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學百科 » 粗放立法

粗放立法

發布時間: 2022-06-02 23:44:52

① 什麼是地方保護主義

就是地方護著吧

② 我國循環經濟立法的五大特徵

我國循環經濟立法的五大特徵

全國人大環資委副主任、循環經濟立法起草小組組長 馮之浚

新世紀新階段,我國以科學發展觀統籌全局,堅持大力發展循環經濟,促進我國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但是,我國循環經濟還處於起步階段,實踐中仍存在不少問題和障礙,迫切需要立法加以解決。

由於我國所處的社會經濟發展階段不同,面臨的環境與可持續發展問題不同,循環經濟立法,一方面要總結國內外大量的實踐經驗,另一方面要將時代特徵、中國特色、行業特點和自身特長有機結合,形成有特色的循環經濟立法。

這是邯鋼2007年5月新投產的燃氣-蒸汽聯合循環發電項目。

特徵之一:綜合管理法

國外關於循環經濟的立法,多由經濟專門機構負責,往往帶有很重的單項法的色彩。而我國在立法時,是由全國人大環資委牽頭,協同全國人大法律委、財經委、常委會法工委、國家發改委和國家環保總局的有關部門共同參加法律的起草工作,層次高,立意深,表明我國的循環經濟法並非單一法,而是涉及眾多相關部門的綜合性管理法律。立法的目的是為了實現「投入最小化、廢物資源化、環境無害化」,達到以最小發展成本獲取最大經濟效益、社會效益和環境效益的綜合目的。

與其他國家循環經濟法的發展歷程相比較,能更清楚地了解我國循環經濟法的這一顯著特徵。如日本的循環經濟立法從孕育、產生到不斷健全和完善,都體現出了明顯的環境保護色彩。1994年,日本內閣制定環境基本計劃,首次提出「實現以循環為基調的經濟社會體制」。《環境白皮書》提出「環境立國」的新戰略,將環境保護提到了國家戰略的重要地位。盡管已經做出上述努力,但是由生產和消費產生的廢棄物仍然是日本面臨的主要國內問題之一。為此,在1996年的《環境基本法》之下,日本於2000年召開「環保國會」,參眾兩院表決通過和修訂了《促進資源有效利用法》等多項法規,並相繼頒布實施了廢棄物處理、資源有效利用、政府綠色采購以及涉及容器包裝、家電、建築材料、食品和汽車再生利用等八部專門法。顯而易見,日本的循環經濟立法起源於廢棄物問題,以解決環境污染問題為目標,旨在解決整個社會發展進程中面臨的環境問題,基本上是以環境保護為中心的法律。

特徵之二:減量化優先的全過程治理法

由於發展階段的不同,發達國家的循環經濟立法多強調資源化,強調環境保護。而我國循環經濟立法遵循「減量化是循環經濟第一法則」的要求,重點強調「減量化」,從而保證在發展的源頭上實現資源節約,在發展的過程中實現多重利用,在發展的結果里實現綜合效益。

德國的循環經濟立法與實踐在世界上廣受好評。該國礦產資源並不豐富,經過工業化的大量消耗,不可再生的礦產資源所剩無幾。與此同時,大量的廢舊物資,如廢鋼鐵、老舊汽車、廢家電等卻「堆積如山」。這在客觀上要求對廢棄物進行再生利用,以降低經濟發展的成本。此外,由消費帶來的日益增加的垃圾(包括工業和消費領域的廢棄物),也成為德國面臨的最大國內環境問題之一。到上世紀中後期,德國意識到,簡單的垃圾末端處理並不能從根本上解決問題。於是,德國在1996年制定了《循環經濟和廢棄物管理法》。該法的目的是徹底改造垃圾處理體系,建立產品責任(延伸)制度,要求在產品的生產和使用過程中盡量減少垃圾的產生,在使用後要安全處置或重新被利用。因此,德國的循環經濟立法是由垃圾問題而起,重點是「垃圾經濟」(3R和最終安全處置),並向生產體系(企業)中的資源循環利用延伸。

我國目前正處在工業化加速發展階段,不僅面臨因人口增加和生活水平提高而來自消費環節的大量廢物問題,更面臨由於經濟高速增長中生產經營粗放、資源能源利用效率較低、污染產生排放嚴重所引發的資源環境問題。我國的循環經濟立法將著力解決能耗物耗過高、資源浪費嚴重、前端減量化潛力大的問題,實現資源的高效利用和節約使用。為此,我國循環經濟立法遵循:發展循環經濟應當在技術可行、經濟合理和環境友好的條件下,以減量化優先為原則的指導思想開展工作。

減量化優先原則與再利用和資源化優先原則相比,包括了生產、流通和消費領域內所有的減量化活動。比如,不僅對「減量化」有一些原則性的特殊規定,還分別對「生產過程中的減量化」和「流通、消費過程中的減量化」提出了具體要求。同時,也提出要在「減量化」的前提下,做到「再利用和資源化」。可以說,這是一部減量化優先與資源綜合利用相結合的全過程治理法。

特徵之三:既有總體框架,又重點突出

我國的循環經濟法既有一般綜合法的框架,又突出主要工業行業和重點企業,著力解決影響我國循環經濟發展的重大問題。比如,考慮到我國目前正處在工業化加速發展的階段,鋼鐵、有色金屬、煤炭、電力、石油石化、化工、建材、建築、造紙、紡織、食品等主要工業行業資源消耗高,資源利用效率低,污染物排放量大,其中的大企業在資源消耗中又占很大比重,在當前和今後一段時期,抓住了這些重點行業的重點企業,就等於抓住了資源節約和循環利用的關鍵。因此,我國循環經濟法專門設立了重點企業管理制度,明確提出節能減排的強制要求,並定期進行審核。

可見,從實際出發,突出重點,著力解決主要矛盾,是我國循環經濟立法的重要指導思想之一。

特徵之四:法律文本與配套法規有機結合

我國的循環經濟法既要普遍適用於全國不同地區,又要涵蓋從資源開採到廢物最終處置的整個經濟過程,還要突出重點行業和企業,因此,在循環經濟法立法的同時,將會同有關部門研究制定與之配套的政策、法規、規范、制度、標准、技術支撐體系,為我國循環經濟的科學發展提供法律依據、技術保障和行為規范。

目前,已出台的配套文件中,關於基本制度的有11項,關於減量化的有24項,關於再利用和資源化的有10項,關於激勵措施的有16項。其中,與統計、標准等基本制度相配套,與國家質檢總局職責相關的有30多項標准,主要涉及節水、節材、可再生資源、廢舊產品及廢物的回收利用等四個領域。僅節水領域就涉及到《用水單位用水計量器具配備和管理通則》、《水嘴用水效率限額及等級》等10項配套文件。與評價和考核制度相配套的《循環經濟評價指標體系及其考核規定》,由國家發改委會同統計局、環保總局等有關部門正在研究制定中。眾多配套的規定、辦法、標准、規劃與循環經濟法同步實施,保證了法律條文的嚴肅性和可操作性。

特徵之五:制度安排十分完善

我國的循環經濟法,為循環經濟的健康發展設立了八項基本制度。第一,建立循環經濟規劃制度,明確政府績效評價考核和鼓勵、限制或禁止措施的具體要求。第二,建立循環經濟評價指標體系和考核制度,杜絕一些地方重經濟增長、輕資源和環境保護的做法。第三,建立循環經濟的標准、標識、標志和認證制度,規范政府評價循環經濟發展狀況的依據和手段。第四,建立以生產者為主的責任延伸制度,明確生產者應依法承擔其產品廢棄後的回收、利用、處置的責任。第五,建立對重點企業資源節約和循環利用的定額管理制度,加強對鋼鐵、有色金屬、煤炭、電力、石油石化、化工、建材、建築、造紙、紡織、食品等主要工業行業的高耗能、高污染企業的監管。第六,完善產業政策制度,規范和引導符合循環經濟要求的產業發展,限制高消耗、高污染行業的發展。第七,建立政策激勵制度,調動各行各業的積極性,鼓勵走循環經濟的發展道路。第八,建立明確政府、企業和公眾責任的有關制度,以在生產、流通、消費各環節中,充分發揮政府的主導作用、企業的主體作用和公眾的參與作用,形成推動循環經濟發展的整體合力。

