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成都建設
1. 成都市法制辦是什麼責職
一、對全市政府法制工作進行規劃、指導、監督、協調和服務。
二、起草或組織起草市政府規范性文件草案;審查市直各部門以市政府名義制定的規范性文件草案,並向市政府提出審查報告;承辦市直各部門和鄉鎮規范性文件的備案、審查;承辦市政府的規范性文件清理、修改、廢止工作;承辦市政府規范性文件向省政府備案。
三、擬定行政執法監督、行政執法責任制工作方案;組織年度行政執法責任制考核;實施行政執法評議考核制度和過錯追究制度;指導、監督市直行政執法機關行政執法活動,協調執法矛盾爭議;承辦重大行政處罰決定備案;指導、協調市相對集中行政處罰權。
四、承辦全市行政執法人員的培訓考核、資格認定和發證、管理工作,協助管理行政執法監督證件工作。
五、研究行政訴訟、行政復議、行政賠償、行政處罰、行政許可、行政收費等涉及政府行為規范的法律、行政法規實施情況以及行政執法中帶普遍性的問題,向市政府提出完善制度和解決問題的建議,擬定有關配套文件和答復意見。
六、承擔依法由市政府受理的行政復議、行政賠償案件的審理;受市政府委託辦理應訴案件,辦理行政賠償案件;指導、監督、協調全市的行政復議、行政應訴、行政賠償工作。
七、組織開展指導市政府法制工作的宣傳,政府法制理論研究與交流;提供政府法制信息、法律咨詢服務;承辦法律、法規、規章草案的徵求意見工作;收集、整理法律、法規、規章執行的反饋意見。
八、承辦政府一般經濟合同的備案審查工作,負責對重大經濟合同、特別重大經濟合同的談判、磋商、簽訂、履行等進行監督管理,調處履行過程中的爭議、糾紛。
九、承辦市委、市人民政府和上級主管部門交辦的其他事項。
2. 四川推動建設天府中央法務區,你對這波操作怎麼看
我們國家有一個最高法,那是憲法,它具有最高的權威,誰都不可以觸碰,也不可以輕視它,我們做為公民的唯一辦法就是對憲法無條件的遵守執行,因為只有這樣才可以讓我們永遠的生活在一個舒適的區域,近日每一個省都在加強對法律的認識,其中四川就是一個典型的省份,那麼有的人就會問了四川推動建設天府中央法務區,你對這波操作怎麼看?這是一件很好的事情,這樣更加的加強了人們對法律的認識,和更好的執行先關的法律。
法律是具有最高的權威,即使你任命多大的官職也不可以忽視他的存在,他是我們每一個人都需要執行的,而且我們每一個省份也應該像四川省那樣,建設相關的法律事務所,方便人民群眾的學習,讓他們知道什麼事情是犯法的,什麼事情是不犯法的,所以四川省這樣做是非常好的一個舉措。
3. 全面推進依法治國要求做到哪些
全面推進依法治國,是解決黨和國家事業發展面臨的一系列重大問題,是增強社會活力進而促進社會公平正義、維護社會和諧穩定最終確保黨和國家長治久安的根本要求。黨的十八屆四中全會提出,全面推進依法治國要做到「五個堅持」。這「五個堅持」是依法治國之本,是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所必須遵循的基本原則。
(一)堅持中國共產黨的領導
「黨的領導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最本質的特徵,是社會主義法治最根本的保證。」黨的領導和依法治國的關系是核心問題。在處理這一核心問題時,需要做到堅持黨的領導、人民當家作主、依法治國有機統一。黨領導人民進行革命、建設、改革的歷史經驗已明確告訴我們,堅持黨的領導是歷史和人民的選擇。黨的領導確保依法治國方向正確,為全面推進依法治國提供堅強有力的政治保證。具體講就是要堅持黨的領導,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貫徹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理論。
在依法治國過程中,堅持中國共產黨的領導,這一原則就明確了誰領導的問題。堅持黨的領導,是社會主義法治的根本要求,是黨和國家的根本所在、命脈所在,是全國各族人民的利益所系、幸福所系,是全面推進依法治國的題中應有之義。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體系的根本制度基礎,是全面推進依法治國的根本制度保障。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理論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體系的理論指導和學理支撐,是全面推進依法治國的行動指南。黨的領導和社會主義法治是一致的,社會主義法治必須堅持黨的領導,黨的領導必須依靠社會主義法治。依法治國是黨領導人民治理國家的基本方略,堅持黨的領導是貫徹落實依法治國基本方略的根本保障,二者是一致的、相輔相成的。
