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治法治徳治
A. 如何正確認識法治和德治的地位
法治是法治,德治是以德治國法治的地位更高。
B. 德治與法治的區別
1、概念不一樣:
德治,要求統治者集團以身作則,注意修身和勤政,充回分發揮道德感化作用;答重視對民眾的道德教化,「為政以德」,德主刑輔。
法治指一種治國的方略、社會調控方式,法治是與人治相對立的一種治國方略。
法治強調以法治國、法律至上,法律具有最高的地位。
2、歷史背景不一樣:
德治是中國古代的治國理論,是儒家學說倡導的一種道德規范,被封建統治者長期奉為正統思想。
儒家學說是由春秋時期魯國人孔子創立,最初指的是司儀,後來逐步發展為以尊卑等級的仁為核心的思想體系。
法治,先秦時期法家的政治哲學思想,強調法律制度在國家治理中的權威地位。
3、與人治聯系不一樣:
德治是人治的理想模式。
要想充分發揮人治的優點,政府官員應該勤奮、敬業和具有高尚的人格魅力。
法治相對於人治更穩定;法治強調的是權力制衡、法律救濟。
C. 法治與人治法制德治有什麼區別
法治與人治法制德治區別,具體如下:
1、法治是指以民主為前提和基礎,以嚴格依法辦事為核心,以制約權力為關鍵的社會管理機制、社會活動方式和社會秩序狀態。
2、法制是法律制度的簡稱,屬於制度的范疇,是一種實際存在的東西;而法治是法律統治的簡稱,是一種治國原則和方法,是相對於人治而言的,是對法制這種實際存在東西的完善和改造。法制的產生和發展與所有國家直接相聯系,在任何國家都存在法制;而法治的產生和發展卻不與所有國家直接相聯系,只在民主制國家才存在法治。法制的基本要求是各項工作都法律化、制度化,並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執法必嚴、違法必究;而法治的基本要求是嚴格依法辦事,法律在各種社會調整措施中具有至上性、權威性和強制性,不是當權者的任性。實行法制的主要標志,是一個國家從立法、執法、司法、守法到法律監督等方面,都有比較完備的法律和制度;而實行法治的主要標志,是一個國家的任何機關、團體和個人,包括國家最高領導人在內,都嚴格遵守法律和依法辦事。
3、人治就是個人或少數人因歷史原因掌握了社會公共權力,以軍事、經濟、政治、法律、文化、倫理等物質的與精神的手段,對占社會絕大多數的其他成員進行等級統治的社會體制。人治是儒家學說倡導的一種的治國理論,被封建統治者長期奉為正統思想。
4、德治是指以禮樂教化來提高人民的道德素質,將遵守社會等級秩序及其行為規范變為一種自覺,從而達到國泰民安的目的,其中心思想便是對人民施行道德教化,以令人主動地心悅誠服,而不是靠嚴刑峻法來迫使人民畏敬。
《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第五條 中華人民共和國實行依法治國,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國家維護社會主義法制的統一和尊嚴。一切法律、行政法規和地方性法規都不得同憲法相抵觸。一切國家機關和武裝力量、各政黨和各社會團體、各企業事業組織都必須遵守憲法和法律。一切違反憲法和法律的行為,必須予以追究。任何組織或者個人都不得有超越憲法和法律的特權。
D. 以「新時代楓橋經驗」--法治、德治、自治、共治為題,就什麼是「楓橋經驗」、
