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道德觀念
Ⅰ 《孟子》的核心思想是什麼
《孟子》的核心思想是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
《孟子》指出「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認為政府要保障人民的利益,君主應以愛護人民為先決條件。因此,天命在於民心而不在於君主,若君主無道,人民便可推翻他; 但若君主有旨,人民便應謹守崗位。
法先王:孟子主張行仁政,必須效法先王(堯、舜、禹、湯、文、武、成王、周公)的王道統治政治,這樣便能把仁政施行於天下。
仁政與王道 :孟子主張施行仁政,必須先有仁心,然後方推行仁政。孟子認為人有不忍之心,乃有不忍人之政。仁政,是統一天下者必具備的條件。而仁政的具體表現,就是使國家給百姓安居樂業的王道,要實行王道,又要尊賢使能。
《孟子》的藝術特色:
《孟子》的語言明白曉暢,平實淺近,同時又精煉准確。作為散文,《孟子》長於論辯,更具藝術的表現力,具有文學散文的性質。其中的論辯文,巧妙的運用了邏輯推理的方法。
孟子得心應手地運用類比推理,往往是欲擒故縱,反復詰難,迂迴曲折的把對方引入自己預設的結論中,如《梁惠王下》。
氣勢浩然是《孟子》散文的重要風格特徵。這種風格源於孟子人格修養的力量。具有這種浩然之氣的人,能夠在精神上壓倒對方,能夠做到藐視政治權勢,鄙夷物質貪欲,氣概非凡,剛正不阿,無私無畏。
《孟子》中大量使用排偶句、疊句等修辭手法。來增強文章的氣勢,使文氣磅礴,若決江河,沛然莫之能御。
Ⅱ 孟子的主要思想是什麼
孟子的主要思想包括:
1、性善論:認為人性本善。
2、仁政思想:主張統治者法先王、施行仁政。
3、民本思想: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
4、道德修養論:以「大丈夫」作為理想人格,主張捨生取義的義利觀。
教育主張:
孟子認為要「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提倡人格和道德教育,而且,孟子認為修養是求學的基點,但又認為人善性,是無法從外在培養(教育只可起感化作用),最終都要憑自己的思考來達致。修身方法上,主張自由發展,因勢利導。
此外,孟子也十分重視學習環境,置學子於優良環境中,施以自發的教育,方能成功。孟子學說對後世的影響啟發宋明理學。 孟子提出「內聖之學」指出人的天性是善良,只要每人擴充善性,壓抑物慾之性,自身反省。
這種內省的修養方法,成為後世儒家思想的主流。程顥、程頤、陸九淵、王陽明等宋明理學家,都是繼承孟子這方面的學說。
Ⅲ 古代人孟子的道德觀點它是客觀唯心主義還是古代樸素唯物主義
孟子的觀點屬於儒家學說。繼承孔子基本思想,其基本思想基調是唯物主義的。孟子的主要思想有:
心性論
性善與四端 —— 道德價值的根源
孟子的「性善說」,主要發揮孔子「仁」的理念。孔子中的「仁」缺乏了理論基礎及尚未解釋「道德價值根源」的問題。因此,孟子要建立「道德價值根源之自覺心」,認為善是人的基本自覺,這種自覺是表現於惻隱、羞惡、辭讓及是非四端。「四端」說明道德價值的自覺,是與生俱來的。這便能補充孔子「仁」學理論的不足。
義利之辨
孟子認為「四端」是內在於自覺心的,屬於人的「本質」,即所謂人的「性」。人之性,必有異於禽獸之處,這種「異於禽獸」的性,便是「善端」。他指出,人之所以不善,是由於受私慾蒙蔽。因此,人應放棄私利,以達到社會的公義。目的是建立良好的個人道德觀。
養氣與養德