(二)堅持人民主體地位
人民是依法治國的主體,依法治國就是最大程度的保障人民權益。這一原則就明確了依法治國是為了誰的問題,提出了維護人的尊嚴的問題。我國是人民民主專政的社會主義國家。法治建設應以保障人民根本權益為出發點和落腳點,保證人民依法享有廣泛的權利和自由、承擔應盡的義務,維護社會公平正義,促進共同富裕。我們黨來自於人民,根植於人民,在任何時候、任何情況下都必須始終堅持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堅持人民主體地位,必須堅持為了人民、依靠人民、造福人民、保護人民。堅持人民主體地位。同時,必須保證人民在黨的領導下,依照法律規定,通過各種途徑和形式管理國家事務,管理經濟文化事業,管理社會事務。法律的權威源自人民的內心擁護和真誠信仰。人民權益要靠法律保障,法律權威也要靠人民維護,二者也是一致的,相輔相成的。
(三)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凡法事者,操持不可以不正。」公正,是司法的靈魂,是法治的生命線。實現司法公正,必須讓司法在陽光下運行,實現法律面前人人平等。這一原則就明確了維護法律尊嚴的問題。平等是社會主義法律的基本屬性。任何組織和個人都必須尊重憲法法律權威,都必須在憲法法律范圍內活動,都必須依照憲法法律行使權力或權利、履行職責或義務,都不得有超越憲法法律的特權。絕不允許任何人以任何借口任何形式以言代法、以權壓法、徇私枉法。從我國憲法法律的有關規定中可以看出,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涵義概括來講包括三個方面:一是任何公民,不分民族、種族、性別、職業、家庭出身、教育程度、財產狀況、居住期限,都一律平等地享有憲法和法律規定的各項權利,同時也都必須平等地履行憲法和法律所規定的各項義務。二是在公民的一切合法權益都一律平等地受到保護的同時,任何人不論其地位多高、權力多大、身份多特殊,一旦違法犯罪都要毫無例外地受到法律的制裁,決不允許任何違法犯罪分子逍遙法外。三是不允許任何公民享有法律以外的特權,任何人不得強迫任何公民承擔法律以外的義務,不得使公民受到法律以外的懲罰。
堅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充分顯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優越性,使人民在依法治國中的主體地位得到尊重和保障,從而有利於增強人民群眾的主人翁責任感。另外,它鮮明地反對法外特權、法外開恩,對掌握一定權力的領導幹部形成制約,從而有利於預防特權思想和各種潛規則對幹部隊伍的侵蝕。同時,它鮮明地反對法外歧視,有利於貫徹執行「以事實為依據、以法律為准繩」的司法原則。最後,它要求人人都嚴格依法辦事,既充分享有法律規定的各項權利,又切實履行法律規定的各項義務,有利於維護法律權威、健全社會主義法制,確保實現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體系和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這一全面推進依法治國的總目標。必須以規范和約束公權力為重點,加大監督力度,做到有權必有責、用權受監督、違法必追究,堅決糾正有法不依、執法不嚴、違法不究行為。
(四)堅持以德治國與依法治國相結合
法治和德治猶如鳥之兩翼,需相互配合,才能相得益彰。這一原則就明確了德治與法治的關系問題。這一點,連義大利政論家馬基雅維利都說的十分明白:「若要美德得以遵守,法律是必需的;而若法律得以遵守,美德則是不可缺少的。」法治以其權威性和強制性手段規范社會成員的行為,德治以其感召力和勸導力提高社會成員的思想認識和道德覺悟。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堅持依法治國和以德治國相結合。必須堅持一手抓法治、一手抓德治,大力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弘揚中華傳統美德,培育社會公德、職業道德、家庭美德、個人品德,既重視發揮法律的規范作用,又重視發揮道德的教化作用,以法治體現道德理念、強化法律對道德建設的促進作用,以道德滋養法治精神、強化道德對法治文化的支撐作用,實現法律和道德相輔相成、法治和德治相得益彰。
