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與改革
A. 改革開放以後,我國民主與法制建設取得哪些成就
一、在民主建設方面的成就
1、我國的政治活動方式正在從「粗放式」向「精細化」轉型。更加細致地注重民情民意,強調可操作性和實施細節,盡可能集民眾智慧,納民眾心願。
2、更注重微觀研究,強調落實問題。豐富民主形式,拓寬民主渠道,依法實行民主選舉、民主決策、民主管理、民主監督;從各個層次、各個領域擴大公民有序政治參與;推進決策科學化、民主化,依法保障公民的知情權、參與權、表達權、監督權等。
二、在法制建設方面的成就
1、確立了依法治國基本方略。實行依法治國,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成為國家基本方略和全社會共識。全社會法律意識和法治觀念普遍增強,自覺學法守法用法的社會氛圍正在形成。
2、中國共產黨依法執政能力顯著增強。中國共產黨不斷增強科學執政、民主執政、依法執政的自覺性和堅定性。通過領導立法、帶頭守法、保證執法,中國共產黨執政地位不斷鞏固。
3、人權得到可靠的法制保障。在通過經濟社會發展改善人民的生存權和發展權的同時,國家高度重視通過憲法和法律保障公民的基本權利和自由。依法保證全體社會成員平等參與、平等發展的權利。
(1)法治與改革擴展閱讀
進行法制建設的要求:
1、強化依法辦事的理念。全面落實依法治國基本方略,加快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必須保證憲法和法律的全面有效實施。維護憲法和法律權威,就是維護黨和人民共同意志的權威。捍衛憲法和法律尊嚴,就是捍衛人民共同意志的尊嚴。
2、發揮好法治與德治相輔相成的作用。法治建設和道德建設相輔相成、互相促進。實踐表明,良好的道德風尚既可以減少各種矛盾紛爭、凈化社會環境,使司法機關能夠集中精力解決一些重大疑難案件。
3、在全社會大力弘揚社會主義法治精神。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的形成,總體上解決了有法可依的問題,但是法治建設仍然任重道遠。法律不能只寫在紙上,而是要寫在公民的心裡。通過法律程序就能得到合理合法的結果,從而能夠發自內心地擁護法治、信仰法治。
B. 如何認識我國的法治進程及全面推進法治改革意義
依法治國,是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本質要求和重要保障,是實現國專家治理體系和治屬理能力現代化的必然要求,事關我們黨執政興國,事關人民幸福安康,事關黨和國家長治久安。
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全面深化改革、完善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提高黨的執政能力和執政水平,必須全面推進依法治國。
我國正處於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進入決定性階段,改革進入攻堅期和深水區,國際形勢復雜多變,我們黨面對的改革發展穩定任務之重前所未有、矛盾風險挑戰之多前所未有,依法治國在黨和國家工作全局中的地位更加突出、作用更加重大。面對新形勢新任務,我們黨要更好統籌國內國際兩個大局,更好維護和運用我國發展的重要戰略機遇期,更好統籌社會力量、平衡社會利益、調節社會關系、規范社會行為,使我國社會在深刻變革中既生機勃勃又井然有序,實現經濟發展、政治清明、文化昌盛、社會公正、生態良好,實現我國和平發展的戰略目標,必須更好發揮法治的引領和規范作用。
C. 法治改革的必要性是哪幾點
首先,在我國現行法律體系中,有相當多法律、法規、規章和具有回法律效力的政策答,是 與計劃經濟相聯系的,是在人治因素非常濃重的體制下形成的。這些法律和法規與改革開放 的時代精神和社會需要很不協調。對這樣的法律體系,必須以改革的精神、用改革的方式廢舊立新,興利除弊。
其次,法律是社會經濟、政治、文化和其他社會生活和社會關系的制度形式,社會經濟、 政治、文化和其他社會生活和社會關系是其內容。對滯後於社會生活的法律僅僅通過常規的 立、改、廢是不行的,而必須實行大膽改革。
