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學百科 » 依法治國人民日報評論員文章

依法治國人民日報評論員文章

發布時間: 2022-06-06 22:50:14

A. 怎樣理解領導幹部是全面依法治國的關鍵

人民日報發表過評論員文章,闡述了這個問題。
幹部是「執行人」,各級版領導幹部是科學立法、嚴權格執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的重要組織者、推動者、實踐者,是法治建設的「責任人」,能否真學真懂真用,以身作則、以上率下,很大程度上決定著依法治國的方向、道路和進度。
舉直錯諸枉,則民服;舉枉錯諸直,則民不服。全面推進依法治省,領導幹部帶頭落實的成效至關重要,如果領導幹部能帶頭遵紀守法,就能對公眾產生巨大的感召力,相反就會形成「破窗效應」,致使黨紀國法成為「橡皮泥」、「稻草人」,依法治國將淪為空談。扎實有效推進依法治國,各級領導幹部就要發揮模範帶頭作用,真正做到尊法學法守法用法。

B. 什麼是我國社會主義法治之魂

黨的領導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之魂。

中國共產黨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領導核心,處在總攬全局、協調各方的地位。社會主義法治必須堅持黨的領導,黨的領導必須依靠社會主義法治。

黨的領導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最本質的特徵,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之魂。在中國這樣一個缺乏法治傳統的國家全面推進依法治國,必須有堅強有力的政治領導;離開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體系、社會主義法治國家就建立不起來。黨全面推進依法治國,體現的是「為子孫後代計、為長治久安謀」的歷史自覺和使命擔當。

意義:

從理論層面講,世界上從來沒有脫離政治的法治。每一種法治形態背後都有一套政治理論,每一種法治模式當中都有一種政治邏輯,每一條法治道路底下都有一種政治立場。我們要堅持的法治道路,本質上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在法治領域的具體體現;我們要發展的法治理論,本質上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在法治問題上的理論成果;我們要建設的法治體系,本質上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法律表現形式。

從實踐層面看,法是黨的主張和人民意願的統一體現,黨領導人民制定憲法法律,黨領導人民實施憲法法律,黨自身必須在憲法法律范圍內活動。這是我們黨的高度自覺,也是黨的領導力量的體現。我們依憲治國、依憲執政,依據的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而不是別國的憲法;堅持依憲治國、依憲執政,首先就要堅持憲法確定的中國共產黨領導地位不動搖。在這里,黨和法、黨的領導和依法治國是高度統一的。

以上內容參考人民網-人民日報評論員:黨的領導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之魂

C. 全面推進依法治國,總目標是什麼,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

黨的十八屆四中全會明確提出了全面推進依法治國的總目標,這就是: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體系,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

在這個總目標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為我們描繪了宏偉藍圖,指明了前進方向;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體系則為我們繪制出路線圖,指明了具體路徑。

依法治國就是依照體現人民意志和社會發展規律的法律治理國家,而不是依照個人意志、主張治理國家;要求國家的政治、經濟運作、社會各方面的活動通通依照法律進行,而不受任何個人意志的干預、阻礙或破壞。

(3)依法治國人民日報評論員文章擴展閱讀

黨的十八屆四中全會強調,依法治國事關黨執政興國,事關人民幸福安康,事關黨和國家長治久安。

全面推進依法治國總目標的內涵:

①奠定了法治中國大廈的「三大基石」。這就是堅持中國共產黨領導,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貫徹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理論。

②構築了法治中國大廈的「五大支柱」。這就是形成五大體系,即完備的法律規范體系、高效的法治實施體系、嚴密的法治監督體系、有力的法治保障體系以及完善的黨內法規體系。

③設計了法治中國大廈的「施工方案」。這就是堅持依法治國、依法執政、依法行政共同推進,堅持法治國家、法治政府、法治社會一體建設。

④描繪了法治中國大廈的「效果圖」。法治建設既是法治本身的「自轉」,也是圍繞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公轉」。

