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園道德ppt
❶ 中小學道德小講堂ppt模板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6fd1a380101cvuu.html
❷ 大學生應怎樣鍛煉道德品質,塑造人格.ppt
為什麼這樣說呢?因為知識的掌握比較簡單,它主要靠記憶來實現,是一種層次較低的智力活動,所以人們把長於記憶、懶於思考的人譏為兩腳書櫥;但是人格的養成卻相當復雜,它不僅需要豐富的知識,還需要健康的體魄、良好的教養、廣泛的興趣、高尚的情操和真正的智慧。因此健全的人格應該是自由思想、獨立精神、誠實作風、仁愛品德的綜合體現。如果只有知識的灌輸而沒有人格的養育,所謂知識就很可能成為爭名奪利的武器,危害社會的工具。
對於這個問題,前人早有申述。比如辛亥革命以後,蔡元培便認為既然革命已經成功,所謂愛國精神就「不在提倡革命,而在養成完全之人格。」擔任北京大學校長以後,他又反復強調:「大學並不是販賣畢業的機關,也不是灌輸固定知識的機關,而是研究學理的機關。……研究學理的結果,必要影響於人生。」因此他常常對自己的學生說:你們應「當有研究學問之興趣,尤當養成學問家之人格。」
為此,我想起了張元濟先生。民國初年,他負責商務印書館時,因為病休便要求停發自己的工資。董事會不同意,他就拒絕領取。公司將錢存入銀行,幾年後連本帶息達到5000多元,他又建議把這筆錢當作教育基金,為公司低收入職工的子女繳納學費。前不久《南方周末》報道說,安徽阜陽地區出現一種怪現象:領導幹部為了收受賄賂,積累了一套「無病住院」的經驗。他們住院時,由於許多人要去看望,所以「一次住院的『純收入』,少則5萬元,多則數十萬」。同一期《南方周末》還有一篇文章說,考完歌手就該考官員了,估計他們肚裡的那點知識未必能夠過關。這想法固然不錯,但我以為在幹部使用上,就算他知識能夠過關,也還有一個人格的問題。對於那些見錢眼開的人格卑劣者,即便是學歷再高,本事再大,也不能使用。這個問題不能只限於清談,應該盡快形成制度。
此外,張元濟在1949年參加新政協會議時,也有許多事讓人感動。比如當時他曾往上海發過一份電報,電報費本來已經由大會招待處代他結算,但他認為這是私事,一定要自己出這筆錢。又如為了照顧其生活起居,有關方面允許他的兒子張樹年到會陪伴,並給張樹年送來零花錢,但是張元濟卻堅決不受。再如會議期間毛澤東約他去游天壇,並一起攝影留念,事後他寫信要照片,還一定要洗相費。
一封電報,一份補助、一張相片,雖然是些小事,卻展現了張元濟的人格風范。值得一提的是這種人格取向在他們那些人中非常普遍。比如梁實秋曾在一篇文章中說,他的老同學吳景超在學校時循規蹈矩、刻苦用功,後來在南京政府經濟部任職,「所用郵票分置兩紙盒,一供公事,一供私函,決不混淆。可見其為人之一斑。」另一個老同學張心一在抗日戰爭時擔任銀行總稽核,他「外出查賬,一向不受招待,某地分行為他設盛筵,他聞聲逃匿,到小吃攤上果腹而歸。」難怪蔣夢麟要說,到了抗日戰爭前夕,中國現代大學制度以及銀行、海關、郵政、鐵路、鹽務等部門「對公款處理的態度已經起了根本的變化」,從而比較有效地扼制了腐敗。