復次,在中國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發展社會主義民主政治是一場深刻的社會變 革。與此相應,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法律體系和民主政治法律體系也就不是一般的法制建 設,更不是簡單的立法,而是具有變法意義的一場深刻的法制改革。
最後,在當代中國,法律發展與法制現代化是等值的概念。現代化意味著法制從傳統到 現代的轉型。這樣一個轉型沒有改革的推動是絕不可能成功的。
D. 黨的十八大報告提出:"提高領導幹部運用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深化改革,推動發展,化解
你好,參考如下:
「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寫進十八大報告是我國依法治國方略理念的具體體現。依法治國作為我國理政的一個重要規則、理念,隨著近年來的推進,正在成為從基層到中央上下一體遵循的基本規則,這意味執政黨要依法執政、政府要依法行政,領導幹部和公務員在工作的時候也就要做到法律至上。
法治,追根溯源是追求公平、公正、公開。「法治思維」首先是一種法治理念,從思想上認識到依法治國、依法行政等對於中國的重要性。法治思維是建立在法治理念的基礎上的,一個平時沒有法治理念的公職人員、領導幹部,遇到問題不可能突然形成法治思維。其次是領導幹部或者是公務人員在處理問題的時候有一種法律規則的意識,堅持法律至上,堅持法律規則的運用,堅持公平、公正、公開等法治精神和原則。此外,「法治思維」還表現為一種行為選擇,面臨多種問題的解決方式、手段時,領導幹部能夠首先研判處理方式是否符合法律規定、法治精神等。
理論需要聯系實際。我們就發生在廣東的「烏坎事件」來說,事後有諸多評論認為正是後期地方政府在處理問題時良好的措施以及方法轉變,才使得這起備受關注的突發事件得以完善解決。那麼在這起事件中又是如何體現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的呢,我們不妨作一概括:
第一,發生社會矛盾,政府首先積極主動介入,不逃避,不推諉,勇於承擔責任,與公眾溝通;
第二,分析矛盾產生的原因,依據相關的法律分析公眾的訴求是否合法、合理;
第三,對於合法訴求應依法展開調查,在調查中公眾的參與很重要,確保調查的客觀、中立;
第四,調查情況清楚後,行政決策或者決定採取和公眾民主協商的方式進行,吸納公眾的意見和建議,不能採納的應說明理由,避免行政專斷;
第五,信息及時有效的公開,事件調查情況等相關信息通過發布公告的形式公之於眾,確保信息的權威和准確,避免虛假信息擴散,掌握信息主動權;
第六,對於違法行為,不姑息,不放縱,應追究法律責任的依法進行,行政權力不幹預司法行為;
第七,依法維護村民自治的權利。
法治思維四大評判標准
在法治成為治國理政方式的大背景下,下一步在建立「法治思維」、學會「法治手段」方面,最切實的步驟是什麼?
從內部環境看:需要通過更多的法律知識的普及、法律知識的培訓來讓公務人員了解法律、理解法律。那麼,這就需要建立一個長期的、常態化的、落地的包括新入職的、調任的公務人員在內的具有整體性的法治培訓,不可以是碎片化的、支離破碎的。在公務員的任職期間,每年都應該有相應的法治課程。
從外部環境來看:首先是要不斷建立健全決策權、執行權、監督權既相互制約又相互協調的權力結構和運行機制,促進已建立起來的監督體系和監督制度能夠在監督合力和實效上不斷增強。其次是加強問責制度的完善與實施工作,如不斷健全質詢、問責、經濟責任審計、引咎辭職、罷免等制度,保證對各級領導幹部的監督有力有效。同時,在公務員的晉升過程中,應該充分體現對他們的法治意識、運用法治方式解決問題的能力考察。如果在這方面有突出表現的,甚至可以作為提拔的條件。
只有將「法治狀況」引入領導幹部績效考核和選拔任用標准之中,並且應該占很大的分量,才能讓法治思維成為領導幹部主動自覺的慣性思維方式。
那麼,對於領導幹部「法治思維」、「法治方式」的運用應如何評判呢?
