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學百科 » 心理學道德律

心理學道德律

發布時間: 2022-06-04 16:27:42

『壹』 人分「三我」,是哪三我(心理學)

  1. 心理學上說的三個「我」分別是:本我、自我與超我
    在心理動力論中,本我、自我與超我是由精神分析學家弗洛伊德之結構理論所提出,精神的三大部分。1923年,弗洛伊德提出相關概念,以解釋意識和潛意識的形成和相互關系。「本我」(完全潛意識)代表慾望,受意識遏抑;「自我」(大部分有意識)負責處理現實世界的事情;「超我」(部分有意識)是良知或內在的道德判斷。

  2. 本我
    本我(英文:id)是在潛意識形態下的思想,(拉丁字為「it」,原德文字則為「Es」)代表思緒的原始程序——人最為原始的、屬滿足本能沖動的慾望,如飢餓、生氣、性慾等;此字為弗洛伊德根據喬治·果代克(Georg Groddeck)的作品所建。
    本我為與生俱來的,亦為人格結構的基礎,日後自我及超我即是以本我為基礎而發展。本我只遵循一個原則——享樂原則(pleasure principle),意為追求個體的生物性需求如食物的飽足與性慾的滿足,以及避免痛苦。弗洛伊德認為,享樂原則的影響最大化是在人的嬰幼兒時期,也是本我思想表現最突出的時候。

  3. 自我
    心理學上的自我(ego)這個概念是許多心理學學派所建構的關鍵概念,雖然各派的用法不盡相同,但大致上共通是指個人有意識的部分。
    自我是人格的心理組成部分。這里,現實原則暫時中止了快樂原則。由此,個體學會區分心靈中的思想與圍繞著個體的外在世界的思想。自我在自身和其環境中進行調節。弗洛伊德認為自我是人格的執行者。
    另一易混淆的概念是自性(self),則包括無意識。心理學上關於自我的研究的方法上十分復雜,並常牽涉到哲學中的形而上學。

  4. 超我
    超我(super-ego)是人格結構中的管制者,由完美原則支配,屬於人格結構中的道德部份。在弗洛伊德的學說中,超我是父親形象與文化規范的符號內化,由於對客體的沖突,超我傾向於站在「本我」的原始渴望的反對立場,而對「自我」帶有侵略性。超我以道德心的形式運作,維持個體的道德感、迴避禁忌。超我的形成發生在戀母情結的崩解時期,是一種對父親形象的內化認同,由於小男孩無法成功地維持母親成為其愛戀的客體,對父親可能對其的閹割報復或懲罰產生閹割情結(castration anxiety),進而轉為認同父親。

  5. 相互關系
    本我,自我,超我構成了人的完整的人格。人的一切心理活動都可以從他們之間的聯系中得到合理的解釋,自我是永久存在的,而超我和本我又幾乎是永久對立的,為了協調本我和超我之間的矛盾,自我需要進行調節。若個人承受的來自本我、超我和外界壓力過大而產生焦慮時,自我就會幫助啟動防禦機制。防禦機制有:壓抑、否認、退行、抵消、投射、升華等等。

『貳』 心理學家的道德原則和行為規范是什麼時候制定的

1、科研道德行為規范是科技人員在科研工作和各項社會科技活動中必須遵守回的行為准則,是社會主義精神文明答建設和公民道德建設的重要內容,是以國家法律法規為依據而制定的科研道德規范。
2、 最基本的行為規范應該是下面三條:
一、弘揚科學精神,提倡科學態度和科學方法,倡導優良作風,維護科學真理和科研道德,捍衛科學尊嚴,反對封建迷信和偽科學,為推進全社會的精神文明建設做貢獻。

二、在科研工作中堅持真理,反對弄虛作假,文過飾非。堅持嚴肅認真、嚴謹細致、一絲不苟的科學態度,不得虛報科研成果,反對浮躁、浮誇等不良風氣,自覺抵制科研中的違紀違規行為。

