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學百科 » 魅力法治夢

魅力法治夢

發布時間: 2022-06-03 23:14:31

❶ 法制公益宣傳廣告詞

法制公益宣傳廣告詞:

1、和諧是舟法為槳,普法之歌全民唱。謹記監獄天窗亮,伸手被捉進牢房。

2、學法辨丑惡,懂法明是非,守法知榮辱。

3、法治建設個個參與,平安溧水人人受益;和諧溧水誠信為本,平安溧水法治為先。

4、普及法律知識,弘揚社會正氣。

5、誠信譜寫和諧社會,法治鑄就平安溧水。

6、法治精神一面旗,百行共舉;和諧社會千重錦,眾手齊描。

7、萬物皆有序,有法天下和;蓮因潔而尊,法因正而公。

8、新溧水,心法治,馨生活。

9、天生秦淮,開放文明心更寬;創新奮進,魅力溧水法當先。

10、以法治國國泰民安,依法行政政通人和。

11、學法辨是非,知法明榮辱,用法止紛爭。

12、手拉手構築法治社會,心連心建設和諧溧水。

13、講文明樹新風,始於一點一滴;懂法律知榮辱,重在一言一行。

14、中國夢、法治路、惠民生。

15、共建法治溧水,同鑄誠信未來。

16、「法」是平安溧水的「護身符」,「治」是抑惡揚善的「上方劍」。法律在我心中,我在法律之中。

17、誠信潤天下,法治安萬家。誠信是做人之本,法律乃公平之源。

18、風聲、雨聲、化心聲——遵紀守法;家事、國事、最大事——普及法律。

19、群策群力創建法治溧水,全心全意構築和諧家園。

20、學法,一點一滴增智慧;知法,一言一行明是非;守法,一事一理顯文明。

21、法律意識你我擁有,和諧溧水天長地久。

22、精彩溧水人為本,和諧社會法是根。

23、促社會和諧,法普千行春萬里;謀民生幸福,歌飛萬戶錦千重。

24、治國以法為基,做人以德為本。

25、學法用法始於心,護法用法踐於行。

26、有一種宣傳益萬家,叫普法;有一種力量比天大,叫法治;有一種生活美如畫,叫和諧;有一種幸福繫心中,叫平安。

27、創建法治溧水,源於一舉一動;建設和諧家園,始於一言一行。

28、和諧溧水人為本,平安家園法是根。

29、上聯:守法保安寧,法保民生民幸福;下聯:維權遵制度,權遵國紀國和諧。

30、人生如船,法律似帆,學法守法,永不翻船。

31、手牽手共建法治溧水,心連心同享和諧生活。

32、你遵守法,法守護你。

33、法行天下行於正,律治人間治向安。

34、法是槳,劃動平安溧水之舟;律是歌,唱出和諧溧水新曲。

35、知法人生詩配畫,守法家庭錦添花。

36、法是良師,律是益友,有規有矩,和諧有序;有法不用,受人愚弄,無法無天,禍害無邊。

37、和諧才是真幸福,守法才是真自由。公德是最美的人品,法律是最大的人情。

38、法治創建源於心,和諧溧水踐於行。

39、學法不分年齡大小,守法沒有職位高低。

40、你加分,我加分,法治社會一百分;你努力,我努力,和諧社會齊努力;你添彩,我添彩,美麗溧水更精彩。

❷ 求 有關 法治夢中國夢的朗誦稿 最好自創 只要回答合理我會給金哦 !最好推薦幾首適合法治朗誦的 背

現代中國的法治之路註定從巨變到漸進,從革命敘事到日常話語,從革命動員回歸常識理性。公共權力受到全面制約,司法權力獨立運行,公民權利得到切實保障,不是靠唱高調就能實現的,需要做大量扎實細致的工作。我們有理由期待現代中國法治之路越走越踏實,越走越成熟

