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學百科 » 傳統文化法治中國答案

傳統文化法治中國答案

發布時間: 2022-06-10 21:08:00

Ⅰ 中國傳統文化與法治之間有什麼關系

傳統文化里人治的成分多,實行的是宗法制度.與法治的精神是不相符.我們國家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Ⅱ 誰有中華傳統文化知識競賽答案

一.填空
1.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
2.禍兮,(福所倚);福兮,(禍所伏).
3.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天下可運於掌.
4.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
5.亂石(穿空),驚濤(拍岸),(捲起)千堆雪.
6.公元前104年,司馬遷開始動筆寫作(<史記>).全書分為("本紀","世家","列傳","表","書")五大部分,記載了(3000)年的歷史,共(130)卷,(526500)字.
7.清明上河圖是北宋風俗畫的代表,作者(張擇端).它描繪北宋都城汴京(清明)時節汴京河兩岸的風光,生動的記錄了中國(12)世紀城市生活的面貌,這在我國乃至世界繪畫史上都是獨一無二的.
8.與萬里長城、埃及金字塔、印度佛加大佛塔並稱為世界最宏偉的四大古代工程之一的京杭大運河貫穿(河北、山東、江蘇和浙江)四省,全長約(1700)公里,支開找到現在已有(2500多)年的歷史,是世界上開鑿最早、航線最長、工程最大的人工運河。

二.簡答
1.什麼是中國傳統文化?
答:中國的傳統文化就是文明演化而匯集成的一種反映民族特質和風貌的民族文化,是民族歷史上各種思想文化、觀念形態的總體表徵。中國傳統文化以儒家為內核,還有道教、佛教等文化形態。
2.二十四節氣是怎麼來的?在21世紀的今天他還有存在的價值嗎?
答:二十四節氣是我國勞動人民獨創的文化遺產,它能反映季節的變化,指導農事活動,影響著千家萬戶的衣食住行。由於2000年來,我國的主要政治活動中心多集中在黃河流域,二十四節氣也就是以這一帶的氣候、物候為依據建立起來的。有,起到了知道農歲的作用。
3.舉世聞名的敦煌壁畫標志是什麼?它有哪些特點?
答:標志:飛天。特點:從造型上說.俗人形象富於生活氣息,時代特點也表現得更鮮明;而神靈形象則變化較少,想像和誇張成分較多。從手法上說,敦煌壁畫繼承了傳統繪畫的變形手法,巧妙地塑造了各種各樣的人物、動物和植物形象。
4.著名學者余秋雨認為,中國歷史上最激動人心的工程不是長城,而是都江堰。你同意嗎?為什麼?
答:同意,因為長城在今天已經失去了它本身的守衛意義,而都江堰卻仍然在為天府之國輸送清泉。從現實意義上來說同意。

三.作文
社交禮儀是中華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在抗震救災的日日夜夜裡,有一些畫面令人難忘:北川年僅3歲的小男孩郎錚在擔架上向援救他的武警叔叔舉手敬禮,天安門前半懸的國旗,守夜大學生手中的燭光,這就是禮儀文明,寄託著人們高尚的情感-----感恩,哀悼,懷念,崇敬.請寫一則故事,贊美中華民族的文明禮儀.題目自擬,不少於600字.

