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發展六階段
Ⅰ 科爾伯格的三水平六階段理論該怎麼解釋,
科爾伯格的道德發展階段理論在教師資格考試中的一個心理學常考點,一般會以客觀題的形式進行考察。因為科爾伯格把人的道德發展分為了三個水平,每個水平包含兩個階段,所以一般我們也把他的理論稱之為「三水平六階段」。
科爾伯格的研究方法叫做「道德兩難故事法」,其中最經典的一個故事是「漢斯偷葯」。故事的主要情節是這樣的:歐洲有個婦人患了癌症,生命垂危。醫生認為只有本城一個葯劑師發明的鐳才能治好她。病婦的丈夫漢斯找到葯劑師,卻被索價2000元,這個葯價足足高出了葯成本的十倍。漢斯只能到處借錢,可最後只湊夠1000元。漢斯不得已,只好懇求葯劑師,便宜一點賣給他或者允許他賒賬,以便能快點救活妻子。但葯劑師一口回絕他,說:"不成!我研製此葯就是為了賺錢。"漢斯因此走投無路,於是乎他想到了一個辦法,在夜黑風高的晚上,撬開葯劑師的店門,為妻子偷來了葯。
故事講完以後,研究者會向被研究的兒童提出問題:這個丈夫應該這樣做嗎?科爾伯格帶著問題,採用縱向法,對72名10~26歲男孩的道德判斷進行長達10年的跟蹤測量,並對所得結果在其他國家進行驗證。最終,柯爾伯格於1969年提出三水平六階段道德發展理論,如下:
1.前習俗水平(0~9歲)
這一水平的兒童的道德判斷著眼於人物行為的具體結果和自身的利害關系,包括兩個階段:
(1)服從與懲罰的道德定向階段
這一階段的兒童以懲罰與服從為導向,由於害怕懲罰而盲目服從成人或權威。道德判斷的根據是是否受到懲罰,認為凡是免受懲罰的行為都是好的,遭到批評、指責的行為都是壞的,缺乏是非善惡的觀念。所以這個階段的兒童會回答不該去偷葯,因為偷葯會受到懲罰,是不好的。
(2)相對功利道德定向階段
這一階段的兒童對行為的好壞的評價首先是看能否滿足自己的需要,有時也包括是否符合別人的需要,稍稍反映了人與人之間的關系,但把這種關系看成類似買賣的關系,認為有利益的就是好的。所以這時候兒童會在回答之前會想知道漢斯的妻子對他好不好?如果好,他們就覺得漢斯應該偷葯,因為把妻子救活符合他自己的利益;如果不好,他們就覺得漢斯不應該偷葯,因為不符合他的利益。
2.習俗水平(9~16歲)
這一水平的兒童的特點是:能了解、認識社會行為規范,意識到人的行為要符合社會輿論的希望和規范的要求,並遵守、執行這些規范。包括一下兩個階段:
(3)尋求認可(或好孩子)定向階段
此階段的兒童以人際關系的和諧為導向,對道德行為的平價標準是看是否被人喜歡,是否對別人有幫助,是否會受到贊揚。為了贏得別人的贊同,當個好孩子,就應當遵守規則。所以這個時期的兒童會想知道其他人是怎麼看的?如果大多數人都支持漢斯偷葯,那麼他們就覺得應該偷葯,因為偷葯符合大家的意見;如果大部分人都反對漢斯偷葯,那麼他們也會覺得不應該偷葯,因為偷葯不符合大家的意見。
(4)維護權威或秩序的道德定向階段
此階段的兒童以服從權威為導向,服從社會規范,遵守公共秩序,尊重法律的權威,以法制觀念判斷是非,知法守法。所以處在這個階段的兒童會回答不該偷葯,因為偷葯觸犯了法律,是不好的。
3.後習俗水平(16歲之後)
該水平的特點是:道德判斷超出世俗的法律與權威的標准,而以普遍的道德原則和良心為行為的基本依據。包括以下兩個階段:
(5)社會契約定向階段
這一階段的兒童認識到法律、社會道德准則僅僅是一種社會契約,是大家商定的,是可以改變的,一般他們不違反法律和道德准則,但不用單一的規則去評價人的行為,表現出一定的靈活性。所以這時兒童會覺得既然漢斯偷葯救人會觸犯法律,那麼說明現在的法律考慮的還不夠多,應該進一步修改。
(6)普遍原則的道德定向階段
此階段的個體判斷是非不受外界的法律和規則的限制,而是以不成文的、帶有普遍意義的道德原則:如正義、公平、平等、個人的尊嚴、良心、良知、生命的價值、自由等為依據。在這個階段的兒童會認為人類普遍的道義高於一切,沒有什麼是比人的生命更加重要的,所以他們會認為漢斯無論如何也該去偷葯。
