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救助立法
⑴ 1. 社會救助法的立法原則有哪些
社會救助法的立法原則有
1、分類管理與按需提供原則(全面救助原則)
所謂分類管理與按需提供原則就是指,針對不同的社會貧困原因和不同種類的社會救助對象提供不同的社會救助方式,按照不同的方法進行管理,從而實現全面救助的目的,因此,也可稱為全面救助原則。
2、救助水平與經濟發展相適應原則(基本保障原則)
社會救助的標准應是維持被救助者基本生活所需的費用,而不是提供滿足其生活所需的所有費用。因而應確定合理的社會救助標准。各地區救助標准應當與當地的生活水平、平均收入、經濟發展狀況、勞動生產率水平等因素結合起來考慮。中央政府應該提出和確定社會救助支出在當地財政支出中所佔比例和在社會保障資金支出中所佔比例。
3、普惠與特惠相結合原則(實質公平原則)
社會救助的對象應是符合條件的所有社會成員。只要救助對象的收入或經濟狀況符合當地政府規定的救助標准,通過法定程序向當地有關部門申請,經有關部門對其經濟狀況進行調查後,符合條件者即可獲得救濟。同時,在實現普惠的前提下,對於存在特殊困難或臨時性困難的公民,予以及時有效的專項救助或臨時救助,以達到社會救助及時、有效、公平的目的。
4、無償與有償相結合原則(權利義務相適應原則)
社會救助作為一種針對社會最底層的人的最基本的保障,決定了這種救助應以無償原則為主。另一方面,從法律本質上的權利義務對等原則而言,享受社會救助權利的公民,必然應承擔相應的義務。被救助者應如實申報家庭財產及收入狀況、所負擔的撫養或贍養義務等。同時,這種義務也可能以物質形態承擔,如在特定時期、特定區域的社會救助中,存在救助對象的危困僅僅是臨時性的,在開發式扶貧、臨時救助或危困原因消除之後,救助對象恢復經濟實力的條件下適當的實行有償原則的補償措施。
5、輸血與造血相結合原則(積極救助原則)
社會救助並非純粹的金錢資助,還應當考慮如何為貧困者脫貧,對於有勞動能力者,救助的方式可以是提供職業培訓,或者是以工代賑,對於農村貧困人口則可以採取各種扶貧措施。這就要求我們在社會救助方面堅持物質資助與幫助自立相結合的原則,在對生活困難者給予物質幫助的同時,根據救助對象的具體情況,可採取「生產自救」、「科技扶貧」等方式,幫助救助對象走上自立之路。
6、物質救助與精神安撫相結合原則(人本主義原則)
社會救助應體現以人為本主義的原則。在社會救助過程中貫徹人本主義和人文主義精神,關心愛護被救助者的身心健康;要在精神上予以支持,維護並體貼他們的財產和人格權利,尊重他們的人格尊嚴,使之認識貧困的社會性和階段性,減少社會隔離。這是消除貧困不可缺少的條件。
⑵ 社會救助的救助原則
政府幹預社會救助的權力正當合法,防止政府權力異化。由於政府在社會救助中權責的特殊性,必須通過立法界定公權,使政府社會救助的管理內容合法,權責明晰。另一方面,防止公權「合法」異化。立法是國家權力的程序性分配,保障各項權力對人民的忠誠是立法的根本目的。社會救助立法必然擔負保障權利(生存權)、制約權力兩大任務。社會救助公權不可能只集中在一個或者極少數幾個部門,所以必須通過法治對政府公權進行合理分配,既要防止權力過分集中形成「壟斷經營」權力;又要防止權力分散,多頭管理,以致職能交叉,相互推委扯皮,造成公共權力的「重復建設」和浪費。要加強社會救助中政府公權的監督,加強社會救助立法權的制約,規制政府「造法功能」的不良膨脹,避免「法」之泛化。
社會救助法制的基本價值目標確定之後,能否通過法律程序實現這些價值目標是社會救助法治的關鍵。依法救助不僅依據法律規范,還應當包括法律原則、法律目的和法律精神。要合理行政,高效便民,以維護和實現受助對象的基本權利為目標,結合實際情況,開展靈活多樣的救助管理活動,著重防止政府權責范疇的不作為,不履行給付義務或履行瑕疵。國家在社會救助中發揮的作用越積極、越重要,對於程序的要求也就越強烈。因此,必須著力規范保護公民基本權利實現的行政程序。社會救助主管部門遵循《全面推進依法行政實施綱要》的要求,「嚴格按照法定程序行使權力、履行職責」,「依法保障行政管理相對人、利害關系人的知情權、參與權和救濟權」 ,既滿足困難群體的基本生活需求,又維護社會公平。
