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經吟唱
❶ 《送別》詩意
送別是中國詩歌中傳唱不衰的主題。李叔同的這首《送別》,文辭雋永,曲調悠遠,很多中國人都會唱。電影《城南舊事》更是以這首歌穿起童年的回憶。輕輕吟唱,心中的詩意便與旋律一同飄盪開來……
與友人相別,在悠悠長亭之外,漫漫古道之邊。柳永曾寫道:「寒蟬凄切,對長亭晚,驟雨初歇。」李白也說:「何處是歸程?長亭更短亭。"中國人情意綿長,送人總是不舍分別,就設下一座座亭子來延長停駐的時光,一個長亭,其中就綰結了無數離情。更妙的是,不僅在長亭外,還在古道邊,久遠的時間彌漫氤氳,道路就因為歲月而平添滄桑。「樂游原上清秋節,咸陽古道音塵絕」,有了古道的襯托,更顯出「西風殘照,漢家陵闕」的悲壯。長亭與古道,都有些蒼涼,氣氛太過蕭索,於是就有了「芳草碧連天」,為離別點綴幾分生氣。雖是用筆清淡,離愁別緒卻更添一重,隱隱中透出一些「離恨恰如春草,更行更遠還生」的意味。整個第一句,極易使人想起白居易的《賦得古原草送別》:遠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化用得妙,天衣無縫。 第二句更是溫婉之至、悠遠之至。晚風拂柳,盡顯柔軟氣韻,再借上一縷笛聲,真是要「念之斷人腸」了。笛聲是渺遠時空的象徵,細若游絲,卻能撥動人的心弦,「不知何處吹蘆管,一夜徵人盡望鄉」就是明證。笛聲來自何方?是遠山外的夕陽,還是夕陽下的遠山?作者沒有明說,但絲毫不減悠遠的韻致。「山外山」雖只提到兩重山,浮現在讀者眼前的,又何嘗不是萬水千山?「劉郎已恨蓬山遠,更隔蓬山一萬重」啊。在這里,不得不說說中國詩中的意象羅列和情景跳接。意象羅列,最典型的就是馬致遠的「枯藤老樹昏鴉,小橋流水人家」,沒有詞語加以銜接,那景象卻如在眼前一樣真切,這是因為在中國文學的漫長積累與流變中,有些意象已被賦予特定的含義,不需要多做闡釋,自然會產生共鳴,這是創作者與體悟者共同完成的文學作品的藝術生命。而情景跳接,溫庭筠算是個中高手,他的十四首《菩薩蠻》,多用這種手法。比如他的一首詞中,「水精簾里頗黎枕,暖香惹夢鴛鴦錦」寫的是閨房內景,然而馬上跳接外景,「江上柳如煙,雁飛殘月天」,由於景中有情,所以並不突兀。這也是中國古典詩詞的獨特魅力。 景物鋪墊罷,人情自然上來。天涯海角,知交零落,沒有了「莫愁前路無知己,天下誰人不識君」的豁達,沒有了「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的安慰,有的只是傷感和寥落。沒有知交,也就沒有知音,一個人的被認同感就會減弱,當「過盡千帆皆不是」,陪伴自己的,就只能是「斜暉脈脈水悠悠」了。還是借酒澆愁吧,酒中有淚,於是渾濁,盡余歡只是日後無盡憂愁的前奏,這一別之後的夜晚,夢也是漠漠的清寒。寫情的部分,有看破紅塵之感,李叔同化身弘一法師,給了我們答案。 縱觀這整首詞,可以發現《西廂記�6�1長亭送別》的影子,摘錄如下: [正宮][端正好]碧雲天,黃花地,西風緊。北雁南飛。曉來誰染霜林醉?總是離人淚。
[滾綉球]恨相見得遲,怨歸去得疾。柳絲長玉驄難系,恨不倩疏林掛住斜暉。馬兒迍迍的行,車兒快快的隨,卻告了相思迴避,破題兒又早別離。聽得道一聲去也,鬆了金釧;遙望見十里長亭,減了玉肌:此恨誰知?
[四邊靜]霎時間杯盤狼籍,車兒投東,馬兒向西,兩意徘徊,落日山橫翠。知他今宵宿在哪裡?在夢也難尋覓。
李叔同的這首詞,深得中國古典文化風韻,因而回味悠長,詩意的送別,永遠是「動人心處情無限」。
❷ 本人一心向道,請問有什麼禮節和忌諱嗎
1 道家常用禮儀
道家奉華夏民族祖先黃帝為始祖,尊老子為教主,奉為太上老君。中國以儒、釋、道為三足鼎立,其中道家是華夏民族固有的宗教,對傳統文化保留得比較多,有學者稱「道家(教)是中華文化的載體」,被人稱之為「活化石」。
1、拱手
姿勢:《道德經》說:「萬物負陰而抱陽」,左手為陽,右手為陰。陰抱陽,右手抱左手,男女都一樣。。右手大指壓左手大指,右手掌抱左手掌,向前伸出,如抱著一個鼓,抱拳處約與頸部齊平,可略微晃動小手臂,是為拱手禮。
使用場合:平輩或朋友相見。
抱拳時,切忌右手抱左拳,否則是為「凶拳」,意為詛罵或侮辱對方。很顯然,細細歷數,姚明周星馳和吳宇森等明星均犯了這個致命的錯誤。
有關抱拳的國學涵義如下:(1)左掌表示德、智、體、美「四育」齊備,象徵高尚情操。屈指表示不自大,不驕傲,不以「老大」自居。右拳表示勇敢之意。左掌掩右拳相抱,表示「勇不滋亂」,「武不犯禁」,以此來約束、節制自己。(2)左掌右拳攏屈,兩臂屈圓,表示五湖四海皆兄弟。
當然,抱拳的延伸意義意指:五湖四海即世界人民皆兄弟;左手拇指彎曲意指「莫稱大」;兩手環抱胸部前手心向處前推,代表友好之意,意指我們的友誼永記心間。
❸ 求【詩經】、【論語】、【道德經】讀後感。200-300
《道德經》讀後感《道德經》又稱作《老子》,是先秦道家的基本典籍,為戰國時期楚國的老聃所作,是一部蘊藏著豐富人生哲理的經典著作。從古至今,人們從這部人類文明史上的智慧寶典中汲取了許多治國安民、修身養性、立人處世的精髓。我認為在當前學習「國文」的熱潮中,《道德經》對於我們每一名機關幹部具有極高的可讀性,十分值得學習。《道德經》是由「道」、「德」兩部分的論述組成的。道的部分是老子關於道的論述;德的部分是老子關於仁義、禮信的論述。老子的言說代表了他對人生、對自然規律以及對當時政治的態度。《老子》的文體,不同於是《論語》那樣的語錄集,也不像一般意義上的「文章」。全文約五千字,是由一些言簡意精的哲理性語句組成的。各章節大致有一定的中心或連貫性,行文流暢。《老子》中的語言沒有太多的修飾,辭藻並不華麗,但所包涵的道理玄奧而深刻,需要反復的琢磨、體會。
