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法治
A. 河北省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於省重大發展戰略法制化的決定
一、省重大發展戰略的界定
(一)省重大發展戰略是本省行政區域內以實現科學發展為目標,在一定時期內省委確定的對經濟社會發展方向、發展路徑、發展重點和發展能力的重大選擇及規劃。主要包括本省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中長期規劃以及經濟、政治、文化、社會和生態文明建設中帶有全局性、長遠性的重大發展戰略決策和基礎性、根本性的重要民生事項決策。
(二)省重大發展戰略法制化,是指省人民代表大會或者省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通過法定程序將省重大發展戰略予以確認,並對貫徹執行情況實施監督檢查。二、省重大發展戰略法制化的程序
(三)省重大發展戰略確定後,由省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主任會議、省人民政府或者省人民代表大會專門委員會以議案的形式提請省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審議,制定地方性法規或者作出決議、決定。
(四)省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在收到提請審議有關省重大發展戰略的議案後,由省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主任會議決定列入省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會議議程。
省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會議審議省重大發展戰略的議案之前,應當進行調查研究,廣泛聽取各方面的意見和建議,組織相關專家進行咨詢論證、風險評估,促進決策的民主化、科學化。
省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認為提請審議或者討論、決定省重大發展戰略的議案屬於省人民代表大會職權范圍的,應當依照法律規定的程序提請省人民代表大會審議、決定,批准實施。三、省重大發展戰略的實施和調整
(五)省重大發展戰略經省人民代表大會或者省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依法確認後,有關國家機關應當貫徹執行,非經法定程序,不得調整。
(六)省人民政府應當制定貫徹落實省重大發展戰略的實施方案和具體措施,將執行情況納入年度考核范圍。上級機關及其有關部門應當檢查、督促下級機關及其有關部門對省重大發展戰略的正確實施。
(七)省重大發展戰略在實施過程中,省人民政府及其有關部門發現可能影響省重大發展戰略執行的情況和問題,應當及時向省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報告。
(八)省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應當適時組織對省重大發展戰略的實施效果進行科學、有效地評估。
(九)省重大發展戰略因制定的依據、條件、客觀情況發生重大變化等原因,確需修改或者部分調整的,應當經省人民代表大會或者省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通過法定程序予以修改或者部分調整。四、省重大發展戰略實施情況的監督
(十)省人民代表大會或者省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應當建立省重大發展戰略貫徹落實情況的監督檢查制度,並依照法定形式,定期聽取本級人民政府關於省重大發展戰略實施情況的報告,可以採取執法檢查、代表視察、質詢、特定問題調查等多種監督方式,加強對省重大發展戰略執行情況的監督檢查。監督檢查情況和處理結果應當向公眾公開,接受公眾監督。
(十一)有關國家機關違反本決定,未按照要求報告省重大發展戰略執行情況或者報告的內容嚴重失實的;對省重大發展戰略事項擅自調整的;對省重大發展戰略執行情況監督檢查中發現的問題不及時整改的,由省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責令其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的,依法追究有關國家機關主要負責人的行政責任,並與行使人事任免權相結合,必要時可以提出撤職案。
(十二)設區的市、縣(市、區)人民代表大會及其常務委員會審議、決定本行政區域重大發展戰略可以參照本決定執行。
(十三)本決定自公布之日起施行。
B. 河北省法制宣傳教育工作的若干規定
第一條為使法制宣傳教育工作規范化,推進全省民主與法制建設進程,為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經濟建設創造良好的法制環境,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和有關法律、法規,結合本省實際,制定本規定。第二條本省境內的國家機關、社會團體、企業事業單位和其他組織以及公民,均適用本規定。第三條法制宣傳教育是全社會的共同職責,接受法制宣傳教育是公民依法享有的權利和應盡的義務。第四條法制宣傳教育工作實行統一管理、分別實施、條塊結合、以塊為主、分類指導的原則。第五條法制宣傳教育工作應當堅持法制宣傳教育與法制實踐相結合,積極推進各項事業的依法治理。第六條法制宣傳教育工作的基本任務:
(一)普及憲法、法律、法規基本知識,教育廣大公民依法行使公民權利,履行公民義務;
(二)增強國家公職人員特別是擔任各級領導職務的公職人員的法制觀念,提高依法決策、依法管理的能力;
(三)提高司法機關、行政執法部門的工作人員的法律意識,使其忠實於國家法律,保證國家法律正確實施;
(四)推動各行業經營、管理人員學習掌握專業法律、法規和相關的法律知識,自覺地依法管理、依法經營;
