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學百科 » 莊子講道德

莊子講道德

發布時間: 2022-06-08 20:23:11

❶ 道家思想中,老子與莊子的「德」,究竟指哪些方面

道德經》其實是「道經」和「德經」的兩部分,上半部分1-37篇是「道經」,主要是論述道的內涵、描述等等,而下半部分38-81篇是「德經」,主要論述是道的日常生活和國際治理上面的應用,包括生活的准則,政治理論,戰爭理論等等內容。



除了形體殘缺,莊子在這篇中,還說一個哀駘它的故事,魯哀公聽說在衛國有一個人相貌奇醜,而且還沒有權勢、利祿、口才和學識,但是每個與他相處過的人,都不願意離開他;女子見過他,都要做他的妻子。於是魯哀公把他找來要看看這人真的有什麼本事,魯哀公與他相處一個月之後,就發現自己非常信任他,甚至願意把國事交付於他,在哀駘它走了之後,感覺很惆悵。於是魯哀公就來問孔子,這個人到底什麼地方這么有魅力呢?


孔子說,他去楚國的時候,路上看見一群小豬在剛死去的母豬身上吸奶,一會兒突然就驚慌失措地跑開了,因為小豬覺得母豬不是自己的同類了,小豬愛母親,不是愛母親的形體,而是愛它形體內在的力量。戰死沙場的人,不用武器上的裝飾品陪葬;被砍斷腳的人,沒有理由再愛惜自己的鞋子了。所以孔子說,哀駘它之所以不動聲色地取信於人,不是在於他的外在的東西,而是他內心的力量。哀駘它是一個「才全而德不形」的人。他的德性能潛移默化,不知不覺地影響他人。


在莊子眼中,人有三種境界,一種是「形全」,就是身體沒有什麼缺陷的人;第二種是「才全」,就是即便是形不全,卻依然能夠保持自我的本性真實,來面對一切處境;第三種是「德不形」,類似老子說的:「無為而無不為」的意思,就是像哀駘它一樣,在很多人看來,他是一個沒什麼本事的人,他的才能和德行讓人完全看不出來痕跡,似有若無,正是順其自然的極致表現,這就是「才全而德不形」。


所以,其實不管在老子還是莊子的道家思想中,「德」是萬物得之於道者,能保持內心的自然狀態的人,就是有德之人,「德」是一種萬物的天然本性,能保持這種本性,就是一種「德」。最高的境界就是「才全而德不形」,讓人完全感覺不到「德」的存在和痕跡,一種「無為」的境界,才是一種大智慧。

❷ 老子、莊子說的「道」,究竟是唯物主義還是唯心主義

道家所謂的“道”,不能用狹隘的“唯物主義”“唯心主義”進行簡單粗暴的二元區分。談及中國歷史上最具影響力和知名度的文化名人,可能在很多人的心目中,都是道家始祖,春秋戰國的著名思想家老子李耳。老子和他所創立的道家學說,數千年以來,一直以各種各樣的方式深切影響著中國人的思維方式和生活方式。道家中的“道”,似乎無物不包,天下萬物都是道;這到底是唯心主義,還是唯物主義呢?

道家認為,道不可名狀,不可捉摸,卻是一切事物運行的“客觀尺度”。我們只能說,道家的哲學思想,包含了一部分“樸素的辯證法”。

❸ 莊子的道有哪三方面的講法

莊子的核心思想是「道」,莊子是道家學派的代表人,思想精髓是主張「道德」,莊子繼承和發展了老子思想,故歷史上老莊並稱,道家思想又稱為老莊思想。

一、無為而治。莊子的無為理由,與老子完全不同。

老子的無為,其理由是反者道之動。也就是說,為了實現真正的偉大社會成果,你不要妄動而要遵循規律。老子的無為是為了無不為。

而莊子的無為,其理由是萬物(也包括所有人)都是自由自在的時候才能接近幸福,管制越多規矩越多就越失去自我,也就越失去幸福。所以任何非自然的規矩,都是壓制人的幸福的。