論語
我讀《論語》這部書,當然不是想從中覓得修身、齊家的孔門秘傳。我只是在這部書中認識了一個迂闊率性、明知其不可而為之的孔子,一個多才多藝、誨人不倦的孔子,一個食不厭精、懂得生活樂趣的孔子。學貫中西的學者們常把孔子和古希臘哲人蘇格拉底相提並論。蘇格拉底是被雅典民主政權處死的,據說是自由精神阻止他逃亡。但我更喜歡孔子的直言不諱:「道不行,乖桴浮於海」,這同樣是一種自由精神。打開《論語》去讀,像是穿越幾千年的時光隧道,看到群雄逐鹿,爭霸天下的春秋時期,產生了孔子一個偉大的思想家、教育家。他的言行論述了孝道、治學、治國、為政,為歷代君王所推崇,漢武帝罷黜百家,獨尊儒術。儒家思想――中庸之道。他的思想言論不一定與我們今天所處的時代相吻合,但對於影響了幾千年的中國文化的經書,是有必要一讀的。
詩經
《詩經》源於民間,源於那些朴實的勞動者,傾聽他們的勞動,傾聽他們的愛情,那些純潔美麗的故事在《詩經》中淺淺地唱著。「采采苤苡,薄言掇之。采采苤苡,薄言捋之。」那些勞動婦女們,在採摘苤苡時的喜悅與笑聲匯成了一首歌,聆聽它時,我感受到她們在勞動中得到的無限快樂。
「不見復關,泣涕漣漣。既見得關,載笑載言。」那是天真的女子,對「氓」的痴迷。「士之耽兮,猶可說也。女之耽兮,不可說也。」女子沉迷於男子不可脫身。聆聽這道《氓》,感受到的是女子被氓被叛的深深無奈之情,而堅強的女子以「反是不思,亦已焉哉!」吟唱這支悲泣之歌。聆聽之中她的凄婉堅貞感動著我。
而這僅僅只是《詩經》中的一小部分,詩經更以其「雅」、「頌」另外兩部分向後人講訴了貴族祭祀、祈禱豐年、歌頌祖德,更有帝王貴族之頌歌。傾聽《詩經》,令我感受到中國古代勞動人民最朴實、純潔的情感;傾聽《詩經》,我從中學會了「投我以桃,報之以李」的報恩之心。它是中國唯一一部脫去了脂粉與欲俗氣的情感文學聖典。作為民族青春時代的自由生活經歷的真實記錄,它昭示後人主體精神自由的美好與它存在的意義。
❹ 化胡為佛.到底什麼情況夔牛和青牛有可比性嗎為什麼封神之後華夏就沒神話傳說了
1.化胡為佛又成為老子化胡。老子在道教中是一位非常尊貴的神,被稱為「太上老君」或「道德天尊」,認為他是創立道家思想和哲學的人。老子姓李名耳,字伯陽,曾經擔任過當時宮廷圖書館管理員,非常博學。看到國家開始衰落,老子就辭去職務去了西方。他經過邊界時,當地的一個官員請求他寫點東西,於是他就寫了關於道德的文章,贈給那位官員。這就是老子留下的名著《道德經》,也是後來道教最重要的經典。傳說老子活了160-200歲。 後來有一種說法,說老子並沒有去世,而是到了印度。根據道教的傳說,他在那裡變成了佛,建立了佛教,並開始對印度人實行教化,這就是所謂的「老子化胡」。其實,從歷史的角度看,這只是道教為了獲得對佛教的優勢而編造的故事。另外,中國歷史上很多民族(如藏族、蒙古族、納西族)都有自己民族的英雄史詩。《老子化胡經》是一部道教的經典,也是漢民族的英雄史詩,其中記載了早期道士西渡流沙傳播道教的史實,反映了漢民族發端源起之時的精神面貌。 《化胡經》為韻文,讀來朗朗上口,而且通俗易懂,便於在民間傳播流行。經文原文還應配有樂譜,可以配樂吟唱。現在,《化胡經》僅剩下內容很少的部分殘經,樂文也不在了。 「老子化胡為浮圖」是《老子化胡經》最重要、最基本的觀點,也是道教思想的基石。以道經所言,老子即是我,我即是老子,「老子為浮圖」、「老子為釋迦」意思即為「我為浮圖」、「我為釋迦」,這是與道教思想一脈相承的。「三張」早期提出了「我即是道」、「我即是老子」的思想,晚期又提出了「我即是如來」、「我即是釋迦」的思想,為道教增添了新內容。 「老子化胡為釋迦牟尼」表達了早期道士要始終走在時代的前沿、做時代領袖的堅定信念,對中國道教和中國佛教的發展產生了重大深遠的影響。 1987年,陝西扶風法門寺地宮發掘,出土了佛骨舍利多枚,這些舍利明顯不是來源於同一個體,提示歷史上釋迦牟尼佛可能不止一位。這或許可與《老子化胡經》的說法相驗證。
2.夔牛【簡介】夔(kuí)牛,一種傳說中的怪獸。外形像龍,聲音如雷,僅有一足。據說黃帝依照九天玄女的指示將夔殺死,以其皮製成戰鼓。夔牛又稱且角龍。夔者,見於《書·舜典》、《國語·魯語》、《左傳·僖公二十六年》諸典中,或為樂官,或為木石之怪,或為國名。又作地名,……夔、夒,字形相近,義亦頗相似。《說文》:「夔,神魖也,如龍,一足。從夂。象有角、手,人面之形。」 夔牛想像性的單足神怪動物,是龍的萌芽期。《山海經·大荒東經》描寫夔是:「狀如牛,蒼身而無角,一足,出入水則必有風雨,其光如日月,其聲如雷,其名曰夔」。但更多的古籍中則說夔是蛇狀怪物。「夔,神魅也,如龍一足。」(《說文解字》)「夔,一足,踸踔而行」。(《六帖》)在商晚期和西周時期青銅器的裝飾上,夔龍紋是主要紋飾之一,形象多為張囗、卷尾的長條形,外形與青銅器飾面的結構線相適合,以直線為主,弧線為輔,具有古拙的美感。
