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態度調查
Ⅰ 校園道德調查報告這么寫
校園道德現狀的調查報告
作者:何佩 文章來源:廣播台 點擊數:5880 更新時間:2007-4-2 背景: 【字體:小 大】
一、調查背景
在中國經濟迅速發展的今天,公民的道德水平能否與之相適應,是保證經濟能否持續發展,社會能否長治久安的一個重要因素。現在校園中的莘莘學子們,在不遠的將來將擔負起祖國現代化建設的重任。可以說,校園道德的好與壞,直接影響著我們一代接班人的成長。鑒於此,我的調查報告把校園道德現狀作為課題研究的一個部分。經過一番調研,現報告如下:
二、調查問卷
在我設計的《市民道德調查問卷》中,有關校園道德的問題有 3 個,我在班上隨機抽取 30 位同學進行了調查。
(一)在「您認為現在道德最急需加強的人群是( )」一題中,幾乎 100% 的被調查者都選擇了「青少年」一項。
(二)在「一次重要的考試中,你的好友想抄襲你的答案,你會( )」一題中, B 、 D 選項被選較多。其它選項比例比較接近。
選 項
人 數
所佔比例
A .向監考老師反映
2
6.67%
B .假裝沒看見
13
43.3%
C .向其做出否定暗示
5
16.7%
D .給他答案
10
33.3%
(三)在「一位一向辛勤工作的優秀教師傷害了你,你會( )」一題中, A 項被選最多, B 、 C 兩項被選比例接近。
選 項
人 數
所佔比例
A .表示理解,不放在心上
13
43.3%
B .一點氣憤,並不表露
8
26.7%
C .相當生氣,與其理論
7
23.3%
D .十分生氣,並伺機報復
2
6.7%
由此可見,總體上目前的校園道德還是比較好的,同學們遇事多能較冷靜地處理。這樣,校園內的教學氛圍就有了良好的保證。
但同時要指出的是,在第一題中,青少年的道德觀念急需加強是廣大同學和市民的共識,我認為這主要有兩個原因:
( 1 )青少年剛剛步入社會,由於其特殊的心理特徵,青少年的可塑性極強。同一個人,由於周邊環境的不同,完全可能向著兩個相反的方向發展。因為這個客觀因素的存在,青少年群體最需要一個良好的社會環境,加強道德教育,才能向著一個正確的方向發展。
( 2 )不可否認,由於青少年的人生閱歷尚不成熟,在處理事情的過程中感情用事,做出不妥當,甚至是過激的行為。從問卷的第 2 、 3 題的 D 選項可以看出,雖然人數不多,但仍有一部分同學採取了不適當的行為,況且若把 3.4% 和 6.7% 放在全國,那後果是不堪設想的。從這個角度來說,我們有必要加強青少年的德育工作。
三、專家訪談
在 陳 老師的幫助下,我們聯系並就關心的問題采訪了劉校長,以下是部分訪談記錄。
何佩(以下簡稱何):
何:①您能談一下我校校園道德的現狀嗎?為了創造一中更好的校園道德環境,我們應該怎麼做呢?
劉校長:校園道德是一個內涵很豐富的大課題,我校目前的校園道德現狀主體應該是好的,是和諧的,但也有諸多不盡人意的地方,比如師生的文明素養問題、禮貌問題、浪費問題,等等,要創造更好校園道德環境,應該以「八榮八恥」為准則,樹立正確的榮辱觀,從大處要「愛國、責任、榮譽」,從小處要「關懷、優雅、感恩」,每個人都從身邊事、眼前事、平凡事做起,把文明永留身邊,讓恥辱遠離自己。
何:②我們注意到,校方在處理一些違紀事件時,對個別情節惡劣的同時給予勒令退學,甚至開除學籍的處分。這是不是意味著學校把他們推向社會?這將使他們失去接受教育和改過自新的機會,您認為這樣做妥當嗎?
劉校長:處分學生是一種很無奈、很令人心痛的事情,學校是育人的場所,對於偶犯錯誤,經教育能改正的學生,一般是教育從嚴,處理從寬,但對情節惡劣,屢教不改的個別學生,為維護學校正常的教學秩序,為絕大部分學生有良好的學習環境,在不得已的情況下,只能從嚴處理。
何:③所謂「為人師表」,教師在學生教育方面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我校是如何提高教師在這方面的素質的?