二、逍遙游。論幸福的兩種方式。

首先,莊子反對禮和法,以及一切「普遍性」社會道德。因為莊子認為,人與人是不同的,所謂的普遍道德,只不過是削足適履,壓制人的自然本性而已。所以,逍遙游的第一個層次,叫做萬類霜天競自由。

說萬物各有其本性,本無所謂高低。只要他們都各自 充分而自由的發揮了自己的自然能力,他們就同等幸福。比如小鳥的幸福就是枝頭高歌,大雁的幸福就是千里遷徙。各有各的幸福,但只要都實現了自己的自由,那他們是等同的幸福。

❹ 講道德 說仁義 作中庸 子思筆 中不偏 庸不易 作大學 乃曾子是什麼意思

「講道德,說仁義」意思是說由孟軻所作《孟子》這本書是有關品行修養、發揚道德仁義等優良德行的言論。

「作中庸,子思筆,中不偏,庸不易」意思是說作《中庸》這本書的是孔伋,「中」指不偏,「庸」指不變。

「作大學,乃曾子」意思是說作《大學》這本書的是曾參,他提出了「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主張。

這段話出自宋代王應麟《三字經》。

(4)莊子講道德擴展閱讀:

《三字經》,是中國的傳統啟蒙教材。在中國古代經典當中,《三字經》是最淺顯易懂的讀本之一。

《三字經》取材典範,包括中國傳統文化的文學、歷史、哲學、天文地理、人倫義理、忠孝節義等等,而核心思想又包括了「仁,義,誠,敬,孝。」背誦《三字經》的同時,就了解了常識、傳統國學及歷史故事,以及故事內涵中的做人做事道理。

在格式上,三字一句朗朗上口,因其文通俗、順口、易記等特點,使其與《百家姓》、《千字文》並稱為中國傳統蒙學三大讀物,合稱「三百千」。《三字經》與《百家姓》、《千字文》並稱為三大國學啟蒙讀物。

《三字經》是中華民族珍貴的文化遺產,它短小精悍、琅琅上口,千百年來,家喻戶曉。其內容涵蓋了歷史、天文、地理、道德以及一些民間傳說,所謂「熟讀《三字經》,可知千古事」。基於歷史原因,《三字經》難免含有一些精神糟粕、藝術瑕疵,但其獨特的思想價值和文化魅力仍然為世人所公認,被歷代中國人奉為經典並不斷流傳。