東海夔牛:東海中有流波山,入海七千里.其上有獸,狀如牛,蒼身而無角,一足,出入水則必風雨,其光如日月,其聲如雷,其名曰夔牛.黃帝得之,以其皮為鼓,橛以雷獸之骨,聲聞五百里,以威天下。譯文:東海有座山,名叫流波山.此山距海岸約七千里.山上有一種獸,形似牛,全身都是灰色的,沒有角,只長了一隻腳,每次出現都會有狂風暴雨.它身上閃耀著光芒,似日光和月光,它的吼聲和雷聲一樣震耳.這種獸名夔,後來黃帝得到了這種獸,用它的皮製成鼓,並用雷獸的骨頭做鼓槌,敲擊鼓,鼓聲響徹五百里之外,震懾敵兵,威服天下。
傳說故事:據《山海經·大荒東經》記載:夔牛是古時代神話奇獸,古時生於東海流波山,「其狀如牛,蒼色無角,一足能走,出入水即風雨,目光如日月,其聲如雷,名曰夔。黃帝殺之,取皮以冒鼓,聲聞五百里。」《神魔志異·靈獸篇》夔牛:上古奇獸,狀如青牛,三足無角,吼聲如雷。久居深海,三千年乃一出世,出世則風雨起,雷電作,世謂之雷神坐騎。 註:《神魔志異·靈獸篇》是《誅仙》一書中作者虛構的!《黃帝內經》載:「黃帝伐蚩尤,玄女為帝制夔牛皮鼓八十面,一震五百里,連震三千八百里。」九天玄女令軍士宰夔牛製作八十面戰鼓,使黃帝在得到九天玄女輔助之後,帶兵與蚩尤大戰於中冀。當黃帝擺下「奇門遁甲」陣之後,即令軍士以雷獸之骨,大擊八十面夔牛皮巨鼓,一時鼓聲大作,一擊震五百里,連擊震三千八里,只見整個戰場地動山搖,天旋地轉,喊殺沖宵漢,使量蚩尤兵卒神魂顛倒,沖殺元門,敗倒如山。「蚩尤銅頭啖石」,即把石頭當飯食,且能「飛空走險。」但在夔牛鼓震聲中,「九擊止之,尤不能走,遂殺之。」爾後,黃帝又誅榆罔於阪泉,(今河北省涿鹿縣東南),經過這場大血戰,天下始得大定。
青牛:出名主要是作為老子的坐騎。但是真正的原型是千年木精(土精成形是玉羊)。《嵩高記》《靈異轉》有記載。
3.華夏之後是由神話傳說的。和古時候的神話傳說一樣是依據根據一些民間故事和傳奇人物編載的。比如三國的洛神,南宋濟公,你看的《西遊記》不也是嗎?
4.雙頭佛:無論雙頭佛有多麼希奇,造就這些形象的根本目的,還是為了讓人解除生死困惑,所以白雲守端禪師有詩雲: 突出雙頭卒辨難,曾將一擊碎潼關;
自從天下太平後,流落人間號德山。
❺ 老子化胡成佛到底是什麼意思
老子在道教中是一位非常尊貴的神,被稱為「太上老君」或「道德天尊」,認為他是創立道家思想和哲學的人。
老子姓李名耳,字伯陽,曾經擔任過當時宮廷圖書館管理員,非常博學。看到國家開始衰落,老子就辭去職務去了西方。他經過邊界時,當地的一個官員請求他寫點東西,於是他就寫了關於道德的文章,贈給那位官員。這就是老子留下的名著《道德經》,也是後來道教最重要的經典。傳說老子活了160-200歲。 後來有一種說法,說老子並沒有去世,而是到了印度。根據道教的傳說,他在那裡變成了佛,建立了佛教,並開始對印度人實行教化,這就是所謂的「老子化胡」。其實,從歷史的角度看,這只是道教為了獲得對佛教的優勢而編造的故事。
中國歷史上很多民族(如藏族、蒙古族、納西族)都有自己民族的英雄史詩。《老子化胡經》是一部道教的經典,也是漢民族的英雄史詩,其中記載了早期道士西渡流沙傳播道教的史實,反映了漢民族發端源起之時的精神面貌。
《化胡經》為韻文,讀來朗朗上口,而且通俗易懂,便於在民間傳播流行。經文原文還應配有樂譜,可以配樂吟唱。現在,《化胡經》僅剩下內容很少的部分殘經,樂文也不在了。
「老子化胡為浮圖」是《老子化胡經》最重要、最基本的觀點,也是道教思想的基石。以道經所言,老子即是我,我即是老子,「老子為浮圖」、「老子為釋迦」意思即為「我為浮圖」、「我為釋迦」,這是與道教思想一脈相承的。「三張」早期提出了「我即是道」、「我即是老子」的思想,晚期又提出了「我即是如來」、「我即是釋迦」的思想,為道教增添了新內容。
「老子化胡為釋迦牟尼」表達了早期道士要始終走在時代的前沿、做時代領袖的堅定信念,對中國道教和中國佛教的發展產生了重大深遠的影響。
1987年,陝西扶風法門寺地宮發掘,出土了佛骨舍利多枚,這些舍利明顯不是來源於同一個體,提示歷史上釋迦牟尼佛可能不止一位。這或許可與《老子化胡經》的說法相驗證。
❻ 感覺心情不好,在意別人感受,焦慮,讀什麼經文
你感覺心情不好,而且在意別人的感受,還焦慮,那麼你可以找一個心理咨詢師去聊一聊。這不是通過讀什麼經文就能幫助你解決的人,重要的是改變認知。
❼ 中華上下五千年的楷體
1.
世界古代四大文明古國有(古代中國)
、
(古代埃及)
、
(古代印度)
、
(古代巴比倫)
。
02.
中國古代十大上古傳說有:
盤古開天地、女媧造人、燧人氏鑽木取火、有巢氏築木為巢、神農嘗百草
皇帝戰蚩尤、嫘祖造絲、倉頡造字、
堯舜禪讓、
大禹治水
03.
中國古代傳說中(女媧)創造了人類,被人們尊稱為人類的始祖。
04.
中國古代傳說中(神農氏)嘗出了
365
種草葯,寫成(
《神農本草經》
)
,為天下百姓治病。
05.
中國上古傳說中的蠶神是(嫘祖)
。
06.
中國古代傳說中漢字創造者是(倉頡)
,
(文字)的產生和發展,使我國古代社會過渡到了文明時代。
07.
中國古代傳說中,
(大禹)為了治水,三國家門而不入。
【青銅時代】
08.
青銅器時代經歷了(夏)
、
(商)
、
(西周)時期。
09.
中國最早的王朝是(夏朝)
,是(奴隸)制王朝,第一任國王是(夏啟)
。
10.
中國古代商朝(婦好)是中國歷史和世界歷史上最早的女軍事統帥,也是中國女性的傑出代表。
11.