(五)加強青少年的法制教育,培養具有法制觀念的社會主義合格人才。第七條各級人民政府應當把法制宣傳教育納入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的總體規劃,建立健全法制宣傳教育目標管理責任制。第八條各級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應當加強對法制宣傳教育工作的檢查和監督。第九條省、設區的市(地)、縣(市、區)、自治縣、鄉(鎮)、民族鄉法制宣傳教育領導組織的主要職責:
(一)貫徹執行有關法制宣傳教育的法律、法規、決議、決定及方針政策;
(二)研究部署本行政區域的法制宣傳教育工作,並協調組織實施;
(三)督促、指導本行政區域的法制宣傳教育工作,解決存在問題;
(四)對本行政區域的法制宣傳教育情況進行檢查、考核、評比和表彰,決定或者建議實施獎勵與處罰;
(五)辦理法制宣傳教育的其他事項。第十條縣級以上法制宣傳教育領導組織辦事機構的主要職責:
(一)調查、掌握各部門單位法制宣傳教育工作實施情況;
(二)培訓法制宣傳教育骨幹;
(三)會同有關部門對公務員和其他特定人員,進行法律知識的培訓和考核(考試),並負責確定培訓和考試內容;
(四)總結和推廣法制宣傳教育典型經驗;
(五)辦理法制宣傳教育的其他事項。第十一條省法制宣傳教育領導組織應當根據不同對象,組織編印和發行全省統一的各類法制宣傳教育的教材、資料。第十二條機關、團體、企業事業單位和其他組織、鄉(鎮)、民族鄉、街道法制宣傳教育組織或者專(兼)職人員的主要職責,比照第九、十條規定執行;村(居)民委員會應有人負責。第十三條人事部門錄用國家公務員應當把法律知識列為業務考試的重要內容,法律知識考試不合格的不得錄用。第十四條具有任免權的國家機關應當對國家公職人員定期進行法律知識考試和執法實績考核,對考試、考核不合格的,不得晉職;對擔任領導職務的國家公職人員執法實績考核連續兩次不合格的,應當予以免職。第十五條司法機關、行政執法部門應當利用多種形式,向社會宣傳法律;在執法過程中,應當實行持證上崗制度,並向當事人宣傳法律知識。第十六條教育行政部門應當把法制宣傳教育列入各級各類學校的教育、教學計劃,並負責組織落實。第十七條經濟貿易行政主管部門應當負責對企業法定代表人及主要經營管理人員進行法律知識培訓,經考試合格,發給法律知識培訓合格證書。第十八條工商行政管理部門應當負責對個體工商戶進行法律知識培訓,經考試合格,發給法律知識培訓合格證書;對未取得法律知識培訓合格證書的,責令其限期參加法制補習班。第十九條文化、新聞、出版、廣播、電視等部門和單位應當把法制宣傳教育列入社會宣傳教育規劃,充分發揮文藝團體及大眾傳播媒介的作用和功能,對廣大公民進行法制宣傳教育。第二十條工會、青年、婦女等群眾團體應當把法制宣傳教育列入工作規劃,並會同法制宣傳教育領導組織辦事機構搞好對青少年和其他特定群體的法制宣傳教育。
第一章總 則第一條為了規範本省地方立法活動,健全立法制度,提高立法質量,發揮立法的引領和推動作用,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地方各級人民代表大會和地方各級人民政府組織法》《中華人民共和國立法法》的有關規定,結合本省實際,制定本條例。第二條省人民代表大會及其常務委員會制定、修改、廢止和解釋地方性法規,常務委員會批准設區的市的地方性法規、自治縣的自治條例、單行條例,審查報請備案的政府規章,適用本條例。第三條本省立法應當遵循下列原則:
(一)堅持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以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科學發展觀、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貫徹黨的路線方針政策;
(二)體現人民意志,發揚社會主義民主,堅持立法公開,保障人民通過多種途徑參與立法活動;
(三)適應經濟社會發展和全面深化改革的要求,針對本省需要解決的實際問題科學合理地規定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的權利與義務、國家機關的權力與責任;
(四)體現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五)依照法定的許可權和程序,從國家整體利益出發,維護社會主義法制統一和尊嚴,防止地方保護主義和部門利益傾向。
地方性法規應當明確、具體,具有針對性和可執行性,對上位法已經明確規定的內容,一般不作重復性規定。第四條省人民代表大會及其常務委員會應當加強對立法工作的組織協調,發揮在立法工作中的主導作用;加強立法工作信息化建設,拓寬公眾參與民主立法的有效途徑。第二章立法許可權第五條規定本省行政區域內特別重大事項的地方性法規,應當由省人民代表大會制定,其他地方性法規由省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制定。
在省人民代表大會閉會期間,省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可以對省人民代表大會通過的地方性法規進行部分補充和修改,但所作出的補充和修改不得同該地方性法規的基本原則相抵觸。第六條設區的市的人民代表大會及其常務委員會根據本市的具體情況和實際需要,在不同憲法、法律、行政法規和省人民代表大會及其常務委員會制定的地方性法規相抵觸的前提下,可以對城鄉建設與管理、環境保護、歷史文化保護等方面的事項制定地方性法規,報省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批准後施行。法律對設區的市制定地方性法規的事項另有規定的,從其規定。第七條自治縣人民代表大會可以依照當地民族的政治、經濟和文化的特點,制定自治條例和單行條例,報省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批准後生效。
自治條例和單行條例可以依照當地民族的特點,對法律和行政法規的規定作出變通規定,但不得違背法律或者行政法規的基本原則,不得對憲法和民族區域自治法的規定以及其他有關法律、行政法規專門就民族自治地方所作的規定作出變通規定。第八條省人民代表大會及其常務委員會可以根據改革發展的需要,決定在一定期限內在部分地方暫時調整或者暫時停止適用省人民代表大會及其常務委員會制定的地方性法規的部分規定。第三章立法准備第一節立法規劃和年度立法計劃第九條省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通過立法規劃和年度立法計劃等形式,加強對立法工作的統籌安排。第十條省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每屆任期的第一年編制立法規劃;每年的第四季度編制下一年度的立法計劃。