摘要 適應社會主要矛盾變化後人民群眾對民主、法治、公平、正義、安全、環境等公共品這一「法福利」新需求、新期待的迫切需要。新中國成立70年來,以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根本制度為基準、基本制度為依託、重要制度為支撐的社會建設取得歷史性成就,基本公共服務保障獲得國際社會公認,共建共治共享的社會治理制度優勢日益彰顯,創造了經濟快速發展和社會長期穩定「兩大奇跡」。隨著國內「一個時段、兩個階段」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戰略任務實施加速,國際社會的經濟競爭、文化博弈、軍事較量乃至制度比拼的白熱化,要求「大國之治」在於必須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制度,堅持和完善共建共治共享的社會治理制度,破解人民群眾對民主、法治、公平、正義、安全、環境等「法福利」公共品供給不充分的難題,消解社會治理結構不完備、治理能力不適應的問題,彌補市域、縣域、基層治理領域存在的若干短板,加快推進社會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形成社會治理共同體。
E. 交流研討自治德治法治共治如何實現共融互促
根據相關資料查詢顯示:相互依存,相互保障。
1、以德治為基揚正氣。
2、以法治為要強保障。
3、以自治為本增活力。
4、以共治為民生保障。是實現交流研討自治德治法治共治共融互促的方法。
F. 自治法治德治三者之間的關系
認清鄉村治理規律,把握「三治」辯證關系
認清鄉村治理規律,關鍵是認清黨的農村基層組織在農村社會關系網中的地位,處理好黨的基層組織與其他治理主體的關系。正如《條例》所強調的,「黨的農村基層組織應當加強對各類組織的統一領導,打造充滿活力、和諧有序的善治鄉村,形成共建共治共享的鄉村治理格局」。黨的基層組織「加強對各類組織的統一領導」,既體現了「黨政軍民學,東西南北中,黨是領導一切的」的時代要求,又體現了「代表著先進生產力的發展方向,代表著先進文化的前進方向,代表著最廣大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的使命擔當。前者要求確保發展的政治性和長久性,後者要求發揮黨的基層組織的戰斗堡壘作用。而「形成共建共治共享的鄉村治理格局」,就是在黨的基層組織發揮領導作用的前提下,發揮好農村自治組織的主導作用、社會力量的協同作用以及個體成員的主人翁作用,實現各治理主體間相互平衡、相互支撐、相互制約。
認清以上規律,正是把握「三治」辯證關系的關鍵。要把握「三治」統一於中國共產黨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領導核心這一根本要求,必須以發揮黨的基層組織的領導作用為根本前提;要把握「三治」結合不是自治、法治與德治的簡單加總和隨意組合,而是因時因地制宜,激活整體功能、系統功能的復雜過程;要把握自治是法治和德治的基礎,法治是自治和德治的保障,德治是自治和法治的補充。
把好自治方向,為法治德治打下堅實基礎
自治是法治和德治的基礎。「基礎不牢,地動山搖」,部分農村地區存在的黑惡勢力、宗族惡勢力、宗教極端勢力、「村霸」等現象,正是由於基礎不牢所導致的結果。因此,黨的農村基層組織必須首先打牢這個基礎,而打牢這個基礎的關鍵就是加強政治建設,把好自治方向。
突出政治建設,嚴格執行黨的意志
黨的政治建設是黨的根本性建設,決定黨的建設方向和效果,新時代要把黨的政治建設擺在首位。黨的農村基層組織作為聯系黨和農民群眾的橋梁和紐帶,是開展思想政治工作、落實黨的路線方針政策的基層組織;黨的意志是黨的農村基層組織開展工作的行動指南,是必須緊緊圍繞的理論核心。嚴格執行黨的意志,落實相關政策要求,才能使農村社會緊跟國家發展步伐。
