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減排方法學
❶ 碳減排的強制與自願減排的關系
強制減排市場主要的障礙在於各方利益的平衡,自願市場的主要障礙在於市場供求關系的充分發掘。兩者的驅動力是完全不同的,構建一個強制減排市場所需要的成本要遠遠高於自願減排市場。這個特性決定了兩個市場的定位和發展方式有著根本的差別。
從市場的角度來看,由於較高的運作成本,強制市場更適合風險小、額外性強、減排量大的項目,而自願市場更適合風險大、額外性較低,減排量小的項目。這有點類似於主板和創業板的關系。目前兩個板塊從機制上是完全隔離的,但自願減排市場發展很快,已經在建立自身的風險管理系統。對項目的風險控制是自願市場的軟肋,但這塊市場是以CDM方法學為基礎的,如果未來能夠建立起有效的風險評估和控制體系,那麼有理由相信自願減排市場中質量較高的減排量,可以進入強制市場流通,這個突破口可能會從區域交易系統開始。
❷ 國內首個順風車行業碳減排團體標准發布 嘀嗒出行參與編制
今日,中國認證認可協會發布公告,《私人小客車合乘出行項目溫室氣體減排量評估技術規范》(以下簡稱《規范》)正式發布,近期可在「全國團體標准信息平台」查詢《規范》的全部內容。
這標志著,由嘀嗒出行參與編制的國內首個順風車行業碳減排團體標准今日正式出台,私人小客車合乘碳減排貢獻值的量化和核算,將迎來科學、准確和系統的標准。這不僅將填補國內核算體系相關領域空白,也將為政府和企業決策提供有力支撐。
據悉,《私人小客車合乘出行項目溫室氣體減排量評估技術規范》的標准編號為T/CCAA 38-2021,由中國船級社質量認證公司、北京暢行信息技術有限公司(嘀嗒出行)、上海寶碳新能源環保科技有限公司聯合編制,旨在為科學、准確、系統地評估順風車合乘出行項目的溫室氣體減排量提供科學依據,推動順風車行業的社會價值,從定性分析實現到定量分析的跨越。
基於該《規范》,嘀嗒出行可為具體城市和地區,在一定時期內的居民順風合乘出行碳減排總量的估算提供一個科學模型;也可初步測算出具體城市的居民,在一定時期內的人均順風出行碳減排值。後續,嘀嗒出行將推動《規范》在用戶層面的具體運用,更有效調動普通用戶通過低碳順風出行,來助力碳中和的使命感和責任感。
嘀嗒出行期待,首個順風車碳減排團體標准,以及後續CCER順風車碳減排方法學演算法標准,作為交通運輸領域的碳減排新實踐,不僅能夠加快綠色生產生活方式的轉型,也能通過生活方式的綠色革命,倒逼生產方式的綠色轉型,加速碳中和整體目標的達成,為新時代進一步貫徹落實好新發展理念,作出平台方的產業實踐。
❸ 我國農業固碳減排理論與技術途徑有哪些
森林是陸地生態系統的主體,具有顯著的固碳功能,在減緩全球氣候變化中有著不可替代的地位和作用。據估算,陸地碳匯中約有一半儲存在森林生態系統中,中國森林儲碳量在20世紀70年代末期約為43.8億噸,在最近20年,中國森林植被吸收二氧化碳的功能明顯增強,20世紀90年代末期達到47.5億噸。但我國森林的平均碳密度仍遠遠低於世界平均水平,現有森林生態系統的實際儲碳量也只達到潛在的植物儲碳量的一半左右,固碳潛力還很大。草地作為陸地植被巨大的碳庫,在減少和固定二氧化碳過程中具有重要功能。在各種陸地生態系統中,氣候變化將首先對草地生態系統產生影響。天然草地覆蓋了幾乎20%的陸地面積,中國是世界第二大草地大國,草地碳庫蓄碳量將是十分可觀的。從1980年到1994年,全國耕地土壤有機質從1.8%提高到了2.01%,平均每年提高0.014%,但仍具有很大的固碳潛力。假設採取綜合措施,有望在30年內使土壤有機質提高30%~40%,僅耕地一項的固碳,就相當於美國和加拿大兩國的總和。與會專家建議,我國陸地植被的固碳能力巨大,可為溫室氣體的減排提供重要保障。在保護天然林和天然草地的同時,應大力發展速生豐產用材林和建設穩產高產的人工草地,實施生態農業,充分利用邊際土地發展生物質能。我國具有先進的選種、育種技術,今後還應從提高植物生產力和固碳能力的角度出發,加強草種和樹種的培育,為溫室氣體減排提供保障。
❹ 碳減排交易究竟是如何操作的呢
假設發達國家只能排放10噸,但實際上為了發展經濟它要排放11噸。如果不排放這1噸,他gdp上不好看;如果通過清潔技術減排這1噸,他要花80美元(因為他的能源利用率已經很高了,再高一點要很多錢的,邊際..)所以,他花了10美元,幫助發展中國家(沒有減排義務的,技術低下的,減排潛力巨大的..)減排1噸,以此抵消他多排放的1噸。
