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功利與道德境界之間
⑴ 我非常贊同馮友蘭先生把人生分成的四種境界。即自然境界,功利境界,道德境界和天地境界。你贊成嗎
贊成
馮友蘭(1895-1990)簡介
哲學家。字芝生,1895年12月4日生於河南省唐河縣祁儀鎮。父親名台異,字樹候,清光緒年間戊戌科進士。家境殷富,極重教育,堪稱「詩禮人家」。 馮友蘭的早年教育與大多數中國讀書人並無兩樣。7歲上學,先讀《詩經》,次讀《論語》、《孟子》,再讀《大學》、《中庸》,從頭至尾,反復吟誦。1915年9月,馮友蘭考入北京大學哲學系,開始接受較為系統的哲學訓練。當時的北大,正是新文化運動的發源地,如火如茶的新文化運動,使馮友蘭眼界大開,並且深受影響。在臨近畢業的最後一年,適逢胡適和梁漱溟二人先後來到北大任教。一個是留美的哲學博士,新文化運動的重要健將,並專以杜威實用主義哲學為旗幟,大肆鼓吹全盤西化論;一個是一踏進北大即宣稱「我此來除替釋迦牟尼、孔子發揮外,更不作旁的事」的東方文化派砥柱,專以復興中國文化為職志。二位先生年輕氣盛,才姿英發,各據講壇,展開了一場東西方文化的大辯論,馮友蘭幸逢其會,受益匪淺,對其以後研究中西哲學,尤其是思考中西文化之關系啟迪甚深。
1918 年畢業於北京大學哲學系。1919 年就讀於哥倫比亞大學研究生院,師事新實在論者孟大格和實用主義大師杜威。由於當時柏格森的生命哲學在中國思想界風行一時,因此馮友蘭對此派哲學也比較感興趣,並專門寫了《柏格森的哲學方法》和《心力》兩篇文章,向國內思想界介紹柏格森的哲學思想。同時,他還運用柏格森的哲學觀點寫成了《中國為什麼沒有科學》一文,指出;中國之所以沒有近代科學,並非是中國人愚笨,「非不能也,是不為也」。因為中國傳統注重人是什麼,即人的品性和修養,而不注重人有什麼,即知識和權力;中國哲學向內追求,以達人性的完滿為目的;而西方哲學則向外探尋,以認識自然,征服外在世界為最終目的。正是中西哲學的不同理想和追求造成了中西文化的差異,並導致中國無近代科學的落後情況。 1923 年獲哲學博士學位。回國後,歷任中州大學、廣東大學、燕 京 大 學 哲 學 系 教 授 。 1928 ~1952 年任清華大學哲學系教授兼系主任, 1929 ~ 1952 年任清華大學文學院院長, 1930~1946 年任西 南 聯 合 大 學 哲 學 系 教 授 兼 文 學院院長。 1952 年起任北京大學哲學系教授,並任中國科學院哲學社會科學部學部委員,第二、三、四屆全國政協委員,第五屆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常務委員,第四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代表。馮友蘭除長期從事教學工作外,還撰寫了大量哲學與哲學史著作。
1926 年出版《人生哲學》,融會中國傳統哲學與實用主義、新實在論之見解,提出「中道」的人生觀。 1930 年出版《中國哲學史》上冊, 1934 年出版《中國哲學史》下冊,有英文、日文譯本,在國內外有較大的影響。抗日戰爭期間,先後寫成《新理學》、《新事論》、《新世訓》、《新原人》、《新原道》、《新知言》等 6 本著作,合稱《貞元之際所著書》,把程朱理學與西方新實在論相結合,構成富於思辨性的哲學體系。 1946 ~ 1947 年任美國賓夕法尼亞大學客座教授時,用英文寫成《中國哲學小史》, 1948 年在紐約出版,有義大利文與法文譯本。
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後,著有《中國哲學史新編》第一冊、第二冊,《中國哲學史史料學初稿》,新撰多卷本《中國哲學史新編》等。
