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法學教育
㈠ 法制教育的名言警句
關於法制的名言名句匯總如下
1、刑一而正百,殺一而慎萬。
2、人心是桿秤,法律是准繩。
3、法律不知父母,只知真實。
4、極端的法規,就是極端的不公。
5、法律是社會習俗和思想的結晶。
6、法律的生命不是邏輯而是經驗。
7、不平何以持法,不廉何以為人。
8、好法律是由壞風俗創造出來的。
9、法律是人民道德觀念的具體化。
10、舉證職責之所在,即敗訴之所在。
11、弱者比強者更能得到法律的保護。
12、法律因罪惡而發展,並且懲辦罪惡。
13、法律不能被執行,就等於沒有法律。
14、法律和制度務必跟上人類思想進步。
15、法無授權不得為,法無禁止不得罰。
16、不貪不惰弘正氣,無私無畏護法威。
17、種德者必養其心,守法者必利自身。
18、法律的基本意圖是讓公民盡可能的幸福。
19、法者,所以禁民為非而使其遷善遠罪也。
20、公平、公正的實現要有廉潔自律來保證。
21、恪守法官職業道德,獻身司法神聖使命。
22、法律總是要遇到立法者的感情和成見的。
23、像房子一樣,法律和法律都是相互依存的。
24、身披法袍,心存道義。慎獨、慎言、慎判。
25、守義持正,巍如泰山。嚴肅執法,無愧天平。
26、法律規定得愈明確,其條文就愈容易切實行。
27、了解和掌握神聖法典的人越多,犯罪就越少。
28、法律總是把全民的安全置於個人的安全之上。
29、法律是用來保護我們的,而不是用來欺負別人的。
30、國家一旦沒有了正義,就淪落為一個巨大的匪幫。
31、心中有法,逢權勢不折腰;手中有案,遇親情不徇私。
32、慎言慎行一身正氣明是非,勤思善斷兩袖清風判糾紛。
33、一心為公,莫讓先賢專美;兩袖清風,堪當今世楷模。
㈡ 龍衛球的法學教育論文
《理工類院校興辦法學院的定位與目標》(載徐衛東、趙海峰主編《理工類院校法學專業人才培養模式探析》,哈爾濱工業大學出版社2009年版)、《法學教育與法律職業的雙重意涵》(載《中國法學教育研究》2006年第3期)、《大學學生組織的問題與反思》(載《中國法學教育研究》2007年第3期)、《美國實用法律教育的基礎》(載《北大法律評論》2001年第4卷第1輯)、《江平先生的法學教育之路》(載《比較法研究》2002年第2期)、《只向真理低頭--江平教授70華誕人生回首》(《江平文集》代序,中國法制出版社2000年版)、《民法長者 智慧人生 厚德廣行 福壽綿長——恭賀王家福先生八十華誕》(載孫憲忠主編《王家福法學研究與法學教育六十周年及八十壽誕慶賀文集》,法律出版社2010年版)、《有風自南,翼彼新苗——懷念謝懷栻先生》(《謝懷栻紀念文集》,中國法制出版社2005年8月版)等。
㈢ 急啊!!!!幫忙寫篇文章!
一般而言,法官審理案件,有明文規定的實體法和程序法可資遵循,只要「按圖索驥」,依法審判即可。其實不然,法官本人的素質如何,對是非的評斷,法律的理解和適用關系極大。法官素質的高低,直接影響審判的質量和司法公正。
司法公正,或曰公正司法,其基本內涵就是要在司法活動的過程和結果中堅持和體現公平與正義的原則。廣義的司法包括法官、檢察官和警察等司法人員的司法活動,在這里,司法指狹義的司法,即僅指法官和法院的審判活動。公正的含義包括公平、平等、正當、正義、不偏不倚等。〔1〕本文講的司法公正是即是指狹義的司法公正,即法官和法院的審判公正。
司法公正是社會公眾對法制的企望,是執法活動內在的價值追求,是司法機關追求的最高目標,同時,也是依法治國對司法機關提出的必然要求。如果通過法律程序,結果卻不是公正的,那法律在人們心中就會一文不值,老百姓有冤屈就沒有了說理的地方,這無異於沒有法律時的弱肉強食,公眾就會喪失對法制的信心,依法治國失去最廣泛的社會基礎。這樣,法治也就無從談起。可見司法不公是最大的不公,正象法國著名學者培根所說的:「一次不公正的判決比多次不法的行為為禍尤烈,因為這次不法的行為不過弄臟了水流,而不公正的判決則把水源給破壞了」。
司法公正分為實體公正和程序公正。所謂實體公正是指裁判在認定事實和適用法律方面都是正確的。對訴訟當事人的合法權益提供了充分的保障,並對違法犯罪者給予了應有的懲罰和制裁。所謂程序公正又稱形式上的公正,指司法程序必須符合公正、公開、民主、對當事人的訴訟權利的基本保護、切實保障法官的獨立公正以及充分體現效率的原則。〔2〕實現司法公正,不僅要有合理的司法體制和完善的司法制度,而且要依靠司法人員主持正義,嚴格依法辦事。《孟子·離婁篇》雲:「徒善不足以為政,徒法不能以自行」。〔3〕馬克思曾指出「要運用法律就需要法官。如果法律可以自動運用,那麼法官也就是多餘的了。」〔4〕黨的十五大提出要建設社會主義的法治國家,近年來法律體系的逐步完善和調整,大量的法律法規的出台頒布,標志著我國已步入了依法治國的快車道。但如何使法律得到正確實施,除了依法行政外,司法是極其重要的法治手段,而司法裁判又是最後一個環節,也是最重要的一個環節。這一環節的執法活動最終保護了人民、懲罰了犯罪,維護了社會正義和秩序。這一環節的執法活動即審判活動如要實現最大限度的公正,就必然要求其實施主體-法官有很高的素質,甚至法官必須是整個社會的最精英人物,否則難以保障司法裁判的公正性及整個社會利益平衡。法官必須是一個專門化的特殊的法律職業群體,而不是一個普通的公務員,對法官的素質要求要比對公務員的要求還要高,未經過長期的法律學習和實踐,就是再高級的公務員也是不能勝任做法官的。正如17世紀英國普通上訴法院首席大法官愛德華·柯克(Edewards·Coke)在抨擊教會關於國王可以親審案件的觀點時說過一段驚世名言:「法律是一門藝術,它需要長期的學習和實踐才能掌握,在未達到這一水平之前,任何人都不能從事案件的審判。」〔5〕
目前,不論官方正式評論還是學界的主流觀念,都認為中國法官的整體素質不高。的確,我國法官目前的素質與西方發達國家相比確有較大差距,但脫離一定的社會歷史條件和生產力水平來評價我國法官的素質不高也是不客觀的。即便有諸多客觀原因造成我國法官的素質不高,但我們不能以此為借口而不對我們的法官素質進行反思和評判。
一、中國法官歷史的局限
由於歷史和社會條件的原因,特別是中國幾千年崇尚「無訟」觀念、「和為貴」文化的影響和在人們心中的潛移默化,司法與行政合一的體制在中國延續數千年,行政官員兼司法官員,而行政官員並未經專門的法律訓練,一但訟案發生,父母官們更多的是依據情理等自然理性和經驗斷案。政府歷來不太重視對法律人才的培養和使用,直至清政府終結而未有實質性改變。中國自清末(1904年)才出現專門的法學教育機構-直隸法政學堂,法政學堂僅限於在職官員的補課式法律培訓,這一使命與造就專門法律人才的旨趣相去甚遠。民國早期,法學教育受到重視,從1912年至1925年的14年間,法政學校年平均數佔全國院校年平均數的40%左右,且有相當部分是私立學校,著名的私立朝陽法學院和私立東吳法學院就是這時期創辦的。這時期法學教育的興旺培養了大批司法人員。但當時政府認為法政教育的急劇膨脹會導致教育資源的不合理分配,從30年代始,政府開始限製法學教育,至1940年,設有法學院的大學和獨立法學院銳減為27所。法學教育剛剛興旺又轉入低谷。新中國成立,由於廢除舊法而致所有法學院和大學法律系被撤銷,原有的推事、檢察官、書記官長一律停止原來的職務。1952年,一場司法改革運動全面開展。這是在「三反」、「五反」運動勝利的基礎上,批判舊法觀點、舊司法作風和改革司法機關的運動,目的是劃清新舊法律的界限,從政治、組織、思想作風上整頓各級人民司法機關,並逐步建立、健全人民的司法制度,肅清舊法觀點在法律教育工作中的影響,改革大學的法學課程,以適應培養新中國政法幹部的迫切需要。司法改革運動歷時 9個月,從組織上、政治上和思想作風上純潔了司法幹部隊伍,標志著新中國初步完成了司法幹部隊伍建設。但是,這次運動也出現一些問題,大量未受過專門法律訓練的人員被補充到司法隊伍中來,業務素質和專業水平大為下降,過分強調司法活動直接為運動和政治服務,結果往往釀成錯案。一些不懂法的人單純以過分的階級感情和政治辦案,出現刑訊逼供的違法現象,從而破壞了民主法制原則。這是一個深刻的教訓。當年的 「院系調整」,設立法律系的大學從34所減少為6所,在校學生由7338人減少到3830人。而且開設的課程幾乎都是學習前蘇聯的法律,這時的「政法教育」代替了傳統意義上的法學教育。文革中,林彪、江青反革命集團提出了「砸爛公檢法」的反動口號,公安機關、法院、檢察院一度被停止工作。1954年憲法所確立的國家政治體制被徹底打亂,十多年所建立的法律秩序遭到嚴重破壞。而到1971年,所有政法學院全部被解散,文革期間的法學教育在政治運動中消失了,大批法律人才包括法學教師和司法人員也消失了,政府斷案更多的是依據政治因素而非法律規定。1978年-1995年間,法學教育開始恢復並不斷擴大,到1995年,已有140所大學設有法律系(法學院),在校生約8萬人,教師約6000人。雖法律教育與法律職業分離的局面並未有實質性改善。〔6〕但國人對法學教育的重視已可見一斑。
