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學百科 » 依法治行政

依法治行政

發布時間: 2022-06-07 17:49:33

❶ 依法治國、依法行政、依法執政,三者有什麼關系(區別與聯系)

區別:依法治國是黨領導人民治理國家的基本方略;依法行政是指行政機關及其版工作人員按照憲法和權法律規定行使職權;依法執政是黨最基本的執政方式。(也就是說,行使主體不同)
聯系:三者都是依照憲法和法律,都體現了法律的尊重,崇尚法律權威;依法行政和依法執政都是貫徹依法治國基本方略的體現。

❷ 全面推進依法治國立法機關行政機關司法機關及全社會應該怎樣努力

依法治國是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客觀需要,是國家民主法治進步的重要標志,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的重要條件,是國家長治久安的重要保障。依法治國應該做如下努力:

1、健全保證憲法全面實施的體制機制。

保證憲法的全面實施,要落實憲法解釋程序機制,推進合憲性審查工作,特別要加強法律法規和規范性文件的備案審查制度和能力建設,依法撤銷和糾正違憲違法的文件,使憲法全面實施具有堅實的體制機制保障。

2、完善立法體制機制。

要堅持科學立法、民主立法、依法立法,完善黨委領導、人大主導、政府依託、各方參與的立法工作格局,立改廢釋並舉,不斷提高立法質量和效率,加強重要領域立法,以良法保障善治,重點解決立法的針對性不足、操作性不強、立法不及時等問題。

3、健全社會公平正義的法治保障制度。

科學立法、嚴格執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本質上都是為了保障社會公平正義。為此,必須加強人權法治保障,保證人民依法享有廣泛的權利和自由、承擔應盡的義務。堅持嚴格規范公正文明執法,規范執法自由裁量權,加大關系群眾切身利益的重點領域,如食品葯品、生態環保。

深化司法體制綜合配套改革,全面落實司法責任制,完善律師制度,加強對司法活動的監督,確保司法公正高效權威,努力讓人民群眾在每一個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義。



4、加強對法律實施的監督。

加強對法律實施的監督,就是要保證行政權、監察權、審判權、檢察權得到依法正確行使,保證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合法權益得到切實保障,堅決排除對執法司法活動的干預。尤其要支持新形式的法律監督制度,拓寬公益訴訟范圍。

加大對嚴重違法行為的處罰力度,嚴格刑事責任追究,讓違法者付出應有的代價,遏制各領域的違法行為。各級黨和國家機關以及領導幹部要提高運用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深化改革、推動發展、化解矛盾、維護穩定、應對風險的能力,確保法律有效實施。

5、切實增強領導幹部的法治和制度意識。

各級黨委和政府以及各級領導幹部要切實強化制度意識,帶頭維護制度權威,做制度執行的表率,帶動全黨全社會自覺尊崇制度、嚴格執行制度、堅決維護制度。只有各級領導幹部這個「關鍵少數」以實際行動帶頭尊法學法守法用法,才能營造辦事依法、遇事找法、解決問題用法。

要將法治觀念和制度意識強不強作為衡量幹部德才的重要標准,推動各級領導幹部從內心深處信仰法治、認同法治,尊崇制度、執行制度、維護制度,樹立制度的權威,把制度運行好、執行好,將制度優勢轉化成治理效能,最終實現建設現代化強國的目標。

❸ 論述依法行政在依法治國中的重要性是什麼

1、依抄法行政是依法治國的重要組成部分,對依法治國的基本方針的實行具有重要意義。
2、依法行政有利於保證行政管理的統一性、連續性和穩定性。
3、依法行政反映了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發展的必然要求。
4、依法行政有利於建設高素質的公務員隊伍。