理論上,發達國家出了出資支持之外,還可以在技術上提供支持,以幫助發展中國家減排,但實際上他們不會提供技術的,那可是核心競爭力啊~
❺ 什麼是碳減排核算方法學
碳交易的配額是用歷史排放基數,目前大部分城市使用這個方法。
按照試點2009年至2012年排放邊界和碳排放量變化情況,選取方法如下:
2009年至2011年期間排放邊界未發生重大變化的中(重大變化指新上或關停主要生產系統、動力設施):碳排放量相對穩定的,取2009年至2011年三年排放數據的平均數;2011年相對2009年碳排放量增幅超過50%的,取2011年排放數據。排放邊界發生重大變化的中:2009年排放邊界發生重大變化的,取2010年和2011年排放數據的平均數;2010年排放邊界發生重大變化的,取2011年排放數據;2011年排放邊界發生重大變化的,取補充盤查後的2012年排放數據;2012年排放邊界發生重大變化的,取邊界變化後經補充盤查的2012年內連續穩定生產月份的排放數據所推算的全年數據。
l 先期減排配額試點如在2006年至2011年期間實施了節能技改或能源管理項目,且得到國家或上海市有關部門按節能量給予資金支持的,可獲得先期減排配額。先期減排配額量依據其獲得資金支持的核定節能量所換算的碳減排量的30%確定,在2013至2015年期間,按每年10%分3年發放。節能量與碳減排量的換算系數為2.23噸二氧化碳/噸標准煤。
l 新增項目配額對試點在2013年至2015年期間投產、年綜合能耗達到2000噸標准煤及以上的固定資產項目,可申請新增項目配額。新增項目配額量根據項目全年基礎配額、生產負荷率及生產時間確定。
❻ 減少碳污染的治理方案
徹底解決碳排放的思路和方法
摘要:隨著現代工業產業逐步形成,人類也養成一些習慣行為和做法。比如燒鍋爐排煙、汽車尾氣排放,好像是必然發生和天經地義的行為。今天,是時候通過理念的更新,打破慣性思維的牢籠,讓我們的工業生產過程來一次變革,從根本上解決碳排放及其他污染氣體排放問題,讓污染物質資源化,同時實現熱量、能量的充分利用,達到減排、節能、增效的綜合目的。
一、 碳排放現狀和危害
自工業革命以來,人類活動大量排放的二氧化碳使全球出現變暖趨勢,北極冰雪也加速融化,引起極端性氣候災害頻發,嚴重危害人類生存和發展。對於全球變暖,科學家已經基本達成共識:最近50年來氣溫的上升主要是由於二氧化碳等溫室氣體增加造成的。因為二氧化碳是一種可長期存留的溫室氣體,它的排放量最終必須降到接近零的水平,
中國目前是世界最大的碳排放國。隨著經濟的發展,今後仍將持續增加。盡管中國的碳排放總量仍在增長,但排放增速自2005年以來已「穩步下降」了大約30%,2014年增速甚至放緩至接近於零,並且中國的發電廠平均能源使用效率也處在世界領先水平。中國承諾其二氧化碳排放量將在2030年左右達到峰值,有推算認為最高將達到150億噸。作為全球最大的二氧化碳排放國,為達成這一目標中國將投入超過41萬億元人民幣。
二、 碳排放來源及控制
人類活動造成的碳排放是溫室氣體劇增的主要因素!人類碳排放主要來自於化石燃料的使用以及其他工業生產。煤炭、天然氣、石油、水泥在1960~2012年間的累計排放量占總排放量的比例依次為39.2%、17.2%、40.5%、3.1%。2012年的比例依次為42.8%、19.0%、33.0%、5.2%。近十多年來,由於煤炭使用量快速增長,來自於煤炭的排放也快速增長。
從上述數據可以看出,化石燃料能源生產和利用的排放占溫室氣體排放2/3,減少碳排放的根本出路是減少石化燃料消耗!而能源又是經濟增長基礎。既要確保世界經濟增長和能源安全,解決70多億人的衣食住行,又要顧及各國不同國情逐步減少對化石燃料的依賴。
所有的發展中國家目前也都面臨兩難境地,既要發展經濟,又要應對、減緩氣候變化。在現有技術條件下,如果減少碳排放,就意味著它們要承擔經濟放緩甚至停滯的巨大成本。這無論從現實和道義上都講不通。對於中國特別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即使採取較積極的能源政策,包括提高可再生能源和油氣等清潔能源的比例,到了2020年我國煤炭消費仍占約60%。
三、 碳排放吸收固定
地球空氣中含有約不到0.03%的二氧化碳,而且在過去很長一段時期中,含量基本上保持恆定。在自然生態系統中,陸地植物和海洋生物通過光合作用從大氣、水中攝取並固定碳的速率,與自然環境生物、火山、溫泉等排放源釋放到大氣中的速率基本是相同的, 二氧化碳始終處於「邊增長、邊消耗」 的動態平衡狀態。
