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道德經第十一章
㈠ 老石解讀《道德經》,第十一章有和無的作用,你怎麼看呢
“三十輻共一轂,當其無,有車之用。 埏埴以為器,當其無,有器之用。 鑿戶牖以為室,當其無,有室之用。 ”意思是三十根組成車輪的輻條集中在一個原木中,因為中間空虛,所以使得車輪轉動有了車的用處。攪拌泥土製作陶器,正是因為中間空虛,所以能夠裝運貨物有了器的用處。鑿門和窗戶製作房屋,正是因為中間空虛,所以能夠提供住處有了房屋的用處。用了3個事例證明“有”產生了“無”,“無”產生了“有”也就是“有”(實體材料)經過加工成了更高一層級的“無”(中間空虛的)物,物正是由於“無”(中間空虛),才為“有”(整體用處的產生)提供了發展空間。
自然界有了運行規律,才能運行不殆,這些運行規律,是運行不殆的根基和保障;人類社會有了法律規章,才能秩序井然,這些法律規章,是秩序井然的根基和保障。等到人人都遵守法律規章,融化在人人的心裡,融化在人人的靈魂里,變成了文化,天下就安定祥和,“為道日損”,看起來似乎不需要什麼法律了,這就進入了德治的局面,可以清凈無為而治了。
㈡ 《道德經》第十一章:有之以為利,無之以為用。何解 道友救急!
「有」帶給人們便利,「無」才是最大的作用。
每一個人要保持心靈的「無」,這才是人生最大的富有。
㈢ 《道德經》第十一章中的「三十輻共一轂,當其無,有車之用。」是什麼意思
意思是:用三十根輻條製造的一個車輪,當中空的地方可以用來裝車軸,這樣才有了車的作用。
本文出自《道德經》第十一章,與第十章合起來看主要講有無交通而生利用的道理,為後文的無為而治的具體細節做鋪墊。
道德經簡介:
《道德經》是中國歷史上最偉大的名著之一,對傳統哲學、科學、政治、宗教等產生了深刻影響[3]。《道德經》,春秋時期老子(李耳)的哲學作品,又稱《道德真經》、《老子》、《五千言》、《老子五千文》,是中國古代先秦諸子分家前的一部著作,是道家哲學思想的重要來源。
道德經分上下兩篇,原文上篇《德經》、下篇《道經》,不分章,後改為《道經》37章在前,第38章之後為《德經》,並分為81章。
《道德經》,又稱《道德真經》、《老子》、《五千言》、《老子五千文》,是中國古代先秦諸子分家前的一部著作,為其時諸子所共仰,傳說是春秋時期的老子(李耳)所撰寫,是道家哲學思想的重要來源。
道德經分上下兩篇,原文上篇《德經》、下篇《道經》,不分章,後改為《道經》37章在前,第38章之後為《德經》,並分為81章 。
文本以哲學意義之「道德」為綱宗,論述修身、治國、用兵、養生之道,而多以政治為旨歸,乃所謂「內聖外王」之學,文意深奧,包涵廣博。
《道德經》文本以哲學意義之「道德」為綱宗,論述修身、治國、用兵、養生之道,而多以政治為旨歸,乃所謂「內聖外王」之學,文意深奧,包涵廣博,被譽為萬經之王。
《道德經》的總字數因為版本不同而有所差異:馬王堆帛書,甲本為5344字,乙本為5342字(外加重文124字)。
今本,河上公《道德經章句》為5201字(外加重文94字),王弼《老子道德經注》為5162字(外加重文106字),傅奕《道德經古本》為5450字(外加重文106字)。
現代《道德經》通行本,是以王弼所注,字數為5162字。
㈣ 老子《道德經》第十一章《三十輻共一轂》大概意思是什麼
第十一章
三十輻共一轂,當其無,有車之用。挺地以為器,當其無,有器之用。鑿戶牖以為室,當其無,有室之用。故有之以為利,無之以為用。
有上章「同功而異位」內聖外用的說法,便有本章申述道在有無動靜之間的說明。
本文多用譬喻,首先提出擔當任重道遠的車毀,它能活用不休,輪轉無窮的中心關鍵所在,便是中空無物,所以才能支持多方面的效用。同時也使多方面的力量,歸到中心點而返還無用之用的大用,無為而無不為的要妙。
