硯心書法學堂
Ⅰ 端硯的產地在哪裡
端硯產地在廣東省肇慶市,是中國國家地理標志產品。
因出產於唐代初期端州(今廣東肇慶市東郊的端溪),故名端硯,距今已有一千三百多年的歷史。端硯以石質堅實、潤滑、細膩、嬌嫩而馳名於世,用端硯研墨不滯,發墨快,研出之墨汁細滑,書寫流暢不損毫,字跡顏色經久不變,端硯若佳,無論是酷暑還是嚴冬,用手按其硯心,硯心湛藍墨綠,水氣久久不幹,故古人有「呵氣研墨」之說,與甘肅洮硯、安徽歙硯、山西澄泥硯合稱為中國四大名硯。
(1)硯心書法學堂擴展閱讀:
產地分區
1、端溪東側,斧柯西麓。
端硯石主要石材產地分布在肇慶西江羚羊峽兩岸,北嶺山等地一帶,東歪沙浦,西達小湘,南沿崇隆,北據北嶺,開採的硯坑星羅棋布,制硯之石品種繁多,各有特色,分布在羚羊峽南岸,端溪東側斧柯西麓一帶是硯坑岩最集中而且石質也是最好的地方,計有水岩坑仔岩、麻於坑、朝天岩、宣德岩、冚羅芭蕉岩、古塔岩等。這些坑岩的石質比較好,制出來硯易發墨,石品多,實用與欣賞都很有價值。
2、西江北岸,羚山南麓。
與斧柯山隔河相望的羚羊峽北岸羚山南麓,也有幾個硯岩:自線岩、二格青、有凍岩等,所產的硯石為中低檔硯石,由於石質不夠好及數量少,現已很少開采。
3、北嶺一帶。
西江北岸,七星岩背後的北嶺山小湘至鼎湖一帶,硯坑有宋坑(將軍坑)、盤古坑、陳坑、伍坑、竹篙嶺坑、北嶺梅花坑,有位於小湘的蒲田坑,位於鼎湖的蕉園坑等。
4、桃溪、沙浦。
分布在斧柯山東部的硯坑有沙浦諸坑,計有典水梅花坑、綠端岩、蘇坑、有凍岩等,因為沙浦硯石中有的跟老坑、麻子坑、坑仔」等硯石相似,為避混淆,統稱為斧柯東石。
歷史進程
在唐代初期廣東省肇慶(古稱端州)東郊羚羊峽欄柯山的端溪一帶,就出現了依靠采硯石、生產端硯為生的勞動者。
唐代(618—907)是我國封建社會的鼎盛時期,在我國文化藝術史上是一個光輝燦爛的時代,但對於實用工藝品端硯來說,由於尚處在初采階段,還沒有形成專門藝術。
宋代(960—1279),位於星岩後面的北嶺山一帶的宋坑開坑取石。
宋代 是繼唐代之後我國文化藝術史上的又一黃金時代。文臣學士在宋代取得了前所未有的優越地位,文人士大夫階層更為龐大,他們對文房用品的生產和製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造紙業的發展,雕版印刷的盛行,活字印刷的發明,都無不刺激硯台和其他文房用品的生產和製作。因此端硯開采量大大加大。
加之到了宋代,雕塑巨像如洞窯摩崖、峙觀已漸超消替,而可陳置幾案的小巧玲瓏的工藝品雕刻則日漸興旺,其中石雕以硯台最為著名,端硯已被視為全國第一名硯。
Ⅱ 唐硯心和顧奚櫟的關系
曖昧關系。
小說中的人物關系錯綜復雜,很難找到他們之間的關系,但是彷彿彼此之間都有關系,由於人物眾多,讓人感覺有點看不懂故事情節。
路尋一和蕭佑凡都有感覺到盟友的誠意,呂奎星老爺子肯定幫他們擋了很多的麻煩。不過,有個人是一定會見到的——顧奚櫟。真理女神站在神殿中央,聽到腳步聲回過頭,對唐硯心露出會心一笑。
Ⅲ 硯台需要清洗嗎
要。
應該及時清洗,不一定每次都清洗,但兩三次就應該清洗一下,或者感覺遺留的墨比較厚的時候就需要清洗了。
清洗的時候一定要用柔軟的材料或用手,硬質材料雖然容易清洗,但是會使硯台表面變得粗糙不平,對硯台本身和墨塊都不好。
(3)硯心書法學堂擴展閱讀
中國四大名硯
1、端硯是中國四大名硯之一,與甘肅洮硯、安徽歙硯、山西澄泥硯齊名。出產於唐代初期端州(今廣東肇慶市東郊的端溪),故名端硯,距今已有一千三百多年的歷史。
