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統道德的特點
『壹』 中華傳統美德特點
國而忘家,公而忘私。這一美德的本質是把「天下為公」作為崇高的理想人格。如教材中大禹治水,前後13年,風里來雨里去,三過家門而不入;范仲淹主張「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孫中山提倡「天下為公,大同世界」;中國共產黨人堅持「完全徹底為人民服務」等,都是以天下為已任,為國為民無私精神的體現。
勤勞儉朴,艱苦奮斗。中華民族向來以勤勞勇敢,吃苦耐勞,富於創造力而著稱於世。所謂「奉公以勤,律身以儉」,「靜以修身,儉以養德」等,集中體現了這一美德的內涵。教材中,墨翟主張「節用」、「節葬」、「非樂」,反對統治者窮奢極欲、揮霍無度的生活;隋文帝身體力行,崇尚節儉,形成隋初良好的社會風氣;馬鈞發明翻車,李春營建趙州橋,黃道婆改進、推廣先進的棉紡織技術,都是這一美德的傑出代表。
文明禮貌,仁者愛人。我國是禮儀之幫,尊重人、關心人、理解人、幫助人是中華民族傳統美德的又一個鮮明特性。歷史教材中介紹的李冰父子為民修建都江堰,變水害為水利的事跡;名醫扁鵲周遊列國,為民治病、救命的善行;愛國志士林覺民「將愛你(妻)之心去為天下人謀永福」的心願;羅盛教為搶救朝鮮落水兒童而英勇犧牲的壯舉,都充滿了對人民的關心、熱愛之情,表現了民族的傳統美德。
『貳』 道德的特點有哪些
1、道德品質與道德行為是統一的.
2、道德品質是自覺意志的結果.
3、道德品質是通過道德行為整體表現出來的穩定的特徵和傾向.
4、道德品質對於一個人的身心健康、塑造完美人格和立志成才具有重要的作用.
『叄』 中華傳統美德的特點是什麼
內涵豐富,博大精深
『肆』 中國的傳統道德所具有的基本特點是
主要特點為:
1、在道德價值的最終目標上,追求「天人合一」、人與自然和諧交融的境界。
2、在道德價值的應用上,重視道德思想與政治思想的融合。
3、在道德價值的導向上,為維護血緣關系、宗法制度和君主專制,強調個體服從整體。
4、在道德價值的分寸把握上,具有中庸居間的性質。
5、在道德價值的取向上,具有「重義輕利」、「貴義賤利」的傾向。
『伍』 中華傳統美德表現在哪些方面
中華傳統美德表現在哪些方面
1、重視集體利益、國家利益和民族利益,強調責任意識和奉獻精神。
2、推崇「仁愛」原則,追求人際和諧
3、講求謙敬禮讓,強調克驕防矜
4、倡導言行一致,強調恪守誠信
5、追求精神境界,重視道德需要
6、強調道德修養,塑造理想人格
『陸』 道德的特點有哪些
1、與實踐和活動密切相關
凡是人的活動都是為了獲得某種幸福,區別在於幸福的種類和完滿的程度不同。道德的活動既然是一種活動,當然也不能例外,它也是為了追求某種幸福。
人類的靈魂可以粗略的分成三個部分,即營養和繁殖的部分,感覺和慾望的部分,心靈和理性的部分。道德既然與實踐和活動密切相關,所以它的目的就在於追求人類靈魂中感覺和慾望部分的幸福。
2、民族性
民族性是一個民族區別於其他民族的個性特徵,包括民族的精神、氣質、心理、感情、性格、語言、風俗、習慣、趣味、理想、傳統,以及生活方式和理解事物的方式等諸多方面。不同民族間道德的原則標准亦有所不同。
3、後天性
道德不是天生的,人類的道德觀念是受到後天的宣傳教育及社會輿論的長期影響而逐漸形成的。這是一種道德相對主義,與之相反的主張則稱為道德絕對主義。道德很多時候跟良心一起談及,良心是指自覺遵從主流道德規范的心理意識。
(6)傳統道德的特點擴展閱讀