提示:中華民族有5000年的文明歷史,悠久燦爛的文化,歷史上多少關於文明禮儀的故事流傳至今,多少歷史人物因此而流芳百世。在如今市場經濟的歷史變革中,好多人忘記了本該具有的優良美德,轉而崇拜金錢和物質。人與人之間彷彿也變得越來越冷漠,交往中多了一些「自我保護」,少了本應由的的理解、尊重、互助、友愛。朋友!請放下戒心,文明禮儀從你我做
■真誠友愛
真誠友愛是一種崇高的道德情感。因此,要樹立「心中有他人」的觀念,與同學友愛團結。同學之間要平等待人,相互尊重,一言一行,一舉一動都要從團結的願望出發。平時遇見同學一定要打招呼。打招呼的方式很多,可以問好、點頭、微笑、招手或喊一聲名字等。要做到熱情、誠懇。用你的真誠去愛別人,必然會得到別人真誠的回報。
■相互尊重
每位同學都需要被他人關愛,被他人尊重。首先是尊重他人人格。譏笑、辱罵、給同學起綽號,不僅傷害同學的自尊心,還侮辱了同學的人格,是低級趣味很不禮貌和很不道德的行為。其次,要尊重他人的生活習慣。每位同學的生活習慣是自幼養成的,是受家庭的教育和周圍環境的影響而潛移默化的結果。尊重別人的生活習慣就等於對他人人格的尊重。
■集體意識
每一個人都離不開集體,正像一滴水離不開浩瀚的江河大海一樣。因此,我們每位同學都要有集體意識。在集體生活中,要顧全大局,遵守規章制度,不可我行我素。在你付出的同時,也將會得到社會的尊重和他人的尊重。
■善於交談
交談是同學之間交流的主要形式之一。交流可以增加同學間的了解、友誼和相互增長知識。同學們之間的交談應該注意一些問題:1、說話態度要誠懇謙虛,要語調平和,不可裝腔作勢。2、交談中力求語言文雅注意場合分寸。3、開玩笑,應注意,該說的就說,不該說的不說。聽同學說話時態度要認真,不得輕易打斷別人的講話,要插話或提問應選擇適當的時機,若同學說得欠妥和說錯了,應在不傷害同學自尊心的情況下,懇切、委婉地指出。吵架、罵人說難聽話是一種無教養的行為及無禮的表現。
■借物還物
同學們經常在一起,難免相互之間借用東西,但是須謹記有借有還,即使隨便用一下別人的物品,也應事先打招呼,徵得他人同意。
■幫助他人
樂於助人是我們中華民族傳統美德之一,也是校園禮儀中不可缺少的內容。當有同學需要幫助時,應分清是非,弄明情況,如果是對的,應盡力而為、量力而行、助其一臂之力,忌視而不見、置之不理。如果要你弄虛作假,或者是違反校紀的事,就要有正確的是非觀,不可同流合污。自己需要幫助時不要強求別人,要學會換位思考多替他人考慮。盡量不給別人造成困難,甚至帶來麻煩。(北京禮儀學院院長校李檸)

一位母親正騎自行車帶著年幼的女兒迎面而來。孩子一不小心,手中的餅幹掉在地上。母親馬上停下車,輕聲對女兒說:「來,咱們把它扔到垃圾桶里去。」說著便把孩子抱下來,倆人彎腰一起去撿地上的碎餅干。就是這一普通的一幕,不由讓人想起一句話:素質,是一種習慣。仔細想想,不是嗎?無論這位母親,還是將來的孩子文明素質如何,在這一細節中已有了答案。

文明禮儀的故事:
1.團結友愛--心平氣和的劉銘傳
清廷派駐台灣的總督劉銘傳,是建設台灣的大功臣,台灣的第一條鐵路便是他督促修的。劉銘傳的被任用,有一則發人深省的小故事:當李鴻章將劉銘傳推薦給曾國藩時,還一起推薦了另外兩個書生。曾國藩為了測驗他們三人中誰的品格最好,便故意約他們在某個時間到曾府去面談。可是到了約定的時刻,曾國藩卻故意不出面,讓他們在客廳中等候,暗中卻仔細觀察他們的態度。只見其他兩位都顯得很不耐煩似的,不停地抱怨;只有劉銘傳一個人安安靜靜、心平氣和地欣賞牆上的字畫。後來曾國藩考問他們客廳中的字畫,只有劉銘傳一人答得出來。結果劉銘傳被推薦為台灣總督。
按語:沒有耐性的人,必定缺乏堅毅持久、克服萬難的精神,自然成就不了甚麼偉大的事業。我們希望將來能有所作為,首先便須磨煉自己的耐心和毅力。

2.孔融讓梨
孔融(153—208年),魯國人(今山東曲阜),是東漢末年著名的文學家,建安七子之一,他的文學創作深受魏文帝曹丕的推崇。據史書記載,孔融幼時不但非常聰明,而且還是一個注重兄弟之禮、互助友愛的典型。
孔融四歲的時候,常常和哥哥一塊吃梨。每次,孔融總是拿一個最小的梨子。有一次,爸爸看見了,問道:「你為什麼總是拿小的而不拿大的呢?」孔融說:「我是弟弟,年齡最小,應該吃小的,大的還是讓給哥哥吃吧!」
孔融小小年紀就懂得兄弟姐妹相互禮讓、相互幫助、團結友愛的道理,使全家人都感到驚喜。從此,孔融讓梨的故事也就流傳千載,成為團結友愛的典範。