孟子提出必須靠修養及發揮善性的功夫,以全力擴充存於內心的「四端」,孟子稱之為「盡性」。「盡性」的修養,培養出浩然之氣,使人成為「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大丈夫,再以」心志統氣「,控制自己的情感,便能成德。
道德天
孟子認為現實世界是道德的世界,而道德根源背後的標准,便是天。天表現於人,便是性。人苦能有足夠修養,便能知天,達致天人合一。
政治思想
民本說: 孟子指出「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認為政府要保障人民的利益,君主應以愛護人民為先決條件。因此,天命在於民心而不在於君主,若君主無道,人民便可推翻他; 但若君主有旨,人民便應謹守崗位。
法先王:孟子主張行仁政,必須效法先王(禹、湯、文、武、成王、周公)的王道統治政治,這樣便能把仁政施行於天下。
仁政與王道 :孟子主張施行仁政,必須先有仁心,然後方推行仁政。孟子認為人有不忍之心,乃有不忍人之政,仁政,是統一天下者必具備的條件。而仁政的具體表現,就是使家給人民、百姓安樂的王道,要實行王道,又要尊賢使能。
德治觀念
孔子論「仁」,是自覺的道德; 孟子的「仁」,則兼具教化的功能。君主應培養出德性,這是施行仁政的條件,故主張「有德者執政」。反對霸政 孟子提倡以德服人的仁政,反對武力服人的霸政,目的在減輕民生痛苦,緩和社會矛盾,故孟子主張「王道政治」,反對霸力服人。恢復井田制度 孟子認為理想的經濟制度是「井田制度」。「井田制度」即土地為國家公有,國家授田人民耕種,但人民亦要助耕公田,當作納稅,因此,農民便有「恆產」(恆常固定的田產),國家自會安定。
教育主張
(貫徹始終 )
孟子認為要「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提倡人格和道德教育。他說:「謹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義」。而且,孟子認為修養是求學的基點,但又認為人善性,是無法從外在培養(教育只可起感化作用),最終都要憑自己的思考來達致。修身方法上,主張自由發展,因勢利導。
此外,孟子也十分重視學習環境,置學子於優良環境中,施以自發的教育,方能成功.孟子學說對後世的影響啟發未明理學 孟子提出「內聖之學」指出人的天性是善良,只要每人擴充善性,壓抑物慾之性,自身反省。這種內省的修養方法,成為後世儒家思想的主流。程顥、程頤、陸九淵、王陽明等宋明理學家,都是繼承孟子這方面的學說。
形成道統觀念
孟子時,更把堯、舜、禹、禺、文王、武王、周公、孔子等,視為儒家的「道統」(一脈相承的知識系統)。從此,儒家的道統觀念與儒家思想之間,成為不可分割的整體。民本思想的影響 孟子的民本思想,行仁政的主張,一切以民心向背為標准。這套革命理論,成為中國傳統政治理論的創見,號然此說缺乏現代的民主精神,卻成為傳統治制度中,抑制君權的合理性淵源。孟子「為民制產」的主張,更成為歷代經濟制度的最高理想,如隋唐的均田制。
民本思想
「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孟子認為君主應以愛護人民為先,為政者要保障人民權利。孟子贊同若君主無道,人民有權推翻政權。 正因此原因,《漢書》「藝文志」僅僅把《孟子》放在諸子略中,視為子書,沒有得到應有的地位。 到五代十國的後蜀時,後蜀主孟昶命令人楷書十一經刻石,其中包括了《孟子》,這可能是《孟子》列入「經書」的開始。到南宋的孝宗時,朱熹將《孟子》與《論語》、《大學》、《中庸》合在一起稱「四書」,並成為「十三經」之一,《孟子》的地位才被推到了高峰。 傳說明太祖朱元璋因不滿孟子的民本思想,曾命人刪節《孟子》中的有關內容。