中國傳統文化中的文房四寶,硯為其一。在中國所產的四大名硯中,尤以廣東省端硯最為稱著。端硯以石質堅實、潤滑、細膩、嬌嫩而馳名於世,用端硯研墨不滯,發墨快,研出之墨汁細滑,書寫流暢不損毫,字跡顏色經久不變,端硯若佳,無論是酷暑還是嚴冬,用手按其硯心,硯心湛藍墨綠,水氣久久不幹。
2、澄泥硯是中國傳統工藝品之一,傳統書法用具之一,始於漢,盛於唐宋,迄今已有千餘年歷史。從唐代起,端硯、歙硯、洮河硯和澄泥硯被並稱為「四大名硯」。
澄泥硯用特種膠泥加工燒制而成因燒過程及時間不同,可以是多種顏色,有的一硯多色,尤其講究雕刻技術,有浮雕、半起胎、立體、過通等品種。
3、歙硯,全稱歙州硯,中國四大名硯之一,與甘肅洮硯、廣東端硯、黃河澄泥硯齊名。
產於安徽黃山山脈與天目山、白際山之間的歙州,包括歙縣、休寧、祁門、黟縣、婺源等縣。歙石的產地以婺源與歙縣交界處的龍尾山(羅紋山)下溪澗為最優,所以歙硯又稱龍尾硯,而龍尾山則是大部分存世歙硯珍品的石料出產地。除此之外,歙縣、休寧縣、祁門縣亦產歙硯。
4、洮硯的生產距今已有1300多年的歷史。產於甘肅省甘南州卓尼縣洮硯鄉。洮硯以其石色碧綠、雅麗珍奇、質堅而細、晶瑩如玉、扣之無聲、呵之可出水珠、發墨快而不損毫;
儲墨久而不幹涸的特點飲譽海內外,歷來為宮廷雅室的珍品,文人墨客的瑰寶,饋贈親友的佳禮,古玩庫存中的奇葩。歷代文人、學者、書畫家對洮硯賦銘詠詩,贊嘆不已。
Ⅳ 練書法的用具有哪些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練習書法首先要准備好工具——筆、墨、紙、硯,又稱「文房四寶」。
1、筆——毛筆,主要有狼毫、羊毫、紫毫、三種。初學者不必講究什麼牌號,以選用筆鋒長短適中,價廉耐用的羊毫較為適合,對增強腕力也有幫助。但無論哪種毛筆,應選擇具備筆頭圓、筆鋒整齊、筆鋒尖銳且具有彈力的毛筆就好使用。寫字後,應把筆上的墨洗干凈,筆毫理順,頭朝下懸掛起來。
2、墨——墨分「松煙」和「油煙」兩種。松煙墨色黑而無光;油煙墨色黑而有光。寫字講究墨色好,寫出來的字有神采。所以用油煙墨較為適宜。磨墨要用清水,墨色濃淡適宜。因為磨得太濃會滯筆,磨得太淡會化水。可以先在紙片上試一試,不化不滯,墨色黑亮,即可。平時練字時,也可用墨汁。
3、紙——練習書法宜選用吸水性強、質地較粗糙的紙。如毛邊紙、元書紙、宣紙等。宣紙寫字,很能表現出中國書法的藝術美,但由於價格貴,平時練字,不要選擇宣紙。練字用毛邊紙和元書紙最為適宜。
4、硯——硯的品種很多,如秦磚、漢瓦、玉硯、歙硯、端硯等。習字以石硯為宜,注意選擇石質細潤、硯心深凹、容易下墨的即可。硯用完後要用清水洗干凈,並在硯池內放些清水,叫做「養硯」。
Ⅳ 朋友妻來世可妻_by硯心女官_txt全文閱讀,百度網盤免費下載
鏈接:https://pan..com/s/1eZqEBevp3h3UzxmfSdDnRw
提取碼:nq3s
小說名稱:朋友妻來世可妻
作者:硯心女官
類型:言情
連載狀態:已完結
字數:227924字
簡介:該小說講述了京城的貴家子弟各個任她拿捏除了平陽侯府的五公子沈元嘉--從來沒拿正眼瞧過她*陳茗兒風風光光地嫁進了閔家大宅。
Ⅵ 學習書法
一、要循序漸進
就字體來說,一般先學楷書(也有從隸體入手的),再學行書及其它字體。楷書點畫分明,結構平穩,用筆方法齊備,便於學習。因此,先學楷書是符合學習規律的。當然,先學楷書,並不是說,等到楷書學好了,才能學行、草。一般地說,楷書基本筆法和結構方法較為熟練後,即可學習行、草書。楷書與行、草書交替學習,還可以互相借鑒,互相促進,提高學習效率。