三、在科研成果鑒定和學術論文發表中,要嚴格遵守有關程序和規定。堅持實事求是的科學精神,尊重合作者和他人的勞動和權益,注意正確引用他人的研究成果,不得侵犯他人知識產權,杜絕署名的隨意性和侵佔、抄襲、剽竊他人成果、專利、論文問題的發生。在與國外合作研究中,要遵守國際慣例,嚴格界定合作中的知識產權歸屬,不得造成侵權,也不得流失研究所知識產權。

『叄』 心理學家的研究關注哪些道德問題

以人或動物為研究對象的道德問題
沒有研究對象,就沒有科學研究。物理學的研究對象是亞原子微粒,植物學的研究對象是植物,化學的研究對象是元索周期表中的元素,而心理學的研究對象則是人。有時,一些研究中所用的特定程序或行為不能用於人。因此,就用動物來替代。然而,以動物為對象的研究目的是為了更好地了解人,而不是動物
本身。在接下來的文章中,讀者將讀到一些以人和動物為對象的研究。有些可能會引發人們對研究中道德問題的思索。通常,當緊張或痛苦的過程被作為研究的一部分加以討論時,在這一章中道德問題就值得關注。由於這是個靈活多變的熱門話題,我在這里簡要地討論一下當代心理學家遵循的道德准則,為本書後而要
介紹的研究內容作鋪墊。
以人為被試的研究
美國心理學會制定了嚴格、明確的准則,指導以人作為被試的心理學實驗研
究。下面是這些准則的部分內容:
「心理學家必須尊重個體的尊嚴和利益,盡量保護個人最基本的人權。心理學家應致力於增加時人類行為的認識,讓人們更了解自己和他人,並運用這些知識為人類謀幸福。在追求這些目標時,必須盡童保護研究參與者的利益一一這也是研究目標的一部分。」〔引自美國心理學會(1981),《心理學家的道德准則》,
《關國心理學家》雜志,36,633一638頁〕。
針片這些准則,在以人為被試的研究中,必須進守以下幾條
原則:
1.知情同意。研究者必須事先告知被試實驗的目的和程序,以便讓被試能夠做出是否參加實驗的決定。如果某人同意參加實驗,這就稱為知情同意。在本書中讀者可能會看到,有時實驗的目的不能事先告訴被試,否則將會使被試的行為發生變化並污染實驗的結果。在這種情況下,研究者就要隱瞞實驗目的。雖然如
此,研究名仍應盡量給被試足夠的信息,做到「知情同意」。並且,只有在隱瞞實驗目的後所得的研究發現可能會極具重要性時才可以這么做。

2.隨時都可自由退出實驗。在以人為被試的研究中,被試應該知道在整個實驗過程中,他們隨時有退出實驗的自由。這似乎是一條不必要的規則,因為很顯然.被試感到實驗程序讓他們十分不適時,就能簡單地選擇退出。然而,事情並不總是如此簡單。例如,在大學里.許多心理學實臉的被試是那些為得到學分
而參與實驗的學生。他們會認為,中途退出實驗會影響他們得到學分,因此他們並不自由。付費被試在參加心理學實驗時,如果研究者讓被試覺得只有做完實馬全刁能獲得報酬,這種不道德的誘導會使被試失去退出實驗的自由。為了避免上述問題的出現,被試應在實驗開始前僅憑他們的參與便得到相應的學分或報酬。
3.詢問執行任務的情況並保護被試不受到傷害。在實驗過程中,實驗人員有義務保護被試免遭實驗程序帶來的身心傷害。絕大多數心理學研究(包括所用方法)在進行時或完成後對被試沒有任何傷害。然而.即使看起來無害的實驗程序有時也可能使被試產生沮喪、尷尬、擔心等負面影響。防止這種情況的常用措
施是詢問被試執行任務的情況。宅在被試完成一個實驗後,特別是那些含有任何形式的欺騙的實臉,被試應立被告知真相。在此過程中,實驗人員應該向他們說明實驗的真實目的和目標,井且被試有權對有關向題進行詢問。如果實驗有可能對被試造成一定的影響,那麼研究者應該將自己的電話號碼留給被試,必要時再進一步討論。
4.保密。除非得到了被試同意,否則所有的實驗數據都應保密。雖然這並不意味著結果不能公布或發表.但是其前提條件是必須隱匿任何與個人身份有關的數據信息。通常,研究者甚至根本不採集有關被試身份的信息,而採用將所有被試的數據合並,計算其群體的平均差異。
在以兒童為被試的研究中,研究者必須得到其父母的同意。其他的道德准則同樣也適用於兒童研究。