大氣中的二氧化碳有80%來自人和動、植物的呼吸,20%來自燃料的燃燒。散布在大氣中的二氧化碳有75%被海洋、湖泊、河流等地面的水及空中降水吸收溶解於水中。還有5%的二氧化碳通過植物光合作用,轉化為有機物質貯藏起來。而現在,隨著工業的迅速的發展,使積存在地層中千百萬年的碳元素,在很短時間內釋放出來,而破壞了原有的碳循環的平衡,積累的二氧化碳估計需要50~100年才能自然消耗、固定。
對於空氣中微量的二氧化碳等溫室氣體,除了依賴環境自然消耗以外,人類目前沒有更好的辦法。我們所能做的,就是設法增加、強化海洋、陸地吸收、固定、儲存碳的能力。
四、 減排理論創新
除了保護海洋環境,保護陸地植被來幫助環境增加吸收二氧化碳的能力以外,人類能做的主要在於減少碳排放。目前,減少碳排放主要有以下幾種技術方向和選擇。
1、 採取清潔能源
首先一個方法就是使用含碳量低的清潔化石能源。但是採用天然氣、頁岩氣等替代煤炭,同樣存在很多問題,首先還是使用化石能源,存在枯竭的問題;其次含碳比例雖然下降,但仍有一半的排放;再次,有專家認為,這類石化燃料排放的水蒸氣,是城市霧霾的成因之一,因為有霧才有霾的物理條件,局部空氣含水量增加,容易隨著氣候變化快速形成污染物的「氣溶膠」,這就是霾!
再有就是發展非化石能源,如核能、水電、風電、太陽能。但是就電力供應總量而言,可再生能源所佔的比例仍很小。全球來看,新型可再生能源,也就是風能和太陽能,在全球主要能源供應量中所佔的比重仍不足5%。1990年,化石燃料在全球電力供應中所佔的比重為88%,2012年這個比例是87%。學術界也對於風能造成環境生態變化、草原沙化,太陽能光伏在產業鏈過程的污染、效率問題提出很多疑問,這些能源供應方式到底是不是人類的最終出路,還沒有得出定論。
使用低碳能源和可再生能源顯然是出路,但一國的能源結構涉及的因素太多,並非一朝一夕所能解決。
2、 提高能源的利用率
現在全社會倡導節能減排,呼籲每個人通過改變用能習慣,實現低碳生活,參與到拯救環境、拯救人類自己的行動中來。但是個人的能力有限,並且少數發達國家的人均耗能長期居高不下,從某種角度來講,這條路顯然不是好的出路!
傳統的能源利用觀念是習慣於消耗能源來滿足能源需求,節能減排手段也習慣於追求能源消耗過程中盡可能百分之百的利用。這樣的思路和方法已經無法實現高耗能環節的大比例節能降耗。社會能耗水平隨著經濟社會的發展只能不斷增加。
人們熟知的能量守恆定律,讓我們許多人忽略了使用一種叫「熱泵」技術的熱能搬運 「杠桿」作用。即消耗一份能量,帶動其它介質中已有熱量的再利用,目標得到同樣熱能,但新消耗的高品位能源、石化燃料大大減少,通過能量的流動,替代能量簡單消耗,實現大幅度節能減排。
熱泵技術有很多種,空調、製冷系統採用的是一種壓縮式熱泵系統,空調可以高效率地將室內外的熱量來回搬運,能效比普遍在3倍以上,換句話說,比直接消耗能源物質獲得熱量的方法,節約能源三分之二以上!而人們使用空調、冰箱已超百年,這些年逐步推廣開的水源熱泵、地源熱泵,也都是該原理的典型應用。
熱泵有太多種類,驅動熱泵工作的能量來源也包括電能、熱能、勢能等。現有的熱泵系統輸出可以很容易地達到100℃以上,介入「水-汽」沸騰高耗能環節,並且長時間高效率運行,如果我們的鍋爐能從現在努力追求100%的效率,變成起步就是200%~300%的效率或更高,節能50%以上,從原來需要熱量就消耗能源物質轉換獲得,變為從其他環節高效率回收、搬運獲得,系統新增的能量消耗、環境熱排放僅是原有直接能耗模式的幾分之一、幾十分之一,大大提高了能源的利用效率。
事實上要想實現人類能源資源的成倍增加幾乎不可能,採用技術創新將社會能耗降低三分之一、三分之二甚至更多則完全可能!只要設法「讓能量動起來」,能量守恆定律就能保證人類有了用不完的能源,地球也就沒有日益變暖的危險了。
3、 發展能源利用基礎理論
現在理論界都在研究新的理論、新的能源,對於傳統能源和能源應用基礎理論則沒有人反思和研究。目前中國電力能源的約70%靠火電提供,但是火力發電的工作原理還是基於100多年前誕生的郎肯循環,幾乎沒有發展!汽車、飛機還用的是「卡諾循環」,也沒有突破進展。即便到了今天,郎肯循環仍產生世界上90%的電力,包括幾乎所有的太陽能熱能、生物質能、煤炭與核能的電站。
從哲學意義上講,郎肯循環誕生的年代有必然的歷史局限性,那個時代研究熱力學的機械條件、流體力學理論和現在差距很大,難免存在一些理論限制和認識不足。即便是能量守恆定律都已經發展到了質能守恆,且還在發展,「卡諾循環」、「郎肯循環」就無懈可擊、十全十美了?
