語文教材》(副主編),江蘇教育出版社,2007年9月。 1、江蘇省社科"九五"規劃課題"巴特文論研究"(09-043) ,2001年5月結項。
2、全國「九五」重點課題「中外母語教材比較研究」子項目「法國語文教材研究」,2000年10月結項。
3、教育部「十五」課題「母語教材研究」子項目「法國母語教材研究」,2007年12月結項。
4、江蘇省社科"十五"規劃課題"符號學與文學"(04WWB010),2008年12月結項。
5、南京大學哲學社會科學重大項目「法國當代文學批評」,在研。獨立。
6、國家精品課程《法語閱讀》建設項目。2008-2011年。
7、教育部項目《普魯斯特研究》:項目號:09YJA752010。
8、國家社科基金重大項目《戰後世界進程和外國文學進程》:11&ZD137,在研,負責子課題「戰後現實主義文學」。2011-2016。
9、國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標課題《經典法國文學史翻譯工程》(17卷)子課題第9卷《啟蒙時期I》,在研。
㈣ 差序格局的社會有哪些道德要素
團體格局中的道德體系
西方的團體格局中,團體對個人的關系就如同神和信徒的關系,是個有賞罰的裁判者,是個公正的維持者,是個全能的保護者。這點脫胎於他們的宗教觀念。從歐洲史中我們了解到宗教在歐洲有著和國王一樣的權力和控制力。宗教的虔誠和信賴不但是他們道德觀念的來源,而且還是支持行為規范的力量,是團體的象徵。在這種觀念下產生出兩個派生觀念:一是每個人在神前的平等;二是神對每個個人的公道。
為了貫徹這種派生觀念,團體不能為任何個人私有。在此基礎上才發生美國《獨立宣言》中開宗明義的話:「全人類生來都平等,他們都有天賦不可剝奪的權利。」可是上帝是在冥冥之中的,具體執行團體的意志時,還是需要人來代理。當然,在歷史上也反復出現人民反抗所謂代理者的意志,集中爆發就是宗教改革運動。如果代理者違反了「不證自明的真理」,代理者就會失去代理的資格。團體格局的道德體系中發生權利的觀念。緊接著,人和人要相互尊重權利,團體也需保障個人權利,防止團體對個人濫用權力,於是產生了憲法。憲法和西方的公務觀念是一致的,即國家可以要求人民的服務,但是國家也得保證不侵害人民的權利,在公道和愛護的范圍內行使權力。
差序格局中的道德體系
我們討論了西方的道德體系,是為了襯托中國差序格局下的道德體系特點。在這個以自己作為中心的社會關系網路中,最主要的是「克己復禮」,即自我修身,這也是差序格局中道德體系的出發點。這種從己往外推而構成的社會范圍是一根根被不同道德要素維持的私人聯系。比如,對親子和同胞,配套的道德要素是孝和悌;對於朋友,相配的忠信。孔子曾總結到:「弟子入則孝,出則悌,謹而信,泛愛眾,而親仁。」 這里「仁」是相對復雜的觀念,只是邏輯上關於這些私人道德的總和,就和中國人對天下的定義界限很模糊一般,「仁」的概念也是不清晰的,籠統的歸於「天下歸仁」。當需要具體說明時候,還是得回到「孝悌忠信」這一類道德要素
我們的傳統道德體系中沒有基督教那種不分差序的兼愛,而且也不容易找到個人對於團體的道德要素。在西方團體格局中,執行公務有明確的行為規范,而在中國是沒有的。或許我們會說,做大臣的要忠於皇帝,要做忠臣,這難道不是對執行公務的大臣的道德約束嗎?還真不是,君臣之間的關系是「義」維持的,忠君並不是個人和團體間的道德要素,而是對君主和大臣的私人之間的關系。所以我們總結起來,中國差序格局中的道德大體都是私人的聯系。
一個差序格局的社會,是由無數私人關系搭成的網路。這網路的每一個結都附著一種道德要素,因此,傳統的道德里找不出一個籠統性的道德觀念來,其標准價值也不會超脫於差序的人倫而存在。因此,中國的道德和法律,都會因施加的對象不同而如同社會格局一般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伸縮。舉個例子,我們會見到這種痛罵貪污的朋友,可是當貪污的是他的父親時,不但不罵,而且會代他隱諱。甚至,他還可能向父親要貪污來的錢,同時罵別人貪污。真是具有中國特色的道德體系。從理論中來,到實踐中去。我們分析 「貪污」這個世界共同面對的頑疾的成因。除了從制度監督上的漏洞,我想,道德也是影響因素之一吧。
