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經寺廟
⑴ 老子故里的鹿邑太清宮有怎樣的歷史淵源
河南省鹿邑太清宮位於鹿邑縣城向東,被譽為老子故里,它和老君台一起構成了鹿邑老子文化的主要內容。
據史志記載,165年,漢桓帝劉志派遣中常侍管霸來鹿邑建造了寺廟,名為老子廟。
620年,李淵為了方便自己對天下的統治,抬高自己家族的地位,就按照積善行的建議,把老子認為自己的祖宗,在老子廟的基礎上進行了擴建,據記載,當時的老子廟規模就如同王宮一樣,是李家的皇室家廟。
666年,唐高宗李治追封老子為「太上玄元皇帝」,並且重新建造了「紫極宮」和「太清樓」,將廟名改為「玄元廟」。
到唐玄宗李隆基時期,太清宮的規模達到了鼎盛時期,佔地近60萬平方米。廟內的建築排列井然有序,太清宮被稱為前宮,祭祀老子,洞霄宮稱為後宮,供奉著老子的母親。
自從建廟以後,歷朝歷代都在太清宮立有碑刻,保留下來有20通。其中最突出的就是「唐開元神武皇帝道德經注碑」和元「太清宮執照碑」「唐開元神武皇帝道德經注碑」所刻的碑文是唐玄宗對道德經的釋文,位於主殿太極殿的東側,碑高約4米,寬1米,厚0.5米,此碑刻距今大概已經有將近1300年的歷史了。碑身四面刻有1122個隸書字體,是唐玄宗對於《道德經》的注釋文。石碑左右兩側為文人的題詠。
元朝著名道士邱處機被元朝皇帝尊稱為國師,因為受邱處機地影響,元朝皇帝對漢文化特別是老子的道家思想十分尊崇,元朝皇帝統一中原不久,就下了兩道聖旨對道家思想地發祥地鹿邑太清宮進行保護。
鑲嵌在太極殿正牆西側的這塊石碑是元朝於1260年頒布的太清宮執照碑。該碑高0.6米,寬0.9米,碑文為楷書,滿行13字。
碑文內容包括4個方面:一是中央政府頒給的;二是規定了太清宮所屬界地的大小,即「每一面寬10里,四面計40里」,也就是說太極殿周圍25平方千米的土地都屬太清宮宮觀所有;三是規定了這25平方千米內的所有田地、園果樹木盡歸太清宮宮觀所有,諸人不得爭執;四是說明南北宮,也就是太清宮和洞霄宮以會仙橋為界。
在老子生地的鹿邑太清宮,有許多的碑刻,雖然這塊碑不大,但價值很高,它以皇帝詔令的形式規定了太清官的大小及上面土地園木果樹的不可侵犯性。
太清宮太極殿前的兩株古柏,就是聞名遐邇的丹桂古柏。傳說是老子親手種下的,已經有2500多年歷史了。由於是老子親手種,再加上是李氏唐王朝的祖先,所以很多文人墨客在游覽過太清宮後,都會對這古樹進行記述。唐玄宗為此專門下詔:
瑞木表靈,奇文自現。用彰大慶,以福洪圖。配五德於易經,迎萬葉於休運。宣城告謝,仍付史官。其檜片藏於內庫,兼賜諸王宰輔及道眾。
這兩棵古柏,雖然一樣高,但是西面一株枝繁葉茂,若虯龍盤旋,雖然看起來乾瘦,但是卻仍然有新的枝芽萌發。為什麼會這么乾瘦呢?
據說在唐朝統一天下之後,李世民曾經派遣麾下的大將尉遲敬德前往拜祭,尉遲敬德下馬後就直接去殿內進香了,他的衛兵把馬拴到了這棵柏樹上,馬餓了,就把樹皮給啃掉了,但是這棵古柏卻並沒有死,依然生機盎然,而沒有被啃的那一棵,很明顯的要粗壯很多,兩棵樹東西交相輝映,引來眾人一陣陣圍觀,是太清宮最重要的一處景觀。
老子所創辦的道教講求陰陽,而這個院子中的氣場很重,就連這兩株古柏也受到了一定的影響。很多年前,曾經有人用鐵鋸鋸掉了樹上的一根枝丫做小板凳,可是他發現,這棵樹的年輪極像八卦圖中的陰陽魚。
這個人非常訝異,覺得觸動了神物,於是趕緊跑到老君像前拜祭。這兩棵一大一小的古柏正體現了老子的對立統一思想。
鐵柱俗稱趕山鞭,一根在太清宮,還有一根在紀念老子遺跡的老君台上,是紀念老子之物。據記載,老子主要負責周朝的守藏室之史,按照規矩,大臣們上殿議事的時候,必須站著,但是老子記錄天子言行的時候,既要站立,還要寫字,真的是太累了。
於是周天子下令在朝堂內建造了一個鐵柱子,讓老子倚在上面寫字,不僅減輕老子的勞苦,還彰顯了對史官的尊重。
當然,也包含了蒼天厚土,定於一柱的意思,到了後來,凡是國內外供奉老子的宮觀都有這樣一根鐵柱,逐漸成為了紀念老子的標志。
望月井也是太清宮內的一個標志性建築,每到農歷八月十五這天,天空中圓圓的月亮總是能夠投影到望月井的正中央,正應了「天上月是水中月」的古詩意境。
而周圍的許多水井,哪怕是相鄰的水井,也從來沒有出現過這樣的奇觀,不明所以的百姓們都認為這是老君爺顯靈了,所以就更加虔誠地拜祭。
鹿邑太清宮前的石牌坊
⑵ 中國哪個寺廟同時供奉著孔子,老子和釋迦摩尼
三教寺,確實有這個寺廟的存在,不過中國很少,山東省有一座,在山東浮來山定林寺的後院處,寺內同是供奉孔子,老子和佛祖。這種寺廟全國也沒有幾家,所以知道的人比較少,上次去玩的時候有幸遇到並參觀才知道的!!!