讀者在閱讀本書時可能會發現,有些研究似乎違反了道德准則。需要指出的是,這些研究都是在制定正式的心理研究道德准則之前完成的,它們在今天不能重復。但是道德准則的缺乏並不能成為早期研究者違背道德的理由。對他們的判斷應該由我們每個人自己來完成,同時,我們還應像眾多心理學家所做的那樣,
從過去的失誤中吸取教訓
以動物為被試的研究
在科學界內外討論得最熱烈的話題之一就是以動物為被試研究的道德問題。隨著動物保護組織數量的不庫澹加,它們的聲勢也不斷壯大。今天,之所以出現有關動物被試的爭論比有關人類被試的多,主要原因可能是動物不像人類那樣能夠獲得知情同意和自由退出實驗等准則的保護。另外,一些激進的動物保護主義
者認為,所有的生命都是有價值的,它們能感知疼痛。根據這一觀點,動物和人類具有同樣的價值,任何一種對動物的利用形式都是不道德的。這種利用形式包括食用雞肉、穿戴皮具、飼養寵物等〔按照動物保護主義者的觀點,寵物是奴隸的一種形式)。
爭論雙方中的一方認為用動物作研究是不人道、不道德的,是應該被禁止的。然而,幾乎所有的科學家和大多數美國人認為,在科學研究中有限制地、人道地使用動物是必需的和有益的。許多挽救生命的葯物和醫療技術都是以動物為被試發展起來的。在心理學研究中,常用動物來研究抑鬱、大腦的發展、擁擠和學習過程等問題。其主要原因在於讓人完成動物實驗的相同任務是不道德的。例如,你想知道玩具多樣、活動豐富的環境與玩具單一、活動貧乏的環境對嬰兒大腦發展和智力的影響,便把人類嬰兒安排在這兩種條件下實驗,這種做法顯然是不可行的。然而,大多數人則會同意用老鼠來進行研究,所得結果對人類發展具有重要意義,同時避免了道德問題。
墳變「理學的叨項研究
美國心理學會除制定了以人為被試研究所應遵循的原則外,還制定了嚴格的規則來規范以動物為被試的研究。這些規則包括讓研究者為動物提供適當的居住空間、合理的喂養、清潔的環境和健康保護,禁止對動物施加所有不必要的痛苦。美國心理學會的「關心和使用動物」的部分內容如下:
「心理學家應該盡力使動物的不安、疾病和痛苦降到最低限度。只有當無法找出其他更好的方法.且改變實驗程序對預期的科研目標、教育目標或應用價值來說不合適時,可以使用讓動物痛苦、緊張.或對其進行剝奪的程序。(引自美國心理學會(1981).《心理學家的遭德准則》,《美國心理學家》雜志,36,
633-638頁〕。
本書中,有幾項以動物為被試的研究。除必須考慮這些研究的道德問題外,用動物研究的結果也很難直接推論到人類。我將在涉及以動物為被試的研究的各章節中討論這些問題。每個人,無論是心理學的研究者還是學習心理學的學生,對動物研究總體上應有自己的觀點,且在遇到具體案例時給出是否可用動物做被
試的理由。如果你認為在某種情況下用動物做實驗是可以接受的話,那麼對於本書中以動物為被試的研究來說,你必須對這些研究結果進行判斷,看它的價值是否足以支持它所用的方法。
最後需要關注與動物研究有關的一些工作進展,即公眾關心的虐待動物問題已經引起有關部門的關注。在馬薩諸塞的劍橋城,擁有哈佛大學和麻省理工學院等機構的國際主要研究中心之一,人們在健康及醫療系設立了一個叫做動物實臉委員會的專員職位。這是第一個該類型的管理職位,目前由獸醫Medley博士擔任。劍橋城內有22家研究機構,飼養著約6萬只動物。該專員負貴監管研究過程的每一環節對動物是否人道與合適,包括從動物生活方面到研究計劃中使用動物的方法。如果在一個實驗室中發現有違反劍橋城嚴格法律的行為(即對待動物不人道),該專員有權對該實驗室處以每天300美元的罰款。
在本書中,讀者將要體驗的這些研究,已經以不同方式在不同程度上對全人類做出了貢獻。心理學研究的歷史雖然相對比較短暫,但是它卻充滿了豐富多彩、激動人心的對人本質的發現。

