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學百科 » 依法治國天涯

依法治國天涯

發布時間: 2022-06-06 09:15:29

A. 不依法治國會有什麼樣的後果

不依法治國的話, 要麼國家亂套,要麼就會出現隨便治國,強權治國,鎮壓治國,宦官治國,就會回到夏商時期了;。

B. 與法律有關的詩詞

網頁鏈接

【1】滿江紅·怒發沖冠

[宋]岳飛

怒發沖冠,憑欄處瀟瀟雨歇。
抬望回眼,仰天長嘯,壯懷激答烈。
三十功名塵與土,
八千里路雲和月。
莫等閑白了少年頭,空悲切。

靖康恥,猶未雪;
臣子恨,何時滅!
駕長車踏破賀蘭山缺。
壯志飢餐胡虜肉,
笑談渴飲匈奴血。
待從頭收拾舊山河,朝天闕。

【2】觀刈麥

[唐]白居易

田家少閑月,五月人倍忙。
夜來南風起,小麥覆隴黃。
婦姑荷簞食,童稚攜壺漿。
相隨餉田去,丁壯在南岡。
足蒸暑土氣,背灼炎天光。
力盡不知熱,但惜夏日長。
復有貧婦人,抱子在背傍。
右手秉遺穗,左臂懸敝筐。
聽其相顧言,聞者為悲傷。
田家輸稅盡,拾此充飢腸。
今我何功德,曾不事農桑。
吏祿三百石,歲晏有餘糧。
念此私自愧,盡日不能忘。

示兒

【3】[宋]陸游

死去元知萬事空,但悲不見九州同。
王師北定中原日,家祭無忘告乃翁。

無題

【4】[當代]周恩來

大江歌罷掉頭東,邃密群科濟世窮。
面壁十年圖破壁,難酬蹈海亦英雄

我喜歡學習法律知識。好詩詞太多,學習不盡。

第一次驗證碼寫得正確

C. 小學生憲法口號有什麼

1、人人學法用法,個個懂法護法。
2、實行依法治國,堅持執政為民。
3、學習憲法,宣傳憲法,遵守憲法。
4、有法可依,執法必嚴,違法必究。
5,、宣傳憲法精神,維護憲法權威。
6、法令行則國治,法令弛則國亂。
7、美好家園離不開法律保障。
8、貫徹實施「依法治國」方略,全面推進依法治區進程。
9、知法懂法守法,慎思明辨篤行。
10、人民權益要靠法律保障,法律權威要靠人民維護。
11、弘揚法治精神,構建和諧社會。
12、國依法而強,民倚法而祥。
13、充分相信法律,自覺運用法律。
14、循依法治國之略,展國泰民安之景。
15、千年風華,波濤斬浪,道法深重人心;百年歷程,起錨重航,法治悠遠國運久。