(紂王)是商朝最後一個國君。
12.
(周成王)和(周康王)統治時期是周朝最為強盛的階段,這個時期享有(
「成康之治」
)的美譽。
13.
烽火戲諸侯的歷史典故是指周朝哪個國君?(周幽王姬宮靺)
。
【春秋戰國】
14.
(春秋戰國)時期是中國由奴隸制向封建制過渡的大變革時期,造就了(春秋五霸)和
(
戰國七雄
)
,
引發了思想界(
「諸子百家爭鳴」
)
,
(井田制)的瓦解標志著奴隸制社會逐步過渡到封建制社會。
15.
管仲和鮑叔牙都是春秋初期(齊)國的賢臣良將。
16.
老馬識途的成語典故講的是春秋時期(齊燕)兩國聯軍攻打山戎部族途中的故事,統帥是(齊桓公)
。
17.
退避三舍成語典故講的是(晉文公重耳)與(楚成王)的故事,古時候一舍等於(三十里)
。
18.
「仁義之師」指的是(宋襄公)帶兵攻打楚國的故事。
19.
成語螳螂捕蟬,
(黃雀在後)
,是發生在春秋時期(吳楚)兩國之爭中的故事。
20.
中國古代「千古復仇第一人」是指吳國的(伍子胥)向(楚平王)復仇的故事。
21.
孫武是(齊)國人,輔佐吳王(闔閭)
。
22.
春秋時期最後一個中原霸主是(越王勾踐)
,他在吳國的歷史典故是(卧薪嘗膽)
。
23.
成語典故「兔死狗烹」講述的是越國(范蠡)進諫越王(勾踐)的故事,意思是「飛鳥打光了,好的
箭就該收藏起來了;兔子打完了,就輪到把獵狗燒來吃了。指(可以共患難,不可以共安樂)
。
」
24.
吳越爭霸之後,社會生產力發展,奴隸起義不斷爆發,中國開始進入(戰國時期)
。
25.
老子是春秋時期(楚國)人,姓(李)
,名(耳)
,字(耳冉)
,著有(
《道德經》
)
,被後世尊為(道家)
學派的創始人和(道教)的始祖。
26.
孔子名(丘)
,字(仲尼)
,春秋時期(魯國)人,傑出的(思想)家和(教育)家。是(儒家)學派
的創始人。
27.
戰國時期神醫(扁鵲)是(齊國)人,是(四診法)的奠基人,意思是指(望、聞、問、切)四種診
斷疾病的方法。
28.
(墨子)是莫家學派的創始人和代表人物,戰國時期(魯國)人。
,主張(非攻,反對戰爭)
。
29.
魯班是戰國時期(楚國)人,名叫(公輸般)
。
30.
戰國時期,晉國
(
豫讓
)
漆身吞炭,秦國(商鞅)變法,魯國(墨子)破雲梯,齊國(孫臏)田忌賽馬,
齊國(顏斤蜀)安步當車,齊國(孫臏)圍魏救趙。
,齊國(孟嘗君)雞鳴狗盜,齊國(平安君田單)
巧布火牛陣。趙國(武安君蘇秦)合縱,秦國(張儀)連橫,趙國(武靈王)胡服騎射趙國(藺相如)
完璧歸趙。
31.
孟子名(軻)
,戰國時期(鄒國)人,老師是孔子的孫子(子思)
。他主張(仁政)
,著書(
《孟子》
)
。
32.
戰國七雄是指(齊、燕、秦、楚、韓、趙、魏)七國。
33.
中國古代輔佐國君處理政務的最高官員,夏商時期稱(巫史)
,西周春秋稱(公卿)
,戰國以後稱(宰
相)
。
34.
戰國時期「將相和」的典故里,
「相」是指趙國的宰相(藺相如)
「將」是指大將軍(廉頗)
。
35.
屈原是(楚懷王)時期(楚國)的大夫,每年的(五月初五)端午節吃粽子就是紀念他。
36.
「戰國四將」是指(白起)
、
(李牧)
、
(廉頗)
、
(王翦)
,為中國歷史上著名的軍事家、統帥。
37.
「毛遂自薦」中的毛遂是戰國時期趙國(平原君)的門客,他們出使楚國,聯楚抗秦。
38.
戰國時期秦國昭襄王派遣(李冰)在岷江上修建都江堰,他被四川人民尊稱為「川祖」
。
39.
戰國時期魏國(信陵君)竊符救趙。
40.
秦穆公重用(百里奚)吞並
20
多個國家,稱霸西戎;秦孝公採用(商鞅)的新法,富強國家;秦惠
文王採納(張儀)的計策,拆散六國的合縱同盟,使他們朝夕侍奉秦國;秦昭襄王得到(范雎)
,
蠶
食諸侯領土,成就帝王大業;秦始皇得(李斯)
,開創秦國霸業。
41.
燕國荊軻刺秦王時,在易水河邊與太子丹離別,荊軻吟唱:
「風蕭蕭兮易水寒,
(壯士一去兮不復還)
。
42
「春秋五霸」是指:
(齊桓公)
、
(晉文公)
、
(楚莊王)
、
(秦穆公)
、
(宋襄公)
。
另一說「五霸」指:
(齊桓公)
、
(晉文公)
、
(楚莊王)
、
(吳王闔閭)
、
(越王勾踐)
。
【統一中國】
43.
中國第一個統一中央集權制的封建王朝是(秦朝)
,創建者是(秦始皇)
,名字叫(嬴政)
。
44.
秦朝廢除了西周以來的(分封)制,推行
(
郡縣
)
制。
45.
秦始皇統一中國後,做了三件規范的事:
①
規定車輛兩輪間的距離為六尺,以方便交通。
②
統一了文字。
③
規定了全國統一的度量衡制。
46
.歷史上著名的刺殺秦王的人物有(荊軻)
、
(張良)
、
(高漸離)
。
47.
日本人尊(徐福)為農耕神、蠶桑神和醫葯神,是他將秦代的文明傳入了日本,促進了日本經濟和文
化的飛躍發展。
48.
秦二世(胡亥)時期,奸臣趙高的成語典故是(
「指鹿為馬」
)
。
49.
秦朝末年最早的農民起義將領是(陳勝)和(吳廣)
。
50.
消滅秦朝後,劉邦在灞上對老百姓約法三章:
第一.殺人要償命。
第二.打傷人要治罪。
第三.偷盜的要判罪。
除了以上三條,其餘秦朝的法律一概廢除。
51.
下面這些典故講的主人公是:
受胯下之辱(韓信)
;指鹿為馬(趙高)
;孺子可教(張良)
;
(蕭何)
月下追韓信;
(韓信)明修棧道,暗度陳倉。
52.