以上八項制度准確地把握了我國發展循環經濟的本質要求,確保權責明確、行為規范、監督有力、高效運轉,體現了激勵和約束兩方面的機制和措施,為循環經濟成為真正意義上的法治經濟提供了制度保障。

③ 從立法角度如何更加有效的培育物業企業發展、規范物業企業行為。

您好!
第一部分 國家宏觀政策法規對物業管理可持續發展的長遠推動及戰略導向

一、國家宏觀政策對物業管理可持續發展的導向

立法是行業及企業生存的保障。法律的實施程度標志著一個國家的文明程度,同樣,也是一個行業健康發展的標志。先進發達國家的物業管理行業,就因為有一整套完善的法律、法規體系,保障和推進了物業管理行業的健康發展。我們國家近幾年來,在物業管理的政策法規制定和出台方面做出了很大的進步,對行業的長遠發展起到了積極的導向和推動作用。我國目前正處於市場經濟轉型期,在這個過渡時期里,應更加深入研究、調整國家相關政策、法律法規,使之更加適應市場及行業的發展需求。

(一)國家「十五」綱要中提出的房地產業與物業管理業的分業經營。首次將物業管理作為獨立的行業在國家發展計劃綱要中提出。

(二)2001年建設部下發《建設事業「十五」計劃綱要》中明確提出「規范發展物業管理業,提高物業管理綜合服務水平。逐步推廣企業化、專業化經營的物業管理,加快物業管理的立法步伐,規范物業管理企業行為,形成合理的物業管理收費制度和規范的物業管理招投標制度,逐步解決工資中物業管理消費含量不足問題。」這一導向為物業管理消費的貨幣化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三)2003年國務院頒發《物業管理條例》(以下簡稱:《條例》)。同年黨的十六屆三中全會召開,針對經濟體制改革提出科學的發展觀,促進經濟的協調統籌發展,對於新時期物業管理行業的改革與發展具有重要的現實指導意義。落實科學發展觀,就是要堅持以人為本,堅持質量興業,以憂患意識,以前瞻性的思路,推進物業管理行業的市場化進程,使物業管理行業在國內外的新形勢下,獲得健康持續發展。

(四)2004年全國建設工作報告進一步提出保持房地產市場持續健康發展。堅持住房市場化的基本方向,調整住房供應政策,進一步促進住房消費。加快完善住房分配貨幣化制度,加大住房補貼發放力度。進一步搞活住房二級市場,積極培育和規范發展住房租賃市場,促進增量市場和存量市場的聯動。加大住房公積金歸集和貸款發放力度,進一步加強監督和規范化管理,提高使用率;完善個人住房貸款擔保機制。加強宏調調控,整頓規范市場秩序。大力推進住宅產業現代化;規范發展物業管理。

(五)截止到2005年上半年,建設部已經根據《條例》,先後印發《前期物業管理招標投標暫行辦法》、《業主大會規程》、《物業管理企業資質管理辦法》以及《業主臨時公約》、《前期物業服務合同》兩個示範文本。期間,又與國家發改委共同制定了《物業服務收費管理辦法》、《物業服務收費明碼標價規定》兩個規范性文件。

(六)另外,《條例》頒布之後,各地也在按照《條例》精神,結合本地實際,制定或修訂地方性物業管理條例或辦法。這些配套法規和地方性法規和《條例》是一個系統的整體,使《條例》具有了更強的操作性。以深圳為例,2004年深圳市政府先後通過了《深圳市業主委員會指導規則》、完成了《深圳經濟特區物業管理條例(草案送審稿)》、啟動了《條例草案送審稿》附件的起草工作、制定了《深圳市物業管理招投標專家庫管理辦法》、出台了物業管理考評專家庫管理辦法等一系列的地方性法規,進一步加強對深圳物業管理行業的規范和管理。

(七)《條例》實施兩年多來,已經基本形成了比較完善的物業管理法規規章體系。但物業管理活動中的問題,有的是直接適用《條例》進行規范,有的則由其他法律法規進行規范。《民法通則》、《合同法》、《公司法》、《城市房地產開發經營管理條例》、《建設工程質量管理條例》等法律法規,都是規范物業管理活動的法律依據。

(八)目前,國家正在積極探討制定的《物權法》亦正在成為影響物業管理行業發展的一個重要立法基礎,對規范財產關系,維護經濟、社會的秩序相當重要。物權法的出台,能更好地促進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發展,鼓勵人們創造財富的積極性。它從建築物區分所有權出發,將物業作為私有財產加以確認。有利於揭示物業法律關系與建築物區分所有權的內在聯系,對於明確物業管理中各當事人的法律地位具有重大意義。

首先,《物權法》出台將更加規范物業管理業,有利於物業管理健康有序發展,推進行業的法制化進程。

其次,對業主行為進行約束。將目前行業中面臨的如違章搭建、侵害公共部位業主共同權利等事項在法律中進行確認,便於各方規范行為。

另外,《物權法》也是對現行物業管理的一項挑戰。《物權法》中,業主的訴訟資格主體地位得到確認,業主可對物業進行自管成為可能,這也是對目前物業管理企業的一項重大挑戰和突破。

最後,在物權的歸屬問題上有了更規范明晰的界定,物業管理企業、開發商、業主,按建築物區分所有權分類劃定,產權明晰,不易發生互相扯皮、推諉。有利於我國物業管理行業的良性發展。

二、適應可持續發展要求,仍需建立一系列行業政策規范。

(一)針對行業發展中遇到的矛盾和問題,以及新形勢、新任務,制訂扶持物業管理行業發展的政策措施,重點是扶持和發展具備競爭力的品牌物業管理企業,出台一些扶持性政策措施,為其創造平等競爭、一視同仁的法治環境、政策環境和市場環境,努力消除束縛資源配置的政策性和體制性障礙,積極引導企業選擇符合市場發展規律、有自身特色的發展之路。

(二)基於物業管理行業既有自發形成的區域化發展特徵下的南北差異、全國性品牌企業推動行業規模化產業化發展特徵等,深入研究其經濟功效和形成方式,引導促使中小物業管理企業、欠發達地區的關聯企業走向規模化、集約化、專業化的發展路徑。在國家經濟政策上的優惠並輔以專業上的指導和扶持。

(三)建立起物業管理職業經理人制度,加快大中專院校增設物業管理專業進程,鼓勵企業培養和儲備多層次的人才,構築人才高地,建立立體化人才平台。

目前,物業管理行業仍未擺脫勞動密集型的行業現狀,行業人才素質有待進一步提高,企業應加快人才培養,全面提高物業管理人員整體素質。構建物業管理行業從業人員從高層到基層員工的多層次平台是行業可持續發展戰略的重要組件。可通過採用以下六點做法實現:

1、加快培養市場需要的管理人才、科技人才和服務一線操作人員,特別要注意培養具有創新精神和創業能力的企業家。積極創造有利於人才成長的環境,促進形成相對穩定的科技骨幹隊伍,高度重視對青年人才的培養和使用。加強物業管理行業涉外人才培訓工作,加快造就一批掌握具備工程、管理、服務、營銷、金融、法律、外語等多方面知識的復合型人才,以適應行業新形勢的需要。

2、按照分類管理原則,對專業技術關鍵崗位,建立和完善行業執業資格總體框架,完善行業各類執業資格考試制度和注冊管理制度,加強國際間的交流合作,逐步實現與國際標准接軌和執業資格互認。

3、完善物業管理行業職業技能崗位培訓與從業資格鑒定製度,爭取把從業人員繼續教育列入企業考核范圍,大力開展職業技能崗位培訓工作,推行勞動預備制度。逐步實現關鍵崗位、特殊工種持證上崗,以保證管理與服務質量、安全生產,提高生產效率和服務水平。4、通過政策導向和人才需求信息的發布,優化人才專業結構,促進人才在行業和地域之間的合理分布。促進物業管理專業培訓在全國范圍的普及,為邊遠地區和基層單位專業技術管理人員的教育培訓創造條件。加大對不同地區物業管理行業人才的培養力度,加強對物業管理欠發達地區的智力服務和人才支持。

5、建立規范化的在職人員崗位培訓和繼續教育制度,大力發展以新技術、新成果、新規范等方面為重點的繼續教育,結合科技成果的推廣應用開展培訓,促進行業科技進步。加強對各類培訓機構培訓質量的評估檢查,促進提高培訓質量。

