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英九立法院
Ⅰ 什麼是反服貿事件
3·18台灣部分團體和學生「反服貿抗爭」事件(台灣稱「太陽花學運」):
事件背景:2014年3月17日,台灣地區「立法院」內政委員會等8個委員會聯席初審《海峽兩岸服務貿易協議》,中國國民黨籍立法委員張慶忠在混亂中宣布服貿審查超過3個月,依法視為已審查,送立法院院會存查,引發部分人士不滿。
事件經過:
2014年3月18日,反黑箱服貿民主陣線等民間團體和學生晚間突破立法院警力,佔領立法院議場。19日晚間,針對台灣部分團體和學生聚集台「立法院」抗議《兩岸服貿協議》。
2014年3月23日早晨,台灣地區領導人馬英九首度出面正式回應。同日晚逾千名學運分子突破警方防線,沖入台灣「行政院」。
2014年3月29日下午,以反服貿為主調的台灣學運陷入僵局,島內陸續出現其他聲音,警眷與警友發起的「康乃馨運動」
2014年4月10日,3·18台灣部分團體和學生「反服貿抗爭」事件結束。
2014年3月18日至24日下午1時止,該運動造成共有158人送醫,其中4人住院、10人留觀、144人離院。2018年3月13日,台灣高等法院二審宣判,駁回上訴,仍然維持原判,判決黃國昌等22人無罪。
拓展回答:
」反服貿"事件影響:
金融影響:2014年3月24日中午,服貿沖突愈演愈烈,金管會發出聲明表示,歐美股市已漸回穩,亞洲各國亦相對穩定,台灣股市基本面相當好。惟受學生侵入立法院及行政院重大事件影響,已嚴重沖擊台灣股市穩定,自2014年3月18日至3月21日,已下跌154點,市值減少5337億元,造成投資人重大損失,金管會對此情形深表遺憾與痛心。
兩岸關系:從表面看,運動的矛頭是對准服貿協議。深層次看,其完全是不滿兩岸關系的發展。兩岸關系發展的阻力無疑會大增。別說兩岸關系深化發展、向政治深水區過渡,就是正常的經貿關系發展可能都會受到影響。
Ⅱ 為什麼台灣對服貿協議如此的敏感如此的反對,為什麼,為什麼啊
為什麼台灣一些學生會對服貿反感,原因如下:
兩岸服貿這個議題事先沒有知會台灣民眾,到底馬英九派誰和內地談了至今未公開。
國民黨立委張慶忠宣布開會,未經討論審查就將服貿協議 「視為已審查」 送出委員會,過程只用了30秒。擬以「霸王硬上弓」的「黑箱包裹式」的方式通過服貿協議。。。這一行動大大地破壞所謂台灣民主制度的游戲規則,所以學生們群情嘩然,沖進立法院,要求撤回此協議。
台灣的學生們對於服貿協議有很深的焦慮,畢竟這關系著他們的未來。而作為主場推動的馬英九國民黨不能「有效」的對大部分的台灣民眾「論述」服貿協議通過後對台灣沖的「利」與「弊」,對於「弊」的發生如何補救的配套措施卻付之闕如。
盡管學生也認為兩岸服貿是必須的,但要求「逐條審議」。而之前國民黨也已經答應「逐條審議」,但面對在野黨的百般阻撓,用盡奧步杯葛,兩岸服貿遲遲無法在台灣地區的立法院通過。
這次國民黨立委張慶忠為了有效執行馬英九的意志,出此下策強渡關山,學生們認為碰觸了民主游戲規則的底線,不符合「程序正義」,才引發這次的軒然大波。
「程序正義」是台灣民眾這些年來很堅持的一個點,去年台灣發生的下士洪仲丘事件以及9月政爭,都圍繞在「程序正義」焦點上。
盡管兩岸服貿我們這邊大大的讓利給台灣,照理說台灣大部分的民眾應該要叫好才對。但台灣的在野黨很擅長見縫插針,認為馬英九在推動兩岸服貿上不符合「程序正義」。
我們這邊給了馬英九一手好牌,希望促進兩岸更加和諧。。。沒有想到居然在台灣引發學潮。。。真是郁悶啊。。。。
Ⅲ 議會暴力的暴力議會的起源
羅馬帝國的皇帝們有時英明有時瘋狂,一個個權勢滔天,但羅馬並非一直都是由這些獨裁者統治著,曾幾何時它是一個總體民主的社會。他的領導由選舉產生。而且無人能擁有過多的權力,他們稱這一政體為共和國,它持續了500年之久。那麼為什麼羅馬放棄了這種明顯合理的制度,轉面依附於皇帝呢?