(暗度陳倉)是劉邦與項羽之間一系列戰役的開端。
【大漢雄風】
53.
(漢高祖劉邦)建立了漢王朝,定都(洛陽)
,後遷都(長安)
。
54.
劉邦稱帝後說:
「要說運籌帷幄、決勝千里,我不如(張良)
;要說治理國家、安撫百姓,我不如(蕭
何)
;要說統領大軍、攻城略地,我不如(韓信)
。這三位都是人中豪傑,而我能夠重用他們,所以我
能取得天下。但是項羽只有一個(范增)
,卻還把他拋棄了,所以項羽勢必會被我打敗。
」
55.
西漢時期攻打匈奴的將軍有:
(李廣)
、
(衛青)
、
(霍去病)
。東漢時期有(竇固)
、
(班超)
。
下載文檔到電腦,查找使用更方便
1下載券 1人已下載
下載
還剩23頁未讀,繼續閱讀
!@#$%^&&*()_+.一三五七九貳肆陸扒拾,。青玉案元夕東風夜放花千樹更吹落星如雨寶馬雕車香滿路鳳簫聲動玉壺光轉一夜魚龍舞蛾兒雪柳黃金縷笑語盈盈暗香去眾里尋他千網路暮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
您的評論
240
發布評論
用戶評價
暫無評論
©2016 Bai 使用網路前必讀 | 文庫協議 | 廣告服務 | 企業文庫 | 網站地圖
關閉
您有1份新手禮包尚未領取
3
在手機打開
下載1 下載券
用手機掃此二維碼:×
以下結果由提供:×
網路翻譯
網路詞條:×
網路
分享到:
QQ空間新浪微博人人網微信
評價文檔:
領取
下載券1新版反饋
10萬篇文檔VIP專享免費中!
❽ 道教的生活是什麼樣的需要看哪些書比如:道德經
道教目前主要分為正一派和全真派兩大派。
正一派是由祖天師張道陵所創,祖庭位於現在的江西龍虎山天師府。正一道士主修的是符籙科儀,大家在影視作品中見到的道士畫符,還有高功道士步罡踏斗的齋醮科儀都是屬於正一派。全真派是由祖師王重陽所建,在金庸的武俠小說有描寫全真七子的故事,目前全真派也有很多分支,像龍門派,華山派,武當派等。他們以丹道為主,追求天人合一,長生久視的思想境界。
相較於全真派的十方叢林森嚴戒律,正一派的道士則自由的多,他們可以娶妻生子,也不必像全真必須遵守《重陽立教十五論》的戒律「凡出家先須投庵,身依心安」可以選擇不住觀修行。
道觀里的道士每天清晨一般是五點左右起床,洗漱之去各殿打掃衛生,然後在六點左右開始做早課,唱誦《太上玄門早課經》類似於我們讀書時候的早讀,伴隨著裊裊仙樂,道士們吟唱的早課聲在大殿里回盪,久久不息。
道教有一條禁忌就是戊不朝真,就是在戊日這一天不能燒香、誦經、也不能朝拜和齋醮。所以在戊日這天,道士們就不需做早課了。
早課過後就開始過齋,通俗的講就是去吃早飯,道教的齋飯一般都是清湯寡水的,白水煮麵意味清心寡慾,道士們在飯前和飯後由經師帶頭齊誦供養咒和結齋咒。吃過早飯就開始了一天的值殿生活了,值殿主要是接待香客和對遊客講解道教文化和常識,很多遊客在參觀道觀拜神時都用的雙手合十禮,其實這是錯誤的,道教用的是傳統文化里的拱手禮即抱拳拱手。兩手相抱時左手抱右手,不可以右手抱左手。
❾ 《道德經》第一章第二章第十九章第七十八章第八十章古音怎麼讀
這是我整理的,希望對您有用:
◆◇◆第一章
[原文]
道可道①,非常道②。名可名③,非常名。無名④,萬物之始也;有名⑤,萬物之母也⑥。故恆無欲也⑦,以觀其眇⑧;恆有欲也,以觀其所徼⑨。兩者同出,異名同謂⑩。玄之又玄⑾,眾眇之門⑿。
[譯文]
「道」如果可以用言語來表述,那它就是常「道」(「道」是可以用言語來表述的,它並非一般的「道」);「名」如果可以用文辭去命名,那它就是常「名」(「名」也是可以說明的,它並非普通的「名」)。「無」可以用來表述天地渾沌未開之際的狀況;而「有」,則是宇宙萬物產生之本原的命名。因此,要常從「無」中去觀察領悟「道」的奧妙;要常從「有」中去觀察體會「道」的端倪。無與有這兩者,來源相同而名稱相異,都可以稱之為玄妙、深遠。它不是一般的玄妙、深奧,而是玄妙又玄妙、深遠又深遠,是宇宙天地萬物之奧妙的總門(從「有名」的奧妙到達無形的奧妙,「道」是洞悉一切奧妙變化的門徑)。
◆◇◆第二章
[原文]
天下皆知美之為美,惡已①;皆知善,斯不善矣②。有無之相生也③,難易之相成也,長短之相刑也④,高下之相盈也⑤,音聲之相和也⑥,先後之相隨,恆也。是以聖人居無為之事⑦,行不言之教,萬物作而弗始也⑧,為而弗志也⑨,成功而弗居也。夫唯弗居,是以弗去。
[譯文]
天下人都知道美之所以為美,那是由於有醜陋的存在。都知道善之所以為善,那是因為有惡的存在。所以有和無互相轉化,難和易互相形成,長和短互相顯現,高和下互相充實,音與聲互相諧和,前和後互相接隨——這是永恆的。因此聖人用無為的觀點對待世事,用不言的方式施行教化:聽任萬物自然興起而不為其創始,有所施為,但不加自己的傾向,功成業就而不自居。正由於不居功,就無所謂失去。
◆◇◆第三章
[原文]
不尚賢①,使民不爭;不貴難得之貨②,使民不為盜③;不見可欲④,使民不亂。是以聖人之治也,虛其心⑤,實其腹,弱其志⑥,強其骨,恆使民無知、無欲也。使夫知不敢⑦、弗為而已⑧,則無不治矣⑨。
[譯文]
不推崇有才德的人,導使老百姓不互相爭奪;不珍愛難得的財物,導使老百姓不去偷竊;不顯耀足以引起貪心的事物,導使民心不被迷亂。因此,聖人的治理原則是:排空百姓的心機,填飽百姓的肚腹,減弱百姓的競爭意圖,增強百姓的筋骨體魄,經常使老百姓沒有智巧,沒有慾望。致使那些有才智的人也不敢妄為造事。聖人按照「無為」的原則去做,辦事順應自然,那麼,天下就不會不太平了。