6、與國家教育機構密切合作,切實加強對物業管理行業中高等專業教育的指導,及時更新教學內容,構建適應市場經濟和物業管理行業發展的課程體系,改進教學模式,擴大高新技術手段的應用,採取有效措施,促進產學研的結合。形成與物業管理職業經理人制度相銜接的物業管理中高等專業教育評估體系,提高專業教育教學質量。

(四)推行和完善物業管理稅收制度。政府政策在立法、稅收、環境等方面應積極導向,運用政府的影響力,鼓勵產權多元化,加快培育民營物業管理企業,強化和規范物業管理市場競爭,推動物業管理產業化進程。

目前我國物業管理行業面臨的營業稅、增值稅、所得稅等造成企業整體賦稅過重,與行業的微利特徵形成明顯反差,應從物價核定角度進行調整。《條例》已規定物業管理收費按照合同約定進行,實行市場定價方式亦是經濟發展的必然要求。政府物價部門隨意定價現象仍舊存在,這就容易出現決策有失公允,背離價值規律的現象。以2005年9月《上海市住宅物業分等收費管理暫行辦法》出台為例,根據該《暫行辦法》,上海市居民住宅物業費自10月1日起最高將不超過2.3元,這一規定在上海物業管理企業中引起了不小的波動,尤其對於管理高端物業為主的品牌物業企業,影響更為明顯。由於管理的大多是高檔住宅,為了維持物業管理的水平,標准也定得非常高。雖然暫行辦法仍然留出了一定的空間,如果物業管理公司提供的服務超過標准,那麼其收費也允許超過2.3元的上限,但是又必須要通過市物業管理協會組織的專家論證,並經區、縣物價局確認備案後才可實施。這顯然無法滿足企業的運行實際。因而,當我國物業管理處在發展期時,應當以市場作為促進企業競爭的助推器,從宏觀政策方面盡力為行業的長久發展創造一個寬松的環境。

當前,中國的物業管理正處發展的重要時期,堅持以科學的發展觀引導行業的整體發展方向,走可持續發展道路是行業發展的關鍵。這就要求物業管理企業從自身出發,固本強身,進中求變,變中求新,盡快實現兩個根本性轉變。

一是實現經濟增長方式的轉變。提高科技含量,提高企業利潤率和勞動生產率,從外延量的擴張轉移到內涵發展的質的提高上。

二是實現經營方式的轉變。提高管理水平,走規模化、品牌化發展道路,堅持資本經營和多業並舉,延長行業產業鏈,從粗放經營轉向集約化管理。

第二部分 構建開放的產業結構體系。

一、要求加快行業市場化進程和市場體系的建設,完善行業組織結構,增強行業意識,推進行業規模化發展。

(一)優化、整合物業管理行業,推進建立多元、多層次的物業管理服務體系。

1、以現代企業制度為核心,建立產權明晰,多元、開放的行業格局。

在可持續發展狀態下,物業管理將不僅僅表現為目前國內普遍存在的公司化的物業管理服務提供者,而是更加廣泛地涉及不同產權基礎上的以事務所形式、職業經理人等各種專業、多元化的物業管理形式出現,從而呈現出一種開放的市場形態。《物權法》影響下的業主自治、自我管理等都將預示今後物業管理服務的多元化格局,市場需要出現多樣化的物業管理服務提供者。物業管理行業的投資者也會突破傳統的公司局限。

2、建立一個多層級的物業服務體系。

物業管理是以為物業和人提供服務為產品的。這種源自於物業類型的差異及人們對服務需求的差異,帶給物業管理行業一個廣闊的市場。物業管理的有序發展,需要順應市場經濟的細分化和專業化要求,根據物業的不同分類(如住宅、別墅、大廈、工業園區等),相應建立起高、中、低檔多層次並存的物業服務體系,滿足不同層面的市場需求,為物業管理的協調發展奠定基礎。服務有需求梯次、層級,物業管理企業就需要確立不同市場客戶的細分體系,以滿足不同客戶的服務需求,形成多層面、多方位的物業管理服務體系,逐漸細分市場,細分客戶,使物業管理服務更趨專業化。

同時,物業管理行業可以通過對不同層面服務的提供,實現對物業管理企業的市場分流,建立起物業企業在行業不同層面上的動態分層,形成相對完整的行業市場,滿足市場的多樣化需求。

(二)實現規模經濟以對付行業危機

規模經濟是通過邊際成本遞減原理來實現的。其經濟性表現為:一定時期產品的單位成本(或者說生產一件產品的操作或運行的成本)隨總產量的增加而降低。物業管理行業推行規模化發展,可使社會有限資源在行業中得到最有效的、最合理的配置,形成規模經濟,產生最大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最典型的是WALLMART,其商業運行模式充分體現了規模經濟的優勢,取得了顯著的成績。

隨著物業管理作為社會經濟生活中的「商品」之一,正越來越多地被人們廣泛接受,物業管理一旦作為一種「商品」出現在生產和流通渠道中,其資源必定會受到市場規律的調控,通過物業管理的市場化、專業化、品牌化、企業體系化、活動系統化等方式,即可達到物業管理的規模化經營和管理,有效整合物業管理的上下游資源,使物業管理的行業形成一條更長和更廣泛的價值鏈。利用價值鏈,深化了物業管理的內涵,拓展了物業管理服務方式和手段,實施多角化經營,以物業管理服務為核心輻射,使上下游的資源得到優化配置、充分有效利用,從而實現物業管理的優化配置,提高整個行業的現代化管理水平,產生更好的社會效益、經濟效益和環境效益。

由此,物業管理可突破現有局限,擴大行業內涵,獲取整體規模優勢,降低成本,提高優勢,充分利用資源,充分利用現有的生產能力、利用現有的顧客基礎等,進行多角化經營,開展環境服務業、安全服務業、工程服務業、房地產中介咨詢服務業、網路配送業、物業管理咨詢業等。倡導行業多角化經營戰略,不是權宜之計,而是具有長遠性、全局性、根本性的戰略行為。多角化的多種實務相關程度較高,兩者享有相近的技術和相近的顧客群,原材料也有相近的采購渠道。除了有形關系,還有共用商標、共享資源,各業務之間產生協同效應。

1、實現規模經濟意味著成本降低

規模經濟幾乎可以表現在一個企業經營的每一個職能環節中:包括製造、采購、研究、開發、市場營銷、售後服務網、銷售能力的利用及分銷等方面。其經濟性表現為:一定時期產品的單位成本(或者說生產一件產品的操作或運行的成本)隨總產量的增加而降低。

規模經濟的存在阻礙了替代者對產業的侵入,它迫使侵入者一開始就以大規模生產並承擔遭受原有企業強烈抵制的風險,或者以小規模生產而接受產品成本方面的劣勢,這兩者都不是進入者所期望的。當存在縱向整合經濟性時,即在生產或分銷的各銜接環節進行整合經營,其規模經濟也形成「進入壁壘」。在這種情況下,新的進入者就會面臨成本上劣勢以及在上下游市場中遭到「封阻」。

2、成本降低後,努力提升行業經營水平及競爭力,改變物業管理傳統從業方式(勞動力密集型專業),贏得空間與時間進行行業變革,打造管理技術型、集約經營型企業,提升行業地位。物業管理行業的服務集約化特徵歸根到底要靠技術提高,「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目前,現代資訊科技和網路科技的發展已為物業管理產業化的發展提供了一個良好的平台。如何將現代社會中的信息、智能、機械、電氣等純技術層面的知識更好地運用到物業管理行業中,是提升我國物業管理可持續發展的關鍵。

二、提高行業經營管理水平,發展資本運作,促成企業結構優化。

(一)規模化發展對企業實行資本經營方式的要求。

追求企業經營能力提升,調動企業積極探索適合自身發展的道路,實現跨越式發展。一方面鼓勵企業堅持走資本經營之路,以資本為紐帶,進行規模化、集約化經營。一方面鼓勵企業堅持走多元化發展,向物業管理行業上下游領域延伸,實行多業並舉。同時,鼓勵企業堅持品牌經營,以品牌拓市場。實現物業管理行業企業凈資產的大幅度提升,促進行業更多企業上市,增強企業活力,提高企業的資本實力和綜合競爭力。