參考資料:人民網-法治中國的新航標——怎樣理解全面推進依法治國總目標

D. 怎樣認識依法治國基本方略

一、改革開放以來我國依法治國的歷史進程
中國論文網 http://www.xzbu.com/1/view-320508.htm

記者:今年是新中國成立60周年。60年來,中國共產黨作為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化事業的領導核心,帶領全國人民走過了一段光輝歷程,使我國在政治、經濟和社會等各領域發生了令世界矚目的變化。回顧我們黨在推進社會主義民主建設方面的成就,依法治國基本方略的確立是一個繞不開的大事件。作為長期致力於新中國法學研究和建設的專家,您能否回顧一下我國確立「依法治國」基本方略的歷史進程?
李步雲:好的。我國依法治國的歷史進程,以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為標志,以黨的十五大為新的里程碑,經歷了早期的理論准備和法治實踐,以及後期的正式確立依法治國基本方略和進一步推進法治國家建設這兩個大的發展階段。第一發展階段有五個主要標志:一是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公報。它指出:「為了保障人民民主,必須加強社會主義法制,使民主制度化、法律化,使這種制度和法律具有穩定性、連續性和極大的權威,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執法必嚴、違法必究。從現在起,應當把立法工作擺到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及其常務委員會的重要日程上來。檢察機關和司法機關要保持應有的獨立性;要忠實於法律和制度,忠實於人民利益,忠實於事實真相;要保證人民在自己的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不允許任何人有超於法律之上的特權。」二是1979年《中共中央關於堅決保證刑法、刑事訴訟法切實實施的指示》。它強調,刑法等七部法律通過後,「它們能否嚴格執行,是衡量我國是否實行社會主義法治的重要標志。」這是建國後包括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在黨的重要文件中第一次使用「法治」這一概念。這一文件還決定「取消各級黨委審批案件的制度」,取消「文革」中「公安六條」中所規定的所謂「惡毒攻擊」罪和「反革命罪」。三是在1980年五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上最高人民法院院長江華所作工作報告提了「以法治國」,大會批准了他的報告。這是在國家重要文獻中第一次提「以法治國」。四是1980年11月22日人民日報發表「特約評論員」文章《社會主義民主和法制的里程碑――評審判林彪、江青反革命集團》。該文是應中央領導要求撰寫。它總結了這次歷史性審判的五條法律原則,即「司法獨立、司法民主、實事求是、人道主義和法律平等」。該文指出:「對林彪、江青反革命集團的審判是我國民主和法制發展道路上的一個引人注目的里程碑。它充分體現了以法治國的精神,堅決維護了法律的權威,認真貫徹了社會主義民主和法制的各項原則……」這是最早提「以法治國」的黨的重要文獻。五是1982年憲法。它的序言庄嚴宣示:本憲法是「國家的根本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全國各族人民、一切國家機關和武裝力量、各政黨和各社會團體、各企事業單位組織,都必須以憲法為根本的活動准則,並且具有維護憲法尊嚴、保證憲法實施的職責。」這部憲法還恢復了1975年憲法被取消的司法獨立和法律平等的原則。
依法治國思想是鄧小平理論的重要組成部分。鄧小平在這一治國方略和奮斗目標問題上的貢獻,主要表現在兩個方面:一是為依法治國奠定了堅實的理論基礎。二是他提出過一系列法治原則,這些原則也正是建設法治國家的基本要求和准則。例如,他提出:「搞四個現代化一定要有兩手,只有一手是不行的。所謂兩手,即一手抓建設,一手抓法制。」建立法制的基本要求是:「有法可依、有法必依、執法必嚴、違法必究。」必須使民主制度化、法律化,使這種制度和法律不因領導人的改變而改變,不因領導人的看法和注意力的改變而改變。
1997年召開的黨的十五大是我國實行依法治國的一個重要里程碑。新一代領導集體在實施依法治國問題上繼承並發展了鄧小平理論。其發展突出表現在以下幾方面:一是通過黨內民主和國家民主的正式程序,將依法治國方略和建設法治國家的奮斗目標確立下來;二是對依法治國的科學內涵和重要意義作了全面概括,並將其提高到「治國基本方略」的高度;三是在黨和共和國發展史上第一次採納並使用「法治國家」這一概念,並對其基本內涵和要求作出豐富和發展;四是對人權概念作了充分肯定,並將「國家尊重和保障人權」寫入憲法;五是提出了「政治文明」的新概念,將民主法治人權從「精神文明」范疇中獨立出來,由以往兩大文明改為三大文明,凸現了憲政的重要戰略地位;六是提出了「以人為本」的科學發展觀和構建和諧社會的奮斗目標,為實行依法治國奠定了新的思想內涵和理論基礎。