黨的農村基層組織嚴格執行黨的意志,關鍵是要做到「維護核心、服務中心、凝聚人心」。「維護核心」,就是要樹牢「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堅決做到「兩個維護」,嚴格遵守政治紀律和政治規矩,嚴格執行新形勢下黨內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則,不斷提高政治能力,這是把握自治方向的根本保證;「服務中心」,就是要堅決貫徹落實黨的各項任務,按照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總要求,不斷推進鄉村振興和高質量發展,實現農業強、農村美、農民富的宏偉目標,這是把握自治方向的物質保證;「凝聚人心」,就是要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為了農民、依靠農民,讓農民切實參與到農村社會治理各環節,這是把握自治方向的民心保證。
突出政治功能,發揮「能人組織」作用
就農村社會而言,「能人」是比普通村民擁有更多知識、經驗、聲望或關系資源,在村內影響力較大的成員,黨員是「能人」的主要組成;而「能人組織」則是在村內影響力較大的組織,黨的農村基層組織無疑是影響力最強的「能人組織」。「能人組織」和「能人」是決定社會發展尤其是制度變革的關鍵主體,也往往是發展和變革成本的主要承擔者。農村「能人組織」和「能人」作用發揮得如何,決定著鄉村治理體系建設的效果。
在鄉村治理體系構建過程中,黨的農村基層組織主要應從三方面發揮其「能人組織」功能:一是突出政治功能,把自身建設成為宣傳黨的主張、貫徹黨的決定、領導基層治理、團結動員群眾、推動改革發展的堅強戰斗堡壘。這一功能源自中國共產黨的無產階級政黨屬性以及黨的執政地位。二是繼續發揮自身作為黨和人民群眾聯系的橋梁和紐帶作用。黨的農村基層組織參與農村治理,改變了過去「皇權不下縣,縣下行自治」的狀況,促成了農村社會網與外界、特別是政權的相互交流,為法治在農村的擴張奠定了堅實的基礎。三是充分發揮黨的農村基層組織自身及其黨員引導農村社會發展方向、制度選擇以及變革的作用。作為健全自治、法治、德治相結合的鄉村治理體系的關鍵,黨的農村基層組織肩負著為廣大農民群眾謀取幸福的歷史重任,因此,要不斷提升組織力,在選擇既定的情況下,以「能人組織」的身份和廣大農民群眾一起沿著既定的道路前進,最終實現鄉村振興。
G. 法治和德治的地位,作用,實現途徑有哪些不同
1、地位:法治與德治都是實現國家穩定和長治久安的需要和保障。
2、法治作用:內
法律體現統治階級的容意志,體現著國家對其成員在政治、經濟、社會等各個領域的行為要求,體現著維護社會穩定、保護人民生命財產安全、保障國家安全的要求.國家依靠法院、警察機關等帶有強制性的國家機器來保證法律的實施,強調用法律制度來治理國家,用強制的手段來約束人們的行為。
德治作用:德治通過道德教育的手段,以其說服力和勸導力來影響和提高社會成員的道德覺悟,使其履行自己應盡的道德義務,從而維護和保障社會的穩定。
3、實現途徑:法治,堅持不懈地加強社會主義法制建設,依法治國;德治,堅持不懈地加強社會主義道德建設,以德治國。
H. 什麼是法治什麼是德治
法治是指以民主為前提和基礎,以嚴格依法辦事為核心,以制約權力為關內鍵的社會管理機制容、社會活動方式和社會秩序狀態。
德治,是指以禮樂教化來提高人民的道德素質,將遵守社會等級秩序及其行為規范變為一種自覺,從而達到國泰民安的目的,其中心思想便是對人民施行道德教化,以令人主動地心悅誠服,而不是靠嚴刑峻法來迫使人民畏敬。
I. 法治與德治的地位,作用,實現路徑有何不同
1、法治與德治的地位:
法律與道德同屬為經濟基礎服務的上層建築,本質是相同的。法治和德治不可分離、不可偏廢,國家治理需要法律和道德協同發力。
2、法治與德治的作用
法治,就是發揮法律規范作用,以其權威性和強制性,用法律准繩規范社會行為、社會生活、國家治理。