其實人類一百多年的技術進步已經有理由對郎肯循環進行發展、創新。射流技術能實現利用非機械動力的方式實現對完成做功後的乏蒸汽進行再利用,可壓縮流體熱力學理論也能讓我們設法直接回收再利用未能直接利用的乏汽凝結釋放的冷凝熱,讓未能通過汽輪機一次轉化為功的熱量有機會參與下一次做功循環,經過多次轉化做功,在理論上實現蒸汽動力循環整體熱效率的大幅度提高。
我們提出了一種「新的蒸汽動力循環」設法實現「能量動起來」,也對卡諾循環進行再認識和應用創新,提出「熱機冷下來」。希望藉此帶來理論界的新的探索,改變能源應用主要模式,提高熱機的效率,實現各行業大幅度的節能、減排、增效。
4、 碳捕獲並資源化利用
l 碳捕集
二氧化碳利用的前提是如何持續穩定地獲取二氧化碳資源,而這方面的技術已經基本成熟。對於大量分散型的CO2排放源是難於實現碳的收集,因此碳捕獲的主要目標是像化石燃料電廠、鋼鐵廠、水泥廠、煉油廠、合成氨廠等CO2的集中排放源。
首先有一種方法通過「富氧燃燒」提高排放廢氣中二氧化碳的濃度,便於高效率回收,採用直接冷卻、壓縮就可以實現碳捕捉。針對二氧化碳含量不同的各種廢氣,也已經形成了相應的回收方法,包括低溫蒸餾法、膜分離法、催化燃燒法和變壓吸附法等。
本文將提出一種簡單、高效、環保、低成本,可以適用各種濃度、不同成分的含二氧化碳廢氣的冷凝回收方法,還可以同時分類回收其他溫室氣體和有害氣體。
l 碳埋存
近年來人們嘗試把集中收集到的二氧化碳濃縮液化、固化後深埋地下、深海。但從長遠來說,這只是一個「鴕鳥政策」,並且能處理的碳和自然界消化、固定的碳相比,微乎其微,也留下嚴重生態危機隱患。
還有一種利用金屬和金屬化合物與二氧化碳再反應生成金屬固化物封存的辦法,反應過程還能釋放熱量,是一種另類的燃燒過程,通常需要在2000℃以上或更高的溫度下實現,但產生其他更復雜污染物的情況將更加嚴重,目前行業技術進展不大。
l 碳利用
二氧化碳可以用於食品、化工、消防、農業、石油、人工降雨等諸多領域。從每噸600~800元的價格,就能反映出他的價值。
二氧化碳作為化學品原料加以利用已初具規模。尿素是固定二氧化碳的最大宗產品,其次是無機碳酸鹽,還有利用二氧化碳制鹼、製糖、合成可降解塑料等。
雖然二氧化碳是非常優秀的滅火劑,但是實際使用還不夠普及,特別當它用於大范圍常規火災(如森林火災)或一般性危化品火災(天津濱海新區危化品火災)時,有非常好的滅火效果。今後應進一步推廣應用,同時也實現了大量的碳存儲。
二氧化碳是綠色植物光合作用不可缺少的原料,一定范圍內,二氧化碳的濃度越高,植物的光合作用也越強,因此二氧化碳是最好的氣肥。有實驗證明二氧化碳在農作物的生長旺盛期和成熟期使用,效果顯著。在這兩個時期中,如果每周噴射兩次二氧化碳氣體,噴上4~5次後,蔬菜可增產90%,水稻增產70%,大豆增產60%,高粱甚至可以增產200%。我們可以利用這種方式,給森林「施肥」,主動促進植被的生長,大幅度增加環境綠色植物吸收二氧化碳的能力。
收集到的二氧化碳不是低溫就是高壓存儲,根據我們的「熱機冷下來」理論,固態、液態二氧化碳還可以吸收環境或其它介質里免費的熱量,氣化膨脹為高壓氣體,用於推動機械工作。實驗室里已經將現有內燃機稍加改動,就可以成為一個「氣動機」,使用高壓二氧化碳氣體作為動力源。有實驗證明,使用液態二氧化碳作為「動力」,攜帶介質體積比汽油大5~8倍,但綜合成本是汽油的二分之一或相近,有推廣應用的商業價值。