『肆』 心理學自律道德是什麼意思

就是字面意思~親

『伍』 在心理學中,自律道德是什麼意思

在心理學中,所謂「
自律道德」是指學生作為德育過程的主體,
自覺地服從自己確認為正確的道德信念、道德准則的支配,
在德育過程中主動養成適應市場經濟需要的道德品格.
在教材中可以找到。

『陸』 什麼是道德心理學

簡介
例如,心理學家 勞倫斯Kohlberg 被問的男孩和年輕人關於他們的想法過程,當他們面對a 道德困境. 相反,哲學家歷史上傾向於忽略實證研究和研究理論問題的結果做以概念、行動和心理學。 當柏拉圖共和國問關於什麼的問題可能刺激人道德上行動,他是詢問問題道德心理學。 從晚20世紀,工作在道德心理學的許多哲學家在心理學和神經科學方面認真採取了研究的結果,並且工作在這個區域的有些心理學家考慮了在他們的工作之後說謊的哲學假定雷斯特的道德心理模型(Rest』s Model of Monal Psychology)80年代初,美國心理學家J.雷斯特明確提出了道德心理四過程模型。其基礎是自70年代中期以業以他為代表的明尼蘇達大學有關學者的大量研究。它集中反映了當代道德心理研究領域的重大進展。 雷斯特的道德心理模型與他對個體道德及其來源的看法有著密切的聯系。他認為,個體的道德是類型特別的一種個體社會價值觀,它與協調社會中個體間的種促合作活動有關,也與解決個體間發生的種種利益沖突有關,而這種協調和解決的主旨是增進人類的福祉。