D. 社會現象如何讓通過法制解決(依法治國,黨風廉政來談)

天涯不讓發表政治言論啊 來個以古諷今的吧,看看能不能讓你看到 韓非提出了以法治為中心,法、術、勢相結合的政治思想體系。法, 就是統治者公布的政策、法令、制度,前期法家代表商鞅首先提出「 法」治的主張。韓非子強調治國要有法治,賞罰都要以「法」 為標准。法是整個社會的行為准則和規范, 任何人都不能獨立於法外。韓非子說:「法不阿貴,刑過不避大臣, 賞善不遺匹夫。」也就是說,在「法」面前, 不存在貴族和平民之分。「術」就是國君駕御群臣的權術, 由國君秘密掌握,使得大臣們摸不清國君的心理,不敢輕舉妄動, 背後搞鬼。「術」最先由申不害提出。但韓非子認為, 申不害重術不講法,往往造成新舊法令相互抵觸、前後矛盾; 商鞅重法不講術,則難於對官吏察辨「忠」和「奸」, 導致國君的大權旁落於大臣之手。所以韓非主張「法」和「術」 必須結合,二者缺一不可。同時,韓非子還認為,「勢」 就是國君占據的地位和掌握的權力, 也是統治者實行統治的必要手段之一。「勢」 的理論最終是由慎到提出的。韓非子吸取了這一理論,他認為, 要推行法令和使用權術,必須依靠權勢;沒有權勢, 既使是堯這樣的賢明君主,連三戶人家也管理不了。因此, 韓非子提出「抱法而處勢」的主張,認為只有穩固地掌握了權勢, 才能有效地推行法和術。 法家主張審時度勢,「法後王」,「法今聖」,而不「法先王」。 商鞅明確提出:「三代不同禮而王,五霸不同法而霸」。「 前世不教,何古之法?帝王不相復,何禮之循?」 這種進化的歷史觀,堅信「當時而言法,因事而制禮」,從而主張「 治世不一道,便國不必法古」。①。 韓非繼承了商鞅的歷史進化,提出「上古競於道德,中古逐於智謀, 當今爭於氣力」②,認為歷史是不斷變化、不斷進步的。所以,「 今欲以先王之政,治當世之民,皆守株之類也」。而「明據先王, 必定堯、舜者,非愚則誣也」③。 那些根本不了解古今治亂變化的人,反而竭力謳歌先王之法, 頌揚先王之書,這只會加劇今世的動亂,絕不會帶來任何益處。 因此,「世異則事異」,「事異則備變」,「是以聖人不期修古, 不法常可」④,而是仔細分析研究當代面臨的問題, 根據現實來制定各項措施。 法家崛起於戰國時代。這個時候,「王者之跡息而《詩》亡」, 西周分封制已經崩潰。到戰國初年,周王室早已是形同虛設, 其地位與一般小國無異。春秋時代的一百餘國,這時也僅存十餘國, 整個中國為戰國七雄所主宰。而七雄的大規模兼並戰爭, 也正在推動著中國從封建割據走向封建統一, 在這種不可逆轉的形勢下,維護周制、重建分封, 不但沒有任何可能,而且從根本上說,乃是歷史的倒退。 法家順乎潮流,力倡建立中央集權的君主專制政體, 力主普遍推行郡縣制度。商鞅說過:「百縣之治一形,則從; 迂者不飾,代者不敢更其制,過而廢者不能匿其舉。」⑤眾多的縣, 都實行統一的政治制度,就可使人人遵從,奸官就不敢飾非, 替代者就不敢更易制度,因過而貶黜的官吏就不能掩飾其錯誤。 推行縣制,由中央任免地方官員,把縣變成中央的地方行政機構, 而不再是獨立、半獨立的王國, 這樣就把全國的軍政大權集中到了中央, 從而建立起統一的中央集權政體,有利於從劫亂走向安定, 從割據走向統一。韓非又進一步主張:「事在四方,要在中央, 聖人執要,四方來效。」⑥進一步發展了中央集權的政治理論。 法家主張「一斷於法」,而不論親疏、貴賤、上下、尊卑。《 商君書·賞刑》說道:「所謂壹刑者,刑無等級,自卿、相、將軍, 以至大夫、庶人,有不從王令、犯國禁、亂上制者,罪死不赦。 有功於前,有敗於後,不為損刑。有善於前,有敗於後,不為虧法。 」從這里可以看出,法家主張的「刑無等級」有兩大特徵: 第一是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君主不在次列),第二是廢除貴族( 不論舊貴族還是新貴族)的赦免和贖刑特權。 這兩點都是對西周以來「禮不下庶人,刑不上大夫」的徹底否定。 由於破除了貴族人治,代之以國家法治,因而加強了君主集權, 不但大大有助於軍令、政令的統一,而且為後來戰勝山東六國, 實現全國大一統奠定了基礎。 法家所主張的法治,是將法律公之於天下,「 使天下之吏民無不知法者」,又別置「法官」 作為主管吏民法律的顧問,以使天下吏民知法不犯, 增進國家的安定和統治秩序的穩定。這種法律觀念, 一直為後來歷朝歷代所承襲,對於鞏固國家的統一, 維護社會的穩定,起到了積極的作用。 三.廉吏執法與法制建設 中國古代很早就有「國家之敗,由官邪也」的記載。 清明的吏治是實施法制的必要條件,也是法制建設的內在要求, 它反映了社會政治生活的健康程度。 中國古代許多政治家和思想家都深深地認識到治吏對推行「法治」 的重要意義。先秦時,法家提出「名主治吏不治民」的論斷, 其實質不在於輕視和否定治民,而在於強調吏治的重要性。孔子「 為政在人」的觀點突出強調了君主與官吏在國家治亂和「法治」 興衰中所起到的重要作用。荀子的「有治人,無治法」, 更明確地闡述了「法」與「人」的關系。他認為作為統治者的「人」 決定著作為國家制度的「法」,法律能有效執行和適應變化, 都離不開「人」的靈活、廉潔和清明。荀子重視人治,並非不要「 法治」,「法者,治之端也」,但發揮法的作用與功能要靠人, 官吏守法和秉公執法是治國之關鍵。唐「貞觀盛世」 的出現是與唐初官吏的清正廉潔,帶頭守法分不開的。 法制歷史深刻地告訴我們:徒法不足以為治,繁法也不足以為治, 制定嚴密完備的法令是容易的, 而真正要使之付諸實施並深入人心則並非易事, 它要通過執法者公平的執法和廣大民眾自覺的守法來實現。因此, 我們說,良法與廉吏是實現法治必不可少的兩個環節, 它們相互聯系,承前接後,內在要求是一致的。在法制建設中, 立法要從實際出發,結合社會現實,根據社會要求, 能夠真正反映社會生活,指導並規范人們的行為。 但是立法只是國家治理的一個前提, 只有依靠秉公執法的官員才能夠使國家立法走向現實, 如僅有善法而不循法,立法則無異於虛設之條文。 四.法治的現代意義 中國古代史上曾經出現過幾次盛世局面,如成康之治、文景之治、 貞觀之治、康乾之治等。 盛世所表現出的共同特徵就是社會秩序穩定,吏治清明, 人民生活安定,階級矛盾相對緩和,封建法制相對健全和完善。 良好的法律秩序成為盛世最明顯的標志。法盛則政興, 古代盛世局面的出現所體現的共同特徵就是:重法、守法, 上自皇帝下至百官百民,自覺或不自覺地服從於封建法律, 不徇私枉法,不枉殺臣民,不僭越法律。 封建「法治」與現代法治有著本質的區別。 封建法律的服務對象是地主階級,其著力維護的是專制主義統治, 法律是皇帝的御用工具,法自君出,皇帝可一言立法, 也可一言廢法,權大於法。盡管如此,封建盛世的出現, 內在地需要「法治」的支持, 封建法制中許多內在規律成為法盛政興的必要條件。深入法制歷史, 分析法制現象,從封建法制中我們可以發現許多法制經驗和規律, 不失為今天法制建設的有益借鑒。 在法自君出的封建社會里,皇帝一方面凌駕於法律之上, 另一方面在一定條件下也遵循法律的規范。漢文帝以身作則, 奉公守法,才有了張釋之的執法公平;唐太宗有「 法者非朕一人之法,乃天下之法」的思想, 才有了功臣屈法而下詔治罪之舉。在保證法令順利實施方面, 監察制度在中國古代法制中最有特色並且歷史悠久, 其主要職能是監察百官,糾舉失職,監督司法,以使官吏執法不阿。 中國古代的監察機關在維護皇權的前提下,獨立地行使監察權, 自成體系,不受行政系統的干涉。為充分發揮其職能, 歷代都由皇帝掌握監察御史的任用權。監察御史雖品級不高, 權力卻非常大。也正因為如此,在漫長的中國古代, 監察機關確實起到了應有的法律監督作用, 為封建法制的推行起到了極大的保證作用。在制度建設上, 中國古代的監察制度既有特色,也很有顯示借鑒意義。 依法約束權力,法制就能得以維持,盛世就有出現的可能; 權力超越了法律,社會秩就會混亂,衰世就必然出現。 以法律約束權力是維系法制的根本,古代如此,現代也如此。 法制推動社會的發展,調整社會關系,保證國家的政治制度, 促進社會秩序的穩定,它對人們的生產、生活有巨大的影響。 歷史證明,重視法制就會推動社會的發展,使國家昌盛富強; 破壞或淡視法制就會阻礙社會的發展,導致政權的衰敗。可以說,「 法治」是盛世的標志之一。改革開放以來, 我國認識到了法治對一個國家盛衰的作用, 開始逐步建立社會主義的民主和法制,確立了「依法治國, 建設社會主義法制國家」的治國方略。 這就使得民主法制環境大有改觀,司法執法隊伍不斷擴充, 糾正了以往不講法制,強調人治的作法, 司法和執法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但是, 我國的司法執法狀況與法治的內在要求仍相距甚遠, 長期以來形成的人治觀念仍然沒有根本消除, 權大於法的現象仍很突出,以言代法,以權壓法, 貪贓枉法的現象仍很普遍。我們知道, 失去制約的權力必然導致腐敗,也必然損害法制, 影響法制技術的順利進行。立法定製的根本目的在於實施, 而嚴格高效地實施法律取決於司法執法機關的活動。 依法治國的關鍵之一就是司法和執法的公正, 只有司法機關和執法機關嚴格守法、 依法辦事才能維護法制的尊嚴與權威, 保障社會主義法制技術的順利進行。