省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應當根據本省經濟社會發展、民主法治建設和實施重大改革決策的實際需要,編制立法規劃、年度立法計劃。
設區的市、自治縣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應當將年度立法計劃分別報送省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法制工作委員會、民族僑務外事工作委員會。第十一條國家機關、政黨、人民團體、社會組織和公民,可以在每年的10月15日前向省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有關工作機構和省人民政府有關部門提出本省的立法項目建議。
省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有關工作機構和省人民政府有關部門應當在每年的12月1日前,提出下一年度立法項目建議書,連同地方性法規草案送省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法制工作委員會。立法項目建議書應當載明立法的必要性、可行性和主要內容。
省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法制工作委員會應當會同常務委員會其他有關工作機構、省人民政府法制主管部門,以及其他有關機關和組織, 對立法項目建議進行研究,提出年度立法計劃草案,明確年內審議項目提請審議時間,由主任會議通過並向社會公布。年度立法計劃確定後,一般不再調整。
D. 河北省法制宣傳教育條例
第一條為了加強和規范法制宣傳教育工作,提高公民的法律素質,推進法治河北建設,根據有關法律、法規的規定,結合本省實際,制定本條例。第二條在本省行政區域內開展法制宣傳教育,適用本條例。第三條法制宣傳教育是全社會的共同責任。
國家機關、社會團體、企業事業單位、武裝力量和其他組織應當做好法制宣傳教育工作。
接受法制宣傳教育是公民依法享有的權利和應盡的義務。第四條法制宣傳教育應當堅持圍繞中心,服務大局;以人為本,服務群眾;分類指導,注重實效;學用結合,普治並舉;與時俱進,改革創新的原則。第五條法制宣傳教育的基本任務是,普及憲法和法律基本知識,教育公民依法行使權利、履行義務,增強公民的法律意識;提高國家公職人員的法律素質,促進依法行政、公正執法和公正司法,推進依法治理。第六條各級人民代表大會及其常務委員會應當加強對法制宣傳教育工作的監督檢查,聽取本級人民政府及其有關部門的工作報告。第七條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應當把法制宣傳教育納入經濟社會發展規劃和政府目標管理,實行績效考核。
法制宣傳教育經費應當列入同級政府財政預算,足額撥付,專款專用。同級人民代表大會及其常務委員會應當加強對預算和預算執行情況的監督檢查。第八條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司法行政部門主管本行政區域內的法制宣傳教育工作,履行下列職責:
(一)貫徹執行有關法制宣傳教育的法律、法規、決議,建立健全法制宣傳教育工作制度;
(二)研究制定法制宣傳教育規劃、年度計劃,並組織實施;
(三)組織、協調、指導、檢查本行政區域的法制宣傳教育工作;
(四)對本行政區域的法制宣傳教育工作情況進行考核、評比和表彰;
(五)組織法制宣傳教育培訓、考試;
(六)總結推廣法制宣傳教育經驗;
(七)推動依法治理工作;
(八)辦理法制宣傳教育的其他事項。第九條省人民政府司法行政部門應當會同有關部門,根據不同對象,組織編印和發行全省統一的各類法制宣傳教育的教材。第十條國家機關、社會團體、企業事業單位、武裝力量和其他組織應當明確法制宣傳教育機構,並設專(兼)職人員負責。
鄉(鎮)、街道法制宣傳教育組織、村(居)民委員會應當設專(兼)職人員負責法制宣傳教育工作。第十一條司法機關、行政執法部門應當對司法人員和行政執法人員進行經常性的法律知識培訓、考試或者考核,並結合司法、行政執法工作,有針對性地向社會開展法制宣傳教育。第十二條具有任免權的國家機關應當對國家公職人員進行法律知識培訓和執法實績考核,並將其法律知識水平和執法實績納入國家公職人員擬提拔使用的考查內容,推行幹部任前法律知識考試制度。第十三條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門應當將法律知識學習列入公務員培訓計劃,錄用國家公務員應當把法律知識列為考試的重要內容。第十四條教育行政部門應當把法制宣傳教育納入各級各類學校的教育教學計劃。
學校應當通過課堂教學、專題教育、課外活動等多種方式,對學生開展法制宣傳教育。
中小學校應當明確法制副校長、法制輔導員,定期組織開展法制宣傳教育活動,保障法制宣傳教育課時、教材、師資、經費落實。
各級各類培訓機構應當將法制宣傳教育納入教學計劃和培訓規劃,並組織實施。第十五條國有資產監督管理、工業和信息化、工商行政管理、稅務等有關部門以及相關行業協會(學會)應當按照各自的職責,對企業經營管理人員和個體工商戶進行法制宣傳教育和培訓,增強其誠信守法、依法經營、依法維權的意識和能力。第十六條發展和改革、公安、民政、衛生和計劃生育、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等有關部門應當按照各自的職責,加強對流動人員、進城務工人員、失業人員的法制宣傳教育,提高其守法意識和維權能力。第十七條公安、司法行政部門應當對被羈押的犯罪嫌疑人、拘留人員、服刑人員、強制隔離戒毒人員等進行法制宣傳教育,並會同有關部門對取保候審、監視居住、社區矯正等人員開展法制宣傳教育。第十八條文化、新聞出版、廣播電視等部門應當加強法治文化建設,推進法治文化教育基地和陣地建設,指導法制宣傳教育題材的文學藝術作品創作、演出、出版和播映工作,組織開展多種形式的法制宣傳教育。
E. 河北省依法行政考核辦法(2019修正)