❺ 莊子提出的修養方法

「心齋」的修養方法和境界
有關「心齋」的修養方法和境界,莊子是這么說的:若一志,無聽之以耳而聽之以心,無聽之以心而聽之以氣!聽止於耳,心止於符。氣也者,虛而待物者也。唯道集虛。虛者,心齋也。
「心齋」修養方法,在「一志」的原則下,其步驟為: 「耳止」「心止」「氣道」「集虛」等修煉之功,亦即聚精會神,而後官能活動漸由「心」的作用來取代,接著心的作用又由清虛之「氣」來引導。「唯道集虛」,「道」只能集於清虛之氣中,也就是說道集於清虛之氣所彌漫的心境中。這清虛而空明的心境,就叫做「心齋」。「心齋」的關鍵在於精神專一,透過靜定功夫,引導清虛之氣會聚於空明靈覺之心。後人將莊子傳「道」的「心齋」方法應用到氣功的鍛煉上。
從哲學觀點來看「心齋」這段話,道、氣、心三個重要基本范疇及其相互關系值得探討。而「唯道集虛」這個命題,不僅隱含著「道」具象化為「氣」,並且在老莊文獻中首次出現道心合一的思想觀念。同時我們從「心齋」這段話中,很容易聯想到戰國時代南北道家諸多觀點的相通之處。
「心齋」修養方法,最緊要的是心神專注,其進程只簡要地這么提示:「無聽之以耳而聽之以心,無聽之以心而聽之以氣。」這些乍讀起來有些玄虛,其實它們是可以被經驗或體驗到的,那就是從耳目官能的感知作用,到心的統轄功能,而後到氣的運行,循序而進,層層提升。以此,所謂「無聽之以耳而聽之以心」,乃是由「耳」的感官知覺提升到更具主宰地位的「心」來領會;接著說「無聽之以心而聽之以氣」,則是進一步由個體生命最具主導功能的「心」提升到作為萬物生命根源的「氣」來引導。
在莊子觀念中,氣是宇宙萬物的生命力,宇宙間各類生命都是「氣」的流轉與寓形。莊子言「氣」,從不同的語境來看,在哲學范疇中可以概分為兩類,一般多以氣為構成萬有生命的始基元素,但有時則又將始基元素的氣提升為精神氣質、精神狀態乃至精神境界。
「聽之以氣」之後,莊子歸結地說:「氣也者,虛而待物者也。唯道集虛。虛者,心齋也。」這里的「氣」,即是指空明的心境或清虛的精神境界。所謂「虛而待物」,即是說空明之心乃能涵容萬物,有如蘇東坡所說:「空故納萬境」。而「唯道集虛」,正是說「道」會集於空明靈覺的心境。
莊子有關「心齋」的學說,一共只有46個字,而其中蘊含著的意趣和哲理卻一直為後人所引申,而莊子的突出心神作用及其氣論,對後代文藝理論有著深遠的影響。在當代學人中,徐復觀先生對以「心齋」為核心的莊子心學所作出的評價,最引人關注。他認為由「心齋」的工夫所把握到的心,乃是「藝術精神的主體」;而且歷史上的大藝術家所把握到的精神境界,常不期然而然地都是莊子、玄學的境界。下面再對莊子「心齋」有關的心(「神」)、氣、道等概念在文化史上的意義,作幾點解說。
在古典哲學中,形、神、氣三者並提而論,首出於此。這三者關系, 《淮南子·原道訓》說得較分明:「夫形者,生之舍也;氣者,生之充也;神者,生之制也。一失位則三者傷也。」
在形、心對舉中,莊子在心「內」形「外」、心主形從的思維中,為了肯定心神的作用,常突出「神」的概念,如謂「神遇」「神行」「神動」。「精神」也是莊子所首創的概念,如謂「精神四達並流」「澡雪而精神」「獨與天地精神往來」。美學、藝術上著名的傳神說、神韻說,莫不淵源於莊子神貴於形或以神統形的思想。
在繪畫美學上,由顧愷之的「傳神」到謝赫的「氣韻生動」這一條重要的思想線索,也與庄學精神有所聯系。誠如徐復觀先生所論:「氣韻觀念之出現,系以庄學為背景。庄學的清、虛、玄、遠,實系『韻』的性格,『韻』的內容;中國畫的主流,始終是在庄學精神中發展。」
在文學理論上,從曹丕的文氣說(「文以氣為主」)到陸機的《文賦》,把莊子的悟道心境引入文學理論,用來說明創作構思開始時必具的一種精神狀態。「這種精神狀況與『心齋』在排除任何雜念的干擾,歸於虛靜上是相同的。」
《人間世》說到「心齋」之後,還有一段論說的文字,意謂「心齋」能使心靈通過修養工夫達到「虛室生白」那種空明的境界。這空明的覺心能使「耳目內通」,能感化萬物。這段話是這么說的:「瞻彼闋者,虛室生白,吉祥止止。夫且不止,是之謂坐馳。夫徇耳目內通而外於心知。」這段話另有一番意趣,所謂觀照那空明心境的「瞻闋」、所謂福善之事止於凝靜之心的「止止」、所謂耳目感官通向心靈深處的「耳目內通」,都是「內視」的提法。在中國古代思想文化史上, 「內視」之說首出於此。
劉勰《文心雕龍·神思》謂:「寂然凝慮,思接千載;情焉動容,視通萬里。」所謂「寂然凝慮」,可說如「心齋」之內視;而「視通萬里」,則如坐忘之「同於大通」。