⑶ 寺廟和道觀有什麽區別
寺廟和道觀屬於不同的宗教,寺廟是佛教建築,而道觀是道士修煉的地方。
和尚是佛教之人當然不能進去道教的道觀。
寺端和道觀的區別主要有:
1、寺廟是佛家修行的地方,是寺和廟的通稱,而道觀是道士修煉的地方,道教宮廟稱「觀」或者"廟"或者"宮",而不稱"寺"。
2、漢傳佛教的寺廟均是中式建築風格,藏傳佛教的寺廟以中式建築風格為主。中國寺廟建築則恰好相反,它有意將內外空間模糊化,講究室內室外空間的相互轉化。
而道觀的建築原則與平面布局也都同於宮殿建築,只是規模較小,並且在裝飾及室內擺設上帶有各自的宗教色彩。觀內建有對稱的鍾樓和鼓樓。
3、寺廟,包括祠堂皆是敬順仰止之地,得妙法真如之地,當頂禮。寺廟庄嚴,神聖不可侵犯,寸土之間,可隨順而不可隨意更改,敬順即得妙法。
壇廟建築是中國祭祀天地日月山川祖先社稷的建築,有天壇、地壇、日壇、月壇、文廟(如孔廟)、武廟(如關帝廟)、泰山岱嶽廟、嵩山嵩岳廟、太廟(皇帝祖廟),各地還有祭社(土地)稷(農神)的廟,都充分體現了中華傳統民族文化的特點。
道教重視天文學,主要原因是受先秦道家遺風之影響,對天體極為崇拜與敬畏;同時,道教從道家「天人合一」、「身國同治」的思維模式出發,認為了解天象有助於求道證道,得道成仙。
道家出於對科學的探索與星占的宗教政治訴求和延年益壽需要,仰觀天文、俯察地理,從而形成了夜觀星象的傳統。所以稱為」觀「,取觀星望月之意,所以常建於山頂。
(3)道德經寺廟擴展閱讀:
道教的宮觀有兩種性質:一是子孫廟,二是叢林廟。
子孫廟由師徒之間代代相傳,廟產可以繼承,有專屬的門派。其他門派的道友可以暫時居住,且不能插手廟務。一般新出家的弟子都在子孫廟。
叢林廟不允許收徒,廟產不能繼承,屬於天下所有道眾共同所有。叢林廟一般不分門派,凡是道教的法裔弟子(赤腳、民間道士除外)都有權利居住、管理廟務。一般,無論年齡、性別、出家時間,凡是可以居住在裡面的道人,都有權被選舉為最高領導人。
長期在叢林廟居住的道人叫常住道人,一般給安排有職務,為其他道人服務。叢林廟分工明確,俗稱「三都五主十八頭」,分管講經、化緣、安全、齋醮、人員安置、自養、做飯等等事宜。一般,新出家的弟子先在子孫廟學習這些知識,三年後得到冠巾,經師父允許後,才可以去叢林廟掛單居住,深入學習。學習後,再歸來。
另外,門派不是以出家在哪個廟決定的。而是由度師的法裔決定的,度師根據派系授予派名。而後,無論去哪裡,都是這個派,也可以住子孫廟,也可以住叢林廟,只要適合。一般,新出家所居住的廟就是自己度師的廟,但是不是絕對,是通常而言。
有了度師以後,遇到更好的道士,可以再拜「先生」,法裔就不需要改了。黃帝學道,曾拜了七十二個「先生」。度師只有一個,但先生可以越多越好。因為表示你勤奮、好學。道教的宮觀有兩種性質:一是子孫廟,二是叢林廟。
⑷ 關於寺廟禪意的詩詞有哪些
1、江南春——杜牧唐
千里鶯啼綠映紅,水村山郭酒旗風。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樓台煙雨中。
譯文
千里江南,到處鶯歌燕舞,桃紅柳綠,一派春意盎然的景象,在臨水的村莊,依山的城郭,到處都有迎風招展的酒旗。昔日南朝到處是香煙繚繞的深邃的寺廟,如今這些亭台樓閣都滄桑矗立在朦朧的煙雨之中。
2、謁老君廟——李白唐
先君懷聖德,靈廟肅神心。
草合人蹤斷,塵濃鳥跡深。
流沙丹灶滅,關路紫煙沉。
獨傷千載後,空餘松柏林。
譯文
老祖宗李耳心懷慈悲,憐憫百姓,留下一部《道德經》。如今,當我步入他的寺廟時,不禁心神肅靜。這廟已經很久沒有人來過了,荒草茂盛幾乎把路掩蓋,台階上落下的灰塵很厚,所以,鳥爪子的印跡深深。
老子出函谷關就到流沙國去了,所以,丹爐的香火無人傳承,出關的道路上紫煙迷茫,哪裡還有他的行蹤?你走後一千年,我獨自面對著這清冷的寺廟,蕭瑟的松柏林,怎麼不叫人心痛萬分?
