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學百科 » 道德經說附體

道德經說附體

發布時間: 2022-06-07 20:32:27

1. 佛學是怎樣解釋身上帶仙出馬的事

阿彌陀佛!
關於仙家堂口,或者叫大仙大神,我以前在網路也回答過,《保家仙》的問題,裡面也說過關於仙家堂口看病看事,你也可以找找看看,我也不用再復制粘貼來,因為篇幅也不少。
學佛的或者說修行的,對此事一般都是三緘其口,因為要是不明白的亂說話,會給自己招來不必要的麻煩,也會影響一些人的看法。
總之還是因緣的事,不同的因緣造就不同的經歷和人生軌跡。
凡事不可強求,不可不信,也不可強信。連孔子聖人都對此類事解釋不了,但是聖人畢竟是聖人,人家不會亂說話,也不對自己不明白的事胡亂猜測妄加評判,只是說了一句;怪力亂神,敬而遠之!以此來告誡門下弟子,這個「敬」就是恭敬,也反映了聖人謙卑的品格!
在遠古唐堯時代,有一位醫官,叫做巫咸,同時還兼職「司天監」的工作,因為上古時期,現代科學和文明沒有現在先進,對天象地理和異相不明白,就通過巫咸做法溝通,就會得到上天的指引,而那時的醫院也沒有,巫咸就通過這種神靈指引的方式,採集草葯,帶領一乾弟子人等,負責百姓的醫療救治,後來唐堯和後弈南巡,被三苗和狐功下蠱,就是巫鹹得到上屆的指示趕來救治的,後來的眾多弟子中因為師承巫咸,都叫做巫醫,這也和蒙古滿族的薩滿教基本是一樣,通過人來做媒介和工具,溝通神靈的指示。指點迷津。
再後來,有仙家堂口的出現,奉供在最上面的是通天教主,因為這是自然界中各種的精靈百怪,以胡黃長蛇蟒為內五行,豺狼虎豹雕為外五行。都是這些托生畜生道的修煉成的。
道家的三清是太清 道德天尊 玉清 元始天尊 上清 靈寶天尊
太清 道德天尊 太上老君 第十八次來到人間化生李耳,名聃。三十三天的離恨天 兜率宮
道教由老子李聃所創立,當年騎著青牛出函谷關,關上的太守尹喜苦苦哀求,老子就留下了《道德經》,作為道家開山的憑證和教論典籍。因為傳給了世間唯一的弟子。
「人教」,門下只有一位,後來的玄都大法師。
玉清 元始天尊 盤古大帝 在屍解後骨骼化作山脈,血液化作河流,毛發化作森林草木。
闡教 居昆侖山玉清境的玉清宮 門下十二金仙,都是大根器大成就的大羅金仙(其實不止十二位)加上姜子牙申公豹等等,十五六位,其中不少的佛家的菩薩都曾是 闡教門下弟子,後來又修煉到了西方佛教,(這西方是指西天大雷音寺,不是現在的西方列強)
上清 靈寶天尊 通天教主 是三清中的小師弟
截教 居玄都七寶紫微宮 禹余天宮 門下弟子不計其數 什麼樣的能人異士都有,大多數是內外五行修煉成就,也就是所有堂口最上面的通天教主。
這樣看來,所有仙家堂口其實都是歸道教截教通天教主所管,都是截教弟子。
佛家看待真正來世間有任務的仙家,都會承認,也會互相扶持幫助,最怕沒有仙家堂口,或是不正修的,騙子冒充 ,騙人錢財,也怕有一些弟子和靈性師傅,只為錢財供養,不管所求之事合不合情理,如法不如法,「拿人錢財,與人消災」「有求必應」,以致造下種種惡業,罪業,傷害很多的緣分(用符咒厭),咎由自取,後受惡報,其苦無復,如果正念正修,盡量的去幫眾眾生,善念勸導,兩面幫襯,犧牲自己的利益,不計較個人榮辱得失,排憂解難,做到盡善盡美,躲開因果。又哪來的業障纏身?
又佛家自性本來清凈,無拘無礙,無業可以拘他。
但是萬法皆空,因果不空。
千萬不能拔無因果, 陷自己於萬劫不復!
阿彌陀佛!