仁政學說
孟子繼承和發展了孔子的德治思想,發展為仁政學說,成為其政治思想的核心。他把「親親」、「長長」的原則運用於政治,以緩和階級矛盾,維護封建統治階級的長遠利益。
孟子一方面嚴格區分了統治者與被統治者的階級地位,認為「勞心者治人,勞力者治於人」,並且模仿周制擬定了一套從天子到庶人的等級制度;另一方面,又把統治者和被統治者的關系比作父母對子女的關系,主張統治者應像父母一樣關心人民的疾苦,人民應該像對待父母一樣去親近、服侍統治者。
孟子認為,這是一種最理想的政治,如果統治者實行仁政,可以得到人民的衷心擁護;反之,如果不顧人民死活,推行虐政,將會失去民心而變成獨夫民賊,被人民推翻。仁政的具體內容很廣泛,包括經濟、政治、教育以及統一天下的途徑等,其中貫穿著一條民本思想的線索。而且,這種思想是從春秋時期重民輕神的思想發展而來的。
Ⅳ 請問一下孟子有關德的觀點是什麼呢
孟子把道德規范概括為四種,即仁、義、禮、智。他認為「仁、義、禮、智」是人們與生俱來的東西,不是從客觀存在著的外部世界所取得的。同時把人倫關系概括為五種,即「父子有親,君臣有義,夫婦有別,長幼有序,朋友有信」。孟子認為,仁、義、禮、智四者之中,仁、義最為重要。仁、義的基礎是孝、悌,而孝、悌是處理父子和兄弟血緣關系的基本的道德規范。他認為如果每個社會成員都用仁義來處理各種人與人的關系,封建秩序的穩定和天下的統一就有了可靠保證。「仁義」是孟子的道德論的核心思想。孟子所說的「仁義」,是有階級性的,是建築在封建等級社會的基礎之上的。但是,他反對統治者對庶民的剝削,反對國與國和家與家的戰爭。仁是一個古老的政治思想范疇。《說文》解釋仁字:「仁親也。從人二。」隨著社會的發展,它的含義也不斷有所衍變。孔子論仁,則給予了更多的充實和發揮。仁是孔子最高的道德理想:孔子在多種意義上運用仁的概念,反映了孔子學說的理論上還不夠完整而嚴謹。孟子也最重仁。孟子對於孔子仁的思想的發展,特別表現在孟子以性善論為基礎,提出由此而生仁義禮智四德,其中心點是為仁。還進一步論述仁義禮智四者的關系,第二,在關於仁的倫理思想的基礎上,孟子提出了仁政的學說。孟子以仁作為施政的出發點,要求統治者「施仁政於民(《梁惠王》上),還具體地提出了在經濟、政治等方面的具體的仁政措施。孟子提出了性善論的思想。他認為,盡管各個社會成員之間有分工的不同和階級的差別,但是他們的人性卻是同一的。他說:「故凡同類者,舉相似也,何獨至於人而疑之?聖人與我同類者。」這里,孟子把統治者和被統治者擺在平等的地位,探討他們所具有的普遍的人性。這種探討適應於當時奴隸解放和社會變革的歷史潮流,標志著人類認識的深化,對倫理思想的發展是一個巨大的推進。
Ⅳ 戰國時期儒家學派代表人物孟子的思想主張是
孟子性善論思想進路初探 摘要:孟子繼承孔子「仁學」思想的核心要義,提出了性善的基本範式,性善論不是「性已善」抑或是「性本善」,而是認為人先天具有善的質和一種向善的自然傾向,經過後天的修養功夫,最終實現善的內在價值。其思想進路為:性善之稟賦「四端、四心」;向善之能力「良知、良能」;為善之工夫「存心、養性」;至善之目標「聖賢、能者」。 關鍵詞:性善;向善;為善;至善 一、性善之稟賦「四端、四心」 孟子將「側隱之心」引申為具有普遍意義的仁愛精神,是「不忍人之心」的同義。將「羞惡之心」理解為是義的內化,即人一旦做了不合乎道的行為,便會發自內心的受到自我譴責。「辭讓之心」亦稱之為「恭敬之心」作為禮的內在形式,它是克己為人,引人向上向善的道德觀念,它不僅表現出一種先人後己的價值取向,更體現為勇於自我犧牲的倫理觀念。