□丁國強
高全喜等著的《現代中國的法治之路》將中國的法治變遷融入了近現代歷史考察。中國近現代史既是在中國與世界的沖突中從傳統向現代轉型的過程,也是打破治亂循環,追尋法治價值的過程。中國的現代化道路離不開法治觀念的浸染和法治價值的構建。近現代中國社會的演變實質上也是法治對傳統中國進行改造的過程。梁啟超認為「法治主義為今日救時唯一之主義」。在這種功利狀態下,法治註定無法在舒緩、積淀中平和發展,這顯然影響了法治的成熟完善。但是,法治作為一種價值和社會理想在消解專制、抵制獨裁方面發揮了歷史性作用。中國的法治之路是在西方的沖擊之下而產生的文明力量。
法治是難以效仿的歷史過程
在革命激進主義現代性模式下,法治話語總是在呼籲人們關注權利、秩序和日常生活。實現從非常政治到日常政治的轉變,法治的作用是不言而喻的。法治是人類服從規則治理的事業,沒有法治,無論是傳統還是革命的成果都難以轉化為現實福利。革命固然可以瓦解舊規則、舊秩序,但是,如果沒有法治建設的努力,仍然難以走出靜止社會。換個角度說,如果沒有革命,單純靠傳統社會的緩慢變革則無法回應西方帶來的現代化沖擊。在來不及進行充分的理性啟蒙的歷史條件下,運用法治改造社會、控制社會、建設現代國家必定是一項艱巨的任務,面臨著巨大風險。費孝通有言:「法治秩序的好處未得,而破壞禮治秩序的弊病卻已先發生了。」
法治的成功往往不在於法條和書本知識的完美,而在於與實際生活貼切的緊密程度。如果法治只停留在表面,而無法滲透到價值、行為和生活方式等層面,就只能是一張好看的外衣。作為一種理性之治,法治不是統治階級的治理工具,而是整個社會邁向現代文明的過程。因此,法治是一個不可復制、難以效仿的歷史過程。現代中國的法治之路是在中國與西方的權力沖突、利益沖突、文化沖突中展開的對良好社會的追求。
《現代中國的法治之路》一書通過對晚清以來所開啟的現代法治的古今之變的考察,對激進主義的中國現代性之路進行梳理和檢討,以確立一條更為健康合理的現代性之路。筆者認為,這一努力體現了法治的歷史觀。缺乏歷史觀是中國當下法學研究的通病。一些法學研究者喜歡將法學知識從歷史背景中剝離出來,將法學知識表述嫁接到西方知識系統上,法學知識的歷史性、實踐性被擱置和疏淡,使得法學知識缺乏歷史語境和現實考察,成為一種抽象的真理,一種無所憑依的全球化、世界化。法學本身就是民族國家政治意識生產的一部分,法學知識生產無法脫離政治、經濟、社會和文化背景。法治只能在特定的社會歷史條件下進行,沒有復雜的歷史過程,也就無所謂「現代法治」。
鄧正來先生曾經呼籲結束受「西方現代化範式」支配的舊法學時代,開啟一個自覺研究「中國法律理想圖景」的法學新時代。其實,追問「中國法學向何處去」首先要思考中國法學從哪裡來。社會歷史傳統不僅決定了法治的源流和脈絡,也深刻影響了法治的體系、方法和修辭。法治是歷史的形成的,過分強調法律理性的非歷史性勢必會陷入自我認識缺失的誤區。
用法治視角審視中國近現代