3、題破山寺後禪院——唐常建
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
竹徑通幽處,禪房花木深。
山光悅鳥性,潭影空人心。
萬籟此都寂,但余鍾磬音。
譯文
大清早我走進這古老寺院,旭日初升映照著山上樹林。竹林掩映小路通向幽深處,禪房前後花木繁茂又繽紛。山光明媚使飛鳥更加歡悅,潭水清澈也令人爽神凈心。此時此刻萬物都沉默靜寂,只留下了敲鍾擊磬的聲音。
4、楓橋夜泊——張繼唐
月落烏啼霜滿天,江楓漁火對愁眠。
姑蘇郊外寒山寺,夜半鍾聲到客船。
譯文
月亮已落下烏鴉啼叫寒氣滿天,江邊楓樹與船上漁火,難抵我獨自傍愁而眠。姑蘇城外那寒山古寺,半夜裡敲響的鍾聲傳到了我乘坐的客船。
5、過香積寺——王維唐
不知香積寺,數里入雲峰。
古木無人徑,深山何處鍾。
泉聲咽危石,日色冷青松。
傍晚空潭曲,安禪制毒龍。
譯文
不知道香積寺在什麼地方,攀登好幾里誤入雲擁群峰。古木參天卻沒有人行路徑,深山裡何處傳來古寺鳴鍾。山中泉水撞危石響聲幽咽,松林里日光照射也顯寒冷。黃昏時來到空潭隱蔽之地,安然地修禪抑制心中毒龍。
⑸ 老子廟的老子廟興衰
據《後漢書》和《鹿邑縣志》記載,老子廟建於東漢延熹八年(165年)。當時漢桓帝兩次派大臣到渦陽朝拜老子建老子祠,並立老子祠碑。
酈道元《水經注》載:渦水又北,適老子廟東,廟前有二碑,在南門外,漢桓帝遣中官管霸祠老子,命陳相邊韶撰文。碑北有雙石闕,甚整肅是也。此後,唐、宋、元、明、清等歷朝歷代典籍中都有皇帝親謁或派大臣拜謁的記載。特別是唐朝帝王,對老子更是尊崇有加,自稱是老子後裔,尊老子為聖祖,以老子廟為家廟。唐高祖李淵在武德三年(620年)封老子為始祖,大興土木建造宮闕殿字如帝者居。高宗李治於乾封元年(666年)幸老君廟,追封老子為太上玄元皇帝,創建祠堂,稱紫極宮。武後武則天於光宅元年(684年)追封李母為先天太後,擴建李母廟為洞霄宮,俗稱後宮,其規模相當宏大。唐玄宗李隆基曾兩度親渴老子廟,於開元十三年(725年)加封老子為高上大道,金闕天皇大帝,親為《道德經》作注,御筆全文鎊立《道德經注》碑一通。天寶二年(743年)李隆基下詔改紫極宮為太清宮。相傳,當時前宮祭祀老子,後宮祭祀李母。兩宮相距一里,中間隔有一河,曰清靜河,河上有橋,橋曰會仙橋。前宮住道士,後宮住道姑。兩宮相商事宜,則以雲牌傳示,不允私自來往,其規矩之嚴猶如皇宮。前宮午門聳立,御道直坦,院內以太極殿為中心,周圍有七元殿、五嶽殿、南斗殿、虛無殿、清靜閣,將太極殿環抱其中。唐王室將太清宮奉為家廟,所以其建築風格頗類長安王宮。佔地八頃七十二畝,周圍四十里,樓台殿閣六百餘間,其氣勢宏偉壯觀,建造精緻華麗,金碧輝煌。
到了宋末,靖康之亂給老子廟(太清宮)帶來了滅頂之災,很多建築都毀於兵火。到了金代得以重修,但己元氣大傷。元朝統一後,重視道教,朝廷頒布保護老子廟(太清宮)的令旨,明確規定太清宮、洞霄宮屬國家保護,規定在太清宮方圓四十里內的土地、樹木及一切財產屬太清宮所有。元代末年,太清宮一帶屢患水災,大部分建築被毀。直至清康熙年間,才在原址上重建太極殿,但規模已遠不如昔日。
⑹ 老子的故居在哪裡最早的老子廟在哪
老子,姓李,名耳,字伯陽,謚曰聃,楚國苦縣(今鹿邑縣)人。約生活於公元前571年至公元前471年之 間,曾做過周朝的守藏史。晚年在陳國居住,後出關赴秦講學,不知所蹤。
老子遺留下來的著作,僅有《五千文》即《老子》,也叫《道德經》。它是老子用韻文寫成的一部哲學著作。它是道家的主要經典,也是研究老子哲學思想的直接材料。《老子》被俄、日、德、英等國視為古代哲學中的奇葩而翻譯出版,深受各國讀者喜愛。
一、老子和《老子道德經》
老子是我國古代的哲學家。他是道家學派的創始人,是中國,也是全世界最早具有樸素辯證法思想的偉大哲學家。
老子的平生事跡,很不清楚。司馬遷在《史記》一書里,給他寫了一個傳記,但是寫得很簡單。我們只知道他姓李,名耳,字聃。他是楚國苦縣人(今河南省鹿邑縣)。也有人說他是陳國相人。苦縣和相是一個地方,原來屬於陳國,後來楚國出兵滅陳,就成為楚國的地方了。後來的人都稱他為老子。"老"是年高德重的意思,"子"在古代是對男子的美稱,大概凡是有學問有德行的人,都可以得到這個稱號。
老子做過周朝的史官。後來因為周朝衰亡,老子西出函谷關,不知所終。相傳老子出關時,騎著青牛,到了我國西北沙漠以西的地方。
老子經過函谷關的時候,關令尹喜知道他將隱去,請老子著書。於是老子寫下了五千字,這就是他唯一的著作《老子》。