如「三十輻共一毅,當其無,有車之用。」古代造作大木車的車轂,它的中心支點只是一個小圓孔。由中心點小圓孔向外周延,共有三十根支柱輻湊,外包一個大圓圈,便構成一個內外圓圈的大車輪。由此而能擔當任重道遠的負載,旋轉不休而到達目的地。以這種三十輻湊合而構成一個大車的輪子來講,你能說哪一根支柱才是車輪載力的重點嗎?每一根都很重要,也都不重要。它們是平均使力,根根都發揮了它的偉大功能而完成轉輪的效用。但支持全體共力的中心點,卻在中心的小圓孔。可是它的中心,卻是空無一物,既不偏向支持任何一根支柱,也不做任何一根支柱的固定方向。因此才能活用不休,永無止境。
透過這種物理自然的法則,便可了解修身成就的要點:「載營魄抱一,能無離乎」的修養,要在中心無物,任運於有無之間的妙用。如果用在施於大政,「愛民治國,能無知乎」!便須如此車轂的中心,虛懷無朕,合眾輔而完成大力的全功。
其次,如「誕填以為器,當其無,有器之用。」誕,是捏土。填,是黏上。造作陶器,必須把泥土作成一個防範內外滲漏的周延外形,使它中間空空如也,才能在需要用它的時候,隨意裝載盛滿,達到效果。
了解這種與其能空能無,才能具有盛滿裝載器物的容物價值。無論為後天修養性命之道的「專氣致柔,能嬰兒乎」!與出而用世的「天門開闔,能無雌乎」!都必須「虛懷若谷」,與天地精神往來而得大機大用。
再次,如「鑿戶牖以為室,當其無,有室之用。」戶是室內的門,牖是窗竇。要建造一間巨大的房屋,必須要開辟門窗,以便光線空氣的流通,才能住人而養人。使人胸襟開闊,內外暢達而無阻礙。由此而說明「滌除玄覽,能無疵乎」的修習心智功夫,必須要開張靈明,靜居其中,見聞不隔而清凈無為。如要施之於用世之道,便是「明白四達,能無為乎」的楷模。
最後重復叮嚀,無論是出世之道,與入世之用,必須要切實明白道在有無之間的竅妙。因此說:「故有之以為利,無之以為用」。了解此理,才是真能懂得「利用安身」的大法則。後來到了五代,道家的神仙才於譚峭,發揮了道家學術思想的物化思想,與老莊的學說合流,寫了一本名著《化書》。其中有關物理之際,有無之間的妙用,闡發得雋水透闢之至,如說:
搏空為塊,見塊而不見空,土在天地開辟後也。粉塊為空,見空而不
見塊,土在天地混沌時也。神矣哉!
理解透闢如譚子的深度,真可說是「神矣哉」!既然是「神矣哉」的境界,我們所說的都是狂言空話,不如就此煞住,無話可說了!
㈤ 「有之以為利,無之以為用」什麼意思
老子 《道德經》第十一章
三十輻,共一轂,當其無,有車之用。
埏埴以為器,當其無,有器之用。
鑿戶牖以為室,當其無,有室之用。
故有之以為利,無之以為用。
有和無,利與用。最難理解的還是這個用字吧。有之,既存的,使之有,創造(條件),是為了便利,是創造了一條路徑;無之,創造空間,留出餘地,是為了發揮作用,使之得以實現。
合起來說,既存的條件,或者先在的「有」(機會、優勢、基礎……),是為了得到便利,使得目標的實現有所依賴,獲得一定基礎(但卻未必是決定性的力量);真正使目標得以實現,效用得以發揮,能力得以展現的,是發揮作用和能力的環境,而這環境,往往是由於存在一定的不足,或者具備一定發展的餘地,或者是更為深廣的「無」。
多數情況下,我們都習慣於依賴既存的種種便利,以為這是通向成功的捷徑,卻忽略了這些便利不過是一系列可以利用的條件罷了;真正可以有所作為的,恰是一定程度上的不足、有待改進的地方、或者一個「一無所有」的環境。即是說,「有」讓事情變得便利、有利,視情況更利於自己,故可以藉助之,而「無」作為一種承載體,一種進深與空間,為自己的發揮和目標的實現創造出可「用」之境。