就某一字體來說,先學筆畫,再學筆順、偏旁、部首及結構。以楷書為例,筆畫是楷書的基本部分,猶如「機器」上的「零部件」,先有「零部件」才好組裝「機器」;掌握或基本掌握楷書的筆畫後,才能再按筆畫順序組合偏旁部首,以至完整的獨體或合體結構的漢字。當然,先學筆畫,並不是說,等到筆畫學好了再學寫字。一般地說,從筆畫入手,更符合學習規律;而在學習偏旁部首和結體的過程中,又可進一步掌握筆畫的寫法。
就字的大小來說,先學寫大楷,後學寫小楷。先學寫大楷,好處有三:
1、大楷筆畫較粗、較長,書寫時,起筆、行筆、收筆的步驟比較明顯,便於理解,宜於練習,如有病筆也顯露得較清楚,易於糾正。
2、先學寫大楷,有利於鍛煉腕力和臂力。
3、先學寫結構開張的大楷,待結體基本法則掌握後,再縮小就不難了。若先寫小楷,則容易養成拘謹的習氣,放大寫反而寫不好。
就專與博的關系來說,先專學一體,後博學多家。先從一體入手,集中精力,把運筆和結構特點掌握好,領悟精神,融會貫通,就能舉一反三,再學同一字體的其它風格或別的字體也就不難了。初學就想「博」,必定貪多嚼不爛;朝三暮四,見異思遷,今天學「柳」,明天學「顏」,也必定欲速而不達。博學多家,要以專學一體,掌握扎實的基本功為前提。古今有成就的書法家,無一不是在專學的基礎上再集眾家之長而形成自己的獨特風格。
二、要持之以恆。
書法作為一門藝術,當然不是短時間就能學好的。書法的基本功,包括動手能力、鑒賞能力、綜合分析能力等等。在學習過程中,能不能長期堅持勤學苦練,是決定每個學書者能否成功的關鍵所在。「寶劍鋒從磨礪出,梅花香自苦寒來」,不經過刻苦磨礪,是決不會有什麼「妙手」和「神來之筆」的。被尊為「書聖」的晉代王羲之,以至唐宋各名家,哪一個不是持之以恆苦練數十年才成功的呢?「墨池」「筆冢 (zhǒng)」等等流傳至今的動人故事,說明他們成功的秘訣在於苦練和有恆。在當代,像古人那樣勤學苦練而卓有成就的也不乏其人。我國第一個書法教授、中國書協副主席尉天池就是其中之一。他六歲受家教而開始學習書法,50年代初期在師范學校讀書時,練習書法自覺而刻苦,後來進南京師范學院學習,畢業後執教書法期間,他先後師承著名書法家沈子善先生、書法大師林散之先生,至今數十年如一日,博習精研篆、隸、草、楷、行諸體,尤其擅長行、草書,自成「蒼勁渾厚、瀟灑豪放、秀逸清奇」的藝術風格,在國內外享有盛譽。前人和今人勤學苦練、持之以恆的精神是值得我們學習的。我們學習書法,就要以他們的精神激勵自己。只要方法對頭,日復一日,年復一日,苦練下去,就一定能取得成功。
三、要在字外下功夫。
書法是一門綜合性很強的藝術。學習書法,除需要循序漸進地勤學苦練外,還要加強多方面的修養,也就是說,學書法還要在字外下功夫。
宋代大文學家、書法家蘇軾有句名言:「退筆如山未足珍,讀書萬卷始通神。」說明讀書對書法學習的重要性。書法表現的是漢字,書法創作又與文學緊密結合,因此,學習書法,要讀一些文學書、文字書,如古典詩詞、名篇散文、文學著作等,提高文學、美學和藝術修養;讀一些書法理論著作,了解書法的原理,掌握書法藝術內在的規律,更直接有助於書法水平的提高。
學習書法,要加強多方面的文化藝術修養。書法藝術講究筆墨情趣、節奏韻味、整體布局等。它與繪畫、音樂、舞蹈等文化藝術都有相同或相通之處。唐代大書法家張旭的狂草藝術,據說是因為看到公孫大娘舞劍,得到啟示而成功的。書法與繪畫更有內在的聯系。有人說:「書畫同源,各藝同轍。」這話是很有道理的,書法作品必定具有線條美、墨韻美、空間美、意境美。高明的書法家還善於捕捉和提煉社會生活或自然界中美的現象,把它溶入書法藝術的創造之中。據說王羲之為了研究執筆和運筆,曾仔細地觀察鵝在池中浮游的神態,從中悟出寫字的道理。唐代書法家懷素,夏日觀看天上奇峰般的雲彩,夜間靜聽嘉陵江的濤聲,從中激發起書法創作的靈感。今天,我們學習書法,在加強多方面文化藝術修養的同時,還要注意觀察生活,善於把生活中的美巧妙地引用到書法藝術中來。