老子的生卒年代,已經不知道了。歷史學者們作過許多的研究,也有過不少爭論,但是老子究竟是什麼時候的人,直到現在還沒有一致的看法。相傳孔子曾經向老子請教過學問,因此有人估計,老子的年歲應當長於孔子。孔子生在周靈王二十一年(公元前551年),老子大約生在周靈王初年(公元前570年左右)。但是也有一些學者認為,孔子向老子請教學問在的傳說是不可靠的。根據老子的思想學說來看,老子比孔子晚,大約是戰國時代的人。
老子的思想主張,大都保存在他的著作《老子》這本書里。《老子》共八十一章,分上下兩篇,一共只有五千多字。後來的人又稱它為《老子道德經》,因為這本書所講的是道與德的問題。另外又有稱它為"道德經五千言"、"老子五千文"的。
《老子》這本書,後人作了許多註解。最通行的有漢河上公注,魏王弼注和清魏源的《老子本義》。
由於老子的生平歷史我們知道的太少了,《老子》這本書是老子親手所著的呢,還是老子其人和《老子》一書的關系並不很密切?在這個問題上也有爭論。目前學術界還沒有取得完全一致的意見。但是,較多的人比較傾向於這樣的說法:老子是孔子以前的人,現在我們所見到的《老子》一書,並不是老子親手所著,其中的主要思想卻是屬於老子的。它的成書時間不會晚於戰國中期。
我們知道,先秦的典籍很少是由一個人執筆寫成的,而是由各學派的人不斷地補充、發展,經過很多年代才成為一本固定的書。例如《易經》這部書,從它的形成到寫成今天的《易經》的樣子,至少經過了五百年,甚至更長的時間。
《老子》這本書,文詞很簡短,比較艱深難懂。它雖然經過後人的增訂補充,但是其中的主要思想仍然是老子的創見。現在我們就通過《老子》這本書,來了解老子的哲學、政治思想和他在中國歷史上的地位和影響。
二、對天帝的否認,"道"的思想
老子是古代中國較早否認天帝的哲學家。
古代的中國人,以為宇宙間的事物都有神在統治著。最高的神就是天,或者稱為天帝。天帝是有意志的,它有知識,能喜能怒。當它喜歡的時候,它就降福給人們;當它發怒的時候,災禍就來臨了。天帝有著最大的權威,它統治著宇宙萬物,統治著每一個人。它不僅是天上的主宰,也是大地和人世間的主宰,人間的帝王,也是要受它的管轄的。所以人人都對天帝存在著敬畏的心情。這種觀念,到了春秋時期才開始起了一些變化。
春秋時期的中國社會,無論在政治、經濟、文化和思想各個方面,都有顯著的變動。舊的世襲貴族的勢力逐漸衰落,新興的地主階級開始成長。這時期諸侯之間進行著持續不斷的戰爭,連年不斷的大宗軍費和貴族生活的奢侈,加重了人民的負擔,激起了人民的怨恨和憤怒,爆發了人民的反抗。這種劇烈的階級變化和斗爭的現實,使得當時一些頭腦比較清醒的統治者,逐漸認識到人民的力量,認識到僅僅用爆力壓迫是不行的。因而不得不去注意人民的意向。一些先進的思想家對於天帝統治人民的威力有了懷疑,認為天帝也是要考慮人民的要求的。天帝的絕對權威地位開始動搖了。老子就是較早的從哲學方面有意識地、明確地否認天帝的思想家。
老子說:"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這句話的意思是說:天地是無情的,天地對於萬物,如同人對於草結成的用來祭祀的狗一樣,用過之後,就拋棄了,沒有什麼愛憎。這個比較的意思在說明萬物的生長運行,並沒有什麼神的意志在支配著。
老子這種否認天帝支配萬物的意思,和春秋時期人們所認識到的自然科學知識,有著密切的關系。根據記載,當時的歷史學家已經知道冬至、夏至的周期。又發現木星十二年一循環的規律,定出了十二年為一周天的歲星紀年法。公元前七世紀初,對朔日的推算已經能夠達到大體正確。這些都使人認識到天也有它一定的運行規律,並不能隨意行動。所以天的觀念,在人們心中逐漸地具有了科學的意義。
因此,老子否認天帝為至高無上的權威的學說,不是憑空產生的,而是有它的社會歷史條件和自然科學知識發展的根據的。
老子否認天帝的存在後,提出了一個"道"來作為天地萬物的本源。老子說,道是"象帝之先"的,帝是古代一貫相傳的最大權力的天神,但在老子看來,道在帝之前就已經有了。老子對於他所提出的道,作了許多解說。他說:這個道不是尋常的、一般的道理,而是天地的原始,萬物的根本。它在天地萬物生長以前,就已經有了。它永遠不變地存在著,不停地在天地萬物中間運行著。天地萬物都是由它產生的,它是宇宙的母親,沒有它,就沒有宇宙。
老子又說,道是一種看不見形狀,聽不見聲音,捉摸不到的一種混混沌沌的東西。當你遇見它的時候,看不見它的前面;跟著它的時候,又看不見它的後面。這是多麼神秘呵!但是,它又是什麼地方都存在的很平常的東西。
繼承老子學說的一個很有名的哲學家莊子曾經說過一個寓言故事。這個故事是這樣的:
有一個名叫東郭子的人,問莊子說:"你經常說的什麼道,究竟在哪裡呢?"