二、依法治國的科學內涵

記者:依法治國方略為什麼在改革開放後才能提出?
李步雲:從1949年新中國成立到現在的60年裡,前30年我們在法治建設的道路上走過了一段很長的彎路。這里有主客觀兩個方面的原因。建國後的頭8年裡,盡管我們處在國外敵對勢力的包圍之中,進行了抗美援朝戰爭,國內也經歷了種種制度改革,但憲政建設仍然走在前進的道路上,其主要標志就是1954年憲法的制定和實施。然而,自1957年初起,由於國際上「波匈事件」的影響和國內成就而引發的「唯意志論」急劇膨脹和「個人崇拜」的抬頭,黨中央就開始執行了一條「以階級斗爭為綱」的錯誤的思想和政治路線。其主要標志是1957年的「反右派」、1958年的「三面紅旗」、1959年的「反右傾」、1962年的「農村四清」。這條錯誤路線導致民主法制建設停滯不前甚至倒退,其最終結果就是十年「文革」悲劇。這場「浩劫」使全黨和全國各族人民猛醒:不搞改革開放,不走以「民主、法治、人權」為基本內容的「憲政」之路,民族不能振興,人民不能幸福,也勢必亡黨亡國。同時,這場苦難也造就了一代偉人鄧小平和不少黨內外堅持思想解放和改革的有識之士。
記者:如何理解依法治國的科學涵義?
李步雲:廣義上,依法治國包括「法治國家」在內;狹義上,兩者又有一定區別。依法治國是一項治國戰略方針,其內涵:一是依法治國是一種治國理念和指導思想,即國家長治久安的關鍵條件,是建立一個良好而有權威的法律制度,而不應寄希望於出現一兩個聖王賢君;二是依法治國是一種治國理政的根本准則,即治國要依法,而不能依少數領導者個人的看法來治理,不能長官意志決定一切。法治國家是近代以來一種文明進步的政治法律制度類型,要求具有一系列具體明確的標志與要求。正確理解「依法治國」還要重點把握以下三點:
其一,依法治國貴在良法之治。法治有形式法治與實質法治之分。實質法治即良法之治,形式法治則是指不論法律好壞,只要依法辦事就是法治。相對近代以來「應然」意義上的法治,古代法治是形式法治。一般說來,古代法治比人治文明進步。近代與現代的良法之治,其主要內容在其法律是否體現法制民主,法律平等,人權保障與權力制約等原則。有人認為「形式法治」比「實質法治」要好,理由是在一定意義上,程序法比實體法更重要。這是一種錯誤的理解。因為它完全混同了兩個不同的問題,不符合中外學者對「形式法治」和「實質法治」通常的理解。「實質法治」並非輕視法律程序的價值,而是相反。
其二,依法治國重在依憲治國。這里的憲法,當然是指社會主義憲法。首先,這是由憲法的性質和地位所決定。憲法無權威,難以樹立法律的權威,只有依憲治國,才能從根本上保障人民的利益和國家的長治久安。其次,同「依法治國首先要依法治官」的現代法治精神相關聯。領導幹部守法,就會影響一般幹部守法。再次,也同我國憲法缺少應有權威,實施並不理想有關。
其三,依法治國首先要依法治「官」。依法治國既治「民」也治「官」,但根本目的、基本價值和主要作用應當是治官。這是因為,雖然「主權在民」,但實際掌握和運用權力治理國家的是國家機關及其工作人員;依法治國就是要求他們依法辦事,依法用權。而且,受封建主義法律文化的影響,不少人習慣於把法律看作僅僅是管治老百姓的工具。還有,權力腐敗現象,同缺少這種認識和依法治「權」力度不夠是分不開的。

記者:據說,從1979年學術界正式提出依法治國到1999年依法治國被寫進憲法,這20年間有過很多的爭論,比如,有一種觀點就認為,法治是純西方的東西,提依法治國有片面性,講健全「法制」就可以了。那麼,能否詳細地介紹一下在此其間主要有過哪些爭論?
李步雲:概括來說,主要有三大派別:即「法治論」、「結合論」和「取消論」。「法治論」主張,要法治不要人治,倡導依法治國;「結合論」認為,法治與人治各有長短,兩者應當結合;「取消論」認為,法治是純西方的東西,提依法治國有片面性,我們講健全「法制」就可以了。由於倡導依法治國,符合人民的利益,符合時代的精神,符合事物的規律,而逐步為執政黨和政府所採納。了解這三大派所爭論的核心觀點,對樹立正確的社會主義法治理念是十分重要的。
「結合論」的根本錯誤是,將「法治」等同於「法的作用」,將「人治」等同於「人的作用」。正如有的學者所作的形象比喻:「只有將武器和戰士相結合,才能產生最大的戰鬥力。」但這是兩個完全不同的概念和問題,從而不符合中外歷史上人們賦予法治與人治的本來含義,混淆了法治與人治作為兩種完全對立的治國理念和治國原則的界限。
「取消論」的錯誤之一是,混淆了「依法治國」同「法律萬能」論的原則和區別。任何理論與方針政策,都有其特定的涵義、內容和適用范圍。依法治國最基本的含義是,國家要有一整套良好的法律,任何組織與個人都要嚴格依法律辦事;這並不否認和妨礙我們國家還可以有「雙百」方針、「科教興國」、「以德育人」、「構建和諧社會」等等治國的方針或發展戰略。錯誤之二是,誤解了制度和人的關系。只強調了「法律是人制定的,也要人去遵守」這一點,沒有看到,「制度好,可以防止壞人干壞事;制度不好,領導人不能充分發揮作用,甚至會走向自己的反面。」依法治國並不否認領導人的作用和他們應有的權威,而只是強調領導人的權力應由法律明確規定,權力應按法定程序行使。錯誤之三是,將依法治國同黨的領導對立起來。依法治國有利於實現和鞏固黨的領導,原因在於:在一定意義上,法律是黨的政策的具體化、條文化;將黨的政策通過法定程序上升為國家意志,可以使黨的政策更為妥當和有利於更好地實現;是黨在領導立法、執法和司法;在現代,以黨代政和以政策代替法律有損於黨的形象和威信。但是,實行依法治國,要求黨的傳統的執政理念和方式作出一些重要改變。錯誤之四是,不理解「法制」與「法治」存在三個方面的基本區別:「法制」即「法律制度」的簡稱,它是相對於經濟制度、文化制度等等而言;法治則是相對人治而言。法律制度是一套法律規則以及憲法與法律怎樣制定和實施的一套制度;法治則是與人治完全相對立的兩種不同的治國理念、原則和方法。任何一個國家的任何一個時期都有自己的法律制度,但不一定是實行「法治」。希特勒統治下的德國,也有法律制度,但希特勒獨裁,其法律具有法西斯的性質,黨衛軍橫行,因而它只有自己的法律制度,而不是實行現代意義上的法治。國民黨統治中國22年,也是這種情況。