(二)構建企業盈利模式,提升企業的綜合盈利能力。

管理與服務創新是提升企業盈利能力的關鍵。管理是基礎,這是永恆的真理。沒有管理企業就沒有秩序和紀律,也就不可能產生效率;沒有管理,員工就缺乏積極性,企業就會成為一盤散沙。但是管理並不是目的,管理是為經營服務的。企業經營的目的就是在市場上通過競爭獲得最大的投入產出比,產生實際的利潤和效益。沒有良好的管理就無法實現這一目的,抓管理能創造效益。有一句話說得好:向管理要效益。這里所指的效益是指:提高質量效益,降低成本效益,節約能耗物耗效益,提高勞動生產率效益,節約一度電一度水的效益。誕生於80年代的物業管理行業一直被社會及業界公認為「微利行業」。企業只有始終抓好管理關,向管理要效益,才能在僅占企業營業收入10%的管理費酬金基礎上實現利潤的最大化。

服務創新是人類智慧在社會經濟領域的具體運用。創新一旦規模化的轉化成了生產力,必然帶來可觀的經濟收益。從物業管理看,隨著社會經濟的不斷發展,城市住宅產業化的推進和人民住房消費能力的增強,在房地產行業不斷應用新技術、新材料,規模化社區,超前、超大體積樓宇和高技術含量樓宇等,各種高檔、高品質樓盤,商業物業及工業物業也隨著大幅增長,引發人們對住房消費觀念產生了深刻變化,生存型住房向生活型住房轉變,物業管理服務深入人心,物業管理消費逐步成為人們消費支出的固定構成。如何針對這些新事物創新出物業管理服務,將之轉化為生產力,是物業管理企業向市場要效益的重中之重。

因而,物業管理企業應不斷提高自身的管理服務水平,尋求推動物業管理提升策略,依靠科技和管理理念的創新不斷為客戶提供更加周到的服務,努力提升物業管理企業的經營能力,發展和提供多層次的物業服務,增強自身的盈利能力。

第三部分 完善市場監管體系。

行業的規范發展,不僅需要宏觀政策的長遠導向,更需要通過法制的剛性手段,規范市場秩序。密合的市場監管與嚴密的法制保障體系不可分割。一方面需要通過立法對物業管理的硬體進行規范,對物業管理涉及到的招投標、服務與費用標准等與企業和人們生活密切相關的環節進行確認,防範和約束不良市場行為。另一方面也要對行業軟環境及宏觀市場環境等進行有效引導,注重從行業道德、社會輿論導向、媒介宣傳等各個方面對行業進行監督和規范。

一、規范物業管理招投標領域,繼續整頓和規范市場秩序,維護統一、開放、競爭、有序的市場秩序。

二、深入研究招投標管理的方式方法,規范物業管理行業收費標准,杜絕低價競標的不良市場行為,推進合理低價中標,強化標前、標後全過程管理。

三、全面加強物業管理行業自律及誠信建設工作。

誠信從企業行為泛化為行業整體特徵時,就表現為行業的自律性。物業管理行業要實現可持續發展,必須建立起整個行業的自律機制。充分發揮市場的自發資源配置作用,從行業主管部門、企業、從業者等多個方面推行自律機制,通過建立科學的第三方監控方式,切實強化行業主管部門的信用,顯著提升企業信用,建立個人信用,健全信用制度,弘揚信用文化,完善行業信用監管體系。

四、推進行業標准化建設,設立市場准入制度,健全法規和標准體系。

目前,我國物業管理行業資質規范還不夠,在市場准入標准、各種不同類型物業的規范管理標准等方面還需要進一步加強。政府、企業與行業專家應共同努力編制一整套全面的標准體系,作為物業管理的運行依據和參考基準。同時,標准體系作為科研成果,也將有力的指導和推動企業的各項發展工作。

(一)依據科研、制定標准,精心組織、宣傳標准,抓住契機、貫徹標准,運用行業統一標准引領企業競爭力提升,直到企業競爭力的合理綜合運用。隨著行業規模的成長和物業管理技術的成熟,建立起科學規范的行業准入標准,通過充分的市場競爭實現社會資源向優質企業聚集,淘汰市場中追逐短期利潤行為的不良企業,使有限的資源集中到優勢企業,資源得到充分有效利用,實現經濟的良性增長。打破新興行業低門檻造成的行業質素整體偏低局面,利用市場充分競爭和宏觀政策調控兩種手段對物業行業進行引導和保護,保證行業成員的競爭力。

(二)依靠統一標准促進物業管理行業新技術的開發利用,帶動行業新規范的應用,保證新技術體系、規范體系的推廣。

建立起完善的技術評價體系,對物業管理各方行為加以規范和保障,也對其他行業的滲透和消解產生防禦作用,可防止其他行業競爭者輕易進入、簡單模仿而喪失競爭優勢;同時,可以促進整個行業的優化,保障服務質量,從而贏得客戶的信賴,保持旺盛的市場需求,達到經濟增長的目的。

目前我國已經出台的關於物業企業資質管理辦法、服務收費規定,及對物業管理職業經理制度的積極探索,都在朝著提升行業准入機制,強化行業專業形象,提高行業整體素質的方向努力。

第四部分 構建強大的技術支撐體系。

物業管理要發展,就必須走技術提升的道路,建立行業的技術支撐體系。主要通過管理、營運、研發這三個方面的技術提升來實現。

一、管理技術提升。

從管理上看,物業管理在我國作為「舶來品」,經過20多年的發展後,在管理方面的創新仍較為局限,目前仍停留在主要依靠對國外發達地區物業管理服務的經驗借鑒層面,自我創新成果屈指可數。我國物業管理要走向可持續發展,就必須沖破固有的局限,首先在管理服務上創新。從企業發展戰略、人力資源管理、物業管理品質、服務體系、內部管理等各個方面,學習借鑒其他行業的成熟經驗和理論,結合本行業實際,創造和形成物業管理的專業的管理技術。

首先,在物業管理技術硬體投入上,從建立信息平台到加強智能、機械、電氣、工程等各個方面,提升物業管理在對「物」的管理和使用壽命延長上的能力。

另外,在技術軟體投入上,不同類型物業在行政、人力資源、安全、設備設施管理,業主服務上應能滿足物業服務及業主多樣性需求,重視人性化的服務,減少「物化」的管理。

二、營運技術提升。

從營運上看,物業管理在我國仍舊屬於勞動密集型行業,技術含量整體水平偏低。要走上行業的可持續發展道路,就必須改變這一現狀。首當其沖是要降低人耗,以技術含量高的方式合理取代目前粗放型的發展模式。適應現代化城市發展中全新建築設備、工藝、技術等需求,不斷提升行業服務技術。其次,從人力資源支持力上,建立起立體化的行業人才培育體系,從行業高級管理人才到基層操作人才全面覆蓋,才能真正滿足行業的可持續發展要求。最後,針對目前行業發展中專業研發機構對物業管理關注度欠缺的現狀,應積極主動與專業研發機構進行接觸,吸引專業研發機構的注意力,提升物業管理行業在社會整體結構中的地位。

三、研發能力提升。

通過建立全國性理論及實踐研究、實驗體系,引導物業管理企業牢固樹立科技強企的觀念,使企業成為行業技術創新的主力軍。鼓勵大型物業管理企業建立企業技術研發中心,加大技術創新投入力度,加強對行業發展關鍵技術的研究開發。

一方面堅持自主開發,利用好科研院校的力量,繼續走產、學、研相結合的道路;另一方面開展各種形式的合作,積極引進國際先進技術,並加以消化吸收,形成自有核心技術和優勢技術體系。通過技術革新、科技創新,實現低成本戰略和利潤最大化。

(一)物業管理理論對實踐具有能動性。

理論是實踐的指路明燈,為實踐提供方向和引導。要堅持物業管理可持續發展,就必須建立起對物業管理的理論研究體系,加大理論研究工作力度,研究、解決、檢驗行業發展中的突出問題,夯實行業的理論基礎,為行業的中長期發展做好准備和規劃。我國物業管理行業20多年的發展經歷為理論研究提供了豐富的素材,我們要善於把實踐經驗升華為理論知識,善於用理論創新的成果指導路線方針政策的制定,通過理論創新推動制度創新、科技創新、文化創新以及其他各方面的創新。