第一章總則第一條為全面推進依法行政,建設法治政府,根據國務院《全面推進依法行政實施綱要》、《國務院關於加強市縣政府依法行政的決定》和《國務院關於加強法治政府建設的意見》及有關規定,結合本省實際,制定本辦法。第二條在本省行政區域內進行依法行政考核工作,適用本辦法。第三條本辦法所稱的依法行政考核,是指按照「合法行政、合理行政、程序正當、高效便民、誠實守信、權責統一」基本要求進行的督促檢查、考核評定及獎懲活動。第四條縣級以上人民政府統一領導對所屬行政部門和下級人民政府依法行政工作的考核。司法行政部門根據本級人民政府的部署,具體組織進行考核工作,並向本級人民政府報告。
實行雙重管理部門的依法行政考核,由本級人民政府負責,並聽取其上級管理部門的意見;實行垂直管理的部門,當地人民政府應對其依法行政情況予以掌握,並將有關情況通報其上級管理部門。
上級人民政府應當加強對下級人民政府依法行政考核工作的指導和監督。第五條依法行政考核堅持實事求是、注重實效、客觀公正、公眾參與,統一組織、分級負責的原則。第六條各級人民政府及其行政執法部門的主要負責人作為本地區、本部門推進依法行政工作的第一責任人,要對依法行政考核工作負總責,進行認真部署和督導。第二章考核內容第七條依法行政考核的內容主要包括:
(一)提高行政機關工作人員特別是領導幹部依法行政意識和能力的情況;
(二)依法行政制度建設和實施的情況;
(三)依法、科學、民主決策的情況;
(四)嚴格規范公正文明執法的情況;
(五)依法化解社會矛盾糾紛的情況;
(六)推進依法行政、建設法治政府取得實際效果的情況。第八條提高行政機關工作人員特別是領導幹部依法行政意識和能力的考核內容:
(一)建立健全政府常務會議和部門領導班子會議會前學法、法制講座、領導幹部依法行政專題研討班等領導幹部學法制度。
(二)實行領導幹部任職前依法行政情況考察和法律知識測試制度,擬任地方政府及其部門領導職務的幹部任職前考察其掌握相關法律知識和依法行政情況。
(三)完善公務員錄用考試制度,將法律知識測試列入公務員錄用考試內容。行政機關中初次從事行政處罰決定審核、行政復議、行政裁決、法律顧問的公務員應當取得法律職業資格。
(四)落實行政執法人員法律知識培訓制度,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定期組織行政執法人員參加通用法律知識培訓、專門法律知識輪訓和新法律法規專題培訓,將培訓情況、學習成績作為考核內容和任職晉升的依據之一。
(五)各級行政學院和公務員培訓機構舉辦的行政機關公務員培訓班,把依法行政知識納入教學內容。第九條依法行政制度建設和實施情況的考核內容:
(一)健全政府立法制度。嚴格遵守法定許可權和程序,及時出台有利於科學發展的立法項目,完善公眾參與政府立法的制度和機制。
(二)健全規范性文件制定製度。嚴格依法制定規范性文件,加大規范性文件合法性審查工作力度,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及其部門對其制定的規范性文件實行統一登記、統一編號、統一印發。建立政府規章和規范性文件評估和清理制度。
(三)嚴格實行政府信息公開制度。完善配套制度和各類公開辦事制度,建立健全本機關政府信息公開工作機制,明確職責許可權。健全政府信息公開發布機制,落實政府信息公開的載體,及時更新政府網站發布的信息。
(四)完善和實施行政監督制度。各級人民政府及其部門自覺接受人大及其常委會的監督、政協的民主監督和人民法院依法實施的監督,上級行政機關加強對下級行政機關的層級監督,充分發揮審計等專門監督的作用。建立和完善群眾舉報投訴制度,積極接受媒體和社會輿論監督。
(五)健全和落實領導幹部問責制度。明確問責主體和許可權、對象和事由、程序和方式。堅持有責必問。
(六)健全推進依法行政的領導體制和機制。各級人民政府及其部門建立由主要領導牽頭的推進依法行政領導機構,加強對依法行政的督促指導、監督考核。建立政府常務會議聽取依法行政工作匯報制度和向上一級政府報告推進依法行政情況制度。深入開展依法行政示範創建活動,培育先進典型,總結推廣先進經驗。
F. 河北省重大行政執法決定法制審核辦法
第一條為規范重大行政執法決定法制審核工作,加強對行政執法行為的監督,促進行政執法機關依法行政,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處罰法》《河北省行政執法監督條例》等法律、法規和國家有關規定,結合本省實際,制定本辦法。第二條本省行政區域內的重大行政執法決定法制審核,適用本辦法。
本辦法所稱重大行政執法決定,是指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行政處罰、行政許可、行政強制、行政徵收徵用等決定:
(一)涉及重大公共利益的;
(二)可能造成重大影響或者引發社會風險的;
(三)直接關系行政相對人或者第三人重大權益的;
(四)需經聽證程序作出的;
(五)案件情況疑難復雜,涉及多個法律關系的;
(六)法律、法規、規章規定的其他情形。第三條重大行政執法決定法制審核應當遵循公正、公平、合法、及時的原則,堅持應審必審、有錯必糾,保證重大行政執法決定合法、適當。第四條行政執法機關主要負責人是本機關重大行政執法決定法制審核工作的第一責任人,對本機關作出的重大行政執法決定負責。第五條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應當加強對行政執法工作的組織領導,全面推行重大行政執法決定法制審核制度,並將重大行政執法決定法制審核制度落實情況納入法治政府建設考評指標體系。
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司法行政部門負責本行政區域內重大行政執法決定法制審核工作的組織指導和監督檢查。第六條行政執法機關應當建立健全重大行政執法決定法制審核制度,作出重大行政執法決定前,應當進行法制審核,未經法制審核或者審核未通過的,不得作出決定。第七條省級行政執法機關應當加強對本系統全面推行重大行政執法決定法制審核制度的指導,制定本系統重大行政執法決定法制審核事項的確定標准。第八條行政執法機關應當根據本辦法第二條第二款的規定,結合本機關執法職責、執法層級、涉案金額等因素,按照執法類別編制重大行政執法決定法制審核事項清單,並根據實際情況進行動態調整。
重大行政執法決定法制審核事項清單應當報本級人民政府司法行政部門備案。第九條行政執法機關應當按照執法案件辦理、審核、決定相分離的原則,明確負責法制審核工作的機構(以下稱法制審核機構)具體負責本機關的重大行政執法決定法制審核工作。