Ⅱ 人的身心發展的規律與特點shi
人的身心發展規律
教育一直在追尋著人的發展規律。從古代三哲開始就探尋著如何根據人的身體和心理生長變化的規律來教育人。
有關人的科學為我們揭示的關於人的身心發展的知識可以稱之為規律的,到目前為止還只是以下的幾方面:
第一, 人的身心發展具有順序性
身體方面:先頭部後四肢、先中心後邊緣;
心理方面:具體形象思維到抽象邏輯思維;機械記憶到意義記憶;無意識記憶到有意識記憶;由一般情緒到高級情感。
兒童的認知遵循著這樣的發展規律:動作感知——前運算——具體運算——形式運算。這是一個不可逆的過程,前後順序是不變的。
第一階段是感知運動階段。從出生到2歲,相當於嬰兒期。此階段兒童還沒有語言和思維,主要靠感覺和動作探索周圍世界,逐漸形成物體永存性觀念。
第二階段,2-7歲,相當於嬰兒期。此階段兒童各種感覺運動行為模式開始內化而成為表象或形象思維,特別是由於語言的出現和發展,促使兒童日益頻繁地用表象符號來代替或重現外界事物,出現了表象思維。此階段的主要特點:(1)相對具體性。兒童開始依賴表象進行思維,但還不能進行運算思維。(2)不可逆性。(3)自我中心性。兒童只能站在他的經驗的中心,只有參照他自己才能理解別的事物,而認識不到還有他人或外界事物的存在,也認識不到自己的思維過程。故又稱為自我中心思維階段。這一階段分為兩個小階段。2-4歲為前概念或象徵思維階段,即兒童開始出現憑借語言符號象徵游戲、延遲模仿等示意手段表徵外在客體的能力,但此時思維具有前概念性,徘徊於概念的一般性與組成部分的個別性之間。4-7歲為直覺思維階段,即兒童此時已開始從前概念思維向運算思維階段過渡,但他們的判斷仍受直覺自動調節的限制。此階段的思維既沒有運算的可逆性,也沒有守恆的基本形式,尚停留在半象徵性的思維狀態之中。
第三階段是具體運算階段,7-11歲,相當於小學階段。兒童開始具有邏輯思維和真正運算的能力,先後獲得各種守恆概念,但運算的形式和內容仍以具體事物為依據。7歲左右的兒童能夠在心理上對珠子進行運算,並認為把珠子散開和埃緊是兩個相反而又互補的運動,重新排列珠子可使它恢復到起始狀態。這說明此時兒童的思想開始又較大的易變性,出現可逆性,能解決守恆問題,可憑借具體事物或形象進行邏輯分類和認識邏輯關系。但是,這種運算仍有其局限性。其一是這一水平的運算還不具有足夠的形式化,尚脫離不了具體事物或形象的支持。其二是運算還是零散的、孤立的,不能組成完整的系統。
第四階段是形式運算階段,始於青春前期,約11、12歲,接近於成人的思維。這一階段兒童不再靠具體事物來運算,而能對抽象的和表徵的材料進行邏輯運算。與具體運算階段相比,此階段的兒童思維發生了四種變化:
1.能夠進行假設—演繹推理:首先對事物提出一些假設,然後從假設推演出某些邏輯結論。
2.能夠進行命題邏輯思維:能夠在擺脫實際內容的情況下,對一系列推理的正確性進行評價,在不受命題性質束縛的情況下建立前提與結論間的邏輯聯系。
3.能夠在頭腦中把形式和內容完全分開:他們的認識能超越於現實本身,無需具體事物作為中介,把握抽象概念,進行形式推理。
4.能夠形成兩種形式運算的認知結構:一是組合系統;二是四群運算。兒童到了這個階段,已經能夠用這些結構形式來解決各種邏輯問題,表明他們的思維已經接近或基本達到成人的成熟水平。
皮亞傑揭示了認識的發生學原理,揭示了兒童認識發展的階段性特點。
根據皮亞傑的理論,柯爾伯格研究了人的道德認知的發展階段,他研究得出的結論是:人的道德認知也是有發展的順序的,其順序是前世俗水平——世俗水平——後世俗水平。三種水平又各分成兩個階段,故又可以分成六個階段:第一個階段是懲罰與服從取向階段;第二個階段是工具性的相對主義取向階段;第三個階段是人際協調取向階段;第四個階段是維護權威或秩序的道德取向階段;第五個階段是社會契約的取向階段;第六個階段是普遍的道德原則取向階段。
科爾伯格用一個兩難故事——海因茨偷葯的故事來測定兒童的道德認知發展水平。
聽完故事兒童要回答如下問題:海因茨該不該偷葯?為什麼?葯劑師不賣給海因茨葯對不對?為什麼?法官給不該判海因茨有罪?為什麼?