德治,就是發揮道德教化作用,以其說服力和勸導力提高社會成員思想道德覺悟,用道德引導規范社會成員行為,調節社會關系。
3、法治與德治的實現路徑
法律的有效實施有賴於道德支持,道德踐行也離不開法律約束。法律難以規范的領域,道德可以發揮作用,而道德無力約束的行為,法律則可以懲戒。
法律是成文的道德,道德是內心的法律。法律和道德都具有規范社會行為、調節社會關系、維護社會秩序的作用,在國家治理中都有其不同的地位和功能。法治與德治,如車之兩輪、鳥之雙翼的高度概括。
古往今來,法治是治國理政不可或缺的重要手段,但是,法治也不是萬能的,治國理政僅靠法治這一手是不夠的。法治和德治不可分離、不可偏廢,國家治理需要法律和道德協同發力。這個結論是關於法律與道德辯證關系的深刻揭示,豐富和發展了馬克思主義法理學的基本原理。
J. 請問法治與德治的區別
法治與德治的區別:
一、出發點不同或者說邏輯起點不同
法治,是通過具體的規則去約束人們的外在行為,它的邏輯起點是對人的悲觀理解,對社會生活中的人失去了信任、產生懷疑,人本身不能自覺遵守社會規則,不能自覺地約束自身行為,如果沒有外界規則以及人們對這些規則的畏懼,人們生活的秩序將陷人無序狀態。因此,為了不讓社會陷入危險之中,就必須用法加以約束和限制它。
德治的邏輯出發點是對人性的看法充滿了樂觀的態度,認為人們能自覺用道德來約束他們的思想行為,認為人們對這些道德規則是自發的自覺自願遵守。前者是約束人們的外在行為,後者是約束人們的內心動機,對人們提出了更高的道德要求。因此,從邏輯出發點來看,是兩種不同的治國方略。
二、兩者價值追求不同
盡管兩者的現實目的一樣,都是為統治階級服務的,為使社會正常運行。但是法治與德治的價值追求不同。如果說法治的價值是追求政治生活的有序化和可能的正義,那麼,德治的價值則是追求政治生活的更高質量。迄今,沒有任何一部法律能滿足所有人的意願,法律是不能最終地、一勞永逸地解決人們所面臨的困境。
德治這種思想和願望在人類歷史之中,從來就沒有失去過,如同人類從來沒有失去過理想一樣。因此,我們可以說,提倡德治的主張,是人們對更高生活質量的嚮往、道德自覺,是人類有史以來夢寐以求的政治理想,是人們企圖超越他們所生存的環境而表現出來的絕對意義的追求。
(10)自治法治徳治擴展閱讀:
如何讓法治與德治相得益彰:
一、大力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弘揚中華傳統美德
在社會主義道德體系中體現法治要求,發揮道德對法治的滋養作用,努力使道德體系同社會主義法律規范相銜接、相協調、相促進。在道德教育中更加突出法治內涵,注重培育人們的法律信仰、法治觀念、規則意識,引導人們自覺履行法定義務、社會責任、家庭責任,營造全社會都講法治、守法治的文化環境。
二、更加重視發揮全面依法治國的作用
(1)在立法上,法律應當樹立鮮明道德導向,弘揚美德義行,推進社會主義道德的法律化,把實踐中廣泛認同、較為成熟、操作性強的道德要求及時上升為法律規范,用法治強化對社會文明行為的褒獎,對失德行為的懲戒,引導全社會崇德向善。
(2)在執法司法上,要體現社會主義道德要求,堅持嚴格執法,弘揚真善美、打擊假惡丑,讓敗德違法者受到懲治、付出代價,堅持公正司法,發揮司法斷案懲惡揚善功能,使社會主義法治成為良法善治。
(3)在守法上,要把全民普法與公民道德建設工程緊密結合起來,把全民普法和全民守法作為依法治國的基礎性工作,使全體人民成為社會主義法治的忠實崇尚者、自覺遵守者、堅定捍衛者,同時要深化群眾性精神文明創建活動,引導廣大人民群眾自覺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參考資料來源:人民網—「法治」與「德治」是花開兩朵共表一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