社會救助法律「不僅應宣示權利,而且還應同時配置救濟的各種程序」 .獲得權利救濟既是尊重和實現受助對象的生存權,也是受助對象的一項基本權利。由於社會救助法治的薄弱和實踐操作的不規范,侵害救助對象權利的現象時有發生,「應保」者不能「盡保」,救助機構擅自降低救助標准,甚至挪用救助款物等等,受助對象的生存權利得不到保障,嚴重影響了他們的基本生活。因此,必須完善權利救濟制度,建立規范和操作簡便的司法救濟程序和行政救濟程序,並規范相應的法律援助制度,使其真正發揮抵抗權與監督的作用,排除侵害並加以補救,確實尊重受助對象的基本權利並保障其權利的實現。
我國處於並將長期處於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真正完成傳統社會的轉型與產業社會的進一步轉型的雙重現代化課題,社會救助的任務是相當繁重的。有效解決困難群體的生活問題,滿足其基本的物質和精神需求,是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一項十分緊迫而重大的政治任務和現實課題,需要調配社會資源廣泛參與,形成以政府為核心,社會組織和民眾為重要參與力量的救助體系,從過程和結果上保證公民生存權的實現。從管理的技術層面看,社會救助是一項長期復雜的系統工程,必須實行動態管理,如最低生活保障的「應保盡保」,農村五保供養、農村扶貧的返貧現象等。政府公權是社會救助的主導力量,但政府不是萬能的,不可能在社會救助中完全「包干到底」、「包打天下」,如低保對象應得收入核實,低保資金監管、災害監測、災情評估等。社會組織和民眾是我國未來社會救助事業的基本力量,其在社會救助中扮演的角色和所發揮的職能,毫不遜色於政府公權救助。要加快立法進程,規范社會救助的中間力量。第一,積極動員社會力量廣泛參與社會救助。加快社會救助法治進程,規范社會組織和公民在社會救助中的義務,組織志願者隊伍,推進社會救助社會化。以「扶貧濟困送溫暖」為主題,進一步加強經常性社會捐助工作,健全社會捐助服務網路,廣泛利用各種社會資源,調動各社會階層的積極性,各盡其力,解決困難群體的基本生活問題。第二,以滿足困難群體的基本需求為目標,實現救助方式多元化。社會救助基於一定的事由(法律事實)而發生,受助對象的需求受經濟發展水平、地域、時間及自身條件等的影響是不一樣的,但其根本目的都是保障基本生活需求。社會力量參與救助,可從物質需求和精神需求出發,採金錢給付、物質幫困、溝通交流、心理疏導、精神撫慰等方式,從社會法領域實現對特定群體基本權利的有效保護。第三,規范救助程序,建立我國嚴密而強大的社會救助網路。中間力量的社會救助是我國救助多元化和社會化的必然趨勢,通過立法設定一套程序,讓各種社會力量進入此預設程序,可整合各種社會資源,形成合力,提高社會救助的規范性、透明度和公信力,以建立和維系長期有效、嚴密細致、相對穩定的可持續發展的社會救助體系。
規范社會救助法的規劃和體例,尤其防止制定錯位的下位法來實施上位法的現象。「違背法制統一原則和政令不夠暢通問題比較突出,下位法與上位法相抵觸,同一位階的法律規范相沖突有令不行、有禁不止等現象嚴重損害了法治方針政策的調研和起草工作的權威」 是當前行政管理存在著一些深層次的矛盾和問題。當前權力機關和行政機關要制定嚴密的社會救助立法規劃,依法立法,釐清社會救助立法的位階和體例,確定適度的立法進程。同時,社會救助立法不僅要考慮立法過程成本,還要研究其實施後的執法成本和社會成本。我們認為,社會救助法治,一是不能搞統一的社會救助法。所謂統一的社會救助法有兩種理解,一種是條文簡練,僅為原則性規定的「憲法式」的法律規范,另一種是內容翔實,條文多而全的社會救助法典。本文所指為後者。至於前者,我們認為,簡單的疊加或抽象忽略了社會救助業務的復雜性和多樣化,無助於公民基本權利的實現,立法、執法和司法,甚至學理研究,均不可趨之。社會救助的內容寬泛,具體操作有非常大的區別,加之當前社會救助的法制化程度底,很難用一部法律把各項業務規范起來。以法治的旗號勉強地把社會救助的各項業務用法律語言拼湊在一起,無異於拔苗助長。制定統一的社會救助法典,條件不成熟,也沒有必要。二是大力推動城鄉居民最低生活保障、農村五保供養、農村特困戶救助、災害救助、醫療教育住房救助、法律援助等各領域的高標准立法。應當制定我國社會救助立法的中長期規劃,以保障特定群體基本權利為核心和基石,兼顧各單行法間的協調,完善社會救助的各項法律制度。在立法進度上,社會救助的各項單行法是十分急迫的,應當齊頭並進,沒有主次和輕重之分。