想像一下不久的將來,一個遠洋貨輪,攜帶大量液態二氧化碳作為媒介,吸收海水的熱量膨脹為高壓二氧化碳氣體,成為輪船的動力來源,最後排放到大海里,增加海洋吸碳量,減少興波阻力,一舉數得!一輛經過改裝的長途汽車、火車頭,攜帶液態二氧化碳,當途徑一個山路、草原的時候,啟動氣動模式,二氧化碳吸收環境空氣的熱量變成高壓二氧化碳氣體,繼續推動車輛前進,排出的二氧化碳尾氣成為山間、草原綠色植物的「氣肥」。
五、 冷凝回收碳排放
現有的氣體冷凝收集雖然是一種常用的手段,但是採用極低的溫度來對沸點很低的廢氣、污染氣體進行吸收的具體應用還不多。我們提出一個利用超低溫冷源,對成分復雜的工業尾氣、廢氣進行分級冷卻、冷凝處理,將尾氣中所含的溫室氣體液化,初步分離、分類存放,可以變廢為寶,進一步集中處理,實現尾氣零排放。同時可以將尾氣所含的顯熱、潛熱部分轉換為電能、機械能的解決方案。
1、 利用液態空氣冷源
液態空氣是把空氣製冷降溫到空氣的沸點以下,空氣從常溫的氣態變為接近-200℃的液態。利用這樣的液體作為冷源,通過一個裝置,對廢氣進行製冷,最後沸點較高的二氧化碳等氣體液化、固化,低沸點的液態空氣吸熱氣化後排放,通過液體置換,實現了廢氣中污染氣體、溫室氣體的收集。系統
示意圖如下:
廢氣從廢氣入口進入風冷蒸發器進一步降溫,再進入回熱換熱器(如板翅換熱器或套管式換熱器)利用處理後的冷氣逐步降溫,進一步到換熱器進一步降溫;到低溫冷凝器達到最低溫度,廢氣中二氧化碳冷凝,處理後干凈的氣體再回到回熱換熱器,利用排氣低溫對新進入的廢氣預冷,冷量充分利用,最後回升到接近進氣溫度後再排放;液態空氣被低溫泵送入低溫冷凝器作為冷源,同時吸熱氣化成為高壓氣體,再經換熱器進一步換熱升溫後,進入膨脹機做功帶動發電機發電;膨脹機排出的氣體也進入回熱換熱器對進氣預冷。廢氣中的水蒸氣冷凝後再次噴淋到風冷蒸發器蒸發,提高冷量的利用率。
這樣的系統,設備成本約每噸位15000元;用1Kg、-191℃、汽化熱約37、氣體比熱0.25的液態空氣,經過膨脹機做功發電後再次吸熱,大約可以置換 -78℃、汽化熱137的二氧化碳0.6Kg,同時可以發電0.15KwH。1噸液態空氣批發價150元,回收的0.6噸二氧化碳按批發價650元計算價值390元,還能發電150KwH價值75元,毛利潤約315元;還能回收少量濃硫酸鹽、硝酸鹽溶液。
2、 利用熱泵冷源
以現有的二級製冷壓縮式熱泵系統,很容易實現-80℃ 的輸出,利用這樣的冷源,通過一個裝置,對廢氣進行製冷,將廢氣中的二氧化碳等氣體液化、固化,實現了廢氣中沸點低於冷源溫度的污染氣體、溫室氣體的收集。系統示意圖如下:
廢氣從廢氣入口進入回熱換熱器(如板翅換熱器或套管式換熱器)利用處理後的冷氣逐步降溫,到低溫冷凝器達到最低溫度,廢氣中二氧化碳冷凝,處理後干凈的氣體再回到回熱換熱器,利用排氣低溫對新進入的廢氣預冷,冷量充分利用,最後回升到接近進氣溫度後再排放;冷凝熱被熱泵轉移到儲水罐的熱水中備用。
這樣的系統,設備成本約3000元/KwH;用1KwH的電能,成本0.5元,製冷效率0.85(理論值是2),能輸出大約可以輸出「冷量」714Kcal,約回收-78℃、汽化熱137、氣體比熱0.25的二氧化碳4.4Kg,按批發價650元/噸計算價值2.86元。同時還能輸出120℃的水蒸氣2Kg,或者溫升50℃的熱水31Kg,按每噸熱水25元計算,價值0.7元,毛利潤約3元。
根據中歐煤炭利用近零排放合作項目在2009年年底作出的報告,二氧化碳的捕集成本為18歐元/噸, 捕集和封存二氧化碳的綜合成本為25-30歐元/噸。本文提出的方案和已有數據接近甚至更低,綜合效果也更好。
從上述兩種方式分析,均具有較好的經濟性,設備成本不高,通用性強,投資回收期短,社會推廣的價值很大,企業的積極性會很高!