㈤ 道德的第二層含義
一、對現行道德的定義的分析
現代漢語詞典對道德的定義,道德是「指社會意識形態之一,是人們共同生活及其行為的准則和規范。道德通過社會的或一定階級的輿論對社會生活起約束作用」。 《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教科書對道德的定義,「道德屬於上層建築的范疇,是一種特殊的社會意識形態。它通過社會輿論、傳統習俗和人們的內心信念來維系,是對人們行為進行善惡評價的心理意識,原則規范和行為活動的總和」。筆者認為,這兩概念有三點不足:一是缺乏鮮明的價值判斷,在人類社會發展的歷程中,道德應該以什麼作為價值標准,沒有提及。沒有價值的東西或者價值不明確的東西肯定沒有必要作為人們的操守和追求。我們通常說「有道德」、「講道德」、「以德治國」,實際賦予了道德極高的社會價值和個人價值。二是「人們」一詞帶有范圍的模糊性。如果包含地球上所有人那理所當然就應該叫人類了。從我國現行使用的教材中關於道德的特徵的論述也可以看出,「人們」很顯然不是指「人類」,而是指一定地域一定歷史時期甚至於某特殊階層的共同體。 「人們共同生活」的范圍有地域性、民族性、階層性甚至宗教區域性,所以就有不同的行為准則和規范,道德也就具有多樣性、民族性、階級性了。這么一來,道德沒有一個共同的價值標准。例如農村普遍重男輕女,世界各地的種族歧視,基督教歧視婦女的教約,一些國家的冷戰、霸權主義思維,都可能代表「人們」的價值取向,行為方式,看來統統可以是「道德」。三是道德這種社會意識形態與宗教、風俗習慣等其他社會意識形態有何本質區別沒有界定。「社會意識形態之一」、「特殊的社會意識形態」的「道德」特殊在哪裡? 「對人們行為進行善惡評價的心理意識,原則規范和行為活動的總和的社會意識形態」,很顯然是傳統習俗、倫理、宗教、統治階級的意識和思想家的一些學說,諸多因素錯綜交織引起的,這就意味著道德是復雜的多因素引起的社會意識形態的「大染缸」。筆者認為,如果這樣定義「道德」,道德並不具有先進性,這是因為,第一它具有鮮明的階級性,統治階級可以用它來作為控制人們思想,愚弄民眾維護其統治的工具。作為統治階級禁錮被統治階級的思想工具,本身就沒有正義性,因而階級性的本質是反道德性。第二它具有民族性,道德的民族性根源主要是宗教性,宗教大多是信奉上帝、神之類的(無神論的宗教只有我國的道教,它沒有成為我國的民族宗教),其思想基礎是唯心主義的,因而是非科學的。一個反道德的,非科學的東西,我們為什麼要給它被上華麗的「道德」外衣?基於以上原因,筆者認為,「道德」必須進行重新科學定義。
二、科學道德定義的要素
如果我們分析古今中外思想家的思想,不難發現,其中有一些跨越時空仍然具有普遍的積極意義,例如,仁愛、誠信、自由、民主、平等、公平、正義等等,成為了跨民族跨地域的人們的普遍的追求,與宗教和統治階級愚弄民眾的伎倆格格不入,經過歷史長河的滌理砥礪,越發綻放出奪目的光芒。筆者認為,這才是道德的范疇,也才符合我們今天通常所說的「講道德」的語義。
科學定義的「道德」必須有科學的思想基礎
現行定義的道德的思想基礎五花八門,派系林立。讓我們先看看歐洲曾經占統治地位的道德思想基礎。舉三例:1、神學宗教思想。宗教在古代西方社會意識形態領域長期占據著統治地位,這些宗教所供奉的都是神靈,遵守神的旨意就是道德(讓神的旨意成為社會習俗和行為規范),通過神使社會的不平等,奴隸制度,民族的仇殺「合法化」。比如《聖經》中有戰俘為奴隸的規定,甚至有要猶太人去滅絕其他民族的文字。