兩個以上行政執法機關以共同名義作出重大行政執法決定的,由主要負責的行政執法機關的法制審核機構進行法制審核,其他行政執法機關的法制審核機構參與審核。第十條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及其行政執法機關應當按照國家和本省規定的條件和比例配備法制審核人員,並定期組織法制審核人員培訓。
行政執法機關應當充分發揮法律顧問、公職律師在法制審核工作中的作用。省和設區的市行政執法機關可以建立本系統的法律顧問、公職律師統籌調用機制,實現法律專業人才資源共享。第十一條行政執法機關的執法承辦機構在案件調查或者審查結束後,擬作出重大行政執法決定的,應當先送本機關法制審核機構進行法制審核,經法制審核後,報請本機關負責人或者集體討論決定。第十二條執法承辦機構在送法制審核機構審核時,應當提交下列材料:
(一)調查終結報告或者有關審查情況報告;
(二)執法決定代擬稿;
(三)作出執法決定的相關依據;
(四)作出執法決定的證據資料;
(五)經聽證、評估的,提交聽證筆錄、評估報告;
(六)應當提交的其他材料。
法制審核機構認為提交的材料不齊全的,可以要求執法承辦機構在指定時間內補充材料,或者退回執法承辦機構補充材料後重新提交。第十三條法制審核機構應當對下列內容進行法制審核:
(一)行政執法主體是否合法,行政執法人員是否具備執法資格;
(二)是否超越本機關法定許可權;
(三)案件事實是否清楚,證據是否合法充分;
(四)適用法律、法規、規章是否准確;
(五)適用裁量基準是否適當;
(六)行政執法程序是否合法;
(七)行政執法文書是否完備、規范;
(八)違法行為是否涉嫌犯罪需要移送司法機關;
(九)應當審核的其他內容。第十四條法制審核機構應當自收到執法承辦機構送審材料之日起五個工作日內完成法制審核。情況復雜的,經本機關主要負責人批准可以延長五個工作日。補充材料的時間不計入審核期限。
行政執法機關可以結合本機關實際,在前款規定的期限內確定法制審核的具體期限,不得因進行法制審核導致作出行政執法決定的期限超出法定辦理期限。
G. 河北省人民政府關於推進依法行政加強法治政府建設的意見的意見內容
一、加強學習培訓,增強行政機關工作人員特別是領導幹部依法行政的意識和能力
(一)健全領導幹部學法制度。各級各部門要建立健全領導幹部學法制度,採取政府常務會前學法、專題法制講座等多種方式,組織領導幹部有計劃地學習法律知識。縣級以上政府每年至少要舉辦2期領導幹部依法行政專題研討班,具體工作由政府法制機構承辦。
(二)建立領導幹部任職前的依法行政情況考察和法律知識測試制度。要重視提拔使用依法行政意識強,善於用法律手段解決問題、推動發展的優秀幹部。對擬任各級各部門領導職務的幹部,要把掌握相關法律知識和依法行政情況作為任職前考察的重要內容,其中對擬任執法部門領導職務的要進行相關法律知識測試,凡有重大違法行政行為或者法律知識測試不合格的,不予任命。
(三)完善公務員錄用考試制度。要把法律素質確立為公務員的必備素質,增加法律知識在公務員錄用考試相關科目中所佔比重。實行任職前的法律知識測試制度,對擬從事行政執法、政府法制工作的公務員,要組織專門的法律知識考試。
(四)嚴格落實行政執法人員培訓制度。對在職行政執法人員,由本級政府法制機構每年組織一次通用法律知識和新法律法規培訓考試,由政府部門每年組織一次專門法律知識培訓考試,凡無正當理由不參加培訓或考試不合格的,取消其執法資格,調離執法崗位。培訓情況、學習成績作為行政執法人員考核內容和任職晉升的依據之一。
二、創新工作機制,提高制度建設質量
(一)改進政府立法機制。完善公眾參與政府立法的制度和機制,制定政府立法計劃要多渠道徵集立法項目建議,起草、審查地方性法規規章草案要廣泛聽取公眾意見,並以適當方式反饋意見採納情況。推行政府立法聽證制度,凡涉及公共利益和群眾切身利益的立法項目,都要組織聽證。所有政府規章草案都要通過政府網站、新聞媒體公開徵求意見。建立健全專家咨詢論證制度,凡涉及經濟社會發展重大問題以及專業性較強的立法項目,須組織有關專家進行充分論證。探索建立政府立法風險評估機制,對有關經濟社會發展和人民群眾切身利益的立法項目,要進行風險評估。建立健全政府立法協調機制,加強政府法制機構在政府立法中的主導和協調作用。法規規章涉及多個部門職責的,起草部門在起草階段要聽取相關部門意見,政府法制機構在審查階段要對不同意見進行協調,經協調達不成一致意見的,要提出處理意見,報請本級政府決定。探索建立政府立法尤其是經濟立法的成本效益分析制度。加強政府規章解釋工作。
(二)健全規范性文件制定程序。認真實施《河北省規范性文件制定規定》,進一步完善規范性文件的制定程序。制定對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權利義務產生直接影響的規范性文件,須經過公開徵求意見、合法性審查和集體討論決定。全面推行部門規范性文件前置合法性審查制度,政府各部門制定規范性文件,應當在簽發前報送本級政府法制機構進行合法性審查,未經審查或者審查不合法的,不得發布實施。實行規范性文件公開發布制度,規范性文件要通過當地政府公報、政府網站、新聞媒體等形式向社會公布;未經公布的規范性文件,不得作為行政管理的依據。經政府法制機構合法審查的政府部門規范性文件,由政府法制機構統一登記、統一編號、統一向社會發布。各市、縣(市、區)、鄉(鎮)政府制定的規范性文件,要按照規定時間和程序報上一級政府備案。規范性文件備案監督機構要定期向社會公布通過合法性審查的規范性文件目錄。
(三)建立規章、規范性文件評估和定期清理制度。要堅持立「新法」與改「舊法」並重,政府規章和規范性文件實施後,制定機關要根據經濟社會發展情況適時對其實施情況進行評估,及時修改或者廢止不符合經濟社會發展要求和與上位法相抵觸、不一致的規定。從2011年開始,政府規章一般每隔5年要進行一次全面清理,並向社會公布繼續有效和廢止、失效的政府規章目錄。實行規范性文件有效期制度,規范性文件有效期最長不超過5年;標注「暫行」、「試行」的,有效期不超過2年。有效期屆滿規范性文件自動失效;需要繼續施行的,應當重新經過審查、決定和發布程序。
三、完善行政決策機制,促進依法科學民主決策
(一)完善行政決策程序。各級各部門要通過修訂政府工作規則或者出台專門文件,進一步完善行政決策程序,明確重大行政決策的范圍,把公眾參與、專家咨詢、風險評估、合法性審查、集體討論決定作為重大行政決策的必經程序。