莊子回答說:"道是什麼地方都存在的。"
"到底在什麼地方呢?請你明白告訴我。"東郭子又問。
"在螻蛄和螞蟻的身上"。莊子說。
"怎麼這樣低下呢?"
"在小米和稗子裡面。"
"怎麼更加低下了呢?"
"在瓦甓裡面。"
"豈不是愈來愈低下了么?"
"在大小便裡面。"
東郭子聽說"在大小便裡面",覺得莊子愈答愈不成話,便不再問下去了。
莊子對東郭子說:"你要我明白告訴你道在什麼地方,我只有把它說得低下些,才顯出道是什麼地方都存在的,你為什麼不高興呢?"
這個故事說明世界上一切事物,大至宇宙天地、小至螻蛄、瓦甓,都包含著道。所以,道是什麼地方都存在的。它不依賴人們的主觀意志,客觀地存在著。莊子故意把道形容得那麼低下,目的就在於打破大家對道的神秘觀念。
三、"無為而治"與"小國寡民"
《老子》一書中,提出了如何治理國家的政治主張,描述了老子所追慕嚮往的理想世界的圖景。
如何治理國家呢?老子認為最好採取無為而治的辦法。什麼是老子所追慕嚮往的理想世界呢?是小國寡民的原始社會。
《老子》一書中,處處都貫徹著無為的思想。無為就是無所作為。老子認為理想的統治者治理國家,是讓人民去過自由自在的生活,不要去干涉他們。用無所作為聽其自然發展的辦法,來達到治理好國家的目的。
在老子看來,虛無的東西才是最有用的東西。道本身不就是空虛而看不見的嗎?它的作用卻是這樣偉大。例如車輪,如果沒有中間的圓洞,就不能轉動了。我們用的茶杯、磁碗等器皿,如果沒有空的地方,就不能裝東西。門戶如果沒有空處,就不能出入。房屋如果沒有空處,怎麼能住人呢?因此老子說,無和空才是有用的。我們對待事情,無為正是有所作為,"無為而無不為",就是這個意思。如果人人按照無為的准則去過日子,去作人,國家按照無為的准則去治理,這樣一切事情就能辦理得很好了。
老子說,天下的禁令越多,人民越陷於貧窮。民間的武器越多,國家越陷於混亂。人們的技術越巧,越引起許多反常的事情。法令越分明,盜賊反而不斷地發生。老子反對用刑、禮、智這些東西來治理國家。他反對重稅,反對強大的兵力,反對工商業,反對知識和文化。認為這些都是違反了無為而治的原則的。
老子一再告訴統治者,如果違反了無為而治的原則,就會引起人民的變亂,以至無法維持和鞏固自己的統治。統治者最好是放任無為,讓人民覺得只有個政府存在罷了,而實際上有政府和沒有政府都是一樣。這樣人民自然會順從,自然會變得朴實,自然會富裕起來。理想的君主,只不過是人民的一個首長,他的地位雖然在人民之上,但是人民不會感到他是一個負擔和威脅。
老子又是主張愚民的。他認為高明的統治者治理人民,應該是削弱人民的志向,使人民愚昧無知。讓人民吃飽了飯,筋骨堅強,能夠很好地去勞動,過著沒有知識、沒有慾望、沒有企求的生活。老子說出了人民越無知,對於統治者就越有利的道理,後世統治階級所採取的愚民政策,從老子這里得到了啟示。
老子歌頌著原始的樸素和淳厚,他懷戀著古代的原始社會,認為物質的進步和文化的發展,毀壞了人民的淳樸,給人民帶來了痛苦。所以他說,只有拋棄了智慧,人民才有百倍的利益。只有拋棄了文化學問,才能免於憂患。老子指斥了階級社會所謂仁義的虛偽性,智慧和知識用於欺詐造成的惡果,這是老子思想中的進步因素。但是,老子不加區別地反對一切的文化,把階級社會不合理的制度帶給人民的災難和痛苦,也說成是由於知識文化所帶來的,這當然是很錯誤的。
老子理想的社會是:"小國寡民。使有什佰之器而不用,使民重死而不遠徙。雖有舟輿,無所乘之。雖有甲兵,無所陳之。使民復結繩而用之。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樂其俗。鄰國相望,雞犬之聲相聞,民至老,不相往來。"
把這段話譯成現代的語言是這樣的:
"領土不大,人民稀少。即使有許多器具,也不使用。使人民不用生命去冒險,不向遠方遷移。即使有船和車,沒有地方乘坐它。即使有武器裝備,也用不著。使人民再用古代結繩記事的辦法。吃得香甜,穿得舒服,住得安適,滿足於質朴的風俗和生活習慣。鄰近各國互相望得見,雞鳴狗叫互相聽得見,而人民直到老死,不相往來。"