(五)從中國實際出發
吸收中國優良傳統法律文化與客觀看待西方法治的有益經驗,兩者是不矛盾的,這一原則就明確了繼承與借鑒的關系問題。近代以來,中國人向西方尋求治國之術,無論是「師夷長技以制夷」的洋務運動、君主立憲的戊戌變法還是提倡民主共和的辛亥革命,均以失敗告終。為什麼呢?歷史經驗告訴我們,任何法治體系的形成都植根於本國政治體制、社會經濟發展水平、歷史文化背景下的,國情不同,法治體系不同。立足我國國情,從實際出發,堅持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道路,既與時俱進、體現時代精神,又不照抄照搬別國模式。中國國情決定我們必須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堅定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同時,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體系,必須要堅持從我國實際出發,總結和運用黨領導人民實行法治的成功經驗,圍繞社會主義法治建設重大理論和實踐問題,推進法治理論創新,發展符合中國實際、具有中國特色、體現社會發展規律的社會主義法治理論,為依法治國提供理論指導和學理支撐。同時,我們在推進依法治國的過程中,要注意汲取中華法律文化精華,注意借鑒國外法治的有益經驗。
前景令人嚮往,目標催人奮進。「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體系,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的總目標,不僅是全面深化改革,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必然要求,而且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重要保障。
參考:全面推進依法治國要做到「五個堅持」
http://www.71.cn/2014/1224/793959.shtml
4. 成都市十一五規劃綱要
成都「十一五」目標 瞄準中西部三最
作者:何曉蓉 陳… 文章來源:成都日報 點擊數: 更新時間:2005-12-15
「把成都建設成為中西部地區創業環境最優、人居環境最佳、綜合競爭力最強的現代特大中心城市。」與2003年8月市十次黨代會提出的「三最」目標比較,從「西部」變為「中西部」,從「綜合實力」變為「綜合競爭力」,總共三字之差,卻為成都下一個五年劃定了跨越的高度。
昨日閉幕的成都市十屆五次全委會審議通過的《中共成都市委關於制定第十一個五年規劃的建議》,明確提出了「十一五」時期我市經濟社會發展的奮斗目標,兩處顯著的變化,既是成都在落實科學發展觀、構建和諧成都實踐中作出的戰略選擇,也是成都自加壓力、加快發展的決心和信心體現。
《建議》提出,圍繞新的奮斗目標,成都必須堅持「立足成都實際、深化改革開放、轉變經濟增長方式、增強自主創新能力、重視人才開發」等五個基本原則,才能使成都在未來五年內發展模式更加科學,發展進程更加協調,發展優勢更加突出,發展成效更加顯著。
「十一五」經濟社會發展九大目標
■地區生產總值年均增長12%以上,到2010年,地區生產總值達到4000億元以上,人均地區生產總值達4200美元。
■一、二、三次產業增加值比例調整為5∶45∶50。
■單位地區生產總值能源消耗比「十五」期末降低20%左右。
■經濟結構戰略性調整取得明顯成效,經濟質量和效益明顯提高,民營經濟佔全市經濟總量的比重達到60%以上。
■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不斷鞏固和完善,參與經濟合作與競爭的能力明顯增強。
■城鎮化水平進一步提高,城鎮化率達到65%以上。
■城鄉人民收入水平和生活質量穩步提高,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長8%,農民人均純收入年均增長8.5%。
