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村法治建設
1. 如何才發揮法治在基層善治中的作用
一、發揮基層黨組織和黨員幹部的關鍵作用
堅持以進一步牢固樹立憲法法律觀念,加強領導幹部自身法治建設,不斷增強領導幹部法律素養,引導幹部群眾加強學習憲法法律力度,營造辦事依法、遇事找法、解決問題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法治環境為宗旨。加強領導幹部依法決策、依法行政的意識,弄明白法律規定我們怎麼用權,什麼事能幹、什麼事不能幹,心中高懸法律的明鏡,手中緊握法律的戒尺,知曉為官做事的尺度。通過自身學習領導幹部要深刻認識法治建設的重要性,要始終堅持依法治鎮的根本政治方向,正確認識和把握黨與法的關系。不斷深化法治實踐,牢固樹立社會主義法治信仰,把法治理念、法治精神融入工作和生活。
二、健全鄉村社會法治工作機制
推進鄉村社會治理法治化要與創新鄉村社會治理相合提升預防、化解社會矛盾的水平。積極推進系統治理、依法治理、綜合治理、源頭治理,不斷健全矛盾糾紛排查調處機制,充分發揮人民調解、行政調解、司法調解的綜合作用,堅持做到「事前預防、事中處置、事後救濟」,努力實現「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鎮,矛盾不上交」。堅持以法治建設為基石,建立健全社會矛盾預警機制、利益表達機制、協商溝通機制、救濟救助機制,暢通群眾利益協調、權益保障法律渠道,保障人民群眾的知情權、參與權、表達權、監督權。同時,積極推廣「黨政動手、依靠群眾、預防糾紛、化解矛盾、維護穩定、促進發展」的楓橋新經驗,堅持運用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創新矛盾糾紛排查調處模式,構建社會力量廣泛參與的「大調解」體系。
三、加強鄉村社會法治文化建設
思想是行動的先導,指引行動前進的方向。僅有健全的法律法規是不夠的,只有人民群眾真正信仰法治,法律法規才能被真正地貫徹落實。加強鄉村法治文化建設,要堅決摒棄人治觀念,積極運用新媒體加強法治宣傳教育,樹立先進法治人物,尊重法律權威,蘊育良好的法治環境。培育鄉村社會法治思維,健全鄉村普法宣傳教育機制,將法治宣傳教育通過制度的形式確立下來。黨的十八屆四中全會《關於全面推進依法治國若乾重大問題的決定》明確指出,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體系,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必須堅持依法治國和以德治國相結合。加強公民道德建設,實現法律和道德相輔相成、法治和德治相得益彰,增強法治的道德底蘊,在全社會形成崇德向善、遵法守法的良好氛圍。
2. 如何圍繞做好三農工作,加強農村法治建設
農村是法治建設相對薄弱的領域,必須加快完善農業農村法律體系,同步推進城鄉法治建設,善於運用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做好「三農」工作。同時要從農村實際出發,善於發揮鄉規民約的積極作用,把法治建設和道德建設緊密結合起來。
1、健全農村產權保護法律制度。完善相關法律法規,加強對農村集體資產所有權、農戶土地承包經營權和農民財產權的保護。抓緊修改農村土地承包方面的法律,明確現有土地承包關系保持穩定並長久不變的具體實現形式,界定農村土地集體所有權、農戶承包權、土地經營權之間的權利關系,保障好農村婦女的土地承包權益。統籌推進與農村土地有關的法律法規制定和修改工作。抓緊研究起草農村集體經濟組織條例。加強農業知識產權法律保護。
2、健全農業市場規范運行法律制度。健全農產品市場流通法律制度,規范市場秩序,促進公平交易,營造農產品流通法治化環境。完善農產品市場調控制度,適時啟動相關立法工作。完善農產品質量和食品安全法律法規,加強產地環境保護,規范農業投入品管理和生產經營行為。逐步完善覆蓋農村各類生產經營主體方面的法律法規,適時修改農民專業合作社法。