學習書法,還要加強道德情操的修養。常言說:「書為心畫」,「書如其人」。書法作為一門以文字為基礎的造型藝術,必然要滲入書法家一定的情思、氣質、個性、審美情趣和對客觀事物的看法。唐代書法家柳公權有句名言:「心正則筆正。」說明加強道德情操修養對學習書法的重要性
二、書寫工具
毛筆書法工具,主要有筆、墨、紙、硯,也就是人們常說的「文房四寶」。了解各種書寫工具的性能和特點,懂得如何選擇、使用和保養,是學好毛筆書法的重要條件。
一、筆
我國的毛筆,大約有五六千年的歷史。在長期的應用過程中,毛筆的品種越來越多,製作也越來越精細。
毛筆的種類很多,按筆鋒的軟硬性能分,有硬毫、軟毫、兼毫三種。硬毫筆,用剛性的獸毛製作。常用的有狼毫筆(用黃鼠狼毛制)、紫毫筆(用兔箭毛制)、鼠須筆(用鼠須制)、鬃毫筆(用豬鬃制)等。硬毫筆的特點是銳利勁健而富有彈性。軟毫筆,用彈性較弱的動物毛製作。常用的有羊毫筆(用羊毛制)、雞毫筆(用雞絨毛制)等。軟毫筆特點是柔軟圓潤,容易濡墨。兼毫筆,用軟毫和硬毫按比例配製而成。常見的有紫羊毛筆(兔毛與山羊毛各用一半配製而成的叫「五紫五羊」。七成兔毛與三成山羊毛配製而成的叫「七紫三羊」)、紫狼毫筆(山兔毛與黃鼠狼毛合制而成,又稱「烏龍水」)、白雲筆(黃鼠狼毛與山羊毛配製)。兼毫筆的特點是剛柔兼濟,軟硬適中。
按筆毫(位於錐形筆頭中心的一簇毛稱主毫,周圍的一層毛叫副毫)的長度分,毛筆又有長鋒、中鋒、短鋒三種。長鋒筆的筆鋒長,蓄墨多;短鋒筆的筆鋒較短、較鈍,蓄墨較少;中鋒筆介於二者之間。
按筆頭的大小分,有大楷、中楷、小楷,還有寫對聯、屏條用的屏筆、聯筆,寫匾額、招牌用的提斗筆,寫特大字用的揸筆,寫特小字用的圭guī)筆等(如圖)。
毛筆的種類
據用料和加工的情況,毛筆桿上往往標有「極品」、「精製」、「加料」等字樣,並有「凈」、「純」、「宿」之分,有的還刻印品名。
毛筆產地很多,以浙江省吳興縣(湖州)善璉鎮所產的「湖筆」最為有名。此外,湖南產的「湘筆」,安徽(huī)宣城等地產的毛筆也很有名。
怎樣選用毛筆?
首先,要注意毛筆本身的質量。毛筆質量如何,決定於筆頭部分。質量好的筆頭,鋒穎尖銳、修削整齊,豐硬圓潤,剛健有力,即「尖、齊、圓、健」。「尖」,指筆鋒尖銳如錐,蘸墨書寫時,無論輕提重按,還是圓轉方折,筆鋒都能收聚不散;「齊」,指把鋒潤開捏扁平展時,筆毛整齊,有利於書寫時做到「萬毫齊力」;「圓」,指筆頭腹部圓渾飽滿,呈圓錐形,這樣的毛筆吸墨量大,運筆時不散鋒、書寫的點畫力感強;「健」,指筆鋒富有彈性,勁健有力,筆毛鋪開彎曲後收攏,能挺直而不變形。用這種筆書寫時,有助於寫出有筋骨的筆畫。質量好的毛筆,還具備筆頭端正,筆毛勻純,筆穎不老(泛黃色)不嫩(泛綠色)等特點。筆桿也是毛筆的重要部分,要求圓而直,長短粗細適中。
其次,要根據書寫需要以及使用的紙張確定。一般來說,寫大字用大筆,用柔性的筆;寫小字用小筆,用剛性的筆。寫稜角分明、剛勁挺拔的字,宜用硬毫;寫豐滿圓潤、質朴渾厚的字,宜用軟毫;寫規矩峻厲的字,宜用短毫;寫奔放流暢的行草,宜用長鋒。用軟性紙(如宣紙、毛邊紙、元書紙等)寫字,宜用硬毫或兼毫;用硬性紙(如有光紙等)書寫,則宜用軟毫。這樣才能收到剛柔相濟的效果。當然,這些都是相對而言的,不是絕對的。只要基本功扎實,功力深厚,用較大的筆照樣能寫好較小的字;無論用軟毫、硬毫、兼毫,都能在任何一種紙上,得心應手地寫出好字來。