⑵ 馮友蘭先生把人生分為四個境界,其中最高的境界是哪個
超越世俗、自同於大全的」天地境界「。
馮友蘭先生根據他對中國哲學的體悟,曾把「人生的境界」做了「四等」之分,即「一本天然的『自然境界』,講究實際利害的『功利境界』,『正其誼,不謀其利』的『道德境界』和超越世俗、自同於大全的『天地境界』」。
馮友蘭(1895.12.04~1990.11.26),字芝生,河南省南陽市唐河縣祁儀鎮人。中國當代著名哲學家、教育家。
1918年,畢業於北京大學哲學系。1924年,獲美國哥倫比亞大學哲學博士學位。回國後,歷任清華大學教授、哲學系主任、文學院院長,西南聯合大學教授、文學院院長;第四屆全國人大代表,第二至四屆政協委員,第六至七屆全國政協常委,取得美國普林斯頓大學、印度德里大學、
美國哥倫比亞大學名譽文學博士。著有《中國哲學史》、《中國哲學簡史》、《中國哲學史新編》、《貞元六書》等,成為20世紀中國學術的重要經典,對中國現當代學界乃至國外學界影響深遠,稱譽為「現代新儒家」 。
(2)在功利與道德境界之間擴展閱讀:
在自然境界中的人,不論干什麼事情,不是依照社會習慣,侄是依照其本性去做,他們從來未曾了解做某種事情的意義。往好處說,這就是「天真爛漫」,往差處說便是「糊里糊塗」。他們既不懂得為什麼要這樣做,又不明白做某種事情有什麼意義,所以他們可說沒有自覺。
有時他們縱然是整天笑嘻嘻,可是卻不自覺快樂。這,有如天真的嬰孩,他雖然笑逐顏開,可是卻一點都不覺得自己快樂,兩種情況,完全相同。這一類人,對於「生」「死」皆不了解,而且亦沒有「我」的觀念。
功利境界中的人,對於人生的了解,比較進了一步,他們有「我」的觀念,不論做什麼事,都是為著功利,為著自己的利益打算。這一批人,大抵貪生怕死。有時他們亦會為社會服務,為國家做點事,可是他們做事的動機,是想換取更高的代價,表面上,他們雖在服務,但其最後的目的還是為著小我。
在道德境界中的人,不論所做何事,皆以服務社會為目的。這一類人既不貪生,又不怕死;他們曉得除「我」以外,上面還有一個社會,一個全體。他們了解個人是社會的一部分,個人與社會是部分與全體的關系。
就普通常識來說,部分的存在似乎先於全體,可是從哲學來說,應該先有全體,然後始;個體。例如房子中的支「柱」,是有了房子以後,始有所謂「柱」,假使沒有房子,則柱不成為柱,它只是一件大木料而已。
同樣,人類在有了人倫的關系以後,始有所謂「人」如沒有人倫關系,則人便不成為人,只是一團血肉。不錯,在沒有社會組織以前,每個人確已具有一團肉,可是我們之成為人,卻因為是有了社會組織的緣故。道德境界中的人,很清楚的了解這一點。
天地境界中的人,一切皆以服務宇宙為目的。他們生死的見解,既無所謂生,復無所謂死;他們認為在社會之上,尚有一個更高的全體——宇宙。
科學家的所謂宇宙,系指天體,太陽系及天河等,哲學家的所謂宇宙,剩一切,所以宇宙之外,不會有其他的東西,我人絕對不能離開宇宙而存在。天地境界的人能夠徹底了解這些道理,所以他們所做的事,便是為宇宙服務。
從鐫刻在德爾菲神廟上的那句「認識你自己」開始,「哲學」在一定意義上就是關於人的「自我意識」的學說。在馮友蘭那裡,一個人「自我意識」的有無及其強弱,恰恰是反映或決定他的人生境界之高低的關鍵——「自然境界的人生不需要對人生有任何理解和自我意識;
功利境界和道德境界需要有一點對人生的理解和自我意識;天地境界需要的人生理解和自我意識則最高」。
⑶ 人們遵循道德原則規范所表現出的外在活動,稱為什麼
人們遵循道德原則規范所表現出來的外在活動稱之為:德行。
但是這種德行與普通的德行還有點不一樣。