三、確立社會主義法治國家的標准、原則和要求

記者: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是我們的奮斗目標,那麼,怎樣才算實現了這一目標?也就是說,法治國家的標準是什麼?
李步雲:確立社會主義法治國家的標准、原則和要求,既要堅持全人類共同的價值追求和經驗積累,又要從本國的具體國情出發;既要堅持社會主義的理想追求,又要具有中國特色;既要堅持一些基本原則和要求,又要尋求其實現形式的多樣性,以及發展過程的階段性。我們主張可歸結為如下10項。
第一,法制完備。要求建立一個門類齊全、結構嚴謹、內部和諧、體例科學的法律體系,做到上下(上位法與下位法)左右(此部門法與彼部門法)前後(前法與後法)里外(國內法與國外法)彼此之間統一、協調、不相互矛盾和彼此脫節。有法可依是依法治國的前提,「法律體系」科學合理,是「良法」的一個形式要件。黨的十七大報告指出,「中國特色法律體系基本形成」,但還要「不斷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法學界有人認為,我們過去立法過快過多,是搞立法「浪漫主義」,並把法律執行不好歸咎於它。後者有很多原因,同我們的立法沒有多大關系。現今某些西方國家進行的法制改革內容之一,是將過於龐雜繁瑣的法律體系改得相對簡單明了一些,便於人民掌握。我國不存在這種情況,問題倒是相反,有些法律過於原則,不便操作;有些法律缺少「法律後果」的設計,成了「沒有牙齒的老虎」。
第二,主權在民。要求法律應體現人民的意志和利益,實現民主法制化和法制民主化。前者包括民主權利的切實保障,國家政治權力的民主配置,民主程序的公正嚴明,民主方法的科學合理。後者包括立法、司法、執法、護法等法制都要做到民主參與和民主監督。人民代表大會、人民政府、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的「人民」二字應當真正成為「社會主義法治國家」最根本的「中國特色」。進一步提高法制民主化水平,今後一個時期應採取的措施主要有:在法制的各個環節加大公開性和工作透明度。這是在法治領域公民參與和監督的前提。在立法領域,應發展與完善公民旁聽人大會議制度、立法聽證制度、法律草案全民討論制度等。在司法領域,要徹底實行法定的公開審判、辯護、迴避以及陪審員、律師等制度,克服行政式管理模式。
第三,人權保障。國家工作人員要實踐「為人民服務」的宗旨,就必須切實謀求和保障公民的各種利益。在現代民主法治社會里,人民的各種利益,必須也必然通過法律作出具體和明確的規定,並運用法律的權威予以保護。這就表現為公民在憲法和法律上的種種權利。全部法律有兩個基石范疇。私法主要調整公民彼此之間的「權利」關系,公法則主要規范立法、行政、司法等國家機關內部的「權力」關系,以及國家權力與公民權利之間關系。但是,國家「權力」存在的意義和價值,是為保障公民的「權利」服務的。正是在這個意義上,我們可以說「法學就是權利之學」;「保障人權」即爭取、促進和保護人民的各種利益,乃是全部法律的根本目的。
第四,權力制約。依據現代民主原則,建立起分權、權力相互制約的國家權力結構體系,是現代法治國家的一個重要特徵。權力不受制約必然腐敗這一鐵的規律,已經在全黨全國取得共識。黨的十七大報告為此強調:「要建立健全決策權、執行權、監督權既相互制約又相互協調的權力結構和運行機制」。要正確樹立國家的權力觀,搞清楚國家權力與公民權利兩者的區別及其相互關系是十分必要的。從黨的十五大以來,尤其是黨的十七大報告,對完善國家權力的制約和監督機制越來越重視,甚至對領導幹部的質詢、問責、經濟審計,引咎辭職,罷免等具體制度都寫進了黨的十七大報告。從理論上概括制約國家權力的基本方法和渠道是四個:即以國家法律規范和制約國家權力;以一種國家權力(即檢察,監察,審計等專門監督機關)制約國家權力;以社會權利(民主黨派,社會團體,新聞媒體等)制約國家權力;以公民權利制約國家權力。制約的基本形式就是「監督」。
第五,法律平等。平等是社會正義的主要內容,是人類理想的永恆主題,是社會文明的基本標志,也是社會主義的根本價值追求。法律平等是指適用法律平等,這同立法平等是相區別的。立法上人民內部是平等的,對少數敵對分子或勢力是不平等的。法律適用的基本內涵是對任何社會組織或公民個人,只能適用現行憲法和法律的同一標准,在法律面前不允許有任何特權思想和特權人物存在,也不允許對任何組織或個人有法律之外的歧視。1982年憲法改變了前幾部憲法的提法,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替代了「法律上一律平等」,就是考慮到司法上和立法上的這一區別。法律平等不僅是實現社會公平正義的必然要求,也是維護法律統一、權威和尊嚴的基本條件。當前在貫徹法律平等原則方面存在的主要問題是,要通過嚴懲和教育等措施堅決反對少數司法與行政執法部門仍然存在的辦「人情案」「關系案」「金錢案」等腐敗現象,這是訴訟或糾紛中雙方難以在權利上得到平等保護的主要原因。同時,要繼續加大訴訟中弱勢群體的法律援助