兒童對問題的回答,表現出兒童的道德認知發展的三水平六階段:
第一水平前世俗水平,0-9歲。主要特徵是著眼於人物行為的具體結果與關心自身利害。這個水平分兩個階段:
第一階段是懲罰與服從階段。出於這階段的兒童判斷海因茨該不該偷要主要是看他是不是會受到懲罰,有沒有人批評指責他。
第二階段是工具性的相對主義取向階段。處於這個階段的兒童評價行為是非首先是看是否符合自己的需要,但有時也包括別人的需要,把人與人之間的關系看成是類似買賣的關系,以自己的利益為根據來評價行為的好壞。
第二水平世俗水平。9-15歲,主要特徵是滿足社會的期望,較多地關心他人的需要。這個水平分兩個階段:
第一階段是懲罰與服從階段。出於這階段的兒童判斷海因茨該不該偷要主要是看他是不是會受到懲罰,有沒有人批評指責他。
第二階段是工具性的相對主義取向階段。處於這個階段的兒童評價行為是非首先是看是否符合自己的需要,但有時也包括別人的需要,把人與人之間的關系看成是類似買賣的關系,以自己的利益為根據來評價行為的好壞。
第二水平世俗水平。9-15歲,主要特徵是滿足社會的期望,較多地關心他人的需要。這個水平分兩個階段:
第三階段是人際協調取向。這一階段兒童看一個人行為正確與否,主要看是否別人喜歡,對別人是否有利,是否能受到別人的贊揚或肯定。
第四階段是維護權威或秩序的道德取向。能夠認識到個人有維護社會秩序的責任感,應遵守已建立的權威或制度。兒童道德發展到這一階段時仍沒有超越常規的准則和外部社會的某種期望,仍能尊重世俗社會的存在。
第三水平後世俗水平,也叫普遍性原則地道德水平。16歲以後。分兩個階段:
第五階段是社會契約的取向階段。能夠認識到法律或習俗僅是一種社會契約,是大家商定的,是可以修改的。主張不違反絕大多數人的意願和幸福,但不主張用單一規則衡量人的行為。
第六階段,普遍的道德原則取向階段。這個階段的人們不僅從適合法律的准則,還從不成文的,但具有普遍意義的道德准則方面對道德行為加以判斷。認為個人為堅持崇高原則忍辱負重,甚至做出犧牲是高尚的,每個人都該效仿這種獻身精神。這階段道德判斷已超過某些社會規章制度,已開始在道德的本質上考察問題。
科爾伯格認為。人的道德發展是向上的,按順序進行的,沒有跳躍。向上、按序、無逆轉、無跳躍是科爾伯格道德發展階段論的特徵。
科爾伯格的道德發展理論,揭示了人的道德發展的階段性特徵。他的階段劃分,目前已發現存在一些問題。但,畢竟在道德認知發展階段的認識方面取得了一些成就。在兒童期,在前世俗階段,對兒童的教育,不能僅僅是靠說教,他們的認知發展水平,決定兒童並不能理解社會的道德規范,更多的是看行為的結果是否受懲罰和個人的實際利益。因此對兒童進行行為規范的行為訓練就成為可能和必要。
在20世紀心理學上的重大的兩項成果都是從認知的領域取得的突破性成果。可見,人類對自己的認識還只是剛剛起步,還有很多領域屬空白,需要去開拓。人們已經發現皮亞傑的理論中還有很多無法解釋的地方和不夠確切的東西。柯爾伯格的理論中也有不符合事實之處。因此,所謂的規律是相對的,我們不能教條地理解。其實,人是復雜的,對人類來說,大體上是這樣的發展順序,但落實到具體的個人,就會有一些差異。
第二,人的身心發展具有階段性
根據生理年齡和心理發展特點劃分階段:乳兒期(零歲至一歲);嬰兒期(一歲至三歲);幼兒期(三歲至六歲);兒童期(六歲至十一二歲);少年期(十一二歲至十四五歲);青年初期(十四五歲至十七八歲)。