相較於西方文化自古希臘以來把道德視為一個獨立分離的單元(哲學中的倫理學),中國古代並沒有特別把道德領域(Moral)跟非道德領域(Amoral,異於指不道德的Immoral)切割開來(中文道與德兩字經常並用,對真善美三者亦無明顯區隔)。
兩者之間界線模糊又經常融為一體(儒家理想的天下觀即為一例,文史哲不分亦為一例,大體上是受到陰陽五行及天人合一思路的影響)。
希伯來、伊斯蘭和印度文化中,道德附屬於宗教,例如耶和華或安拉或法 (印度哲學),並不是獨立的單元;原始部落中(非洲人、印地安人、澳洲土著、台灣原住民等),道德通常附屬於傳統習俗,亦非獨立單元。
『柒』 我國傳統道德的內容與特點
中華傳統道德的基本特點
中華傳統道德是以人為本的道德。有兩個基本觀點:
第一個基本觀點,就是肯定人的價值,肯定人的尊嚴。孟子講過兩句話:「所欲有甚於生者」意為我所要求的,有比生命更寶貴的,即人格尊嚴;「所惡有甚於死者」,意為我所厭惡的有比死亡更甚的,就是喪失人格。堅持人格尊嚴,一方面要堅持自己的人格尊嚴,不能受別人的侮辱:另一方面要尊重別人的人格尊嚴,對於別人要加以尊敬,這是傳統道德的一個基本觀點。
另一個基本觀點就是注重人和人之間的關系。在古代就叫做「人倫」,所謂人倫就是人與人關系的次序。孟子概括了封建社會中最重要的五種人倫關系,即「父子有親、君臣有義、長幼有序、朋友有信、夫婦有別」。中國傳統道德強調和重視父母子女之間的人倫關系。「父子有親」就是「父慈子孝」,把「孝」看作一切道德的根本。「父子有親」在今天看起來應該是肯定的,長幼有序,在今天也是應該承認的。朋友有信,就是人與人之間不能說假話,不應該欺騙,這在今天也是應該加以肯定的。
總的來說,中華民族的優良道德傳統,可以從五個方面來體會和把握。
(一) 強調為民族、為整體、為國家的整體主義精神。整體主義精神,是中華民族優良道德傳統的核心。為了國家和民族的利益,一個有道德的人應當「殺身成仁」、「捨生取義」、「盡忠保國」、「先公後私」、「一心為公」已成為人們所尊奉的崇高的道德要求。 中華民族的這種為國家、為民族的整體主義精神,是中華民族的一種強大的凝聚力,是中國自古以來的愛國主義思想的基石。
(二) 推崇仁愛原則,強調「推己及人」和人際和諧。「仁者愛人」,「已所不欲,勿施於人」,「已欲立而立人,已欲達而達人」,這就是人們在處理個人同他人關系時所依據的原則。中國傳統道德強調「和而不同」、「人和」、「和諧」和「以和為貴」、「和氣生財」的思想。為了保持人際關系的和諧,中國的傳統道德又特別強調「待人以寬,責已以嚴」、「助人為樂」、「捨己救人」等道德要求,以調節人和人的關系。在中華民族長期的發展中,這種思想對協調人際關系,維護社會穩定,發生了重要的作用。
(三) 重視人倫關系,提倡人倫價值。中國古代特別強調「孝」,即對父母盡孝,這是傳統道德的一個重要內容。孝敬父母有兩個要求。一是要贍養父母,供給父母的生活。二是尊敬父母。
(四) 追求精神境界,追求高尚的道德理想人格。中國古代道德教育,首先是注重改變人的氣質,培養人的品德,即學習怎樣做人。中國傳統道德對於高尚的道德境界的追求,總是同一種「自強不息」、「剛健有為」的人生哲學相聯系,總是同「發憤忘食」、「樂而忘憂」和「知其不可為而為之」的人生態度共同發展。從追求高尚的道德理想人格出發,中華民族傳統道德特別強調要從兒童起,就注意對他們進行思想品德教育。管仲說:「一年之計,莫如樹谷;十年之計,莫如樹木;終身之計,莫如樹人」。由於注意了從少年兒童時就對人們進行必要的道德原則、道德規范和各種禮儀的教育,力求使他們自幼就熟習這些原則和規范,也就使他們在長大後不會對這些規范禮儀產生抵牾的逆反心理,也就能夠收到教育所希望達到的效果。