第六,法律至上。古往今來思想家和政治家講的「法律至上」、「法律至尊」,其涵義都是指「法律應具有極大權威」(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公報),是指「法律的統一、尊嚴和權威」(黨的十七大報告)。它不是提倡法律萬能,前者是指法的遵守,後者是指法的作用,兩者不是一回事。法律至上和人民意志和利益至上完全一致,而且前者是後者的體現和保障。只有把人民的利益和意志體現在憲法和法律中,並賦予憲法和法律以最大的權威和尊嚴,人民的意志和利益至上才能得到保障。維護法律權威今後需要解決的主要問題,是堅決反對某些地方或部門制定和推行一些「土政策」、「土法律」。學術界研究並主張發揮「民間法」的作用,有其合理性,但必須以不違反憲法和法律為前提。不少人在思考如何防止「黨政一把手」權大於法,這是必須從制度設計上認真研究的。
第七,依法行政。西方學者認為,法治就是指政府依法行政。這種看法雖然有很大的片面性,但政府依法行政確實是依法治國的一個重要標志。其理由是,我國大概有百分之八十以上的法需要行政機關執行,因而同廣大人民群眾的利益息息相關。現今世界與中國經濟、科技、政治、文化的發展變化速度非常快,它不像立法機關立法可以從容討論,它必須迅速決策與行動,比較容易不按法律辦事。它是實行首長負責制,不是實行委員會制。司法機關處於中立的位置,而行政機關同行政相對人之間是一種管理與被管理之間的關系,也容易違法辦案與處理糾紛。這些都決定了依法行政對於法治國家建設的意義。
第八,司法獨立。在現代,司法獨立作為一項憲政原則,同時具有三重屬性。作為一項法治原則,其作用在於排除來自外界的任何干擾,保證審理案件做到客觀、公正、廉潔、高效。作為一項民主原則,它是建立在分權與制約的理論基礎上,是現代民主政體一個十分重要的環節。作為一項人權原則,其含義是,一個人當被指控為犯罪嫌疑人時,他有得到一個獨立而公正的審判機關審判的權利。司法獨立原則在1954年憲法中的表述是「人民法院獨立進行審判,只服從法律」。1982年憲法的表述有所改變。有人據此提出「司法獨立」概念不科學,這是不正確的。我國不僅在民主革命時期根據地的法律中多次使用這一概念,而且葉劍英同志擔任1982年憲法修改委員會主席時,在代表中央作該委員會第一次會議的講話也使用了「司法獨立」一詞。況且,聯合國1985年已生效的《關於司法機關獨立的基本原則》,我國作為聯合國成員國有義務遵守這一國際法。黨的十七大報告提出,要「深化司法體制改革,優化司法職權配置,規范司法行為,建設公正高效權威的社會主義司法制度,保證審判機關、檢察機關獨立公正地行使審判權、檢察權」。對此必須加強研究,認真貫徹。
第九,程序正當。法律程序是法的生命存在形式。在一種法律制度里,不可能只有實體法而無程序法,古往今來無一例外。法律程序具有工具性和倫理性的雙重價值。好比工廠需要有科學的生產流程才能生產出好的物質產品;司法機關也需要有科學的法律程序,才能作出正確的判決和裁定。尤其是公正的法律程序,能體現立法,執法,司法,護法等國家權力的科學配置與程序約束,也體現了公民的各種權利在程序中的應有保障。由於歷史的現實的多種原因,中國一直存在重實體,輕程序的傾向。十分重視程序,也是西方社會法治國家的一大特點。在我國,將程序正當作為建設法治國家的一大標志是十分必要的。黨的十七大報告對程序問題十分重視,如強調要「推進社會主義民主政治制度化、規范化、程序化」;「善於使黨的主張通過法定程序成為國家意志」等。證明全黨的程序意識在大大加強。我們應堅持並實踐《立法法》的明確規定,嚴重違反立法程序的法律、法規、規章作出的決定應宣布為無效。嚴重違背訴訟程序的判決和裁定,應駁回重審或決定其不具法律效力。應通過三大訴訟法的修改,在訴訟程序的民主、公開、公正、嚴明上大大向前推進一步。
第十,黨要守法。近代以來世界各國通常是實行政黨政治。把政黨制度規定在法律中雖然相對較少,但政黨尤其是執政黨要嚴格在憲法和法律范圍內活動,已經成為一種憲法文化,否則選民不會投票給那些經常違反憲法和法律的政黨。在我國,實施依法治國的基本方略,必須「堅持黨的領導、人民當家作主、依法治國的有機統一」。改革開放以來30年的歷史和現實經驗證明,我們在民主法制建設上所取得的舉世矚目的偉大成就,沒有黨的正確領導是不可想像的。但是,在實行依法治國基本方略和確立「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的奮斗目標後,黨的執政理念和執政方式必須也已經發生重大變化。其中一個重要決定是黨的十二大通過的黨章明確規定「黨的組織應當在憲法和法律的范圍內活動」。自黨的十六大以來,以胡錦濤同志為總書記的黨中央提出了一系列思想與原則,如「立黨為公,執政為民」,「權為民所用,情為民所系,利為民所謀」;「科學執政、民主執政、依法執政」等。黨的十七又正式確立了以「以人為本」為核心的科學發展觀和構建「和諧社會」的戰略目標;再次明確強調「各級黨組織和全體黨員要自覺在憲法和法律范圍內活動,維護憲法和法律的權威」。今後的任務主要是堅定地堅持這些理念和切實落實各種執政方式和具體制度的改革措施。
這里需要明確的是,一個國家只能有一個「治國基本方略」。在我國,它就是「依法治國,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以德育人」、「科教興國」、「人才強國」、「構建和諧社會」等戰略,都不能稱其為「治國基本方略」,原因是「治國基本方略」必須具有以下四個特點和要求:一是全局性。憲法是治國安邦總章程,法律則是具體章程;各個方面的方針政策都必須納入法治軌道。二是根本性。除各種發展戰略和方針政策,法律還要對國家的各種政治、經濟、文化基本制度作出明確具體規定。三是規范性。憲法和法律具有明確、具體、可操作的特點,這是政策、道德等所不具有的。四是長期性。任何發展戰略與方針政策都有一定的時間性,唯有法律同人類社會共始終。「治國基本方略」主要通過「法治國家」來體現與實施,即通過制定出一整套完備而良好的法律並運用一系列原則與制度以保證其實施。這正是「法治國家」這一概念的意義和價值所在。