從古到今,人們努力劃分人的受教育階段,以實施恰切的教育。比如,柏拉圖在他的理想國中,就對人的教育作了如下的分期:出生到三歲,家庭教育,又挑選的女僕照看;三歲到六歲在神廟的游戲場,講故事,游戲,唱歌,道德情感教育;六歲到十七歲進初等學校;十七歲到二十歲,進入青年軍事訓練團,是意志教育階段;二十歲到三十歲,發展智慧階段;三十歲到三十五歲,專攻辯證法,培養國家官吏;三十五歲到五十歲,哲學王培養階段。
據說亞里斯多德是最早提出按年齡劃分教育階段,及在各年齡階段教育的要求、組織、內容和方法等具體措施的人。他把一個人受教育的年齡按每七年為一自然階段劃分為三個時期。
第一個的時期零歲到七歲,亞里士多德認為在這個時期里,應適應自然,以兒童身體的發育成長為主。首先要特別重視對嬰兒的撫育,因為這對以後體育的發展有很大的影響。這時要多食含乳分最多的食物。五歲以前,要通過游戲多進行身體的活動。要注意保護兒童脆弱的肢體,免於骨骼彎曲,應漸進地進行使兒童習於忍受寒冷的鍛煉。五歲以後可開始課業的學習,但注意不宜過重以免妨礙身體發育,並仍應有充分活動以免肢體不靈。在這一時期,除游戲外,多聽神話故事是很有必要的。
第二個時期七到十四歲,進行相當於初等學校教育階段的教育。這一階段要發展非理性靈魂,以情感道德教育為主。亞里士多德認為兒童從七歲開始就要送到國家辦的學校學習,直到十四歲都在實施和諧的教育。音樂教育是和諧教育的核心部分。
第三時期十四到二十一歲,發展理智靈魂階段,這個時期更重視純粹的科學和哲學的探討。亞里士多德認為學科既能體現以智育為主的要求,又能進行純哲理的探索,並進而發展理智靈魂,以實現最高目標。
亞里士多德的年齡分期教育階段論,是以人的和諧發展為目標劃分的教育階段理論。是按照道德、情感、理智的發展階段設計的教育階段論。
前面介紹的皮亞傑的理論,是從人的認知發展的角度,證明了人的認知發展也是具有階段性特點的。
再介紹一個社會人格階段理論。人的心理發展不僅是認知的發展還包括人格的發展。埃里克森的研究表明,人的人格發展也是有階段性的,是一個逐漸形成的過程,必須經歷幾個順序不變的階段。每一個階段都有一個由生物學的成熟與社會文化環境、社會期望之間的沖突和矛盾所決定的發展危機。成功而合理地解決每個階段的危機或沖突,將導致個體形成積極的人格特徵,有助於發展健全的人格;個體解決發展危機的成功程度一般都處在從積極到消極連續過程中的兩個極端之間的某一點上。人格發展的各階段之間是相互聯系的,每一階段都從它的前一階段中開始和發展起來,然後又並存於後繼各階段之中。後期階段的成功依賴於早期階段危機解決的程度,而後期階段仍有可能產生先前已解決的沖突。
埃里克森認為,人格的發展貫穿個體的一生,整個發展過程可以劃分為八個階段。前五個階段是屬於兒童成長和接受教育的時期。這里介紹前五個階段的人格發展的特點。
第一階段,0-1.5歲,將遇到信任與不信任的矛盾沖突,解決不好會發生信任危機。嬰兒從給予他的照料中獲得這種社會態度。如果父母照料得好,嬰兒就會對父母產生一種信任感,認為這個世界是安全而可信賴的地方。這種對人對環境的基本信任感是形成健康個性品質的基礎,是以後各個時期發展的基礎,其中最重要的是青年時期發展起來的同一性的基礎。
第二階段,2-3歲,將遇到自主與羞恥、懷疑的矛盾沖突。隨著信任感的確立,兒童開始與父母分離,初步嘗試獨立處理事情。如果父母允許幼兒去做他們力所能及的事,鼓勵幼兒的獨立探索願望,幼兒就會逐漸認識自己的能力,養成自動自主的人格。
第三階段,4-5歲,將遇到主動與內疚的矛盾與沖突。