為什麼不一樣呢?我們知道,著名哲學家康德的一種思想是:人們遵循道德律的原因不應該在於外在,而是內在,並不是因為遵循道德律有好處,也不是因為不遵循道德律有壞處才去遵循。人們遵循道德律僅僅是因為應該去遵循(應然)。所以康德感嘆,那天空中浩瀚無垠的星系和人們心中的道德律,是越想越覺得驚奇的東西,顯得不可思議和值得敬畏。這樣也就把上面的內容做了一個定義。
具體展開來看,第一,要達到這樣的境界有個條件,就是自己已經覺知道德律,只有知道了道德律才能很好的按照原則性的去遵循。套用中國哲學家馮友蘭的話就是,人們只有覺悟了,懂得道德知識了,去遵循道德律的時候才是道德境界。所以,不滿足這個條件,即便是你所有行為都符合道德規范,也不是道德境界,因為你並沒有覺知,這就是普通的道德者和道德境界的區別。
第二,知道了道德知識,做到了道德行為,是高標准,按照道德原則辦事是道德境界,也就是康德所說的德行,這一點對比於普通人的情況能夠很好的說明。普通人怎麼做的呢?通常而言,就是靠輿論,輿論是外在的,通過他人言談反饋回來做出的被動的行為,因為不是主動的,所以即便是行為符合道德律,也不是康德所說的德行。普通人的道德建立在零散的道德覺悟和功利層面上,可以看成馮友蘭說的處於道德境界與功利境界之間。
第三,如果再往下滑,到了功利層面,表面上看來是符合道德,背地裡卻是為了自己,功利境界最大的體現就是不管行為符不符合道德,最終目的都是利己。而合理的道德,不但考慮自己的問題,也要兼顧眾人的利益,關鍵時候還能為了眾人之利益來犧牲自己的利益,這在佛家稱之為大善。為什麼會有這樣的利他之精神呢?因為道德境界的人考慮的是整個社會的利益,所以才會出現比較極端的不利於己有利於人(損己利人)的情況。
所以,道德行為與道德境界是高標準的,跟普通人的德行還不一樣,普通的也就為了自己或者迫於輿論做出讓步,而高標準的則是自願為了利他之精神做出讓步。
這里還要涉及一點,就是道德的合理性問題,我們知道,古人講「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講「毫不利己專門利人」,講「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這都是高標準的道德,做到的人是非常值得敬仰的。但對於大多數人來講,自己生活都會有無數的問題,人作為生物,總有各式各樣的需求,從馬斯洛需求層次來講,自我實現是高級階段,下面都還有生理的、安全的、心理的、社交的等需求,只有人們充分的滿足好這些需求,才能夠更好的為他人服務,這是道德行為一個基礎。這種思想,被稱之為合理的利己,站在合理利己基礎之上,在考慮利他之精神,才會讓道德行為更加健全發展。如若不然,很容易出現表裡不一,前後不一,人前人後不一的各種矛盾的情形(人格分裂或扭曲),也就是普通人的迫於輿論或者習俗而做出的那種行為,未必是自覺自願的。
這樣,關於德行,用兩點論來討論,第一點是合理利己作為基礎,第二點是自覺的利他之精神,也就是康德的遵循道德規范。需要補充的是,合理利己的意思是在不侵犯他人之利益(尊重他人之意願與自由)的基礎之上的利己,如果一個人做出對自己有利的事情,沒考慮他人的情況,只能是馮友蘭說的功利主義,兼顧好社會和他人情況下面的利己,才是合理利己。
建議可以閱讀道德哲學方面的知識,道德哲學也可以稱為倫理學,同時,也要了解西方哲學史上那些人文主義之精神,比如功利主義、自由主義,這些哲學思想,本身既能夠屬於道德哲學,也能夠屬於社會哲學或者政治哲學,牽扯的東西就多了。所以,要達到道德境界,不但要覺悟,而且要能夠按照覺悟來嚴格執行,也就很不容易了。
最後,引用幾句話來共勉吧: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聖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宋朝,張載)。加上雖不能至,心嚮往之!