E. 人民日報評論員文章和人民日報人民時評是什麼關系

前後兩者都屬於人民日報的評論。

人民日報評論員文章代表報社,報社是機關報集體,機關報的機關是中共中央。評論員文章可以理解為職務作品,歷來的作者有地位極高的。評論員文章完全代表報社,文責由報社全負。

人民日報人民時評是由評論部或者相關部門組織的評論,可以由評論部內人員撰寫,也可向合適的人,權威部門約稿。人民時評可以理解為個人作品,其觀點不完全代表報社,相關責任由報社和作者共同承擔。

控制資料:

辦刊相關職能:

《人民日報》堅持正確辦報方向,積極宣傳黨的理論和路線方針政策,積極宣傳中央的重大決策部署,及時傳播國內外各領域的信息,為我們黨團結帶領人民奪取革命、建設、改革的重大勝利作出了重要貢獻。

《人民日報》深入宣傳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深入宣傳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巨大成就,深入宣傳廣大幹部群眾團結奮進的先進事跡,高唱奮進凱歌,弘揚民族精神,為激勵全黨全國各族人民積極投身改革開放的偉大事業作出了積極貢獻。

30年來人民日報海外版積極傳播中華優秀文化,宣介中國發展變化,在外宣工作中發揮了重要作用。人民日報是中國對外文化交流的重要窗口,展現蓬勃發展社會主義新中國的舞台,積極宣傳黨和政府的政策主張,記錄中國社會的變化,報道中國正在發生的變革。

是中國共產黨的機關報,在不同的時期對中國大陸政治都有著決定性的指導作用,除了為外界提供中國共產黨的政策及觀點等直接信息外,其社論亦反映了中共中央對事件的處理意見。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人民日報

F. 深化黨和國家機構改革應遵循的原則是

深化黨和國家機構的改革,應該遵循人民的根本利益,就是我們的目標的原則

G. 誰能告訴我八榮八恥的資料

說明: 可能與目前全國火熱開展「八榮八恥」學習活動有關,這成了網上現在非常火的一個貼子,據說訪問量已經超過了200萬人次。作者是北京非著名娛樂評論家童偉先生。「八榮八恥」劍指娛樂圈十六位紅人――其中一劍指周星馳。關於周星馳的這段說明,請訪問童偉的博客,http://blog.sina.com.cn/u/1224317402看哪位吧主或網友看了後把這段話帖在後面。希望大家都來討論,看童偉說的有沒有道理。

胡哥在兩會期間提出了「八榮八恥」,引起強烈反響。童偉深感胡哥提的實在,提的具體,提的人心一震。在全國學習「八榮八恥」的熱潮中,不知娛樂圈的明星們在學習沒有,不過媒體好象沒有什麼報道。明星們處在名利場的中心,是最應該學習「八榮八恥」的群體之一。

用「八榮八恥」掃描娛樂圈,童偉發現它正劍指娛樂圈十六位紅人。

一、「以熱愛祖國為榮」劍指李安

剛獲奧斯卡最佳導演獎的李安,在奧斯卡上以「Chinese」自稱。李安夫婦早在1989年就已拿到綠卡,卻始終沒有宣誓做美國人。李安在海外一直說自己是Chinese。李安知道自己流著中國人的血,並以此為榮,是熱愛祖國的藝人楷模!