70年代末80年代初,各地司法機關的陸續恢復設置,由於法學教育的停滯,法律人才的缺乏和荒廢,司法機關面臨大量的人員缺口,不得已採取吸收軍轉幹部、社會考乾和調乾的形式招錄了大量的不懂法的法院幹部,雖然此後逐漸法律專業的畢業生不斷充實到法院來,但吸收非法律人才進行法院的狀況一直持續到90年代中期後才逐漸消失。大量的非法律專業人員在審判崗位上邊學邊干,由於未受過系統的法學教育和審判技能訓練,大多 「摸著石頭過河」,憑自然理性和社會經驗辦案,而所謂的自然理性和社會經驗由於與法律有一定的差距,及所謂的「合理不合法」,案件的裁判程序與結果與法律時有偏差也就不足為怪了。由於經濟的快速發展,法官的低素質問題越來越突出,法官面臨著再教育的窘境。由此產生了法院幹部業余法律大學,法院業大對11萬在職法官進行了培訓,雖然難以達到理想的效果並從根本上解決法官素質問題,但亦是對歷史的不足進行了部分補漏,其對提高法官素質所起的作用還是應加以肯定的。
由於歷史原因,造成法官群體在知識結構上的不合理和理論水平的參差不齊,整體素質不高,具體表現在以下兩方面:
(一)成教型人才多於普教型人才
由於法官的來源主要是軍轉幹部、社會考乾和調干,進入法院後明顯不適應審判工作的需要,不得已要參加在職學習,主要是參加成人高校的各種形式的學習。這種教育是一種拾遺補缺的技能型、工匠型性質的教育,注重的是實踐而非理論。而審判工作是一項技術性、理論性、科學性很強的工作,它不僅要求法官對案件作出正確的判斷,正確適用法律,而且還要對所適用的法律的立法意圖、法律原則和精神及理論基礎有深刻的領悟,並能對自己的判斷作出合乎法理的解釋。而成人教育顯然不能使這些法官在短時效內具備扎實、系統的法學理論功底。〔7〕法官法理功底的差異可從裁判文書中表現出來,法理功底差的法官在進行裁判文書說理時大多說的是空話、套話,或者有骨無肉,乾巴乏味。如遇法條規定模糊、原則時,不懂得從立法本意和精神、法理原則來進行充分的解釋和適用,而是強硬地「硬判」。
(二)經驗型人才多於知識型人才
一個沒有豐富經驗的人可以通過實踐,不斷積累和豐富自己的經驗,而一個缺乏現代科學知識和理念的人是難以僅通過實踐就能掌握現代文化、科學知識及理念的。通過軍轉幹部、調干、招干進來的法官,大多沒經過系統的專業知識的學習,只能邊干邊學,其知識結構是零散的(當然不排除極少數後天經過系統深入學習的高水平專家型法官),在審理個案中積累了一些經驗,而這些經驗僅能對重復出現的案件重復使用。而由於理論知識的匱乏,不能從根本上理解這類案件處理的立法意圖和法理精神,裁判不能充分、有效說理,當事人不容易服判。同時經驗型的法官習慣於憑經驗辦事,缺乏對新事物的敏感性,難於接受新觀念、新知識,不願改變現狀和舊觀念,給司法改革和法治進程造成諸多阻力。〔8〕就目前法院的改革而言,在《人民法院五年改革綱要》沒有出台之前,部分法院大膽償試,參照借鑒國外先進模式,在法院內部改革上取得了豐碩成果,提高了司法公正度和效率,為司法改革和法治進程起到了推波助瀾的作用,而大部分法院則不敢「吃螃蟹」。法院內部改革沒有現成的模式,《人民法院五年改革綱要》僅是改革的大原則和指南針,大家均是摸索著前進,但可以說大部分法院的條件是允許的,但為什麼有的經濟條件並不是最好的法院能率先垂範,走在改革的前沿,效果顯著,而一些法院卻不知道改革的好處和必然趨勢,或者在等待觀望,無從下手。關鍵就在於法官的素質問題,更准確一點就是各個法院的首席法官的素質差異問題。知識型法官能不斷更新和掌握最新社會及法治信息,知道法院改革的必然趨勢和方向,並能學習借鑒其他先進經驗為已所用,能很好地把握改革原則與尺度。而單純的經驗型法官則埋頭於自家的「一畝三分地」,看不到法治進程對司法的要求與法院改革發展的方向和趨勢,不談改革綱要未出台就要求其「吃螃蟹」,連最高法院在改革綱要出台後要求各級法院具體實施,相當部分法院和法官仍有情緒和不理解,不願行動或不敢行動。
二、改善法官素質是提高司法公正度的內因
影響司法公正的因素有內因和外因。外因主要是司法體制和法官制度的不完善性,內因主要是法官的素質尚不達到最大限度公正的要求。本文主要探討內因問題。由於歷史的原因,中國的法律教育起步較晚,又因文革的中斷,造成了我國法律不發達,法制進程緩慢,法官整體素質不高的不容迴避的事實。而同時又不能因為法官整體素質不高就對現任法官一概否定,重新招錄素質高的法律人才,這樣做是不現實的也是行不通的。我們只能對現有法官制度進行一些拾遺補缺的補救手續,比如提高法官任職門檻,阻住非法律專業人才流入法官行業的入口,最近的司法統考制度就行使這樣的職責;對已有法官進行手續,淘汰素質低下的不稱職的法官;創造條件對剩下的素質較高法官進行素質再提高。
那麼,法官應當具備什麼樣的素質呢?法官的素質包括職業道德素質、人文素養、專業素質、心理素質等等,本文僅討論法官的人文素養、專業素質。
(一)法官的應具備寬厚的人文素養。筆者非常贊同李漢昌先生對人文素養的論述,其認為人文素養是人們在廣泛的讀書學習,汲取各方面的知識,融合貫通,品味升華後而形成的一種人的內在品質。這種內在品質外化為:有較好的語言表達能力和文字功底,看問題時不為情緒所左右,能夠較理性的對待各種社會現象和社會沖突;善於跳出自身的利害得失、有較開闊的視野,能夠從不同的角度看待問題;寬厚人道對待他人,摒棄了野蠻粗俗,形成了較好的人生觀和歷史觀等等。而這些品質的高低決定著一個人的發展潛力和綜合素質、能力提高的程度。〔9〕我們在很多資料上都看到對美國法官的形象描述,一般均用了 「溫文爾雅」 一詞形容其外表。溫文爾雅一詞的含義是氣質彬彬有禮,行為典雅端正。這可說是對一個具有較高人文素養的人外表的描述。未經過較好的教育和長期的學習培養,是很難形成這種氣質的。如果法官缺乏較高的人文素養,也就不具有溫文爾雅的氣質,那麼公眾是很難對其給予足夠的尊重和信賴的。而現實生活中我們的法官能達到此種境界的不在多數。
(二)法官應具備深厚的專業素質。具有深厚的法學理論基礎、豐富的裁判經驗,熟悉法律規范是法官的主要專業素質。〔10〕法官必須具備這樣的專業素質是司法權在社會糾紛中的終局載量性質決定的。眾所周知,成文法的制定往往是比較原則的,不可能規製得細到社會的每個角落,而法律沒有明文現制到的就是所謂的「法律漏洞」。要堵住這些「法律漏洞」,非法官莫屬。有學者指出:「法律不只是作為一種條文或規范存在,更重要的是作為一種原則和精神存在。一個合格的法官,並不拘泥於法律條文的有無,而在於對法律精神的理解,以自己的智慧和法律素養,將法律精神融化於案件事實之中,進而發展法律。法律依據不只是法律條文。對法律的原則和精神的理解才是法官的生命。」〔11〕法官適用法律不是完全機械的照搬法條,把法條與案件事實工匠式地對號入座,而是根據立法意圖、法理原則和精神來正確地解釋法律,填補法律的漏洞。所以法官必須具有扎實、系統的法學理論功底,法官必須是法律專家。隨著中國加入WTO,意味著中國經濟融入全球經濟大循環,眾多的國際間、區域間糾紛將起訴到法院,這就要求法官必須熟練掌握國際法及WTO規則,並精通英語。法官不僅僅是國內法的專家,還應是國際法的專家。