◆◇◆第四章
[原文]
道沖①,而用之有弗盈也②。淵呵③!似萬物之宗④。銼其兌⑤,解其紛⑥,和其光⑦,同其塵⑧。湛呵⑨!似或存⑩。吾不知其誰之子,象帝之先⑾。
[譯文]
大「道」空虛開形,但它的作用又是無窮無盡。深遠啊!它好象萬物的祖宗。消磨它的鋒銳,消除它的紛擾,調和它的光輝,混同於塵垢。隱沒不見啊,又好象實際存在。我不知道它是誰的後代,似乎是天帝的祖先。
◆◇◆第五章
[原文]
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①;聖人不仁,以百姓為芻狗。天地之間,其猶橐龠乎②?虛而不屈③,動而俞出④。多聞數窮⑤,不若守於中⑥。
[譯文]
天地是無所謂仁慈的,它沒有仁愛,對待萬事萬物就像對待芻狗一樣一視同仁,任憑萬物自生自滅。聖人也是沒有仁愛的,也同樣像芻狗那樣對待百姓一視同仁,任憑人們自作自息。天地之間,豈不像個風箱一樣嗎?它空虛而不枯竭,越鼓動風就越多,生生不息。政令繁多反而更加使人困惑,更行不通,不如保持虛靜。
◆◇◆第六章
[原文]
穀神不死①,是謂玄牝②。玄牝之門③,是謂天地之根。綿綿呵④!其若存⑤!用之不堇⑥。
[譯文]
生養天地萬物的道(穀神)是永恆長存的,這叫做玄妙的母性。玄妙母體的生育之產門,這就是天地的根本。連綿不絕啊!它就是這樣不斷的永存,作用是無窮無盡的。
◆◇◆第七章
[原文]
天長,地久①。天地之所以能長且久者,以其不自生也②,故能長生。是以聖人後其身而身先③,外其身而身存④,非以其無私邪⑤?故能成其私。
[譯文]
天長地久,天地所以能長久存在,是因為它們不為了自己的生存而自然地運行著,所以能夠長久生存。因此,有道的聖人遇事謙退無爭,反而能在眾人之中領先;將自己置於度外,反而能保全自身生存。這不正是因為他無私嗎?所以能成就他的自身。
◆◇◆第八章
[原文]
上善若水①。水善利萬物而不爭,處眾人之所惡②,故幾於道③。居,善地;心,善淵④;與,善仁⑤;言,善信;政,善治⑥;事,善能;動,善時⑦。夫唯不爭,故無尤⑧。
[譯文]
最善的人好像水一樣。水善於滋潤萬物而不與萬物相爭,停留在眾人都不喜歡的地方,所以最接近於「道」。最善的人,居處最善於選擇地方,心胸善於保持沉靜而深不可測,待人善於真誠、友愛和無私,說話善於格守信用,為政善於精簡處理,能把國家治理好,處事能夠善於發揮所長,行動善於把握時機。最善的人所作所為正因為有不爭的美德,所以沒有過失,也就沒有怨咎。
◆◇◆第九章
[原文]
持而盈之①,不如其已②;揣而銳之③,不可長保④。金玉滿堂,莫之能守;富貴而驕,自遺其咎⑤。功成身退⑥,天之道也⑦。
[譯文]
執持盈滿,不如適時停止;顯露鋒芒,銳勢難以保持長久。金玉滿堂,無法守藏;如果富貴到了驕橫的程度,那是自己留下了禍根。一件事情做的圓滿了,就要含藏收斂,這是符合自然規律的道理。
◆◇◆第十章
[原文]
載營魄抱一①,能無離乎?專氣致柔②,能如嬰兒乎③?滌除玄鑒④,能無疵乎?愛民治國,能無為乎⑤?天門開闔⑥,能為雌乎⑦?明白四達,能無知乎⑧?生之畜之⑨,生而不有,為而不恃,長而不宰,是謂玄德⑩。
[譯文]
精神和形體合一,能不分離嗎?聚結精氣以致柔和溫順,能像嬰兒的無欲狀態嗎?清除雜念而深入觀察心靈,能沒有瑕疵嗎?愛民治國能遵行自然無為的規律嗎?感官與外界的對立變化相接觸,能寧靜吧?明白四達,能不用心機嗎?讓萬事萬物生長繁殖,產生萬物、養育萬物而不佔為己有,作萬物之長而不主宰他們,這就叫做「玄德」。
◆◇◆第十一章
[原文]
三十輻①共一轂②,當其無,有車之用③。埏埴以為器④,當其無,有器之用。鑿戶牖以為室⑤,當其無,有室之用。故有之以為利,無之以為用⑥。
[譯文]
三十根輻條匯集到一根轂中的孔洞當中,有了車轂中空的地方,才有車的作用。揉和陶土做成器皿,有了器具中空的地方,才有器皿的作用。開鑿門窗建造房屋,有了門窗四壁內的空虛部分,才有房屋的作用。所以,「有」給人便利,「無」發揮了它的作用。
◆◇◆第十二章
[原文]
五色①令人目盲②;五音③令人耳聾④;五味⑤令人口爽⑥;馳騁⑦畋獵⑧,令人心發狂⑨;難得之貨,令人行妨⑩;是以聖人為腹不為目⑾,故去彼取此⑿。
[譯文]
繽紛的色彩,使人眼花繚亂;嘈雜的音調,使人聽覺失靈;豐盛的食物,使人舌不知味;縱情狩獵,使人心情放盪發狂;稀有的物品,使人行為不軌。因此,聖人但求吃飽肚子而不追逐聲色之娛,所以摒棄物慾的誘惑而保持安定知足的生活方式。
◆◇◆第十三章
[原文]
寵辱若驚①,貴大患若身②。何謂寵辱若驚?寵為下③,得之若驚,失之若驚,是謂寵辱若驚。何謂貴大患若身?吾所以有大患者,為吾有身,及吾無身,吾有何患④?故貴以身為天下,若可寄天下;愛以身為天下,若可托天下⑤。
[譯文]
受到寵愛和受到侮辱都好像受到驚恐,把榮辱這樣的大患看得與自身生命一樣珍貴。什麼叫做得寵和受辱都感到驚慌失措?得寵是卑下的,得到寵愛感到格外驚喜,失去寵愛則令人驚慌不安。這就叫做得寵和受辱都感到驚恐。什麼叫做重視大患像重視自身生命一樣?我之所以有大患,是因為我有身體;如果我沒有身體,我還會有什麼禍患呢?所以,珍貴自己的身體是為了治理天下,天下就可以託付他;愛惜自己的身體是為了治理天下,天下就可以依靠他了。
◆◇◆第十四章
[原文]