(五) 強調修養踐履,注重知行統一。首先,中國傳統道德思想,特別強調「為仁由己」的道德主觀能動性。孔子說:「我欲仁,斯仁至矣」。其次,中國傳統倫理道德,重視「知行合一」。「吾日三省其身」,「三人行必有吾師」,「見賢思齊,見不賢而內自省」,「業精於勤荒於嬉,行成於思毀於隨」等等,都同道德的修養踐履有著密切的聯系。中國古代還強調「慎獨」的思想。
對中小學生進行中華傳統美德教育的內容
我們今天重視道德修養問題,包含著重新認識道德的社會作用的深刻用意。我們現在實行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在這種體制下還需不需要道德呢?一段時間來,「道德無用論」、「道德代價論」等觀點引起廣泛的爭論,但社會道德狀況嚴重滑坡的教訓使我們上了深刻的道德教育課。雖然道德不是萬能的,但沒有道德作為社會關系的強有力的調節器,那麼,這個社會就連正常的生活都難以保障。我們需要建立一個法制社會,也需要建立一個道德社會。
基於「十年樹木,百年樹人」的重視道德品質的傳統教育思想,道德教育從少年兒童抓起,才有可能使之潛移默化,化道德認識為道德行為。所以有必要在中小學進行中華傳統道德教育。那麼,對中小學生進行中華傳統美德教育有哪些基本內容呢?
一是正義。「正義」是一個具有廣泛意義的道德規范。儒家認為,「義」有正當、公正、應當、符合原則的意思。在中國傳統道德中,總是把「義」和「利」聯系起來,加以考慮,即所謂「義利之辯」。孔子說:「君子喻於義,小人喻於利。」即君子只知道去追求「義」,小人只知道去追求利。孔子說:「富與貴,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處也」,又說:「不義而富且貴,於我如浮雲。」這些話說明孔子並不反對個人的利益和富貴,只是強調利益的取得必須合於義。而孔子也認為在一個人口眾多的國家,首要的是要使老百姓都能富起來。
在改革開放的條件下,由於資本主義腐朽思想和文化的影響下,在一部分人中滋生了享受主義、拜金主義,出現了損公肥私的現象。因此,怎樣對待義和利的問題,在義和利不能兼顧的情況下,怎樣取捨,是判斷人們道德水平的一個重要方面。在中小學生中進行正義和義利之辯的教育,對他日後處世,在市場經濟的環境中作出正確選擇,具有現實意義。
二是仁愛。仁是中國古代最基本、最高的道德要求,也是一切其他道德規范的根本。在不同的人際關系中,對不同的人,仁愛有不同的內容和不同的表現。如對父母要孝,對朋友講忠信。等等。父母對子女的愛,表現於撫養、愛護、教育等方面,是慈愛。子女對父母的愛,則表現於感恩、尊敬、贍養等方面,是孝敬。仁愛精神的一個基礎,是惻隱之心,另一個基礎是報恩的心理。報恩心理是孝的基礎。墨子說:「愛人者,人必從而愛之;利人者,人必從而利之」;孟子說:「愛人者,人恆愛之;敬人者,人恆敬之」都是說,知恩圖報,對別人給予自己的愛利恩惠給予回報,是人之常情。
「已所不欲,勿施於人」體現了一個精神,就是「推己及人」,也就是人們常說的,將心比心,設身處地地為他人著想。這就是為仁的方法。凡事想到他人,尊重他人,關心他人,是愛人的出發點。推己及人,時時事事顧及自己言行對他人、對社會的影響,也是社會公德的基礎。推己及人也滲透在對日常人際關系的處理中。推己及人。這是仁愛的基本精神,這一點最簡單,人人都能夠做到。但在實際生活中卻往往沒有做到。所以,對仁愛精神的提倡、培養,需要我們在日常的事情上,一點一滴地去做。
三是寬恕。寬恕這一道德規范,大致包括這樣一些內容,其一,要寬容、寬厚待人,不要過分地挑剔人;其二,在與別人發生矛盾時,要有寬廣的胸懷,豁達的氣量,允許別人有不同的意見。其三,要容許別人有過錯,寬容人、諒解人、饒恕人。其四,要有仁愛之心,將心比心,為他人著想。