劉校長:教師是青少年學生成長的引路人,教師師德師風狀況如何直接影響著青少年一代人健康成長,因此學校十分注重加強教師的師德師風建設。
一是建立評價機制,制訂了《紅安一中教師師德評價方案》,成立領導小組和考核小組,一學期一評價,並與年度考核、評先晉級、人事聘用掛鉤。
二是建立約束機制,確保師德制度落到實處,學校制定了《教師行為規范十不準》,並檢查記載,與考核掛鉤。
三是建立整合機制,豐富師德建設的形式和內容。每年暑期組織專門的集訓學習,評選師德標兵,組織師德標兵事跡報告會,觀看鄭琦等模範人物的專題片,以提高教師的思想政治素質,職業道德水平。
總結:不難看出我校校園道德工作近年來取得了巨大的成就,校園校風良好。但一些問題仍舊存在,在校方為此不斷努力的同時,我們同學更應該加強自律,只有這樣,一中的校園道德氛圍才能蒸蒸日上。
四、調研總結
青少年群體中,在校學生占據了很大的比例。校園道德建設工作是影響一代人,甚至幾代人成長的大事,我們在看到成績的同時,還應充分注意到不足之處。經過調研,對校園道德建設提出以下幾點自己的看法:
(一)強化學生的道德文化。只要學生自己意識到了道德的重要性,那德育工作才真的深入人心,而不僅僅是嘴上說說的教條。
(二)加大對違紀行為的處理力度,嚴肅處理嚴重違紀的同學,這樣能樹立一個反面「榜樣」,使更多的同學時時警告自己。
(三)強化教師隊伍建設,所謂「為人師表」,老師在對學生的教育過程中,尤其是德育方面,起著不可估量的作用,加強教師自身修養,才能給同學們樹立一個好的榜樣。
以上一點建議,難免有不足之處,還請老師、同學指正。
Ⅱ 大學生道德素質調查報告
大學生道德現狀調查報告
大學生是新生代的力量,是未來社會的主要生力軍。大學生的道德狀況如何,將直接關繫到中華民族的整體素質,關繫到和諧社會的建設進程,關繫到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能否成功,關繫到能否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大學生道德屬於特定社會群體的公民道德,因此大學生的道德取向,是一個社會道德的風向標,它的好壞可以直接反映出這個社會所存在的問題。當代大學生的道德現狀是令人困惑的,它既有好的方面也有不好的一面,在就業、經濟、社會等方面的壓力下,大學生的道德現狀是值得思考的。
為了了解我們北師大珠海分校在校大學生的思想狀況和道德素質,讓我們更加正確地認識自己,培養良好的行為習慣,學會做人做事,遵紀守法,自我警醒,自我評估。本人於二OO七年十一月十五日至十一月三十日的半個月時間里對本校的大學生進行了問卷調查,發出問卷20份,共收回有效問卷20份。調查對象涉及校內不同專業、不同年級的學生,調查內容包括大學生的政治素養、社會公德素質以及個人道德素質等。
以下為大學生道德現狀調查表:
大學生道德現狀調查
同學們:
大家好!為了進一步了解我校學生目前的思想道德狀況和學校德育工作現狀,我們特組織這次問卷調查活動,請您仔細閱讀問卷,並根據您平時所想做真實的選擇。答案的選擇對您無任何影響,本卷純屬了解情況,調查結果僅供研究之用,請不要顧慮。對於您的支持我們表示衷心的感謝。
請在以下選擇題中選擇你認為的最佳選項(選其他的請另外作答)
1、當看到有人亂扔果皮紙屑時,您會怎麼做?
(A)自己撿起來扔進垃圾箱 (B)上前制止 (C)多一事不如少一事
2、在公共汽車上見到老弱病殘幼,您是否會主動讓座?
(A)假裝沒看見(B)別人不讓我也不讓 (C)主動讓座 (D)說什麼都不讓
3、買東西時,如果售貨員多找了錢,您是否會主動退還?
(A)會 (B)不會 (C)看情況
4、您對考試時的作弊行為有何看法?