與蔣夢麟相比,張元濟看到的是問題的另外一面。抗戰前夕,他用白話文寫過一本小冊子,名為《中華民族的人格》。他認為:「社會上迷漫著一種驕奢、淫逸、貪污、詐偽、頹惰、寡廉鮮恥的風氣」,與大家「只注重新知識,將人格扶植、德性的涵養都放在腦後」有關;如果只注重知識的灌輸而把人格的扶植放在腦後,那就很容易誘導人們置良心於不顧,去竭力追求物質的享受;在這種情況下,許多人便以為「只要搶得富貴,免得貧賤,……什麼都可以不管了」;長此下去,只能造成整個民族的墮落。知識,在詞典中的解釋是人們通過階級斗爭、生產斗爭和科學實驗活動獲得的對事物的認識。看來,知識指的只是對事物的了解。但對事物的了解難道只有通過大學這種教育形式才能獲得嗎?顯然不是。既然知識在今後的日子裡一樣可以獲得,那麼作為一個大學生,現階段就應該充分利用大學里良好的風氣來塑造自己優秀的品格。這樣才能在魚蛇混雜的社會中做一個真正有大學氣質的大學生,才能更好的發揮學來的知識。因此,我方認為塑造人品更重要。在當今社會中,為人處世的基本點就是要具備人格魅力。何為人格魅力?首先要弄清什麼是人格。人格是指人的性格、氣質、能力等特徵的總和,也指個人的道德品質和人的能作為權力、義務的主體的資格。而人格魅力則指一個人在性格、氣質、能力、道德品質等方面具有的很能吸引人的力量。在今天的社會里一個人能受到別人的歡迎、容納,他實際上就具備了一定的人格。
莫洛是美國紐約最著名的摩根銀行的董事長兼總經理,他那總經理的寶座,使他年收入高達100萬美元。他最初不過在一個小法庭做書記員而已,後來他的事業得以如此驚人的發展,究竟靠的是什幺法寶作後盾呢?莫洛一生中最重大的一件事就是他博得了大財團摩根的青睬,從而一蹴而就,成為全國矚目的商業巨子。
據說摩根挑選莫洛擔任這一要職,不僅是因為他在經濟界享有盛譽,而且更多的是因為他的人格非常高尚的緣故。
范登里普出任聯邦紐約市銀行行長之時,他挑選手下重要的行政助理,首先便是以人格高尚為挑選的重要標准。
傑弗德便是一個從地位卑微的會計,步步高升,後來任美國電報電話公司總經理的例子。他常對人說,他認為「人格」是事業成功的最重要的因素之一。他說:「沒有人能准確地說出『人格』是什幺,但如果一個人沒有健全的特性,便是沒有人格。人格在一切事業中都極其重要,這是勿庸諱言的。」
像摩根、范登里普、傑弗德等領袖人物,都非常看重「人格」,認為一個人的最大財產,便是「人格」。
一位有名的商店經理曾經說:「有些人生來就有與人交往的天性,他們無論對人對己,處世待人,舉手投足與言談行為都很自然得體,毫不費力便能獲得他人的注意和喜愛。可有些人便沒有這種天賦,他們必須加以努力,才能獲得他人的注意和喜愛。但不論是天生的還是努力的,他們的結果,無非是博得他人的善意,而那獲得善意的種種途徑和方法,便是『人格』的發展。」
只有健全的人格,才能獲得人們的喜愛和合作。因此。世間凡是智者賢人,常把人格的特徵極力地表現出來。
❸ 大學生活怎樣度過(思想道德修養).ppt
大學生應如何追求有價值的人生
人如何生活才能體現出價值呢?人如何做才能在這廣闊的社會找到屬於自己的一片土地呢?對於大學生來說這些問題尤為重要。然而大學生中還存在不少問題,大學生應當樹立起正確的價值取向。人不應當只拘泥於金錢,地位,權力,職業以及享樂其中。人們只有為同時代的人的完美,為他們的幸福而工作,才能使自己也達到完美。「人生價值是自我價值與外在價值的統一,內在價值與外在價值的統一,物質貢獻價值與精神貢獻價值的統一,現有價值與應用價值的統一。」樹立正確的人生觀是大學生成長成才的根本問題。
一、 大學生人生關存在的問題。
現在大學生主流方向是好的,但其中仍存在著一些問題,這些問題直接地影響我們大學生以後的發展。
1、 盲目追求金錢