《現代中國的法治之路》一書以法治之變來總結中國現代性的歷程,從戊戌變法、晚晴立憲、辛亥革命、袁世凱稱帝、軍閥政治、國民黨訓政到建國以後的廢舊法運動、依法治國入憲,用法治視角審視近現代中國的歷史進程,說到底是去普遍性之魅、去抽象法治之魅。任何一個國家的法治都是在曲線中發展的。作為一個後發的現代國家,中國的法治之路呈現出「沖擊—反應」的特徵,但是這並不意味著中國法治完全是外部力量作用的結果。西方的現代性誘因促進了中國法治的啟蒙與生長,卻並不能替代中國的法治文明探索。中國的傳統文明和中國人對生活秩序的理解把握依然是中國法治的基因。
法治既是一種治理技術,否定專制主義的利器,也是一種政治理想、社會價值。法治的常態是穩定的、持久的,而不是變幻的、飄忽的。有學者認為,近代中國,有變法而無法治,有變道而無治道。此種狀態是歷史的無奈。現代中國的發育是被動的,現代中國的法治之路也根本不可能在平和商談中進行。變法所驅動的社會政治體制的根本轉變。啟蒙知識分子認識到,變法是圖強無法繞開的路徑。只有打破王朝更迭的循環,才能建設現代政制;只有打破「夷狄」之說,才能融入世界體系。戊戌變法、清末立憲和辛亥革命作為現代性意義的變法以激進的形式進行了政治體制改革的嘗試。
康梁的改革計劃龐大而缺乏可行性,超出了當時社會的承受力,只能具有宣言和號召價值。晚晴新政體現了統治者企圖挽救清王朝政治合法性危機的努力,吸收借鑒了西方和日本的憲政經驗,原本可以勾畫出一副憲政藍圖,卻因清王朝缺乏立憲的誠意而成為「名義性憲政」,堵塞了在舊法統下開出現代法統的道路。
辛亥革命通過革命暴力手段構建現代共和國,卻因意外和早產,而造成革命制憲的脆弱,軍閥混戰、帝制復辟以及黨制國家的出現都損耗了「把君權換成民權」的實效。如何建立一個強大的國家、良好的政府,是中國現代法治孜孜以求的探索。革命固然可以摧毀舊的政制,但只有建立日常的憲政體制才能真正實現革命的訴求。
《臨時約法》以及《臨時政府組織大綱》的制定積累了現代國家的制憲經驗。創制憲法是一個現代國家最深刻的國家記憶。清帝遜位詔書將政權禪讓給中華民國,用契約的方式確立共和立憲國體的合法性,其法理得失值得琢磨。憲政的目的在於限制主權者,憲政意味著人民出場,讓人民來安排權力、限制權力、監督權力。
《現代中國法治之路》一書認為,臨時參議院和國會參眾兩院以及眾多議員還是多少代表了人民的意志和願望,這是中國政治史的創舉,由人民代表而不是君主釐定乾坤,是具有憲政意義的標志性舉動。至於賄選事件所導致的人民制憲權的流產,袁世凱的帝制復辟等則反映出憲政道路之艱難。
英國法學家梅特蘭說:「憲法史不應是黨派史而是制度史,不應該是斗爭(過程)史,而應是結果史。斗爭是暫時性的,而結果則是長久的。」革命本身不是目的,通過憲政構建日常政治,約束權力,制止暴力,都是讓權力、秩序回到日常狀態。
《現代中國的法治之路》強調,邁向現代法治必須要消除革命思維、革命邏輯,從革命文化轉向法治文化,從革命法治走向常態法治。該書對1975年憲法進行個案剖析和癥候分析,稱它是「百年中國革命激進主義在內容和形式上的極端表述」。憲法不應是革命的號角,它天性是與革命相對峙的,是革命的終結。回到日常政治、常態法治是社會治理的必然。現代中國的法治之路註定從巨變到漸進,從革命敘事到日常話語,從革命動員回歸常識理性。公共權力受到全面制約,司法權力獨立運行,公民權利得到切實保障,不是靠唱高調就能實現的,需要做大量扎實細致的工作。我們有理由期待現代中國法治之路越走越踏實,越走越成熟。