2、倫理教化思想。柏拉圖的教化理論認為,靈魂分為慾望、激情和理智三個部分,相應的德性分別是節制、勇敢和智慧,這三個部分各自的功能發揮到優秀狀態,同時又能和諧,就是整體心靈的正義之德。城邦也相應由三個等級構成:即農工商階層,他們負責社會的物質財富的生產,所以節制是他們的德性;護衛者階層,主要職責是護衛城邦,所以勇敢是他們的主要德性;以及統治者,他們要為整個城邦的利益而謀劃,所以,他們的主要德性是智慧。這三個階層各司其職、各盡其分,又能達到社會的總體和諧,整個城邦就是正義的。他認為,除了生產階層由於理智的羸弱無法獲得理性對慾望的統治,而被從教化與政治生活中排除外,道德教化從護衛者階層開始。很顯然,柏拉圖的教化理論具有鮮明的維護奴隸制度統治秩序的色彩。
3、社會達爾文主義。社會達爾文主義根據自然界「食物鏈」現象提出「弱肉強食,物競天擇,適者生存」的觀點,並以此解釋社會現象。社會達爾文主義和尼採的超人哲學被認為是臭名昭著的納粹的思想武器。
正是這些偽道德、反道德的「道德」怪胎演繹著古代一直到近代的歐洲的階級統治、政治紛爭和民族屠殺並蔓延到全球。然而,我們給它們穿上「道德」的華麗外衣,然後再去用道德的階級性民族性讓它合理化,再然後去用道德去斗道德。
我國的道家和儒家思想也沒有跳出機械唯物主義和唯心主義泥潭。
隨著哲學和社會科學的發展,道德建構在科學的思想基礎上已經成為現實可能。一是馬克思辯證唯物主義思想已經成為認識自然界、人類社會、思維發展的科學思想武器。二是正在興起的新的公共哲學思想正為公共管理、市場經濟、道德和政治等領域開闊嶄新的理論視野。公共哲學主張「共媒(相互媒介)--共働(相互作用)--共福(共同幸福)」,促進「活私開公--公私共創--幸福共創」;倡導「世界同胞」、「世界市民」、「公眾」和摒棄「第三人稱」(共同參與,不把某群體排除在外)理念等等。這些無疑比區域(民族、國家)分割、階層(階級)分割的對立對抗式的理念要進步,更易為全球各國各民族所接受而國際化、全球化。
科學定義的「道德」必須與宗教、非科學的思想體系和習俗劃清界限
道德應不應該與宗教、非科學的思想體系和習俗區分?是否應該是一種獨立的意識形態?查閱相關資料,不同的語境會有截然不同的觀點。
語境一:「世界上根本沒有一種普世的道德觀」。這句話的根源在於把道德定位為民族化、階級化、宗教化、世俗化、政治化等諸多因素影響下的民族道德、階級道德、宗教道德、世俗道德、政治道德雜合的「道德體系」。這種雜合的不與宗教、非科學的思想體系和習俗切割分離的道德肯定不具有普世性,從哲學和邏輯的角度講,沒有一種特殊性能夠等同普遍性,因此,世界上根本沒有一種普世的道德觀。這一觀點與現行道德定義的語義一致。
語境二:「宗教是一種缺乏實證支持的世界觀,和道德沒有必然聯系,道德先於任何宗教,獨立於任何宗教存在。宗教為了取得世俗的容忍和合法性,寄生在道德之上,這就是為什麼世界上的宗教彼此間沖突但是道德觀彼此近似的原因,因為道德中有很多普世的人類社會規范。道德是宗教的傳銷品,剝離了道德,宗教沒有辦法讓人們支付贖罪卷和功德箱。」這段話中作者把宗教與道德進行了分離,對宗教道德的虛偽性進行了深刻揭露。
如果把不同地域、不同民族、不同宗教、不同階級道德中的宗教因素、政治因素、不良習俗因素從「道德」雜合體中剝離,是不是應該剩下純粹的道德呢?這種純粹的道德是不是具有普世性呢?我想,誰也不會否認吧。這樣的道德當然不會是一種現存地域性階級性的道德範式,卻是諸多道德特殊性中的普遍性。筆者所主張的正是這種與其他因素分離的抽象的寓於特殊性中的普遍性的道德。
科學定義的「道德」必須有明確的價值取向
現行的道德概念,在階級社會,把道德的價值取向定位為維護階級統治的工具,在宗教社會,把道德的價值取向定位為宗教服務,是維護宗教秩序的工具,在非階級社會,其價值取向定位為通過社會輿論、傳統習俗和人們的內心信念來維系的維護社會秩序的工具。筆者認為,這樣認識道德,一方面,與政治、宗教、習俗混在一起,功能上沒有作區分;另一方面,貶低了道德的價值。道德應該是與道德哲學相關聯的十分理性十分智慧的社會意識和行為規范,不能與傳統習俗、宗教的價值混同在一起。不管以前是怎麼樣,至少現在我們應該給道德賦予這樣的價值: 「促進社會和諧進步,促進人與人、人與社會、人與自然和諧發展」。