有些大學生對金錢極其渴望,為了金錢可以說是不擇手段,在他們眼裡只有金錢、權力和慾望,他們盲目的追求一切,總認為金錢能使鬼推磨,只要有了錢,就有了一切。他們把「掙很多錢」、「當官發財」作為人生幸福的標准,把奢侈、享樂作為人生追求的最大目標。金錢的誘惑使他們只想掙錢而不擇手段。一些學生產生了厭學情緒,不刻苦學習,高歌「六十分萬歲」。
2、 利益取向有很大偏差
現在的大學生很多時候只考慮自己的利益,以個人為中心,這中認識在大學生范圍內擴展的越來越廣,由於個人主義、利已主義的膨脹,而導致了集體主義觀念淡化。他們把自己的利益放在了集體利益和國家利益之上。其實個人的利益和國家集體利益是緊密相聯系的,國家集體利益受損,自己利益也會受影響,只顧自身利益會限制自身發展。
3、 不重視道德修養
現在許多大學生都普遍認為,只要有知識、才能就能很好的體現出自身價值,道德對個人而言顯得不是很重要,可是如果沒有一個好的道德修養,那麼他的能力越大,對社會的危害就越大,他的人生價值將會在一個相反的方面體現。許多大學生只把精力放在學習和人際交往上,道德上卻走下坡路,有些學生甚至在大街上隨地吐痰、打架、斗毆,對社會造成了惡劣影響。然而「德性的修養,內心的開悟是一種學問」, 只有更好的培養道德素質,大學生才能做得更好。「從自己身邊做起,我們國家才有希望──這就是『天下興亡,我的責任』積極負責的道德觀念,這就是道德教育。」
4、 過於奢侈現
在的大學生多是獨生子女,在家裡嬌生慣養,揮金如土,加上社會上有一些不良風氣盛行,加上媒體的渲染和不良引導,大學生們的價值觀念、消費觀念也受此沖擊和影響,少數大學生不考慮自身的經濟承受能力,而追求超前消費。大學生的價值觀在扭曲,價值觀的體現不僅僅在於金錢,金錢只是一個用來體現出自身價值的媒介,如果在誤解了金錢的本質,價值觀也會隨之而改變性質。
二、體現價值觀的方法
1、 用「三個代表」重要思想、鄧小平理論和馬克思主義基本理論構築當代大學生的精神世界。
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是當代中國的馬克思主義,是指引我們全面實現小康社會的強大思想武器和民族振興的強大精神支柱。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也是新時期教育工作的重要指導思想和戰略方針。學習「三個代表」重要思想是當前高校加強思想政治教育、提高學生思想道德素質的主渠道,我們必須充分認識其極端重要性,應按國家教育部關於「三個代表」重要思想要 「 進課堂、進教材、進頭腦 」 的要求,要用「三個代表」重要思想教育武裝大學生,使其樹立為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而奮斗的政治方向和堅定信念,樹立正確的人生價值觀。
2、 加強愛國主義、社會主義、集體主義學習,大力弘揚和培育民族精神。
愛國主義是中華民族的光榮傳統美德,他凝聚了中華億萬人民的心,激勵著中華民族一代有一代的子孫自強不息、百折不撓、勇往直前、不怕犧牲的積極作用,而且對當前培養青年學生的愛國情感,提高愛國主義覺悟,引導我們樹立正確的理想、信念和人生價值觀也將起到巨大的推動作用。愛國主義在精神上給予了我們很大的支持,愛國主義幫我們加強愛國觀念,加強了個人於國家之間的聯系,這不僅推動了社會的和諧的發展,在一定程度上也促進自身發展,體現出自己的人生價值,而一個良好的社會主義觀則會同樣帶動我們發展。在集體中如果我們能夠和別人融洽的相處,自然工作會更加順利,更何況,人心齊,泰山移,這並不是簡單的1+1,如果每個人都可以很好的合作,那麼我們所創造出的價值一定會比我們自己單獨所創造出的價值多,這樣在一個良好的集體中我們更能體現出自己的人生價值,而這正需要我們有一個良好的集體主義觀。