公元前146年,第三次布匿戰爭結束,迦太基被夷為平地,為持續一個世紀的布匿戰爭畫上了句號,標志著羅馬建國近600年來的開疆拓土達到了新頂峰,也標志著羅馬開始成為古代西方世界的霸主。然而大量迦太基奴隸被賣到羅馬後,地主們土地兼並的勞動力問題被解決了,大量平民不得不離開土地,湧入羅馬城。
我們已經知道,平民是羅馬具有選舉權的公民,他們開墾荒地或從羅馬屬國分得一份土地,從事個體農業生產。平民有替羅馬國家服兵役的義務,是羅馬軍隊的主要來源。但是,公元前四世紀至公元前2世紀,在羅馬征服義大利、進而確立其在地中海地區霸權的過程中,農民連年隨軍出征,他們的土地無人耕種,戰勝後大規模使用奴隸勞動的大庄園迅速遍布各地,小農經濟無力與之競爭,紛紛破產、土地也被兼並。因此平民強烈要求重新得到土地。並且,馬略改革前的羅馬的兵役法規定,服兵役的人必須自備服裝和武器,還必須有土地產權。由於平民破產,他們無資格再去當兵,因而羅馬國家面臨兵源枯竭局面。為解決上述問題,在公元前2世紀下半葉,格拉古兄弟毅然發動了一場以解決土地問題為中心的改革運動。
公元前134年12月10日,提比略-格拉古在平民的支持下當選為保民官。一上任,他就制定了一個土改方案,其中規定:每戶公民佔有國有土地不能超過1000猶格(約合250公頃),超過部分由國家償付地價後收歸國有,然後分成每份30猶格的小塊土地分給無地平民。然而,這個方案遭到了擁有大量土地的貴族保守派的強烈反對,春去秋來,正當土地改革舉步維艱、緩慢開展之時,提比略保民官的任期快要屆滿了。為防止改革事業中途夭折,提比略決定再次競選下一年的保民官。時間在拉鋸戰中過得飛快,轉眼任期快要到了,為了確保法案的連續性,提比略·格拉古決定再次競選護民官。羅馬法律沒有排除連選連任護民官的特殊規定,法律只禁止高級行政官連選連任,護民官是平民官吏,不是國家的官吏,因而不是法律意義上的高級官吏。不過,他要連選連任則違背慣例,況且,隨著投票日臨近,他也未必能獲勝,他樹敵太多,既得罪貴族,又因為罷黜了同僚,人民開始懷疑他有專制傾向。貴族派決定抓住時機給他最後一擊。當人民在卡皮托山上集會時,各方展開激烈爭議。會場吵鬧聲太大,聽不清演講內容。提比略·格拉古用手指著頭做了個手勢,他是想告訴友人他受到生命威脅。有人立即報告元老院說他要求給自己戴上王冠。祭司長西庇阿·納吉卡率領大批元老和大量門客,拿起武器,跑到人民大會向改革派發起攻擊。那些平時擁護他的群眾,那些促使他背叛自己階級的貧困平民,這時一鬨而散,沒有誰給他提供保護,他被元老們用亂棍打死。這一天,共有300多人死於棍棒和石塊。
格拉古的死,是羅馬共和國建立以來元老院第一次使用公開暴力的方式來處理統治階級之間的分歧,暴力已經不再單純是平民和貴族之間的事情。普魯塔克說:「以前的問題,無論大事還是小事,雙方都通過友善的方式妥協來解決爭端:元老院由於害怕人民而妥協,人民由於對元老院尊敬而妥協。」
元老院暴力解決問題不好說誰對誰錯,然而代表窮人利益的獨裁者死亡,合理的共和制仍然繼續前進。
公元前107年馬略就任執政官之後,他放棄徵召有產公民服役的公民兵制,改行募兵制,凡志願又符合服役條件的公民無論財產等級皆可應募入伍。服役期為16年,國家負擔武器裝備並發薪餉,退伍後分給土地。馬略還把屬於同盟者身份的義大利城市和農村的自由民徵募入伍,加之大量的無產貧民皆可參加軍隊,羅馬兵源問題得到解決。馬略整頓軍紀,嚴格訓練,使士兵戰鬥力大為提高。馬略的軍事改革結束了羅馬公民兵制度,解決了因小農衰微導致的兵源枯竭問題,使大量的無產貧民加人軍隊,既鞏固了羅馬政權,又穩定了羅馬社會。但是馬略的改革使原有的公民兵變成了長期服役的職業軍隊,士兵成了僱傭軍人,必然嚴重依賴將領,軍隊日益成為將領個人實現政治野心、奪權政變、製造內亂的工具,為軍事獨裁政治的產生創造了條件。