「坐忘」,個體生命通向宇宙生命
「心齋」的工夫,開辟自我的內在精神領域;「坐忘」的工夫,則由個我走向宇宙的大我。有關「坐忘」的修養方法及其意境,在《大宗師》中又是以孔子與其弟子的寓言來表述的,曰:「回坐忘矣。」仲尼蹴然曰:「何謂坐忘?」顏回曰:「墮肢體,黜聰明,離形去知,同於大通,此謂坐忘。」仲尼曰:「同則無好也,化則無常也。而果其賢乎!丘也請從而後也。」
《齊物論》南郭子綦「隱機而坐」,像是《大宗師》 「坐忘」的前奏。子綦最後達到忘我之境——所謂「吾喪我」的「吾」,猶如「坐忘」所達到的「大通」境界;而「喪我」,則猶如「坐忘」中超越形軀與心智(離形去知)的步驟。而《逍遙游》中的「無功」「無名」「無己」,其超越身外的功名(無功、無名),一如「喪我」,亦如「忘禮樂」「忘仁義」,其無我境界的至人(至人無己),亦正是達到「同於大通」、臻於「天地與我並生」的天人合一之最高境界。
「坐忘」提示人的精神通往無限廣大的生命境界。如何達到「大通」的道境,這里指出了三個主要的進程:首先是心境上求超越外在的規范(忘禮樂),其次求超越內在的規范(忘仁義),再則求破除身心內外的束縛(離形去知)。可見「坐忘」的修養方法,要在超功利、超道德,超越自己的耳目心意的束縛,而達到精神上的自由境界。
「坐忘」中最基本的范疇「忘」以及「同於大通」「化則無常」等命題,為理解「坐忘」說的關鍵語詞。此外,一如「心齋」說中的「虛」「靜」,亦為修養工夫中不可或缺的觀念。下面分幾個方面進一步解說「坐忘」說的涵義。
「坐忘」中的虛靜工夫
「坐忘」是通過「靜」定的工夫漸次凈化心靈,使之達於如「心齋」之「虛」境。「坐忘」的「虛」「靜」,源於老子的「致虛」「守靜」。老子言「虛」,自道體與天地之狀,以至主體心境,如謂:「道體是虛狀的,而作用卻不窮盡。」 並謂天地之間,猶如風箱, 「虛而不屈,動而愈出。」老子要人破除成見,使心胸開闊,曉喻人們要虛懷若谷。
莊子則更在主體心境上推進「虛」的意涵,在《齊物論》中他生動地以大地「眾竅為虛」而形成萬竅怒呺的景象,來形容在思想自由的時代環境中呈現百家爭鳴的盛況。在《人間世》中,莊子又從身心的修養工夫(心齋),提出「唯道集虛」「虛室生白」等描述精神境界的重要命題。
莊子學派還將「虛」與動靜觀念連結起來,如《天道》雲:「虛則靜,靜則動,動則得矣」。莊子言「虛」有滌除貪欲與成見的意涵,但更重要的是強調主體心境的靈動涵容的積極作用。莊子用「天府」「靈府」來形容「虛」心,前者形容心靈涵量廣大,後者形容心靈生機蓬勃。《莊子》內篇言「虛」不言「靜」,但「坐忘」之坐姿已含靜定工夫。猶如《大宗師》另一詞語:「攖寧」——在萬物紛繁變化的煩擾中保持內心的安寧。