特點
雷斯特指出,個體的道德根植於社會環境。因為,群居生活是人類生活的一個特點,人們在相互作用中既需要協調和合作、又需要竭力避免矛盾和沖突,道德在這方面起飛豐與禮儀、習俗、法律等相仿的制約、調節作用。同時,個體的道德也根植於其自身的發展之中。因為,親社會行為方面、群體心理方面、人格發展方面和人類學方面的研究表明,個體發展早期已可發現道德發展的胚芽,個體具有重視建立良好人際關系的傾向,個體普遍具有當個有道德的正直的人的願望。
但是,反觀心理學對個體道德現象的研究,認知發展學家主要從認知方面加以研究,心理分析學家刻意從情感方面進行考察,社會學習論者則著重從行為習得方面加以探討。這無疑忽視了個體道德具有既源自個體,又源自社會,且屬於一種個體社會價值觀的特點。其實,雷斯特認為,不存在完全排除了情感影響的認知,也不可能有不受任何認知影響的情感,更不會有絲毫不受認知和情感影響的行為,這是個體道德現象的明顯特點。
據此,雷斯特認為,對個體道德這一心理現象應該從這樣的問題入手探究:個體的道德行動是如何產生的?即面對具體情境的個體形成道德行動會經歷哪些心理過程?雷斯特的回答是,合乎邏輯地說,這必然至少經歷四個基本心理過程,也就是遵循著他的道德心理四過程模型。 雷斯特對其模型的四個過程及有關研究的論述如下:
過程一,解釋情境。面臨特定的具體情境,個體必須先竭力加以理解,對自己說明當前發生了什麼,然後估計可能採取哪些行動,以及它們對自己和他人有何影響和後果。
需要指出,在社會情境被解釋的時候,個體還會有情感的強烈喚起,即人們在理解情境的同時就已可能對事件或人物懷有了肯定的或否定的情感。這不是指情感可以獨立於認知,而是表明了隨著最初的認知會一下子產生沖動性的情感。這種情感的喚起常不依個體主觀意志為轉移,而且會使個體去突出或抹殺情境具有的某種意義,故它對動機的形成起著一定的作用,從而也就成了研究者注意的一個熱點問題。 與過程一有關的心理學研究及其成果主要有:旁觀者對突發事件之反應的研究,這方面的結果表明許多個體甚至在解釋相對較為簡單的情境時也會出現困難;助人行為的研究,這方面結果表明是否理解及如何理解情境中的有關線索與是否實施助人行為或是否有自覺而持續的助人行為有密切聯系。上述兩方面的研究表明,不可低估有些個體在解釋社會情境時所面臨的困難,更不能把不當的解釋誤認為是個體心理防禦機制使然。個體對情境的道德意義的理解、解釋是一個復雜的心理過程。今天,社會認知研究指出它含有線索檢索、信息整合、作出假設、進行推斷等等,而它們都與個體認知能力的發展有關。
道德敏感性的研究也與過程一有關。這方面的研究發現,對其他人的需要、利益的敏感程度,個體之間有著很大的差異。如有的個體會把別人的每一個舉動、每一項活動、每一種表情都視為飽含著道德意義,而有的個體直到目睹鮮血才會意識到面臨了道德問題。個體的道德敏感性一般會隨年齡和經驗而發展。當前,這個方面有兩位活躍的研究者,他們是M.貝博和J.活爾克,都曾是雷斯特的研究生。貝博的研究在明尼蘇達大學醫學院進行。活爾克的研究則在方法上對前乾作了變化,主要是以心理咨詢情境為刺激材料,並製成了錄像帶。他們都致力於發展這方面的測量記分系統。
過程二,作出判斷。在解釋情境的基礎上,個體從各種可能的行動中決定其中的哪一個在道德上是正確的,這也就是作出道德判斷的過程。 以皮亞傑和科爾伯格為代表的道德認知發展學家在這方面已有大量研究和成果。他們向個體直接呈示道德問題的情境,要求對此作出選擇判斷並陳述其理由,從而了解他們道德推理的依據和道德思維的框架。由此,他們發現了個體道德判斷的圖式和發展階段,而公正觀(感)則是圖式和發展階段的核心問題,它幫助個體對社會情境作出何為道德上是對的判斷。
雷斯特本人於70年代中期以來所進行的「確定問題測驗(DIT)」也與這「過程二」有關。該測驗仍以科爾伯格揭示的道德發展階段為基礎,以兩難道德情境為材料。但該測驗具有的簡潔、易學、易用的特點,使其在80年代初得到了廣泛的使用。「確定問題測驗」即「DIT」是當代了解個體道德判斷在方法技術上的一個突破性的進展。 過程三,道德抉擇。在道德判斷的基礎上,個體對自己認為在道德上是對的那個行動所賦予的道德價值超過了其他觀念的價值,從而可作出把認識和判斷付之以行動的抉擇。這是一個涉及道德行動的決策過程,有賴於個體的道德價值觀在其價值觀體系中處於相對優於其他價值觀的地位。