(二)建立完善的理論研究組織架構,引導整個行業向學習型行業發展。

有步驟、有計劃地推進行業理論研究工作。同時各物業管理企業也要加強理論研究的水平,不斷總結自身發展經驗,自行或者與主管部門一起研究行業內重要的課題,不斷提升企業的理論水平和學術涵養,為物業管理可持續發展奠定基礎。

(三)確定理論研究課題,攻堅行業發展中的理論障礙。

對行業發展中面臨的矛盾和問題進行深入分析,確定一段時期的課題攻堅項目,對需要研究的重點問題進行重點推行。避免把行業理論創新簡單化、庸俗化;把理論聯系實際簡單化、庸俗化的現象。從管理層面上深入分析行業發展中面臨的問題並提出有效的解決方法,站在戰略高度,從政府、企業、業主三維空間尋找物業管理發展的可持續問題。
望採納,謝謝

④ 在組織方面存在的問題

最近幾年在政府的高度重視下,我國社會組織管理水平不斷提升,但是總體來看,社會組織管理領域存在如下問題:

1.相關法律缺失雖然有關社會組織管理的相關法律法規在不斷的完善之中,《社會團體登記管理條例》、《基金會管理條例》等一大批規范不斷出台,但是總體來看,這些法律法規無論是在立法層次層面,還是在相關內容方面都難以滿足社會組織管理的需要。立法層次低意味著法律規范的約束力不強,內容不完善意味著政策的空白比較多,這導致社會組織的管理沒有相關法律為依據,阻礙了社會組織的進一步發展。

2.管理理念滯後在管理理念層面,現有的社會組織管理理念依然陳舊,難以跟上社會組織發展的需要。目前政府對於社會組織的管理依然秉承直接控制而非服務的理念,直接的行政控制雖然能夠增強政府對於社會組織的控制,但是這種做法的負面作用也是積極明顯的,那就是扼殺了社會組織的活力,導致社會組織的功能受到很大的壓制。

3.管理機制僵化目前我國對社會組織實施的雙重管理的模式,即社會組織在接受民政部門管理的同時,還受到業務主管部門的管理,這種雙重的管理體制大大制約了社會組織的發展。應該看到,雙重管理體制的產生背景是計劃經濟年代,但是隨著市場經濟體制的建立,這種具體而微的雙重管理模式所帶來的負面作用正在不斷的彰顯,難以適應社會組織的發展需要。

4.管理模式粗放目前在社會組織的管理模式層面基本上還停留在粗放的階段,政府只負責登記,但是在對社會組織的考核評估、日常管理方面好做的很不到位,結果導致目前我國社會組織的公信力普遍較低,公眾對於社會組織缺乏足夠的信任,這導致其作用得不到應有的發揮。

⑤ 地方保護主義

什麼是地方保護主義?