就我國法官目前的低素質現象理論界已呼籲多年,司法高層亦不同程度的重視。最高人民法院已制定了培訓計劃,《人民司法》記者孟天曾呼籲「學習,為了司法公正」〔12〕。但從高一級法院到低一級法院越往下重視程度越淡,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一,法院經費和法官福利得不到保障,訴訟費收繳明裡規定是收支兩條線,但實際上法院經費和法官福利全靠訴訟費收入,財政撥款少甚至不撥款,辦案多則收入高,造成下一級法院只重視辦案不重視法官的素質提高。其二,法官去培訓或脫產學習要花時間,有些院領導只顧眼前利益,不考慮人為本的長遠發展,對法官去培訓和學習不是積極支持。其三,讀書培訓要錢,有的法院不願出這筆錢。最高人民法院的培訓計劃對提高法官素質起到一定的作用,但效果不是很顯著,其原因:第一,授課老師一般是上一級法官的法官,水平不是很高,第二,時間短,一般是十天半月,培訓內容多,講授者因時間關系不能詳細論述,只是點到為止。第三,由於時間短,教學方式全是「填鴨式」,達不到雙向交流「討論式」的效果。
三、「圖書館學習法」是提高法官素質的有效途徑
法官入口的門檻已由全國統一司法考試給高高抬起,出口由正在進行的機構改革慢慢疏通,各級法院也在重視法官的在職培訓工作,這些工作不同程度的理順了司法體制、提高了法官素質,但筆者認為一種能大大提高法官素質的比較現實的途徑應當得到高度重視,法院應當形成一種學習研究理論法學和實用法學的文化氛圍,能形成這種文化氛圍的途徑筆者給其起名為「圖書館學習法」,就是全體法官圍繞並利用法院內設的圖書館來進行學習、研究和討論法學理論和審判實務的一種方法。美國著名法學家和法律教育家、前哈佛大學法學院院長龐德在四十年代被聘為國民政府司法行政部和教育部顧問時曾對中國法律教育問題提出了一些有益的建議,其中其對法律圖書館對法律教育的重要性進行了闡述-「 法律自來是經教師講述的一種傳統,而這一傳統的最大庫藏是法律圖書館,法學院無充實的法律圖書館,不免有所殘缺。好久以前,美國法學院協會決定有最低限度的法律圖書館,為法學院承認注冊的要件。」「教授與學生均須隨手有參考書,以便參考查閱。其在學生方面須同時自修閱讀。惟其如此,才能獲得教讀的完滿結果。」〔13〕象龐德所講一樣,不僅法學院設置圖書館是法學院注冊的要件,而學生的知識不全來自於教授,很大程度來自於圖書館。圖書館在法學院處於相當重要的地位。而我們的法官知識是否已經足夠,不需要圖書館了呢?恰恰相反,我們的法官素質不盡如人意,更需要高標準的圖書館。
很早以來,最高人民法院及以下各級法院均很重視和強調調研工作,要求法官寫寫文章,搞搞調查研究,這樣能提高自身素質和工作水平,甚而將撰寫調研文章作為工作任務來部署。筆者在前兩年也接到過這樣的調研任務,但冥思苦想就是寫不出,原因是理論基礎差和手頭沒有相關資料。寫論文搞調研應當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比巨人還要高,即要收集相關資料進行學習借鑒,分析歸納其各種相關觀點,再提出自己的新觀點和新的看法。當時想收集一些資料來學習參考,可法院沒有,有的只是各業務庭幾本少得可憐的法條適用書籍,這種書根本無法排上用場,不得已只好草草交差了事,這樣的論文質量可想而知。美國的科技水平和創新能力為何那麼發達?原因不僅僅是其資本主義發展了兩百年,還有一個重要原因是其從小孩抓起就進行了素質教育,而實施素質教育的主要方式是研究型教育。這種教育方法從小學三年級開始實施,由學生自己進行一些小實驗,並把實驗過程及實驗結果寫出來,或者學生自擬小論文題目,並要求從不同的出處(意即從多個圖書館或書店)收集資料,形成小論文。學生從形成論文的過程中翻閱了大量資料,並對相關內容進行了分析歸納,最後形成了自己的結論和觀點。在形成論文的過程中,學生學到了大量知識,並學到了獲取知識的方法和形成了創新意識。這種方法是「授人以漁」,而非我國通常的教育模式「授人以魚」。美國的學生從小學三年級開始進行這樣的研究學習,到了初中,其研究水平和論文水平與我國大學四年級學生相比有過之而無不及(我國大學四年級學生才開始要求寫論文)。其大學生的研究水平和論文水平就更高了。〔14〕美國聯邦及州法院不但有法院的大圖書館,而且每個法官還有自己的小圖書館,法官能充分利用圖書館的資料進行研究學習和查閱資料,法官形成了繼續學習和終身學習的觀念。〔15〕法院如何提高現有法官素質,筆者認為進行研究型學習是比較現實的和可行的方法和途徑。首先,法官個人微薄的薪金不可能用於購買大量的書刊,而絕大部分法院卻有能力成立一個小型圖書館或資料室。很多法院領導只重視物質建設,不重視法官素質提高的投資,典型的表現在有的法院買了很多車輛,而這些並不完全用於一線辦案,這些車輛多則三、四十萬元,少則幾萬元,但就是不捨得花幾萬元建一個圖書館或圖書資料室。有的法院每年也花了相當部分資金購買了一些法律圖書和訂購了法學雜志,由於沒有集中管理,這些資料流散到各庭和各人手中存放箱底,失去了其使用價值。其二,法官有時間進行研究學習。據筆者了解附近幾個法院情況,即便法院辦案再忙,也有相當部分法官八小時後的大部分時間都花在泡茶館、打撲克上,或者無所事事,看電視過日子。若利用圖書館形成了一種圖書館文化,則會吸引法官利用大量的業外時間搞學習和研究活動。其三,法官有能力進行研究型學習。目前,相對公務員而言,在職的法官素質不是很差,而且天天接觸案件,有一定的實踐和理論基礎,完全有能力進行法學及實務研究。法院應硬性要求法官每年進行一些理論和實務研究,撰寫一定數量的論文,對研究成果顯著的給予獎勵。其四,圖書館學習法的學習方式。圖書館應及時購置社科、法學新書,並訂購若干社科、法學雜志,圖書館內設閱覽室,法官以圖書館和閱覽室為研究學習中心,條件好的可設置學習討論室,供學習討論之用。
通過圖書館為法官學習的俱樂部,並輔以專題討論、學習論壇和研究比賽活動,及一些硬性措施和軟性獎勵辦法,將會在法院形成學習研究理論法學和實用法學的文化氛圍,法官的人文素養和專業素質將會隨著學習研究的深入得到不斷提高,司法公正將在學習型研究型法官的手中得以保證。
㈣ 《教育法學》1.為什麼要遵守教育法
1、《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法》為中國教育工作的根本大法,是依法治教的根本大法。
2、《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法》的頒布是關系中國教育改革與發展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全局的一件大事,對落實教育優先發展的戰略地位,促進教育的改革與發展,建立具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現代化教育制度,維護教育關系主體的合法權益,加速教育法制建設,提供了根本的法律保障。
3、《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法》的頒布,標志著中國教育工作進入全面依法治教的新階段,對我國教育事業的改革與發展,以及社會主義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設將產生重大而深遠的影響。
(4)智慧法學教育擴展閱讀
教育法學研究內容分類
其研究內容可分三類。
1、教育法學基礎理論研究。包括:教育法的產生和發展,教育法的概念、本質和特徵,教育法規范構成,教育法的價值和作用,教育法體系,教育權利和義務關系,教育法律責任的概念、本質、種類和認定,制定和實施教育法的一般原理等。
2、教育法基本問題研究。主要是:教育權、受教育權、現代教育行政的法律形式、學校及其他教育機構的法律地位和基本權利義務、學校內部及與外部的法律關系、教師的基本權利義務、學生的基本權利義務、舉辦者和管理者的法律關系、教育投入問題法律保障等。
3、教育法運行問題研究。包括:教育法律意識、教育法律秩序、教育行政執法、教育司法、教育法制監督、依法治教等。此外,教育判例的選編和評介也日益成為研究的重要內容。以研究教育法的制定為主的教育立法學及以研究教育法的實施為主的法社會學構成教育法學的兩個主要分支學科。
㈤ 法學專業的課程
主要課程:抄法理學、中國法制史、憲法、行政法與行政訴訟法、民法、商法、知識產權法、經濟法、刑法、民事訴訟法、刑事訴訟法、國際法、國際私法、國際經濟法。