初學書法,對毛筆的質量不必苛求,基本符合書寫要求就行。平時練字,不宜用硬毫筆,一般使用長鋒羊毫大楷筆,書寫3-5厘米見方的字為好。由於用軟毫筆運筆書寫難度較大,運筆中的病筆也容易暴露。因此,堅持用長鋒羊毫練字,從難要求,並注意糾正運筆中的錯誤,有利於掌握運筆方法,有利於練出筆力。
新筆的使用,要懂得開筆和蘸墨的方法。開筆,就是把新筆浸在清水裡(溫水或冷水),讓筆頭上的膠質溶化,待筆毛泡開後,洗凈膠質,擠干筆頭中的水分,再蘸墨使用。新筆蘸墨時,要注意擠干水分,將筆尖「點」入硯池,墨從筆尖吸入,這樣能使「筆酣而墨飽」,書寫時墨從筆尖自然流出。寫字時,還需要掭(tiàn)筆,以根據寫字大小及所寫書體而控制筆頭的含墨量。
毛筆保養得好,才能經久耐用。平時寫完字,要洗凈毛筆。洗時要慢慢在水裡搖動,洗凈後要擠掉水分,把筆尖捋(lǚ)直,並套上筆套,或筆頭朝下掛在筆架上。新毛筆和不常用的毛筆,要放在盒內。盒內還可放一些衛生丸,以防蟲蛀。
二、墨
我國用墨的歷史也很悠久,制墨的工藝向來著稱於世。
墨的品種很多,但主要分兩大類:一類是油煙墨,一類是松煙墨。
油煙墨主要用桐油、豬油等動植物燒煙,再加入膠、麝(shè)香、冰片等加工製成的。油煙墨屬上等墨,質地堅結細膩,耐磨,顏色烏黑發亮,只是膠質較重。
松煙墨是用松枝燒煙,加膠及葯材、香料配製加工而成的。其特點是顏色烏黑,少光澤,膠質較輕,入水易化。
油煙墨和松煙墨皆適用於寫毛筆字。如用於書法創作,則油煙墨更好些。
品評墨的質量,一般以「質細、膠輕、色黑、聲清」為標准。質細,指墨的質地細膩滋潤,無雜質,無氣泡,或氣泡極少、極小,結構緊密,研磨出的墨粒細;膠輕,指墨中配入的膠質少,磨成的墨濃而不泥、不粘、不澀、不滯;色黑,指色澤黑亮,墨中泛紫光的最好,純黑次之,泛青光的又次之;聲清,指研磨或敲擊時聲音清脆、不粗濁。
另外,還可以從墨的氣味中品評優劣。好墨內香而外不香,研磨時溢出陣陣芳香。
選用墨應根據實際需要。一般說,寫大字的墨,可以粗些;寫小字的墨,宜細膩些。寫大字,用含膠重的墨,有助於發揮筆力;寫小字,膠要輕些,以免運筆時筆鋒行走不暢。在軟性紙上寫字,墨細膩些為好;在硬性紙上寫字,墨粗些也無妨。用硬毫寫字,墨需磨得濃些;用軟毫筆,墨淡些便於揮運。寫楷書,墨宜濃些;寫行草書,墨稍淡,寫時更流暢。初學書法,用墨不要過於講究,可用普通的墨塊磨墨練習,也可用成品墨汁。
用墨塊磨墨書寫,要注意三點:一要逐量加水。磨墨得用干凈的硯台,開始時加少許清水,快磨濃時再適當加水,加水後再磨。需要加幾次水,看寫多少字而定,磨到濃淡適宜,夠用即可。宋代朱長文在《墨池編》中說:「研墨要涼,涼則生光;墨不宜熱,熱則生沫。」二要重按輕磨。磨墨時,應保持墨錠與硯面基本垂直,稍微重按,輕輕移動。可前後移動,也可轉圓移動。三要擦乾保存。墨汁磨得夠用時,應將墨錠取出,用紙擦乾包好,放進塑料袋內,防止墨錠因受潮而脹裂,或變形變質,或因乾裂而破碎。
用墨汁書寫,要注意兩點:第一,瓶中不能加水。墨汁內含防腐劑,摻水就會引起化學反應,腐敗變質、發臭。第二,不要用帶水的筆頭直接插入墨汁瓶中蘸墨。平時寫字,一般要有硯台,也可准備盤子、小碗之類的容器,用多少倒多少。同學們平時練字,用普通墨汁就可以了。如果要在宣紙上進行書法創作,那麼最好選用價格稍貴的書畫墨汁,如「一得閣」「曹素功」等。
三、紙
紙是我國古代四大發明之一。紙的發明,對人類的文化作出了巨大貢獻,也對書法的發展起著重要的作用。
紙的種類很多,一般分文化用紙和書畫用紙。在書畫用紙中,以宣紙最佳。
宣紙因產地中心在宣州(今安徽宣城)而得名。宣紙以檀樹皮為原料,纖維細長,拉力較強,具有質地細潔光亮、吸水性好、柔韌耐入等優點,被稱作「紙中之王」,並有「紙壽千年」的美譽。