現實中的情況也是這樣。拿考研來說,有很多師兄,很多資料,很多便捷,確實是幫助取得勝利的要素,是比別人所具備的優勢;但這些優勢並不可視作可以依賴的全部。真正決定成功與否的是人的決心。對於外校的人,拋棄了安逸的生活環境和其他的機會,全力以赴的投入考研的大軍之中,將自己置於「無」的境地,凡而給自己提供了一個發揮和釋放的環境。決心越大,目標越堅定,行動越堅決,「無」得越徹底,效用得以發揮的天地其實越廣闊。有了資料,會不注重看基本的書目;有了認識的人,會忽視其他的信息來源;有了自己的圈子,會失去交很多朋友的機會。所以必須把握「有」只是應該「因之」的「利」;而「無」,才是真正激發潛能的容器。
「有」和「無」,內容與容器,實與虛。想起一副對聯: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關終屬楚;苦心人天不負,卧薪嘗膽,三千越甲可吞吳。放棄了「有」,凡而激發了「無」的空間,使得效用得以加倍。
當然,有和無應該有明智的取捨。關鍵是把握「利」與「用」。需要「用」的時候則應注重「無」的創造,需要「利」的時候便注重「有」的藉助。畢竟能夠適時的創造條件也是實現目標的重要途徑。
再深一步思考,其實老子的理念裡面更多的還是在更寬廣的層次面對問題。「有」作為實體的固定的存在,在變化的環境和情況中往往是難以依賴始終的。「無」,既是放棄對「有」依賴的一種舍棄,更是面向環境的一種適應性態度。藉助環境,利用環境發揮自己,在犧牲固有優勢的同時,卻獲得更為寬廣的出路。甚至可以說,退一步,創造出「無」的狀態,以暫時的劣勢和失敗換來新的轉機。
「無」,是更為廣闊層面的藉助和發揮,以自由的力量超越了「有」。老子發現了具體的實在的「有」的不確定和虛無,發現了「有」的短暫與變化,於是也就發現了「無」的空間與力量,從而將對立二者間的轉化推向了極致。最為對立的「無」和「有」,也同樣是轉化和同一的,於是奠定了「弱者道之用,反者道之動」這一老子最終思想的基本理念。
藉助「有」而不迷信「有」,利用「有」的同時也能做到不為「有」所束縛,藉助環境,從更高的層面上把握大局,從而獲得「無」的力量,獲得自由的力量。
㈥ 老子曰:「鑿戶牅以為室,當其無,有室之用。故有之以為利。無之以為用。」
白話文翻譯為:開鑿門窗建造房屋,有了門窗四壁內的空虛部分,才有房版屋的作用。所以「有權」給人便利,「無」發揮了它的作用。
(6)老子道德經第十一章擴展閱讀:
出自《道德經》第十一章。
原文:埏埴以為器,當其無,有器之用。鑿戶牖以為室,當其無,有室之用。故有之以為利,無之以為用。
《道德經》是中國歷史上最偉大的名著之一,對傳統哲學、科學,政治、宗教等產生深刻影響。據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統計,《道德經》是除了《聖經》以外被譯成外國文字發布量最多的文化名著。文本以哲學意義之「道德」為綱宗,論述修身、治國、用兵、養生之道,而多以政治為旨歸,乃所謂「內聖外王」之學,文意深奧,包涵廣博,被譽為萬經之王。
㈦ 「埏埴以為器,當其無,有器之用。鑿戶牅以為室,當其無,有室之用。是故有之以為利,無之以為用。」
一、釋義:揉和陶土做成器皿,有了器具中間挖空的地方,器皿才能發揮其作用。開鑿門窗建造房屋,有了門窗四壁內空心的部分,房屋才能發揮其作用。所以,「有」給人便利,「無」發揮了它的作用。
二、出處:春秋·老子《道德經》第十一章
三、詞語釋義:
埏埴:是指用水和粘土,揉成可制器皿的泥坯;陶器。
用:用處。
鑿:打孔;挖掘。
戶牅:門窗。
利:使有利。
(7)老子道德經第十一章擴展閱讀:
老子所說的是「有」與「無」的統一。因此,它雖然以「無」為主,但是也不輕視「有」,不過不把它放在第一位罷了。
「故有之以為利,無之以為用」說明了「有」和「無」的辯證關系。器皿的作用在於盛裝物品,房屋的作用在於供人居住,這是皿、室給人的便利。器皿如果沒有挖空的部分,也就無法起到裝東西的作用;房屋同樣如此,門窗中間空心的的地方,人就無法出入,那也就沒有辦法居住了。