這在實務操作和學理上都是可行的。在法律位階上,以法律為主幹,完備適用要件,形成憲法——法律——法規的救助法律體系。避免以下位法,尤其是欠完備的政府規章實施上位法——規章作為行政政策(授權的例外)的表現,必須符合憲法、法律和法規的規定。有關社會救助的規章要避免和克服「擴大或者縮小上位法規定的管理事項范圍、增加或者減少上位法規定的種類、提高或者降低上位法規定的幅度;違反上位法規定,或者自行設定增加管理相對人義務的內容,或者自行設定降低或者減少管理相對人合法利益的內容」 的問題;避免法律的細則化,產生復雜的「副法」,跳不出「基本法還不如單行法,單行法還不如國務院的法規,國務院的法規還不如一個鄉政府的決定,鄉政府的一個文件似乎可以超越憲法」 的怪圈。
此外,在社會救助法與公私法的關系問題上,社會救助法屬於社會保障法的范疇,是典型的社會法,有其獨立的結構體系和價值體系,但並不排斥公法和私法。相反,社會救助的基本權利規范、權利救濟、社會救助的行政管理程序和監督等內容離不開公法和私法,二者相互銜接,互為補充,構築完整的有中國特色的法律體系。
⑶ 國家為什麼要實施社會救助
所謂社會救助(Social Assistance)是指國家和其他社會主體對於遭受自然災害、失去勞動能力或者其他低收入公民給予物質幫助或精神救助,以維持其基本生活需求,保障其最低生活水平的各種措施。它對於調整資源配置,實現社會公平,維護社會穩定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意義:1.有利於保護社會成員的基本生活。
2.有利於促進社會經濟的發展和繁榮。
3.有利於穩定社會秩序。
4.有效地彌補了社會保險制度的不足。
社會救助最根本的目的是扶貧濟困,保障困難群體的最低生活需求。建立城鄉一體的社會救助體系,實現社會救助法治化是維護並實現困難群眾基本權利(生存權)的核心內容之一。當前我國社會救助法治缺失,而以公法和私法為主要架構的二元法律結構體系對於社會救助的規范相對貧弱。社會救助法治進程必須形成合理健全的社會救助立法機制,尋求公法私法外的社會救助法的生存空間和價值張揚,建立相對獨立的子系統。要規范公權對社會救助的干預,適當配置權力,切實依法行政,防止權力異化;通過立法培植中間力量,盡快推進並實現社會救助的多元化和社會化。要規范社會救助法的立法規劃和體例,尤其防止制定錯位的下位法來實施上位法的現象。
⑷ 社會救助的立法模式
一是制定單一的社會救助法;
另一種是制定統一的社會保障法.
⑸ 《社會救助暫行辦法》對臨時救助有什麼規定
臨時救濟制度是針對城市孤老及由於火災、水災等突發事件造成困難的貧困家庭的一項臨時性救濟制度。那麼社會救助暫行辦法對臨時救助有哪些規定?下文為你介紹。
⑹ 屬於社會救濟途徑有哪些
社會救助制度指國家和社會通過立法,在公民不能維持最低限度的生活水平時,由國家和社會按照法定的標准向其提供滿足最低生活需求的資金和實物救助的社會保障制度。
社會救助內容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第一,經常性的社會救助工作。主要是包括城鄉最低生活保障、農村五保供養、農村特困戶生活救助以及城鄉醫療救助等專項救助。
第二,緊急救助制度。緊急救助主要是指發生自然災害情況下的對災民的緊急救助和應急救助行動。也包括對災民延續一段困難生活的救助和民房倒房重建與修復工作的救助。
第三,臨時性的救助。臨時性救助主要是指對低收入人群的救助工作和對城市生活無著的流浪乞討人員,包括流浪兒童的救助。
第四,支持倡導開展社會互助活動。通過支持慈善事業的發展,培育和發展公益性的民間組織,以及倡導開展群眾之間經常性的互助互濟活動,來達到社會互助,對困難群眾起到幫扶作用。
⑺ 針對社會保險這種社會救助社會福利福利立法體系屬於什麼模式
社會保險,不屬於社會救助,也不屬於社會福利,社會保險,屬於社會保障體系,社會保險法是社會保障體系的綱領性文件。是專指養老保險,醫療保險,工傷保險,失業保險和生育保險,日常工作歸屬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管理。
社會福利是指提高廣大社會成員生活水平的各種政策和社會服務,旨在解決廣大社會成員在各個方面的福利待遇問題。