「忘」境,安適足意的心境
「坐忘」說中, 「忘」字為庄學之特殊用語,主要出現在《大宗師》《達生》及《外物》等篇。除「坐忘」外,各篇還出現諸多流傳千古的成語,如:相忘於江湖、相忘以生、兩忘而化其道、忘適之適 、得魚忘荃、得兔忘蹄、得意忘言等等。李白詩中所描繪的「陶然共忘機」,正是莊子筆下達於安適足意、自由無礙的心境。
作為莊子特殊用語的「忘」,即是安適而不執滯的心境之寫照,如《達生》所謂「心之適也」。由於「忘」在莊子心學中具有特殊意義,因而我們除了從《莊子》中有關議題整體把握它的用意,更要從《大宗師》等內篇的脈絡意義來理解「坐忘」的意涵。
「忘」的意境,在《莊子》中首次出現於《齊物論》:「忘年忘義,振於無竟,故寓諸無竟。」我們首先要從這句話的語境意義來理解,理解它的語境意義之後,會發現《齊物論》所說的「忘年忘義」而「振於無竟」,和《大宗師》坐忘中的「忘禮樂」「忘仁義」而「同於大通」是相通的。
《齊物論》 「忘年忘義,振於無竟」的語境意義大致是這樣的:「成心」所導致的是非然否之辨,既然得不出定論,還不如順任事物的本然情狀,遵循著事物的變化(和之以天倪,因之以曼衍),如此精神不至於為勞神累心的爭辯所困蔽。在這一語義脈絡下, 《齊物論》提到「忘年忘義,振於無竟」,意思是說:心神若能從主觀爭辯的觀念囚籠中超拔出來,忘卻是非對待,遨遊於無窮的境域,這樣就能把自己寄寓在無窮無盡的境界中。此處所謂「振於無竟」「寓諸無竟」,與《大宗師》坐忘所達到的「同於大通」之境,正相對應。「大通」就是大道,道的境界也就是自由的境界。
《莊子》論「忘」最多的一篇是《大宗師》,全篇共16見。《大宗師》以「忘」來描繪人生達於安適自在的精神境界,開啟了外雜篇,如《達生》《外物》)對「忘」的意境之闡述。這里舉《大宗師》最為人所道的一則論述,以使我們較全面地理解「坐忘」說中的意境:泉涸,魚相與處於陸,相呴以濕,相濡以沫,不如相忘於江湖。與其譽堯而非桀也,不如兩忘而化其道。
相濡以沫、相忘於江湖、兩忘而化其道,如今都已成為家喻戶曉的成語。在這段論說中,莊子起筆就呈現一個自然災變的景象:泉水乾涸,池塘枯竭,魚兒一起困處在陸地上,相互噓吸濕氣,相互吐出唾沫。莊子借魚來描繪人間的困境以及困境中相互救助的情景。然而「相濡以沫」之處困,畢竟還不如彼此「相忘於江湖」,人間的道理和自然界的法則畢竟是相通的。所以說與其是非相爭、互不相讓,倒不如用大道來化除彼此的爭執對立——「與其譽堯而非桀也,不如兩忘而化其道。」
於此,魚在自然界的三種情境,即相呴以濕、相濡以沫、相忘於江湖,正反映著人間世的幾種現象和意境:一是所謂「譽堯而非桀」,亦即《秋水》所說:「自貴而相賤」「自然而相非」;二是在對立爭執中,訂定仁義禮法以相互規范,這一層次好比魚「相處於陸」,如《大宗師》中所說:「堯謂我:『汝必躬服仁義而明言是非』」,這一層次好比魚「相濡以沫」;三是「兩忘而化其道」,有如魚兒「相忘於江湖」。
由是觀之, 「坐忘」中的顏回曰「忘禮樂」「忘仁義」,其所「忘」正如同《駢拇》所說:「屈折禮樂,呴俞仁義……此失其常然。」所謂「失其常然」,就像魚失水而處「相濡以沫」之境。
從《大宗師》乃至《莊子》的整體來看,作為莊子心學中的特殊語詞, 「忘」並不只是否定意義,它兼有正反兩面的意涵,其逆向作用在於破除束縛,擺脫困境;其正向作用在於使精神超越和提升到更高的層次。
「兩忘而化其道」,物我兩忘而融合在道的境界中,這也正是「坐忘」工夫而達於「同於大通」的最高境界。而「忘」與「化」,也正是心靈活動達到「大通」之境的重要通道;「忘」為與外界融合而無心, 「化」則參與大化流行而安於變化。「坐忘」章最後說道:物我一體沒有偏私,參與大化流行就不偏執, 「同則無好也,化則無常也」,這正是「大通」境界的寫照。
要之, 「心齋」著重寫心境之「虛」, 「坐忘」則寫心境之「通」。「心齋」使耳目「內通」,開闊人的內在精神,陶冶人的內在本質;「坐忘」則揮發著人的豐富想像力,游心於無窮之境。誠如前引劉勰《文心雕龍》所雲:「寂然凝慮,私接千載;情焉動容,視通萬里。」「心齋」之「寂然凝慮」與「坐忘」之「視通萬里」,使莊子心學開創出前所未有的心靈境界。