3、 大力學習先進典型,以榜樣的力量促進大學生正確人生價值觀的形成。
一個良好的榜樣完全可以幫助我們塑造我們自身,一個良好的榜樣可以激勵我們奮勇向前。我們在學習榜樣的同時,可以克服自身的毛病和缺點,可以使自己更加完善,通過學習榜樣,我們可以糾正我們錯誤的人生觀、價值觀,使我們能夠正確的認識人生觀、價值觀,從而能夠制定出自己的計劃,為著自己的理想而奮斗,在今後的事業里少走些彎路,從而能更好的體現出我們自我的人生觀、價值觀。
4 、加強社會實踐活動,對大學生進行艱苦奮斗教育,促進大學生形成科學的人生價值觀。
價值觀可以體現在多個方面上。艱苦奮斗是中華民族的光榮傳統,幾千年來,我們的祖先就認識到 「 成由節儉,敗由奢 」 , 「 生於憂患 」 ,「 死於安樂 」 , 「 憂勞可以興國,逸豫可以亡身 」 。同時,艱苦奮斗也是我黨的優良傳統和工作作風。艱苦奮斗精神不僅是思想品德問題也是人生觀價值觀問題,在新的歷史發展時期,青年大學生尤其不能忘記艱苦奮斗精神。現在許多大學生在外講排場,裝闊,他們早已經忘記了艱苦奮斗精神,「積極愛國是為國家創造財富,消極愛國是為國家節省財富。國家用那麼多百姓的民脂民膏來供你讀書,你還浪費國家的財富,你良心在?」現在的大學生應正視自我,發揚艱苦奮斗精神,努力向上,培養樹立崇高理想和遠大抱負,樹立艱苦創業、勤儉節約、自力更生、發奮圖強的精神,使同學們鄙視那些貪圖享受、好逸惡勞、揮霍公產、奢侈浪費的人和事。
人生只有這短暫的幾十年,青春更是短暫,樹立良好的人生觀、價值觀,對我們來說很重要,他不僅聯系著國家和社會的發展,更直接影響著我們的未來,所以讓我們正確的樹立起自己的人生觀、價值觀,讓我們自己有一個美好的未來!
❹ 大學生應該有怎樣的社會公德.ppt
社會公德是每個社會成員在公共生活中必須遵守的基本行為准則,是調整人與人、人與社會、人與自然之間相互關系的標准、原則和規范的總和。社會公德是人類社會生活中最起碼、最基本的准則,也是社會文明程度的體現,主要包括:文明禮貌,助人為樂,愛護公物,保護環境,遵紀守法等內容。大學生是青年中受教育程度較高的群體,是文化教育的接受者和傳播者,又是社會文化的創造者,應該在社會公德方面體現出較高的素質。加強和改進大學生社會公德教育,使他們樹立正確的道德觀念,養成良好的文明行為習慣,對於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全面實施科教興國和人才強國戰略,加快推進社會主義現代化的宏偉目標具有重大而深遠的戰略意義。
近年來,高等學校對大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及社會公德教育逐漸重視,特別是《公民道德建設實施綱要》頒布後,各學校積極宣傳、貫徹落實,取得了明顯成效。大學生社會公德問題現狀,從總體上看,當代大學生社會公德意識的主流是健康的、積極向上的。他們熱愛祖國、關心國家的前途和命運,並關注世界的發展變化,具有強烈的民族自豪感、歷史責任感和社會責任感;他們熱心公益活動,開拓進取,勇於奉獻,能夠在行為層面上很好地踐行社會公德,表現出較強的社會公德觀念和社會公德意識。