■生態建設和環境保護取得顯著成效,環境空氣質量、地表水環境質量按環境功能區劃達標,工業企業污染物全面達標排放,森林覆蓋率達到37%。
■各項社會事業全面發展,精神文明建設和民主法制建設取得明顯進展。
「十一五」經濟社會發展五大任務
■深入推進城鄉一體化發展:扎實推進「三個集中」,推進配套改革,切實破解「三農」難題,全面貫徹城鄉一體化的戰略部署;加快推進城鎮體系規劃建設;加強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推動區域協調發展。
■推進社會主義經濟建設:經濟建設是全市的中心任務,經濟結構調整和經濟增長方式轉變貫穿於經濟建設的全過程,建立並形成具有比較優勢的經濟自主增長機制。全市經濟持續快速健康發展,要調整優化發展布局,實現工業新跨越,增創服務業新優勢,開拓現代農業新局面。節約意識、發展循環經濟要貫穿經濟建設的各個領域。
■推進社會主義政治建設:政治建設是構建和諧成都的政治保障。結合我市民主政治建設的實踐,積極穩妥地推進基層民主政治建設,推進規范化服務型政府(機關)建設,推進依法治市工作。
■推進社會主義文化建設:文化建設是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內在要求,也是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內容。推進全市文化建設,要優先發展教育事業,建設高科技成都,建設西部區域性人才高地,文化事業和文化產業協調發展,加強精神文明建設。
■推進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建設:按照民主法治、公平正義、誠信友愛、充滿活力、安定有序、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要求,推進和諧成都建設。
2006年經濟工作七大關鍵詞
2006年是我市「十一五」時期的第一年,也是市委確定的「加快產業發展年」,工作千頭萬緒,任務十分繁重。為做到早謀劃、早安排、早行動,市委十屆五次全委會就我市明年經濟工作做了全面部署,以確保有序開局,扎實起步。
主要奮斗目標:地區生產總值增長13%以上,地方財政收入同口徑增長16%,城市化率同口徑提高1個百分點以上,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長8%,農村居民人均純收入增長8.5%,城鎮登記失業率控制在4%以內,人口自然增長率控制在3‰以內。
2006年經濟工作七大關鍵詞為:
■經濟快速健康發展:優化投資結構,擴大消費要求,強化調控管理。
■城鄉一體化:抓好集約型發展,抓好重點工程,抓好公共服務,抓好配套改革。
■產業發展年:推動工業快速增長,推動服務業明顯增長,推動現代農業開拓性發展,推動文化產業突破性發展,以大開放帶動產業大發展。
■自主創新:推進高新技術產業發展,營造激勵科技創新的良好環境,加強知識產權保護。
■城市管理和建設:加大環境保護力度,提高城市管理水平,抓緊城市建設,加快重點鎮建設。
■群眾切身利益:促進充分就業,完善社會保障,發展社會事業,做好安全生產工作。
■政府服務:深入推進規范化服務型政府建設,在改革上深化,服務上改進,效率上提高,作風上改變,隊伍建設上狠抓。
2020年遠景目標
■到2020年,人均地區生產總值達到10000美元以上,城鎮化率達到70%以上,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基本實現現代化。
委員反響
市委常務副書記鄧川:「西部」和「中西部」一字之差,體現出成都是自加壓力,把目光看得更遠,目標定得更高。在中西部,我們的重要競爭對手又增加了,要實現這一目標,必須堅定不移推進城鄉一體化發展,堅定不移推進產業發展,同時認真維護社會穩定,為經濟發展做好保障工作。
副市長冷剛:正確的決策必須正確地理解,然後正確地執行,這樣我們的預期目標才可能實現。對於提出的新目標、新思路,各級幹部需要認真學習領會其實質內涵,然後立足各地實際具體落實。
青羊區區委書記王忠林:加快產業發展是推進城鄉一體化的支撐,也是實現新的奮斗目標的基礎。成都市應更加重視民營企業的發展,因為他們是經濟發展的主體。同時,我們提出要轉變經濟增長方式,也離不開民營經濟的作用。
市汽車產業推進辦公室主任劉志聰:要形成產業聚集效應,成都市還必須進一步改善投資環境。目前擋在投資者面前一個非常重要的障礙,是成都的物流成本太高,以及進而造成零部件廠商難以聚集的「產業生態環境」弱勢。