2. 為學日益 為道日損 損之又損 以至於無 是什麼意思

為學日益,為道日損,損之又損,以至於無的意思是:」求學的人,其情慾文飾一天比一天增加;求道的人,其情慾文飾則一天比一天減少。減少又減少,到最後以至於「無為」的境地。「

出自老子《道德經》第四十八章,原文節選:

為學日益,為道日損,損之又損,以至於無為,無為而無不為。取天下常以無事,及其有事,不足以取天下。

譯文:

求學的人,其情慾文飾一天比一天增加;求道的人,其情慾文飾則一天比一天減少。減少又減少,到最後以至於「無為」的境地。按照自然規律去做事是沒什麼不能做成的。治理國家的人,要經常以不騷擾人民為治國之本,如果經常以繁苛之政擾害民眾,那就不配治理國家了。

(2)道德經說附體擴展閱讀:

義貫註解

「為學日益 」,學問是靠知識、讀書、經驗,一點一滴慢慢累積起來的。今天懂一點,明天再懂一點,後天又懂一點,多一分努力就多一分的收獲,這就是做學問。人為的學問是有為法,是有為之道,要慢慢累積增加起來,不是一步登天。

「為道日損」,學道與做學問相反,是要丟掉,「日損就是一天丟一點,明天再丟一點,什麼都要放下丟掉。修道的人,經常笑自己,一方面有慾望學道,一方面又不肯放棄讀書,愛讀書就是最大的慾望。

「損之又損,以至於無為」,一切都空,空到了最後連空也把它空掉,空到一無所有;然後無所不有,一切皆知,一切皆有,就是這個簡單的道理。文字很簡單,意義也很簡單,一說就明白了。問題是,做起來很難!如何能夠把自己損之又損,放棄了又放棄,放到了一無所有之處,才能到達無所不知無所不有的境界!

老子在這里清楚地告訴我們,人生在世能夠學問成就,或修道成就,就要有兩種能力:「提得起」是做學問要「為學日益」;「放得下」是修道要「為道日損」,一切放下。

但是普通一個人,能夠具備這兩種能力,兩種智慧,兩種勇氣,所謂智勇雙全,就太難了。普通的人,叫他做學問,才用功讀了一個禮拜的書,便覺得很累,就停下來去玩了,為學不能日益。

去修道做工夫的話,放不下,剛打坐幾天,又覺得一天到晚坐著,淡而無味,浪費時間,也要跑出去玩玩,所以「為道日損」也做不到。因此,一般人多半都在為學未益、為道未損的情況下,提也提不起,放也放不下,就那樣過了一生。

3. 關於《道德經》

作為中國人。建議把原文背誦下來~倒不是什麼愛祖國愛人民之類的大道理,真的是為了你自己好。理由如下:

第一,道德經並不多,才五千多字。等你幾個星期背熟了後就會發現真的很少。

第二,道德經文辭非常優美飄逸,熟背有利於鍛煉記憶,還可以治療腦病,
可以增加對古文的感性認識~~等等

第三,道德經中有些東西如果表面地、單獨地看起來似乎十分消極,影響人們積極進取的心態;也有些似乎十分弱智荒謬。中國歷來的很多學者們都是因為這樣對道德經亂戴帽子的。只有將整本融匯於心才可能知道全部都是真正的積極!

第四,據我今天看來,如果將道德經的精髓真能貫通體會哪怕一部分,都會感覺到真的是收益終身的大智慧!