公元前44年,獨裁官凱撒在元老院被元老們刺殺,使得共和制繼續活到到公元前27年1月13日,這一天屋大維實行元首制。
雖然很難分清誰對誰錯,元老院暴力仍具有一定的歷史意義,應與平民間打架做區別。
中國台灣地區「立法委員」集體打架
在中國台灣地區,議會暴力通常是指「立委」斗毆或「立委」群毆,是中國台灣「立法委員」集體打架意思,被認為是台灣民主政治的一個獨特現象。台灣當局「立法院」發生打架的歷史,可以追溯到1980年代。一般以1988年4月7日民主進步黨「立委」朱高正跳上主席台毆打「立法院長」劉闊才為首件議會暴力。在早期,中國國民黨時代,隨「國民政府」來台之原中國各省籍「立委」、「國民代表」在不用經過選舉的情況下,任期可以無限制。議會決議過程,老「立委」的票數全被國民黨掌握,因而與在野黨沖突甚至發展到肢體沖突。而現在,參與斗毆的」立委「,通常可以獲得媒體的特別關注進而吸引選票,有政治作秀之說。
軍系「立委」對民進黨「立委」
1990年至1993年,郝柏村任「國防部長」和「行政院長」時,軍系「立委」、「秩序組」和駐衛警為「悍衛國防部」而幾乎天天打架,這時民進黨只有12席,有時有人(例如盧修一)被打到住院,甚至有一次「立法院長」動用警察權將所有民進黨「立委」趕出「立法院」。
1990年3月7日上午11時,「立委」陳水扁參加「國防委員會」的會議,質詢「國防部長」郝柏村是否在政爭時有意推翻李登輝,郝答不宜說明;陳又問如果以後再發生政爭時郝要站在那邊,這時主席周書府說這超出質詢范圍,兩方發生口角,因此周宣布休息。下午1時,陳繼續上台質詢其他關於「國防」預算事項,郝繼續避重就輕,說以後再書面回復,這時周就說以後所有東西都書面回復,換下個「委員」,於是陳不滿翻桌,張俊雄、戴振耀也跟著翻桌。這時郁慕明聽到「國防委員會」有事,便趕來拿椅子亂摔,說「他媽的你們敢摔我也敢摔」,盧修一也拿起椅子要打郁,郁則拿攝影機腳架抵擋,大家打成一團。
黑色恐怖
1993年後,民選「立委」大量進入「立法院」,這時許多有黑道背景的人士也進入「立法院」。這時國民黨在「立法院」有個組織稱為秩序組,大多都是「武功高強」的人士加入,如趙振鵬、林明義、施台生等。
1993年5月5日,國民黨「立委」林明義和民進黨吵架;下台後,民進黨「立委」蘇煥智勸他忍耐一點(卡忍耐),但林卻誤聽為「干你娘」,於是拿黑金鋼大哥大朝蘇頭上猛砸下去。
1996年3月3日,民進黨秘書長邱義仁在回民進黨部途中遭3名不明人士毆打,後來民進黨的證據指向「立委」羅福助。
1996年6月14日,國民黨「立委」沈智慧質疑「國事論壇」的登記有人讓別人頂替,要求重新登記順序,並將登記簿緊抱在懷。這時新黨「立委」傅昆成便說如果沈不放手便要咬她;後來傅真的咬沈,沈則回踢到傅的膝蓋,傅又回踢,沈緊急就醫,後來驗傷證實沈真的右手被咬傷,私處有擦傷。
1999年4月26日,在審查「環保署」預算休息時,民進黨「立委」賴勁麟因不明原因摔下樓梯,頭、頸、腹、手肘多處瘀傷、流血。傳是被國民黨「立委」曾振農毆打並故意推下樓,此後「立法院」樓梯間開始裝監視器。
2001年3月27日,親民黨「立委」李慶安(後為國民黨「立委」)在「教育委員會」質詢「教育部長」曾志朗,懷疑景文工商學校有黑金介入,這時無黨籍「立委」羅福助認為李在影射他,兩人發生口角,李拿茶杯向羅潑水,羅便打李一巴掌。
近期
近期「立法院」已不像以前真槍實彈的打架,逐漸淪為「作秀」、「政治表演」和互丟便當、茶水的「製造垃圾比賽」。