⑷ 人生的四種境界怎麼理解,不知道自己不知道
關於人生境界,馮友蘭提出了四種境界之說。
馮友蘭說,人對宇宙人生的了解不同,宇宙人生對於人的意義不同,宇宙人生對於人的不同的意義,即構成了人所處的不同境界。人生境界可分四種:自然境界,功利境界,道德境界,天地境界。
自然境界:是人生的最低境界。在此境界的人,其行為是順著他的自然天性、習慣或社會風俗去做事,既無明確目的,也不明了所做的意義,小孩吃奶和原始人的 「日出而作,日落而息」都屬於自然境界。
功利境界:在此境界的人,其行為以追求個人利益為目的。有時候,他們亦為社會服務,但服務的動機,是想換取更高的價值。他們雖在服務,但其最後的目的,還是為著小我。自然境界與功利境界,都是普通一般人所有的。
道德境界:在此境界的人,其行為是行義。所謂義與利的真正分別,應該是求個人之利者為利,求社會之利者為義。亦即義與利之別,即公與私之別。道德境界的人,其所作皆能為社會謀利益,古今賢人及英雄便是已達道德境界的人。
天地境界:是人生的最高境界。在此境界的人,其行為是事天地。即,我的身軀雖不過七尺,但其精神卻充塞天地之間,事事以不僅貢獻社會,更能貢獻於宇宙,而「與天地比壽,與日月同光」。唯大聖大賢才能達到此境界。
人生四種境界,某種境界需要的知識程度越高,則境界越高;所需知識越低,則境界越低。故四種境界由低到高依次是:自然境界,功利境界,道德境界,天地境界。境界有高低,人所享受的世界也有大小,境界越高,享受的世界越大。
人生四種境界,不僅有高低之分,還有久暫之別。有人已達到某種境界,但因心理變化,不能常駐此境界。作惡的人屬於功利境界,有時良心發現,做一點兒好事,在良心發現的一剎那,他就入了道德境界。過了一會,他或許又會回到功利境界。若人能常駐於道德境界,便是賢人;能常駐於天地境界,便是聖人。
人生四種境界,由低到高,是一種發展。前二者是自然的造就,不需要特別修行,一般人均可達到。後二者是精神的創造,必須經過特別的修行,才可達到。要達到賢人與聖人常駐的道德與天地境界,倒不一定非做一些標新立異之事,所做的也是普通人能做的事,不過他的認識要比一般人高而深,即「迷則為凡,悟則為聖」,這就是人人亦可為聖賢的道理。
⑸ 舉事例說明自然境界,功利境界,道德境界,天地境界
一、自然境界,幾乎不需要覺解,是人的一種本能反應,例如吃飯睡覺。
二、功利境界,多了一些算計、規則,就像是「人為財死,鳥為食亡」。「「一個人可能意識到他自己,為自己而做各種事。這並不意味著他必然是不道德的人。他可以做些事,其後果有利於他人,其動機則是利已的。所以他所做的各種事,對於他,有功利的意義。」
三、道德境界,加上了許多道德要求,如蘇格拉底提出「知識即美德」,孔子創立儒家思想。
人們從一定的道德觀念出發,在道德修養過程中形成的覺悟。它標志著人們的覺悟程度和精神情操所達到的界限。
四、天地境界是人生的一種最高境界,天人合一,例如道家和道教以道、無、自然、天性為核心理念,認為天道無為、道法自然,據此提出「無為而治」的主張。
拓展資料:
馮友蘭認為人生方面表現為四種不同的人生境界,即自然境界、功利境界、道德境界、天地境界。這四種境界是一個從低級向高級的發展過程,境界高低完全取決於覺解程度的深淺,標志著人格完善的程度。他認為一個有道德的人,還不是一個理想的人,還有比道德境界更高的境界。這個境界馮友蘭稱之為天地境界。天地境界是馮友蘭境界說的真正用意之所在,也是其哲學能提高人的精神境界的哲學觀的依據。
參考資料:網路-人生四境界
⑹ 誰知道人生的四大境界
人生有四種境界:自然境界、功利境界、道德境界、天地境界。
自然境界:人若只是順著本能或風俗習慣做事,然而並無覺解,或不甚覺解。他所做的事,對於他就沒有意義,或很少意義。
功利境界:人意識到他自己,為自己而做各種事。這並不意味著他必然是不道德的人。他可以做些事,其後果有利於他人,其動機則是利已的。所以他所做的各種事,對於他,有功利的意義。