(A)為了考高分,可以理解 (B)總比補考好吧
(C)沒什麼大不了,我也干過 (D)反感,自己從來不作弊
5、您對校園中的「課桌文化」有何看法?
(A)蠻不錯的,有品味 (B)沒什麼大不了,我也干過
(C)不是我做的,與我無關 (D)討厭這種事
6、您是否樂於參加學校組織的社區服務或公益勞動(如學雷鋒等)?
(A)是 (B)不參加 (C)有時參加 (D)其它_____________
7、您是否每天上網?
(A)是 (B)不是 (C)從不上網 (D)其它_____________
8、您在網上聊天時注意文明用語嗎?
(A)非常注意(B)不太注意 (C)不注意 (D)其它_____________
9、作為一名中國人,您是否感到自豪?
(A)是 (B)沒有 (C)有一點
10、目前我國公民的道德現狀怎樣?
(A)很好 (B)一般 (C)較差 (D)不知道
11、 您認為當今大學生思想道德狀況如何:
(A)好 (B)差 (C)一般 (D)不知道
12、 您認為自己的思想道德狀況如何:
(A)好 (B)差 (C)一般 (D)不知道
13、您認為未來社會更會趨於哪一方向?
(A)法治社會 (B)德治社會 (C)兩者互補 (D)不知道
14、您認為道德對公民的制約作用如何?
(A)作用很大 (B)作用在逐漸弱化 (C)沒有任何作用 (D)不知道
15、對個人未來的發展而言,您是否認為思想品德比知識更重要?
(A)是 (B)不是 (C)知識和思想品德一樣重要 (D)不知道
16、您認為自己的誠信程度如何?
(A)非常好 (B)差 (C)比較好 (D)比較差
17、你對本次道德現狀問卷調查有何看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感謝您參加本次調查!
調查結果:
(發出問卷20份,共收回有效問卷20份。)
題號
A
B
C
D
1
10
0
10
2
1
1
17
1
3
12
2
6
4
4
8
4
3
5
1
4
5
10
6
6
11
11
2
7
11
9
0
0
8
8
9
2
1
9
15
1
4
10
0
11
9
0
11
2
2
16
0
12
9
0
10
1
13
2
0
16
2
14
8
11
1
0
15
8
0
12
0
16
8
0
12
0
一、道德的含義及對大學生的重要性
1、道德的含義:道德是發展先進文化,構成人類文明,特別是精神文明的重要內容。我們通常講的道德是指人們行為應遵循的原則和標准。道德的定義可以概括為:道德是一定社會、一定階級向人們提出的處理個人與個人、個人與社會之間各種關系的一種特殊的行為規范。這一概念說明,道德是以善惡為標准,調節人們之間和個人與社會之間關系的行為規范。道德總是揚善抑惡的。道德與法律不同,它是依據社會輿論、傳統文化和生活習慣來判斷一個人的品質,主要依靠人們自覺的內心觀念來維持。
2、道德對大學生的重要性:
道德作為一種社會意識形態,是一種無形的巨大力量。中華民族是素以崇尚道德著稱的禮儀之邦,民族優秀傳統道德精神是中國文化傳統的核心,也是中國道德教育深刻蘊含的精髓。
在當今這個物質為主導的社會里,正確的道德和崇高的思想尤為重要。特別對於當今的大學生來說,有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質不僅是大學生立身做人的內在需要,可以促進大學生腳踏實地的追求學習和提高自身素質,在社會活動中講信用,講信譽,誠實不欺。同時,加強大學生誠信道德培養,還可以促進學校規范自身行為,樹立誠信觀念,實現依法辦學和以德治校。甚至對整個國家和社會有不可估量的影響和意義。
二、關於政治素養、社會公德素質以及個人道德素質
1、政治素養:表現為大學生政治態度與理想信念,包括大學生對國家大政方針、政治局勢及經濟形勢的認知,黨的路線、方針、政策的認識,歷史使命感與社會責任感的建立等。據調查結果顯示,我校大學生的政治覺悟較高,對自己的祖國有很深厚的感情,對我國公民道德素質、大學生道德素質以及個人道德素質的認識比較客觀,並表示堪憂,希望自己以後可以成為一個德智兼有的人。但仍有40%的人認為知識比思想品德更重要。