專家觀點
決心和氣魄來源於實力
成都市社會科學院院長、研究員劉從政:
中共成都市十屆五次全委會提出「全面推進社會主義經濟、政治、文化、社會和黨的建設,努力構建和諧成都,把成都建設成為中西部地區創業環境最優、人居環境最佳、綜合競爭力最強的現代特大中心城市」,這樣的目標定位,較之於2003年市第十次黨代會提出的「把成都建設成為中國西部地區創業環境最優、人居環境最佳、綜合實力最強的現代特大中心城市」的提法,既保持了連續性又有創新性,從中國西部改變為中西部,由綜合實力最強改變為綜合競爭力最強,這反映了我市在目標定位上已不滿足於只在西部領先,更要放在中西部去比較,這樣的定位既表達了我市貫徹中央和省委精神的決心和氣魄,也是從我市實際情況出發提出的,通過努力可以實現的奮斗目標。
實現新的「三最」目標,我市已具備了比較充分的條件,一是市委已經有了明確的抓發展的工作思路,這就是以科學發展觀統領經濟社會發展全局,統籌城鄉經濟社會發展,深入推進城鄉一體化,實現工業新跨越、爭創服務業新優勢、開創農業新局面,全面推進社會主義經濟、政治、文化、社會和黨的建設,努力構建和諧成都。二是有了相當的經濟實力,今年我市GDP將超過2350億元。三是已經有了良好的基礎設施建設和優美的自然生態環境。四是有這次全委會總結出來的五條基本經驗。
當然,也還存在一些阻礙發展的問題。比如,產業發展水平與特大中心城市發展要求還不相適應,實現跨越式發展後勁還不足,能源、資源瓶頸制約因素依然存在,就業、社會保障等方面的問題矛盾還比較多,一些領導幹部發展的素質和能力還不相適應等等。盡管如此,成都向新的「三最」目標奮進,只要認真貫徹落實好五次全委會精神,我們完全有理由發展得更快一些,更好一些。
就業、社保、收入分配、群眾健康——
突出解決民生難題推進和諧成都建設
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既是我們推進經濟社會發展的目標,也是推進的重要保障,《中共成都市委關於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一個五年規劃的建議》高度重視解決廣大人民群眾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民生熱點和難點問題,並提出要突出抓好四項工作:即千方百計擴大就業,進一步完善社會保障體系,合理調節收入分配,提高人民群眾的健康水平。
就業——實行積極的就業政策,發揮市場作用,健全服務體系,完善對困難群眾的就業援助制度,實現城鄉比較充分就業。
社保——完善城鎮職工基本養老、基本醫療、失業、工傷、生育保險制度,切實解決進城務工人員的社會保障問題,擴大社會保險覆蓋面。
收入分配——更加註重社會公平,著力提高低收入者收入水平,努力緩解地區之間和部分社會成員之間收入分配差距擴大的趨勢。
群眾健康——健全覆蓋城鄉、功能完善的疾病預防和醫療救治體系,深化衛生體制改革,整頓葯品生產和流通秩序,逐步解決群眾看病難、看病貴的問題。
新聞鏈接
2005年城市競爭力
2005年4月《2005年城市競爭力藍皮書》發布2005年中國200城市競爭力排名,這份報告由中國社科院財貿所倪鵬飛博士牽頭,南開、清華、北大等著名高校和地方科研院所近百名專家聯合完成,3月17日由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正式出版。這是中國社科院第三次發布城市競爭力報告。城市綜合競爭力包括硬競爭力和軟競爭力,硬競爭力包括人才、科技,軟競爭力包括文化、制度、管理、開放等。據介紹,考慮到科學發展觀的科學性,本年度城市競爭力的評估在三方面作了改進:一是嚴格經濟增長率標准,進入報告評估的200個城市,其2003年GDP增長均在8%以上;二是增加了環境資源成本節約的指標,具體包括單位GDP用電量、用水量、環境污染指數三個逆向指標,並進行正向變化處理,因此一些城市競爭力的位序有所漲落;三是綜合加權6項表現指標形成綜合競爭力。
「2005年度中國城市競爭力報告」顯示,在城市綜合競爭力前200名的排名表上,武漢24名,長沙25名,成都28名,南昌30名,重慶34名,西安35名,合肥36名,昆明42名,鄭州50名,烏魯木齊52名,太原63名,蘭州83名,貴陽85名,銀川100名。