六、 實施階段展望
在推廣應用上述碳收集資源化方案的步驟,應該首先從碳排放比較集中的環節下手。例如各種鍋爐、窯爐、大型內燃機等。
例如從採暖鍋爐、工業生產蒸汽鍋爐、發電廠的燃煤鍋爐排煙口、煙囪,獲取本來要排放的煙氣,將其中的污染氣體、溫室氣體回收。熱泵冷源系統採用的設備,都是工業領域里成熟的系統,製冷冷源從數千瓦到數千千瓦都可以生產,換熱系統、冷凝器也都是成熟產品,低溫儲罐早都有國家標准,很快可以實現規模化生產。這樣的系統安裝試用過程中,對原有的生產系統不需要改造,具有很好的可行性、安全性,易於工程化,系統安裝調試、投入使用過程可以逐階段實施,實現平穩過渡。後續使用過程中也可以靈活啟動、停止。由於具有良好的經濟性,企業的改造、使用的積極性會很容易調動起來,市場化操作非常容易整合各方的產能、資金、資源。
液態空氣冷源方法具有系統簡單,可以輸出輔助電力、動力等特點,適用於機動車尾氣回收。可以由政府帶頭示範,在城市公交、環保環衛車輛上優先試用,逐步向重點運輸單位、物流等企業推廣,讓他們在減排的同時,也能從節約燃料、銷售回收的資源等多方面獲得更好的經濟效益。
針對有條件利用二氧化碳作為動力介質,將二氧化碳帶到海洋、森林、草原等環境釋放的企業,可以進一步給予獎勵、補償,實現國家、企業、環境多方受益的目的。
七、 結束語
一位生物學家在玻璃杯里放了一隻跳蚤,這個可跳到自己身體400倍高度的「跳高冠軍」,毫不客氣就跳了出來。後來,試驗者在玻璃杯口上放了一個玻璃蓋,這只不知情的跳蚤便連續不斷地撞在玻璃蓋上。不斷地撞擊之後,這只跳蚤適應了這個高度,再也沒有一次撞到玻璃蓋。這時,試驗者取走了玻璃蓋。卻發現,這只跳蚤再也跳不出杯子了。一周過去,情形依舊。這只跳蚤只會把自己的跳躍保持到這個高度了。怕撞頭,不敢再跳?已經習慣,懶得再跳?還是已經默認這只杯子,就是自己無法逾越的高度?看來,它是被自己通過親身實踐而總結的成功經驗束縛住了。
今天,我們人類不能當那個跳蚤,需要打破慣性思維,對已經習慣了、想當然的、傳統的工業生產過程重新梳理,利用技術進步的成果進行基本理論、工藝過程的再認識,實現創新發展,再來一次能充分發揮自己能力的「飛躍」!我們需要通過能量、動力、排放的變革,徹底解決能源、資源高效利用和環境污染問題。
參考文獻:
【1】李芬芬等,電廠煙氣中二氧化碳的捕獲,化學工程與技術 2011,1,4-10
【2】田超,二氧化碳的利用前景,大氮肥,2002,第25卷第3期
【3】劉文宗,二氧化碳的資源化利用,科學發展 2007,5,413期
【4】沈國良,二氧化碳在化工中的利用,二氧化碳減排控制技術與資源化利用研討會,2008年9月
【5】梁國侖,國外二氧化碳的應用及市場概況,低溫與特氣,1997,1期
【6】陳健等,全球碳排放市場現狀及對我國的啟示分析,中國環境科學學會學術年會論文集,2014,700頁
【7】周偉等,中國碳排放:國際比較與減排戰略,資源科學,2010年8月第32卷
【8】朱維群,零碳排放的煤炭清潔利用技術開發,第六屆能源科學家論壇,大連,2015.8
❼ 嘀嗒出行開創出行企業與用戶合力碳中和新模式
上海環境能源交易所總經理劉傑表示,在應對全球氣候變化和溫室效應的挑戰方面,世界各國政府、企業和公眾都有共識和同向行動,中國提出的「3060」目標目前已在各行各業加速落實。而碳交易是加速碳中和的重要市場手段,能夠促進更多碳排企業加速綠色生產方式轉型,並鼓勵更多減碳企業進一步擴大自身的減碳貢獻。
中國船級社質量認證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黃世元認為,順風車是經濟高效、綠色集約的出行方式,有利於緩解交通擁堵和減少碳排放。個人碳減排匯少成多,助力交通行業減排,對用戶進行碳減排認證就是為了鼓勵順風車用戶對節能減排做出更多貢獻。