第五,道德經不是一下子或一小段時間可以消化的,僅僅看白話文就更危險了!現在的社會很虛浮,有本事的少(還是有的,比如南懷瑾、陳鼓應等人,但你專門看他們的翻譯也不行的),抄襲吹牛的卻很多,很多名氣很大的更是如此!當然,一開始多參考看一些不同的翻譯註解也是必要的。比較研究多了你就會發現我說的是真的了~

第六,道德經古文熟誦得有了感覺以後就會發現所有的翻譯都是變質發霉的食物~

另外,不才建議:想要真正受用到道德經的智慧,必須在真正的「慈悲喜舍」上下功夫深入體會。

道德經是見到生命的真諦的老子對道的心述。以世俗損人利己的貪婪心是看不到「道」的。自然也就不可能得到真正的受用。很容易「畫虎不成反類犬」,走到陰謀家的邪路上去~

當然如果你認為「高明的陰謀」正是你所追求的倒也無可厚非~

另外,不才認為道德經最重要的一個東西就是「無為」,如果不把這個搞清楚就容易說出「不要受老莊思想的影響」這樣「語重心長」的話去教育後面的人。偉大的中國教育界這些年就是這么乾的!!!

以不才現在的淺陋見識與記憶,覺得在這個問題上「厚黑教主」李宗吾說得最精當!推薦找來看一看~~

4. 世界上真有鬼上身嗎 我真的親身經歷請幫忙解釋下

首先不要害怕。你說的事情,可以說比較詭異,但是不能說明鬼的存在。也就更說明不了什麼鬼上身了。在不懷疑你所訴的問題的情況下,做個簡單的猜想。

  1. 可能有鬼,因為鬼神的問題是無法證明的。所以,可能有,可能沒有。不承認,不否認

  2. 老太和當事人合作一場戲。給眾人看。這樣某些人會相信,他們說的一些話。

  3. 一些特殊的原因,影響了當事人大腦都肢體的控制,而老太的行為恰好修正了這部分功能,但是不存在鬼神和特異能力。

5. 道德經說的什麼

無所不包。所以你可以看到許多道書對其評價為「五千言道德不朽文」,自古及今對其解釋版的作品多權如牛毛。

《道德經》是群經之首,是道家聖經,講的是道。道在中國文化中就意為無所不包,無處不在,天地萬物人類的生發之母,規律,道路....................