四是禮儀。禮儀與道德互為表裡,相輔相成、缺一不可的。仁就是要「非禮勿視、非禮勿聽、非禮勿言、非禮勿動」。在人際交往中,有一定的禮儀形式。如朋友見面要握手問好,早上見面道「早安」等等。在日常生活中,待人接物、言行舉止、衣著打扮、行走坐卧等都要講究禮儀。禮儀習慣的形成,要靠在日常生活中點滴地積累和養成。要從幼兒園起,從小學起,對兒童進行文明禮儀的養成教育。我們提倡禮貌用語,請、謝謝、對不起、你好、再見十個字,這是禮儀建設的重要方面。但實際使用的情況並不好。禮儀和道德二者缺一不可。一方面要從小進行養成教育,一方面又要進行道德教育,使人人都了解禮儀的思想內容,保證禮儀不流於形式。
五是勤儉。勤儉美德有兩層含義,一是勤勞,一是節儉。勤勞與安邦定國相聯系,如「克勤於邦」;勤勞與「自強不息」相聯系,如「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而節儉與「儉以立德」相聯系,如司馬光認為,儉是大德,一切德行皆從節儉中來;奢是大惡,所有惡行都從奢侈發端;儉與「持家治國「相聯系。中華民族的勤儉美德從古至今是一以貫之,但近年來也確實出現了某種不良現象。尤其中小學生不經歷創業的艱苦,坐享父輩的勞動成果,再加上長輩對獨生子女的溺愛,勤儉教育已是勢在必行了。
六是愛物。愛物是仁愛規范的進一步延伸。保護生態環境是中國傳統文化的一貫精神。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尊重自然、取物以時、取用有度、物盡其用、保護野生動物。等等。現階段最重要的認識是保護生態環境,保護我們賴以生存的地球。
七是自強。中國傳統道德所講的自強,是立志為國家、民族建功立業的自強,是「以天下為已任」的自強,而不是自私自利、個人主義的自強,這是中國傳統道德自強的基本精神。要自強就必須有理想,立大志。自強還必須努力學習科學知識,增強本領。要加強思想道德修養,抵制錯誤思想的影響。自強還要注意加強團結。國家和民族的自強,固然要靠每個人的自強,但還必須有人們的團結合作,自強才有保證。團結就是力量,團結才能更強。
八是誠信。處世待人,誠信為本。老子也強調「言善信」,就是我們所說的「說話算數」。近些年來,在商品經濟的沖擊下,由於拜金主義和極端利己主義的消極影響,這一道德要求經常受到破壞。我們要在中小學生中進行誠信教育,以誠信自我約束,會使我們社會文明程度有更大的提高。
九是謙虛。「謙虛」是中華民族傳統的一大美德,也是我國傳統道德中的一個重要規范。謙虛道德表現在待人接物上,應當尊重別人,對人恭敬有禮。謙虛道德表現在學業方面,則應當採用誠懇虛心地向他人學習的態度,以不斷地增進自己的學問和才幹。《周易》說:「謙,亨。君子有終」意為謙虛能使人亨通,能使人順利辦好事情,君子之行必有好結果。孔子說:「三人行必有我師焉。」充分體現孔子的謙虛好學的精神。我們每個人都應發揚中華民族的謙敬美德,虛以處己,敬以待人。
十是孝行。孝是做人的起碼的道德。在中小學生中加強孝行教育具有深遠的意義。獨生子女受父母的寵愛,但如果沒有孝的教育勢必使學生養成自私的毛病,再加上隨著人口老齡化的影響,子女贍養老人的困難加重,如果不進行孝行的教育,也許今後會出現不「能養」的情況。進行孝行的教育,也是培養學生的感恩的心,使之可以更好的融入社會,與人和諧共處。
『捌』 道德具有哪四個特點
道德的主要特徵:
(1)廣泛性。人們在一切社會活動中,有意識或無意識地要受到道德規范的制約。道德原則、規范規定了人們如何處理人與人之間各種關系的行為准則。它像一張無形巨網,規定著人們的行為,告訴人們應該這樣做或不應該那樣做。