地方保護主義從阻礙市場經濟的進步而干擾司法公正,已為眾多學者所關切,已為黨和國家領導人所關切。不少學者把它喻稱為市場經濟的「毒瘤」,它又何嘗不是司法公正的「毒瘤」!現在研究其成因,下決心割除,正得其時。
盡管地方保護主義的表現形式多種多樣,促成地方保護主義的成因千差萬別,但概括起來說,無非有三個方面:體制原因、人文原因和法制缺漏。本文從這三個方面入手,企圖找到矛盾的主要方面,找到解決問題的關鍵因素和基本方法。
一、體制原因分析
一個國家出現一個普遍存在的問題,其問題必然與體制有關,許多學者在研究地方保護主義的成因時,從體制上入手是正確的。但是,由於體制本身包括的要素較多,很多研究者一進行具體分析就陷入羅列現象,逐一排列的漩渦,這就很難得其要害,得其關鍵。體制無非是主體對權力和利益進行分配和再分配形成的基本格局,因此,剖析我們現行體制下國家和地方的權力和利益分配的基本格局,就不難找到地方保護主義的病源。
第一,利益機制的失衡
我們從分析地方(部門)利益,全局(中央)利益和當事人利益三者之間的關系開始。這三者利益不論如何分配,只要承認其存在的獨立性,就必然存在自我保護的問題。可見,問題不僅出在誰大了,誰小了,誰多了,誰少了這一方面,因為無論大小多少,只要是自己那一塊,自己總要去保護,保護自己的合法權益是合理的,我國憲法賦予地方人大根據本地區實際情況制訂地方性法規的權力,從而確認地方利益的存在和維護的合理性。同樣,地方政府在既定界線范圍內改變本地區落後面貌,改善本地區居民生活,擴大自己可支配的財力物力都是合理合法的。問題就出在這「擴大」之上:具體的利益標的能不能擴大?如果可以擴大的話,擴大的方式和手段是否合法?這就是問題的關鍵了。很顯然,就我國目前的法制水平來看,尚不能系統、准確地回答該問題。
首先,我們對利益分配問題的認識還處在相當「粗放」的階段,即只注重條塊分配的多少和大小問題,並力圖尋求簡單的大小比例關系,有的甚至力求經驗的確定的比例關系,這顯然過於簡單化了。隨著社會經濟的不斷進步,利益多元化和利益主體的多元化和復雜化,遠非簡單比例關系可以解決,僅僅依據大小多少來決定權力的收放,往往是「一收就死,一放就亂」。放時害怕收,要趕緊多撈一把,地方保護主義泛濫;收時准備放,一面死氣沉沉,一面悄悄留有一手,形成「上有政策,下有對策」的惡性循環。這種循環每出現一次,地方保護主義就增加一分。
地方利益和全局利益必然存在一個大小比例關系,但這一比例關系必定是一個動態平衡過程,維護在一個什麼樣的狀態下比較適度,這要靠經驗來解決。這里所追求的是一種「適度狀態」,而決非一個簡單的量的比例關系。顯然我們現在還難於對這一動態平衡的適度狀態作出估計,很難在法理上作出認定,這是地方主義泛濫的根源。
其次,我們對於如何界定地方利益的合法界限尚無辦法,各種經濟杠桿的運用也並不成熟,其結果是利益界限不清,地方保護主義趁機吞食國家利益,排斥其他地方合法利益的公平競爭,有時甚至連自己費盡千辛萬苦招商引資而來的外地投資也大加侵蝕,為滿足當前功利不惜破壞環境,掠奪資源等等。在一定時期以比較確定的規范較准確地把握地方利益的合法界限,較之以比例大小調整數量更復雜得多、「精細」得多,在一個市場經濟尚不成熟,法制水平不夠完善的國度,這一問題是不那麼容易解決的,這給予了地方保護主義極大的活動空間。
再次,當三者利益矛盾時,我們沒有一套解決問題的具體操作辦法,只有一些大原則。本來,如果對三者利益的動態平衡能給定一個法理認定的適度的標准,並且對地方利益的界限有一套規范來認定,那麼解決三者利益沖突就只需一些原則就可以了。但由於沒有這樣的東西,使三者利益的沖突表面化、經常化,由於地方政府的雙重身份,既是地方利益的代表又是國家利益的代表,其解決沖突的不合理傾向早已形成,在模模糊糊、混混沌沌之間把二者利益同化佔有了。
最後,我們把合法的當事人利益作為地方保護主義的一對立面來研究。(1)地方保護主義必然把其他地方的當事人利益作為侵蝕的對象,否則就不會形成地方保護主義,因此當事人合法權益必然是地方保護主義的對抗因子。(2)地方保護主義主要利用我國歷史形成的地域權力侵蝕其他地域的合法權益,當事人利益明顯處於地域劣勢。(3)當事人利益和地方保護主義對抗時還處於身份的劣勢,地方保護主義有各種冠冕堂煌的理由,可以輕而易舉地把它吞食掉。(4)當事人利益作為個人利益從來沒有得到應有的重視,當三者利益發生沖突時,往往是犧牲的對象。(5)由於當事人利益的無謂犧牲老百姓有切膚之痛,所以司法上對合法的當事人利益保護無能的問題成了當今社會的熱點問題。(6)對當事人合法權益的司法保障,其價值和意義絕不亞於對國家利益的保護—這種認識是法制國家的普遍認識,可惜在我國尚未引起足夠的重視!這樣一來,當事人利益與地方保護主義對抗時沒有能及時的得到司法救濟,無意中助長了地方保護主義的惡性膨脹。
上述分析說明,由於國家基本經濟制度的重大改革,在社會朝著市場經濟深入發展的過程中,由於利益主體多元化,利益標的多樣化,地方利益和全局利益的關系復雜化了,從原來計劃經濟管理的簡單比例關系變為現行的在市場規律作用下的動態平衡關系,而這一動態平衡的適度狀態尚無經驗認識因而未能從法理上加以認定。對地方利益的合法范圍的界定,也不是一蹴而就的,遠未形成系統的、確定的規范,由於歷史形成的地域權力和地方政府的身份優勢沒有這些規范的約束,對其他地域和本地域處於身份劣勢的當事人利益的侵害就在所難免了—這是地方保護主義的基本病源之一。
第二,職能定位的偏頗
地方保護主義的實質是在利益驅動下以權力干預經濟、干預司法、濫用公權謀取私利,這一實質提示了兩個方面的內容:第一,地方政府權力沒有有效的約束機制,應該剝離、廢止的某些權能仍然緊抱不放。第二,政府權能行使的方向發生偏差,為追逐地方利益、部門利益、小團體利益有時甚至是某些領導幹部的私利而利用行政權力的現象已為數不少,這是權力機制失衡的表現,從政府角度來講,就是對自身的職能定位發生偏差。在計劃經濟向市場經濟逐步轉變的過程中,國家首先減弱高度集權,剝離部分權能,給地方政府相對獨立、自由、寬松的自決權,並實際上承認地方政府作為一個相對獨立的利益主體。但是,國家集權退讓所形成的權力「真空」地方政府當仁不讓加以填補,而地方政府應當剝離和廢止的權力多數仍緊抱不放。這就形成一邊擁有特權,一邊擁有巨額財富的「畸形巨人」不平等地參與市場經濟「游戲」(這就是「官商」形象),地方保護主義就是隨「官商」的產生而泛濫起來的。當市場經濟進一步走向成熟,市場「游戲規則」漸見規模,迫使官、商分離之後,並未能從根本上解決問題,因為中央不可能再走集權的老路,國家財產的經營和國家權能的行使還需要地方政府的層層深入。地方政府藉以取利的權力杠桿沒有被拿掉,藉以生利的國家資本還掌握在其手中,這就迫使我們思考這樣的問題:地方政府職能應如何定位才適度?這一問題包含著若干需要明確定義的方面:第一,適度以什麼為標准?是以中央便於控制和管理為標准,還是以適應並推動市場經濟的發展為標准?第二,地方政府是市場的真接參與者,還是市場環境的培育者、監護者及其「游戲規則」公平性的裁決者?第三,地方政府行為的價值取向以向上級負責為優還是向地方人民負責為優?第四,地方政府應當行使什麼權能以及如何依法行使這些權能?剝離和廢止什麼權能?
地方人民法院和地方人民檢察院的職能定位同樣存在類似問題。一方面他們是國家權力的直接代表,與地方政府是嚴格分離的;另一方面他們又主要服務於與自己相對的行政級別的地域范圍,人、財、物的控制權都在同級別的地方政府手中,當該兩種職能發生矛盾時,又以怎樣的原則去處理?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行使國家權力時應有無上權威,但當人、財、物都不能調集時這種權威又如何體現?
很顯然,就目前我們的權力機制來看,尚不能滿意回答上述問題。
首先,對地方政府職能定位的偏頗尚無系統、成熟的權力機制加以撥正。權力具有擴張性和侵蝕性,「沒有權力制約的權力是最大的惡」;舊的高度集權被打破後,填充而來的地方(部門)權力並沒有其它權力加以約束,導致權力濫用,地方保護主義盛行。其次,在權力機制的配置上,我們不可避免地把檢察權、審判權和國家行政管理權根據地域和行政級別層層分解下去,而沒有照顧到這兩項權力的高度獨立性和權威性。無意中把最強有力的法律監控手段弱化了。由於地方檢察權、審判權僅僅依靠的人、財、物權都隸屬地方政府部門,地方保護主義者不是主動去接受法律的監控,反而要求地方司法機關提供司法庇護,或鑽法律空子,或對法律作有利於地方利益的解釋,或捏造事實虛構證據隱瞞真相,大行地方保護主義之能事。
綜上所述,在體制上的兩個核心要素—利益和權力機制失衡而畸形運行的狀態下,騰留給了地方保護主義生存和膨脹的巨大空間。當無限制的權力和無界限的利益追逐相結合,即造成地方保護主義的泛濫成災。這就是地方保護主義的基本病源。
二、人文原因分析
既然地方保護主義產生在中華大地,就必然與中華文化有千絲萬縷的聯系,中華文化的中庸之道及其巨大的親和力,特別是緩於地域的認同和排異現象,是地方保護主義生存的人文環境。這種人文環境滋生地方保護主義的方式主要有以下三類:
第一類:地域親和直接滋生地方保護主義。地域親和的人文現象源於動物佔地生存的自然現象,動物佔地生存總是以種種方式如撒下糞便,在岩石或樹枝上留下皮毛、體味,在地皮上留下爪印等圈定地盤,對其他動物的侵入設立警示,這已經是徹頭徹尾的地方保護主義。演化到人類及其政府形成地域親和的人文現象,當域內利益和域外利益發生沖突時,域內人總是想方設法維護域內利益。這就是現行地方保護主義的一般表現。
第二類:中庸之道無原則的包容和麻木,間接地為地方保護主義提供了天然屏障。老鼠過街人人喊打而不願真打,這已經形成了一個陰暗的社會意識層面;事不關己,高高掛起;多一事不如少一事;處事不能太絕……如此種種,都是傳統中庸之道應當否定和批判的內容。這種劣性的傳統文化造就了陰暗的社會意識,縱容了多少假冒偽劣、坑人騙人的悲劇,已無須舉例說明。一些地方政府和執法部門對本地區存在的嚴重問題睜隻眼閉隻眼,喊打不打,縱容包庇,就是源於這種無原則的包容和無道德的麻木。
上述地域親和力與無原則的中庸之道相結合,極易滋生地方保護主義,若無良性的利益機制加以引導和制約,那麼地方保護主義的滋生和泛濫是不可避免的。
第三類:傳統文化的「濟世」意識逼出地方保護主義。「為官一任,造福一方」,這是傳統濟世思想在當今社會的典型體現,這一口與相對於那麼魚肉百姓、草菅人命、以權謀私者相比,確實道出了為官者對其負責的地域和事項的高度責任感。但從法治角度分析,其片面性相當明顯。首先,它顛倒了「公僕」與「主人」的關系,以救世主的姿態掩蓋了作為國家主人的人民群眾在地區社會發展中的主力軍作用。其次,它將「造福」絕對化,無法體現增進社會福祉所需要的各種手段。由於自居「造福」的救世主地位,如果在任期內沒有明顯的「政績」那就等於沒有做官的資本。於是,採取措施急功近利,為吸引外商投資,出台各種特殊政策,甚至不惜犧牲國家利益為優惠條件;為追求既得利益和眼前利益,不惜犧牲長遠利益甚至不惜犧牲社會公序良欲,包庇縱容種種不法經濟行為……如此種種不一而足;從最初造福一方的良好願意出發走向了它的反面。
傳統文化的上述負面影響,首先是從人的思想意識上產生作用,並與既定的人(政府官員)的既有文化素養相結合,形成該人對社會人生和自己從事的事業的基本看法,從而先天決定了該人的行為好惡的基本方面。地方保護主義嚴重的地方,往往伴隨著領導幹部的素質的普遍低下和思想意識墮落的問題,這是放鬆思想政治教育放任傳統文化的負面影響和其他消極反動思想的任意侵蝕的惡果。
三、法制缺漏分析
所謂法制缺漏,我們主要講三個方面。
第一,法制不是萬能的,有其天生的盲點,例如對爭議事物尚未取得一致看法時不能納入法制范疇的方面,也是滋生地方保護主義的溫床。例如對性用品的生產和銷售,我國目前尚無法律法規加以規范,這為某些地方大勢制售假冒偽劣的性產品甚至制黃販黃大開方便之門,進而形成對抗掃黃打非,打擊不法競爭等執法行為的地方保護傘。
第二,因為法治時間不長而在立法和司法上存在漏洞。我們前面已分析了由於地方和全局利益的動態平衡還沒有找到適度狀態,由於地方利益全局利益的界限不明確,導致中央和地方在事權、物權、財權等方面界限不清,互相掣肘,未能通過具體的、明確的、權威的法律來界定,這都是法制上的重大缺漏,也是地方保護主義利用的地方。
第三,我國在立法、司法機制上存在問題。按照我國立法通例,在法律草案正式提請國家機關表決前,一般都要交由地方和部門討論,從積極意義上講,這種討論、協商有利於提高立法質量,但其消極影響不容忽視:由於立法涉及到不同地方的不同利益分配,協調過程難度大,拖延時間長,並容易摻雜一些不合理的地方(部門)利益要求。尤其是隨著政府職能和轉變與行政手段的弱化,各地通過立法爭取和維護自身利益的意識越來越強,立法上既通過自己的手,何不在立法過程中想方設法塞進自己的東西?這種對立法施加影響的辦法,是地方保護主義活動的一種新形式。
法制缺漏不僅體現在立法上,在執法、司法各個層面也存在大量的問題。例如,各地方人民法院的層層設立與行政機關的層層設立一一對應,沒有考慮人民法院司職的高度獨立性和權威性,沒有給定各級人民法院對於人、財、物權的獨立支配權,就無法從根本上解決人民法院實際上未能獨立行使審判權的老大難問題。
四、解決問題的基本策略
通過上述三個基本方面的分析,我們認識到地方保護主義泛濫成災,其根本原因出在現行體制的兩個基本要素—利益和權力的畸形運行之上,舊的利益和權力機制被打破,而新的符合市場經濟運行的要求的利益和權力機制尚未形成。其他因素例如人文因素,是非觀念的淡化,社會意識的陰暗化,部分領導幹部思想觀念的墮落等等;又例如立法、司法方面存在諸多漏洞,許多問題現行法律無法解決等等,都是權力機制和利益機制在失衡狀態下畸形運行的不同結果。因此,只要抓住權力制衡和利益制衡這一核心問題,其他問題就會迎刃而解。
首先,我們要建立一個系統的能據以認定地方利益合法性及其標的界限的規范體系。這樣的體系雖然龐雜,在時間跨度上也比較久遠,但我們已具有市場經濟的基本理念,已具有可供分析的雛形,對地方利益的基本方面進行定性定量分析是完全可能的,關鍵是我們由於擔心經驗不足而沒有下決心這樣去做。通過這樣的分析,一般可能解決下列問題:(1)認定利益主體的合法性;(2)認定利益存在的合法性;(3)認定利益取得方式的合法性;(4)認定利益標的的合法界限。如果真的在大量調查研究的基礎上取得上述認定的基本方法,就可以從法理上判別地方利益保護是否超過必要限度,是否應當採取措施加以防範了。
其次對國家權能和各地方政府權能來一次全面的清理整頓已經成為當務之急!深入發展的權力機制。清理整頓的核心是建立一個適合市場經濟的深入發展的權力機制。即(1)列出政府應當強化、弱化、剝離和廢止的權能並強制執行之,應當強化的行政權決不允許軟弱無能,應當剝離和廢止的權能要堅決剝離和廢止。(2)重新調整內部權能的分配,以建立行政權能的內部約束機制。(3)確立並公開行使權能的程序,以利於外部監督機制發揮作用。行政權能的行使必須有其固定的程序,且必須合理合法,堅決杜絕行政行為的隨意性,杜絕行政行為暗箱操作。以上目標是可以通過對各級政府權能的清理整頓來達到的,如果一個機關、一級政府真的這樣做了,濫用權力的地方保護主義還有何藏身之處?
第三,重新研究立法、司法與行政相互關系的高度獨立性問題。地方人民法院和地方人民檢察院的人、財、物權隸屬地方政府的體制看來已不合時宜,要避免地方司法機構成為地方保護主義的工具,有效運用最後的、最強有力的法律監督手段來克服地方保護主義,就必須賦予地方司法機構直接行使國家權力的權威,賴以行使這一權威的人、財、物權就必須從當地政府的控制下獨立出來。
以上三項,解決的是體制問題,是「硬體」。還必須有第四項解決思想意識的「軟體」問題。現代領導幹部越來越要求有較高的文化素養,清醒的法制觀念,鮮明的「公僕」思想,徹底的服務意識。要達到這種境界,就必須進行經常的思想政治教育,讓先進的思想觀念搶占意識形態的制高點,避免舊文化意識的負面影響,避免權利畸形化運行中思想觀念的墮落—這一項決不能作為空泛的口號寫在紙上而要作為一項基本策略常抓不懈。