(二)建立重大行政決策合法性審查制度。各級各部門作出重大行政決策前要將方案交本級政府、本部門法制機構或者組織有關法律專家進行合法性審查,未經合法性審查或者經審查不合法的,不得提交會議討論、作出決策。堅持政府法制機構負責人列席政府常務會議制度,充分發揮政府法制機構的參謀、助手和法律顧問作用。各級政府都要建立法制專家咨詢機構。
(三)完善行政決策聽取意見制度。行政機關作出重大決策要廣泛聽取、充分吸收各方面意見,對涉及人民群眾切身利益的重大決策事項,要向社會公開徵求意見,對涉及本地區經濟發展的重大決策以及專業性較強的決策事項,要組織有關專家進行必要性和可行性論證。要完善重大行政決策聽證制度,法律、法規、規章規定應當聽證以及涉及重大公共利益和群眾切身利益的決策事項,都要組織聽證。要科學合理地遴選聽證代表,保證聽證參加人的廣泛代表性。聽證活動要依法按程序公開進行,確保聽證參加人對有關事實和法律問題進行平等、充分的質證和辯論。聽證意見要作為決策的重要參考。在聽取公眾意見和聽證中,對公眾意見的採納情況及其理由,要以適當方式反饋或者公布。
(四)建立行政決策風險評估機制。各級各部門要結合本地、本部門實際,建立行政決策風險評估制度,明確風險評估的范圍、內容、程序和方式,凡政府重大投資項目、重大公共設施建設、公用事業價格調整、企業改制、土地徵用、房屋拆遷、環境保護、教育醫療、社會保障制度改革等涉及當地經濟社會發展和人民群眾切身利益的重大行政決策,都要進行合法性、合理性、可行性和可控性評估,重點要對社會穩定、環境、經濟等方面的風險進行評估。要把風險評估結果作為行政決策的重要依據,未經風險評估的,一律不得作出決策。
(五)建立重大行政決策跟蹤反饋和責任追究制度。行政決策制定機關要通過抽樣檢查、跟蹤調查、評估等方式,加強對決策實施情況的評價,及時發現並糾正決策存在的問題,減少決策失誤造成的損失。要建立行政決策責任追究制度,對違反決策規定、出現重大決策失誤、造成重大損失的,要按照誰決策、誰負責的原則嚴格追究責任。
四、規范行政執法行為,保障權力正確行使
(一)理順行政執法體制。要加大推行相對集中行政處罰權的工作力度,2011年在所有設區市和部分縣(市)實行城市管理領域相對集中行政處罰權,並逐步向其他縣(市)推廣。繼續推進綜合行政執法工作,行政執法職能較多的部門原則上只建立一個綜合執法機構,整合執法力量,提高執法效能。建立健全行政執法爭議協調機制,縣級以上政府法制機構對行政執法部門之間存在的執法爭議,要積極協調解決,協調不成的及時提出解決意見,報同級政府決定。縣級以上政府要協調相關行政執法部門建立溝通協調機制,加強執法信息交流,實現資源共享。縣級以上政府要完善行政執法的財政保障機制,將行政執法機關履行法定職責所需必要經費統一納入同級財政預算予以保障。
(二)嚴格規范行政執法行為。完善行政執法程序。行政執法部門要結合實際,依法細化執法流程,明確行政執法的每一個環節和步驟,完善行政執法告知、說明理由、迴避、調查取證、聽證、集體決定等制度。適時啟動我省行政程序方面的立法。進一步推進規范行政裁量權工作。各級各部門要根據《河北省人民政府關於建立行政裁量權基準制度的指導意見》要求,結合本地、本部門實際,制定實施辦法,在各級各類行政執法部門中全面推行行政裁量基準制度。改進行政執法方式。行政執法部門及其執法人員要堅持文明執法,尊重執法對象的人格尊嚴,做到舉止文明,態度公允,用語規范。堅持管理與服務並重、處理與疏導結合,積極推行行政指導等柔性執法方式。加強行政執法和行政執法監督信息化建設,實現行政執法流程網上管理和監督,提高行政執法效率和規范化水平。健全行政執法案卷評查制度。行政執法部門要建立行政執法監督檢查記錄制度,健全行政執法案卷。縣級以上政府法制機構每年要組織一次行政執法案卷評查,並針對評查中發現的問題,提出進一步規范行政執法行為的意見。
(三)深入推行行政執法責任制。行政執法部門要根據法律、法規和規章的立、改、廢情況,及時調整行政執法職責,明確執法機構、執法崗位、執法人員的執法責任,切實做到職責清晰、責任到位。縣級以上政府要把所屬執法部門的行政執法情況納入依法行政考核范圍,定期組織評議考核,並對考核結果進行通報。行政執法部門每年要對行政執法機構、執法人員的執法情況進行評議考核,考核結果作為執法人員獎勵懲處、晉職晉級的重要依據。認真貫徹執行《河北省行政執法過錯責任追究辦法》,健全行政執法過錯責任追究制度,對不履行、違法履行或者不當履行法定職責,致使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合法權益受到損害,造成不良後果的,要嚴格依法追究有關責任人員的責任。
(四)加強行政執法隊伍建設。嚴格實行行政執法主體資格合法性審查制度。沒有依照《河北省罰沒財物管理暫行辦法》規定取得《罰沒許可證》的部門和單位,不得實施行政處罰行為。要認真貫徹執行《河北省行政執法證件和行政執法監督檢查證件管理辦法》,嚴格實行行政執法人員資格制度和持證上崗制度。行政執法人員上崗執法必須持有省政府統一制發的行政執法證。行政執法人員持有國務院垂直管理部門依法核發的行政執法證件的,要向所在地政府法制機構備案,參加所在地政府法制機構組織的法律知識培訓、考試,接受所在地政府法制機構的監督檢查。
五、全面推進政務公開,增加政府工作透明度
(一)深入推進政府信息公開。各級行政機關要完善政府信息公開的體制機制,進一步規范政府信息公開的主體、對象、內容、方式、程序,除涉及國家秘密、商業秘密和個人隱私的政府信息外,都要全面及時准確地向社會公開。各級行政機關要指定負責政府信息公開的機構,健全政府信息公開的發布機制,完善新聞發言人制度,落實政府信息公開載體,建立政府信息工作考核、社會評議、年度報告、責任追究等制度,保障政府信息公開工作的順利開展。
(二)進一步拓寬辦事公開范圍。所有面向社會公開的政府部門都要進一步拓寬辦事公開領域,凡社保、醫保、低保、就業再就業、計劃生育、行政事業性收費、涉農補貼、家庭經濟困難學生資助等與人民群眾密切相關的管理和服務事項,都要全面實行辦事公開,依法公開辦事依據、流程和結果。要推行行政權力網上公開,逐步實施行政處罰、行政許可、行政強制等網上公開運行。同時,要推動醫院、學校、公交、公用等公共事業領域全面推進辦事公開制度,提供高效便民服務。
(三)創新政務公開方式。在繼續採用政府公報、政務公開欄、辦事指南、明白卡等形式基礎上,充分發揮報刊、廣播、電視等媒體的作用。進一步加強電子政務建設,充分利用現代信息技術,建好互聯網信息服務平台和便民服務網路平台。把政務公開與行政審批制度改革結合起來,推進行政服務中心規范化建設,推行「並聯審批」、「聯合審批」和網上審批,讓人民群眾得到更加快捷、方便的服務。