道德境界:人了解到社會的存在,他是社會的一員。這個社會是一個整體,他是這個整體的一部分。有這種覺解,他就為社會的利益做各種事,或如儒家所說,他做事是為了「正其義不謀其利」。他真正是有道德的人,他所做的都是符合嚴格的道德意義的道德行為。他所做的各種事都有道德的意義。道德境界有道德價值。
天地境界(哲學境界):人了解到超乎社會整體之上,還有一個更大的整體,即宇宙。他不僅是社會的一員,同時還是宇宙的一員。他是社會組織的公民,同時還是孟子所說的「天民」。有這種覺解,他就為宇宙的利益而做各種事。他了解他所做的事的意義,自覺他正在做他所做的事。天地境界有超道德價值。
⑺ 人生的四大境界是什麼
一個高尚的人通過努力奮斗,走向成功後,要修身養性,達到適應環境、滿足現狀的境界,最終落得美名流芳千古。
第一重:功利境界,自強不息。
指追名逐利階段,一個人在這個階段為了生活,實現自身價值,要通過努力奮斗,勇於競爭,敢於拼搏,走向成功的階段;
第二重:道德境界,厚德載物。
是指達到了豐衣足食的目的,實現了自身奮斗目標,走向成功之後,要進入一個高的境界階段,注重德行修養,即以深厚的德澤育人利物,今多用來指以崇高的道德、博大精深的學識培育學子成才,或影響周圍社會上的人加強自身修養,到達、生活於道德境界的人是賢人;
第三重:自然境界,隨遇而安。
指更高的一種境界,是指一個人經過努力到達成功彼岸,又有了崇高的品德修養,就能進入回歸自然的境界階段,能適應各種環境,在任何環境中都能滿足,也有無身無患、寵辱不驚的意思;
第四重:天地境界,得道升天 ,或稱入土為安。
是指人們經過人生的各種修煉,到達圓滿結束的階段,需要給人留下美好的記憶,到達、生活於天地境界的人是聖人。
⑻ 文學泰斗馮友蘭所謂的人生四境界是什麼
第一境界是自然境界,在自然境界中,馮友蘭認為萬事萬物皆應該順其自然,切不要因為自己的意念而刻意強求,那樣很有可能將適得其反,與原定目標背道而馳,只有順著萬事萬物自然的發展規律,反而能得到意料不到的收獲。
第二境界是功力境界,在功利境界中,人類有了初步的覺醒,知道了自己想要什麼,自己的最終目標,那麼這樣他所有的一切皆是圍繞著這個目標而展開進行。如果失去了這個目標,就可能是出現了另外一個目標,在這個境界層面上,人類有了功利之心。
第三境界是道德境界,在道德境界中,它起到對第二個境界的約束作用,雖然有了功利之心,但他的意識中,仍然有對錯之分,仍然有可為和不可為的區別,正是基於這樣的一個道德尺度,人們會在道德的范圍內去找尋目標,並且開展合乎道德的行為去完成目標。
第四境界是天地境界,這是最後的一個境界,也是最大的一個境界,除卻對自身、對社會、對道德層面的認識,人類的視野將隨之更為廣闊,在這個境界中,人類將圍繞著這個宇宙開展順應宇宙的發展行為。
馮友蘭先生的四個境界,是層層相扣,逐層遞進的,只有完成了上一個境界,才能開展下一個境界,如果四個境界全都能達到,那麼可稱為聖賢之人也。
⑼ 自然境界,功利境界,道德境界,天地境界是這說明了什麼
馮友蘭在建立自己的哲學體系時,提出「接著講」與「照著講」的區別,並申明他是「接著宋明理學」講的。他在晚年又重申了這一主張。於是,「接著講」就成為研究馮友蘭哲學乃至當代中國哲學發展的重要話題。
那麼,馮友蘭的「接著講」是什麼意思呢?又有何意義呢?這是我們所關心的。
一、「接著講」的時代意義
顧名思義,「照著講」是哲學史的方法,「接著講」是哲學的方法。按照馮先生的「哲學觀」與「哲學史觀」,「照著講」要忠實於傳統哲學的「本來意義」,並用現代語言將其寫出來(或說出來)。雖然「寫的」的哲學史與「本來的」的哲學史並不是一回事,但是,「寫的」哲學史畢竟是照著「本來的」哲學史寫的,而「本來的」哲學史是客觀存在的。這是馮先生的一個基本信念。否則,哲學史就沒法寫。