3、健全「三農」支持保護法律制度。研究制定規范各級政府「三農」事權的法律法規,明確規定中央和地方政府促進農業農村發展的支出責任。健全農業資源環境法律法規,依法推進耕地、水資源、森林草原、濕地灘塗等自然資源的開發保護,制定完善生態補償和土壤、水、大氣等污染防治法律法規。積極推動農村金融立法,明確政策性和商業性金融支農責任,促進新型農村合作金融、農業保險健康發展。加快扶貧開發立法。
4、依法保障農村改革發展。加強農村改革決策與立法的銜接。農村重大改革都要於法有據,立法要主動適應農村改革和發展需要。實踐證明行之有效、立法條件成熟的,要及時上升為法律。對不適應改革要求的法律法規,要及時修改和廢止。需要明確法律規定具體含義和適用法律依據的,要及時作出法律解釋。實踐條件還不成熟、需要先行先試的,要按照法定程序作出授權。繼續推進農村改革試驗區工作。深化行政執法體制改革,強化基層執法隊伍,合理配置執法力量,積極探索農林水利等領域內的綜合執法。健全涉農行政執法經費財政保障機制。統籌城鄉法律服務資源,健全覆蓋城鄉居民的公共法律服務體系,加強對農民的法律援助和司法救助。
4、提高農村基層法治水平。深入開展農村法治宣傳教育,增強各級領導、涉農部門和農村基層幹部法治觀念,引導農民增強學法尊法守法用法意識。健全依法維權和化解糾紛機制,引導和支持農民群眾通過合法途徑維權,理性表達合理訴求。依法加強農民負擔監督管理。依靠農民和基層的智慧,通過村民議事會、監事會等,引導發揮村民民主協商在鄉村治理中的積極作用。
各級黨委和政府要從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加快推進社會主義現代化的戰略高度出發,進一步加強和改善對「三農」工作的領導,切實防止出現放鬆農業的傾向,勇於直面挑戰,敢於攻堅克難,努力保持農業農村持續向好的局面。各地區各部門要深入研究農業農村發展的階段性特徵和面臨的風險挑戰,科學謀劃、統籌設計「十三五」時期農村改革發展的重大項目、重大工程和重大政策。加強督促檢查,確保各項「三農」政策不折不扣落實到位。鞏固和拓展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成果,堅持不懈改進工作作風,努力提高「三農」工作的能力和水平。
3. 為什麼說農村是法制建設的薄弱環節
經過多年的普法教育,廣大農民群眾的法律意識和法治觀念明顯增強,農村基層民主法治建設成效顯著,農村經濟社會協調發展,為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營造了良好的法治環境。
一、我國農民法律意識的現狀
自開展全民普法教育以來,農民的法律、權利意識在不斷增強,越來越多的農民知道當權利受到侵害時可以拿起法律武器捍衛自己的合法權益。但總體來看我國農民的法律意識還處於較低水平,農村法制宣傳還有很多不盡如人意的地方,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廣大農民對法律的需求進一步加大,學習積極性有了一定的提高,但農村普法宣傳仍是法制教育的薄弱環節。
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特別是國家「五五」普法20多年的發展進程,在明確提出「法律進鄉村」的大背景下,人們對於法律的了解還是有了一定的提高,更多的農民百姓認識到法律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性。隨著市場經濟的發展他們需要更多的法律化解日常生活中所遇到的矛盾、糾紛,促使其學習積極性有了很大的提高。但農民接受法制學習教育的機會總體來看還是比較少,農村法制宣傳存在「死角」
,農民日益增長的法制需求與落後的法制宣傳教育還存在著比較突出的矛盾。
(二)農民對法律的認識不到位,法律上的權利和義務意識淺薄。