❻ 如何理解莊子「乘道德而浮游」的人生境界

「乘道德而浮游」就是指:與自然之道化合而逍遙於物外。

莊子所謂的道德不是一般的道德觀念,而是符合他所謂「自然之道」的修養,乘道德而浮游的人,順應自然之道,能夠保持心地明凈,思想感情不會受到外界的影響,免於苦惱塵世的種種不必要的矛盾思考,不被用與不用牽制了苦惱。

❼ 孔子和莊子道德教育思想的比較

孔子提出仁愛是解決社會沒道的根本解,提出教育是人類社會進步的基礎。
莊子提出更多的內是自身的容修煉,也就是說更多的是讓自己有道德,而不是讓他人來規范自己的道德行為,人的任何行為都是自然規律的體現,倡導人類順應自然。
就我而言,比較倡導「吾日三省吾身」的說法。因為社會是有個人組成的,只要每個人都注意了自身的修養,那麼社會的仁愛就會很容易實現,社會就會更加和諧。

❽ 莊子的道德人性主張

莊子的哲學
道德」一詞是道家思想的精華。莊子的「道」是天道,是效法自然的「道」,而不是人為的殘生傷性的。
莊子的哲學主要接受並發展了老子的思想。他認為「道」是超越時空的無限本體,它生於天地萬物之,而又無所不包,無所不在,表現在一切事物之中。然而它又是自然無為的,在本質上是虛無的。
在莊子的哲學中,「天」是與「人」相對立的兩個概念,「天」代表著自然,而「人」指的就是「人為」的一切,與自然相背離的一切。「人為」兩字合起來,就是一個「偽」字。
莊子主張順從天道,而摒棄「人為」,摒棄人性中那些「偽」的雜質。順從「天道」,從而與天地相通的,就是莊子所提倡的「德」。
在莊子看來,真正的生活是自然而然的,因此不需要去教導什麼,規定什麼,而是要去掉什麼,忘掉什麼,忘掉成心、機心、分別心。既然如此,還用得著政治宣傳、禮樂教化、仁義勸導?這些宣傳、教化、勸導,莊子認為都是人性中的「偽」,所以要摒棄它。
莊子認為人活在世上,猶如「游於羿之彀中」,到處充滿危險。羿指君主,彀指君主的刑罰和統治手段。對於君主的殘暴,莊子是一再強調的,「回聞衛君,其年壯,其行獨;輕用其國,而不見其過;輕用民死,死者以國量乎澤若蕉,民其無如矣。」。所以莊子不願去做官,因為他認為伴君如伴虎,只能「順」。「汝不知夫養虎者乎!不敢以生物與之,為其殺之之怒也;不敢以全物與之,為其決之之怒;時其飢飽,達其怒心。虎之與人異類而媚養己者,順也;故其殺者,逆也。」還要防止馬屁拍到馬腳上,「夫愛馬者,以筐盛矢,以蜄盛溺。適有蚊虻仆緣,而拊之不時,則缺銜毀首碎胸。」伴君之難,可見一斑。莊子認為人生應是追求自由。
與佛教相類似的,莊子也認為人生有悲的一面。《齊物論》中有「一受其成形,不忘以待盡。與物相刃相靡,其行盡如馳,而莫之能止,不亦悲乎!終身役役而不見其成功,苶然疲役而不知其所歸,可不哀邪!人謂之不死,奚益!其形化,其心與之然,可不謂大哀乎?人之生也,固若是芒乎?其我獨芒,而人亦有不芒者乎?」 莊子認為如果能做到「齊物」,那麼他便能達到「逍遙」的境界。這是莊子哲學中另一個重要概念,這是個體精神解放的境界,即無矛盾地生存於世界之中。莊子並不否認矛盾,只是強調主觀上對矛盾的擺脫。莊子用「無為」來解釋這一術語,與老子不同,這里「無為」是指心靈不被外物所拖累的自由自在,無拘無束的狀態。這種狀態,也被稱為「無待」,意為沒有相對的東西。這時,人們拋棄了功名利祿,「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氣之辯,以游無窮。」這句被普遍認為《逍遙游》一篇主旨,同時也是《莊子》一書的主旨。這是一種心與「道」合一的境界。
莊子認為一般人很虛偽,「人心險於山川,難於知天。天猶有春秋冬夏旦暮之期,人者厚貌深情。」。他批評儒家「以仁義攖人之心」,這樣會導致 「天下脊脊大亂。而君主的專制統治和對知識的愛好,只會使人心更加敗壞,「民之於利甚勤,子有殺父,臣有殺君,正晝為盜,日中穴阫。」
流沙河認為,莊子的為人主要有四點,「一曰立場,站在環中。二曰方法,信奉無為。三曰理想,追慕澤稚。四曰修養,緊守心齋。」
所謂環中,就是不持有任何立場。《內篇·齊物論》中有「得其環中,以應無窮」,《雜篇·則陽》中有「得其環中以隨成」。無為在《莊子》中經常出現,莊子認為無論治國還是做人,都要無為。但無為頗難解釋,流沙河認為是「偽」或是「人為」的意思。「澤雉十步一啄,百步一飲,不蘄畜乎樊中」,是追求自由。「若一志,無聽之以耳而聽之以心,無聽之以心而聽之以氣!聽止於耳,心止於符。氣也者,虛而待物者也。唯道集虛。虛者,心齋也。」,所謂心齋就是要排除心中的種種雜念。
莊子是主張精神上的逍遙自在的,所以在形體上,他也試圖達到一種不需要依賴外力而能成就的一種逍遙自在境界;莊子是主張宇宙中的萬事萬物都具有平等的性質,人融入於萬物之中,從而與宇宙相終始;莊子提倡護養生命的主宰亦即人的精神是要順從自然的法則,要安時而處順;莊子要求重視內在德性的修養,德性充足,生命自然流注出一種自足的精神的力量。
他的思想包含著樸素辯證法因素,認為一切事物都在變化,他認為「道」是「先天生地」的,從「道未始有封」(即「道」是無界限差別的)。主張「無為」,放棄生活中的一切爭斗。又認為一切事物都是相對的,因此他否定知識,否定一切事物的本質區別,極力否定現實,追求一種「天地與我並生,萬物與我為一」的主觀精神境界,安時處順,逍遙自得,倒向了相對主義和宿命論。
他的思想主張實際上是一種十分消沉的處世態度。據傳說,有一天,莊子睡覺做夢,夢見自己變成了一隻蝴蝶,夢醒之後發現自己還是莊子,於是他不知道自己到底是夢到莊子的蝴蝶呢,還是夢到蝴蝶的莊子。在這里,莊子提出一個哲學問題——人如何認識真實。如果夢足夠真實,人沒有任何能力知道自己是在做夢。