E. 浙江破獲全省最久命案積案,該案件是怎麼破獲的

在“雲劍2020”命案攻堅行動下,據調查走訪邵某已經去世,警方找到邵某唯一的照片,隨即在邵某埋屍地開棺提取相關檢材,並前往其兒子居住地提取生物檢材,進行DNA匹配破獲41年邵某刺死命人案件。

F. 工信部下架天涯社區等90款APP,90款APP存在怎樣的漏洞

這90款APP存在違規收集個人信息;強制,頻繁,過度索取許可權等

G. 法律是否會成為一個社會不能承受之痛。導致天厭人煩。

不會的,法律是為了約束人們有可能產生危害或極大後果的行為。有國家存在必然就有了法律,是定一個准則,要求人們共同遵守,破壞者則會受到相應的懲罰。當法律不適用時,必然會有另一條來代替它,以約束人們的天性。

熱點內容
刑事訴訟法駁回迴避申請 發布:2025-01-21 13:49:11 瀏覽:929
先學刑事訴訟法還是刑法 發布:2025-01-21 13:42:47 瀏覽:168
學歷證明書有法律效力嗎 發布:2025-01-21 13:42:40 瀏覽:88
北京司法鑒定機構名冊 發布:2025-01-21 13:12:56 瀏覽:7
年薪百萬律師 發布:2025-01-21 13:12:55 瀏覽:818
太原市法院網 發布:2025-01-21 13:05:50 瀏覽:752
楊祖國律師 發布:2025-01-21 12:31:00 瀏覽:984
疫情防控法治同行主題手抄報 發布:2025-01-21 12:00:46 瀏覽:373
食品檢驗的法規 發布:2025-01-21 11:49:43 瀏覽:643
民法總則考試答案 發布:2025-01-21 11:37:25 瀏覽:6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