2004年11月6日,親民黨籍「立委」鍾紹和與民進黨「立委」郭榮宗等,對召開「全院聯席會或各委員會議」一事意見上不一致,而在「立法院」發生斗毆。
2004年3月23日,「立法院」朝野「立委」協商行政驗票的辦法未果,在「立法院」中發生嚴重肢體沖突。
2003年,在討論軍購條例的過程中,「立法院」場面失去控制,朝野「立委」互相謾罵並互丟午餐便當。
2007年1月19日,「立法院」正討論事項第一案「中央選舉委員會組織法草案」之時,藍綠陣營的「立委」之間再次爆發嚴重的肢體沖突,「立法院長」王金平遭波及。「立委」強行霸佔主席台,並將鞋丟向「院長」,卻打偏擊中王金平「院長」身旁護駕的「立委」。
2007年5月8日,同樣是審議「中選會組織法草案」時,民進黨的「立委」為了阻擋草案二讀,搶占被藍營「立委」包圍的主席台,「院長」王金平無法主持會議。藍綠陣營爆發激烈肢體沖突,更投擲水杯、鞋子、文件等。事後兩者又互推責任,民進黨方面認為國民黨「立委」霸佔主席台,最大責任應由前黨主席馬英九來負;國民黨方面則認為「民進黨不照議事規則,拒絕表決,還誣賴馬英九」。王金平也譴責民進黨「以各種手段阻撓議事運作」。
2007年5月21日,台南市議會民進黨籍市議員劉益昌,因不滿國民黨籍市議員謝龍介印製「民進黨貪腐」撲克牌,劉在議會上向謝潑糞。
2009年4月22日,民進黨「立委」邱議瑩上午不滿國民黨「立委」李慶華發言時說她「沒家教」、「潑婦」,上前甩了李慶華一巴掌,並在散會後上前追打。
台灣「立法院」曾以「證明「立委」斗毆比戰爭更有政治效果」而獲1995年搞笑諾貝爾獎的和平獎。
韓國
近年,議會暴力的現象似乎擴散至韓國,2004年3月12日,韓國總統盧武鉉遭彈劾前夕,一群親盧武鉉的議員在國會內與反對派展開約20分鍾的肢體衡突。
墨西哥
墨西哥國會亦於2006年發生國會議員沖突的事件。墨西哥總統候選人維森特·福克斯當選總統當日,一群國會議員在國會內爆發了激烈的肢體衡突。
日本
據日媒報道,當地時間2015年9月17日下午,在日本參議院安保法特別委員會上,該國執政聯盟憑借人數優勢通過了安保相關法案。
會議開始不久,佐藤正久便遭到在野黨議員的圍堵,現場秩序近乎失控。同樣出席會議的日本首相安倍晉三則坐在不遠處靜觀事態發展,未出面表態。在會場外,當日仍有反對安保法案的民眾從早上9時起在日本國會前集會,在雨中激烈抗議,要求廢除這一法案。
盡管日本政府此次提交的兩個法案名稱中都有「和平」二字,但正如日本民眾在首相官邸前抗議時打出的「這不是和平法案,是殺人的戰爭法案」、「首相,你不要侮辱我們的智慧」等標語口號一樣,無論取了多好聽的名字,新安保法案的本質都與其號稱的「和平」相悖。
此外,該法案還剝奪了日本國會向海外出動自衛隊的立法權力、將其劃歸給行使行政權的內閣來決定,此舉被指明顯違反了和平憲法第九條的相關規定, 即不保有軍隊、放棄以國權為基礎的對外交戰權。
日本輿論也指出,安倍重走軍事大國道路的做法,對內踐踏了憲法體制和議會民主制,對外則是在走「窮兵黷武」的戰前老路。(完)
意義
歷史的經驗告訴我們,不在議會里打就會在戰場上打;議員不在議會裡面爭斗,群眾就會在街頭爭斗。相比之下,議員在議會裡面爭斗,哪怕打得頭破血流,是人們捍衛自身利益代價最小的方式。在國會中最可恥的不是打架的議員,而是那些沉默的代表。
Ⅳ 台灣現在的最高長官是誰,他應該是什麼頭銜
現在台灣的最高長官是馬英九,頭銜是總統
Ⅳ 王金平為什麼列入大陸黑名單