主要實踐性教學環節:包括見習、法律咨詢、社會調查、專題辯論、模擬審判、疑案辯論、實習等。
(5)智慧法學教育擴展閱讀
培養目標:本專業培養系統掌握法學知識,熟悉我國法律和黨的相關政策,能在國家機關、企事業單位和社會團體、特別是能在立法機關、行政機關、檢察機關、審判機關、仲裁機構和法律服務機構從事法律工作的高級專門人才。
㈥ 法學是一門什麼樣的學問讀後感
法學到底是一門什麼樣的科學或學問?在我國的法學研究和法學教育雙重大躍進的今天,尤有檢討和追問的必要。為什麼我們的法學總被人指為「幼稚」?為什麼法學上的研究總難與其他學科進行一種實質性的對話與交流?為什麼實務人士與法學研究者總是互相鄙視?雖然置身於法學這個圈子,但我仍然不得不頗不情願地承認,我們的法學確實有太多的理由無法贏得別人的尊重。最根本的問題就在於,迄今為之,我們對於投身於其中的法學本身,仍然缺乏足夠清晰和准確的認識。
最廣義上說,法學無非是與法律相關的一門學科,但此種界定實際上相當於什麼都沒說。在現代社會,在各學科存在廣泛交叉的今天,與法律相關者實在是數不勝數,社會學、人類學、經濟學、哲學、心理學、政策學甚至是醫學,無一不與法律密切相關。固然我們亦可將法社會學、法人類學、法哲學、法心理學、法經濟學、法政策學以及法醫學統統歸於某種廣義的法學,但實際上這些交叉學科無不是從其他學科的基本假設出發的,所運用的亦是其他學科固有的方法。似此,若以為法學即限於此,則所謂法學與其他學科的真正界限何在?法學觀察法律問題的獨特視角何在?法學真正的智慧性何在?法學的專門貢獻又何在?實際上,法學如果不能單單限於法解釋學(法教義學)的話,至少應當是以其為基本的。換言之,舍上述交叉學科仍可認為有獨立法學的存在,但舍法解釋學,則將無從發現真正的法學。這是因為,與上述形而上學(哲學)和各事實科學相比,真正能體現法學獨特立場和方法的只能是法解釋學。法解釋學是以承認一定的法秩序為基礎的,其獨特方法就在於,通過觀念(概念)的形成,將原本單純的價值判斷轉換為純粹的形式邏輯問題,從而尋求相對的客觀性和合理性。與各事實科學(行為科學)旨在通過觀察、試驗、統計、模型建構等方法來發現某種客觀的規律或趨勢,並因而具有證偽性相比,法解釋學顯然不同。與抽象地探討存在的本體或獲取客觀知識的方法的哲學,亦不相同。
不妨從法學史的角度來看。無須追溯到古希臘和羅馬,通常認為,現代法學產生於歐洲中世紀後期。其時,法學與神學、醫學並稱為三大學術,而法學之所以能從神學和哲學中獨立出來,實賴於所謂「實證法學派」的興起。此實證為分析實證,而非社會實證。換言之,即以對特定法秩序下的實在法進行分析注釋為其唯一任務。其後雖然過度形式化地發展成了所謂「概念法學」,因此受到隨後興起的「利益法學」、「價值法學」或自由法運動的抨擊,但利益法學並非是對概念法學的全盤推翻,而毋寧是對其呈現出來的過於僵化和機械進行的一種適度的調整和糾偏。時至今日,雖然所謂自然法又以新的形式卷土重來,但實證分析法學仍為主流的法律思想。這毋寧是由法律與現代民族國家的密不可分的關系決定的。
㈦ 在學校學習期間,為什麼很少學習法律知識
就我的教育經歷而言,1985年以後,我的大學學科教育實際上很少涉及法學教育。這些課程主要側重於道德教育(小學的思想道德教育)和思想教育(初中和高中被稱為政治課,而法律實際上是政治思想的一類)。它反映了我們這些年輕人的國民教育重點。由於對大學的法律專業進行了系統的研究,因此非法律專業的法學基礎基本上是公開的。據我所知,這是法律教育的狀態,現在大學正在不斷地改革課程。具體情況尚不完全清楚,應該增加了。
三、人民智慧的原因。過去,國家知識的主要來源是學校的國內媒體。它說什麼就是什麼,就像青蛙只能看到井口的天空一樣。不知道還有其他日子的人當然不會要求看到和理解。
如今,隨著信息全球化,盡管有時有必要翻牆,但每個人都知道還有其他法子,而且是完全不同的(例如,在許霆案中,許多人會說哪個國家/地區決定相關行為)。人們認為,開放人民的智慧將成為促進法學教育普及的過程。
㈧ 什麼是普法教育,以及普法教育的意義
普法教育,意義重大。
1.普法,宣傳法,是執法的基礎,是人道主義行為。用大家所不知道的法律,約束大家,法的合法性就有瑕疵。執法,就容易成為人治的工具。
2.利於對違法的懲治。免於成為違法者不知者不為過的借口。
3.利於大家樹立法治意識。避免人治。避免對重大問題,原則問題,出現跳躍、中斷、閃失,使經濟生活不可持續。
4.提高受教育者的公共意識。避免只顧及自己,還要關心社會其他人員。
5.提高公平意識。法律是要求所有國民的,利於大家利用法律,保護自己的合法權益,同時尊重他人的合法權益,不要在誘惑下去觸犯。
6.利於培養公民社會。公民社會,是普通人的社會,是美好的社會。只有在法治的基礎下,社會才能從「身份社會」,「特權社會」中進化出來。
7.利於受教育者建立縝密的邏輯和強大的記憶。法律是系統和完善的行為准則,相互補充和關聯,是系統智慧的集中體現。
8.利於受教育者理解立法者的社會實踐理想。通過了解頂層設計者,如何構架法律體系,可以預見未來社會的發展進程,預見其制度後果。
9.利於受教育者理解自由的根源,來自於文明,來自於智慧,來自於妥協,來自於交流和連接。
10.利於受教育者理解,法律是人為的產物,接收法律管轄,是一種對人的尊重和妥協,是一種高級的選擇。
11.道法自然。各種法,最終以其是否能執行、是否被執行、是否願意被執行所檢驗,最終以期存在的時間長短,被大自然所檢驗。
㈨ 現代法律教育根據其目的,方法的不同分為法學教育和法律職業培訓兩
從社會學的角度來看,全國納入法治。置身於未來社會的人無法擺脫的生存規律。隨著加入WTO,建設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所有市場參與者必須遵循的規則,一個統一的系統,或者在這個高度規則導向的社會里,「法律手段」將被更廣泛地應用於我們的現實社會關系。這意味著,從個人的日常生活活動,以創意的壯舉,都從一定程度上的法律或法律技能的知識是分不開的。當我們審視思想和生活,以確定實踐視線的態度關注的發展,自然會找到必要的法律知識,這已經成為現代人的基礎上,對社會所必需的基本要素特別是青年學生。
什麼是法律知識,總之,它是指理解和適用法律或質量的能力。一個人的法律知識,通過其主,使用技能和法律知識的法律意識如何體現出來了。法律知識主要由兩部分組成,一個是關於法律,所謂的法律制度規則知識的發展;二是在法律或法律理論的所謂原理原則的法律知識的知識。法律的一般意義上的學習,理解是不是只知道一些法律的基本要求,而且還得到了普遍適用的某種法律原則。法律的意識,這是社會意識的一種形式,「是人的情緒和法律的法律論點,其中包括法律性質,視作用,現有的法律要求和態度,以及法律評價的解釋總和評估,以及有關的法律現象和其他法律概念知識行為的合法性的權利和義務的理解。「[1]好公民的法律意識可以推動積極的守法公民。只有公民對法律的良好意識,以國家身份的外力,使合規強制轉換為法律和法律的嵌入式權力的要素價值的公民,所以會嚴格行使他們的權利,享受並按照法律規定自己的義務履行;別人會充分尊重合法合理的權利和自由;將積極尋求各種方法來解決法律糾紛和爭議,自覺運用法律武器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它會主動打破了法律和秩序抵制。此外,好公民的合法的公民意識能驅動理性的法律,法治要達到的目標。法律依據法律的概念守法非理性的情感和理性的法律意識的理性。法律意識,用法律,法律概念,法律理論,法律和一體化建設的信心,在信仰的法律是法律意識的最高水平等因素普遍心理,而且大學的法學教育的核心學生們。
所謂法律信仰是法律的人,並說服了無限的崇拜,並作為最高行為標准。 「在法律上的公共信仰產生相當的重要性,它是依法治國的重要組成部分。正因為如此,伯曼智慧」法律必須被信仰,否則它是沒用的'將被廣為流傳,成為了真理所有的人尊重法治原則所折服。[2]「法律是相信法律和頭腦的認同,其實質是人的法律至上和法治的追求。在法律上唯一的信仰,也可能是中規中矩。法律的公平,公正,守法的靈魂的象徵,是只有在法律信仰的外在表現形式,法律的精神是信仰的法律。法律的精神是主體不僅要遵守法律的要求,法律是被內化為一種責任和道德義務更為重要的是,被迫依法法律,為自願遵守強製法良心,他的法律是守法到。