雷斯特認為,這一過程是判斷與行動、認識與行為之間的必要環節。基於道德判斷的道德價值觀常常不是個體唯一的價值觀,非道德的價值觀念常頗具誘惑力而使個體不能遵循道德判斷去作出相應的道德抉擇。如在達蒙的研究中,先讓被試說出把一定數量的糖果分給做了手工的兒童時自認為是公正的分配方案,然後讓被試真的去實施,結果是相當部分的被試偏離原來的方案而給自己留下了較多的一份。這表明了被試原來的認知向另外更重要的動因妥協了。 究竟是什麼促使個體把道德價值觀置於其他的價值觀念之上,是什麼能使個體從道德判斷的認識繼而過渡到作出道德行為的抉擇?雷斯特指出,對這一道德抉擇的過程至今研究得不夠,但從已有的心理學理論觀點中還是可以找到答案的。對此,雷斯特列出了八種理論觀點及其代表人物,它們是: 1、個體行為之所以能夠是道德的,是因為進化使利他主義成為了人的遺傳基因。如威爾遜等。 2、良心使所有的人循規蹈矩,是害羞、內疚、懼怕促使個體變得道德。如阿倫弗里德、艾森克等。 3、個體的道德,只是因其反應獲得了強化和模仿的機會,也可以說個體中是「學會」了社會行為而已。如班圖拉、戈爾戴蒙德等。 4、需要建立一個理想的社會,這樣的社會離不開社會性合作,個體本人則是其中休戚與共的一員,這種認識是個體道德的動力。如杜威、皮亞傑等。 5、道德動機源自對那些比自我更為偉大的東西,如國家、上帝、神、宗教等的敬畏感或自我服從感。如德克海姆、埃里克森等。 6、移情是利他主義、個體道德行為的基礎。如霍夫曼等。 7、生活在建立了公正和關懷關系的環境中,其結果會使個體承擔起道德義務。如羅爾斯、科爾伯格等。 8、關心自我完善、關心自我同一性,這是促成道德行為的動因。如布萊西、達蒙等。 雷斯特建議,道德抉擇過程的研究不妨這樣入手:針對特定情境,上述諸觀點中究竟哪一咱或哪些才起著作用以及起了多大作用。 過程四,實施行為。在道德抉擇的基礎上,個體就得進一步把道德意向具體轉化為道德行動。這一把意向外化或物化為行動的過程不僅需要個體具有相應的體能和技能,而且需要個體能明確行動的具體步驟,克服可能出現的阻礙,戰勝疲勞和挫折,排除分心和干擾。 雷斯特通過引用已有的若干心理學研究指出了影響這一過程的重要因素。如克雷布斯研究欺騙行為時,對被試不僅按道德認知水平而且還按「自我力量」、「自我管理」加以分類,結果發現後者同樣是欺騙行為的一個重要因素。又如,米切爾在研究有關的認知轉換技術對行為的作用後指出,掌握並運用這類技術會使個體在努力追求自己目的的過程中提高自我控制的能力,抵禦可能面臨的極大的情境壓力。又如,馬斯特斯和桑特羅克的研究認為,由某種認知引發的積極的情感狀態是與堅持有成效的工作密切聯系的,個體對行為性質和成效的期望會決定他是否去從事某種活動、願付出多大努力克服困難和克服消極體驗而堅持下去。再如,倫敦的訪談調查表明,「社會性肯定」也是影響行為的一個因素。 雷斯特的上述四個過程組成的模型就是這樣勾劃了個體從面臨道德情境到形成道德行動所經過的心理歷程。這四個過程既不是指個體所具有的基本特質,也不表示一個理想的有道德的人應具有的四種美德。 雷斯礦物質 模型中的每一過程各有其自己的功能。一個人有能力處理某一過程,卻未必有能力勝任另一過程的處理。如能作出復雜判斷、推理的人卻有可能不去實施行動過程,付之以行動並能持之以恆的人卻可能基於相當簡單的判斷和推理。 雷斯特的模型指出了產生道德行為的合乎邏輯的發展過程,但這不是說組成模型的四個過程必然是隨時間推移的一個線性過程。如一個人在確定什麼在道德上是對的,即作出道德判斷時(過程二),可能反過來又會影響這個人對情境有新的或進一步的理解和解釋(過程一)。 雷斯特模型的四個過程之間也存在著交互作用和影響。這方面已有實證研究,較突出的有達利和巴特森的研究,以及施瓦茨的兩項研究。前者發現,當前情境的行為(屬過程四)會影響對情境中新因素的敏感性及認知加工(屬過程一),一個人對某一過程的專注會使他對其他刺激或過程的反應變得遲鈍。後者發現,個體會作出防禦性評價來否認或減輕自己的道德責任感,比如,在過程二和過程三以後,表境的道德意義和個人的道德行動代價變得清楚了,個體會防禦性地重新注釋情境,或者對受害者的大辯論況作較低的評估(屬過程一),以求付出較小代價而又不受良心譴責。 雷斯特模型的四過程,雖與道德認識、情感、意志、行為有聯系,但已不是單一的品德心理成分。如過程一解釋情境時總會有相應的情感喚起,過程二作出判斷時還受過程一形成的情緒狀態和情感體驗所影響,實施行為的過程四更離不開認知、情感和意志活動了。 總之,雷斯特的道德心理模型否定了種種道德發展理論用某個單一的變數或心理成分來表示的做法,而能綜合地考慮知、情、意、行的各種心理活動。該模型實證地指出了個體從面對情境到產生行動的合乎邏輯的心理過程,縱向地剖析了這些過程中的心理活動及交互作用。這種動態的、更貼近生活實際的研究提供了理解個體何以有「德行」的分析框架,能更真實地反映個體道德品質形成的全貌。該模型對道德教育也有啟示,道德教育雖可以著眼於道德品質的諸心理成分,但還可以從對環境的感知到身體力行這樣一個縱向的全過程的各個環節入手。從該模型的研究動態來看,組成模型的四過程的研究深度依次是,過程二即道德判斷最為廣泛和深入,其次是過程一即解釋情境,再次是過程的各個環節入手。從該模型的研究動態來看,組成模型的四過程的研究深度依次是,過程二即道德判斷最為廣泛和深入,其次是過程一即解釋情境,再次是過程四即實施行為,最後是過程三即道德抉擇,故尚有許多工作有待進行,以完善和充實該模型。