⑥ 土地增值稅啟動立法

在7月16日由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發布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增值稅法(徵求意見稿)》(下稱《徵求意見稿》)在當時並未引起很大的輿論聲音,但是在經過自媒體報道後,對個人征稅方面過度解讀,引起一些購房者產生疑問。

多位專家人士表示,土地增值稅的徵收已經實施多年,且相當成熟,如今條例轉法律,本就符合國家稅收法定的原則,且徵求意見稿中的大部分內容平移了原條例中的內容,只是增加了少部分內容,主要還是面向開發商徵收。

對於個人一直免徵的土地增值稅,很多人擔心《徵求意見稿》出台後,是否不再免徵。但在很多業內人士看來,未來徵收的可能性並不大。

落實稅收法定,大部分內容平移原《條例》

相比於土地增值稅,房地產稅的立法工作不時被提及並時常登上輿論頭條,而執行多年的土地增值稅則較為低調,如今率先立法,令人多少有點意外。

1993年12月13日,國務院發布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增值稅暫行條例》(以下簡稱《條例》),自1994年1月1日起對轉讓國有土地使用權、地上建築物及附著物的單位和個人徵收土地增值稅。根據《條例》授權,財政部於1995年1月印發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增值稅暫行條例細則》。

財政部和國家稅務總局稱,《條例》施行20多年以來,稅制比較健全,運行平穩,上升為法律的條件和時機已經成熟。土地增值稅立法是貫徹落實稅收法定原則的重要步驟,也是健全地方稅體系改革的重要內容,有利於完善土地增值稅制度,增強權威性和執法剛性,發揮土地增值稅籌集財政收入、調節土地增值收益分配、促進房地產市場健康穩定發展的作用,有利於健全我國的房地產稅收體系、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

對此,易居房地產研究院副院長楊紅旭表示,土地增值稅原本就存在,只是需要按國家稅收法定的原則,2020年前完成立法工作,所以才有此徵求意見稿。

事實上,財政部在2018年12月27日發布刊登在《求是》雜志上的文章《建立支撐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財政制度》顯示,稅收制度改革取得重大進展,逐步建立綜合與分類相結合的個人所得稅制度,加快完成在2020年落實稅收法定原則的改革任務。

對此,諸葛找房市場研究員姜國君表示,土地增值稅從條例上升到法律,最直觀的導向是該項稅種所涉及的領域具有廣泛性和重要性,同時也說明這個領域的發展已經到了需要進一步規范和強化管理的重要階段。從國土空間規劃、新型城鎮化建設等重大戰略部署來看,土地是最基礎的資源供給,因此上升到法律的高度來征管土地增值稅是大勢所趨,將為建立城鄉統一的建設用地市場提供法律保障。

對於《徵求意見稿》與此前的《條例》有何區別?楊紅旭分析,基本上是平移了原條例中的內容,少量增加了新內容,比如集體房地產。

記者對比發現,在徵收對象、稅率上均無大的變化。諸如徵收對象,均為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轉移房地產並取得收入的單位和個人;在稅率上,仍實行四級超率累進稅率。但是在征稅范圍上,在原來的基礎上,增加了集體土地使用權、地上的建築物及其附著物,在業內人士看來,這是一個很大的改革。還有一個新的改變,原來的清算方式採用「應清算」和「可清算」,《徵求意見稿》中取消了「可清算」,全部變為「應清算」,在業內人士看來,對於企業拖延繳稅的行為將具有強制性。

為集體用地入市鋪路,調節金向稅收過渡

值得關注的是,《徵求意見稿》首次提出將出讓、轉讓集體土地使用權、地上的建築物及其附著物納入征稅范圍。

這一舉動令人想到正在審議中的土地管理法修正案草案。其中,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入市改革正是修正案草案中的亮點。