在人類社會的歷史來看,更加民主和社會秩序,在社會大眾所崇尚的強社交場合和需要的法律。之所以追求公法(規則)第一次,第一次,他們習慣於信任法治;更重要的是最大限度地發揮他們的具體條件,並通過法治來保護自己的權利,努力實現政府的權力來控制。這是因為,「法治是一種常見的,穩定的,可預見的社會規范,是一種公權力,權威,而不是個性,特權和家庭的尊嚴,社會適應發展到更高的水平,能自動排除或抵制的機會反對隨意性和特權的嚴格規范和良性運行的制度化的社會,訂購了高度穩定和有序態的形成;其次,尊重法律對人們的生活安排的規則,這需要個人和政府機構之間的個人自由之間默契,一個自我調節的機制,法律所配置的確定性後,這種「理解」和「調節機制」,有助於高度人類生活的和諧,是與人最大化尊嚴的保護,人有絕對的權力,不依賴於類或國家,目的是為了模擬一個無憂無慮的生活充滿了人性關懷。「[3]因此,加強國家綜合法律知識的公民,應該是雙管齊下,一個是教培育公民的法律知識和法律,法律信仰的認識;二是推動民主化進程和法治社會的規則。
兩個
不用說,作為好運育人的高等學府,從而培養和迅速提高青少年學生的法律知識,這是他們參與在塑造現代化和社會進程的責任「現代人才「不可避免的。然而,近年來,一升再升犯罪數據的大學生頻頻向我們通知:校園並不平靜,大學生法律知識仍然很差。廣東省49所高校的司法江蘇,雲南等同志廣州市文化局進行了調查,結果震驚人閱讀,1981年至1998年裡,49所高校的學生了違法犯罪和626人,占同期在總干中學生的三分之二。嘉興市人事勞動和社會保障局兩次內戰公務員4月3日,在辦公室,下午的2003暗殺秀洲區。警方證實,在周一超時22歲犯罪嫌疑人,是農業與生物技術,農學畢業生浙江大學。原來,他公開招募在該地區的公務員,通過了筆試,面試,體檢但失敗了,沒被聘用。由於悲觀情緒產生報復想法,那麼遷怒於人事部門憤招募人員,造成殺戮。 2003年3月28日,在南京浦口區檢察院正式成立了國家預防犯罪中心的第一批學生,10所高校在南京,南京大學,東南大學,成為該中心的第一個成員。究其原因,成立了「預防犯罪中心的學生」,因為在面積比上年同期的300%的大學生犯罪率上升的區域在2001年發現了醫院的調查,在2002年增長了120%,比2001年,不得不得出結論,犯罪學生大多是因為無知法律。 [4]這些令人震驚的犯罪數據的大學生面對
,也可以是更合適的解釋說:目前學校「法制教育」等課程,使學生並沒有真正懂法。由於「酸熊」的情況下,當事人劉海洋(清華大學學生)說:「我們是一個新生學校的」法律依據「,民事和刑事法律學校,但我只知道,野生動物的非法狩獵,但用試劑灼傷動物園里的動物是不違法不明確......「[5]從這個新余,也許我們會得到比」事件「本身的啟示審查更豐富的意義上說,法律教育模式的非中國大學的變化不是重點。也正是基於對各階層真實顯著問題的憂慮和長期和短期的,我們將進一步談「法制教育」合理的改革若干最近形成的思想遺產。
首先,理解改變的法制教育。據中國官方
相關文件和做法,學校的「法制教育」下屬「道德教育」,而不是他們自己的獨立地位。 「法制教育」,以「道德教育」的認識和定位不太合理,因為如果法律教育道德教育,道德教育其實按照常規開展法制教育課,不僅難以實現教育法律教育從而也使「法制教育」遭受埋沒。它是由這樣的長,大,小,大學的非理性的認識因素的影響,很難看到一個獨立的法律部門,取代了道德教育廳的單調,致使法律教育工作,真的很難得到真正的運動。
道德教育和法制教育是教育類的社會價值的一部分,他們也與二者的差異,在接觸方面,都同樣的目的,是培養適合社會需要的「合格公民」;區別來說,德育注重凈化人的內心世界,注重法制教育規范人的外部行為。我們說,提高人的素質,我們要塑造既利用法制教育與道德教育相結合的思想和行為,利益,但法制教育從屬於道德教育和道德教育從屬於法律教育的問題不存在。因此,發揮教育法制教育,法制教育需要打造自身的完整體系的一部分,獨立的法律教育安排的狀態。
其次,教師的法制教育應優化。
法律教育是一項政治性,理論性,知性,很實用全面的教育,不僅要有一個明確的目標,規范內容和相對穩定的教育渠道,而且必須接受過正規的培訓,在理論和實踐經驗,一定程度法律系。目前的所謂「法律教師」,有很多是「半路出家」,甚至從未接受過專業的法律教育政工幹部「出爐」「弟子」的情況下,此番也可以想像有多少法律知識。法律教師
大學不僅要深諳學校教育法和青年學生的成長規律,同時也有一個更系統的法律學科的知識和高法律素質。不同的學校應該根據自身的條件,由專業人士,以及採用其他手段,形成專任教師具有相當水平的體瘦的,同時聘請部分從事司法實踐和法律教育工作兼職教師為輔的形成真正的集成度,高品質的法律教育的教師。
三,法律教育設置的內容進行調整。
高校「法制教育」是培養法律意識(法律信仰)和法律知識(法律技能),應包括法律的基本理論,基本法律知識和法律意識教育。通過理論教育規律,使學生掌握法律的基本馬克思主義新聞觀,在思想上樹立法律的權威;引進並通過解釋憲法,使學生了解憲法是民主的產物,幫助學生樹立的權利義務,正確的觀念,樹立國家所有權;不同專業的學生組合選擇性引入了一些法律部門,法律專業學生,執法,運用知識,技能和自我意識。
目前,所有不同類型的高校,不得不成立一個統一的方式「法律依據」,以應對「法制教育」,由於更少的時間和密集范圍的教授是誰,像蜻蜓點水,匆匆的時間表,只能簡單地列出了一系列的知識和積累;學習者往往疲於應付,記硬背,考試通過矇混過關,老師和學生都苦不堪言。這顯然違背了「法制教育」的真正目的。內容選擇法律教育,適當的做法是提供不同類型學校不同層次的法律教育課。根據學生的班,專業的學校和學校需要關注,除了憲法,刑法,民法和其他大法的普遍流行,還開設了一些與所有類型的學生法律課程相關的學校和專業(行業)受體相通,使「法制教育」貼近學生生活變成大學生的內在需要。
第四實施要提高法制教育。法律教育in學院,首先要遵循教育規律的規則是獨一無二的。法律教育是「身份」規范「接受」規范和「消化」教育的標準是發展意識,教育自願守法精神和塑造民主,正義,效率,公平的體現,規則等現代理念,依靠傳統的無聊「的課堂說教」其實是很困難的工作,更適合學生體驗生動和直觀的做法,為什麼要遵守並如何遵守這些規范。法律是一個實踐性很強的學科,一直沒有法律是不是真的是學法律的,按照相應的英美法系國家「實用法律教育」也不例外的做法。例如:採用啟發式教學,使學生成為主要課程,是由自己的思考和分析,引到最佳答案學校鼓勵學生,老師繼續問問題,導致了各種可能性,引導學生發現相關的法律規范,事實和各種因素之間的關系,引導學生思考自己的大腦,使學生掌握知識將更加強勁,更加深入;另一個例子是使用的角色扮演,模擬模擬等情況下,多元化,真實或模擬的案例分析和課堂討論的安排,讓更多的學生通過觀察,評論,以及辯論轉換等的作用,學到有用的知識,其優點是可以讓更多的學生參與到案件的分析,從團隊工作更輕松種方案,識別,篩選,產生最佳的解決方案,這種方法不僅可以深入課堂上的案例研究,實踐,而且學生之間的更加和諧的師生關系,教師不再是簡單的教育者和主要供應商,但平等的參與者的情況下,幫助人們和學生;另一個例子是打破課堂和課下,書籍和分裂的現實的界限,開辟了第二課堂教學,定期探訪監獄,參加刑事,民事,經濟,行政審判案件活動,讓學生親身體驗面對面的事實,並獲得了有意識的價值判斷的分析,從而潛移默化地影響學生形成人的態度和處理相關的方法......等等問題。
增加,有意識地培養法律意識和法律知識,掌握技能,而不是通過學習「法律依據」,可以,也不是基於一個課程人們對一年中的一部分可以做,法律教育的思考學生整個學習期間不得突破,並在不同檔次不同的任務和優先事項。當然,這應遵循的一般學校教育法,它是不可能開放大學法律課程好幾年了,藉此特殊的校園文化傳播的空間充分利用法律教育相關的專業角色和職能的過程中發揮,使學生在文化知識的學習過程中更系統的法律教育。事實上,職業教育和法制教育,更有利於學生的內在「與專業知識的消化密切相關的結合,在真正用得上的學生的學習和未來的工作法律知識,從而提高學生的學習行為的有效性。 BR>補充:
一,學生應該有法律意識
市民理解,尊重的法律意識,實施和維護社會主義法律規范的重要保障,公民的守法行為不自然產生,和某些法律概念的指導下,法律意識實現的,與社會主義法律意識,它會做不僅違反法律,積極維護法律的尊嚴。大學生樹立法律意識是要求的現代化法律制度,還需要成為一名合格的接班人。作為大學生應該具備什麼法律意識呢?首先,學生應依法開拓思路,不僅遵守法律,而且要監督遵守和執行社會主義的法律,反對一切違法犯罪行為堅決斗爭,社會主義法律體系才能真正實現。其次,憲法和法律文化具有最高權威的概念。建立法律權威,尊重憲法和法律的權威。任何個人和機構,組織沒有超越干凌駕於法律之上的權力,必須依法辦事,堅決反對「大物權法」,「有利於大法」法律虛無主義的概念。使學生認識到在國家生活中的地位他們的地方無條件服從並遵守國家的憲法和法律。再有,就是最重要的一點,即文化權利的學生義務相一致的觀念。強調權利與義務的統一法律的主要精神。市民要正確處理權利和義務,既公民法律賦予的權利的合法行使,也履行義務的公民,讓學生正確的公民意識,社會主義法律武器捍衛自己的合法權利到時,個人的權利,有享受,不要忘了尊重和承認他人的合法權利,不忘履行國家和社會,義務給他人。與此同時,我們應該消除所有不勞而獲的錯誤思想,文化只有痛苦,沒有收獲好的想法。此外,大學生應制定法律和自由的統一的概念。中國的憲法和法律規定的公民權利的所有方面的義務,這是法律規定的范圍內,有運動地球的一個非常廣泛的自由。在行使其權利的公民慎重考慮他自己的話說,社會行為的影響,不損害國家,集體的利益和其他合法權利和全體人民的利益。學生應建立與社會主義民主和法制自由密切的聯系現在,珍惜和保持安定團結的局面。最後,我們應該培養公民平等的觀念在法律面前八人。公民在法律走進人們面前人人平等,主要是指公民的義務,不分性別,民族,種族,職業和其他法律的平等享有,如承擔法律的權利無論是誰,只要打破法律規定,應依法追究責任。在運用法律的平等公民,不允許任何人特權。平等原則,是社會主義民主和法治的本質,以及合法性鄧小平同志一貫強調的原則,它是教育學生法律88概念之前建立公民平等。
㈩ 法治中國建設過程中面臨的問題及對策的認識
(一)法治理論指引的滯後現象
在權威理論建構的層面,以往的法治理論在內容上還不夠完善,在地位上還沒有得到充分確定。 雖然依法治國的權威理論在社會領域得以廣泛傳播,但是法在國家治理體系中的具體位置、法和其他社會規范的應然關系、貫徹法治的具體途徑等重要法治理論問題還沒有得到充分澄清。亞里士多德說:「法治是最優良的統治者。」我們對於依法治國理論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中的重要地位,則一直存在模糊認識。 在學術理論研究的層面,法學界關於法治理論的論述要麼是直接引入西方主流法治理論,要麼針對中國的法治現象進行簡單的解析或一對一地進行功利性對策研究。 學術成果普遍遵循「現狀揭示———西方經驗———中國對策」的三段論式的、過於簡單的理論邏輯。 對於馬克思主義法治理論的導向堅持與深入研究始終缺乏強勁動力。
至今,中國法學界始終沒有形成真正具有中國特色的、本土性的、能夠切實地解決既存法治問題的內生性理論,在很大程度上造成了理論與實踐的嚴重脫節。在這個意義上,我國法治的實踐在一定程度上帶有盲目性的特徵。
(二)法治道路選擇的自信不足
法治中國建設推行至今,取得了諸多成績,但也存在不少問題,其中,道路的選擇就是一個重大問題。 經過冷靜反思,我們不難發現,不論是前蘇聯的法治意識形態還是西方傳統法治理論,生搬硬套到中國來,實際上都會成為一種理想化的假想,並不符合中國法治運行的實際邏輯。 事實證明,未經當代中國社會實踐檢驗的、假想的法治模式,根本無法評價乃至指導中國的法治實踐。 自信才能自愛,自愛才有自省。 法治中國建設首先要對中華文明持有文明自信,對中華民族持有民族自信。
其實西方法治理論早已注意到亞洲國家的「儒釋道」憲政理念和政治智慧在治理國家中的精妙作用,我們自己卻丟失了這份本該有的選擇法治道路上的自信。 當前在法治道路上,既要防止「左」的僵化教條,又要警惕和反對右的傾向。 法學學術上的「西化」、崇洋媚外、浮華趕時髦,都到了相當嚴重的程度。
(三)法治實踐運行的失衡失序
中國法治建設歷經數十載,在法治實踐領域獲得了較大的發展。 應接不暇的新型社會現象與法律現象使得我國立法者不得不採取「運動式」的法律移植方式來健全法律體系,盡量做到有法可依。 我們卻不可能像西方社會那樣用近百年甚至幾百年的時間進行理論磨合和信仰構建,這必然會造成我國法治實踐在精神和行動上的「消化不良」現象,主要表現為立法不良、司法不公、執法不嚴、守法不誠、監督不力的失衡、失調、失序現象。 立法在內容上缺乏科學性、實用性、操作性;司法在過程中缺乏公開性、公正性、公平性;執法在實踐中缺乏嚴肅性、嚴格性、文明性;守法在行動中缺乏誠信性、主動性、自覺性;監督在落實中缺乏實效性、實質性、具體性。 「政府權力越位、錯位、缺位導致微觀經濟活動受干預過多;導致權力尋租、行政效率低下,投資消費失衡、重復建設、資源浪費、環境污染等嚴重的社會問題。
(四)法治建設的根基不牢不實
法治建設總體目標的實現不可能一蹴而就,中國法治建設一貫採取「自上而下」的建構主義模式。 學術型、精英型的立法模式與廣大中國法治實踐者存在著不同的話語體系,欠缺話語溝通平台的基層法治實踐者只能繞過成本高昂的法治解決途徑,運用老百姓自己的「智慧」尋求一套有利於法治體系外的法律規避式的潛規則。 法律規則與法治現實的脫節導致了中國法治建設在不同領域、不同行業、不同區域、不同群體、不同層級中的發展不平衡。 尤其是在基層領域,法治狀況存在著大量的嚴重問題,法律制度的貫徹程度較為有限,民眾的法律意識普遍淡薄,法治建設的基礎不牢不實,發展很不平衡。基層正是法治中國建設的重點與難點。
這種發展不平衡具體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一是一些領導機關、領導幹部思想深處的認識基礎不牢不實。 上級機關與領導人員對於法治建設的認識模糊以及重視不足,直接導致法治理念的貫徹與法治實踐的推行缺乏足夠的動力與支撐。二是群眾基礎不牢不實。法律法規雖然明存於紙上,但是無法得到廣大群眾的廣泛認同與深入理解,許多群眾不信任法律,不尊重法律,不遵守法律。 三是基層基礎不牢不實。 就總體而言,越是接近於行政級別頂端的領域和地域,法治效果越好,越是貼近基層的領域和地域,法治的貫徹就越不充分。四是行業基礎不牢不實。許多行業的實際運行更加依賴行業內部的各種「潛規則」,而偏離法治的軌道,甚至排斥法治力量的介入,大搞「獨立王國」。 五是法治隊伍基礎不牢不實。 法治的順利推進應以高素質的人才隊伍、專業隊伍為基礎,而當前立法機關、司法機關、執法機關、法律監督機關的工作人員在整體上還遠未達到應有的水準。
(五)法治的權威信仰亟待提升
現代意義上的法治源自西方,而西方世界也經歷了從對法治的美化甚至神化,轉而跌入法治神化破滅、「禮崩樂壞」的社會陣痛過程。 法律應該被信仰,法治應該成為社會機制中的權威力量。 中國真正的法治信仰構建的圖景應當是,民眾的個人價值與法治的核心價值具有高度的一致性與統一性。 民眾的法治信仰應該是民眾內心洋溢出來的,法治權威應該是民眾自願崇拜並推崇的。
反觀現實,中國法治力量在民眾心目中的權威遠未樹立起來,人們在遇到社會糾紛與社會矛盾時往往寄希望於「托熟人」、「找關系」、「走後門兒」等非法治途徑的「潛規則」,而對司法、執法等法治力量缺乏起碼的信任與依賴。 在司法領域,公信力缺失的情況尤為嚴重。 正如澳大利亞大法官馬丁所言:「在一個秩序良好的國家中,司法部門應得到人們的信任和支持。 從這個意義出發,公信力的喪失就意味著司法權的喪失。 」長此以往,理應成為基本社會治理方式的法治就會逐漸因失去社會民眾基礎而被邊緣化、空洞化,這無疑對法治中國建設構成了巨大的威脅。
(六)法治「硬的一手」運用不夠