宣紙的種類很多。按吸水性分,有生宣、熟宣、半生半熟宣。生宣吸水性強,易受墨滲化,宜於寫行、草書等快速流動的字。如寫楷、隸、篆等速度較慢的字時,墨宜濃些,蘸墨也要適量,寧少勿多。熟宣是生宣經過工藝處理而成,吸水性能弱,常用於寫正楷、隸書。半生半熟宣,性能介於生宣與熟宣之間,適宜寫行書、楷書,也可作草書。宣紙有厚薄之分,單宣較薄。夾宣、夾貢、玉版箋則較厚。紙幅也大小不一,常用的有三尺宣、四尺宣、六尺宣等。
除宣紙外,書法用紙還有皮紙、毛邊紙、元書紙、竹帛紙、七都紙、連史紙等。
紙的選擇和使用,要根據具體情況而定。宣紙雖佳,但價格較高。平時練字,可選經濟實惠的毛邊紙、元書紙等。待寫字水平提高以後,搞創作時,再選用適當的宣紙。
四、硯
硯,又稱硯瓦、硯池。它和墨的歷史同樣悠久。
硯的種類,根據制硯的材料區分,有石硯、玉硯、陶硯、磚硯、金屬硯、橡皮硯等。最實用而又適於磨墨的是石硯。端硯(產於廣東高要縣南爛柯山西麓(lù)端溪)、歙硯(產於安徽歙(shè)縣龍尾山)、洮(táo)硯(產於甘肅臨洮縣洮河)、紅絲硯(產於山東益都縣)等,都是有名的石硯。
硯的形狀除方形外,還有圓形、蛋形、斧形等。質地好的石硯,細而不滑,堅而不燥,發墨而不損毫。因此,挑選石硯時,首先要看石質,其次要看造型、石品和石色的利用、花色紋樣的設計。初學書法,石硯不必講究,有一方普通石硯即可。
啟用新硯時,要擦洗掉硯上的蠟質或油質。每次用畢應洗凈餘墨或墨渣,且要蓋好。洗硯宜用冷水,不要沾染油污或曝曬。平時可在硯中儲放清水,以保持硯心濕潤。
三、其他用具
一、筆架
筆架是掛筆、放筆的用具,分立式和卧式兩種。立式筆架又有圓形、棱形、方形、長方形之分。立式圓形筆架的立柱上裝有轉盤,轉盤周圍有許多筆鉤,用的時候,可以旋轉;立式長方形筆架又叫「筆屏」,這類筆架一般用木料製成,框上雕刻各種圖案,既可掛筆,又能起到裝飾書房的作用。卧式筆架又叫筆床,形狀像並排的「山」字,通常擺在桌上供放筆用,這類筆架一般由金屬、玉石、陶瓷、塑料等製成。
二、筆筒
筆筒是插筆的用具,其形狀有圓形、方形、菱形等。製作材料有竹子、木料、陶器、金屬、玉石、玻璃和塑料等。
三、筆洗
筆洗是洗筆的用具,其形狀多為長方形、方形和圓形。製作材料有陶瓷、玻璃、塑料等,日常用碗、大些的瓶子也可以代作筆洗。
四、鎮紙
鎮紙又叫紙鎮,是鎮壓紙張、書籍的用具。書寫時,用它壓紙,可以使紙保持平整,不致移動。其形狀大多為尺形,也有方形、卵形、棱形、球形。材料有青銅、玉石、陶瓷、木料加鉛等。
氈墊氈墊是書寫時墊紙的用具,我們寫毛筆字時,墨水常滲透紙背,易粘污桌面,如用紙墊在下面,部分墨水被紙吸收,寫出的字就會受到影響。而氈墊不吸水,用它墊在紙下,墨水全部留在紙上,寫出的字就能保持墨潤,有精神。選擇氈墊宜選純毛製品,毛要短,面要平,一平方米大小就可以了。
四、寫字姿勢與執筆方法
一、寫字姿勢
寫字姿勢,又叫身法。寫毛筆字,身體各部位需要協調配合。一點一畫,往往「皆須盡一身之力而送之」。一身之力如何用到寫字上,與姿勢有著直接的關系。正確的姿勢,不僅有利於發揮身體各部分的功能把字寫好,而且有利於身體健康。所以,學習書法,必須注意書寫姿勢的端正。
寫毛筆字的姿勢,主要有坐勢和立勢兩種。
坐著寫字,是常用的姿勢。凡寫小於三寸見方的字,一般均取坐勢。
坐勢的基本要求:頭正、身直、肩平、胸舒、臂開、足穩。
頭正:就是頭部端正,略向前傾,目光注視著筆處,雙眼與紙面保持30-35厘米的距離。有的人寫字時頭偏側著,不僅不利於把字寫得端正,而且會損傷視力。
