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真經三解
❶ 鄧玉賓的議論
鄧玉賓本名不詳,《道藏》說他叫「鄧錡」,《道德真經三解》署名為「玉賓子鄧錡述」。新近出版的《中華道教大辭典》在《道德真經三解》條目下注為「元人鄧錡撰」;同書《中國道教年表》中,1297年(元大德二年),列「玉賓子鄧錡述《道德真經三解》」。
鄧玉賓在元代至元年間做過「同知」,寧希元先生據元人張伯淳《蒙養先生文集》考知鄧玉賓做的是嶧山同知。所以,《錄鬼簿》「前輩名公樂章傳於世者」就列有「鄧玉賓同知」。實際上,「玉賓子」只是他棄官修道後的「道號」。鄧玉賓在青壯年時代,應該是個飽學詩書並有雄心大志的人。所以在元世祖時期,盡管已經廢科舉取士多年,他還是走上了從政之路,以期實現自己的濟世撫民的抱負,並且做到了州「同知」這樣一個中級官職。因為資料的闕如,我們無從知道鄧玉賓棄官修道的確切原因。但從他現存的散曲看,他說「丫髻環條,急流中棄官修道」;又說「俺只待學聖人問禮於老聃,遇鍾離度脫淮南」,可見他晚年棄官入道,是一個虔誠的全真教徒。而他的散曲基本上都是棄官之後反映了元代文人的心態。
❷ 《道德經》的內容是什麼
《道德經》原文分上下兩篇,上篇《道經》從第1章到第37章,下篇《德經》從第38章至第81章。《道德經》的全部內容,主要是闡述「道」和「德」 的深刻含義,它代表了老子的哲學思想。老子所描述的「道」,是從本體論的角度出發,闡明他的宇宙觀,也包括人生哲學和修養方法的原理。他認為「道」是無形無象的,但卻是宇宙的本源,萬物化生都是出於它的運動和變化。「德」的基本內涵,是本體的「道」具體到天地萬物所表現出來的一種特性,即具體體現.老子對「道」與「德」的描述,是從立體面的多層次剖析了宇宙、萬物、人類以及人本身的種種內涵。《道德經》,又稱《道德真經》、《老子》、《五千言》、《老子五千文》,是中國古代先秦諸子分家前的一部著作,為其時諸子所共仰,是春秋時期老子(即李耳)所作的哲學著作。在先秦時《呂氏春秋·注》稱為《上至經》,在漢初則直呼《老子》。自漢景帝起此書被尊為《道德經》,至唐代唐太宗曾令人將《道德經》翻譯為梵文。唐高宗尊稱《道德經》為《上經》,唐玄宗時更尊稱此經為《道德真經》。《道德經》內容涵蓋哲學、倫理學、政治學、軍事學等諸多學科,被後人尊奉為治國、齊家、修身、為學的寶典。它對中國的哲學、科學、政治、宗教等產生了深遠的影響,體現了古代中國人的一種世界觀和人生觀。它的影響也是多方面的,包括政治、文化、科學、宗教等等方面。據不完全統計,先秦以來,研老注老著作超過三千餘種,具有代表性的不少於一千種,從側面說明了《道德經》的巨大影響。
❸ 道教中的浮黎元始天尊,究竟是何方神聖
浮黎元始大天尊是一種概念,是道。不僅凡人無法形容,仙也無法形容其億兆兆分之一的偉岸,僅為大羅天仙以上者知其偉岸,雖無法形容,但知曉,而可窺其冰山一角的僅為三清道祖。而元始聖王(玉清元始大天尊)為其代言者,並承載無量量時空,太清道德大天尊教化眾生,故道教尊三清道祖。道教以道祖三清知曉道之概念。如何非要說他身份,所有神聖,上到三清道祖,下到天兵天將都承其意志行事,如果說點簡潔的,通俗易懂玉皇上帝是天帝,三清道祖是掌控時空的掌控者,那浮黎元始大天尊就是把時空當棋下的無上大佬,任何概念都不可能居其上,甚至鴻蒙都是他創造的
❹ 《道德經》這本書講的是什麼內容
《道德經》主要論述「道」與「德」:「道」不僅是宇宙之道、自然之道,也是個體修行即修道的方法;「德」不是通常以為的道德或德行,而是修道者所應必備的特殊的世界觀、方法論以及為人處世之方法。
老子的本意,是要教給人修道的方法,德是基礎,道是德的升華。沒有德的基礎,為人處世、治家、治國,很可能都失敗,就沒有能力去「修道」。
所以修「德」是為修道創造良好的外部環境,這可能也是人所共需的;修道者更需要擁有寧靜的心境、超脫的人生,這也缺「德」不可。《道德經》德經部分,在經文中佔了很大部分,這是修道的基礎。
「道」是渾全之朴,「眾妙之門」。「道」生成了萬物,又內涵於萬物之中,「道」在物中,物在「道」中,萬事萬物殊途而同歸,都通向了「道」。