在現實社會生活中,一般人只注意「實有」的東西及其作用,而忽略了「沒有」的東西及其作用。
老子看到了「無」的作用,這種作用體現在有無之間相互依存,對立統一之中。因而,所謂「無」的作用,最為合理的解釋應是有無之間的相互為用,「無」之為「無」並能起作用,是因為「有」的存在;「有」之為「有」並起作用,是相對於「無」的存在而言的。
㈧ 埏埴以為器,當其無,有器之用。鑿戶牖以為室,當其無,有室之用。故有之以為利,無之以為用。什麼意思
埏埴以為器,來當其無,有器之用自。鑿戶牖以為室,當其無,有室之用。故有之以為利,無之以為用。
翻譯:和泥製作陶器,有了器具中空的地方,才有器皿的作用。開鑿門窗建造房屋,有了門窗四壁內的空虛部分,才有房屋的作用。所以,「有」給人便利,「無」發揮了它的作用。
出自《道德經》第十一章。
(8)老子道德經第十一章擴展閱讀:
《道德經》,春秋時期老子(李耳)的哲學作品,又稱《道德真經》、《老子》、《五千言》、《老子五千文》,是中國古代先秦諸子分家前的一部著作,是道家哲學思想的重要來源。道德經分上下兩篇,原文上篇《德經》、下篇《道經》,不分章,後改為《道經》37章在前,第38章之後為《德經》,並分為81章。
《道德經》文本以哲學意義之「道德」為綱宗,論述修身、治國、用兵、養生之道,而多以政治為旨歸,乃所謂「內聖外王」之學,文意深奧,包涵廣博,被譽為萬經之王。
《道德經》是中國歷史上最偉大的名著之一,對傳統哲學、科學、政治、宗教等產生了深刻影響 。據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統計,《道德經》是除了《聖經》以外被譯成外國文字發布量最多的文化名著。
㈨ 《老子道德經》第十一章
三十輻 共一轂 當其無有車之用
車輪要三十支徑木 插入中間回的軸心 這個車輪才有作用
埏埴以為器答 當其無有器之用
製造盛物的器具 要留個中空的地方 這些器具才能盛物
鑿戶牖以為室 當其無有室之用
建造房屋 開鑿門窗 要留個空間才能住人
故有之以為利 無之以為用
所以說 有形的東西是給人方便使用的 無形的空間 才是活動的地方 如天與地之間是中空的 才能讓萬物來去無阻 通行無礙 如天與地之間 沒有這個中空的地方 萬物就沒有活動與生化的餘地了
㈩ 《道德經》第十一章中的「三十輻共一轂,當其無,有車之用。」應當怎麼翻譯
意思是:用三十根輻條製造的一個車輪,當中空的地方可以用來裝車軸,這樣才有了車的作用。
本文出自《道德經》第十一章,與第十章合起來看主要講有無交通而生利用的道理,為後文的無為而治的具體細節做鋪墊。
人類認知以外的無和有,是自由王國。人類認知以內的無和有,是必然王國。對於人類來說,道是客觀規律性;無是人類對規律性的認識;有是人類對規律性的應用。研究理論的科學家,就是在努力從自然界中具體的「有」,發現虛「無」的理論。
比如愛因斯坦發現了「相對論」;研究應用的科學家,就是在努力根據虛「無」的理論,發明出具體的「有」;比如,根據「相對論」,人類造出來「原子彈」。更多的發明家,就是在努力從「有」應用到「萬物」。
《道德經》價值影響:
《道德經》內容涵蓋哲學、倫理學、政治學、軍事學等諸多學科,被後人尊奉為治國、齊家、修身、為學的寶典。它對中國的哲學、科學、政治、宗教等產生了深遠的影響,體現了古代中國人的一種世界觀和人生觀。先秦諸子、中國人的文化思想等沒有不受老子影響的,被華夏先輩譽為萬經之王。
《道德經》的影響也是多方面的,包括政治、文化、科學、宗教等等方面。據元朝時的不完全統計,先秦以來,研老注老著作至元朝時就超過三千餘種,具有代表性的不少於一千種,從側面說明了《道德經》的巨大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