❾ 求助啊莊子有關道德的名言 有哪些

1. 正獲之問於監市履希也,每下愈況。《莊子知北游》
【翻譯】:有個名獲的市官問屠夫關於檢查大豬肥瘦的方法,(屠夫說),就是越往下腿踩就越明白。大道無所不在,越從低微的地方推求,就越能看出道的真實情況。「每下愈況」從宋代就有人誤作「每況愈下」。章士釗在《甲寅》周刊上發表的《孤桐雜記》中,也同樣用錯,遭到魯迅的奚落。現多作「每況愈下」,表示情況越來越壞。
2. 以火救火,以水救水,名之曰益多。《莊子•人間世》
【翻譯】用火來救火,用水來救水,這樣做不但不能匡正,反而會增加(衛君的)過錯。假借孔子教導顏回的話,來闡明一種處世之道。成語「以火救火」、「以水救水」出此。
3. 物無非彼,物無非是;自彼則不見,自知則知之。故曰:彼出於是,是亦因彼。《莊子•齊物論》
【翻譯】世上一切事物,無不存在對立的另一面,無不存在對立的這一面。從另一面看不明白的,從這一面就可以看得明白些。所以說,彼出於此,此也離不開彼。即事物對立的兩面,誰也離不開誰。揭示了事物發展的對立統一規律,是對形而上學和絕對論的否定。比德國物理學家愛因斯坦創立相對論早2400年。
4、大知閑閑,小知間間;大言炎炎,小言詹詹。《莊子•齊物論》
【翻譯】最有智慧的人,總會表現出豁達大度之態;小有才氣的人,總愛為微小的是非而斤斤計較。合乎大道的言論,其勢如燎原烈火,既美好又盛大,讓人聽了心悅誠服。那些耍小聰明的言論,瑣瑣碎碎,廢話連篇。