首先是法治理念的樹立。雖然我們處在轉型時期,會遇到各式各樣的問題,但法治的發展方向是不能動搖的。其次是法律意識,應該成為領導幹部甚至公務人員在處理問題時的一個價值選擇。此外,領導幹部在處理問題時是否堅持了一些判斷標准——第一是職權的運用是否合法;第二是立法以及規范性文件的制定是否符合法律的精神;第三是在行政決策時是否體現了民主參與、是否進行了必要的合法性審查;第四是能否真正做到了有法必依、執法必嚴,在行政裁量的時候是否體現了法律平等的精神、是否體現了平等的規則。 可適當刪減,增加自己的語言, 望採納~~
E. 如何理解法治與改革的關系
法治與改革是當下中國最突出的主題。然而,對於社會秩序的形成來說,法治與改革是存在沖突的兩種思維路徑。如果不能協調好相互關系,兩者對社會和諧發展的積極功能很可能相互抵消。改革與法治之間的協調關系不僅涉及政治局面的穩定,還牽涉到社會的可持續發展等問題。在政治掛帥的前提下,以往奉行的是改革與法治兩手都要抓、兩手都要硬的思路。這對三十多年的改革與法治事業發揮了極其重要的作用。但是,在全面推進法治中國建設的形勢下,需要用法治方式凝聚改革共識,用法治來統合改革與法治的關系,因而需要重新詮釋法治與改革的關系。法治方式不僅是指立法手段,還包括了各種法律方法的綜合運用。在協調改革與法治關系的過程中,需要把法治放到優先建設的位置,即不僅把法治當成手段,以法治方式推進改革,而且還應把法治當成目標全面推進法治中國建設。
F. 如何理解依法治國與全面深化改革的關系
■來 全面深化改革和全面推進自依法治國是目標方向一致、相輔相成、並行不悖的,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決定和四中全會決定是貫徹落實黨的十八大戰略部署的姊妹篇。
■ 通過全面深化改革,推進體制機制創新,進一步解放和發展生產力,促進社會公平正義,可以為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體系創造條件。
■ 通過全面推進依法治國,確保改革沿著法治軌道有序推進,及時鞏固、發展改革成果,可以為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提供有力的法治保障。
■ 全面深化改革,必須自覺運用法治思維和方式,堅持重大改革於法有據;必須堅持依法行政,致力於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必須堅持公正司法,讓改革中各種利益關系的調整獲得應有的法律保障;必須增強全民法治觀念,使改革在良好的法治氛圍中推進。
參考自《求是》
G. 當代中國法制改革 意義
當代中國法制改革的意義:
1、在我國現行法律體系中,有相當多法律、法規、規章和專具有法律效力的政策,是與計屬劃經濟相聯系的,是適應計劃經濟的需要制定的,是在人治因素非常濃重的體制下形成的。
2、法律是社會經濟、政治、文化和其他社會生活和社會關系的制度形式,社會經濟、政治、文化和其他社會生活和社會關系是其內容,內容的變化要求形式的變化。
3、在中國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發展社會主義民主政治是一場深刻的社會變革。與此相應,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法律體系和民主政治法律體系也就不是一般的法制建設,更不是簡單的立法,而是具有變法意義的一場深刻的法制改革。
4、在當代中國,法律發展與法制現代化是等值的概念,法制現代化意味著法制從傳統到現代的轉型。這樣一個轉型沒有改革的推動是絕不可能成功的。
H. 法制與法治的區別
1、法制指一個國家的法及其法律制度,而法治卻強調一個國家處於依法治理的一種狀態。
2、法制的內涵比法治要小的多。法制著重講的是法的一系列規則、原則及與此相關的制度,而法治的內容就要豐富的多。
3、一般講,法治所體現的一種依法辦事的良好社會狀態至少應包括這樣一些內容:
一是這個國家要具備完善而良好的法;
二是這種法要得以普遍而自覺的遵守;
三是已建立健全完備的使這種法得以正確適用與遵守的國家權力機構體系,而且這種權力體系是以權力的互相制約、監督為前提條件的。
法治就是在法及其司法體制健全的情況下,在完全地服從於和體現了社會的整體利益與群體意志的前提條件下,能最大限度而充分地發揮個人的意志與行為的自由的一種社會狀態。