二、「以危害祖國為恥」劍指張藝謀

有人說張藝謀的成功,是西方人給的,沒有西方人就沒有張藝謀。張藝謀將中國的怪調、怪情、怪人兜售給國際影壇,讓西方人獵奇地玩味中國的壓抑與畸形氛圍,諂媚了西方人,損害了國人情感。

三、「以服務人民為榮」劍指周星馳

^^^^^^

四、「以背離人民為恥」劍指張紀中

張紀中代表央視的一貫風格主要是對原著「取其糟粕,去其精華」。主要表現血惺和核突,《三國演義》、《水滸傳》、《笑傲江湖》等等大都如此,代表場面是多場鮮血淋漓的撕殺慘狀。這廝的品味和志趣可見一斑。張紀中背離國人,將國人對名著名片的美好想像一點點地蹂躪,是人民圓夢過程中的超級叛徒。

五、「以崇尚科學為榮」劍指濮存昕

濮存昕是我國第一個拍「預防艾滋病」公益廣告的人,也是中國第一位「預防艾滋病義務宣傳員」。他到醫院與艾滋病握手相擁,他走上北京街頭義務獻血……他用自己的行動表達自己對科學的崇尚、對弱勢群體的關愛與對社會的責任。

六、「以愚昧無知為恥」劍指花兒樂隊

曾經紅遍半邊天,居然是抄襲別人來忽悠我們。花兒樂隊只說「作品有瑕疵」,但本質上是花兒樂隊對中國法律的無知,對娛樂圈游戲底線的無知,對歌迷的智商太愚昧地低估了。

七、「以辛勤勞動為榮」劍指馮小剛

近十年來,從《甲方乙方》到《天下無賊》,馮導幾乎每年給影迷奉獻上一頓賀歲大餐,辛勤勞作,路人皆知。馮小剛值得欣賞之處,除了他的才華與號召力,還應該有他的勤奮與執著,對中國電影事業的鞠躬盡瘁。

八、「以好逸惡勞為恥」劍指李亞鵬

李亞鵬當初給王菲設置溫柔陷阱的時候,所使用的道具——汽車居然是周迅當年送的。結婚的房子都是王菲買的,自己則一直躺家裡吃王菲的「老本」,電視電影沒有接拍半部。這個月才開始進劇組,據說是為了給即將出生的孩子掙「奶粉錢」。一個大男人,好吃懶做到如此地步,在娛樂圈估計也算屈指可數的。

九、「以團結互助為榮」劍指曾志偉

在梅艷芳、柯受良、董驃等明星的葬禮上,我們都看到了曾志偉傷悲與忙碌的身影。作為香港藝人協會會長,偉哥能將香港藝人團結起來,維護自己的利益,促進香港娛樂的發展繁榮,是一個有組織能力的、熱心腸的人!

十、「以損人利己為恥」劍指宋祖德

挖空心思罵人的宋祖德,用一堆堆唾沫對准張藝謀、姚明、李宇春、黃安、寧靜等人就是狂吐,貶低別人同時來提高自己的知名度與身價,損人利己的典型。咱們中國人好象不是這樣的。

十一、「以誠實守信為榮」劍指孫燕姿

孫燕姿入圈就告訴自己有了男朋友,是某理財公司一普通上班族,去年和男友因為聚少離多等原因分手後,又勇敢地告訴大家實況。和某些不知和多少男人上了床,還告訴自己的FANS說自己依然是單身,好想談戀愛的人相比,燕姿的誠實令人敬佩。

十二、「以見利忘義為恥」劍指何潔

何潔一夜之間走紅,認為自己進入了上流社會,還算個人物了,就將學校的男朋友甩了。同時為了維護自己的純潔玉女形象,何潔堅決否認自己在大學里談過戀愛。當代的「男陳世美」!

十三、「以遵紀守法為榮」劍指王奎榮

王奎榮作為一個年長的藝術家,行事穩重,是一個絕對模範的駕駛員。在任何情況下他堅持一個原則:喝酒不動車,開車不喝酒。開著車出席各種聚會,即便是喝下半杯啤酒,他也照樣是把車放在那兒,搭朋友車或坐計程車回家。他認為開車絕不能冒險,為了自己、為了家人、為了朋友,每個駕駛員都應珍惜自己與他人的生命。開車能如此,其他方面也一葉知秋。

十四、「以違法亂紀為恥」劍指郭德綱

走紅沒有幾天,郭德綱就因「侵犯名譽」、「污衊他人」等原因就被汪洋、楊志剛等人先後告上法庭。這郭德綱就不懂法,還是知法犯法?說不接受記者采訪,又大上電視,糊弄眾人,就只剩下一張嘴了。郭德綱,別再往別人身上潑污水了,別再違法亂紀了,否則,法庭你還有些上的。

十五、「以艱苦奮斗為榮」劍指陳道明

陳道明現在是中國身價最高的演員之一,他的朴實與節約在建設節約型社會中值得大力提倡。兩會期間,政協委員陳道明婉言謝絕會務組給他在賓館安排的房間,說家就在北京,就住家裡,能節約點就節約點。想起那些動輒非總統套房不住的腕兒,陳委員身上的閃光點正發放著光芒。

十六、「以驕奢淫逸為恥」劍指陳凱歌

陳凱歌投資兩三億拍了個豪華爛片《無極》,是為奢。為搞笑並無惡意的胡戈龍顏大怒,缺乏娛樂精神,是為驕。拋棄結發之妻,找個年輕漂亮的陳紅做老婆,是為淫。六年拍一部爛片,是為逸。