在很多業內人士看來,這均是為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入市鋪平道路。

姜國君就認為,將集體土地使用權出讓納入征稅范圍,一方面與正在審議的土地管理法修正案草案形成銜接,另外也與目前集體建設用地入市試點取得的成果有關。

早在2015年,全國33個試點地區開展了農村土地徵收、集建地入市、宅基地制度改革三項改革試點,也稱為「三塊地」改革試點,允許集建地入市和轉讓,實行與國有建設用地同等入市、同權同價。

如今,將集體用地使用權的流轉納入到土地增值稅范圍,中國人民大學國家發展與戰略研究院執行院長嚴金明稱其是一個很大的改革。作為「三塊地」改革試點的33個城市,土地增值收益執行的是調節金制度,而這個調節金本應該叫稅,但此前作為稅收的條件還不成熟,現在將調節金轉變成稅,使得集體土地的流轉有法可依。

據悉,此前的2016年,針對「三塊地」改革試點的33個城市,制定了《農村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土地增值收益調節金徵收使用管理暫行辦法》。調節金分別按入市或再轉讓農村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土地增值收益的20%-50%徵收。

不過,上述調節金暫行辦法的執行期限截至2017年年底。而《徵求意見稿》這一新提法也意味著,農村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土地增值收益調節金正在向稅收過渡。

財政部和國家稅務總局稱,為了建立土地增值收益分配機制,使稅制與建立城鄉統一建設用地市場的土地制度改革相銜接,《徵求意見稿》將集體房地產納入了征稅范圍,同時,擬取消土地增值收益調節金,使立法前後集體房地產負擔總體穩定。

為此,包括中國財政科學研究院副研究員施文潑在內的很多業內人士都認為,將集體建設用地納入徵收范圍,是順應土地制度改革允許集體建設用地直接入市,在稅收制度上做出的相應調整,目的是通過稅費制度的歸並,對不同性質土地適用相同的稅收制度,促進稅收公平。

此外,易居研究院智庫中心研究總監嚴躍進還表示,農村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入市跟國有建設用地不一樣,土地買賣以後的收益如何分配的是一個很重要的問題,而土地增值稅可以適當地通過減免等方式分配土地交易過程中的收益。

「雖然此前的相關試點給立法提供了論證依據,立法也將為相關性質土地入市鋪平道路。但集體土地是否即將規模化入市還要結合相關部署和規劃來進行,這點上應區分看待。」姜國君如此表示。

全部「應清算」,企業拖延納稅將受到抑制

2009年5月12日,國家稅務局引發《土地增值稅清算管理規程》(以下簡稱《規程》)。根據《規程》,土地增值稅清算受理分為「應清算」和「可清算」,納稅人符合下列條件之一的,應進行土地增值稅的清算:房地產開發項目全部竣工、完成銷售的;整體轉讓未竣工決算房地產開發項目的;直接轉讓土地使用權的。對符合以下條件之一的,主管稅務機關可要求納稅人進行土地增值稅清算:已竣工驗收的房地產開發項目,已轉讓的房地產建築面積占整個項目可售建築面積的比例在85%以上,或該比例雖未超過85%,但剩餘的可售建築面積已經出租或自用的;取得銷售(預售)許可證滿三年仍未銷售完畢的;納稅人申請注銷稅務登記但未辦理土地增值稅清算手續的;省(自治區、直轄市、計劃單列市)稅務機關規定的其他情況。

在2019年7月16日發布的《徵求意見稿》中,對於上述 「應清算」和「可清算」內容合二為一,全部「應清算」。《徵求意見稿》指出,房地產開發項目土地增值稅實行先預繳後清算的辦法。從事房地產開發的納稅人應當自納稅義務發生月份終了之日起15日內,向稅務機關報送預繳土地增值稅納稅申報表,預繳稅款。從事房地產開發的納稅人應當自達到以下房地產清算條件起90日內,向稅務機關報送土地增值稅納稅申報表,自行完成清算,結清應繳稅款或向稅務機關申請退稅。

有從事企業財務審計工作的人士表示,在「可清算」的條件下,不少企業會出現拖延繳稅的情況。

施文潑表示,將「可清算」變為「應清算」,用詞更加體現強制性,進一步明確了房地產開發項目征納雙方的稅收責任,有利於消除稅收漏洞,確保稅款應收盡收,也有助於維護雙方的權益。另一方面,在清算方式上做了相應調整,也有利於簡化清算流程,減輕征納雙方成本和涉稅風險。

規范清算流程,封堵稅收漏洞,對於納稅不規范的房企來說,必然會受到影響,姜國君表示,土地增值稅法徵求意見稿對申報納稅及清算環節更具強制性,相比現行條例更加嚴格、規范,這將一定程度上增加部分房企的資金壓力,可以起到抑制房企過度粗放開發、經營灰色空間等作用。雖然短期內會降低房企的資金利用率,但長遠來看將更利於房企把握開發經營節奏、防控資金風險。同時也有助於通過稅收杠桿調節市場,引導行業健康發展。

對個人征稅?多位業內人士表示「可能性並不大」

自《徵求意見稿》公示後,亦有存在過度解讀現象。尤其是對個人徵收土地增值稅的說法不一。

事實上,《徵求意見稿》中對「轉移房地產並取得收入的單位和個人,為土地增值稅的納稅人」這一表述與現行1993年版、1994年執行的土地增值稅暫行條例並無差別。

只是現行條例規定「銷售普通住房增值率未超過20%免徵土地增值稅」。而《徵求意見稿》中明確了「納稅人建造保障性住房出售,增值額未超過扣除項目金額20%的免徵土增稅」 。相關優惠政策已出現細化,並非一刀切。

無論何種說法,早在1999年,《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關於調整房地產市場若干稅收政策的通知》中就提出對居民個人擁有的普通住宅,在轉讓時暫免徵收土地增值稅。

2008年,由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聯合印發的《關於調整房地產交易環節稅收政策的通知》又規定,對個人銷售住房暫免徵收土地增值稅。這項免徵的規定一直執行至今。

對於個人一直免徵的土地增值稅,很多人擔心《徵求意見稿》出台後,是否不再免徵。但在很多業內人士看來,未來徵收的可能性並不大。

楊紅旭就表示,即便土地增值稅《徵求意見稿》通過了立法,仍然不會對個人征稅。因為在個人轉讓房產環節,已有了個人所得稅,其內涵與土地增值稅相似,不應該重復征稅。新增稅種應是正在立法中的房地產稅,即持有環節的稅種。

嚴躍進也認為,房子作為居住功能,稅費不會太復雜的,比如房地產稅針對哪些房子徵收,如何徵收等問題一直比較謹慎。此外,土地增值稅背後涉及到房屋買賣的價格差,很難斷定是房屋升值了還是土地升值了,具有不確定性。因此判斷不會徵收。

「如果未來確實考慮到土地價值增值,後續房產稅會適當減緩或者不徵收,這都是可以變通的內容。」嚴躍進稱,如果未來從有徵收可能來考慮,確實會影響一些房產背後的增值收益。尤其是漲價而且潛在交易成本比較高的房屋,市場交易會被抑制。

姜國君則認為,結合近一兩年熱議較多的房地產稅立法以及在上海、重慶等地開展的房產稅試點工作來看,後期即便對個人房產交易徵收土地增值稅,也將適用於自住以外的多套房產或超過家庭居住面積部分的交易所得進行交稅。所以一般家庭不必過度擔心這個問題。

熱點內容
保安勞動法無法保證 發布:2025-01-19 02:05:21 瀏覽:315
民法典與與生態環境 發布:2025-01-19 01:21:19 瀏覽:439
中國合同法起草 發布:2025-01-19 01:08:06 瀏覽:180
法律與道德的案例 發布:2025-01-18 23:50:09 瀏覽:277
違反特種設備安全監督管理條例 發布:2025-01-18 23:45:42 瀏覽:414
刑法什麼罪名 發布:2025-01-18 22:44:36 瀏覽:570
依規章行事 發布:2025-01-18 22:20:52 瀏覽:710
如何堅守道德 發布:2025-01-18 21:48:53 瀏覽:893
道德上負擔 發布:2025-01-18 21:18:01 瀏覽:131
法學類6 發布:2025-01-18 20:49:49 瀏覽:4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