3.程門立雪
「程門立雪」這個故事出自《宋史·楊時傳》:「見程頤於洛,時蓋年四十矣。一日見頤,頤偶瞑坐,時與游酢侍立去。頤既覺,則門外雪深一尺矣。」
「程門立雪」說的是宋代學者楊時和游酢向程顥、程頤拜師求教的事。楊時、游酢二人,原先以程顥為師,程顥去世後,他們都已四十歲,而且已考上了進士,然而他們還要去找程頤繼續求學。故事就發生在他們初次到嵩陽書院,登門拜見程頤的那天。
相傳,一日楊時、游酢,來到嵩陽書院拜見程頤,但是正遇上程老先生閉目養神,坐著假睡。這時候,外面開始下雪。這兩人求師心切,便恭恭敬敬侍立一旁,不言不動,如此等了大半天,程頤才慢慢睜開眼睛,見楊時、游酢站在面前,吃了一驚,說道:「啊,啊!他們兩位還在這兒沒走?」這時候,門外的雪已經積了一尺多厚了,而楊時和游酢並沒有一絲疲倦和不耐煩的神情。
這個故事,就叫「程門立雪」,在宋代讀書人中流傳很廣。後來人們常用「程門立雪」的成語表示求學者尊敬師長和求學心誠意堅。

4.千里送鵝毛
「千里送鵝毛」的故事發生在唐朝。當時,雲南一少數民族的首領為表示對唐王朝的擁戴,派特使緬伯高向太宗貢獻天鵝。
路過沔陽河時,好心的緬伯高把天鵝從籠子里放出來,想給它洗個澡。不料,天鵝展翅飛向高空。緬伯高忙伸手去捉,只扯得幾根鵝毛。緬伯高急得頓足捶胸,號啕大哭。隨從們勸他說:「已經飛走了,哭也沒有用,還是想想補救的方法吧。」緬伯高一想,也只能如此了。
到了長安,緬伯高拜見唐太宗,並獻上禮物。唐太宗見是一個精緻的綢緞小包,便令人打開,一看是幾根鵝毛和一首小詩。詩曰:「天鵝貢唐朝,山高路途遙。沔陽河失寶,倒地哭號啕。上復聖天子,可饒緬伯高。禮輕情意重,千里送鵝毛。」唐太宗莫名其妙,緬伯高隨即講出事情原委。唐太宗連聲說:「難能可貴!難能可貴!千里送鵝毛,禮輕情意重!」
這個故事體現著送禮之人誠信的可貴美德。今天,人們用「千里送鵝毛」比喻送出的禮物單薄,但情意卻異常濃厚。

Ⅲ 如何調動傳統文化與現代法治結合

中國法文化源遠流長,從來沒有中斷過,這是世界文明古國所少有的。中國古代法文化無論理論的、制度的、行為的,都有跨越時空的合理性因素。中國古代的法文化以人本主義為基點,「德育為政教之本,刑罰為政教之用」,是非常注重法、理、情三者一致的。由於重視人,重視人的價值和生命,所以在法制上就提出「以法為教,民刑必教」的觀點,以「教化」為先減少犯罪,這是中國古代法文化很優秀的精神。

比如,古代的死刑決定權很早就收歸中央,這樣的規定從漢以後一直貫穿下來。類似的制度在法典里也有明確規定,這在世界法制史上是很少有的,是重視人,以人為本在法律上的體現。為此,他援引《慎子》、《韓非子》、《商君書》中一些以法度治理國家的觀點,認為從理論的角度來看,法家的思想還有待發掘,其中與現在的法治建設有聯系的一些思想很有價值。

著名法學家郭道暉則提出,既要復興我們傳統文化的積極部分,更要防止「中國法文化、或者中國整個文化傳統里的封建專制傳統」的復辟。

中國政法大學終身教授、刑事訴訟法學專家陳光中認為,面對傳統文化,思想不要片面化,中國的封建法制文化,從主流來看就是封建專制文化、皇權至上的文化。孟子的民本思想非常鮮明,但是並不為當時的統治者所接受,卻是我們現在要發揚光大的;主流的專制主義甚至是殘酷文化,也是不可取的。不能把過去的包袱與糟粕當成好東西。這種東西肅清起來很難,比如刑訊逼供。我們在研究與繼承古代文化傳統的時候不能不注意這個問題。