❿ 莊子的核心思想

莊子的核心思想是「道」,莊子是道家學派的代表人,思想精髓是主張「道德」,莊子繼承和發展了老子思想,故歷史上老莊並稱,道家思想又稱為老莊思想。

一、無為而治。莊子的無為理由,與老子完全不同。

老子的無為,其理由是反者道之動。也就是說,為了實現真正的偉大社會成果,你不要妄動而要遵循規律。老子的無為是為了無不為。

而莊子的無為,其理由是萬物(也包括所有人)都是自由自在的時候才能接近幸福,管制越多規矩越多就越失去自我,也就越失去幸福。所以任何非自然的規矩,都是壓制人的幸福的。

二、逍遙游。論幸福的兩種方式。

首先,莊子反對禮和法,以及一切「普遍性」社會道德。因為莊子認為,人與人是不同的,所謂的普遍道德,只不過是削足適履,壓制人的自然本性而已。所以,逍遙游的第一個層次,叫做萬類霜天競自由。

說萬物各有其本性,本無所謂高低。只要他們都各自 充分而自由的發揮了自己的自然能力,他們就同等幸福。比如小鳥的幸福就是枝頭高歌,大雁的幸福就是千里遷徙。各有各的幸福,但只要都實現了自己的自由,那他們是等同的幸福。

(10)莊子講道德擴展閱讀:

莊子觀點:

擺脫外物的束縛與羈絆,或者說擺脫對外物的依賴,才能逍遙游。

不追求名利,不需要智巧謀劃。哪怕是擁有天下的君王,跟保全德性的聖人神人至人相比都是微不足道的。

不爭辯是非,不講求仁義。「仁義之端,是非之塗,樊然淆亂」。是非只是源自於每個人的成見,沒有統一標准,無人能夠評判。有是就有非,因是因非,因非因是,爭辯是非不如包容調和是非。

不在乎功用成敗尊卑榮辱。無用即是大用,成就和虧敗通一。不用而寓諸庸。

不糾結於生死。生死一條,都只是軀體的變化而已,都是造物者的安排,善生則善死,安排去化。

不刻意求知。生有涯,知無涯,人固有所不知,知止其所不知。

以上這些不應有的追求和執念,都是追求自己所喜好的,排斥厭惡的,都屬於「內傷其身」的益生,損害了德性。不能這樣不能那樣,那麼應該怎麼樣呢?只剩下:

養生。天養,保全天賦的德性。

不得已而為之。安之若命,安排去化,順其自然。

才全德不形。與萬物和諧共存,達到和悅而又平靜的最佳狀態。

治國之道,無為自然,無私心成見,使物自喜。

參考資料:網路-莊子

熱點內容
撤銷司法判決 發布:2025-01-23 20:14:15 瀏覽:983
物流法律法規的教學目標 發布:2025-01-23 20:11:22 瀏覽:450
法院掃描卷子 發布:2025-01-23 20:09:02 瀏覽:18
老同學社會與法 發布:2025-01-23 19:53:27 瀏覽:692
非獨立法人實驗室法人授權書 發布:2025-01-23 19:52:39 瀏覽:985
法院指揮車 發布:2025-01-23 19:45:12 瀏覽:533
社會法調整的法律部門有哪些 發布:2025-01-23 19:31:48 瀏覽:528
競職條例 發布:2025-01-23 19:22:33 瀏覽:550
文化與道德 發布:2025-01-23 19:09:23 瀏覽:228
熱搜推動司法 發布:2025-01-23 18:50:35 瀏覽:8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