6. 《道德經》的詳細內容有哪些

作為充分體現中國古代樸素辯證法神韻的《道德經》,用不多的字數,闡述了道家對宇宙本原和基本存在方式,事物的產生、發展、變化的規律及社會觀、人生觀的基本思想。雖然文章大部分用近乎詩體的語言,有些晦澀難懂,但用「博大精深」來形容它絲毫也不過分。 我對《道德經》的理解主要是講求「無為」,「尊重規律」。 第一段「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是說作為世界本源的道是可以用語言來形容的,但並不是永恆的。「名可名,非常名。」說的是可以稱呼的名不是恆常的名。「無名天地之始,有名萬物之母。」是說天地剛剛呈現時是沒有名的,萬事萬物逐漸出現時才有了各自的名(但並不永恆)。「故常無欲,以觀其妙,常有欲,以觀其徼。」意思是之所以經常在沒有欲求時來探究它的奧妙,有的時候探究它的倪端。「此兩者,同出而異名。」是說有和無這兩方面都同出於道卻有不同的名稱。「同謂之玄」都同樣可以被認為深遠微妙,難以把握。「玄之又玄,眾妙之門。」這里指的是這種玄而又玄的道是一切奧妙的門徑。 這一段作為《道德經》的起始,詳細闡述了老此文來源於文秘資源網對規律的理解。在《道德經》里,道指的就是規律。而道家思想對規律的最根本的見解就是「規律是自然的,變化的,不為人所控制的。」對待規律的根本態度是「充分尊重規律,然後才是利用規律。」這是一種非常樸素的辯證思想。全面體現了我國古代人民對大自然的探索與思考,而這種探索與思考不是盲目的,是非常有計劃、有科學根據的,它不僅對中國傳統文化思想產生了深遠的影響,其影響也遠遠超出了中國的范圍。 老此文來源於文秘資源網認為堅持按規律辦事,一切都會順利,而違背規律會得到大自然的懲罰。在第三十九章中,他是這樣闡述的:「昔之得一者」古來大凡按規律辦事的人,「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寧,神得一以靈,谷得一以盈,萬物得一以生,侯王得一以天下正。」這句話承接上句舉了很多例此文來源於文秘資源網證明尊重規律的好處。上天尊重規律可以清澈,大地尊重規律可以安寧,神靈尊重規律可以帶來安寧,河流尊重規律可以水滿,自然界萬事萬物尊重規律就可以生生不息,君侯大王尊重規律就可以得到天下。「其致之」推而言之。「天無以清,將恐裂;地無以寧,將恐發;神無以靈,將恐歇;谷無以盈,將恐竭;萬物無以生,將恐滅;侯王無以正,將恐蹶。」說的是天空不清澈就可能會爆裂,大地不安寧就可能會塌陷,神明不顯靈就可能會消失,河流沒有水就可能枯竭,萬事萬物不能生長就可能滅亡,君王不能統治天下就可能顛覆。「故貴以賤為本,高以下為基。」所以富貴以窮賤作為根本,高貴以低下作為基礎。「是以侯王自謂孤、寡、不X,此非以賤為本邪非乎?」這局是舉例說明上面一句,意思是所以說侯王都用孤、寡、不X這類貶義詞自稱。這難道不是以賤為根本嗎?難道不是嗎?「故致數輿與輿。世故不XX欲如玉,XX如石。」這是對上面的申論與例證的總結,說的是所以最高的榮譽就是沒有榮譽,於是不要要求像美玉那樣美麗,像石頭那樣堅硬。 由此可見,以老此文來源於文秘資源網位代表人物的道家學派對規律是十分尊重的,這在幾千年前的中國是很難能可貴的,這種辯證法雖然很不健全,但卻具有非常強的科學性,這對現在我們的唯物論十分有幫助,為後來人們對唯物論的更深一步的研究奠定了一個十分堅實且廣泛的基礎。而且,從這一段中,我們也可以體會到老此文來源於文秘資源網對無為的崇拜。 在現實和一些文藝作品中,我們常常會看到雲游四方的道人,他們虛幻而飄渺,空靈且高傲。從他們身上我們看到的是飄逸,感受到的都是那種無為。 老此文來源於文秘資源網說:「不尚賢,使民不爭;不貴難得之貨,使民不為盜,不見可欲,使民心不亂。是以聖人之治,虛其心,實其腹,弱其志,強其骨;常使民無知無欲,使夫知者不敢為也。為無為,則無不智。」所以說聖人的治理方法是讓人謙虛,讓人博學,減弱人的志向,增強人的體魄,讓百姓沒有知識和慾望,所以智者也不敢滋事妄為,以自然無為的態度治理天下便沒有做不好的事。 關於無為老此文來源於文秘資源網在《道德經》第七篇里舉了一個例此文來源於文秘資源網。「天長地久。天地所以長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長生。