2、社會公德:體現在大學生應具有的基礎文明上,包括遵守公共秩序、明禮誠信、培養公民意識與愛情觀、婚姻觀、家庭觀等。此次調查表的前三題用三個假設性的生活場景題。亂扔果皮紙屑、公車上的讓座以及購物找零這幾件事在生活中是隨處可見的,作為一個有道德修養及思想素質的大學生,理應是選「自己撿起來扔進垃圾箱」「主動讓座」「會主動退還」。但是據調查結果表明,有50%的人覺得「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甚至在第2題中還有5%的人選擇「死都不讓座」,在第3題中10%的人選擇「不會主動退還」!所以,雖然現在大學生的道德水平已經較高了,對於奉獻及助人為樂等高尚品德已經有了較強的認同感了,但是仍然存在著許多問題。要培養良好的行為習慣和思想道德素質應從細微之處做起。
3、個人道德素質:包括道德價值取向、道德認知、心理素質及人生觀、世界觀、價值觀等。問卷中有一道題:您對考試時的作弊行為有何看法?據調查結果顯示,有40%的人認為「作弊總比補考好吧」,20%的認為「為了高分可以理解」甚至「沒什麼大不了,我也干過」,只有15%的人「反感,自己從來不作弊」。從這道題中就可以反映出當代大學生對於考試作弊問題雖然都有了正確的認識,但是仍然因為各種原因作弊過或對作弊表示無奈與認同。所以,雖然大學生的心理已經趨向成熟了,但是對事物認識的不穩定性、不全面性和矛盾性仍然不能忽視。
在此次調查問卷中,我還設置了一道主觀題——你對本次道德現狀問卷調查有何看法?大家的回答有以下幾種:還可以;意義不大;了解現狀,利於自我認識;答案設置不是很好……
通過此次調查,以及對調查結果的總結和分析使我們更深刻的認識到了,當代大學生所存在的問題和不足,以及思想道德教育的重要性,它不僅關繫到我們個人的素質問題和今後的發展,還關繫到國家、社會的建設。
三、大學生思想道德現狀的主客觀原因
大學生思想道德的形成與社會的經濟、政治、文化密切相關。
從客觀上講造成的原因有:一是社會大環境的影響,我國公民的整體素質有欠缺,對大學生從小的道德教育產生影響;二是傳統的應試教育,導致學校過分注重了知識教育而忽視了德育教育;三是家長長期過分溺愛,使當前部分大學生依賴性強、獨立性差、承受挫折的能力和吃苦耐勞的精神欠缺;四是就業體制的不完善及觀念的落後,阻塞著大學生的就業渠道、侵蝕著思想道德教育的成果,在一定程度上扭曲了大學生的社會責任感和使命感。
從主觀方面分析有以下幾個因素:一是社會上流行的功利價值取向影響了大學生的實際行為,比如對於考試作弊的事,明知道是錯的,但為了成績還是會無奈的去做。二是思想觀念與實際行為的分裂;三是大學生還處在人生觀價值觀的形成時期,對事物認識有不穩定性、不全面性和矛盾性。
四、意見與建議
1、以正面教育為導向
要以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結合「八榮八恥」的重要內容,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道德觀,培養良好的道德思想,做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紀律的社會主義新人。
2、樹立正確的觀念
培養崇高的愛國主義意識和社會主義民主法制意識,遵守法紀和社會公德,通過自主的體驗來感知道德知識,通過真實的感受形成正確的道德判斷,通過深刻的理解掌握道德規范,並在實踐中培養道德能力,逐步形成良好的行為習慣。
3、遵循思想道德原則
學校開展對大學生的思想道德教育,是教育德育工作的組成部分。為使大學生的知識教育和思德教育有機結合起來,開展德育工作時應遵循以下原則:基礎性原則。主體性原則。實踐性原則。針對性原則。社會性原則。
4、家庭、學校、社會、自我通力合作
思想道德不是一朝一夕的事,也不是一個人、兩個人所能完成的工作,需要學校、家庭、社會密切配合,需要動員社會各方面的力量。家庭教育對於良好品德的形成具有舉足輕重的作用,為什麼有的學生勤奮刻苦懂禮貌,修養好,深得教師的喜愛,有的學生則相反,這很大程度與家庭教育有關。父母對子女的道德教育中,應作出榜樣,提出要求並嚴加管理。另外,社會這個大環境也應相應正確輿論導向,並及時樹立典範,只有這樣,思想道德教育才能事半功倍。
Ⅲ 求對倫理道德的調查看法問卷,最好是針對在校大學生的,謝謝了
大學生家庭倫理道德調查問卷
1、您是否是獨生子女?