清華大學教授、著名歷史學者秦暉在發言中說,在中國,不管是主張孔孟的仁義道德,還是主張西方的自由、民主、法治,一個共同的敵人就是以「秦制」為代表的專制集權。

在今天,不想使中國走出秦制,就不是真正的儒家,不想使中國走出秦制,也不是真正的法治。「五四」帶給我們一個很重要的啟示就是,不是「反傳統」是過分還是不足的問題,而是我們的確應該反傳統,但我們應該區分反對哪一部分,保留哪一部分。

中共中央編譯局局長衣俊卿認為,中國的文化博大精深,但它建立在經驗的基礎上,建立在人情的基礎上。中國的人倫社會不是在對自由平等的認識基礎上形成的,從孔子起就提倡一種「無訟」的思想。

費孝通在《鄉土中國》中寫道:中國不是一個無法無天的社會,是一個禮俗社會,一個熟人社會,不需要訴訟。這種文化體現了我們傳統的對法的看法,平民對法的看法,官員、統治者對法的看法。

中國政法大學終身教授李德順提出了如何看待中華傳統文化的兩個觀點。

第一,不要將文化都推給古人,這樣就把我們自己的文化權利和責任也都推給古人了,要立足於現實的中國理論與實踐,著眼於整個民族。

第二,很多個人的表現,如果能被這個國家這個民族整體上接受或執行,就不應該將其簡單歸結於個人。在回顧歷史的時候,重要的是從文化這個角度來反思大家曾經共同認可、共同接受的那些東西,從這個角度來辨認我們現實的主體的權利和責任。

中西方文化傳統中,理念差異有多大

談到文化與「法治」,西方文化的沖擊及中西文化的比較是無法迴避的。

北京大學哲學系資深教授樓宇烈從宗教文化角度,闡釋了中西法治文化的差別:在西方,人和神分屬兩個世界,當過渡到法治社會的時候,法的神聖性就順理成章。中國沒有這樣的文化背景,強調以人為本,靠人的自覺較多,對法的遵守也是主要建立在對法的道德認同以及道德的自覺自律基礎之上的。

外在約束一定是建立在內在約束之上,現在把內在道德約束放棄了,只靠外在約束是不可行的。「慎獨」、「克己復禮」就是中國以前所依靠的底線。我們現在法治建設中出現的很多問題,就與我們對法沒有一種神聖性的、絕對性的情感或者理性的認識有關。

陳光中以最近發生的兩個法律事件為引,展開了對中西文化差異的討論。美國在校園槍擊案不斷發生的情況下,其聯邦法院反而通過了更加放開個人持有槍支權利的決定。與之鮮明對比的,我國對槍支、彈葯的管理從未鬆懈過,近期更是成果輝煌。這反映美國在一定程度上把個人的自由權利凌駕於社會安全之上,而我們是強調安全第一、集體人權第一,這反映出兩國主導價值觀是有差異的,但都有合理性。所以對於「懲治犯罪」與「保障人權」,不能片面強調一方,而應相互結合。

秦暉認為,中華法本身有些好的東西,應該發揮。反過來講,在西方,不管是衡平法還是羅馬法也都有它的中世紀時代,也很難說那個時代實行的就是我們現在講的法治,其中最明顯的就是拜占庭帝國:《拜占庭政治史》提出了「「「1「by1「「」的說法,強調皇帝用羅馬法來治理,盡管當時的羅馬法非常發達,但它絕不是現代法治的概念。

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員蘇亦工認為,學習西方,也要認識和鑒別西方,注意不要盲目地接受它極端化的思想。對於西方的思想,如果我們吸收來的是其中很極端化的東西,在新的環境下沒有了剋制、沒有了天敵,就可能無限蔓延,引發災難。

如何看待當下中國法治建設中的問題

如何化解當前我國法治建設中出現的問題,與會學者將討論的焦點集中到了法治與道德的關繫上。

郭道暉提出「為政以德」應該作為「依法治國」的補充。他認為「德治」並不能解決根本問題,只能處於輔助的地位。先秦時期孔孟所講的「以德治國」,是要統治者為政以德,實行仁政,並非針對老百姓而言。其實,要真正構建和諧社會,執政者也要為政以德。司法是社會規范的最後一道防線,如果不講良心,司法也不能實現公正。

《檢察日報》副總編輯王松苗闡述了「以德治國」與「依法治國」的關系。他認為:第一,「以德治國」與「依法治國」是不矛盾的,依法治國講的是依法治權,以德治國講的是以德治事。法治不是萬能的,很多事情靠道德教化反而更有效果。「依法治權」與「以德化人」應該也完全可以統一。

