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鳳儀道德講義
⑴ 王鳳儀傳統文化講座到底是不是洗腦
講座覺得不對勁的話就算了,別勉強自己。成功人士的經驗什麼的本來存在倖存者偏差,未必能作為參考。不過王鳳儀老人本人的想法還是很有借鑒意義的。可惜後人未必能正確的理解和運用他的理念。佛陀當年也告誡弟子不要給自己立像或是保留遺骨,真正值得傳承的是佛法本身。然後呢?所有佛教聖地都滿是佛像,佛教甚至成了傳播迷信的道具。真正理解佛祖想法並親身實踐的能有幾個呢?佛教和佛祖的思想是完全不同的兩種事物。王鳳儀老人的思想和後人進行的文化講座也未必是同一件事。請區別對待兩者。
⑵ 王鳳儀是誰做什麼的呢
王鳳儀是清朝末年的人,那個時間是皇權社會,夫權社會,不許女人讀書,女子無才便是德!王鳳儀看到了女人受苦受累,不讀書不明理,下決心創女子義務學校,他是攜妻子和兒子一起來辦女子義務學校,讓窮苦百姓的女子去讀書,他發明了性理療疾病,把人的疾病和人的不良情緒結合一起,義務為老百姓看病。有人不知道王鳳儀思想內容是什麼,也沒看過王鳳儀的書,就攻擊人家!栽贓陷害人家!什麼證據都沒有,張嘴就說王鳳儀是漢奸,甚至把1942年一個叫「未來宗教和平會」組織為日本人獻銅鐵,幫助日本人徵兵的事情栽贓到老善人身上了!
大家看是什麼人才會反對行善道的人!?
⑶ 不怨人.mp3是誰朗誦的他還有其他作品嗎
王鳳儀老先生的作品 其他還有《篤行錄》、《道德語錄》、《道德講義》等
⑷ 王鳳儀善人說:人若養性就是事天。這里的事天是什麼意思
就是老天爺,就是道德經里的大道
⑸ 如何評價王鳳儀教授
王鳳儀教授系中國中西醫結合學會、骨傷科分會軟組織損傷學組委員,國家公費醫療用葯評審專家。全國第一批名老中醫專家馬在山之學術經驗繼承人。50年代師承學醫,具有扎實的中醫基礎理論和豐富的臨床經驗。
⑹ 王鳳儀 的神奇故事是不是真實的還是虛假的
他老人家的故事是不是真的,我沒見過。但是通過學習王鳳儀思想,通過改變自己,確實身體好了很多,我個人是相信的。
⑺ 王鳳儀是什麼人
王鳳儀老善人生於1864年,那時的女人都不讀書都受苦受累受氣!因不明理,無法教育自己的子女!他想讓女人走出家門!和男人一樣去工作、去管理國家、去參加社會變革!所以他發誓要創辦女子義務學校!讓貧苦的女人不花錢就可以讀書明理。1905正式開始講病化性,並開始籌集辦女子義務學校。他先讓他的妻子已經38歲的白守坤去私墊讀書,後又攜妻子兒子共同辦學。他反對女子舊的三從四德,提出新的三從四德:」性從天理,心從道理,身盡情理」,他讓世人都要棄惡從善!大公無私!不要爭貪!他的理論就是善論!五論大道"夫妻、父子、兄弟、朋友、君臣 」之間各行其道!上正下才能忠!這些理論在當今社會也還是能用上。
朝陽縣志記載: 在偽滿時王鳳儀與上層社會分離,到農村去辦學講學,他的兒子王國華因不服日本人統治,三次被日偽逮捕入獄!後被日本人殺害,王鳳儀秘密讓他兩個孫子入關,參加黃埔軍校,後到抗日前線和日本人作戰,戰功顯赫!
王鳳儀在九一八事變之前就已經創辦了600多所女子義務學校和托老所,懷少園了!在當時就已經受到數已萬計的百姓敬仰!
近些年來,各地掀起了弘揚中華傳統文化、挽救當今物慾橫流社會失去道德的人心,得到了有官方關部門的支持!這本是一個大好事!但是,偏偏在這個時候有人在互聯網中大肆散布我國傳統文化重要人物,倫理道德宣傳家王.鳳.儀善人是大漢奸的言論,企圖把轟轟烈烈弘揚傳統文化運動一棒子打下去!