狹義的社會福利是指對生活能力較弱的兒童、老人、母子家庭、殘疾人、慢性精神病人等的社會照顧和社會服務。社會福利所包括的內容十分廣泛,不僅包括生活、教育、醫療方面的福利待遇,而且包括交通、文娛、體育、欣賞等方面的待遇。社會福利是一種服務政策和服務措施,其目的在於提高廣大社會成員的物質和精神生活水平,使之得到更多的享受。社會福利事業,歸屬民政部門管轄。
⑻ 從國際社會救助立法的發展中,中國的社會救助法可以得到哪些啟示
先閱讀以下國際救助法,根據國情從中而取。爭取一下民眾意見。調查一下實際情況。
⑼ 社會救助包括哪些內容
社會救助內容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第一、經常性的社會救助工作。主要是包括城鄉最低生活保障、農村五保供養、農村特困戶生活救助以及城鄉醫療救助等專項救助。
第二、緊急救助制度。緊急救助主要是指發生自然災害情況下的對災民的緊急救助和應急救助行動。也包括對災民延續一段困難生活的救助和民房倒房重建與修復工作的救助。
第三、臨時性的救助。臨時性救助主要是指對低收入人群的救助工作和對城市生活無著的流浪乞討人員,包括流浪兒童的救助。
第四、支持倡導開展社會互助活動。通過支持慈善事業的發展,培育和發展公益性的民間組織,以及倡導開展群眾之間經常性的互助互濟活動,來達到社會互助,對困難群眾起到幫扶作用。
(9)社會救助立法擴展閱讀
2014年2月21日,國務院總理李克強簽署國務院令,公布《社會救助暫行辦法》(以下簡稱《辦法》)。《辦法》共13章70條,自2014年5月1日起施行。這是我國第一部統籌各項社會救助制度的行政法規。
《辦法》將最低生活保障、特困人員供養、受災人員救助、醫療救助、教育救助、住房救助、就業救助和臨時救助等8項制度以及社會力量參與作為基本內容,確立了完整清晰的社會救助制度體系。規定社會救助堅持托底線、救急難、可持續,與其他社會保障制度相銜接,社會救助水平與經濟社會發展水平相適應。社會救助工作遵循公開、公平、公正、及時的原則。
《辦法》要求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應當將社會救助納入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建立健全政府領導、民政部門牽頭、有關部門配合、社會力量參與的社會救助工作協調機制,完善社會救助資金、物資保障機制,將政府安排的社會救助資金和社會救助工作經費納入財政預算。國家鼓勵單位和個人等社會力量通過捐贈、設立幫扶項目、創辦服務機構、提供志願服務等方式,參與社會救助。社會力量參與社會救助,按照國家有關規定享受財政補貼、稅收優惠、費用減免等政策。
《辦法》規定,申請社會救助,應當按照本辦法的規定提出。申請人難以確定社會救助管理部門的,可以先向社會救助經辦機構或者縣級人民政府民政部門求助。社會救助經辦機構或者縣級人民政府民政部門接到求助後,應當及時辦理或者轉交其他社會救助管理部門辦理。同時,《辦法》規定鄉鎮人民政府、街道辦事處應當建立統一受理社會救助申請的窗口,及時受理、轉辦申請事項。
《辦法》要求,申請或者已獲得社會救助的家庭,應當按照規定如實申報家庭收入狀況、財產狀況。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民政部門根據申請或者已獲得社會救助家庭的請求、委託,可以通過戶籍管理、稅務、社會保險、不動產登記、工商登記、住房公積金管理、車船管理等單位和銀行、保險、證券等金融機構,代為查詢、核對其家庭收入狀況、財產狀況;有關單位和金融機構應當予以配合。《辦法》要求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民政部門應當建立申請和已獲得社會救助家庭經濟狀況信息核對平台,為審核認定社會救助對象提供依據。
《辦法》對濫用職權、玩忽職守、徇私舞弊和截留、擠占、挪用、私分社會救助資金、物資等違法行為,規定了嚴格的法律責任。同時規定,採取虛報、隱瞞、偽造等手段,騙取社會救助資金、物資或者服務的,由有關部門決定停止社會救助,責令退回非法獲取的救助資金、物資,可以處罰款;構成違反治安管理行為的,依法給予治安管理處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