第二,「以德治國」是有中華傳統的法律文化根基的。中國傳統文化強調中庸,強調寬恕,強調「得饒人處且饒人」,這與現代「調解」一脈相承,有利於息事寧人,和諧關系。

第三,「以德治國」與當代法治生活需要是合拍的,能夠滿足構建和諧人際關系的需要。有時候非黑即白的判決非但不能緩和矛盾,而且加劇了當事人之間的對立情緒。我個人認為,法律在和諧社會裡面只能起到安定社會的作用,但是要實現誠信友愛,法律是做不到的,只能靠道德。法律永遠無法濃化人的感情。

第四,我們要對法治充滿信心,讓法治成為我們的一種生活安排。同時也要讓德治成為我們的一種生活方式,使兩者和諧統一,共同服務於我們的生活。

中國政法大學黨委副書記高浣月教授認為前人創造的文化遺產中,有一些可以繼承甚至照搬、照用的,還有一些是絕對不能照搬照用的,而是應該從精神的層面和價值的層面去借鑒。對調解制度要有一個辯證的態度。

中國政法大學終身教授、行政法學專家應松年從當年公務員法的起草,聯想到中國古代的科舉制度。他指出,中國古代有行政方面的規范、制度,沒有現代的行政法制度。

所以,他在贊成文化對法治有巨大影響的同時,認為現代法治不能建立在某種文化基礎之上,而應建立在某種經濟基礎之上。

當今中國要建立市場經濟制度,專制道路當然不能沿用,必然要走法治這條路,也就是說必須有一套和市場經濟相適應的法治之道。

吸取傳統營養,讓法治成為一種生活方式

法治的建立要求法治觀念的率先確立來作為其思想基礎。對法治文化觀念的理解和詮釋成為與會學者進一步探討的話題。

衣俊卿認為,任何法制體系、制度背後都有文化的影響,沒有發現到是因為還未自覺,所以要「跳出來」看,要找深層的文化模式對中國法治確立所產生的影響。現代的法治應該是在一種理性文化基礎上建立的,但我國的傳統文化不是理性文化,而是經驗文化。從「辛普森案」可以看出美國當時對程序的尊重已經到了何種程度,從「趙作海案」可以看出我們對法律還是不夠「敬畏」。

衣俊卿說,現在要做的工作不僅僅是拿幾個觀念來指導法治,而是要讓法治成為一種自覺。對法的「敬畏」需要每一個公民的參與,法治不僅僅是公、檢、法機關的事情,它是一個法治國家從行政到公、檢、法再到民眾等所有社會層面對法律的態度,這也是對我們法治現狀的診斷和治療。

李德順總結說,法治文化其實就是表達了一種理想,即讓法治成為我們的生活方式,而不僅僅是司法部門的具體任務和特殊權力,法律應該成為全社會共同的權利和責任。立足於中華文化來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要進行實事求是的分析、批判和改造,探索出應有的和合理的東西,將其按照法治的精神制度化、體系化、程序化。這樣壯大的是我們自己,也讓我們能理直氣壯地面對世界。

Ⅳ 運用文化生活的知識,闡述在依法治國過程中如何正確對待傳統的法制思想

一、運用文化生活的知識,闡述在依法治國過程中正確對待傳統的法制思想的做法:
1、傳統文化具有繼承性,要學會辯證地繼承傳統的優秀的法制思想。中國傳統法治思想經過數千年的發展,已經成為中華文化中一個非常重要的部分,對今天中國人的價值觀念和社會發展具有深刻影響。
2、傳統文化具有相對穩定性,要學會在傳統法制思想的基礎上進行法治改革。中國傳統文化中的「法治」思想今天仍顯現於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中,同時賦於了全面推進依法治國的新內涵。
3、在社會發展中,傳統法治思想如果能夠順應社會生活變遷,就能對社會與人的發展起積極作用,要在全面推進依法治國的過程中應該繼續保持和發揚傳統法治思想。
4、繼承是發展的必要前提,發展是繼承的必然要求。對待傳統法治思想必須「批判繼承、古為今用「、「推陳出新、革故鼎新」。
十八屆四中全會提出一系列依法治國思想,就是在借鑒了中國傳統文化中優秀法治思想並經過多年的探索與實踐基礎上取得的,體現了新時代的要求。
二、所謂傳統法律思想實質就是能夠在一定的時期范圍內對法律內容進行有效支配的根本原理。
1、中國的傳統法律思想即是能夠在中國幾千年歷史中的不同時代起到支配法律內容的根本性原理,也就在我國延續了數千年的封建正統法律思想,儒家文化才是其實質,是中國歷史傳統文化的關鍵部分。
2、此外,還必須要清楚地認識到這里的儒家文化是董仲舒的「罷黜百家,獨尊儒術」,而不是孔孟之道。在漢初的儒家文化應逐漸升華為將道家思想、法家思想,以及儒家思想為一體的新文化,此時文化的確立除了標志著中國封建正統思想的形成之外,還促進了「外儒內法」在中國封建時代的貫穿。