❹ 什麼是依法行政

在實施依法治國的基本方略中,依法行政是其基本要素,是其基礎和關鍵。 依法行政中的「行政」是行政法意義上的行政,即國家行政或公共行政。 依法行政中的「法」,首先必須是體現國家和人民整體意志(公意),反映社會進步發展規律的法,而不能是長官意志、個人意志、少數利益集團意志的反映。 在我國,依法行政的理論研究和實踐活動,是作為依法治國方略在政府行政領域的具體運用而被提出來的。從理論與實踐的結合上,我們認為,我國的依法行政,可以界定為:各級人民政府嚴格依照法律的規定推行公共行政並採取有效措施保證法律實施的活動。依法行政既是一種理念,也是一種活動;既是目標,也是過程。它具有以下特徵: 依法行政是對行政主體即政府行政機關及其公職人員的要求,而不是對行政相對人的要求,是治「官」,而不是治「民」的。在我國,既不可將依法行政等同於行政機關的行政執法監督,也不能將依法行政等同於依法治國,行政執法監督是對違反國家法律法規的行政(行為)相對人依法進行監督檢查,並對違法者實施法律制裁的活動,只是依法行政的一個方面內容,而不是全部內容,並且依法行政要求規范行政執法監督的行為;依法治國「是廣大人民群眾在黨的領導下,依照憲法和法律的規定,通過各種途徑和形式管理國家事務,管理經濟文化事業,管理社會事務,保證國家各項工作依法進行」。依法治國的涵義十分豐富,依法行政只是其中的要素之一,是其基礎和關鍵。 依法行政中的「行政」是行政法意義上的行政,即國家行政或公共行政。是指一定的國家組織(行政機關)為實現國家職能、維護公共利益,依照法律規定的職權和規范,對國家行政事務進行組織和管理的活動。其行政的領域,是只能由國家實施管理的社會公益事務。國家公共行政與其他行政行為的本質區別:第一,行政的目的不是以追求經濟效益最大化為標准,而是以執行國家法律法規,保障國家安全穩定,促進經濟協調發展和實現社會文明進步為己任;第二,行政費用開支不是自收自支、自負盈虧,而是依靠國家財政;第三,行政活動受國家強制力的保證,強制行政相對人必須服從政府的單方意志。由於公共行政具有這些特點,政府機構及其工作人員在履行職責和行使職權的過程中,就有擴大和濫用職權的內在動力和對行政相對人的權益造成某種損害的客觀可能性。特別是在行政權力缺乏制約的情況下,產生帕金森定律所說的機構膨脹、不計成本、效率低下的「機構病」和布坎南學說中的權力擴張和尋租腐敗的問題就是必然的。因而必需用法律對其職權及其職權的行使予以嚴格規范。 依法行政中的「法」,首先必須是體現國家和人民整體意志(公意),反映社會進步發展規律的法,而不能是長官意志、個人意志、少數利益集團意志的反映。在這方面,我國立法工作已開始了卓有成效的改革,其次,「法」應主要限定在法律、行政法規、部門規章、地方性法規和政府規章以及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條例和單行法規。其他政策辦法不能作為依法行政的法律依據;在我國,沒有法律授權制定的規范性文件在數量上遠遠超過法律,所發揮的行政作用也應予以肯定,但這些規范性文件的創制活動只能作為一種行政活動,且本身也存在「依法」進行和保證內容「合法」的問題,凡與法律相抵觸的規章、辦法等不僅無效,甚至會被提起行政訴訟和行政復議;再次,從法律要素上看,依法行政之「法」不僅應包括法律法規,還應包括法律原則以及法律目的和法律條文背後所隱含的法律精神、法律價值,僅停留在法律具體條文的機械理解和運用上,是不利於依法行政的。 依法行政中「行政」和「法」的關系是:法優先優位於行政;行政必須有法,無法律即無行政;行政必須服從於法。執行國家意志的功能為行政,行政作為國家意志的執行工具,主要功能就是執行國家權力機關制定的法律。法律之所以能成為對行政權力進行控制的手段,不僅在於行政權力是由法律賦予和派生出來的;也不僅在於法律是衡量政府行政行為是否合法的尺度,更為重要的是法律獨具的至強制力和權威性,是約束行政權力任意專斷的最有效的手段。如我國現行法律在行政程序上的聽證程序、公開程序、說明理由程序等規定;在行政效力上對違法行政應予撤消、宣布無效的規定;在行政責任上對違法行政責任人給予行政制裁的規定;在行政救濟上的行政復議、行政訴訟、行政補償的規定等都是約束行政主體依法行政的有效措施。當行政主體和行政行為被納入法律管轄的范圍,按照經過合意達成的法律規則進行運作,並運用法律的強制力進行規范和約束,行政權力的任意與專橫就有可能得到有效的遏止;反之,失去法律約束的行政權力就會像脫韁的野馬,無拘無束,行政活動中的人治必然抬頭、尋租必然出現、腐敗必然滋生。 依法行政在我國是一種積極保障(有效行政)與消極防範(防止濫用行政權力)的有機結合。依法行政的目的不僅在於對政府行政機關的行政行為依法進行規范,防止權力的濫用,並使受到不法行政行為侵害的公民權利及時得到補償,而且也在於保證國家行政管理的有效和效率,使其能夠最大限度地發揮作用。隨著現代行政管理范圍的日益擴大和管理的事務日益增多,行政管理的作用日益提高,積極行政和追求行政效率越來越受到法律的重視和理解。當然,法律在賦權的同時,也根據「主權在民,限權政府」的原則,從防止行政權力專斷濫用的角度,對行政法律法規不斷進行豐富和完善,加強立法力度,對不斷擴大的行政職權和行政領域加以約束和規范。