中國節能協會碳中和專業委員會副秘書長王挺認為,在助力整體碳中和方面,科技企業有巨大潛能,也有更多科技及模式創新空間。發揮順風車的共享集約模式優勢,並通過數字賦能來提升計程車運營效率,將為碳中和實現之路打開更多新思路,也將充分調動廣大用戶在日常出行及生活中踐行低碳環保的積極性,加速綠色生產生活方式的深入落地。
而在中國投資協會能源投資專業委員會理事邵詩洋看來,順風車具有綠色集約的模式優勢,是建設「零碳交通」中不容小覷的力量。「零碳交通」需要鼓勵企業採用技術創新實現深度減排,開展企業低碳交通科技專項行動,創建交通碳中和示範企業。
此次嘀嗒出行聯合推動首個順風車碳減排方法學演算法標準的出台,將為出行行業測算用戶個人碳減排貢獻值提供有益借鑒,也將更有效調動用戶參與綠色低碳出行的積極性和使命感。
過去,用戶選擇順風出行,對碳減排的貢獻如何科學衡量,一直沒有一個官方標准,而對於包括順風車在內的交通運輸新業態而言,如何匯集C端用戶的減碳值,來促進碳交易流動性,加速全面碳中和,也缺乏有效抓手。而對於更多互聯網新業態而言,如何科學准確衡量用戶的減碳貢獻並相應回饋用戶,從而鼓勵更多人選擇綠色低碳的消費及生活方式,也缺乏一個參照模型。
嘀嗒出行的探索將為破解上述諸多痛點,蹚出一條新路,也將積累諸多有益經驗。而其更大意義在於,讓用戶和企業之間形成更強大的合力,和共同的目標感,這對於中國實現碳中和的征途,將提供強大而持久的內生動力。
碳中和全景圖首次披露一系列未來規劃
除通過順風車碳減排方法學演算法標准等手段來助力行業之外,此次嘀嗒出行發布碳中和全景圖,對於順風車和計程車兩大主體業務如何實現碳減排,也進行了具體路徑規劃。順風車實現碳減排的核心是不斷提升分享空座比例,除了「匹配演算法優化」,順風「1+1」等基礎手段外,還將考慮通過「減碳值可兌換部分合乘費用」、「私家車主分享空座鼓勵計劃」、「新能源車主定製吸收計劃」等綜合創新手段,進一步激發順風車用戶的減碳積極性,以及單位里程的減碳效能。其中減碳值可兌換部分合乘費用,將是順風車碳減排方法學演算法標准,以及個人碳資產認證體系建立起來之後,用戶將能獲得的具體回饋之一。
計程車方面,嘀嗒出行將通過「三化」戰略助力降低空駛和運營增效。其中,計程車智慧碼和打車助手、智慧出行系統等,將共同促進揚召行程及體驗全流程數字化,在提升司機營運效率同時,強化整個巡遊車數字化的基礎。
而智慧巡遊、順路合拼等功能,則進一步降低巡遊車空駛率,計程車電子發票、「鳳凰」計程車雲平台和城市計程車智慧大腦將加速行業管理數字化、辦公無紙化,並提升政府巡遊車管理決策效率。今後,嘀嗒出行還將為各地新能源計程車減碳值核算提供技術支持,助力交通部門碳減排目標制定,從而加速計程車新能源化。
此外,嘀嗒出行還將通過綠色碳匯公益、環保公益科普、綠色出行文化弘揚,以及與更多相關領域企業及組織合作,來調動更多人對於環境保護的關注及參與程度,讓低碳綠色出行成為新風尚。同時,將通過定期發布ESG報告來披露碳減排目標、規劃路徑和實施進度,接受公眾監督。
聯合推動順風車演算法方法學出台是一個開端,接下來,如何讓廣大順風車用戶的碳減排值得到官方認證並產生價值,讓用戶在積極助力碳中和的同時也獲得具體獲益,將是一項開創性課題。在這個過程中,平台和用戶將形成更大合力,企業、行業、學界和管理部門之間,將實現更深度的聯動。一場商業創新與社會創新相結合的實踐,正在徐徐展開。
❽ 高德地圖獎勵綠色出行,快來看看走路、公交能換啥
[汽車之家?行業]?近日,在第6屆世界大城市交通發展論壇上,北京市交通委員會、北京市生態環境局聯合高德地圖等平台共同啟動「MaaS出行綠動全城」行動,基於北京交通綠色出行一體化服務平台(MaaS平台)推出綠色出行碳普惠激勵措施,為國內首次以碳普惠方式鼓勵市民全方式參與綠色出行。
編輯點評:
2019年11月,北京市交通委員會與高德地圖共同發布了國內首個MaaS平台,旨在為市民提供行前智慧決策、行中全程引導、行後綠色激勵等全流程、一站式的出行服務。本次綠色出行碳交易激勵措施是MaaS平台服務的進一步延伸。低碳出行不只是掛在嘴邊,更應該展開實際行動。相信這些優惠券、禮金等小獎勵,能進一步倡導環保理念,有效改變人們的出行方式。(文/汽車之家?翁萌)
❾ 碳排放碳減排在線計算工具碳和通,查詢出來的數據可信度怎麼樣
碳和通是盟浪獨立研發的智能碳和算平台,內嵌國際、國家及地方層面權威碳和算和碳減排核算標准和方法學,按照國際標准優先、國際通行接軌、地方填補空白原則,打造的碳排放。碳減排及其他環境影響效益核算功能。覆蓋范圍廣,此外,在此基礎上碳和通還可以做環境信息披露、綠色資產識別及評級、綠色供應鏈管理、碳達峰碳中和的目標及減排規劃制定。 有幫助的話,求給大大的贊。
❿ LNG冷能空分產生減排量如何怎麼開發成ccer碳指標來出售賺錢
首先,去中國自願減排交易信息平台看一下有沒有關於國家備案的LNG冷能空分碳減排方法學。我找了一下,沒找到。
然後,以公司為單位找第三方機構合作開發相關的方法學,然後提報發改委備案。是開發CCER的依據。
最後是開發流程
ccer項目的開發流程在很大程度上沿襲了清潔發展機制(CDM)項目的框架和思路,主要包括6個步驟,依次是:項目文件設計、項目審定、項目備案、項目實施與監測、減排量核查與核證、減排量簽發。
(1) 設計項目文件
設計項目文件是CCER項目開發的起點。項目設計文件(PDD)是申請CCER項目的必要依據,是體現項目合格性並進一步計算與核證減排量的重要參考。項目設計文件的編寫需要依據從國家發改委網站上獲取的最新格式和填寫指南,審定機構同時對提交的項目設計文件的完整性進行審定。2014年2月底,國家發改委根據國內開發CCER項目的具體要求設計了項目設計文件模板(第1.1版)並在信息平台公布。項目文件可以由項目業主自行撰寫,也可由咨詢機構協助項目業主完成。
(2)項目審定程序
項目業主提交CCER項目的備案申請材料後,需經過審定程序才能夠在國家主管部門進行備案。審定程序主要包括准備、實施、報告三個階段。另外,項目業主申請CCER項目備案須准備並提交的材料包括:
① 項目備案申請函和申請表;
② 項目概況說明;
③ 企業的營業執照;
④ 項目可研報告審批文件、項目核准文件或項目備案文件;
⑤ 項目環評審批文件;
⑥ 項目節能評估和審查意見;
⑦ 項目開工時間證明文件;
⑧ 採用經國家主管部門備案的方法學編制的項目設計文件;
⑨ 項目審定報告。
國家主管部門接到項目備案申請材料後,首先會委託專家進行評估,評估時間不超過30個工作日;然後主管部門對備案申請進行審查,審查時間不超過30個工作日(不含專家評估時間)。
(3)減排量核證程序
經備案的CCER項目產生減排量後,項目業主在向國家主管部門申請減排量簽發前,應由經國家主管部門備案的核證機構核證,並出具減排量核證報告。
核證程序主要包括准備、實施、報告三個階段,7個具體步驟見圖1。監測報告是記錄減排項目數據管理、質量保證和控製程序的重要依據,是項目活動產生的減排量在事後可報告、可核證的重要保證。國家發改委已於2014年4月16日在信息平台公布了CCER項目監測報告(MR)模版(第1.0版)。監測報告可由項目業主編制,或由項目業主委託的咨詢機構編制。項目業主申請減排量備案須提交以下材料:
① 減排量備案申請函;
② 監測報告;
③ 減排量核證報告。
國家主管部門接到減排量簽發申請材料後,首先會委託專家進行技術評估,評估時間不超過30個工作日;然後主管部門對減排量備案申請進行審查,審查時間不超過30個工作日(不含專家評估時間)。
經國家CCER項目備案後,可參加碳交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