王馬不和,馬幾次想將王開除去國民黨,但沒有成功,特別是自貿區之事,明顯是阻撓,其實是怕真的加入自貿易區台灣農民倒霉,明確地的不支持馬,馬在台是公認親共的,而王不是,自然就不希望他來。當然在太 陽花和反課剛時,王不作為,有人 認為他是支持太陽光運動的,這也是另一個原因,但王確實好交朋友,兩黨內的人員是能交就交的。所以人緣還是不錯的。王是國民黨中少有的溫和派人士,現在過去台灣內斗相當嚴重,
大老門出賣百姓利益相當嚴重,本來個人以為王會參選總統的,但沒有。
Ⅵ 台灣學生為什麼佔領"立法院
主要原因:
1.服貿跨境不對等,威脅基層勞工:中國商品易銷往台灣,台版灣商品卻不易銷往中國權,且中國無法提供台灣就業機會,而台灣業者卻被迫放棄台灣市場⋯⋯還有一堆雜七雜八的東東
2.國民黨立委為了黨意犧牲民意,擬「強行」通過服貿協議(黑箱作業),大大地破壞了台灣民主制度,所以學生們才霸佔立法院,要求撤回此協議。
我個人認為兩岸服貿是必須的,這樣台灣經濟才能走向國際,但條例內容尚需商榷。看見很多大陸新聞指出兩岸服貿明顯對台讓步,有利台灣經濟,但其實是只對大財團和高級白領階級有利,基層的服務業者深受威脅。
至於霸佔立法院,的確野蠻,但是想想,一群人擠在里頭沒空調沒廁所,物資要想辦法運進來,還要跟外面警察拉扯,誰吃飽沒事干這種蠢事?民主法治被破壞是全台人民的事,更何況是將來的國家骨幹。
總之兩岸服貿的事不能草率,對大陸來說或許沒什麼,但對台灣來說卻影響著百姓生計,內容有待改善啦!
Ⅶ 台灣大中至正牌匾拆掉了嗎
2007年民主進步黨執政時,教育部在3月2日將國立中正紀念堂管理處改制為「國立台灣民主紀念館」,未依循行政程序廢止原本的中正紀念堂管理處。因國立中正紀念堂管理處為三級機關,組織變更本須先送立法院決議,由教育部片面更改降級為四級機關,已然繞過國會正常民意監督,此舉引發爭議。5月10日教育部部長杜正勝發布教育部令,「訂定『國立台灣民主紀念館組織規程』」起施行的行政規定。5月19日,時任陳水扁宣布正式改名。6月7日,立法院法制、教育聯席委員會決議廢止台灣民主紀念館組織規程;而教育部則認為立法院無權廢止四級機關之組織法,雙方各說各話。由泛藍陣營經過立法院決議後廢止組織規程,在舊組織條例未失效,新組織法未生效下,主張民主紀念館不存在,也據此凍結民主紀念館的預算;而當時執政的泛綠陣營則主張立法院無權廢除教育部這相當於行政院「行政命令」的組織規程。馬英九政府上台後,廢止任何有關台灣民主紀念館的法律與組織,恢復國立中正紀念堂管理處原有的功能。
第12屆正副總統選舉時期,候選人馬英九在競選時前即承諾當選後恢復中正紀念堂的名稱、原大廳的內容,以及從牌樓上的碑文。2008年5月20日馬英九上任總統後,行政院在同年8月21日院會中,通過廢止《國立台灣民主紀念館組織規程》,同日回復國立中正紀念堂管理處的組織編制,之後於2009年7月20日正式將中正紀念堂匾額重新掛回。但在中山南路正門口匾額題字仍維持「自由廣場」,並未直接改回原「大中至正」,馬英九表示說在徵詢民眾意見之前並不會做任何決定[2][3]。
Ⅷ 台灣王金平事件是什麼回事
王金平關說案,於2013年9月於台灣爆發的政治事件。9月6日,特偵組對外揭露,」法務部「前負責人曾勇夫在任內涉嫌接受王金平的「關說」(從中給人說好話),指示檢察官對立法機構民進黨團總召集人柯建銘所涉案件的判決不再提出上訴,讓柯無罪脫身。其後,曾勇夫辭職,丑聞焦點指向王金平。
8日,馬英九召開記者會,措辭嚴厲地批評王涉嫌關說「是侵犯司法獨立最嚴重的一件事」,11日表示王金平已經不適任立法院長,王金平當日被撤銷黨籍。同日下午,王金平就司法關說事件造成社會紛擾向民眾致歉。國民黨對王金平假處分提抗告案,26日下午開庭 。台灣高等法院2013年9月30日裁定駁回抗告。