視而不見,名曰夷①;聽之不聞,名曰希②;搏之不得,名曰微③。此三者不可致詰④,故混而為一⑤。其上不徼⑥,其下不昧⑦,繩繩兮⑧不可名,復歸於無物⑨。是謂無狀之狀,無物之象,是謂惚恍⑩。迎之不見其首,隨之不見其後。執古之道,以御今之有⑾。能知古始,是謂道紀⑿。
[譯文]
看它看不見,把它叫做「夷」;聽它聽不到,把它叫做「希」;摸它摸不到,把它叫做「微」。這三者的形狀無從追究,它們原本就渾然而為一。它的上面既不顯得光明亮堂;它的下面也不顯得陰暗晦澀,無頭無緒、延綿不絕卻又不可稱名,一切運動都又回復到無形無象的狀態。這就是沒有形狀的形狀,不見物體的形象,這就是「惚恍」。迎著它,看不見它的前頭,跟著它,也看不見它的後頭。把握著早已存在的「道」,來駕馭現實存在的具體事物。能認識、了解宇宙的初始,這就叫做認識「道」的規律。
◆◇◆第十五章
[原文]
古之善為道者①,微妙玄通,深不可識。夫不唯不可識,故強為之容②;豫兮③若冬涉川④;猶兮⑤若畏四鄰⑥;儼兮⑦其若客⑧;渙兮其若凌釋⑨;敦兮其若朴⑩;曠兮其若谷⑾;混兮其若濁⑿;孰能濁⒀以靜之徐清?孰能安⒁以靜之徐生?保此道者,不欲盈⒂。夫唯不盈,故能蔽而新成⒃。
[譯文]
古時候善於行道的人,微妙通達,深刻玄遠,不是一般人可以理解的。正因為不能認識他,所以只能勉強地形容他說:他小心謹慎啊,好像冬天踩著水過河;他警覺戒備啊,好像防備著鄰國的進攻;他恭敬鄭重啊,好像要去赴宴做客;他行動灑脫啊,好像冰塊緩緩消融;他純樸厚道啊,好像沒有經過加工的原料;他曠遠豁達啊,好像深幽的山谷;他渾厚寬容,好像不清的濁水。誰能使渾濁安靜下來,慢慢澄清?誰能使安靜變動起來,慢慢顯出生機?保持這個「道」的人不會自滿。正因為他從不自滿,所以能夠去故更新。
◆◇◆第十六章
[原文]
致虛極,守靜篤①;萬物並作②,吾以觀復③。夫物芸芸④,各復歸其根。歸根⑤曰靜,靜曰⑥復命⑦。復命曰常⑧,知常曰明⑨。不知常,妄作凶。知常容⑩,容乃公,公乃全⑾,全乃天⑿,天乃道,道乃久,沒身不殆。
[譯文]
盡力使心靈的虛寂達到極點,使生活清靜堅守不變。萬物都一齊蓬勃生長,我從而考察其往復的道理。那萬物紛紛芸芸,各自返回它的本根。返回到它的本根就叫做清靜,清靜就叫做復歸於生命。復歸於生命就叫自然,認識了自然規律就叫做聰明,不認識自然規律的輕妄舉止,往往會出亂子和災凶。認識自然規律的人是無所不包的,無所不包就會坦然公正,公正就能周全,周全才能符合自然的「道」,符合自然的道才能長久,終身不會遭到危險。
◆◇◆第十七章
[原文]
太上①,不知有之②;其次,親而譽之;其次,畏之;其次,侮之。信不足焉,有不信焉。悠兮③,其貴言④。功成事遂,百姓皆謂「我自然」⑤。
[譯文]
最好的統治者,人民並不知道他的存在;其次的統治者,人民親近他並且稱贊他;再次的統治者,人民畏懼他;更次的統治者,人民輕蔑他。統治者的誠信不足,人民才不相信他,最好的統治者是多麼悠閑。他很少發號施令,事情辦成功了,老百姓說「我們本來就是這樣的。」
◆◇◆第十八章
[原文]
大道廢①,有仁義;智慧出②,有大偽;六親不和③,有孝慈④;國家昏亂,有忠臣。
[譯文]
大道被廢棄了,才有提倡仁義的需要;聰明智巧的現象出現了,偽詐才盛行一時;家庭出現了糾紛,才能顯示出孝與慈;國家陷於混亂,才能見出忠臣。
◆◇◆第十九章
[原文]
絕聖棄智①,民利百倍;絕仁棄義,民復孝慈;絕巧棄利,盜賊無有。此三者②以為文③不足,故令有所屬④;見素抱朴⑤,少私寡慾;絕學無憂⑥。
[譯文]
拋棄聰明智巧,人民可以得到百倍的好處;拋棄仁義,人民可以恢復孝慈的天性;拋棄巧詐和貨利,盜賊也就沒有了。聖智、仁義、巧利這三者全是巧飾,作為治理社會病態的法則是不夠的,所以要使人們的思想認識有所歸屬,保持純潔朴實的本性,減少私慾雜念,拋棄聖智禮法的浮文,才能免於憂患。
◆◇◆第二十章
【原文】
絕學,無憂。唯之與阿,相去幾何。善之與惡,相去若何。人之所畏,不可不畏。荒兮其未央哉!眾人熙熙,如享太牢,如春登台。我獨怕兮其未兆,如嬰兒之未孩。乘乘兮若無所歸。眾人皆有餘,而我獨若遺。我愚人之心也哉,沌沌兮。俗人昭昭,我獨若昏。俗人察察,我獨悶悶。忽兮若海,漂兮若無所止。眾人皆有以,而我獨頑,似鄙。我獨異於人,而貴食母。
【俗譯】
斷絕智巧的心思,反而使人沒有分別計較的憂愁。則可以免除世俗之憂,也就是與世俗的「憂」隔絕開來。應諾和呵斥,相距有多遠?美好和丑惡,又相差多少?人們所畏懼的,不能不畏懼。這風氣從遠古以來就是如此,好像沒有盡頭的樣子。眾人都熙熙攘攘、興高采烈,如同去參加盛大的宴席,如同春天裡登台眺望美景。而我卻獨自淡泊寧靜,無動於衷。混混沌沌啊,如同嬰兒還不會發出嘻笑聲。疲倦閑散啊,好像浪子還沒有歸宿。眾人都有所剩餘,而我卻像什麼也不足。我真是只有一顆愚人的心啊!眾人光輝自炫,唯獨我迷迷糊糊;眾人都那麼嚴厲苛刻,唯獨我這樣淳厚寬宏。恍惚啊,像大海洶涌;恍惚啊,像飄泊無處停留。世人都精明靈巧有本領,唯獨我愚昧而笨拙。我唯獨與人不同的,關鍵在於得到了「道」。
[原文]
孔①德②之容③,惟道是從。道之為物,惟恍惟惚④。惚兮恍兮,其中有象⑤;恍兮惚兮,其中有物;窈兮冥兮⑥,其中有精⑦,其精甚真⑧,其中有信⑨,自今及古⑩,其名不去,以閱眾甫⑾。吾何以知眾甫之狀哉?以此⑿。
[譯文]