❺ 簡述法治行政的特點

法治行政的特點:

法治行政的核心含義是法律高於行政。

第一,職權法定。行政機關的職版權,指中央權政府及其所屬部門和地方各級政府的職權,必須由法律規定。

第二,法律保留。凡屬憲法、法律規定應由法律規定的事項,只能由法律規定,或者必須在法律明確授權的情況下,行政機關才有在其所制定的行政規范中作出規定,稱為法律保留原則。

第三,法律優先。含義包括:

1)在已有法律規定的情況下,任何其他法律規范,包括行政法規、地方性法規和規章,都不得於法律相抵觸,凡有抵觸,都以法律為准。

2)在法律尚無規定,其他法律規范作了規定時,一旦法律就此事項作出規定,法律優先,其他法律規范的規定都必須服從法律。

第四,依據法律。行政機關的行為必須有法律依據,即體現為制定規范的抽象行政行為和體現為作出處理決定的具體行政行為都必須依據法律。

第五,職權與職責統一。職權,就是憲法、法律授予行政機關管理經濟和管理社會的權力。

❻ 依法行政的作用和意義

約束政府工作人員避免出現違法行政、是行政管理為人民服務的切實保障、是社會穩定,經濟發展,國家長治久安的必要保證。

1、依法行政是約束政府工作人員避免出現違法行政,以免對社會、人民造成嚴重後果,同時也是在公平、公正、公開的情況下保護廣大群眾的根本利益,二者是對立統一的。各級政府機關能夠以法律為依據管理各種事務,要求公民、法人或其他組織依法享受權力、履行義務,對那些不能夠正當行使權力和不能夠很好履行義務的人們追究法律責任

2、依法行政是行政管理為人民服務的切實保障。我國是廣大人民群眾當家作主的社會主義工作,只有依法行政才能體現「人民權力人民用」,「賦予權力為人民」的宗旨觀念。人民需要行政機關,以實現自己的利益保障,人民授權行政機關行使權力最終目的是通過管理為經濟和社會發展服務,依法行政才能保證國家行政管理人員在管理各類事務時不至於偏離「為人民服務」這一宗旨、這一航道。

3、依法行政是社會穩定,經濟發展,國家長治久安的必要保證。只有依法辦事,在法律規定的范圍內進行,才能保護該保護人群的利益,對那些不履行義務、違法亂紀的人嚴厲打擊,保證安定團結的大局。

依法行政是依法治國的關鍵

1、從法治原則的角而言,依法行政是依法治國的關鍵環節。

(1)依法治國的核心應該是立法機關依法立法,政府依法行政,司法機關依法獨立行使審判權、檢察權。在這三者之中,依法立法是基礎,獨立司法是保障,依法行政才是依法治國的關鍵所在。據統計,改革開放20年來,全國人大及其常委會制定了280多部法律,國務院制定了700多部行政法規,地方政權機關制定了4000多部地方性法規,其中大約有80%的法律法規是要由行政機關去貫徹落實的。

(2)因此,依法治國能否取得成效,主要取決於能否依法行政。必須加強依法行政的法治建設,使各級領導幹部在日常公共事務中嚴格做到依法辦事,做到政令暢通,執法如山,有令必行,有禁必止。這樣,依法治國的原則才能通過政府行為落實到社會生活的各個領域。

2、從權力制約的角度來看,依法行政也是依法治國的關鍵所在。

(1)法治的核心是有效地約束公共權力。依法治國的重點是依法治權,治權的重點又在於治行政權力,確保依法行政。依法制約國家機關的權力,依法保護公民的合法權益,既是現代法治的宗旨,也是依法治國的價值取向。

(2)憲法賦予國家行政機關極其廣泛的權力范圍,幾乎涉及社會的各個角落。行政權是國家權力中最為活躍的權力,行政權最易膨脹,它最需要自由又最容易無度,最需要控制又最難以控制。這種無所不在的公共權力必然需要依法制約,也最需要公眾監督。因此,如何實現依法行政,應該是依法治國的關鍵所在。

3、從民主政治建設的目標來看,依法行政是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的關鍵。

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是黨的十五大確定的我國民主政治建設的目標。只有在整個社會范圍內形成一個知法、懂法、守法的社會氛圍,領導幹部依法辦事,公民依法盡義務保護自己的合法權益,使法律法規能夠在國家和社會生活各個領域得到普遍切實的遵守,才能實現依法治國。而要做到這一切,關鍵還在於依法行政。