報告同時對最具綜合競爭力前50名城市的12個分項競爭力進行計量和分析。其中,中西部城市位居分類前10名的是:人才競爭力,武漢第9名;資本競爭力,成都第7名,武漢第10名。科技競爭力,武漢第3名、西安第7名、成都第9名;結構競爭力,長沙第3名,成都第10名。綜合區位競爭力,成都第4名,武漢第6名,重慶第10名;環境競爭力,成都第8名;文化競爭力,排名前10位的城市是:重慶第6名,南昌第9名;制度競爭力,無;政府管理競爭力,南昌第8名;企業管理競爭力,無;開放競爭力,無。
中西部主要城市2004年GDP
中國西部地區包括陝西、甘肅、青海、寧夏、新疆、四川、重慶、雲南、貴州、西藏等十二個省、市、自治區、直轄市。其土地面積538萬平方公里,佔全國國土面積的56%;目前有人口約2.87億,佔全國人口的22.99%。
中部地區的江西、湖北、湖南、安徽、河南、山西六省共有3億多人口,面積102.76萬平方公里。1980年中部地區人均GDP相當於全國平均數的88%,1990年下降到83%,而到了2003年,中部地區只相當於全國水平的75%。中部與東部的GDP差額比已增加了6倍。
5. 領導幹部法治檔案的內容包括哪些
將於10月召開的十八屆四中全會,首次以「依法治國」為主題。
地方法治的先行先試,也在各地積極展開。今年伊始即發布依法治省綱要的四川,正在以其密集的法治建設行動,在其中嶄露頭角,成為先行者。
在近日由四川省依法治省領導小組辦公室、省委宣傳部、省委政法委聯合主辦的全國媒體「法治四川行」大型集中采訪活動中,四川省委副秘書長、省依法治省辦主任楊天宗透露,領導幹部年終將不僅要述職、述廉,還要述「法」。四川正探索在各級領導班子中配備具有法律專業背景或工作經歷的成員,探索建立黨員領導幹部和司法公職人員法治檔案。
不能玩虛的必須來實的
中國政法大學終身教授江平認為,「去年召開的十八屆三中全會相當於是列出了改革的時間表和路線圖,而即將召開的四中全會所說的國家治理的現代化,實際意味著領導方式的改變。」
四川法治建設的高潮,也由黨委對自我領導方式革新開始。
「治蜀興川重在厲行法治」,省委書記王東明表明確建設法治四川的決心,「要形成辦事依法、遇事找法、解決問題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良好環境,夯實治蜀興川的法治根基」。
「不能玩虛的,必須來實的。」王東明強調。
迄今,已經有3個市(州)的領導小組負責人被專門約談,其中一個市還在全省依法治省工作座談會上作了整改情況說明。
在剛剛過去的7月中上旬,四川完成了依法治省工作上半年情況的交叉督察。「四次大督查,全域全覆蓋,工作不力的市(州)和部門領導小組負責人被約談,督促限期整改。」楊天宗說。
接下來,四川21個市(州)還將進行相互交叉檢查。
此外,四川省委成立了「依法治省指標體系和評價標准起草領導小組」,已形成初稿,共設依法行政、科學立法、依法行政、公正司法、社會法治、學法用法、監督問責、組織保障8個部分,85項指標,正在徵求有關方面意見,並組織專家論證。
凡是外省取消的都取消
在黨委領導下,政府也著力於「自縛手腳」。
去年,新一屆四川省政府履新後即向自己「開刀」,出台了專門用來管自己的《四川省人民政府嚴格依法行政的規定》,稱「依法行政十條規定」。力促它出台的,便是省長魏宏。
令四川省政府法制辦公室主任張渝田印象深刻的是,「去年正月初五,魏省長就把我們喊過去,討論他親手擬寫的這個規定的草稿。這給我們的感覺是『要他依法行政』變成了『他要依法行政』。在魏宏主持下,一系列規范權力依法規范公開運行和動態調整的規定,如《四川省行政權力依法規范公開運行平台建設和使用管理辦法(試行)》、《四川省行政職權目錄動態調整管理辦法(試行)》、《四川省行政權力依法規范公開運行電子監察管理辦法(試行)》等,先後密集出台。為規范政府與市場、政府與社會、政府層級間的關系,又頒布了《四川省人民政府職能轉變和機構改革方案》。
政府對於自身權力的規范,不僅停留於紙面上的各項規定。四川省在全國率先實現了省、市、縣三級互聯互通的行政權力依法規范公開運行平台,省、市、縣三級政府所有行政權力全部錄入行政職權目錄。據四川省政府副秘書長張晉川介紹,去年以來,四川省政府先後三批取消省本級279項行政審批事項。目前省本級行政審批事項274項,是全國省本級行政審批項目最少的省份之一。
達到「最少」的目標,是有剛性措施的。張渝田告訴《法制日報》記者,四川行政審批事項清理確立的11項原則中,其中一條便是「凡是外省取消下放的,我們都取消下放」。
而且,清理方式也與過去呈現出極大的不同。先由法制辦提出清理意見,再和省委編辦、省審改辦、省政務服務管理辦等單位組成會審小組,與有關審批項目的實施部門交換意見,還有專家參與。實施部門不同意取消下放的,要對三個問題作出明確回答:保留審批項目有什麼新的理由、不審批可能產生什麼風險、為什麼無法採用事後監管等方式替代審批。