大多數的農村村民不懂得法律所規定的權利和義務,更多的人認為法律不是保障人民權利的實現,而在更多的限制人的行為的發生。在很多的村民自治選舉中我們看到很多村民出售自己的選票,候選人用金錢「買選票」的事情屢屢發生。他們不知道這樣濫用自己權利的後果是導致選舉結果並不能達到真正實現村民自治的目的,而以損壞自己的利益告終,而這種權利、義務意識的淺薄最終不能達到維護自身利益的需要。
(三)農民法律維權意識存在誤區。覺得上法院「打官司」不是維權的手段,特別是涉及到「民告官」如土地徵用賠償等問題上更是望而卻步。由此造成許多本可以通過法律訴訟、司法調解等法律途徑解決的問題,演變成了信訪問題。法律意識維權上的這一誤區直接造成對政府的信賴往往勝過對法律的信賴,這也在很大程度上加大了信訪的工作量以及社會的不和諧因素。
三、問題存在原因
(一)主觀原因:1、農民群眾本身文化素質相對偏低,這在一定程度上制約了農村村民對於法律知識的接受水平。
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更多的農村村民特別是農村青壯年湧入城市,而留守家中更多的是老人、婦女和小孩。而這樣的一部分人往往文化水平低、接受能力差,更甚者不識字的占據了絕大多數,他們不懂法律並且法律意識相當薄弱,所以這樣的農村村民較少參與普法活動。正是由於他們法律知識水平和法律意識都比較低,對法律缺乏信任感,從而不會應用法律的手段維護自己的權利。2、鎮、村雖然都成立了普法依法治理機構,但法制宣傳作為一種「軟指標」做與不做在短時期也沒有明顯的效果。在一些村幹部中,他們本身的法律知識就相當的薄弱,更別說讓其帶頭學法了。所以少數地方的農村法制宣傳教育還僅僅停留在表面的應付檢查上。
(二)客觀原因:1、封建文化思想在農民百姓腦中已根深蒂固。由於傳統觀念的影響,在廣大農民思想觀念中,權大於法的思想難以根除。在這種思想的指導下,農民對國家法律看到更多的是其強制性的一面,認為法律的主要職能是鎮壓,而相對忽略了法律同時還具有權利保護的一面。長期以來,就形成了政府的權利大於法律的思想認識。這種法律制度與封建文化思想之間的鴻溝,阻礙了農民法律意識的提高。2、法制宣傳隊伍力量薄弱,經費缺乏。
目前農村的普法工作主要依靠鄉(鎮)司法所進行。全國農村人口占據全國總人口的80%,如此龐大人口的法制宣傳任務,僅僅讓鄉鎮司法所工作人員擔負,
普法職能存在嚴重不足。不能從根本上解決農民法律維權意識的薄弱現象,影響農民百姓對法律的深入了解。
另外由於普法經費的缺少也影響著普法宣傳工作。
3、普法宣傳的形式單一,內容缺乏針對性。
首先,農村普法的方法比較單一,大多時候還是採取橫幅、標語、黑板報、宣傳櫥窗、宣傳資料等形式進行。通過掛橫幅、貼標語進行宣傳,往往造成農民只知法律名稱而不知其內容。至於分發的宣傳資料,雖然內容詳細,但是受不同程度的文化影響他們不一定能夠理解。其次,內容缺乏針對性表現在,沒有對不同地區的農民百姓所需的法律知識進行認真的分類。
4. 司法部是如何推進法治鄉村建設的
司法部門是如何推進法治鄉村建設的,他都是根據國家的文件鎖依照國家規定去完善的不是私自更改或者是超過自己許可權去違法建設。
5. 如何激發農村治理法治化積極性
法制建設必須自上而下,不可能自下而上,沒有國家強制力作保障,在農村搞法治建設是回無源之水、無本答之木。
另外,中國農村是傳統的人情社會,一味地強調法律的作用,還不如恰當的利用調解,效果往往比訴諸法律還要好。
6. 農村法治的重要性
加強農村法治建設,是促進新農村建設各方面工作開展的必然要求。只有加強農村法治回建設,才能推進農答村物質文明又好又快發展,豐富農村精神文明建設,強化農村政治文明建設。在加強農村法治建設中,必須把握好以下工作重點。即:加強農村法制宣傳教育,以全面提高農村幹部群眾的守法意識和用法水平;深入開展依法治村工作,把依法治村工作深入持久地開展下去;健全完善農村民主政治,實現村民自治,民主管理。加強農村法治建設,要把農村法治建設與農村經濟建設緊密結合,與農村文化事業建設緊密結合,與農村社會穩定工作緊密結合起來。加強農村法制建設,要把工作重點放在提高農村干群法律意識和法治素質,提高農村整體法治水平上來,用法治手段解決農村穩定存在的各種問題,以確保農村繁榮穩定,確保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健康、順利進行。