科學定義的「道德」應該惠及全人類
在經濟全球化的今天,不同地域、不同民族之間的交往日益頻繁和密切,這往往需要人們在價值觀念上面求同存異。在道德領域各說各話很多時候是站不住腳的,也不符合實際情況。比方說,種族歧視會受到道義上的普遍譴責,公共場所抽煙會普遍受到限制(並且作為文明的標志),中國人在國外上廁所後不沖水也並沒有人看成是民族習俗或者道德的差異性而倍加尊重。在全球環境,人權等問題上道義方面並不存在什麼分歧(如:都肯定要保護環境、尊重人權),分歧的恰巧是基於各自政治的考慮(如:環境責任分擔,以人權為借口乾涉他國內政)。道德的標准好像更具有全球性,那種民族的階級的道德好像不見了蹤影。有民族性階級性的成分恰恰是宗教、政治、習俗。我們通常說尊重民族宗教、習俗,但從來也沒有誰說過尊重民族道德。人們在價值觀念上面求同存異恰恰是求道德之同存宗教、政治、習俗之異。道德只有惠及全人類,促進人類社會的共同進步,才能成為人們崇高的價值追求。需要說明的是,筆者決非想以道德普世性為借口淡化國家界限和國家合理、正義的利益,道德的普世性與維護國家的尊嚴和符合道德規范的利益一點也不矛盾,並且可以把捍衛國家合理正義利益作為道德的普世價值而使國家的尊嚴和利益得到強化。
隨著市場經濟在全球的縱深發展,資本、技術、信息、人才、勞動、商品以及其他各種資源都可以在全球范圍流動,經濟層面的流動必然帶來精神層面的流動,即各種文化的相互碰撞、相互交流、相互融合成為常態。尤其是媒體和互聯網的發展,使世界各地人們的交流日益密切和頻繁,我們還用落後的區域分割、階層分割的道德觀來否認道德的普世性和普世價值已經不符合歷史潮流了。
三、重新定義道德
筆者拋出這個議題的目的在於,我國的學術道德概念與日常用語道德含義存在巨大偏差,這一現象應該引起學界和廣大愛好者廣泛關注和高度重視。如果不從理論上根本解決這個問題,關於道德的認識就會長期處於混亂狀態。至於應該怎麼定義道德,希望能夠得到廣大愛好者的積極參與和廣泛討論。筆者初步拋出一個定義作為「磚」,希望能夠引出無暇之「碧玉」。
筆者認為,道德可以定義為:道德是人們的崇高價值追求,是與促進人類社會和諧進步,人與人、人與社會、人與自然和諧發展相關的精神追求、情感意識、行為操守和社會規范。
㈥ 如何看待部分大學生道德缺失問題
部分大學生道德缺失這種事情,是非常常見的,也是見怪不怪的,因為大學生也是正常的人,社會上的人會有道德缺失思想的現象,大學生也會這樣,不過這不是主流沒多大關系。
㈦ 兒童的品德形成的基本過程是如何的
是從小培養的,從父母對孩子的教育和孩子的做事方法上可以看出來孩子的人品是怎樣的。
㈧ 科學倫理道德包括哪幾個部分
道德」是「倫理」
道德作為社會意識形態是指調節人與人、人與自然之間關系的行為規范的總和。倫理,從本質而言,是關於人性、人倫關系及結構等問題的基本原則的概括。倫理與道德是有著顯著區別的兩個概念,倫理范疇側重於反映人倫關系以及維持人倫關系所必須遵循的規則,道德范疇側重於反映道德活動或道德活動主體自身行為的應當;倫理是客觀法,是他律的,道德是主觀法,是自律的。
倫理學的本質是關於道德問題的科學,是道德思想觀點的系統化、理論化。或者說,倫理學是以人類的道德問題作為自己的研究對象。倫理學要解決的問題既多又復雜,但倫理學的基本問題只有一個,即道德和利益的關系問題,即「義」與「利」的關系問題。這個問題包括兩個方面:一方面是經濟利益和道德的關系問題,即兩者誰決定誰,以及道德對經濟有無反作用的問題; 另一方面是個人利益與社會整體利益的關系問題,即兩者誰從屬於誰的問題。對這一基本問題的不同回答,決定著各種道德體系的原則和規范,也決定著各種道德活動的評判標准和取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