這樣做的好處,就在於杜絕了部門出於自身利益考慮而保留行政審批的可能。
此外,四川減少、停收(免收)國家及四川省設立的行政事業性收費項目共86項,減少行政事業性收費9億元。
領導學法群眾更有信心
領導幹部帶頭學法用法在四川已蔚然成風。各級黨政及相關部門普遍建立了常委會、常務會、黨委(黨組)會前學法制度。
「去年從2月份第一次學法開始,到年底學了24次。今年已經學習了17次。講法內容既涉及憲法、行政法規及與各部門日常行政管理工作相關的法律,也涉及一些民事法律。」張渝田表示,通過會前學法,省級政府官員的法治意識提高了,也帶動了市縣級政府和省政府各部門學習法律的積極性。「現在對法治的制度之治都了解,但對於法治的理念之治還沒有認識清楚。」這就使得領導學法的意義更加深刻。此外,會前學法通過政府網路和微博向社會公布後,「老百姓對我們依法行政更有信心。」
領導幹部學法之風,在未來只會加強而不會減弱。因為法律已經成為領導幹部考核任命的硬性標准。
四川省人大常委會《關於深入推進依法治省的決議》明確強調,選舉和任命國家工作人員時,要把運用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的能力作為重要條件,把是否學法用法、依法辦事作為必要條件。依法治省工作已被列入各級領導班子和領導年度考核和年度述職述廉報告的重要內容,並在一定范圍內通報考核結果。
四川省委組織部結合貫徹新頒布的幹部選任條例,啟動在各級黨政「領導班子中配備具有法律專業背景或者工作經驗的成員」程序,建立黨員幹部和司法公職人員法治檔案。
四川省紀委將貫徹落實省委依法治省重大決策部署納入巡視監督內容。
6. 成都市西河未來的發展潛力大不大
一個地方的發展,看行政、交通2個方面就知道了。
行政上:西河鎮在2019年撤鎮改街道,算是進入成都市區的一體規劃了。但西河歸龍泉驛區管,距離區城太遠。
西河既不屬於經開區范圍,也不屬於天府新區范圍,所屬的開發區叫中法生態園,顧名思義:生(yang)態(lao)。後來經開區把龍泉北部的幾個街鎮叫做:經開區北拓區,算是沾了一點發展經濟的趨勢。
-
交通上:西河鎮2017年開通了地鐵站,是成都東西干線的4號線向東的最後一站,是開始融入成都主城的標志。可惜只有一個地鐵站,還設在繞城高速旁邊,距離西河的主街有一兩個公交站,距離東片區就更遠了,但有勝於無,總比還沒通地鐵的郊區街鎮強。
西河的公路干線是成洛大道,趁著成都東進戰略的春風,重新整修改造,2021年基本完成。因為大運會延期到22年,所以在此之前不敢動工修下穿隧道,現在一遇紅綠燈依然很堵。另一條干線是西陵大道,已修通十陵到西河的白鶴東路,再往東涉及拆遷、跨西江河、再拆遷、拓寬東片區舊道,一直沒動工。
-
西河的斷頭路很多,除了西陵大道未跨河,還有錦程北路(洪黃大道)、清泉街、黃泥堰路、新雙龍路均未能跨河,都是發展潛力被阻塞的表現。
路過西河的公交車很多,但急缺BRT(快速公交)。希望22年大運會開完,繞城外的成洛大道修下穿,就可以規劃BRT了,期待能三線:
西河→西平→洛帶→五鳳溪→白果→淮州新城,
成都東→十陵→西河→西平→東安新城→大面→洪河→成都東,
龍潭→西河→東安新城→黃土→石板灘→龍潭。
7. 四川省委十一屆八次全會精神內容是什麼
全會深入學習貫徹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總書記對四川工作系列重要指示精神,全面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
聽取和討論了彭清華代表省委常委會作的工作報告,審議通過了《中共四川省委關於制定四川省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彭清華就《建議(討論稿)》向全會作了說明。
全會提出了二〇三五年的遠景目標:
經濟實力大幅躍升,建成現代產業體系,經濟總量和城鄉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邁上新的大台階;科技實力躋身全國前列,科技創新成為經濟增長主要動力,科技強省基本建成;
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基本實現,法治四川、法治政府、法治社會基本建成,平安四川建設達到更高水平;國民素質和社會文明程度達到新高度,巴蜀文化煥發新活力;生態環境更加優美,長江、黃河上游生態安全屏障更加牢固,美麗四川建設目標基本實現。