『柒』 心理學上說的三個我是指什麼

心理學上說的三個我是指弗洛伊德提出的「本我」(完全潛意識)代表慾望,受意識遏抑;「自我」(大部分有意識)負責處理現實世界的事情;「超我」(部分有意識)是良知或內在的道德判斷。
弗洛伊德將人格結構分成三個層次:本我、自我、 超我。本我是先天的本能,慾望所組成的能量系統,包括各種生理需要。自我位於人格結構的中間層,它一方面調節著本我,一方面又受制於超我,遵循現實原則。超我是由社會規范、倫理道德、價值觀念內化而來,追求完善的境界。
本我即原我,是指原始的自己,包含生存所需的基本慾望、沖動和生命力。本我是一切心理能量之源,本我按快樂原則行事,它不理會社會道德、外在的行為規范,它唯一的要求是獲得快樂,避免痛苦,本我的目標乃是求得個體的舒適,生存及繁殖,它是無意識的,不被個體所覺察。
「自我」是人的理性部分,往往處於社會生活的現實要求、超我的道德追求與本我的利益追求之間,按照現實原則協調矛盾,盡可能地尋找權宜之計,是個體最終行為表現的決策者,時而管理本我,時而服從超我。只有自我知道活動的目的和方向。
超我是人格系統中專管道德的司法部門。它由人的道德律、自我理想等所構成,可簡單區分為「理想」、「良心」兩個層次,在「理想」中既包括自我理想,又包括社會理想。它是自我的產物,是自我傾向於社會外界那方面的因素生出的。
搜狗問問
(7)心理學道德律擴展閱讀:
在弗洛伊德的理論中,意識所分為的三部分,即本我,自我,超我構成了人的完整的人格。
人的一切心理活動都可以從他們之間的聯系中得到合理的解釋,自我是永久存在的,而超我和本我又幾乎是永久對立的,為了協調本我和超我之間的矛盾,自我需要進行調節。
若個人承受的來自本我、超我和外界壓力過大而產生焦慮時,自我就會幫助啟動防禦機制。防禦機制有:壓抑、否認、退行、抵消、投射、升華等等。
其實很好理解,簡單來說,本我是人的本能,超我是我們的理想化目標,自我則是二者沖突時的調節者。