(2)自律性。在約束人們的行為、調整社會關系的力量方面,除道德規范外,還有法律規范,但二者在發揮作用時的表現方式不同。法律規范是由國家政權機關制定並依靠強制力量來保證其實現的。而道德作用的發揮則主要是依靠人們內在道德信念的力量來實現的。真正的道德行為是自願的。
(3)穩定性。隨著經濟的發展和社會的進步,法律規范表現出較大的變動性。在一個時期是符合法律的行為,而到另一時期,這一行為則可能失去其法律意義。
而道德則不同,它是一種相對穩定的社會意識形態。一個民族、一個國家的道德觀念,是這一民族或國家文化傳統的積淀,其表現便是傳統道德觀念成為人與人相處默契的習俗。源遠流長的傳統習俗總是和民族情緒、社會心理交織在一起的,具有相對穩定性。
『玖』 道德有哪些基本特性
(一)調節手段的特殊性:道德的調節作用不是通過國家強行制訂和強制推行的,而是依靠社會輿論、教育、習俗以及人們內心信念的力量,自覺約束、自我節制、自我規范自己的行為。道德的調節作用雖然不需要強制執行機構,但道德評價卻貫穿於道德作用的全過程。
道德評價是通過善與惡、正義與非正義、公正與偏私、誠實與虛偽等道德觀念評價自己或他人的行為,從而調整人們之間的關系,促進個人良心道德品質和良好社會風氣的形成。
道德的調節作用也具有精神上強制性的一面,但它同法律規范、管理規范等硬性規范的強制性是不同的。不道德行為要受到社會輿論的壓力、群眾的批評、良心的責備,形成一種強大的意識力量的壓力,要人們悔過自新,棄惡從善,從而符合整個社會的行動規范。
(二)道德作用的廣泛性:道德作為調節人與人、個人與社會的各種利益關系的行為規范,其作用貫穿於人類的各個社會形態,廣泛地存在於社會關系的各個領域。道德作為獨立的意識形態,所涉及的范圍比政治、法律、宗教等更為廣泛。道德作用的廣泛性,要求人人都要講道德,自覺遵守道德的規范。
(三)道德規范的多層次性:歷史上各個時代的道德都有其層次和序列性,不論哪個階級的道德規范體系,都體現出多層次性的特點。
這是由於人們在社會生活中,處於各種關系之中。在一個階級內部、一個單位、一個家庭,人們之間的關系是多種層次的,社會關系的多樣性和層次性決定了道德規范的層次性。為此,我們應根據道德規范多層次性這個特點,對不同對象提出不同的道德要求。
(四)道德內容的階級性:在階級社會里,由於人們所處的經濟地位不同,階級利益也必然不同。這就形成了不同的甚至完全對立的道德觀念、道德原則和規范,以及不同的道德評價標准等。
在階級社會中,道德內容的階級性主要表現在:階級社會的一切道德,都是不同階級根本利益的反映,都是為一定階級的利益服務的;一切階級都是從自身的階級利益出發,確定本階級的道德原則、道德規范和道德評價標准;不同階級的道德,體現不同階級的意志和要求。總之,一切階級的道德,無不是該階級的一種特殊思想工具。
(五)道德形態的繼承性:道德作為一種相對獨立的意識形態,有著自身的發展過程。人類對於道德准則的認識,經歷了曲折的前進過程。階級社會中各階級的道德除了具有鮮明的階級性內容之外,還有某些一致及相似之處,即人們必須普遍遵循的共同行為准則。
所以,堅持道德的階級性,並不排除道德的繼承性。當然,這種繼承性是在對前人道德遺產予以分析的基礎上進行批判地繼承,即吸取道德的優秀成果部分,剔除其糟粕的部分。
道德的以上特性,特別是道德的階級性和歷史繼承性啟迪我們,必須堅持馬克思主義道德觀,繼承中華民族傳統道德的積極思想和規范,用以豐富和完善社會主義道德體系,也包括我們公務員的道德體系,同時還要抵禦和消除腐朽道德觀念對我們公務員的進攻和腐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