Ⅳ 傳統文化與法治中國

中國傳統文抄化最根本的弟子規,是人們生活中最基本的行為准則,而對於整個社會,從法治文明的層面來講,每個人踐行弟子規是最有效,最直接的,因為只有這樣,才能先每個人調整、和諧自己的心態,繼而使個人所在的家庭、團體。

Ⅵ 中國傳統文化智慧樹所有測試答案

17.和睦
18.開頭例舉了我們對傳統文化的不尊重,不愛護的後果;引出論題:我們對待傳統文化的態度
19.A
20.第5段第一句話後面 ; 因為通過龐朴認為傳統文化不能像外衣一樣隨手丟棄的話,可以論證徹底否定傳統是不可能做到的事情這一觀點,同時既然不能像包袱一樣一丟了之,是對龐朴的話表承接。

今天老師剛講的

Ⅶ 如何將傳統文化與法治中國有機結合

代意義上的「法治」現對於中國傳統文化來說是一個全新的詞彙,其內涵也與中國傳統文化的諸多因素存在著沖突,但是傳統文化中也存在著超越時空的合理因素,諸如「以人為本,恤刑慎罰」的思想,「明德修身,注重教化」的思想,「追求和諧,調處息訟」的思想等,它們都可以作為我國目前進行法治建設的積極文化基礎,是我國法治建設的文化支撐。

Ⅷ 傳統文化與法治中國課程作業需要多少分

二者沒有沖突。比如說中國傳統文化最根本的弟子規,是人們生活中最基本的行為版准則,而對於整個權社會,從法治文明的層面來講,每個人踐行弟子規是最有效,最直接的,因為只有這樣,才能先每個人調整、和諧自己的心態,繼而使個人所在的家庭、團體、單位,班級、學校,村莊,小鎮,縣市,或者全國,全世界,乃至全世界逐步得到和諧與健康發展,提倡法治文明的最終目的是達到社會的充分和諧與發展,這也是我們的古聖先賢講經說道踐行弟子規所追求的最高境界。網路地圖

Ⅸ 中國傳統文化中哪些有利於現代法治發展

中國傳統文化中體現了現代法治的理論,依他們的說法,「釋法術而任心治版,堯不能權治一國」②,「無慶賞之勸,刑罰之威,釋勢委法,堯舜戶說而人辯之,不能治二家。」⑨這些觀點明確反對了儒家的「人治、德治說」。法家講究法的明確性與客觀性,法術是不能被心術白由裁量的。人與人是不同的,即使都是明君賢臣對待不同的事物也有不同的判斷力,當受這種判斷影響的人對這種判斷懷著一種僥幸或者期待可能性,他將不會再接受明確的法的約束。雖然法家強調法治的重要性,但是法家的法律卻是一種以君權為背景的政治主張,「生法者,君也」,如果把法源為君調整為法源為民主契約,則結合了西方的法治思想與中國古代法家的法治思想。

熱點內容
道德經密法 發布:2025-01-25 03:56:02 瀏覽:663
法治化論述 發布:2025-01-25 03:55:51 瀏覽:743
司法扣押退回 發布:2025-01-25 03:53:53 瀏覽:713
夫妻動手法律責任 發布:2025-01-25 03:53:52 瀏覽:938
交通法與民法典 發布:2025-01-25 03:38:19 瀏覽:74
法院現場直播 發布:2025-01-25 03:35:15 瀏覽:953
按摩受傷法律責任 發布:2025-01-25 02:45:11 瀏覽:582
民法典房子 發布:2025-01-25 01:55:36 瀏覽:367
福建教育督導條例 發布:2025-01-25 01:27:36 瀏覽:234
法院專送郵箱 發布:2025-01-25 01:23:34 瀏覽:1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