「是非之心」包括了知對知錯、知是知非的直覺潛能以及明辨善惡、趨利避害的理智能力。 孟子道性善十分注重人的內在價值,強調「貴於己者」,充分肯定人的道德主體性,人即可求之於自身,認為是否具備仁、義、禮、智「四德」不受外在的勢決定,其關鍵在於內在的情。但其中的「我固有之」並不意味著「四德」已完全具備,孟子並未說人心是完善,孟子只說善亦從人心所固有同有中出,人的自我實現仍需要一個向善的過程。就其道德主體的完善過程而談,人人具有「四心」,「四心」是「四德」的精神基因。孟子接著說萬物各有各的特點,其特點都備於我自身,自反而覺其實然,便獲得了至大的快樂,不懈的推己及人,仁再近不過了。其中「萬物皆備於我」蘊含著一種道德上的平等觀念,很多人誤解為孟子在這句話里誇大了人的力量,賦予了具有超越性的神秘色彩,其實不然,孟子想要傳遞的是一種人與萬物平等觀念,人即是自然,人與萬物同展現於無限的價值平等的世界。人的善性只要用「心之官」認真思索便可獲得,並保護好,勿失其心,否則便不是人了。「四端」是人作為道德主體履行道德義務、踐行道德規范的內在根據。「善端」的萌芽按照其使然的內在趨勢發展便可以為善,難么何為善呢?孟子是這樣論述的:「可欲謂之善。」合乎人們意願,值得人們喜歡的稱之為善。更有徐復觀提出「即心言性」說,認為孟子所說的性善,實際便是心善。「可欲」,指的是人本是具有實現善的要求。 二、向善之能力「良知、良能」 孟子的性善論沒有過多筆墨去論及「性」、「善」,也沒有把「人性是什麼」作為它的基本問題,性善被現代學者陳_定義為一種引導性的概念,他認為孟子的性善論可以理解為一種規范性的系統,它為存在的轉換與提升提供一個規范的基礎。我以為有其道理所在,我們可以引導人們積極向善,卻不可以告知人們趨惡從善。孟子強調人對道德的主宰性和責任感,從人異於禽獸之幾希處言性善,說普通人與君子的區別,其言道:「人之所以異於禽獸者幾希,庶民去之,君子存之。」同為生而即有的耳目之欲在孟子的性善論中並不歸旨為人性,因為它的實現有待於外,不由自己作主,因此孟子把它詮表為「命」,即,「在我者」為「性」,「在外者」為「命」,因此「性」、「命」有別。 性善並非「應然」,而是「實然」。不是人性應當為善,而是人性實在向善。道德的成就不是迫於外在的強制,無須向外憑空懸擬,而是道德本體的自然要求,是人們當下在自己的心中認取善的種苗。一旦人們意識到憑借「良知」「良能」可以實現自我的完善,便會順其自然的生長趨勢發展,這是一個「實然」事實。楊澤波以倫理心境詮釋性善論的同時,也肯定人性中有一種自然生長的傾向,他認為「人來到世間的那一瞬間,並不是完全空白的,本身就具有一種生長和發展的傾向,它完全是人的一種自然傾向,人們向善的最初動因就來自這里。」 孟子認為人生來便有「良知、良能」。「人之所不_而能者,其良能也。所不慮而知者,其良知也。」就學問之道而言,人不學便已掌握的是良能,人不思慮便已知道的是良知。即從時間發展的角度證明,人生下來便有善端,人為善,成就道德只不過是順著善端努力為之罷了。因人有「善端」和向善的能力,所以主體人格可以實現善的價值。孟子更以兩三歲的孩子便懂得愛他的父母,長大之後便懂得尊敬兄長來說明「良知、良能」,是「莫之致而至者」。愛與敬便是孟子之所謂「善」,居仁行義是人道的准則,成為像堯舜一樣的聖人是我們的人生目標。穆先生認為:「善惡辨在己,真偽美醜則辨在外。」因為人心固有此「良知」「良能」,善於運用修己之道,反求諸己、可察己身便可「存心」「養性」,而後「盡心」「知性」,最後到「知天下」。 