❸ 中國法治應該怎樣向前走

中國「改革開放30年就是法制建設30年」;「法治之路不可逆轉」,「人治是死路一條」;保證法律正確實施的問題是當前最迫切的問題;「中國的法治建設已經到了一個十字路口,需要認認真真地討論,把似是而非的東西搞清楚」;對中國的法治進程持謹慎樂觀態度;甚至「法律職業化不可逆轉」、「不能為了讓人民喜聞樂見,而把法律的語言的專業性去掉」等等,我都同意。

除了中國的法治是否應以中國實際為出發點外,我與賀的根本分歧在於:法律職業群是否應遵循社會各界共同倡導的道德規范;對法律的理解、適用能否違背一個社會基本的常識、常理、常情;離開了人民的參與,能否最終保證司法公正。簡言之,現代法治歸根結底應該是 「機械的規則之治」、「法學家之治」,還是 「人性之治」、「人心之治」、「常識、常理、常情之治」。我認為,正是對上述問題的錯誤回答,導致了較長時期內中國的法治建設進程與目標的漸行漸遠。

強調法律與社會基本倫理分離,主張「法律職業並不是要遵循社會各界共同倡導的道德規范」,是(至少長期以來曾經是)我國法學理論界普遍流行的觀念。將「法律」凌駕於常識、常理、常情之上,凌駕於司法人員的良心之上,這種觀念不僅與「司法人員必須依照良心履行職責」這一世界各國憲法普遍規定的現代法治的基本原則相悖,更是在實踐中導致了法律職業群基本倫理迷失的惡果。記得在一次講座中,當我談到 「司法必須講良心」、「講法必須講理」時,一大批來自全國的一流的法學家幾乎是異口同聲地問我:什麼是良心?什麼是常識、常理、常情?常識、常理、常情到哪裡去找?良心到哪裡去找?當這些法學權威們普遍不知良心為何物,不知常識、常理、常情為何物時,我們能夠奢望「法律在法官之上」嗎?在相當長一段時間里,司法人員的犯罪率以大大超過司法人員的職業化進程速度增長,司法腐敗成為民眾最不滿意的社會現象,2003年以前的5年中,司法工作人員涉嫌犯罪率幾近普通民眾的5倍,難道就真的不足以引起我們法律人的深思嗎?

認為對法律的理解可以偏離社會基本的常識、常理、常情,強調合情合理不合「法」的必須依「法」辦,這種「講『法』不講理」的主張,可以說是傳統法學不民主、假民主、反民主的集中體現,在實踐中必然導致人治、導致專制,必然結出「權大於法」,「有權就是法」。

為什麼主張法律可以偏離一個社會民眾普遍認同的常識、常理、常情,必然導致人治,必然導致專制?首先是因為這種理論的基礎是一個神話。幾千年來的法學家們都追求著這樣一個法治之夢:好的法學家與好的統治者一起制定出好的法律,然後讓普通民眾都知道法律的內容;當人們知道法律的內容後,就會按照法律的規定來指導自己的行為,一個良好的社會就會因此而建立。這個「法治夢」的實現,顯然必須以普通民眾都了解法律的具體規定,並按照法律的具體規定來規范自己的行為為前提。然而,在現實的日常生活中,這個前提是根本不可能存在的。大家可以想一想,在日常生活中,有多少人會先學「交通法」再上街?又有多少人會先學有關銀行、金融管理的法律法規再到銀行存款、取款?多少人可能先學「民法通則」、「合同法」或者「消費者保護法」再到商店買東西?我常說,如果真有一個人先學法,再按法律的具體規定來規范自己的日常生活,這個人一定是精神病!事實上,指導普通民眾日常生活的,只可能是買賣要公平、不能無故損害他人利益、做事要考慮對方的感受、敬慕英雄、鄙視小人等一個社會人與人相處、人與自然相處的基本常識、常理、常情。當普通民眾在日常生活中只可能按常識、常理、常情行為,常識、常理、常情就應該是人民利益最基本的要求,人民意志最基本的體現。主張法律可以偏離一個社會民眾普遍認同的常識、常理、常情,意味著什麼?難道不是意味著少數人可以將自己意志(少數人對法律的理解)強加到了民眾的身上嗎?這不是人治,不是專制,是什麼?