有許多學者立即翻閱了大量歷史資料,中國歷界政府、民國政府和現政府均沒有把王.鳳.儀定為漢奸。可見是個別人從中刻意做文章!他們所說的王鳳儀為日本人獻銅鐵、配合日軍征軍等,是在王.鳳.儀老先生去世後1942年,一個叫「未來宗教和平會」這個組織乾的惡事!卻張冠李戴地栽贓到王鳳儀頭上了!
⑻ 學習王鳳儀先生後感想
王鳳儀先生後感想
道不遠人,道在何處,在我們身邊,在每一個人身上。因此,講人就是在講道!但是世上有許多人不懂道。也就是不會做人呀!一輩子連一個人也不會做。空來白走一趟。這「道」豈不是無從談起嗎?因此說,論道,就是從論人開始。但是人呀,皆有一個共同的毛病,即「愛找他人過,不找自己錯。」只是,一個勁的看別人的不是,把自己忘了。這人不是太可笑了。看誰都不順眼,只有看自己順眼,完美。升起了自己的怨氣,怒氣、嬌氣,壓不住自己的無名火。只說這人那人的不是。就是管不住自己的不是。沒辦法,你看這世上人有多愚笨吧!
「倫常中人,互愛互敬,各盡其道,皆為自動。」簡單地說,道是盡的,不是要的,不是所取,父母盡慈,子女盡孝,兄弟子妹盡悌。全是屬於自覺的才叫盡道。如果是互相要道索取:那就錯啦!現今家庭之所以不和,就是因為要道的人太多。盡道的人太少。好象討債的人多,還債的人少一樣。哪能不爭吵呢?
細分析這段話,難道不是嗎?所取與付出,奉獻與自私關系,現在的人都太自私了,如能做到為他人著想,盡孝、盡道本份。家庭問題不就解決了。
道在對面,在自己身上的是本,本立道自然就生出來了。比如:做兄長的,只要問自己寬不寬?莫管弟弟敬不敬。做丈夫的,只問自己義不義?莫管女人順不順。做父母的,只顧自己做不做。莫管子女聽不聽。這才是「立本」本立道自然就生出來了。可是今人寧可犧牲性命,也要管教別人。該有多麼愚呀!
感悟:由此,我想到自己在教學的過程中也確實犯有此類錯誤。在面對「問題學生」時,就只知道批評,把他們叫到辦公室。批頭蓋腦的訓刺一頓,然後就是體罰。男生做俯卧撐,女生體罰下蹲起立。就沒有看到孩子們良好的一面。更沒有想到自己的不是。改正方向:面對問題生一定要先弄清楚孩子們為什麼犯錯誤,首先要讓孩子們明白,自己確實做的不對,他才會服你。反之,孩子們是不會從心底里佩服你的。其次,要讓孩子們明白,一定要敢於承擔,要為自己所犯的錯誤買單。其三,要讓孩子們明白,懲罰不是目的而是手段,要在以後的學習中,引以為戒,不再犯,要改過從善,走正「道」。對自己,也要以理服人,不要只管教別人,也要認識自我、改變自己。
人有心靈必有所思,要個思其位,個思其道。做爹的要思父道,為母的要思母道,做子女的要思子女之道。家庭成員各盡其位、其道、這個家怎麼能不幸福呢?同理,在單位、在學校,不也是應該做到嗎?敦倫盡份!各盡其職嗎!當校長的要思君道,為教師的要思師道,做學生的要思學生之道。這個學校單位,怎麼能辦不好呢?可是現在的人不守本份,不盡其職。終日,昏昏沉沉,不理世事!