由於身體活動和語言能力的發展,兒童有可能把他的活動范圍擴展到家庭之外,兒童喜歡嘗試探索環境,承擔並學習掌握新的任務。此時如果父母或教師對兒童遇到的問題耐心聽取,細心回答,對兒童的建議給予適當的鼓勵或妥善的處理,則兒童不僅發展了主動性,還能培養明辨是非的道德感。反之,如果父母對兒童的問題感到不耐煩或嘲笑兒童的活動,兒童就會對自己的活動產生內疚感。有時,當兒童的主動性與別人的主動性產生沖突時,也有可能引發內疚感。
第四階段,6-11歲,將遇到勤奮與自卑的矛盾與沖突。兒童進入學校,第一次接受社會賦予他完成的社會任務。他們追求工作任務完成時所獲得的成就感及由此成就所帶來的師長的認可與贊許,會給兒童以樂觀、進取和勤奮的人格。該階段影響兒童活動的主要因素已由父母轉向同伴、學校和其他社會機構。埃里克森指出,許多人對工作和學習的態度習慣可以追溯到本階段的勤奮感。
第五階段,12-18歲,將遇到自我同一性和角色混亂之間的矛盾與沖突。
自我同一性指個體組織自己的動機、能力、信仰及其活動經驗而形成的有關自我的一致性形象。如果青少年不能整合這些方面和各種選擇,或者他們根本無法在其中進行選擇,就會導致角色混亂。
新的研究成果表明,青少年在探求自我同一性實現的過程中,可能存在四種情況。一種是,同一性成功,指通過對各種現實選擇的考慮,個體已採取決定並追求自己目標的完成。第二種是同一性排斥,指個體過早提停止對同一性的探求,而認同於他人(通常是父母)的目標、價值觀及生活方式。第三種是同一性混亂,指個體沒有清晰的自我同一性。他們沒有確定的人生取向,對自我價值、人生觀及職業選擇等問題往往採取逃避的態度,不肯加以認真考慮。第四種是同一性延遲,指青少年廣泛嘗試各種價值觀念、人生取向及職業選擇,而把對自我確定的生活方式的思考與選擇推遲一段時期。這種延遲現象是很普遍的,特別在現代社會中,他有助於個體通過親身體驗而形成更為牢固的、積極的、更富有創造性的同一感。
埃里克森的人格發展階段理論,揭示了人格發展的階段性特徵,指明了每個發展階段的教育任務與方法。在人的發展的各個時期都要遇到矛盾和危機,如果能夠解決危機形成積極的人格,就可以順利成長。前一階段的危機不得解決就將影響到後一階段的人格的健康發展。我們通常不在意嬰兒期的兒童,實際上,在嬰兒期,兒童的信任感能否建立起來將對其一生的積極的人格形成起著很重要的影響作用。因此,必須注意人發展的階段性特徵。無論是人的認知還是人格的發展都是有階段性的。必須遵循階段性特點,施加合理的影響。
第三,人的身心發展具有不均衡性
指人的身心發展的非等速、非直線的特性。
生理方面:發育高峰——第一年;青春期。
心理方面:最佳期和關鍵期。
在學校教育階段兒童身心發展的關鍵期是青春期這個時期的學生,身心變化最大,教育上的問題也最多。
第四,人的身心發展具有個別差異性
群體差異:男女性別差異。
個體差異:同一方面發展速度和水平不同;不同方面的發展差異,個性、心理傾向不同。
我們似乎已經認識到人的身心發展具有個別差異,但是在教育中卻常常是不顧個別差異。個性上的差異更是不能允許表現,常常被視做異端,予以壓制或糾正。
現在多元智能理論也很有力地證明了人的個別差異性,只是在教育教學中很難照顧到不同智能類型的人。
關於人的發展規律,我們就只懂得這些。而這些所謂的規律,在我們看來已經成為常識。我們都懂兒童發展具有個性差異,可是在現實生活中很多事卻很難解釋。我們知道人的發展是不同的,可是在教育中,卻不能夠區別對待兒童。我們總是用同一把尺子去衡量不同的人,不合尺度的就視為是有問題,或者差生。