7. 新農村建設對法制發展提出了什麼新的要求
農村法治的發展必須致力於「三農」問題的解決,而「三農」問題的有效解決,從法律角度思考,又要依賴於法律制度的創新。制度創新的關鍵是要把農業、農村和農民問題置放於一個新的法律環境和制度環境中去,通過法律制度保障農村獲得更多的發展空間和發展動力。基於這樣一個思路,新農村建設必然要對法治發展提出以下四個方面的要求。
一、法治建設必須關注農民權益的保障
農民是新農村建設的主體,農民權益保障無疑是法治建設中應當高度關注的一個問題。無論是農業生存的持續發展,還是農村社會的長期穩定,關鍵取決於廣大農民的正當利益是否能夠得到持續而有效的保護。農民權益是一個十分廣泛的概念,我們可以把它分為三類:第一類是農民的財產權。第二類是農民的政治權利。第三類是農民的社會權利。在社會主義市場條件下,平等、獨立和自由是包括農民在內的廣大市場主體應有的法律地位,這種法律地位的平等性恰恰是實現各自正當權益的基本保障和前提。但是,在中國長期城鄉二元經濟結構的社會現實條件下,農民應有的法律地位和正當權益並未得到充分的體現和保護。面對這種情況,法律作為一種利益調控機制,它在保護農民正當利益問題上應當有所作為,而且必須有所作為。保護了農民的利益,就是保護了農民的積極性,從根本上說,也是保護了農業生產力。
二、法治建設必須維護農業在國民經濟中的基礎性地位
農業在國民經濟中的基礎地位需要通過法律加以確認和維護,才能獲得穩定長期的保障。保障農業在整個國民經濟體系中的基礎地位,是農業立法的基本宗旨,也是農業法所肩負的第一任務。有關農業方面的立法都必須體現這一基本精神。當然,通過法律保障農業的基礎地位,並不是僅僅意味著將農業的基礎地位通過法律條文加以規定就完事,更重要的通過一系列更為具體的法律制度,將農業的基礎地位切實建立在強有力的法律支撐上。也就是說,要通過立法,正確處理農業和其他產業的關系,防止在發展其他產業時,造成對農業的侵害;通過立法,確立各種有利於調動農業勞動者生產積極性,有利於增加農業投入的農業發展激勵機制,使農業的發展始終充滿活力;通過法律,建立和鞏固農業產業保護機制,保障各項農業產業保護措施和保護政策能夠得到充分落實。在此基礎上,通過強化農業立法的實施機制,保證各項體現農業基礎地位的立法得到切實的實施,使農業的基礎地位真正獲得法律的保障。
三、法治建設必須構建農村與城市協調發展的法治環境
城鄉協調發展是科學發展觀的重要組成部分。城鄉差別是我國長期以來形成的重大社會問題,由此形成了一整套城鄉隔離制度,例如戶籍制度,糧食供應制度、住房制度、教育制度、就業制度、醫療制度等,這就把中國居民分成城鄉兩個群體。因此,建立新型的城鄉關系是新農村建設必須首先解決的問題。這就對法治提出了新的要求,其中至關重要的是要在農村法治建設過程中,通過提升農村在權力義務的法律配置中的地位和比重,在不損害城市發展的前提下在市場准入、財政、稅收、金融、價格、社會分配與保障等方面給農民社會以適當的傾斜。通過這些制度和措施,形成農村與城市協調發展的法治環境。
四、法治建設必須把國家對農業的干預納入法治化軌道
當今世界各國都很重視農業在國民經濟中的基礎地位,幾乎沒有一個國家的政府不對農業經濟的發展實行某種程度的干預。我國的實踐也證明,政府對農業的適度干預是農村改革、發展與穩定的基本保證。但是,政府不合理的干預也會給農村的改革、發展與穩定帶來消極影響。因此,必須對政府幹預農業經濟的行為進行有限的法律約束。法律約束並不僅僅意味著對政府幹預農業生產經營的限制,而且也應包括對政府合法干預的督促和保證。
參考文獻《幹部法律知識讀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