「道」不只是有形的「物質」、思慮的「精神」、理性的「規律」,而是造成這一切的無形無象、至虛至靈的宇宙本根。「物質」、「精神」、「規律」皆是「道」的派生物。
「道」是先天一炁,混元無極,「道」是其大無外、其小無內、至簡至易、至精至微、至玄至妙的自然之始祖、萬殊之大宗,是造成宇宙萬物的源頭根本。
(4)道德真經三解擴展閱讀:
據文獻記載,老子靜思好學,知識淵博。他的老師商容教授知識過程中,老子總是尋根問底,對知識非常的渴望。為了解開自己的疑惑,他經常仰頭觀日月星辰,思考天上之天為何物,以至於經常睡不著覺。後來,商容老師「實乃老夫之學有盡。」
推薦老子入周都深造。文獻記載:」老子入周,拜見博士,入太學,天文、地理、人倫,無所不學,《詩》《書》《易》《歷》《禮》《樂》無所不覽,文物、典章、史書無所不習,學業大有長進。
博士又薦其入守藏室為吏。守藏室是周朝典籍收藏之所,集天下之文,收天下之書,汗牛充棟,無所不有。」通過這段經歷,老子積累了豐富的學識,也使他遠近聞名。
❺ 道生之,德畜之,物行之,勢成之。是以萬物莫不尊道而貴德。道之尊,德之貴,夫莫之命而常自然 譯文
問題翻譯:
道生成它,德培養它。物形狀它,器形成它。
所以萬物沒有不尊重道而貴重德的。
道的尊崇,德的貴重,不用給它們爵位,而永遠自行演變。
❻ 老子道德經解釋
《道德抄經》,又稱《道德真經》、《老子》、《五千言》、《老子五千文》,是中國古代先秦諸子分家前的一部著作,為其時諸子所共仰,是春秋時期老子(即李耳)所作的哲學著作。在先秦時《呂氏春秋·注》稱為《上至經》,在漢初則直呼《老子》。自漢景帝起此書被尊為《道德經》,至唐代唐太宗曾令人將《道德經》翻譯為梵文。唐高宗尊稱《道德經》為《上經》,唐玄宗時更尊稱此經為《道德真經》。古代馬王堆版是上篇《德篇》和下篇《道篇》不分章,現代通行版本共81章,前37章是《道篇》,後44章為《德篇》。《道德經》這部神奇寶典被譽為萬經之王,是中國歷史上最偉大的名著之一,對中國哲學、科學、政治、宗教等產生了深刻影響。據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統計,《道德經》是除了《聖經》以外被譯成外國文字發布量最多的文化名著。
❼ 玉皇大帝的在成仙前是什麼人,他有什麼身世
據《玉皇經》記載,玉皇大帝在成仙之前,無形無相,乃是游盪天地的先天元氣,隨後誕生靈智,號稱“浮黎元始天尊”,乃是三界有史以來的第一大仙。我們都知道,在民俗傳說里,三界的最高神,三十六天的主宰者,就是那位凌霄寶殿的玉皇大帝。
他不僅在各類的神魔小說里經常登場,在現如今的許多神話題材影視劇里,也屢屢作為重要配角出場。玉皇大帝,號令三界一切眾神,哪怕是道教元始,太上,佛門如來,燃燈都要聽他調遣;
天庭成立之後,浮黎元始天尊則化身為“玉皇大帝”,統攝天地之間的一切事務。因為,他是有史以來的“三界第一仙”,所以,不論是如來,鴻鈞等大能,都對他非常尊敬!
❽ 老子道德經全文及譯文
下載:
老子道德經全文譯文 .txt
第一章
[原文]
道可道也①,非恆道也②。名可名也③,非恆名也。無名④,萬物之始也;有名⑤,萬物之母也⑥。故恆無欲也⑦,以觀其眇⑧;恆有欲也,以觀其所徼⑨。兩者同出,異名同謂⑩。玄之又玄⑾,眾眇之門⑿。
[譯文]
「道」如果可以用言語來表述,那它就是常「道」(「道」是可以用言語來表述的,它並非一般的「道」);「名」如果可以用文辭去命名,那它就是常「名」(「名」也是可以說明的,它並非普通的「名」)。「無」可以用來表述天地渾沌未開之際的狀況;而「有」,則是宇宙萬物產生之本原的命名。因此,要常從「無」中去觀察領悟「道」的奧妙;要常從「有」中去觀察體會「道」的端倪。無與有這兩者,來源相同而名稱相異,都可以稱之為玄妙、深遠。它不是一般的玄妙、深奧,而是玄妙又玄妙、深遠又深遠,是宇宙天地萬物之奧妙的總門(從「有名」的奧妙到達無形的奧妙,「道」是洞悉一切奧妙變化的門徑)。
[注釋]
①第一個「道」是名詞,指的是宇宙的本原和實質,引申為原理、原則、真理、規律等。第二個「道」是動詞。指解說、表述的意思,猶言「說得出」。
②恆:一般的,普通的。
③第一個「名」是名詞,指「道」的形態。第二個「名」是動詞,說明的意思。