A、是 B、不是
2、您是否生長於單親家庭?
A、是 B、不是
3、您的成長環境主要處於?
A、城市 B、鄉村
4、您父親的學歷?
A、小學 B、初中 C、高中 D、大學 E、研究生(包括博士)
5、您母親的學歷?
A、小學 B、初中 C、高中 D、大學 E、研究生(包括博士)
6、您家庭的月收入水平?
A、1000以下 B、1000——2000 C、2000——3000 D、3000以上
7、您知道家庭倫理道德包括哪些內容嗎?
A、知道 B、不知道 C、知道一點點 D、大概知道
8、您是否主動關注過有關家庭倫理道德的有關知識?
A、從來沒有 B、偶爾看一下 C、很少關注 D、很主動關注
9、您是通過什麼方式了解有關家庭倫理道德的知識?
A、父母 B、書籍 C、自身 D、他人的談論
10、你認為家庭倫理道德包括哪些方面?(多選)
A、孝敬父母 B、團結姐妹 C、尊老愛幼 D、鄰里互助 E、教育後代
11、您和父母之間的溝通交流如何?
A、經常 B、一般 C、很少 D、其他
12、當你和家人有想法沖突時,你會?
A、奮起反抗,堅持自己的想法 B、互相商量,共同探討 C、看實際情況處理 D、完全聽他們的
13、你在家裡主動做家務嗎?
A、經常 B、很少 C基本不做
14、你如何看待孝?(多選)
A、關心父母的健康和起居 B、傳宗接代,延續香火 C、完全聽他們的 D、按照自己的意願行事,但不語父母頂撞 E、用自己的成功來報答父母的養育之恩
15、你多久給家裡打一次電話?
A、隔幾天打一次 B、一星期一次 C、半個月一次 D、一個月一次 E、其他
16、你會在父母親的生日以及其他節日里送上祝福或禮物嗎?
A、每個生日都會送祝福或禮物 B、偶爾會忘記父母生日 C、記得父母生日但從來不送祝福和禮物 D、不記得父母生日也不送祝福或禮物
17、你感覺在孝敬父母方面有沒有做好?
A、很不好 B、很少關心 C、一般 D、很孝敬父母
18、在戀愛中考慮哪個因素更多?
A、真心相愛 B、經濟利益 C、傳宗接代 D、其他
19、你如何看待愛情與婚姻?
A、婚姻是愛情的墳墓 B、婚姻是愛情的必然結果 C、愛情不一定需要婚姻
20、您認為將是否擁有房子車子等作為結婚的前提是否合理?
A、非常合理 B、合理 C、不合理 D、非常不合理 E、說不清
21、你對婚前性行為的態度是
A、不贊成 B、若基於愛情,可以贊成 C、丟臉不光彩
22、您會通過相親的方式尋找您的另一半么?
A、不會 B、會 C、視情況而定
23、對於「試婚」、「閃婚」等現象,你是否贊同?
A、非常贊同 B、贊同 C、不贊同 D、非常不贊同 E、說不清
24、你見到街坊鄰居會打招呼嗎?
A、會 B、不會
25、您和鄰居的關系如何
A、關系很好 B、關系一般 C、關系淡漠 D、關系緊張
26、你會主動了解街坊鄰居的生活困難,並主動幫助嗎?
A、會 B、不會
27、您的家長平時會在家對你進行家庭倫理道德教育嗎?
A、經常會 B、偶爾會 C、不會
28、您對於所在高校的大學生家庭倫理道德教育滿意嗎?
A、非常 B、不滿意 C、滿意 D、非常不滿意
29、當代大學生在家庭倫理道德觀上對獨立意識和權力意識有強烈的訴求,「非道德化」傾向明顯,道德失范現象時有發生,您是否認同這一觀點?