在人的身心發展規律的認識方面,我們不足之處在於脫離開具體的人來具體地分析和對待發展中的人。為了每一個孩子——如果教育能有這樣的理念,人的身心發展理論就可以從每一個兒童的發展特點出發進行教育。
Ⅲ 怎樣理解柯爾伯格的道德認知發展林論
柯爾伯格把兒童道德發展的六個階段分成三種道德水平:
第一階段,兒童認識不到他人的利益,其道德行為是出於對不良行為將要受到懲罰的恐懼。
在第二階段,兒童開始意識到別人的利益和需要,但他們的道德行為是為了得到別人的回報的同樣的道德行為。這時,良好行為的本質是兒童為了滿足自身需要而對情境施行的控制。
在道德-發展到第二種水平時,習俗道德作為人際關系中個體角色認知的一部分開始時發揮作用。在第三階段,兒童的道德行為是為了達到他人對自己的期望並維持與他人之間的信任和忠誠的關系。按照柯爾伯格的觀點,正是在此期間,金科玉律式思維開始出現,而且兒童開始關注其他人的感受。
到了第四階段,兒童開始意識到法律和秩序的存在,並表現出對法律和秩序的尊重。在此階段的兒童從更大的社會系統的角度看待事物,並以行為是否遵紀守法為衡量好公民的尺度。他們對現有的社會秩序表示認同,並認為遵守法律的行為都是好的。
當一個人進入第三種水平時,他的道德判斷開始超越現有的法律。在第五階段,人們開始承認某些法律比另外一些法律好。現實中有合情不合法的事,也有合法不合情的事。處於些階段的個體仍相信,為了維護社會和諧人們應該遵守法律,但他們也會通過特定的程序對法律的修正。柯爾伯格聲稱,這一階段的人在嘗試調和道德和法律時將面臨沖突。
最後,如果一個人達到目的了第六階段,他或也的道德判斷將建立在對普遍道德行為准則的信仰之上,當法律與道德准則相沖突時,個體將依據他/她的道德准則 做出決定而不考慮法律。決定道德的將是個體內在的良心。
柯爾伯格的道德階段論至關重要的一點是:各種水平的道德推理是隨著年齡增長而發展的。隨著年齡的增長,兒童更多地使用高級階段的道德推理來回答問題。在討論中柯爾伯格指出,對於兒童而言,這一過程不應被簡單地視為成人通過口頭解釋和懲罰使其道德准則同化和內化為兒童的一部分,而應被視為一種兒童與社會和文化環境相互作用而-發展起來的道德誰知結構。
另一項研究通過考察成人旁觀者如何影響兒童和青少年對做壞事者的情緒判斷來修改柯爾伯格的觀點。研究發現:總的說來,年齡在2~7歲的兒童的道德判斷受成年旁觀者對錯誤行為的反應的影響較大。然而,10歲以上的兒童和青年被試則根據行為自身的道德標准進行判斷且不受他人反應影響。
Ⅳ 皮亞傑的認知發展分為哪幾個階段
皮亞傑把認知發展視為認知結構的發展過程,以認知結構為依據區分心理發展階段。他把認知發展分為四個階段。
1、感知運動階段 Sensorimotor Stage(0—2歲左右)
這個階段的兒童的主要認知結構是感知運動圖式,兒童藉助這種圖式可以協調感知輸入和動作反應,從而依靠動作去適應環境。通過這一階段,兒童從一個僅僅具有反射行為的個體逐漸發展成為對其日常生活環境有初步了解的問題解決者。
2、前運算階段 Preoperational Stage(2—6、7歲)
兒童將感知動作內化為表象,建立了符號功能,可憑借心理符號(主要是表象)進行思維,從而使思維有了質的飛躍。
3、具體運算階段 Concrete Operations Stage(6、7歲一1 1、12歲)
在本階段內,兒童的認知結構由前運算階段的表象圖式演化為運算圖式。具體運算思維的特點:具有守恆性、脫自我中心性和可逆性。皮亞傑認為,該時期的心理操作著眼於抽象概念,屬於運算性(邏輯性)的,但思維活動需要具體內容的支持。