以上內容來源:四川省人民政府-中共四川省委十一屆八次全會公報
8. 中共四川省委十屆五次全會指出,解決法治領域突出問題,根本途徑是什麼
中國·共·產·黨四川省第十屆委員會第五次全體會議,於2014年11月版19日至20日在成都舉權行,全會指出,解決法治領域突出問題,根本途徑在改革。堅持整體謀劃、統籌推進,扎實抓好「五位一體」改革以及黨的建設制度改革,使各方面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為全面深入推進依法治省提供製度保障。堅定不移推進法治領域改革,及時完善法規規章,加強法治建設,大力破除體制機制障礙,為全面深化改革提供有力的法律保障。
9. 依法治省將以何為重
依法治省將以何為重? 2017法治四川建設這樣干
發布時間: 2017-02-28 07:17:58 | 來源: 網路
站在全面深化、整體提升的歷史新起點,今年,依法治省將以何為重——
聚焦
「四川法治良序總體形成」——2月27日下午,今年首次召開的省依法治省領導小組會議,如是定調2016年。
2016年依法治省創造了哪些經驗、取得了哪些成果?2017年又該何去何從?記者奔赴多地采訪,探尋「站在全面深化、整體提升的歷史新起點」上的依法治省基層實踐,重點從四個片段呈現。
本報記者 龐瑩
2017法治四川建設這樣干
依法執政
制定黨政主要負責人履行推進法治建設第一責任人職責規定實施辦法,將「關鍵少數」履職盡責情況納入年終述職、政績考核、考察使用,依法依規嚴格問責
科學立法
落實加強黨領導立法實施意見,完善立法起草、論證、審議、協調機制,建立健全項目徵集、評估聽證、表決審議、群眾參與等制度
依法行政
加快省市縣三級聯動審批體系建設,建成全省行政權力運行資料庫。加強「三張清單」動態管理,強化跟蹤督辦、績效評估和碰硬獎懲
公正司法
深化司法責任制改革,健全司法人員分類管理、常態化遴選和員額退出制度。完善法官檢察官依法履職保護和違法行權懲戒制度
依法治理
構建以基層黨組織為領導核心的「一核多元、合作共治」治理體系。健全法治德治自治相融互動的治理體制
監督保障
完善落實會前學法、任前考法制度。將領導幹部推進法治工作情況納入政績考核指標體系,作為考察使用幹部的重要依據,全面推行年度述法制度和法治問責制度,推行法治考評和法治檔案制度
A
抓「關鍵少數」
量身打造「八位一體」制度
考題——各地換屆後,如何抓好「關鍵少數」,保持法治四川建設工作的穩定性、連續性和可持續性
【采訪鏡頭】
「誰家是不是貧困戶,得按省農村扶貧開發條例規定的條件來,還得公示,群眾表決了才算。」近日,敘永縣委書記陳景強正忙著走村入戶調研脫貧攻堅工作,將脫貧攻堅工作全面納入法治化軌道,是他每到一地都著重強調的。
大學所學專業為法律,還從事過律師的職業,陳景強對法治工作有著特殊的感情和深刻的認識。「推進法治建設,我作為黨委第一責任人責無旁貸。」陳景強告訴記者,每年市上要與縣簽訂推進依法治理目標責任書,縣上也要與部門和鄉鎮簽訂責任書。在他看來,這樣的責任傳導,就是在表明「以上率下示範帶動學法用法」。
去年,敘永縣經過新一輪換屆工作,許多崗位人事變動比較大。為推進換屆後法治工作的連續性,該縣建立了38位縣領導承擔包保責任,包保聯系25個鄉鎮和72個部門;72個縣級部門承擔指導責任,聯系指導25個鄉鎮和264個村(社區),並對業務領域的法治建設工作負責。
【新探】
吏不良,則有法而莫守。日前,省依法治省辦出台《關於加強換屆後法治工作隊伍建設的意見》,要求各地各部門分管依法治理工作的領導要保持相對穩定,不能頻繁變動。記者獲悉,今年我省將探索省委帶頭強化法治意識和法治觀念的辦法措施,健全落實「關鍵少數」學法、考法、考察、考核、評估、問責、述法和法治檔案「八位一體」制度,制定強化法治建設第一責任人職責實施辦法,出台黨委(黨組)書記履行法治職責規定的績效評估和責任追究制度。
【點評】
作為「關鍵少數」的領導幹部能否真正依法辦事,是衡量法治建設進程最重要的評價標准。對公權力而言,厲行法治,就是要堅持「法有授權方可為,法無授權不可為」,用法治為權力劃出邊界、把權力關進制度的籠子里。四川在全國率先出台「關鍵少數」推進依法治省工作落實的意見,還為「關鍵少數」量身定製考核「硬杠杠」。這抓住了推進法治的「牛鼻子」,四川的法治實踐走在全國前列。——中國法學會副會長 張文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