關於中國司法改革的基本方向,我的一貫主張是:(1)觀念上,對法律人的業務教育必須與良心教育相結合,良心教育優於業務教育,以良心教育來促進業務;(2)制度上,司法體制的職業化必須與民主化相結合,民主化必須優於職業化,必須以民主化來促進職業化。為什麼司法體制的職業化必須與民主化相結合?我只想說一個簡單的事實:中國古代幾千年,西方近代近200年,中國改革開放近30年的法治發展史無一不在證明:一切沒有人民參與的司法,最終必然是走到人民對立面的司法;離開了人民的有序參與,要建立「一種權威的、公正的機制」來解決「誰的權力大誰說的就是『真理』」等社會問題,要保證「法律在法官之上」,保證「教皇、國王、法院院長、蘇丹」這「四種統治者都要在正義之下、在法律之下」,無論在何種社會制度下,都只可能是一個永遠不可能實現的神話!

❹ 法制徵文:以弘揚法治精神,共築偉大中國夢為主題,1500字

開頭 不管是中國夢,還是你的夢,只要是夢,都會有夢醒的時分,當大夢醒來的時候,天也許就亮了,光明的未來只有在夢醒以後才能看到。

❺ 關於法治的摘抄語段有哪些

關於法治的句子

1、弘揚憲法精神,樹立憲法權威,彰顯法治力量,建設法治中國。

2、德行天下,法治社會,人人用法,和諧中華。

3、辦事依法,遇事找法,解決問題用法,化解矛盾靠法,讓法治精神成為全民的信仰。

4、學法辨是非,守法踐於行,憲法廣宣傳,社會更安寧!

5、以憲為綱,全面推進依法治國;以人為本,共同構建法治社會。

6、大力弘揚憲法精神,堅決實施依法治國,讓憲法走進我們生活的方方面面,遍及我們生活的點點滴滴!

7、學法愛法維護法,知法用法行天下。

8、依憲治國,處處政通人和;依法興邦,人人安居樂業。

9、古語雲:「法不阿貴,繩不繞曲」。只有法律才能保障我們每一位公民的權利和只有!憲法是我們國家的母法,也是根本大法。大學生更是要主動知法、學法,帶頭做憲法的「代言人」!

10、學法以正,普法以誠,明法以精,尚法以恆。

11、積極學憲,懂法明理,規行矩步,一生受益;人人守法,處處和諧,更好明天,同心協力。

12、普法人甘願用自己的青春與汗水做法治中國的奠基石,致敬!我們和你們一起奔跑在實現法治夢、中國夢的路上。

13、法律知識很重要,學法懂法不可少!學法入心底,不觸高壓線!首發過生活,幸福有保障!用法維權益,說話有底氣!知法守法做表率,家鄰和睦安寧在,人人歡樂笑開懷。

14、忠於憲法,服務社會。

❻ 孫中山的法治夢讀後感

1883年11月,孫中山再次告別家鄉、告別父母,到香港求學,讀後感《孫中山讀後感》.他學習努力、成績優秀.他從中央書院畢業後,改學醫學,他想「由醫人而醫國,借醫術為入世之媒」.在西醫書院念書期間,他幾乎把所有的課余時間都用在宣傳革命、策劃革命上了,滿腦子都是革命思想,見人就談革命.
孫中山從西醫書院畢業後,在澳門當了一名西醫師.但他認為「醫術救人,所濟有限」,「醫國」比「醫人」更重要.1893年冬,他組織成立了一個革命團體「興中會」,以「驅逐韃虜,恢復中華」為宗旨.他先後組織了10次革命起義,都以失敗告終.但他沒有氣餒,繼續組織發動革命武裝起義,終於在1911年的武昌起義取得了成功,推翻了清朝政府,這就是有名的辛亥革命.
由於孫中山輕信袁世凱,把總統之位讓給了他,革命果實就這樣被竊取了.孫中山又開始討袁護國活動.粉碎了袁世凱的皇帝夢後,孫中山又奮起斗軍閥.經歷了無數的挫折後,為求統一,扶病北上,最後鞠躬盡瘁,為革命貢獻了畢生的精力.
孫中山是我國近代民-主革命的先行者,是偉大的民-主主義革命家.他一生成就了兩件大事———一件是推翻了統治中國268年的大清帝國,從而也就結束了自秦始皇以來綿延了2133年的君主專制制度;另一件是高舉起反帝反軍閥的旗幟,堅定地實行「聯俄、聯共、扶助農工」三大政策,建立了三民-主義和公產主義的革命統一戰線,推動了第一次國內革命戰爭的發展.
他一生經歷了無數次失敗,卻在失敗中取得了最大的成功.
他在失敗和成功的辨證統一中,鑄就了自己的人格.
他有救國救民的崇高理想、愈挫愈奮的堅強鬥志、永不停頓的進取精神和公而忘私的高尚品德.這就是孫中山,這就是孫中山留給我們的遺產.
孫中山是偉大的,也是平凡的.他生為平民,死為平民,在平凡中見偉大.
讀完《孫中山》以後,我越來越感覺到孫中山先生的偉大,他的最偉大之處在於他的「博愛」和「天下為公」.我決心:一定要向他學習,刻苦學習,將來把提高人民群眾的整體生活水平作為自己追求的目標,把中華民族的繁榮昌盛作為自己的責任,做一個對社會有用的人.