台灣《中國時報》副社長張景為認為,馬英九和王金平不和,已是盡人皆知,沒人能否認關說案背後存在的權力斗爭,張景為分析稱:「民主時代有多元力量,大家都在睜眼看著,因此重點不在於是不是政治斗爭,而在於斗爭的過程中,誰能夠掌握更充分的理由,誰更能占據合理性和正當性,誰能贏得更多的民意共鳴。」因此,在政治上一向謹小慎微的馬英九對王金平下重手,一定經過了縝密考慮,他的幕僚首先對「立法院」的重新選舉進行過沙盤推演,對王金平去職後,對「立法院」的掌控應該是有十足的把握。同時,通過批王金平干涉司法獨立獲取正當性、合理性,贏取民意支持。最後,通過下重手,展現從來沒有過的狠勁兒,也向公眾展現馬英九原來不是無能。
《中國時報》的社論指出,事件的核心症結是司法關說,靠私人關系走後門早為台灣社會所詬病。《聯合報》刊登的一篇署名文章則認為,任由司法關說影響社會風氣,造成民眾對司法喪失信賴,並非台灣之福。
評論還痛斥關說丑聞的重要當事人柯建銘。《中國時報》在社論中批評說,柯建銘「打死不認錯」,沒有一絲道歉或反省,還反咬馬英九當局,根本是是非錯亂。民進黨主席蘇貞昌完全無視柯建銘司法關說的事實,對其進行袒護,也是價值紊亂。
案件爭議
第一, 王金平涉嫌的關說,是一般性的關說還是馬英九所言干涉司法的關說,分歧在哪裡,紅線在哪裡;
第二, 馬英九是否涉嫌對「立法院院長」違法監聽的問題;
第三, 特偵組將監聽內容直接向「總統」報告,是否存在違法泄密的問題。
挺馬一方意見認為,不能再縱容將「關說」變為「關心」,這種和稀泥的做法,不能糊弄了事,必須釐清,否則百姓將做何種觀感?親綠陣營則抓住後兩個問題,猛攻是否違法監聽、是否泄密,但他們對是否涉及關說、干涉司法,避而不談。
這三個焦點背後,還隱藏著三個潛爭議:
第一, 整個事件,到底是為了維護司法獨立和正義,還是一樁精心設計的政治斗爭?
第二, 王金平在國民黨內是重量級人物,為何馬英九出手如此之重?而且在短時間內展現如此決絕的處理態度,不留迴旋餘地?這等於是和王金平做了最後攤牌。
第三, 如果王金平因此下台,「立法院」會比王金平在任時更好嗎?
Ⅸ 大陸和台灣韓國簽服貿服貿到底什麼意思我至今都不懂誰能告訴我還有台灣人為什麼反對
服務貿易協議 簡單說就是簽了這個協議的兩個國家之間在經濟上很大程度的開放 大陸的公司可以很方便的去台灣開展業務 大陸人可以去台灣打工了 以下是具體內容
1、跨境交付:指服務的提供者在一成員方的領土內,向另一成員方領土內的消費者提供服務的方式,如在中國境內通過電信、郵政、計算機網路等手段實現對境外的外國消費者的服務;
2、境外消費:指服務提供者在一成員方的領土內,向來自另一成員方的消費者提供服務的方式,如中國公民在其他國家短期居留期間,享受國外的醫療服務;
3、商業存在:指一成員方的服務提供者在另一成員方領土內設立商業機構,在後者領土內為消費者提供服務的方式,如外國服務類企業在中國設立公司為中國企業或個人提供服務;
4、自然人流動:指一成員方的服務提供者以自然人的身份進入另一成員方的領土內提供服務的方式,如某外國律師作為外國律師事務所的駐華代表到中國境內為消費者提供服務。
從這個協議內容就能看出 一旦簽了這個協議 兩岸的交流合作會變得更緊密 尤其是台灣對大陸的依賴會加強 台灣很有可能會變成第二個香港 而且對台灣人來說 大量的大陸資金 技術 人才的湧入 會造成競爭加劇
Ⅹ 中選會是什麼意思
中央選舉委員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