是以聖人後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非以其無私邪?故能成其私。」意思是說天長地久,天地之所以能長久,是因為它們不為自己而生息,自然而然的存在,所以才能長久。所以說聖人把自己置於後,反而受到推崇,把自己置之度外,反而保全了自身。這不正是由於聖人不自私嗎?所以才能構成就了他自己。 無為是一種心境、一種修養,是辯證的。站在老此文來源於文秘資源網的角度,向社會推廣無為,有助於國家的穩定,但如果站在歷史發展的高度,片面的無為是無助於人類的進步的,所以對於當代的青年人理解古代老此文來源於文秘資源網的無為論應該以辯證的方法,一分為二的看待,「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對待競爭,我們要敢於去迎接挑戰,對待失敗和不平等我們要報以一種平常心,用合適的方法去改變或適應,而不去盲目的爭魚死網破。這樣有助於保全自己和取得最終的成功,只有厚積才會勃發。同樣,「無為」用在當代待人處世上就是要對人寬容。「海納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物慾則剛。」 《道德經》是一部中國古代樸素辯證法的啟蒙巨著,拉開了從古至今幾千年來人類對自然規律進行探索的序幕。辯證的去看待它,取其精華,棄其糟粕,對我們人生的指導是大有裨益的。 客觀世界是否存在著能適應萬物萬事的總法則──它應是介於科學(知道的認識)和宗教(相信的認識)之中的某種"可能的認識"范疇──如果有的話,那就是老子《道德經》中把本體論,認識論和邏輯學統一起來的「道」。一般學科只是研究社會現象的一個側面或一個層次,而面對社會萬物萬事這一錯綜復雜的系統,卻無法給予有力的全面解釋。而老子的「道」指出的卻是宇宙物理與人事必然的基本法則。自然界的事物都擺脫不了這基本法則的規矩,事物順之則生成,逆之則敗亡。因此,人與天地萬物皆應循「道」而為。梁啟超說:"吾先民以為宇宙間有自然之大理法,實為人類所當率循者,而此法理乃天之所命。"  「道」是什麼?「道」就是化生為萬物的原物質和這原物質化生的萬物演化時所遵循的基本法則(這種法則當然也是人應當遵循的人事法則)。「德」是什麼?「德」是萬物順應道而形成的自性、本然,是萬物各自的一種內在的品質。《道德經》就是論述宇宙間的這種大理法和人應該怎樣遵循這首先,強調一點,《道德經》不是哲學,至少不是通常所謂的哲學。 其次,說明一下,對不同的人而言,《道德經》可以讀出不同的內容,這是可以理解的,但這並不是說,你讀出來的就是《道德經》,而只是你自己的理解而已。 最後,指出一點,《道德經》不是用來讀的,而是用來悟,用來修,用來證的。 (老子說得很清楚了,必須要行「不言之教」,不言,實際上不是不說的意思,而是不思不辯的意思,因為思維必然是藉助於語言的;老子又說:「絕學無憂」,學是什麼?還是一種思維活動,因而,學也是與道德無關的,所以說要「為學日損」而「為道日增」。故,上述三點非常重要,是證悟《道德》的必要條件。) 答案補充 那麼,到底《道德》是什麼呢? 《道德》,說的就是「得道」的途徑。 這在書中說的本來是相當清楚的了,可惜後人不懂裝懂者有之,人雲亦雲者有之,故弄玄虛者有之,著書立說,搬弄是非,使本來很明白無誤的內容變得模糊不清,無所適從。 到了近代,國學不興,西方思想大行其道,現代人很少會有興趣探究傳統文化的實質,甚至多加否定。更可痛者,以今非古,以西求中,至使傳統文化在現代人面前變得面目全非,不可卒讀。 中華文化的根柢全在這「修真了道」四字上,三教經典說的也無非是這四字(當然,其中也是有真有假,但其根源都在這里)。作為根柢的根柢的,正是這部《道德》。學人可以自己細細品味,必會獲益良多。 因而,道德就是告訴人如何證道的方法或途徑。但這個方法,卻不是一般言語思辯的方法,也就沒辦法用言語來思考學習,只能用心(這個心字,本身就大有深意)來體會。 人能常清靜,天地悉皆歸。 答案補充 所謂見人見智,這就是理解的問題了。也就是思的問題,在思考之下,道德再非道德。 只有證的得才是道德。 就如同我們理解原子,分子,電子一樣,誰都沒辦法說出這些粒子真正的樣子如何,一切都是人的思考猜測而已。因而,我們並沒有得到這些粒子的樣子。道也一樣,我們看了《道德》,自己想出了一個'道',可卻根本就不是道。 要知道原子如何,只有我們變成一個原子才能明白。要知道道如何,也只能與道相合才能知道。