❼ 贊美法制的句子

1、由於有法律才能保障良好的舉止,所以也要有良好的舉止才能維護法律。 ——義大利·尼可羅版·馬基亞維利

2、盡權忠益時者雖仇必賞,犯法怠慢者雖親必罰。——三國·《三國志·蜀書·諸葛亮傳》

釋義:對於竭盡忠誠、有益於時政的人,縱然有私仇,也一定要獎賞;對於違法犯罪、怠慢職守的人,縱然是親故,也一定要處罰。

3、法立,有犯而必施;令出,唯行而不返。——唐·王勃《上劉左相書》

釋義:法律一經訂立,凡有違犯者,必須實施懲治命令一經發出只有堅持執行,而不能違反。

4、法律是一種不斷完善的實踐,雖然可能因其缺陷而失效,甚至根本失效,但它絕不是一種荒唐的玩笑。——美國·羅納德·德沃金

5、有理智的人在一般法律體系中生活比在無拘無束的孤獨中更為自由。 ——荷蘭·巴魯赫·德·斯賓諾莎

❽ 馬列發言稿:法治中國、公益、追夢(200字左右)

就在不久前,已從央視辭職的青年記者柴靜推出了她自費拍攝的霧霾深度調查紀錄片《穹頂之下》,引起了社會強烈而廣泛的關注。當柴靜擲地有聲地發問「拿什麼來拯救藍天」時,「把霧霾裝進法治的籠子」已經成為全民之夢,並且這個夢想毫無疑問地推動了社會進步。
今天,法治中國夢強大的能量足以令我們即使面對重重困難也依然滿懷信心,因為這樣一個深刻調整社會秩序,促進和諧發展,保證人民群眾追求公平正義、自由和尊嚴的夢想,它正匯聚成磅礴的暖流來滋潤每一顆願意奮斗、願意奉獻的中國心。

治不僅是靜態威嚴的條律,不僅是轟動社會的法制事件,更是全民共有的信仰和平凡充實的生活。而你,是否因制止過他人不文明、不道德的行為而覺得欣慰;是否
因傳遞著法律知識而深感責任重大;是否因走訪基層參與公益普法而感慨良多;是否因敲響法槌、維護合法權益而倍感安心;是否因懲惡揚善、保佑百姓平安而由衷
驕傲?是的,這就是我們在平凡的工作生活中演繹出的法治夢,它,就在我們的眼裡、肩上、腳下和手中。
正是由於我們每一個人做出的點滴努力,
甘願在青春綻放時成為追夢人,法治中國夢才護航著法治社會的建成。在最美的年華,我們要怎樣挖掘出最為濃烈的奮斗熱情和最有色彩的創造力?我不由想起了
2014年度法治人物許崇德先生,他是中國憲法學奠基人之一,生前全程參與了1982年憲法修改,同時還參與起草香港、澳門兩個特區的基本法,率先提出
「依法治國首先要依憲治國」的觀點,窮盡畢生所學,完成著作《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史》。許老先生為研究憲法學孜孜不倦地堅持了一輩子,他把寶貴而光榮的青
春都綻放在了傳遞法治精神,建設法治中國的道路上,在憲法的光芒里,我們將永遠記得他追逐夢想溫暖的背影。
盡管追逐法治夢不只是青年的重任,可就是有那麼一股勢不可擋的青春力量在引領著社會進步。站在法治中國的新起點上,青年更應以法律精神為指引,捍衛法治權威,讓法治成就青春之夢,讓夢想推動法治進步,讓青春與法治同行!