法治作為一種國家治理方式與社會治理機制,在途徑和手段上既要有「軟的一手」,也要有「硬的一手」,既要有柔性的一面,也要有剛性的一面,二者都要靈活掌握、適時運用,不可偏廢,共同服務於法治目標的最終實現。 忽視軟和柔而片面強調硬和剛,抑或忽視硬和剛而片面強調軟和柔,都是錯誤的。 就當前法治中國建設的現狀來看,尤其要注意,法治理不可失之於軟,失之於柔,失之於弱。 對人民應愛之又愛,對敵人要恨之又恨。 對於踐踏法律、破壞穩定、危及整體利益和全局利益的行為,法治力量不能毫無聲息、視而不見,要充滿自信,該出手時即出手,並正確運用有利策略,分化敵對陣營力量。 要始終牢記,對不法分子和不法現象的姑息,就是對損害社會利益和人民利益的縱容。 要堅決克服模糊認識,要有執法的底氣,要充滿自信、理直氣壯地把專政的一手用起來,把刀把子的一手用起來。 剛性嚴明、嚴格執法與野蠻的粗暴執法涇渭分明,與現代文明並不矛盾。
三、推進法治中國建設的建議與對策
(一)把法治中國建設提升到應有的重要地位
在以往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事業中,法治中國雖然受到了很大程度的重視,但是沒有將其上升到一個應有的重要地位。 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的宏偉藍圖中,法治中國所應扮演的重要角色,有待進一步加以明確。 只有將法治中國建設的重要地位明確下來,向權力機關與社會公眾宣示其極端重要性,才可能真正將法治的理念與精神貫穿到社會生活的方方面面。 事實上,法治中國建設與「五位一體」建設聯系緊密。
在具體的理論建構中,可以考慮將法治中國建設與「五位一體」建設相並列,以使其獲得全局性、根本性、長遠性、基礎性的重要地位。 我們也可以進行充分的論述,在充分強調法治中國建設高度重要性的同時,倡導將其滲透、貫穿於「五位一體」建設的各個環節之中,明確提出:沒有法治中國建設的順利推進,「五位一體」建設就不可能獲得保障和成功。 具體來說,第一,法治中國建設的重要性應進一步得到提升,引起全黨、全國、全社會、全體人民的高度重視;第二,要對法治中國建設進行權威的理論定位,使其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中獲得重要地位;第三,應通過各種途徑,使法治活動成為每個公民工作、學習、生活不可缺少的內容。
(二)堅定不移、充滿自信地走中國特色法治道路
中國的法治道路必須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道路必須具有社會主義社會的基本屬性與要求。 在學術氛圍日益「西化」與部分學者盲目崇拜西方社會法治理論與經驗的背景下,我們更要著重強調法治中國建設所秉持的「中國特色」。 西方社會的法治建設確有可資借鑒之處,但其成功也是根植於西方社會的歷史傳統、基本特點和固有屬性而來的,並非依靠某種學說觀點就能即刻點石成金。 「凡是法治搞得比較成功的國家,無一不是較好地堅持了法治規律與本國國情的創造性結合。 」
對於中國法治道路的選擇,一方面,我們要擁有兼包並蓄的寬廣胸懷,只要是有益的文明成果,我們都可以加以吸收與借鑒;另一方面,我們更要堅守「中國特色」的基本思維路徑,始終追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與指引,緊緊圍繞中國的社會性質、民族傳統與現實狀況,切實著眼於中國最廣大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紮根客觀現實,把握時代規律,不管風吹浪打,不怕說三道四,決不時髦獻媚,堅定不移、充滿自信地將中國特色法治道路堅持下去。 法學教育的課堂,學術理論的陣地,各級各類社會科學規劃項目的課題確定,立法、司法、執法、法律監督、法學教育等職能部門,都要切實糾正在法治道路問題上存在的偏差。
(三)全面加強符合國情的法理論建設
理論是實踐的先導,是對未來的理性謀劃。 任何社會實踐活動,沒有科學的理論來加以指引,都不可能獲得預想的效果。 經過長期努力,法治中國建設已經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也存在著不少問題。 這些問題的存在,在很大程度上源於法的理論建設還不完備,還存在很大的提升空間。 從整體上看,當前法理論的最大問題在於很多學說觀點與現實存在較大的脫節,使得看似科學的法學理論及法律規定在實踐中無法收到良好效果。 因此,在全面加強法的理論建設的過程中,我們的首要任務就是倡導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基本導向。 反思當前法理論研究現狀,不難發現,「表面繁榮、實際貧困」。 空泛、繁復、玄奧、花俏、重復、媚外,缺少適合國情、自主原創、能夠解決實際問題、有實際意義和價值的研究成果。 因此,我們在法學研究中應充分強調實證研究的重要意義,大興調查研究之風,堅持「實踐出真知」的基本原則,注重法治調研與對策研究,以客觀效果為歸宿考量相關法律理論,全面糾正「書齋裡面出學問」與盲目崇拜西方學說的理論建設思路。 法治中國建設真正需要的是內生性理論,它是從中國本土自生自發的法治現象中抽象出來,經過理論提升後形成的規律性結論。 對此,一要加大投入力度,對於具有強烈現實意義與實證效果的研究活動應給予充分的資源投入;二要加大導向力度,在學術界與實務界充分樹立注重國情和立足現實的基本導向;三要加強實證研究,鼓勵現實研究與國情探索,摒棄坐而論道和崇洋媚外;四要加強基層實踐調研,充分重視法治在基層的運行和影響;五要突出法治經驗的提煉,及時總結與推廣有益的成形機制與實際做法;六要重視理論與實踐結合型人才的培養、使用,充分發揮這些人才的作用,建構復合型法治人才庫。
(四)重建符合中國國情、基於平衡的法學理論大廈
對於當前的法治中國建設, 我們應在法治運行的各個環節大力倡導和體現權利與義務、權利與權利、權利與權力、權力與義務、權力與權力、義務與義務平衡的法理觀,切實解決社會各領域嚴重失衡的問題。
經濟、政治、文化、社會、生態領域的嚴重失衡,都有賴於法的平衡治理。我們還應深刻地認識到,從義務法、權利法到平衡法是法的發展規律,社會主義法是平衡法,平衡理論是對傳統法學理論的新發展,平衡是法的總特徵,平衡是法的內在力量,平衡是法的核心價值,平衡是良法的靈魂,平衡是法的最高境界,平衡是法的本質體現,法是平衡之法,法治是平衡之治,法學是平衡之學。 只有在平衡法理觀的理念統御下的法治中國建設,才會被納入有序發展和健康發展的軌道上。
(五)注重立法的系統性、統一性、適用性、操作性
法治建設是一個系統工程,立法、執法、司法、守法、法律監督、法學教育,任何必要環節都不可或缺。
立法的科學與完備,是良性法治過程的起點與前提。法律規定與法律制度本身就存在問題,立法後的司法、執法、守法、法律監督環節就不可能正常運轉下去。 中國法治的諸多問題,均與立法缺乏科學性、操作性密切相關。 注重立法的系統性,就是要求立法者在立法時將法律視為一個系統,統籌兼顧地考慮其中的每一個要素與問題。 不論是對於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而言,還是對於某一部具體法律而言,都要仔細考量其整體與部分之間的協調關系,要通過設計使其內部的各要素協調一致,共同服務於整體目標的實現。 注重立法的統一性,就是要求同級的法律法規之間以及不同層級的法律法規不能在內容上相沖突,不能在指向上相矛盾,否則就會使執法者、司法者及守法者陷入不知所措的尷尬境地。 注重立法的適用性、操作性,主要是指不論法律規定本身多麼符合邏輯、多麼完整和嚴謹,如果在實踐中不接地氣,不能被有效適用、操作甚至根本落實不到社會生活中去,也都是徒勞無功的。 因此,密切著眼於法實踐的環節,是立法工作的重要前提。 《勞動合同法》、《新刑訴法》、《婚姻法》等法律都或多或少存在脫離實際、不接地氣的遺憾。 我們必須明確反對立法上脫離實際的「精英路線」,積極倡導符合實際的「群眾路線」。 對於立法主體,要設定嚴格標准,要求其具有實際的法治理工作經驗或生活經驗。 例如,簡單的經驗告訴我們,沒有接觸過婚姻的未婚者,怎麼有能力參與到《婚姻法》的制定、修改與實施中呢?