對那些知榮恥的人,應賜予寶劍,作為永久榮耀;對那些不知恥之徒,應當頭一劍,使之清醒頭腦。

當然,以上所言有的可能斷章取義,但娛樂圈大力學習與宣傳「八榮八恥」卻是非常迫切的一項政治任務!讓明星帶頭來實踐「八榮八恥」,對FANS更具有示範作用。

H. 備考《申論》,常看《人民日報》的評論員文章到底有用么

你不要認為這是假大空的話,如果你考上公務員,寫文章就是要這個路子。看《人民日報》的社論關鍵要分析人家是如何寫文章的,從什麼角度剖析,文章的構造,用語手法。其專業術語,對寫作或是基礎常識都會有很好的輔助效果。
除了人民日報,所在省的黨報也應該多看。黨報上有最新的政策動態,熟悉之能保證申論寫作時隨時聯系熱點並自在闡述、發揮。人民日報上有一版「理論」,上面文章都是各地黨政大員結合當地實際,對中央大政方針在當地的貫徹落實提出的標准策論。這些文章都是最標準的學習範本。特別需要仔細揣摩深入學習悉心領會。這類東西是當代第一流的申論策論,所謂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寫詩也會吟,你在這上面要下准備申論的最多的功夫。

I. 為什麼「全面推進依法治國,必須堅持黨的領導」

全面推進依法治國,必須堅持黨的領導、人民當家作主、依法治國有機統一。在我國,黨和法、黨的領導和依法治國是高度統一的,社會主義法治必須堅持黨的領導,黨的領導必須依靠社會主義法治。

黨的領導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之魂,是全面依法治國最本質的特徵,是社會主義法治最根本的保證。堅持黨的領導,是社會主義法治的根本要求,是黨和國家的根本所在、命脈所在,是全國各族人民的利益所系、幸福所系,是全面推進依法治國的題中應有之義。

中國共產黨是一個長期執政的大黨,其政治地位決定了堅持黨的領導對社會主義法治國家建設的重要意義。作為執政黨,我們黨要領導整個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事業。而社會主義法治國家建設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重要組成部分,因而黨的領導必然體現在法治國家建設的各個方面。

只有在黨的領導下依法治國、厲行法治,人民當家作主才能充分實現,國家和社會生活法治化才能有序推進;只有在黨的領導下把億萬人民動員和組織起來,積極投身於依照憲法和法律治國理政的偉大事業中,才能充分實現人民民主,推進國家治理現代化和法治化。

(9)依法治國人民日報評論員文章擴展閱讀:

堅持黨的領導不是一句空話,必須具體體現在黨領導立法、保證執法、支持司法、帶頭守法上,貫徹到依法治國的全過程、各方面。

加強和改進黨對社會主義法治國家建設的領導,應做到「三統一」,即把依法治國基本方略同依法執政基本方式統一起來,把黨總攬全局、協調各方同人大、政府、政協、審判機關、檢察機關依法依章程履行職能、開展工作統一起來,把黨領導人民制定和實施憲法法律同黨堅持在憲法法律范圍內活動統一起來。

做到「四善於」,即善於使黨的主張通過法定程序成為國家意志,善於使黨組織推薦的人選通過法定程序成為國家政權機關的領導人員,善於通過國家政權機關實施黨對國家和社會的領導,善於運用民主集中制原則維護中央權威、維護全黨全國團結統一。

J. 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道路要堅持哪些原則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道路,核心要義包括三個方面,一是堅持黨的領導,二是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三是貫徹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理論。

黨的領導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最本質的特徵,是社會主義法治最根本的保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體系的根本制度基礎,是全面推進依法治國的根本制度保障;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理論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體系的理論指導和學理支撐,是全面推進依法治國的行動指南。

只有牢牢把握住這三個方面,才能確保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體系的制度屬性和前進方向,才能立足中國實際建設好社會主義法治國家。

(10)依法治國人民日報評論員文章擴展閱讀: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道路是根據中國發展的實際需要,能夠解決中國在發展建設過程遇到的社會問題的法律治理的途徑和模式。就是不照搬照抄但卻可以學習借鑒任何國家法治經驗的中國法治模式。

這條法治道路的具體標志是「四個堅持」:

堅持人民主體地位,從根本上保障人民權益,是本質要求;堅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維護社會公平正義,是基本原則;堅持依法治國和以德治國相結合,實現法律和道德相輔相成、法治和德治相得益彰,是基本方式;堅持從中國實際出發,與國情相適應、與社會相對接,是基本前提。

熱點內容
西鄉有按勞動法的廠沒 發布:2025-01-22 12:28:09 瀏覽:832
小學生簡單的法律知識 發布:2025-01-22 12:16:55 瀏覽:277
企業管理法律知識培訓 發布:2025-01-22 12:11:37 瀏覽:464
法律部門規章 發布:2025-01-22 12:07:27 瀏覽:727
松原市法律咨詢 發布:2025-01-22 12:04:49 瀏覽:602
酒店大廳保安規章制度 發布:2025-01-22 11:21:37 瀏覽:936
盱眙法院庭長 發布:2025-01-22 11:06:23 瀏覽:950
吳惠芬的姐姐是法官嗎 發布:2025-01-22 10:43:29 瀏覽:728
駐馬店律師事務所 發布:2025-01-22 10:24:45 瀏覽:970
法院立案管轄 發布:2025-01-22 09:57:12 瀏覽:3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