老子所追慕嚮往的社會,正是遠古的原始社會,這自然是永遠不可能再出現了。老子的幻想,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在春秋戰國時代戰爭頻繁,生活動盪不安,統治階級對人民的剝削殘酷的情況下,人民迫切要求安靜休息和減輕剝削的願望。但是,小國寡民的理想,是違反社會歷史發展的規律的。老子希望出現許多分裂的、彼此獨立的小國,人民在每一個小國里,過著落後的原始生活,這與國家的統一,與日益發展的物質文化,不正是背道而馳嗎?因此我們可以說它是一種保守落後的思想。
四、光輝的辯證法
老子學說的精髓,是他的辯證法思想。
老子觀察了天地萬物發展變化的情況,觀察了社會歷史與政治方面的成與改、存與亡、新與舊、福與禍等對立物的雙方面的相互關系,發現了事物內部所具有的一些辯證規律。
老子說過一句很有名的話:"禍兮福之所倚,福兮禍之所伏。"這句話後來的人常常引用。這就是說,禍是造成福的前提,而福又含有禍的因素,它們並不是永恆不變的。好事和壞事是可以互相轉化的,在一定的條件下,福就會變成禍,禍也能變成福。
漢朝有一部叫《淮南子》的書,這部書的內容很多是根據老子的思想寫成的。其中有一個"塞翁失馬"的故事,很生動地說明了"禍兮福之所倚,福兮禍之所伏"的道理。
故事是這樣的:
從前有一個人,住在距離塞上不遠的地方。有一天,他養的一匹馬忽然逃到塞外去了。鄰人們都替他惋惜,他的父親卻說:"怎知道這不會成為一件好事呢?"
過了幾個月,那匹馬又跑回來了,並且帶來了一匹匈奴的駿馬。鄰人們又都來慶賀,他的父親說:"怎知道這不會變成一件壞事呢?"
家裡有好馬,他又是一個喜歡騎馬的人,結果墮馬跌折了腳骨。鄰人們都來慰問,他的父親說:"怎知道這不會成為一件好事呢?"
過了一年,匈奴兵大舉入侵,附近的青壯年大都在戰爭中犧牲了,他卻因為跛腳未能出征,和父親一起保全了性命。
這就是後來人們常常說的"塞翁失馬,焉知非福"這一成語的由來。
這個故事裡所說的好事和壞事,都是從個人和家庭狹隘利益的角度出發來衡量的。但是,它反映了我國古代人民和古代思想家從實際生活經驗中,初步臆測到好事和壞事可以互相轉化的辯證法原理。
"禍兮福之所倚,福兮禍之所伏"的道理,說明老子沒有把對立物的雙方看作死的、凝固的東西,而是看作生動的、可以變動的東西。
《老子》一書中,許多地方還深刻地論證相反相成和物極必反的道理。事物是在矛盾中發展的。老子說:有和無是彼此相生的,難和易是彼此相成的,長和短只有彼此比較才出現,不同的聲音產生諧和,前後互相對立而有了順序。
物極必反:事情在變化中向它相反的方面過渡,到了一定的時候就完全成為相反的東西。老子說:向相反的方向變化,是道的運動。這種變化,不是由於別的外來的原因,而是因為事物自身就包含著它的反面的東西。老子根據這種道理,總結出了一套政治斗爭的經驗。老子一再告誡統治者,必須去掉那些極端的、奢侈的和過分的措施,那樣會使問題走向另一個極端,結果就會把天下搞壞,就會失去天下。
高明的統治者是能夠保持住自己正面的地位不向相反的方向發展的。如何去做呢?是使自己處柔弱的地位,而使對方處於剛強的地位,剛強已極,就要轉化到它的對面,歸於失敗。這個道理叫做柔弱勝剛強。為了證明柔弱勝剛強的道理,老子舉 了許多的例子。他說:天下沒有比水更柔弱的東西了,而攻擊堅強的力量沒有能勝過它的。又例如:人活著的時候是柔弱的,死的時候便變得堅硬。萬物草木活著的時候柔軟,死了就變得枯槁。所以堅強的東西應屬於死亡一類,柔弱的東西應屬於生存一類。軍隊強大了就會破滅,樹木強大了就會摧折。柔弱是勝過堅強的。
相傳有這樣一個故事:老子的先生常樅病了,老子去看望他。常樅向老子張開嘴問道:
"你看,我的牙齒還有嗎?"
"沒有了。"老子回答說。
"舌頭還在嗎?"