(8)法治與改革擴展閱讀:
1、「法制」我國古代已有之,在現代,人們對於法制概念的理解和使用是不一樣的。
2、狹義的法制,認為法制即法律制度。詳細來說,是指掌握政權的社會集團按照自己的意志、通過國家政權建立起來的法律和制度。
3、廣義的法制,是指一切社會關系的參加者嚴格地、平等地執行和遵守法律,依法辦事的原則和制度。
4、法制是一個多層次的概念,它不僅包括法律制度,而且包括法律實施和法律監督等一系列活動過程。
5、法制是法律和制度的總稱。統治階級以法律化、制度化的方式管理國家事務,並且嚴格依法辦事的原則,也是統治階級按照自己的意志通過國家權力建立的用以維護本階級專政的法律和制度。任何國家都有法,但並非有法制。
I. 試述全面改革開放與全面依法治國之間的辯證關系
「四個全面」從目標任務、重點要求的統一上對治國理政方略予以更為明確的展示。「四個全面」不僅存在有相互聯系、互為促進的內在關系,同時也是黨中央治國理政方略在發展目標、任務、重點要求等方面具體推進的路線圖。要如期實現到二〇二〇年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宏偉目標,我國經濟社會發展還有6年時間。在6年發展中,按照十八大提出的「到二〇二〇年實現國內生產總值和城鄉居民人均收入比二〇一〇年翻一番」的總量目標和「經濟持續健康發展」、「人民民主不斷擴大」、「文化軟實力顯著增強」、「人民生活水平全面提高」和「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建設取得重大進展」的發展任務來衡量,除了GDP和人均收入都需要有年均7%左右的增速外,處於經濟社會新常態發展下的各區域、各領域和各部門,都存在有完成轉變發展方式、提升發展質量的重大壓力。在這樣的背景下,黨和國家治國理政發展要求的重點,在發展進程上,「十二五」剩餘時間和整個「十三五」時期就成為極為重要的發展時期,能不能抓住機遇、戰勝各種困難與風險,這一時期將成為至關緊要的發展節點;在突出任務上,全面深化改革與全面推進依法治國,反映了破解影響經濟社會發展的各種深層次矛盾與風險的最為突出與最為現實的要求,能不能按照黨的十八大、十八屆三中、四中全會精神,推進改革開放和依法治國實踐的全面發展,就成為關系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發展目標能否實現的症結性問題;在根本要求上,處於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決定性階段的我們黨,肩負著光榮而偉大的歷史使命,也面臨諸多挑戰和風險。這種挑戰和風險,有的來自國際,有的來自國內,但最根本的來自黨內。執政黨自身建設的狀況,從根本上決定了黨能否不辱使命、戰勝挑戰,帶領廣大群眾完成既定的目標。從這樣幾方面的意義上看,「四個全面」從目標要求、任務要求和實踐發展重點要求的統一上,對治國理政方略以予更為明確的展示。
參考資料:http://blog.sina.com.cn/s/blog_970b1cad0102v7fa.html
J. 為什麼說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和全面深化改革必須推進依法治國
依法治國就是依照體現人民意志和社會發展規律的法律治理國家,而不是依照個人意志、主張治理國家;要求國家的政治、經濟運作、社會各方面的活動統統依照法律進行,而不受任何個人意志的干預、阻礙或破壞。
長期性
法治國家的建成同整個國家的現代化是同步的。法的內容與形式,法律制度的模式選擇及其實現,不可能孤立地存在與發展,而必然受當時當地的政治、經濟與文化的具體條件的影響與制約。同時,人們認識的提高和經驗的積累也須要有一個過程。特別是我國人口眾多,幅員遼闊,情況復雜,歷史包袱沉重。因此,建成社會主義法治國家,使其達到理想的境界,在我國大約還需要三十年以至五十年左右的時間。這一長期性決定了建設法治國家的歷史性進程具有漸進性、持續性和階段性的特點。在這個問題上,既不能不顧主客觀條件而操之過急,也不能不去做那些可以做到的事情而停步不前。如何實現在觀念更新尤其是制度變革上的持續性,以始終保持這一歷史性進程的發展勢頭;如何在國家的不同發展階段上選擇某些重大改革措施,以影響和推動全局的進展,是需要解決的重要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