三、為善之工夫「存心、養心」 孟子以為無論是善端的稟賦還是向善的良能都是舍棄便會丟失的,張岱年先生道:「所謂才,即天賦之能,亦即生來之『可以為善』之因素。」如上所說,即便失去善心,亦不是「才」的過錯,原因在於沒有好好把握善心,即所謂「存心」,也就是內在的德性或道德意識的涵養,錢穆先生將此番修養工夫視為儒家思想對全世界、全人類文化前途極大貢獻之處。而孟子對於人們後天做出的非道德行為解釋為「失其本心」,其原因有二:一是「耳目之欲蔽於物」,二是受到客觀環境的影響。首先,孟子從未說過耳目口鼻之欲是惡的,在不傷及本體或是他人及社會的情況下,合理的慾望亦被視為正常的生理慾望。但他將「耳目之欲」稱之為「小體」,因為其不具有思的功能,易於被外在的物質蒙蔽,以至於做出不符合道德規范的行為。而「心之官則思,思則得之,不思則不得也。」(《孟子·告子上》)所以稱其為「大體」。這亦是儒家思想中「大人」與「小人」的區別,品德高尚的人從其「大體」,品德敗壞的人從其「小體」。我們應該積極倡導的便是善於運用能思的「心之官」,否則人即失其所以為人,而與禽獸同。錢穆曾認為在今天的「機器世界」中,人全仗一心指使運使。科學俞進步,機械俞發展,在此俞益唯物之環境中,乃俞見心靈活動之重要。肯定了孟子所言「心之官」的重要性。 據今生活約兩千多年的孟子,亦認識到了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築的絕對真理。他認為當「飲食之人」沒有辦法解決基本的溫飽問題之時,很難保證他可以成為一個道德意義上的人,不免淪為「陷溺其心」的境地。這並不是人中向外實現善的能力「才」有何殊異,而是人受到了不同客觀環境的影響。基於此,孟子認為解決經濟問題是十分有必要的。 來源:速讀·下旬
Ⅵ 《孟子》一書的核心觀念是什麼
仁政是孟子政治思想的核心
一樓的太多了
二樓的仁,是孔子的
三樓的非攻,是墨子的
Ⅶ 孟子在道德修養方面提出了什麼論
孟子 民本思想「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
孟子把倫理和政治緊密結合起來,強調道德修養是搞好政治的根本。他說:「天下之本在國,國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後來《大學》提出的「修齊治平」就是根據孟子的這種思想發展而來的。
孟子哲學思想的最高范疇是天。孟子繼承了孔子的天命思想,剔除了其中殘留的人格神的含義,把天想像成為具有道德屬性的精神實體。他說:「誠者,天之道也。」孟子把誠這個道德概念規定為天的本質屬性,認為天是人性固有的道德觀念的本原。孟子的思想體系,包括他的政治思想和倫理思想,都是以天這個范疇為基石的。
Ⅷ 孟子的思想理念
儒家學說或者儒家哲學.孟子始終為人倫正義、為傳統道德政治而奔走呼號,絕對不受時代環境影響而有絲毫改變。
孟子主張在任命或罷免官員的問題上,不能由君王一個
人說了算,也不能由少數幾個大臣說了算,而是必須要徵求國人的意見;在定罪量刑上,也不能由君王一個人說了算,也不允許君王的信左右或大臣私自說了算,
同樣必須徵求國人的意見。對於不稱職的君王,孟子以大無畏的精神提出:「君有大過則諫,反復之而不聽,則易位(《孟子·萬章下》)。」在君臣關繫上,孟子
也堅持人格的尊嚴與平等,他曾當面對齊宣王說:「君之視臣為土芥,則臣視君如寇讎(《孟子·離婁下》)。」事實上,孟子的上述主張,都是孔子未曾提出過的,這表明孟子的學術思想、政治理念與孔子有著相當大的差異,嚴格說來他們並不是一個學派,孔孟並非一家。
也許是孔子的思想相比於孟子來說造詣較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