"在的。"
"懂了沒有?"常樅問道。
"先生的意思是說:硬的早掉了,軟的卻還在。是嗎?"老子回答說。
"你說的對。"
這個故事也是說明柔能勝剛的道理。
老子還初步意識到量的積累可以引起質的變化。他說,合抱的大樹,由細小的萌芽產生;九層的高台,從一堆泥土築起;千里的遠行,從腳上第一步開始。所以老子又告誡統治者說,事物還穩定的時候,它的穩定容易維持。事物還脆弱時,容易消融。事物還微細時,容易打散。要在事物還未發生前先把它辦好,要在事物還未混亂之前先把它理好。
老子發現並了解事物的矛盾性要比一般的古代哲學家更廣泛更深刻。但是,另一方面我們也應該看到,老子的辯證法思想是不完備的、自發的、樸素的。老子的思想中,也還有著形而上學的觀點。例如老子常常用靜止的觀點去看世界,他所理想的國家,就是永遠孤立和沒有發展變化的。老子雖然承認自然的運動,但是,這種運動只是反復的循環而已。又例如老子發現了強弱互相轉化的規律,這雖然是老子辯證法中光輝的貢獻,但是,他把弱能勝強,當作絕對的規律,不能認識強弱形勢的互相轉化不是無條件的,而是有條件的。另外,老子的辯證法中,雖然有矛盾的觀念,卻缺乏積極斗爭的思想。老子學說的精神,不是要發展矛盾,解決矛盾,向前推進,而是要阻止發展,保持原狀以至向後倒退。不過盡管如此,我們仍然可以說,在馬克思主義的唯物辯證法傳入中國以前,古代哲學家中老子確是具有辯證法思想的偉大的哲學家。
五、對後世的影響
因為老子提出了關於道的學說,後來的人就稱老子的哲學學派為道家。
老子是道家學派的創始人。到莊子時,道家思想有了很大的發展。後來的人談到道家時,老子和莊子兩人常常是並提的。
道家在我國歷史上有很重要的地位。它對我國封建社會思想的發展,有很大的影響。《老子》一書是中國封建時代知識分子喜歡閱讀的著作。
道家思想的影響,從哲學方面來看,魏晉南北朝的玄學,宋朝的理學,都和道家思想有密切的關系。
我國古代哲學家,研究人生的問題比較多些,例如對於生活的態度,道德的修養這些問題,是十分注重的。但是,對於宇宙的形成,自然的發展等問題,注意比較少。老子關於道的學說,第一次提出了比較系統的宇宙觀,對後來的哲學家有很大的影響。
在政治方面,漢朝初年的黃老學說提倡休養生息的政策,就是以老子無為而治的思想為主要內容的一種政治學說。歷代的封建統治階級,也常常採用老子所闡明的駕馭臣民的法術,來加強他們的權力,鞏固統治。
另外要說到的是老子和道教的關系。
道教是我國唯一的土生土長的宗教,它是漢朝末年張道陵所創立的。這種宗教混雜了巫術、神仙、鬼神、陰陽五行等內容,專門講求長生不老、畫符驅鬼等迷信。道教創立以後,就尊奉老子為祖師。
道教既然是張道陵所創立的,為什麼要尊奉老子為祖師呢?這是有一定的緣故的。
老子的生平事跡,在很早的時候就失傳了,所以連漢朝的司馬遷對老子的記載都很不清楚。當時大概有不少關於老子的傳說,例如說他因為修道,活了二百來歲,他的學問是如何淵博高深,像孔子這樣的大學者都要向他請教等等,所以漢朝時候的人,對老子是非常崇拜的。
秦漢的時候,信仰神仙的風氣很盛行,相傳秦始皇曾經派了五百個童男和五百個童女到海外去找尋仙葯。大約漢朝初年,老子也和神仙聯系在一起了。後來對老子的渲染愈來愈多,成了一位活神仙。道教創立後,為了吸引群眾的注意和信仰,就尊奉這位活神仙為祖師,尊稱他為"太上老君",《老子》這部書,也就成為道士們誦讀的經文了。
道家和道教是不相同的,一個是哲學派別,一個是宗教,各不相干。由於老子的緣故,有人把道教和道家混為一談,其實它們並不是一回事。
六、結 語
老子是我國古代偉大的哲學家。
老子否認天帝的存在,打破了天帝的崇高地位,提出道來作為天地萬物的本源,並且把天地萬物的生長、運行和滅亡,看成是自然的作用,並沒有什麼神的意志在支配。這種思想,在當時是有很大的進步意義的。
老子在政治思想方面,主張無為而治。他的理想世界,是遠古時代原始的小國寡民的社會。
老子觀察了天地萬物和社會歷史中新與舊、成與敗、存與亡等對立物雙方的變化情況,提出了許多辯證法思想,這是我國古代哲學史上放射出來的極為光輝的思想火花,是值得我們特別珍視和感到驕傲的一份歷史遺產。
老子在我國思想史上的地位是十分重要的。他是道家學派的創始人,他的學說對中國封建社會的政治和思想,都有很大的影響。
⑺ 為什麼懸空寺會同時供奉孔子,老子和釋迦牟尼
據資料表明,懸空寺可能始建於魏晉南北朝,這個時期佛教已經傳入我國了,沖擊了道教和儒教。在唐朝,群眾已經漸漸接受三種教派和諧並存的局面了,所以懸空寺也開始供奉孔子、老子和釋迦摩尼。從中也可以看出懸空寺對於三種文化都是很認同的,是一個可以讓儒教、道教和佛教和諧交往的地區。