❼ 依法行政的核心是什麼

依法行政的核心是合法行政、合理行政、程序正當、權責統一。
行政是指由國家行政機關對於不屬於審判、檢察工作以及立法中的其他法律的具體應用問題以及自己依法制定的法規進行的解釋。
依法行政是依法治國基本方略的重要內容,是指行政機關必須根據法律法規的規定設立,並依法取得和行使其行政權力,對其行政行為的後果承擔相應的責任的原則。
制定經濟、文化、社會、生態文明等方面重大體制和重大政策調整的重要行政法規,應當將行政法規草案或者行政法規草案涉及的重大問題按照有關規定及時報告黨中央。

法律依據
《行政法規制定程序條例》
第九條 國務院法制機構應當根據國家總體工作部署,對行政法規立項申請和公開徵集的行政法規制定項目建議進行評估論證,突出重點,統籌兼顧,擬訂國務院年度立法工作計劃,報黨中央、國務院批准後向社會公布。
列入國務院年度立法工作計劃的行政法規項目應當符合下列要求:
(一)貫徹落實黨的路線方針政策和決策部署,適應改革、發展、穩定的需要;
(二)有關的改革實踐經驗基本成熟;
(三)所要解決的問題屬於國務院職權范圍並需要國務院制定行政法規的事項。第十二條 起草行政法規,應當符合本條例第三條、第四條的規定,並符合下列要求:
(一)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二)體現全面深化改革精神,科學規范行政行為,促進政府職能向宏觀調控、市場監管、社會管理、公共服務、環境保護等方面轉變;
(三)符合精簡、統一、效能的原則,相同或者相近的職能規定由一個行政機關承擔,簡化行政管理手續;
(四)切實保障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的合法權益,在規定其應當履行的義務的同時,應當規定其相應的權利和保障權利實現的途徑;
(五)體現行政機關的職權與責任相統一的原則,在賦予有關行政機關必要的職權的同時,應當規定其行使職權的條件、程序和應承擔的責任。

❽ 依法行政的主體是什麼

主體是行政機關。

只要是享有國家行政權力,從事行政管理活動,就一定存在承擔相應行政法律責任的行政主體。行政主體自己行使行政權力,承擔行政法律義務;具有行政主體資格的行政機關建立的其他行政機關享有一定的行政權力,其建立者承擔由沒有行政主體資格的行政機關所做的行政行為的行政法律義務。

具有行政主體資格的行政機關撤銷的其他行政機關享有一定的行政權力,其撤銷者承擔由沒有行政主體資格的行政機關在被撤銷前所做的行政行為的行政法律義務。

中央機關與機構主要有六類:

1、國務院。

2、國務院組成部門,包括部委行署。

3、國務院直屬單位和特設機構。

4、國務院組成部門管理的機構。

5、授權的內設機構,原則上內設機構沒有行政職權,但有些內設機構經過法律法規特別授權而享有了一定的行政職權,考試中常見的有專利評審委員會,它是知識產權局的內設機構,商標評審委員會是工商局的內設機構,公安部下屬的公安消防局,公安交管局以及公安邊防局是公安部的內設機構。

6、授權的議事協調機構。

以上參考來源:網路-行政機關

❾ 行政機關如何依法行政

法律分析:行政機關要做到依法行政,首先,必須加強法規、規章的起草制定,做到有法可依;其次,行政機關使行政權時,必須要有明確的法律、法規、規章依據;再次行政機關行使行政權時,必須嚴格依照法律、法規、規章的規定,即必須在法定范圍內行使職權,必須依法定內容、程序和形式進行行政活動,必須正確適用法律,不得濫用行政自由裁量權;最後,對違法的行政行為必須依法追究行為人的責任。

法律依據:《全面推進依法行政實施綱要》 第一條 明確適應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新形勢和依法治國的進程,必須全面推進依法行政,建設法治政府。

熱點內容
司法大講堂 發布:2025-01-22 20:50:42 瀏覽:534
簽約個人法律顧問 發布:2025-01-22 20:27:38 瀏覽:514
民事訴訟法主管 發布:2025-01-22 20:00:28 瀏覽:625
2015社會與法 發布:2025-01-22 19:59:36 瀏覽:764
東南司法所 發布:2025-01-22 19:51:40 瀏覽:990
侵害姓名權法律責任股東 發布:2025-01-22 19:28:40 瀏覽:117
婚姻法中精神損害賠償 發布:2025-01-22 19:08:19 瀏覽:760
所謂法律效力 發布:2025-01-22 18:58:05 瀏覽:598
篡改文件還有法律效力嗎 發布:2025-01-22 18:48:32 瀏覽:278
國有企業領導幹部選拔任用工作條例 發布:2025-01-22 17:29:17 瀏覽:3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