(六)充分調動全民參與法治建設的積極性與主動性
法治中國建設的推進在效果上是順利而卓有成效的,在方式上主要是「自上而下」的,依靠權力機關自上而下地「推行」來實現法律制度與法律治理的運行。 但事實上,更為科學與更為合理的法治模式應是「自上而下」與「自下而上」模式的密切結合,沒有權力機關的主導,科學的立法無以產生,而缺失了民意的基礎與民眾的反饋,法治也無法得以有效推行。 因此,我們應採取各種措施,充分調動全民參與法治建設的積極性與主動性,要將法治事業、法律活動與廣大民眾的切身利益緊密結合起來,要讓廣大民眾充分理解到與切身體會到,法治事業需要他們的深度參與,法治活動需要他們的意願來加以支持和推動,法治過程不僅僅由立法機關、司法機關與執法機關來加以主導,更要由每一位社會成員來加以主導。 「要使每一項立法都得到人民群眾的普遍擁護。」「維穩的前提必須是維權。 」
如此,法治中國建設的民眾基礎才會不斷地得以擴大,法治中國建設的進程才會更加順利。
(七)大力營造敬畏、信仰、遵從法律的社會氛圍和環境
法作為一種社會治理機制與國家治理方式,並不是獨立地在社會領域與國家層面發揮作用的。 我們研究與推行法治中國建設,不能將法治作為一種孤立的現象與獨立的體制來進行考量,而要充分考慮到法治中國建設的社會氛圍與具體環境,處理好涉法工作部門與其他部門、法規范與其他社會規范的關系。 法治中國建設若想在社會領域得以順利推行,其前提在於社會公眾對法律擁有普遍的敬畏和堅定的信仰,進而在全社會范圍內營建敬法、信法、用法的有利氛圍,將法治、政策、習俗、信仰以及道德等充分加以融合,共同指引和規范人們的行為。 正如伯爾曼所說:「沒有信仰的法律將退化成為僵死的教條,而沒有法律的信仰將蛻變成為狂信。 」在以往的法治建設中,我們更多地將思路局限於法律制度建構本身,更多地爭論於某項規定是否科學和合理,往往忽略了法作為一種基本的社會規范總體上在社會實踐中被人們認可、接受與應用的程度。 因此,非常有必要將「大力營造敬畏、信仰、遵從法律的社會氛圍和環境」納入今後的法治中國建設的各項工作當中,並認真對待法治文化建設,「法治文化應是貫穿法治中國建設的一個重要的軟實力和潤滑劑」。
(八)切實提高法治隊伍建設的專業水準
沒有一支忠誠、敬業、專業的法治隊伍來踐行法治,沒有千千萬萬具有高素質和高水平的法律從業人員來操作法律,再科學、再完備的法律制度也只能止步於各種規定之中,再宏大、再高遠的法治理想也不過是紙上談兵。 因此,我們必須採取各項措施,加大人力、物力、財力的投入,切實提高立法、司法、執法、法監督法教育主體的職業意識、專業素質和業務能力,嚴格准入標准,精心進行培育,將培養、使用法律人才的目標落到實處。 同時,要全面推進司法體制改革,保障司法獨立性,完善司法工作人員任用制度。
當法治中國建設事業在擁有了一支具有很高專業水準的建設隊伍時,其不斷進步與發展即獲得了源源不斷的動力與堅強有力的支撐。
(九)真正加強法定程序制度設計,合理確定自由裁量空間
法治中國建設的有效推進,要靠良法的有效實行,良法的有效實行,要依賴法治主體的具體操作。 法作為一種行為規范,不可能窮盡規定社會主體可實施的所有行為,不可能覆蓋社會領域中出現的所有現象。 這就為法治主體的自由裁量空間提供了現實依據,也為權力尋租腐敗空間的存在提供了各種可能。 如果運用得當,自由裁量權能夠很好地溝通形式正義和實體正義。 但是,如果自由裁量權賴以存在的制度基礎並未鞏固,那麼這種權力反而會削弱法治的力量。
對此,我們必須真正加強法定程序制度設計,合理確定立法者、司法者、執法者、法律監督者等法治主體進行自由裁量的空間,在基本層面和技術層面想方設法把權力關進制度的牢籠。
(十)充分認識法治中國建設的系統性、復雜性、長期性、艱巨性
在以往的法治中國建設中,我們往往依賴「運動式」的建構方式,在很大程度上忽視了法治中國建設的復雜性、長期性、艱巨性。 事實上,法治中國建設涵蓋的領域十分寬廣,涉及的矛盾十分復雜,面臨的任務十分艱巨,不可能畢其功於一役,也不可能有一用百靈的靈丹妙葯,只能依靠我們下定決心、腳踏實地、逐步積累、立足長遠地漸進推行。 事實證明,「運動式」的法治中國建設無法實現其最終目標,而只會為形式主義、犬儒主義提供大行其道的空間。 我們必須清醒地意識到,法治中國建設不是一時的「運動」,而是一項長期堅持的系統工程。 法治中國建設的復雜性與全面性,要求我們開展的法治事業必須涵蓋社會的各個領域、各個階層、各個群體,既要擁有高瞻遠矚的視野,又要秉持時不我待的作風,堅持法治建設要「從娃娃抓起、從現在抓起、從全民抓起、從領導機關、領導幹部抓起」。
同時,要深入研究法治建設的特殊規律和特點,有針對性地研究、確定法治建設的具體措施和方式方法,一個問題一個問題地研究和解決,真正在取得實效上下真功夫,日積月累,長期堅持,必見成效。 具體來說,一要系統謀劃法治方案,明確法治建設的戰略目標、重點任務、保障措施、主要途徑、破解難題、注意的問題,不能就事論事,頭痛醫頭,腳痛醫腳,而要運用系統思維統籌兼顧地考量法治建設;二要下真決心與大氣力,在社會輿論導向上充分強調法治中國建設的高度重要性,在資源上捨得投入成本,光說不練只會空談誤國;三要持之以恆、常抓不懈,充分做好打持久戰的思想准備;四要上下聯動、全員發動,同時獲得上層領導和基層支持的法治事業才是法治中國建設的正確指向;五要深入探索內在規律,注重策略方法,只有準確把握規律才能全面推進法治全局,只有靈活運用策略方法才能有效解決法治問題,最終在動態平衡中引導法治中國建設事業不斷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