六、健全制約監督機制,加強對行政行為的監督
(一)自覺接受監督。自覺接受同級人大及其常委會的監督,除一年一度的政府工作報告外,各級政府還要選擇事關改革發展穩定大局、群眾切身利益和社會普遍關心的熱點問題,主動向同級人大常委會作專題報告,每年年底要向同級人大常委會報告本年度依法行政工作。自覺接受人民政協的民主監督,對其提出的意見和建議,要認真採納。自覺接受人民法院的司法監督,正確對待和認真做好行政應訴工作,尊重並自覺履行人民法院的判決和裁定。自覺接受社會監督。完善群眾舉報投訴制度,鼓勵人民群眾對違法或不當行政行為進行檢舉。支持新聞媒體對違法或者不當行政行為進行曝光。對人民群眾檢舉的問題,接受舉報的行政機關要認真調查、核實,及時作出處理,並將處理結果反饋舉報人。對新聞媒體反映的問題,發生問題的行政機關要及時核查、處理,並將處理結果向社會公布;發生問題的行政機關不處理的,上級行政機關要責令其作出處理,並追究相關負責人的責任。
(二)強化行政機關內部監督。建立健全行政機關內部層級監督制度。要通過請示報告、執法檢查、審查批准、重大行政行為備案、評議考核等形式,加強上級行政機關對下級行政機關行政行為的日常監督。進一步加強審計、監察等專門監督。當前,審計部門要著力加強財政專項資金和預算執行審計、重大投資項目審計、金融審計、國有企業領導人員經濟責任審計等工作,加強社會保障基金、住房公積金、扶貧救災等公共資金的審計工作。監察部門要全面履行法定職責,積極推進行政問責和政府績效管理監察,嚴肅追究違法違紀人員的責任。各級行政機關要支持配合審計、監察部門依法獨立行使監督權。
(三)堅決落實行政問責制度。縣級以上政府要根據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的《關於實行黨政領導幹部問責的暫行規定》,結合本地實際,完善行政問責制度,並嚴格落實。對有令不行、有禁不止、行政不作為、失職瀆職、濫用職權、以權謀私、違法決策和制定發布規范性文件等行為,導致一個地區、一個部門發生重大責任事故、事件或者嚴重違法行政案件的,要嚴肅追究有關領導直至行政首長的責任。
七、改進行政復議工作,健全矛盾糾紛化解機制
(一)改進行政復議工作。各級政府要認真落實行政復議法及其實施條例,切實加強和改進行政復議工作,努力將行政爭議化解在初發階段,解決在行政程序之中。提高行政復議能力,健全行政復議機構,充實加強人員力量,確保復議案件依法由2名以上復議人員辦理。要健全行政復議人員資格制度,促進行政復議隊伍的專業化、規范化。要積極開展行政復議委員會試點工作,探索相對集中行政復議審理工作。縣級以上政府要將行政復議工作經費納入財政預算,予以保障。暢通行政復議渠道,積極受理行政復議案件。加大對行政復議制度的宣傳力度,引導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通過行政復議渠道解決糾紛。各級行政機關作出具體行政行為時,都必須告知當事人申請行政復議的權利和途徑。積極受理行政復議申請,對依法確實不屬於復議范圍或者應當通過其他途徑解決的事項,認真解釋,告知當事人法定解決渠道,決不允許簡單地一推了之。要創新行政復議申請方式,簡化申請手續,方便當事人提出申請。上級行政機關要加強對下級行政機關行政復議受理活動的監督,堅決糾正無正當理由不受理復議申請的行為。完善行政復議與信訪的銜接機制,對信訪中屬於行政復議范圍的糾紛,要及時引導當事人通過行政復議渠道解決。創新行政復議機制,切實提高辦案質量。堅持以事實為根據、以法律為准繩,綜合運用書面審查、實地調查、聽證、質證等手段辦案,查明事實、分清是非,公正作出裁決,對違法或者不當的行政行為,該撤銷的撤銷,該變更的變更,該確認違法的確認違法,該責令履行職責的責令履行職責,切實提高行政復議的公信力。要注重和解、調解方式的運用,促進當事人互諒互讓,達成協議,實現「案結事了」。
(二)積極做好行政應訴工作。行政機關的行政行為被起訴後,要按規定向法院提交作出具體行政行為的依據、證據和其他相關材料,並指派法制機構或參與被訴行政行為調查、決定的工作人員出庭應訴。鼓勵行政機關負責人出庭應訴,對重大行政訴訟案件,行政機關負責人必須出庭應訴。
(三)完善行政調解機制。縣級以上政府要建立由政府負總責、政府法制機構牽頭、各職能部門為主體的行政調解工作體制,進一步加強行政調解工作。具有行政調解職能的部門要依法完善行政調解制度,規范調解程序。適時啟動我省行政調解立法工作。建立行政調解與人民調解、司法調解相銜接的大調解聯動機制,實現各類調解的有效互動,形成調解工作合力。
八、強化組織領導,確保推進依法行政的各項任務落到實處
(一)健全領導機制。各級各部門要將依法行政擺上重要位置,與經濟建設、社會管理等工作統籌部署、一起推動。各級各部門要建立以主要負責同志為組長的推進依法行政工作領導小組,加強對本地區、本部門推進依法行政的協調和領導。市、縣(市、區)政府常務會議每年至少要聽取2次依法行政工作匯報,及時解決本地區推進依法行政中存在的突出問題,研究加快建設法治政府的具體措施。
(二)精心組織實施。各級各部門要根據《國務院關於加強法治政府建設的意見》和本意見的要求,對本地、本部門推進依法行政工作進行全面總結和認真分析,找准薄弱環節,抓住突出問題,科學制定今後一個時期推進依法行政的工作規劃,明確工作任務、具體措施、完成時限和責任單位,每年還要明確重點,制定年度工作計劃,認真扎實地推進依法行政。
(三)加強監督檢查。各級政府要加強對所屬部門和下級政府、上級政府部門要加強對下級有關政府部門推進依法行政情況的督促指導和監督檢查,對成績突出的單位和個人要給予表彰獎勵;對工作不力的要通報批評。要嚴格落實依法行政報告制度,縣級以上政府每年要向本級黨委、人大常委會和上一級政府報告推進依法行政情況,政府部門每年要向本級政府和上一級政府有關部門報告推進依法行政情況。要繼續深入開展依法行政示範創建活動,及時總結推廣經驗,充分發揮典型的示範帶動作用。
(四)強化考核考評。認真貫徹《河北省依法行政考核辦法》,各市、縣(市、區)政府要抓緊制定和完善本地依法行政考核制度,從2011年開始每年年底對所屬部門和下一級政府依法行政情況進行一次考核,並向社會通報考核結果。依法行政考核指標納入各級政府目標考核績效考核評價體系,考核結果作為對政府領導班子和領導幹部綜合考核評價的重要內容。根據年度考核結果,對推進依法行政、建設法治政府成績突出的單位和個人給予表彰獎勵,對工作不力的予以通報批評。省政府每年遴選若干個考核結果優秀的市、縣(市、區)政府,授予「法治政府建設先進單位」;遴選若干個工作部門和單位,授予「依法行政先進單位」。