青春綻放時,做一個堅定的法治追夢人。作為基層法院的一名普通幹警,我知道,青年法官,一群法庭上的追夢人,他們青春的意義或許就在於那些寫過的判決書,
審理過的案件和化解的執行難題中。法槌起落間,案卷翻飛中,青春總是太匆匆,更珍貴。面臨成家立業、構築人生關鍵時期的80後、90後年輕幹警們,他們以
蓬勃的朝氣和敏捷的思維來激活正義事業,我們的法律服務逐步細化,網上訴訟服務中心正式上線,訴訟二維碼服務全市率先,新媒體運用進一步深化……因為青
春,我們積極為新時期的審判事業輸送最新鮮的活力,因為青春,我們甘願用司法公正為民司法的追求來升華夢想!
我一直認為「夢想」是一個有溫
度的詞語,勇於實踐的人覺得它如此溫暖,就像生命中的太陽照耀著我們走過路。從「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到「人民群眾共享人生出彩的機會」,法治中國夢凝
聚著一代代追夢人堅持奮斗的共識。如果「夢想」是一棵能紮根的樹,我想為它的頂天立地、枝繁葉茂、開花結果而奮斗終生,它深情地紮根於實踐的沃土便是我生
命的追求。是的,青春終將逝去,可只要堅持法治夢想,珍惜走過的路,那所有的青春歲月、所有的青春意義都將忠誠地裝點那一程追夢之路。所以,綻放吧,青
春!奔跑吧,追夢人!

❾ 法治夢對中國夢的作用

以法治推進中國夢的實現
以法治推進中國夢的實現從本質上來說就是要堅持依法治回國的基本方略,通過健全答與完善國家的基本法律體系和法律制度推動依法治國方針落到實處。
國家安定是進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實現中國夢的基礎和前提,只有國家穩定才能確保人民安居樂業、人權得到尊重、環境得到改善、食品葯品真正實現安全。國家安定需要社會主義法治作為保障,完善社會主義法治建設、促進社會主義法治國家早日建成能夠為國家安定提供源源不斷的制度支撐。中國夢的核心是人民幸福,而一旦失去國家安定的局面那麼一切都只能是紙上談兵。隨著我國經濟快速發展和人們物質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人民幸福的標准已經不再局限於「吃飽穿暖」,包括公平、正義、自由、人權等在內的政治文明已經成為了衡量人民幸福的重要指標。

熱點內容
寧夏郵政條例 發布:2025-01-19 21:48:58 瀏覽:810
經濟法要約邀請例題 發布:2025-01-19 21:10:22 瀏覽:155
刑法重公權 發布:2025-01-19 20:19:44 瀏覽:926
法官在家辦公 發布:2025-01-19 20:08:01 瀏覽:831
房東選任責任法律依據 發布:2025-01-19 19:16:10 瀏覽:249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引用 發布:2025-01-19 18:54:39 瀏覽:483
注會經濟法幾篇 發布:2025-01-19 18:38:58 瀏覽:710
合同法簽署日期 發布:2025-01-19 18:26:31 瀏覽:500
居委會選主規章 發布:2025-01-19 18:23:20 瀏覽:117
企業信用法律責任 發布:2025-01-19 18:14:21 瀏覽:5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