『捌』 教育心理學 根據道德認識的發展規律,怎樣培養學生的道德判斷能力和道德信念

西方關於道德發展主要有三種理論:精神分析派(代表人物弗洛伊德 Freud 和埃里克森 Erickson)、 社會學習理論(代表人物班杜拉 Banra)、和認知發展(代表人物皮亞傑 Piaget 和科爾伯格Kohlberg)。你說的道德認識應該是最後一種,皮亞傑和科爾伯格的階段論,具體如下。根據這兩種階段論就可以相應地增強教師的意識,設計相應的培養發展學生道德的策略和教育活動,比如教室禮節、學習小組、主題值日安排、參觀慰問、志願服務、讀書報告等等。

以下內容來自網路文庫: http://wenku..com/link?url=W4EnMc_8VMbrNmkg8KfRnzDN0B--0vP94tUxX3B9-bzpolo06o8H4lsDAcSO5ojcrtuf7
文後的參考文編標的是:
陳幗眉:《學前心理學》,人民教育出版社,1989年版
王長樂:《試論柯爾伯格的道德認知發展理論對我國高校德育教學的啟迪》論文
------------------------------------------------------------
皮亞傑認為兒童的道德認知發展經歷四個階段:

1.自我中心主義(2~5歲):從兒童開始模仿別人接受規則開始,但由於跟成人或同伴之間還沒有相互合作關系,兒童總是按照自己的想法去接受規則的。此時,促進兒童之間的形成合作關系,是使兒童擺脫這種自我中心主義的唯一的方法。
2.權威階段(6~8歲):在這個階段,兒童的道德生活是幾乎完全服從權威為特徵。服從權威的力量是一種約束的道德判斷和道德品質,它起源於幼兒期的道德的自我中心主義。皮亞傑把兒童絕對馴服地服從規則要求的傾向稱為道德實在論。成人的約束和濫用權威對兒童的道德發展是極其有害的 。
3.可逆性階段(8~10歲)在這個階段,兒童的道德判斷不再是以單方面服從權威為特徵,而是以相互遵從規則為特徵。在這一階段兒童已不把准則看成不可改變的,而把它看作同伴間相互約定的。
4.公正階段(11~12歲)這一階段的兒童的公正觀念是從可逆的道德觀念脫胎而來的。他們開始傾向於主持公正、平等。
------------------------------------------------------------
科爾伯格將兒童品德的發展分為三個水平和六個階段:

第一級水平:前習俗水平(0—9歲)主要依照行為的直接後果及與自己的利害關系判斷行為的好壞。
第一階段:服從與懲罰定向。依照行為的直接後果判斷行為的好壞。
第二階段:樸素的利己主義定向。依照活動是否符合自己的利益或要求來判斷。

第二級水平:習俗水平(9-15歲)依照行為是否有利於維護社會秩序及他人願望來進行道德判斷。
第三階段:好孩子定向。凡是能取悅於別人,幫助別人滿足願望的行為就是好的,否則就是壞的
第四階段:維護權威階段和社會秩序的定向。凡是尊重權威、維護社會秩序的行為就是好的行為,否則就是壞的。

第三級水平:後習俗階段(16—成年)主要依照個人的道德准則及良知進行道德判斷。
第五階段:社會契約定向。能意識到道德准則是社會契約,不合理是可以修改。
第六階段:普遍的道德原則定向。已經具有抽象的以尊重人和人的良心為基礎的道德觀。
------------------------------------------------------------

熱點內容
建設行政法律 發布:2025-01-20 11:38:59 瀏覽:835
勞動合同法一月半離職可以 發布:2025-01-20 11:32:48 瀏覽:749
礦井工作條例 發布:2025-01-20 10:03:54 瀏覽:225
行政法主體有哪些 發布:2025-01-20 09:29:09 瀏覽:906
法學的權利與義務 發布:2025-01-20 08:42:12 瀏覽:112
山東司法廳副廳長 發布:2025-01-20 08:31:04 瀏覽:613
現行環保行政法規目錄 發布:2025-01-20 08:29:36 瀏覽:78
偵查學法學 發布:2025-01-20 08:20:40 瀏覽:5
勞動法解聘書面通知 發布:2025-01-20 08:01:57 瀏覽:396
婚姻法涉及計劃生育的規定 發布:2025-01-20 08:00:38 瀏覽:8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