但是,在目前復雜的環境中,一些不良的社會公德傾向在大學生中悄悄蔓延,形成一股暗流腐蝕著意志脆弱的大學生的心靈。主要表現在以下方面:學習不夠努力,遲到、早退、曠課、考試作弊惡習,甚至抄襲剽竊他人論文成果;誠信意識淡薄,助學貸款久拖不還;不注意公共衛生,在教室里、校園內隨地吐痰,亂扔垃圾;不愛護公共財物和公共設施,隨意刻畫桌椅、踩踏牆壁、撕扯圖書資料、損壞公物的現象時有發生;不注意節約,浪費水電的現象嚴重;上課隨意接打電話,既不尊重老師,又影響他人聽課;公共場合學生情侶過分親密;集體主義觀念不強,不願意參加集體活動,缺乏集體榮譽感和責任感等等。 因此,加強大學生社會公德的正面引導和教育,對促進大學生的健康成長和社會公德的培育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
當前,大學生社會公德意識缺失的主要原因對思想品德,道德修養等重視不夠,特別是對社會公德教育缺乏計劃性、長期性,加上課程設置等方面的原因。目前的大學生大多數是獨生子女,從小備受家長的溺愛,成長的環境往往一帆風順,可謂是「溫室里的花朵」,由此造成了他們自私、冷漠、懶惰、目中無人、我行我素,缺乏公德意識和社會責任感。同時,近年來大多數家庭教育所看重的是孩子們的成績,重視智力開發,忽視了對孩子們思想品德、心理素質等非智力因素的教育,導致部分學生人格不健全,出現了「有知識缺教養」等現象。而多數學校也存在公德教育內容重理論、輕實踐,教育目標理想化,教育過程抽象化,學生中普遍缺乏道德實踐,道德行為能力不強,進而造成「知行相悖」的現象。
對於大學生應當如何遵守社會公德問題,涉及兩方面:
1.作為當代的大學生怎樣增強社會公德意識,踐行社會公德規范?
2.如何在實踐中增強社會公德意識,踐行社會公德規范 。
高等學校是建設社會主義精神文明的重要陣地和輻射源。大學生具有較高的文化知識和科學素質,對宣傳、維護社會公德負有義不容辭的責任。社會公德與人們在公共生活中的實踐活動有著緊密的聯系。因此,大學生應該培養社會公德意識,努力做社會公德規范的傳播者和踐行者。
1)積極參與各種社會活動,在實踐中培養社會公德意識和責任意識。參加志願者服務等公益事業和社會實踐活動對大學生了解社會、拓展實際工作能力,尤其是增強社會責任感有極大的幫助。大學生培養社會公德意識的實踐活動有很多具體方式,既可以參加社會公德的宣傳活動普及社會公德規范、傳播文明新風,也可以結合自身的專業特點服務社會、回報社會;既可以參加學校的各種社會公益活動也可結合自己的興趣愛好加入各種社會公益組織。大學生參與社會公德實踐活動本身就是一種學習,可以從實踐中體會到什麼是符合社會公德規范的言行,什麼是不符合社會公德規范的言行,從而在實踐中不斷提高自身的社會公德素養,並帶動他人,影響社會。
2)從小事做起,從小節改起,帶頭踐行社會公德規范。社會公德所規范的行為包括社會公共生活中最微小的行為細節,這些細節極容易被人們忽略,而它一旦被社會群體中的大多數人所忽視,往往就可能形成不良的社會風氣。因此,社會公德意識要在點點滴滴的日常小事中培養,古人雲「勿以善小而不為,勿以惡小而為之」,講的就是這個道理。其實,踐行社會公德並不難,提升敬人禮讓的境界同樣不難,比如,見到老師長輩主動問候是講社會公德;乘坐公交車主動為老幼病殘乘客讓座是講社會公德;在銀行、郵局等公共場所排隊時自覺站在「一米線」外是講社會公德;最後離開教室時隨手關燈是講社會公德;外出旅遊時不在景點設施上隨意刻畫是講社會公德,等等。社會公德的境界,就是在這些不起眼的一舉手一投足間慢慢升華的。
❺ 求校園十大不文明現象演講文稿ppt
說臟話 打架 抽煙 隨地吐痰 亂扔垃圾 與老師作對 作業不認真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