滿意請採納

7. 《道德經》

額,真深奧= =
我自己理解的:

應該這麽劃分:道/可道,非/常道

第一個"道"就是老子的中心,這個……偶也說不清= =
第二個「道」是「說」的意思
常的意思是普遍的,絕對的,和「恆」的意思相同。

就是說,道如果說得出具體的形態,它就不是永恆的道………………

8. 《道德經》講的是什麼內容想要人們明白什麼道理

道德經主要講述修身、治國、用兵、養生之道,包括做人的道理等等,都可以在從中回學到。道德經答由春秋時期哲學家思想家老子(李耳)所著。貫穿全書最重要的兩個字就是辯證,想要人們用辯證的思維去想事情思考問題,培養獨立的精神。

《道德經》,春秋時期老子(李耳)的哲學作品,又稱《道德真經》、《老子》、《五千言》、《老子五千文》,是中國古代先秦諸子分家前的一部著作,是道家哲學思想的重要來源。

道德經分上下兩篇,原文上篇《德經》、下篇《道經》,不分章,後改為《道經》37章在前,第38章之後為《德經》,並分為81章。

(8)道德經說附體擴展閱讀:

《道德經》內容涵蓋哲學、倫理學、政治學、軍事學等諸多學科,被後人尊奉為治國、齊家、修身、為學的寶典。它對中國的哲學、科學、政治、宗教等產生了深遠的影響,體現了古代中國人的一種世界觀和人生觀。

先秦諸子、中國人的文化思想等沒有不受老子影響的,被華夏先輩譽為萬經之王。

《道德經》的影響也是多方面的,包括政治、文化、科學、宗教等等方面。據元朝時的不完全統計,先秦以來,研老注老著作至元朝時就超過三千餘種,具有代表性的不少於一千種,從側面說明了《道德經》的巨大影響。

9. 各位師兄,我認識的一些居士朋友說我身上附有神靈,請問這是為什麼附有神靈會怎樣

子不語怪力亂神。另有一說,信則有,不信則無。相信有神靈不如相信自己。對未知的事物有敬畏之心可以理解,但不要過於迷信這個。實際上,中國的道家思想是樸素的辯證的,經由不斷發展後有的更加精華,當然也有糟粕的、不好的一面,也就是封建迷信了。個人認為神靈附體一說子虛烏有,如果真的對道家學說有興趣,大可以看一些經典典籍,例如周易、道德經、老子、莊子、風水學等等之類,所謂「神靈附體」一說,說好聽點事迷信,難聽點就是無知者利用人們的盲從瞎忽悠,真正的易學大師對於這種天馬行空的調調根本提都不可能提。建議樓主鑒定自己的信仰,不要人雲亦雲隨波逐流。

熱點內容
北京通州區國家法官學院 發布:2025-01-22 23:24:10 瀏覽:810
按照勞動法臨聘人員傷亡補助 發布:2025-01-22 22:47:54 瀏覽:796
法治宣傳月講話 發布:2025-01-22 22:47:52 瀏覽:336
民法王澤鑒 發布:2025-01-22 22:44:13 瀏覽:678
違反國家勞動法 發布:2025-01-22 22:37:35 瀏覽:871
二准則四條例活動過程 發布:2025-01-22 22:24:23 瀏覽:75
人民法院對查封規定 發布:2025-01-22 22:18:34 瀏覽:228
有關打麻將的法律法規 發布:2025-01-22 21:17:45 瀏覽:827
濟南市中級人民法院電話 發布:2025-01-22 21:11:19 瀏覽:371
軍訓條令條例 發布:2025-01-22 21:03:40 瀏覽:1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