總結
如果你想去懸空寺旅遊,就應該選擇春季或者夏季,這兩個時候萬物復甦,上山的路是比較好走的。如果你想在冬天去全公司,就要做好相應的准備,不要一不小心就迷路了。
⑻ 道教去廟里念什麼經
平時是早晚課,,,做科儀的時候可以是超度經文,,祈福的時候可以是北斗經,三官經
⑼ 老子文化的老子廟
據《後漢書》和《鹿邑縣志》記載,太清宮建於東漢延熹八年(165年),始名老子廟。當時漢桓帝兩次派大臣到鹿邑朝拜老子建老子祠,並立老子祠碑。《水經注》載渦水又北,適老子廟東,廟前有二碑,在南門外,漢桓帝遣中官管霸祠老子,命陳相邊韶撰文。碑北有雙石闕,甚整肅是也。此後,唐宋元明清等歷朝歷代典籍中都有皇帝親謁或派大臣拜謁的記載。特別是唐朝帝王,對老子更是尊崇有加,自稱是老子後裔,尊老子為聖祖,以老子廟為家廟。唐高祖李淵在武德三年(620年)封老子為始祖,大興土木建造宮闕殿字如帝者居。高宗李治於乾封元年(666年)幸老君廟,追封老子為太上玄元皇帝,創建祠堂,稱紫極宮。武後武則天於光宅元年(684年)追封李母為先天太後,擴建李母廟為洞霄宮,俗稱後宮,其規模相當宏大。唐玄宗李隆基曾兩度親渴老子廟,於開元十三年(725年)加封老子為高上大道,金闕天皇大帝,親為《道德經》作注,御筆全文鎊立《道德經注》碑一通。天寶二年(743年)李隆基下詔改紫極宮為太清宮。相傳,當時前宮祭祀老子,後宮祭祀李母。兩宮相距一里,中間隔有一河,曰清靜河,河上有橋,橋曰會仙橋。前宮住道士,後宮住道姑。兩宮相商事宜,則以雲牌傳示,不允私自來往,其規矩之嚴猶如皇宮。前宮午門聳立,御道直坦,院內以太極殿為中心,周圍有七元殿、五嶽殿、南斗殿、虛無殿、清靜閣,將太極殿環抱其中。唐王室將太清宮奉為家廟,所以其建築風格頗類長安王宮。佔地八頃七十二畝,周圍四十里,樓台殿閣六百餘間,其氣勢宏偉壯觀,建造精緻華麗,金碧輝煌。
⑽ 如何快速記憶道德經
如果本來對《道德經》不熟,那麼要用一天半的時間來熟讀,當然如果能手抄一遍更好,因為裡面太多「夫唯,是以、故,夫,矣,是謂、謂之」等這樣的字,還有些比較像的及同樣一句話用在不同章節等等這樣一些情況容易混淆及錯亂。
熟讀之後就可以根據以上方法記憶,我用了三天時間。當然這是我自己的記憶方法,不一定適合每一個人,各位可以參考再自己可根據自己更加喜歡的聯想方式再記憶編形象故事,聯想的故事一定要形象、有情節、自己容易記住並且積極正面,最好能盡量向書面願意靠近,這只是記憶的一個過程,《道德經》的記憶我用了: 數字密碼法,抽象的形象聯想法、諧音法、串聯法,字頭濃縮法及關鍵字法等這樣一些綜合方法,當然在形象記憶的聯想故事裡面可能故事不一定合理,但是這個主要是為了方便記憶,只要記住了再理解的機會會很多,不用擔心這種記憶方法會誤導原意,完全不會的,相反如果記不住,甚至不太清楚《道德經》是寫什麼內容的就很難去要理解了,當然我們的理解要理解老子所講的道還是很深,一般所謂的理解也是理解某人對此的書面註解,我相信只要自己對道德經的內容有所掌握,真正的道在我們身邊無處不在,無時不在,我們可以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更多的去悟。
(以下用到的定位樁也許與你自己定義的樁子不同,沒關系,這里是參考,也可以用你的樁子)
第一章
大樹上座著陳道明,他有兩個朋友叫無名跟有名,無名看寺廟,有名做花轎,兩個人一同出去就很玄妙
道可道 非常道
名可名 非常名
無名 天地之始
有名 天地之母
故常無 欲以觀其妙
常有 欲以觀其徼
此兩者同出而異名 同謂之玄
玄之又玄 眾妙之門
第二章
美麗善良的鴨子相親6次後以無為、不言、不辭的方式功成弗居而再也不去了。
天下皆知美之為美 斯惡矣
皆知善之為善 斯不善矣
故 有無相生 難易相成 長短相形
高下相傾 音聲相和 前後相隨
是以聖人處無為之事 行不言之教
萬物做焉而不辭 為而不恃 功成而弗居
夫唯弗居 是以不去
第三章
米老鼠考試不上線錯過了難得的機會,所以很虛心的,沒有其他慾望,也不敢有其他行為
不尚賢 使民不爭
不貴難得之貨 使民不為盜
不見可欲 使民心不亂
是以聖人之治:虛其心 實其腹 弱其智 強其骨
常使民無知無欲 使夫智者不敢為也
為無為, 則無不治。
第四章
一道士沖進吉普車,開向深淵時站了起來,都不知道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