4、形式運算階段 Formal Operations Stage(1 1、12歲及以後)
這個時期,兒童思維發展到抽象邏輯推理水平。
(4)道德發展六階段擴展閱讀:
皮亞傑認為,在個體從出生到成熟的發展過程中,認知結構在與環境的相互作用中不斷重構,從而表現出具有不同質的不同階段,他把兒童思維的發展分為四個階段,並不是所有兒童都在同一年齡完成相同的階段。
然而,他們通過各個階段的順序是一致的。前一階段是達到後一階段的前提。階段的發展不是間斷性的跳躍,而是逐漸、持續的變化。
參考資料來源:
網路-認知發展理論
網路-認知發展階段論
Ⅳ 勞倫斯·科爾伯格認為道德的發展過程分為哪六個階段
哈佛大學的勞倫斯·科爾伯格把道德的發展過程分為六個階段,兒童必須經由這個過程才能成為能夠完全承擔道德責任的人,並且,這個過程是可以測量。這六個階段分別是:懲罰與順從取向階段、工具性的相對主義取向階段、人際關系協調階段、「法律與秩序」取向階段、社會契約法律取向階段、普遍的倫理原則取向階段。
在第一個懲罰與順從取向階段,要避免懲罰的「大棒」或者接受獎賞的「胡蘿卜」,兒童按照被告知的選擇那樣做。在第二階段,基於有限的互惠原則,兒童既做可以滿足自己需要的事情,也做可以滿足他人需要的事情。在第三階段,基於孩子渴望得到他人認可和表揚的心理和青春期少男少女服從流行的道德觀念,孩子會做一些受人認可的事情。在第四階段,年輕人開始承擔他或她的責任,表現出對權威的尊重,為既定的社會秩序本身而維護它。在第五階段,成年男女可以做自己想做的事,只要在這個過程中不傷害他人。在第六階段,成年男女採取本質上康德式的道德觀(康德認為,一個行為是否符合道德規范並不取決於行為的後果,而是採取該行為的動機;一個人只有遵守道德法則時,才是自由的,因為這個人遵守的是自己制定的道德准則,而如果只是因為自己想做而做,則沒有自由可言,你就成為各種事物的奴隸),成年男女在這個階段不再被自我利害、他人意見或道德法規的力量所控制,而是通過自我規范、自我恪守如正義、互惠、尊重個人尊嚴等普遍原則,來支配自己的行動。
Ⅵ 3-6歲幼兒階段性道德現狀與道德發展的原因
恩可以做的就是悉心教導因為這個時候,是孩子的多發成長期他會問一些問題,不過你不要煩他兒上內心的教她說她,這是什麼
Ⅶ 柯爾伯格道德發展階段的發展六階段
水平來1 前道德水平 階段1. 懲罰源和服從的定向(行為的後果作為是非標准) 階段2. 樸素的利己主義的定向(以個人需求的滿足與否決定事情的好壞) 水平2 習俗角色遵從的道德 階段3. 好孩子定向(取悅於別人就是好的) 階段4. 維護權威的定向(維護現有的法律和社會秩序,盡職盡責就是好的) 水平3 自我接受的道德准則的道德水平 階段5. 墨守法規和契約的定向(社會價值和個人權利作為是非標准) 階段6. 個人的良心和原則的定向(是非是一種個人依照普遍原則所確立的哲學)
Ⅷ 管理道德發展的三個層次六個階段是什麼意思
三個層次:
1、前習俗水平
2、習俗水平
3、後習俗水平
六個階段:
1、服從於懲罰的道德定向階段
2、相對的功利主義的道德定向階段
3、人際和諧(或好孩子)的道德定向階段
4、維護權威或秩序的道德定向階段
5、社會契約的道德定向階段
6、普遍原則的道德定向階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