大德的形態,是由道所決定的。「道」這個東西,沒有清楚的固定實體。它是那樣的恍恍惚惚啊,其中卻有形象。它是那樣的恍恍惚惚啊,其中卻有實物。它是那樣的深遠暗昧啊,其中卻有精質;這精質是最真實的,這精質是可以信驗的。從當今上溯到古代,它的名字永遠不能廢除,依據它,才能觀察萬物的初始。我怎麼才能知道萬事萬物開始的情況呢?是從「道」認識的。
◆◇◆第二十二章
[原文]
曲則全,枉①則直,窪則盈,敝②則新,少則得,多則惑。是以聖人抱一③為天下式④。不自見⑤,故明⑥;不自是,故彰,不自伐⑦,故有功;不自矜,故長。夫唯不爭,故天下莫能與之爭。古之所謂"曲則全"者,豈虛言哉?誠全而歸之。
[譯文]
委曲便會保全,屈枉便會直伸;低窪便會充盈,陳舊便會更新;少取便會獲得,貪多便會迷惑。所以有道的人堅守這一原則作為天下事理的範式,不自我表揚,反能顯明;不自以為是,反能是非彰明;不自己誇耀,反能得有功勞;不自我矜持,所以才能長久。正因為不與人爭,所以遍天下沒有人能與他爭。古時所謂「委曲便會保全」的話,怎麼會是空話呢?它實實在在能夠達到。
◆◇◆第二十三章
[原文]
希言自然①。故飄風②不終朝,驟雨③不終日,孰為此者?天地。天地尚不能久,而況於人乎?故從事於道者同於道④;德者同於德;失者同於失⑤。同於道者,道亦樂得之;同於德者,德亦樂得之;同於失者,失亦樂得之。信不足焉,有不信焉!
[譯文]
不言政令不擾民是合乎於自然的。狂風刮不了一個早晨,暴雨下不了一整天。誰使它這樣的呢?天地。天地的狂暴尚且不能長久,更何況是人呢?所以,從事於道的就同於道,從事於德的就同於德,從事於失的人就同於失。同於道的人,道也樂於得到他;同於德的人,德也樂於得到他;同於失的人,失也樂於得到他。統治者的誠信不足,就會有人不信任。
◆◇◆第二十四章
[原文]
企①者不立,跨②者不行;自見者不明;自是者不彰;自伐者無功;自矜者不長。其在道也,曰餘食贅形③。物或惡之,故有道者不處。
[譯文]
踮起腳跟想要站得高,反而站立不住;邁起大步想要前進得快,反而不能遠行。自逞已見的反而得不到彰明;自以為是的反而得不到顯昭;自我誇耀的建立不起功勛;自高自大的不能做眾人之長。從道的角度看,以上這些急躁炫耀的行為,只能說是剩飯贅瘤。因為它們是令人厭惡的東西,所以有道的人決不這樣做。
◆◇◆第二十五章
[原文]
有物混成①,先天地生。寂兮寥兮②,獨立而不改③,周行而不殆④,可以為天地母⑤。吾不知其名,強字之曰:道⑥,強為之名曰:大⑦。大曰逝⑧,逝曰遠,遠曰反⑨。故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⑩。域中⑾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⑿。
[譯文]
有一個東西混然而成,在天地形成以前就已經存在。聽不到它的聲音也看不見它的形體,寂靜而空虛,不依靠任何外力而獨立長存永不停息,循環運行而永不衰竭,可以作為萬物的根本。我不知道它的名字,所以勉強把它叫做「道」,再勉強給它起個名字叫做「大」。它廣大無邊而運行不息,運行不息而伸展遙遠,伸展遙遠而又返回本原。所以說道大、天大、地大、人也大。宇宙間有四大,而人居其中之一。人取法地,地取法天,天取法「道」,而道純任自然
❿ 老子"化胡為佛"是什麼事
老子化胡
老子在道教中是一位非常尊貴的神,被稱為「太上老君」或「道德天尊」,認為他是創立道家思想和哲學的人。
老子姓李名耳,字伯陽,曾經擔任過當時宮廷圖書館管理員,非常博學。看到國家開始衰落,老子就辭去職務去了西方。他經過邊界時,當地的一個官員請求他寫點東西,於是他就寫了關於道德的文章,贈給那位官員。這就是老子留下的名著《道德經》,也是後來道教最重要的經典。傳說老子活了160-200歲。 後來有一種說法,說老子並沒有去世,而是到了印度。根據道教的傳說,他在那裡變成了佛,建立了佛教,並開始對印度人實行教化,這就是所謂的「老子化胡」。其實,從歷史的角度看,這只是道教為了獲得對佛教的優勢而編造的故事。
http://www.chinaculture.org/gb/cn_zgwh/2004-06/28/content_52778.htm
中國歷史上很多民族(如藏族、蒙古族、納西族)都有自己民族的英雄史詩。《老子化胡經》是一部道教的經典,也是漢民族的英雄史詩,其中記載了早期道士西渡流沙傳播道教的史實,反映了漢民族發端源起之時的精神面貌。
《化胡經》為韻文,讀來朗朗上口,而且通俗易懂,便於在民間傳播流行。經文原文還應配有樂譜,可以配樂吟唱。現在,《化胡經》僅剩下內容很少的部分殘經,樂文也不在了。
「老子化胡為浮圖」是《老子化胡經》最重要、最基本的觀點,也是道教思想的基石。以道經所言,老子即是我,我即是老子,「老子為浮圖」、「老子為釋迦」意思即為「我為浮圖」、「我為釋迦」,這是與道教思想一脈相承的。「三張」早期提出了「我即是道」、「我即是老子」的思想,晚期又提出了「我即是如來」、「我即是釋迦」的思想,為道教增添了新內容。
「老子化胡為釋迦牟尼」表達了早期道士要始終走在時代的前沿、做時代領袖的堅定信念,對中國道教和中國佛教的發展產生了重大深遠的影響。
1987年,陝西扶風法門寺地宮發掘,出土了佛骨舍利多枚,這些舍利明顯不是來源於同一個體,提示歷史上釋迦牟尼佛可能不止一位。這或許可與《老子化胡經》的說法相驗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