身直:就是身子坐直,腰脊挺起。這樣,形成居高臨下之勢,下筆沉著有力。若彎腰弓背,重心就會前傾,手自然感到沉重費勁,不僅寫不好字,也有害身體健康。
肩平,就是雙肩自然放鬆,保持平衡,切忌一高一低,一前一後。一般來說,身子坐正肩也就平了。
胸舒,就是胸部舒展,與桌沿保持一拳左右的距離。切忌胸部緊貼桌沿。
臂開,就是雙臂自然地左右舒展放開。右手執筆,左手按紙,成均衡姿勢。切忌雙臂緊貼肋部,或左臂亂動亂放。
足穩,就是雙腳左右分開,穩踏地面。兩腳分開的距離,大致與肩寬相等;兩腳分得太開,或腳尖踮起,或兩腿交叉,都會使身體失去平衡,影響書寫效果。
寫較大的字或在特殊條件下寫字,坐著難於適應,這就要採取立勢。立勢又有兩種,一是立勢俯寫,一是立勢題壁寫。常用的是立勢俯寫。
立勢俯寫的基本要求是:頭俯、身躬、臂懸、足開。
頭俯,就是頭向正前方俯向桌面,與紙保持一定的距離。這樣視線正、視角合適,既能照顧全局,也有利於下筆准確。
身躬,就是上身略向前彎,傾斜度要適當。
臂懸,就是右手腕和肘部全部懸空。用腰推動肩,肩帶動腕,這樣有利於行氣。懸筆寫字時,左手可自然地按在桌上或略向後伸張,以提領全身之力和取得平衡。
足開,就是兩腳分開,保持一定的距離。這樣,可使身體自然平衡,便於發揮全身之力。
二、執筆方法
執筆方法,又叫指法。寫毛筆字,要掌握正確的執筆方法。執筆方法,有三指執筆法、四指執筆法、五指執筆法等。在這幾種執筆方法中,五指執筆法是古今書法家公認的也是最通行的執筆方法。
五指執筆法,據說起源於鍾繇(yóu)、王羲之,後傳於歐陽詢、顏真卿、禇(chǔ)遂良、陸希聲等名家。陸希聲概括為五字,即扌厭、押、鉤、格、抵,並詳加說明。現代著名書法家沈尹默經過深入研究,又將五字與拇指、食指、中指、無名指、小指對號聯系,作了精闢而通俗的闡述:
扌厭:就是按,用大拇指指肚斜而仰一點的部位貼住筆桿內側,由內向外用力。
押:就是壓,用食指的第一節緊貼筆桿的外側,由外向內用力。
鉤:就是用中指第一節鉤住筆桿的外側,由外向內用力,加強食指的力量。
格:是頂的意思,用無名指指甲根部至第一節偏上部頂住筆桿右內側,由右內向左外推,與鉤的用力方向相對,用以加強大拇指的力量。
抵:就是用小指緊緊地抵著無名指,以增加無名指的力量。
在五指執筆法中,自然形成了兩組相對應的力,一組是大拇指和食指,一組是中指和無名指、小指。前者為基本力,後者為輔助力。五指執筆法:使五個手指個個發揮作用,不僅將筆桿捉穩,運筆靈活,而且由於「五指齊力」,有利於表現出書寫的筆力。
運用五指執筆法,基本要求如下:
第一,指實掌虛,掌豎腕平。指實,就是五個手指要著著實實地將筆桿約束住,使身體的力量能通過執筆的手指傳導至筆桿、筆毫,便於根據書寫情況控制毛筆的提按力度。掌虛,就是執筆的手掌心要空虛,以可容下一個乒乓球為好。掌虛,則證明手指彎曲度合適,毛筆與紙面形成的角度合適,力量用得上,運筆不受阻。掌豎,就是執筆時盡量使手掌豎起來。掌豎則筆直、鋒正,鋒正則四面勢全,運轉自如。腕平,就是手腕與桌面平。這樣,便於運腕。一般說,掌豎則腕平。腕平則掌豎,可以保證筆直、鋒正,四面勢全。
第二,筆桿垂直。寫字時,筆桿與紙面要盡量保持垂直狀態。只有筆桿垂直,筆尖才能在筆畫的中心運行。即「中鋒行筆」,使寫出的點畫具有力度和立體感。
第三,運動靈活。執筆不能過緊或過松,過緊則有礙於運筆的靈活,也難以達到「力至筆端」的書寫要求;過松,則無法控制住手中的毛筆,毛筆失控,不聽使喚,那就根本談不上運動靈活。
此外,執筆還有一個位置高低的問題。執筆的高低,要根據所寫字體與字形大小靈活掌握。寫小字執筆應低些,寫大字執筆宜高一點;寫同樣大小的字,楷書執筆應低些,便於控制住筆,而行書、草書要求揮灑靈便,執筆應略高些。執筆高低並無絕對分寸,只要掌握穩當,運筆伸展自如即可。