④無名:指無形。
⑤有名:指有形。
⑥母:母體,根源。
⑦恆:經常。
⑧眇(miao):通妙,微妙的意思。
⑨徼(jiao):邊際、邊界。引申端倪的意思。
⑩謂:稱謂。此為「指稱」。
⑾玄:深黑色,玄妙深遠的含義。
⑿門:之門,一切奧妙變化的總門徑,此用來比喻宇宙萬物的唯一原「道」的門徑。
❾ 道家經典
道教的經典書籍匯總,共收入各類道書1476種,分三洞(洞真部、洞玄部、洞神部);四輔(太玄部、太平部、太清部、正一部);十二類(本文類、神符類、玉訣類、靈圖類、譜錄類、戒律類、威儀類、方法類、眾術類、記傳類、贊頌類、章表類)。比如:道德真經、道德經古本篇、西升經、無上妙道文始真經、沖虛至德真經、洞靈真經、南華真經、太上無極大道自然真一五稱符上經、太上老君說益算神符妙經、太上老君混元三部符、無上三元鎮宅靈籙、上清丹天三炁玉皇六辰飛綱司命大籙、大明太祖高皇帝御注道德真經、唐玄宗御注道德真經、唐玄宗御制道德真經疏、唐玄宗御制道德真經疏、宋徽宗御解道德真經、宋徽宗道德真經解義、道德真經注、道德真經解、道德真經四子古道集解、道德真經傳、道德真經傳、道德真經三解、道德真經直解、道德真經論、道德真經注、道德真經注、道德真經新注、道德真經指歸、道德真經疏義、道德真經集解、道德真經全解、道德真經次解、道德真經章句訓頌、道德會元、道德真經解、道德真經口義、道德玄經原旨、玄經原旨發揮、道德真經注、道德真經集解、道德真經集注、道德真經集注、、道德真經註疏、道德真經玄德篡疏、道德真經集義、道德經論兵要義述、道德真經藏室篡微篇、道德真經藏室篡微開題科文疏、道德真經藏室篡微手鈔、道德真經衍義手鈔、道德真經取善集、道德真經疏義、道德真經注、道德真經義解、道德真經注、道德真經集義大旨、道德真經集義、道德真經廣聖義、紫陽真人悟真篇註疏、紫陽真人悟真篇三注、紫陽真人悟真直指詳說三乘秘要、紫陽真人悟真拾疑、悟真篇注釋、紫陽真人悟真篇講義、修真太極混元圖、修真太極 混元指玄圖、周易圖、大易象數鉤沉圖、易數鉤隱圖、易數鉤隱圖遺論九事、易象圖說(內外篇)、金丹賦、穀神賦、修真十書雜著指玄篇、修真十書金丹大成集、修真十書鍾呂傳道集、修真十書雜著捷徑、修真十書悟真篇、修真十書玉隆集、修真十書上清集、修真十書武夷集等等等等。各位所說的各種經書都在其中,比如《黃庭經》在洞玄部,包括《黃庭內景玉經》、《黃庭外景玉經》、《黃庭中景玉經》三種。
❿ 關於《老子》的版本
道德經版本問題可以說是道德經獨有的現象,據統計,清代之前,《道德經》版本有103種之多。古書在上千年的傳抄、刻印過程中難免出現錯誤,迄今為止,校訂本共三千多種。學術界較為重視的版本,是王弼的版本,長沙馬王堆出土的兩個抄本,稱為帛書甲本、乙本。帛書道德經,早王弼本400餘年,近些年許多學者推崇帛書,但甲本缺字1400,乙本缺字600。我們今天所能見到的最早的《道德經》版本,是在湖北荊門郭店楚墓中出土的戰國竹簡本。
歷史上流傳最廣的版本是漢代河上公注本和曹魏王弼注本。其他重要的版本還有西漢嚴遵注本、唐代傅奕所校古本、唐代所刻《道德經》石幢等。
市面上銷售的書籍,版本之間差別很大;甚至章節順序也不一樣。其中,台灣陳鼓應教授《老子今注今譯》選用的校訂版本還是相當客觀的,參考了歷代版本和注家,偏重於哲學研究;蕭天石先生的《道德經聖解》偏重於道教修煉,被譽為近代第一注家;馮海濤先生的《道德經智慧日用貫通》一書,則著眼於人們的尋常日用,經文前後文印證,以老解老,擺脫了歷史上以庄解老、以儒解老、以佛解老、以西方哲學解老、以易解老之窠臼,值得一讀。
《道德經》的版本有多種,傅本、河本、想本、王本、今本都、郭店楚簡本等不同年代王公貴族隨葬的《道德經》版本。現在可以看到的最初的版本,是1993年湖北荊門郭店楚墓出土的竹簡《老子》,比馬王堆帛書本的《道德經》年代早100多年,其它版本,傅本、河本、想本、王本、今本都是漢代以後的版本。1973年長沙馬王堆3號漢墓出土的甲乙兩種帛書《老子》,是西漢初年的版本,把《德經》放在《道經》之前,也受到學者的重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