(五)加強政府法制機構和隊伍建設。各市、縣(市、區)要進一步加強法制機構建設,使法制機構規格、編制與其承擔的職責和任務相適應。縣(市、區)政府可在政府機構限額內單獨設置,也可在縣(市、區)政府辦公室掛法制辦公室的牌子,配備必要的工作人員。鄉鎮和街道辦事處要有專人負責法制工作。要加大對政府法制幹部的培養、教育、使用和交流力度,重視提拔政治素質高、法律素養好、工作能力強的法制幹部。政府法制機構及其工作人員要充分認識肩負的重要責任和新形勢新任務對政府法制工作提出的新要求,切實增強責任感和使命感,加強自身建設,提高政治素質、業務素質和工作能力,在推進依法行政中充分發揮綜合協調和督促指導作用。
(六)營造良好法治氛圍。要充分利用各種新聞媒體,採取各種形式,深入開展法治宣傳教育,精心組織普法活動,弘揚社會主義法治精神,增強公民依法行使權利、依法履行義務、依法維護自身合法權益的意識。同時,廣泛宣傳各級行政機關推進依法行政的具體措施、主要成效和經驗,營造推進依法行政的良好社會氛圍。
H. 河北省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於在全省開展第七個五年(2016—2020年)法治宣傳教育的決議
第一條為適應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和「十三五」時期經濟社會發展需要,全面推進法治河北建設,增強全社會法治觀念,根據《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於開展第七個五年法治宣傳教育的決議》,結合本省實際,制定本決議。第二條一切有接受教育能力的公民都要接受法治宣傳教育。
各級國家機關、各人民團體、企業事業組織和其他社會組織應當加強對憲法、法律、地方性法規的宣傳教育。
開展憲法宣傳教育,抓好憲法宣誓制度的實施,組織國家工作人員在憲法宣誓前專題學習憲法,組織「12·4」國家憲法日集中宣傳活動。
學習宣傳憲法相關法、民法商法、行政法、經濟法、社會法、刑法、訴訟與非訴訟程序法等法律的基本知識。
學習宣傳省、設區的市人民代表大會及其常務委員會通過的地方性法規。第三條加強國家工作人員學法守法用法,應當突出抓好領導幹部帶頭學法、模範守法、嚴格執法。
健全國家工作人員學法用法制度,將法治教育納入初任培訓、任職培訓、專門業務培訓和在職培訓內容,明確培訓重點內容和課時要求,創新培訓方式方法,增強學法用法效果。
推行領導幹部年度法律考試和任職法律考試制度,規范考試內容和方式,注重考試結果的運用。
建立和完善領導幹部學法考勤、學法檔案、學法情況通報等制度。
健全重大決策合法性審查機制,探索建立領導幹部法治素養和法治能力測評指標體系。第四條把法治教育納入國民教育體系,進一步抓好青少年法治宣傳教育,全面落實青少年法治教育大綱,設立法治知識課程,加強法治教育師資隊伍建設。
完善中小學法治課教材體系,將編寫法治教育教材、讀本納入地方課程義務教育免費教科書范圍,在小學普及憲法基本常識,在中考中增加法治知識內容。
加強對高等院校學生的法治教育,增強學生參與法治實踐的能力。
推進青少年法治教育實踐基地和法律服務平台建設,充分利用第二課堂和社會實踐活動開展青少年法治教育,強化學校、家庭、社會法治教育。第五條加強農村和企業的法治宣傳教育。結合美麗鄉村建設和精準扶貧,把法治宣傳教育納入農村公共服務內容。
加強農村基層自治組織幹部的法治培訓,提高其運用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管理基層事務、防範和處理矛盾糾紛的能力。
加強農民工和流動人口的法治宣傳教育,在農民工和流動人口集中居住地、工作場所及主要活動場所開展經常性法治宣傳教育,提高其守法和依法維權意識。
加強對企業經營管理人員的法治宣傳教育,提高其依法經營管理的能力,引導其樹立誠信守法、愛國敬業意識。第六條推進法治宣傳教育工作創新,加強新媒體新技術在法治宣傳教育中的運用,推進互聯網+法治宣傳教育行動,運用微信、微博、微電影、客戶端開展法治宣傳教育活動。
在政府機關、社會服務機構的服務大廳和服務窗口增加法治宣傳教育功能。積極運用公共活動場所電子顯示屏、服務窗口觸摸屏、公交移動電視屏、手機屏等,推送法治宣傳教育內容。
堅持集中法治宣傳教育與經常性法治宣傳教育相結合,有條件的地方建設憲法法律教育中心。第七條加強法治文化建設,把法治文化建設納入現代公共文化服務體系,推動法治文化與地方文化、行業文化、企業文化融合發展。
推動法治文化作品創作推廣,提升法治文化作品質量,打造法治文化精品。開展群眾性法治文化活動,組織開展法治文藝演出、法治文化下鄉等法治文化活動,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法治文化需求。
加強社會誠信建設,健全公民和組織守法信用記錄,完善守法誠信褒獎機制和違法失信懲戒機制。
把法治元素納入城鄉建設規劃設計,加強基層法治文化公共設施建設。第八條創建法治城市、法治縣(市、區),探索建立法治創建指標體系和效果評估體系,推進區域社會治理的制度化、法治化。
開展依法行政示範機關、依法管理示範單位、民主法治示範村、民主法治示範社區、依法治校示範學校、學法守法示範家庭、依法經營示範企業、公平守信示範市場、誠信文明示範景區創建活動。
發揮市民公約、鄉規民約、行業規章、團體章程等社會規范在社會治理中的積極作用,支持行業協會、商會類社會組織對其成員的行為導引、規則約束、權益維護作用。
I. 河北省2022中考道德與法治開卷可以帶幾本書
<可以帶2本書。
《道德與法治》共18冊,其中小學12冊,教材內容依據與兒童生活的緊密程度,由近及遠地安排了六大生活領域,同一生活領域內,按照學習難度的不同,採用螺旋上升的編排方式。
初中6冊,圍繞個人、家庭、學校、社會、國家、世界展開編排。
名稱由來:2016年,教育部辦公廳發布了《關於2016年中小學教學用書有關事項的通知》。《通知》明確,從2016年9月1日起,將義務教育小學和初中起始年級「品德與生活」「思想品德」「品德與社會」等教材名稱統一更改為《道德與法治》。
J. 河北省第十次黨代會報告提到:法治河北建設取得新進展,制定出台()等地方性法規
咨詢記錄 · 回答於2021-1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