Ⅶ 國畫大師都使用什麼硯台
國畫大師大都使用端硯。產於廣東的肇慶的端硯是中國所產的四大名硯之首。其質地堅實、潤滑、細膩、嬌嫩優良、出墨濃;用端硯研墨不滯,發墨快,研出之墨汁細滑,書寫流暢不損毫,字跡顏色經久不變,好的端硯,無論是酷暑,或是嚴冬,用手按其硯心,硯心湛藍墨綠,水氣久久不幹,古人有"哈氣研墨"之說。因此,書法、國畫大師們都以端硯為榮。
Ⅷ 怎樣分辨出硯台的材質
關於硯台材質的鑒別方法:
1、「看其材」,主要看硯台的材質、品相、工藝以及銘文等。
2、「摸其身」,好的硯台,用手撫摸,會給人以潤滑細膩之感,就像小孩的皮膚。另外,好的硯台還會給人以冰涼之感。
3、「掂其重」,用手掂掂硯的分量,同樣大小的一方硯,重者好,輕者差。
4、「聽其聲」,將硯用五指托空,輕輕敲擊,或用另手指輕彈,歙硯以具有清脆的「鏜鏜鏜」金屬聲者為佳,而端硯則以竹木之聲為好,如果發出金屬聲,那便是下品了。
5、「洗其墨」,這里指的是把硯台上的磨痕洗掉,還原其本來面目,這樣更容易看清楚硯台是否有損傷或者修補過的痕跡。
(8)硯心書法學堂擴展閱讀:
硯台保養注意事項:
1、硯台里最好不倒墨汁,而使用墨塊研墨。
2、應該及時清洗,不一定每次都清洗,但兩三次就應該清洗一下,或者感覺遺留的墨比較厚的時候就需要清洗了。
3、清洗的時候一定要用柔軟的材料或用手,硬質材料雖然容易清洗,但是會使硯台表面變得粗糙不平,對硯台本身和墨塊都不好。
4、松煙墨和油煙墨性質不同,最好分開使用兩塊硯台,不宜混合使用。
5、硯台可以定期放在水中養一養,但是如果長時間不用的話,應該用報紙包好置於乾燥的地方。(製造硯台有一步是泡水,但剛做好的硯台是放在玻璃鋼罩子里防潮的。)
6、好的硯台要配優質的墨塊,劣質墨塊可能會劃傷硯台。
7、研墨的時候要畫大圓,而且不要總集中在一個區域。
Ⅸ 如何判斷一方硯台的品質好壞什麼樣的硯台才算高品質硯台
判斷硯台的好壞,首先要看石質是否優質,其次要構思巧妙,要看硯台的顏色紋理。看硯料的形狀大小。
Ⅹ 普通的端硯多少錢一方
一方端硯的價格並不是固定的,其便宜的在幾千元,貴的甚至可以達到幾十萬元。端硯石色紫中帶藍是最好的,在陽光下或放在水中看石色最為明顯突出,然後是紫帶青和紫帶赤;因此紫中帶藍的端硯價值會更高。
端硯的價格會受到硯台材質、硯台品牌、雕刻工藝等因素的影響。一般來說,品相好的正宗端硯價值會相對高一點,而品相差的正宗端硯會相對低一些。
端硯的簡介
端硯,廣東省肇慶市特產,中國國家地理標志產品。端硯是中國四大名硯之一,與甘肅洮硯、安徽歙硯、山西澄泥硯齊名。出產於唐代初期端州(今廣東肇慶市東郊的端溪),故名端硯,距今已有一千三百多年的歷史。
中國傳統文化中的文房四寶,硯為其一。在中國所產的四大名硯中,尤以廣東省端硯最為稱著。
端硯以石質堅實、潤滑、細膩、嬌嫩而馳名於世,用端硯研墨不滯,發墨快,研出之墨汁細滑,書寫流暢不損毫,字跡顏色經久不變,端硯若佳,無論是酷暑還是嚴冬,用手按其硯心,硯心湛藍墨綠,水氣久久不幹,故古人有「呵氣研墨」之說。
端硯石出產在廣東省肇慶市東部的爛柯山和肇慶市七星岩北面(西起小湘峽,東至鼎湖山)的北嶺山一帶,尤以老坑、麻子坑和坑仔岩三地之硯石為最佳。端硯的歷史悠久,石質優良,雕刻精美。
端硯、歙硯和洮硯,素來有「三大石質名硯」之美譽。製造端硯,一般要經過採石。選料、雕刻、配盒四道工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