但「接著講」就不同了。「接著講」著眼於哲學的發展、變化和創造,是有明顯的時代性的,而時代性就意味著新的東西的產生。具體地說,「新理學」是在宋明理學「之後」繼續前進的,而這個「前進」又是同社會發展分不開的,在某種程度上是由社會發展決定的。就社會發展而言,中國正經歷著有史以來的第二次(第一次是春秋戰國)巨大變革,即從古代農業社會向現代工業社會的變革。因此,中國哲學的形態也將發生根本性的變化,即從古代傳統哲學向現代哲學的轉變。這一轉變之所以具有根本性質,是因為傳統哲學是農業社會的產物,不可能成為現代工業社會的哲學。在這個問題上,馮友蘭不僅有自覺的意識,而且自覺地承擔起完成這一哲學轉變的使命。
但是,中國哲學雖然面臨著一場根本性的變革,卻又是在中國哲學自身的發展中完成的,而不是也不可能將西方哲學直接移植過來就能實現其轉變的,他所要建立的是新的「中國哲學」,而不是「哲學在中國」。科學可以直接拿來,但哲學是不能直接拿來的。這是有根本區別的,就是說,哲學的發展是有民族性的。在這個問題上,馮先生同樣有自覺的意識,即認為中國哲學的變革是有連續性的
⑽ 家長的四大境界,你正在哪一層
第一重:自然境界
境解:子為己出,寵之若物
父母生子,是自然規律,在這重境界里,父母把孩子當成自己的寶貝,當成自己的結晶,他們給孩子最好的,無論是物質的,還是精神的。他們給孩子所有能給的條件,他們害怕孩子受到一點點傷害,受到一點點挫折。
在這個境界里的父母會無私地為孩子付出一切,並且認為是應該的,他們不要孩子的任何回報。但是,自然境界是一種苦境,在這個境界里,父母往往忽略了品質培養,忽略了塑造孩子的人格,由於物質太豐富,付出太多,反而容易讓孩子迷失自我,忘卻自我。在這重境界里,父母往往沒有目標,最終自己也陷入迷茫、焦慮和痛苦。
第二重:功利境界
境解:視之為人,使之成器
家長常愛說一句話:「在我眼裡你永遠是孩子。」這是第一重境界的典型表現。跳出這句話的魔咒,家長能夠達到第二重境界,從一開始就將孩子當成與自己平等的存在,讓孩子成就自己,讓孩子超越自己,讓孩子成為頂天立地的人。由於目的性較強,所以稱之為功利境界,看似無情,看似功利,實則大愛。
功利境界是一種險境,它與自然境界的根本不同,在於平等地看待孩子,將其視作強者,而不是將其作為一種需要寵愛的弱者。在功利境界中,孩子往往會快速成長,然而,西方教育大多從功利境界入手,最終容易培養出叛逆、乖張的孩子,成器與墮落,很可能只是一念之間。
第三重:道德境界
境解:來即是往,成己成人
在道德境界中,教育孩子不再是一件事情,而是生命的一部分,在體會到孩子與自我的平等之後,讓孩子成為孩子自己,讓孩子發現這個世界,探索這個世界,讓孩子找到屬於他們自己的世界,而不是我們給他設定的世界。
道德境界是一種善境,在這個境界里,父母不再關注孩子的好與壞,不關注表面的喜怒哀樂,不執著於將孩子塑造成什麼,而是引導孩子、開導孩子、教育孩子,讓孩子明白什麼是選擇;讓孩子去開拓道路,而不是走前人已經走過的路。道德境界培養的孩子不要求成材,只要求成人。
第四重:天地境界
境解:無可無不可,任爾東風
古代有聖人堯舜,莊子聽了,不削一顧,說他們的境界,哪有伏羲、黃帝那麼高?隨地而卧,以天為蓋,以地為床。前三重境界,歸根結底,還是「講究的人生」,用佛教的話來說,叫做「可思議境」,天地境界,是「不可思議境」,用這種境界去教育孩子,或被笑瘋,或被笑顛,因為低境界是難以理解高境界的。
天地境界是一種妙境,在這重境界里,教育讓孩子認識到自己乃是宇宙萬物中渺小的生命,但同時,也是宇宙萬物的主宰,沒有自我便沒有眼前的一切;那個自我,既渺小,又偉大,是最小的,同時也是最大的,無論能否成就,都不可或缺。這是一種「不講究」的境界,不為超脫而超脫,本自超脫,不為自由而成風,本就如風。要達到這個境界去教育孩子,是很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