常言道:近人要遠點,遠人要近點。這話有道理,因為近人好欺,又是自己的命,好歹都要認命。你能拿近人怎麼辦,誰讓你是他最近、最親的人。只能用德行感化,好也不能說,歹也不能說,不能勸,不許管。
王鳳儀老師講「勸妻一次,勸兒女三次,勸弟兄四次,朋友五次,勸父母沒有次數」。近人近了是心,遠人近了是意。神是一切都近,近而遠之。佛是一切都遠,遠而近之。
這實質上講的是距離和度的關系,凡是都有一個尺度,過不好,不及也不好。只要我們把握好這個度就好了。
「知止」就是,「止住、識數、不去做」。這世間不論做什麼事,若不「知止」,必定糟糕。如:肉好吃,吃多傷身。煙、酒好用。煙能傷身,酒能醉人。能辦事的,辦多了累人,被事拌住撒不開手,被人粘住,放不下心,被物累住,脫不開身。全是迷人,人不是為一兩個人活著。當官、發財、過家,孝親皆有定數。如不明白此道的人,皆是不識數。《道德經》上說:「知止不殆」,可是世人和常人不肯在事上去止。所以不能得「道」,都以為止住就壞了,虧了,受損失,豈不知若真止住了,絕無壞之理。如不知止,象走馬觀花似的。看不真切,所以必須止住,才能看的清楚。(王鳳儀語錄)。慾望不可長,貪心不可增。如能明白知止,不貪,無欲,此人就可成大器——無欲心自平,幸福生活不就來了。「兒女不好是你的心不好,女人不好是你的命不好。父母兄弟不好,都是你的命。現在的人,自己沒好,先盼別人好,怕別人不好。看見別人不好就發愁、就苦惱,甚至生氣打罵,真是太不認命了!」——(王鳳儀語錄)。這話說的多好,我們當父母,老師的,不是經常犯這樣的錯誤么!就是愛擺老師家長的架子,只看到孩子的錯,而看不清自己的錯。切記!切記!這個毛病要不得!
男子在家過日子,要知道老人方面是天命,兄弟方面是宿命,妻子方面是陰命。現如今人只顧陰命,不顧天命。所以,世道才壞了。——王鳳儀語錄
每每看到,各家媒體報道家庭不和,小從婆媳之爭。公婆之戰,分爭財產,糾上公堂,大打出手,大到公司糾紛,不守誠信,根本不把宿命、天命記在心裡。只想到自己的小家陰命,悲哉!
命者,名也、名正、命就正了。命正,性自然就化了。所以教人最重要的是教性、教命。做父母師長的人教導子弟,要常提老人和先人的好處。不拿老人的好處去教導子弟,就是不懂道。於今學校只教知識,並且說老人是老腐敗,種下了這種因,子弟的知識越多,越看不起老人。所以才養成了不知孝悌。不明禮讓的風俗。人都怕日子過壞,不知道命壞了,日子才會壞呢!——王鳳儀語錄。
世風日下,舍本求末,只要分數,不求德行,只圖享受,不求奉獻。眼裡只有自己,而無他人,更看不起老人,這世風怎麼能不下滑呢!但我們不要灰心,只要發大心願。遵循自然,我們的社會才會有希望的,從我做起,從你做起,從他做起。
感恩,王鳳儀老先生是你老人家的教導,讓弟子受益非淺,發願自度,度他,利益眾生。
⑼ 王鳳儀是目不識丁的騙子嗎
王鳳儀思想主張男女平等、解放婦女,主張女性要有接受教育的權利,要為將來的男女平等的世界做准備。他的思想旗幟鮮明的反對封建舊文化糟粕、反對封建迷信,主張在生活勞動中行道,以達到中國傳統儒家文化中的超道德價值。思想旗幟鮮明的反對日寇殖民文化,其獨子王國華在與日寇殖民文化的斗爭中犧牲。王國華命三子王輔民、四子翼民從戎抗日,二人先後進入黃埔軍校,成為第10期、第13期黃埔軍校畢業生,投身於抗日救國事業。他的思想主張男女平等、解放婦女,主張女性要有接受教育的權利,要為將來的男女平等的世界做准備。他的思想旗幟鮮明的反對封建舊文化糟粕、反對封建迷信,主張在生活勞動中行道,以達到中國傳統儒家文化中的超道德價值。思想旗幟鮮明的反對日寇殖民文化,其獨子王國華在與日寇殖民文化的斗爭中犧牲。王國華命三子王輔民、四子翼民從戎抗日,二人先後進入黃埔軍校,成為第10期、第13期黃埔軍校畢業生,投身於抗日救國事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