A、認同 B、保持中立 C、不認同
Ⅳ 大學生公德行為調查可以調查什麼內容
有關大學生社會公德調查報告
「人人獨善其身者謂之私德,人人相善其群者謂之公德」。說到社會公德,讓我們先了解一下什麼是公共生活。公共生活是相對於私人生活而言的,公共生活的領域隨著經濟社會的不斷發展而逐漸擴大,這是人類社會發展的必然趨勢。在經濟全球化加速發展的當代社會,公共生活日益成為社會成員生活的重要組成部分。而社會公德則是指在社會交往和公共生活中公民應該遵守的道德准則。社會公德涵蓋了人與人、人與社會、人與自然之間的關系,是整個社會道德體系的基礎層次。
調查目的:加強精神文明建設,思想道德修養。大學生具有較高的文化知識和科學素質,已成為我國傳播社會公德意識和實踐社會公德規范的重要力量,對宣傳、維護社會公德負有義不容辭的責任。通過調查研究,了解當代大學生社會公德現狀,發現大學生公德意識存在的問題以及提出如何更好地傳播公德意識的建議,共創和諧社會。
調查形式:於2009年4月7日,隨機抽取湖南地區兩所大學(湖南師范大學和中南大學)的210位學生進行調查,其中男生佔49.7%,女生佔50.3%,調查問卷回收率79.5%,有效問卷167張,有效率100%,人工處理數據,統計圖表用EXCEL來繪制。
調查內容:從長沙市大學生對人與人之間關系的態度,對人與社會之間關系的態度以及對人與自然之間關系的態度三個方面進行調查。調查結果如下:
一、對人與人之間關系的態度
此次調查我們通過如下幾個問題,對大學生對待人與人之間關系的態度進行了研究。
1、坐公交車時,你會給老幼病殘孕讓座嗎?
2、坐公交車時,你自己沒有座位,但看到坐著的年輕人對身邊的老人小孩熟視無睹,你會
3、你會在自習室里大聲接電話嗎?
4、一位農民工的權益受到侵害,但卻不知如何維護,而你恰好懂這方面的法律知識,你會
調查發現對於問題一,有70%以上的同學表示一定會讓,25%的同學表示視情況而定,只有3%左右的同學表示不會讓。表明大部分大學生具有基本的公德意識,視情況而定的同學,可能是因為公交車上人很多,自己的座位離老人又遠,不方便給老人讓座。對於問題二,有75%左右的同學,只是心中責怪那人沒素質,但沒有任何行動,有5%左右的同學表示不在意,15%的同學表示提醒年輕人讓座。表明大部分大學生具有公德意識,至少對這種行為表示不滿,但絕大多數保持沉默,缺乏維護公德的勇氣;更深層次的探究,還是私德在起作用,害怕別人不聽勸告,而使自己尷尬,或者說不知道怎樣用委婉的方式提醒他人;在公德與私德之間,大多數人還是在維護私德的基礎上再去維護公德,問題四和問題五同樣顯示出了這樣的問題。
二、對人與社會之間關系的態度
我們主要是通過調查大學生對社會問題的關注度,以及參與公益活動的積極性等方面進行研究的。
1、你對國計民生的態度是
2、你曾主動去無償獻血嗎?
3、你曾經利用手機或網路等媒介傳播過淫穢暴力等不良信息嗎?
調查發現,對於國計民生的態度,有57%的同學表示偶爾看一下,只了解周圍人談論的事情;40%的同學表示很關心,通過各種渠道了解;只有3%的同學表示與自己無關的不關心。表明大部分同學還是會去關心社會問題,但並沒有積極主動地去了解,大多都是從別人不經意的談論中,獲得信息的,也有極少數同學表示不關心。當我們調查大學生無償獻血情況時,我們了解到有36%的同學表示想去,但不放心;33%的同學沒有獻過血;31%的同學無償獻過血。調查顯示:大部分大學生還是願意去無償獻血的,但有30%多的同學卻不敢去獻血,因為擔心衛生條件,害怕自己因為獻血而感染疾病。為什麼會有這種情況出現呢?我們認為跟負面宣傳有關,我們在電視上看到的報道,大多是會因此而感染病毒。我們的社會、政府應該積極為大家創建一個安全的環境,作一些正面的宣傳與引導,消除人們心中的障礙,建立人們對社會的信賴。隨著近年來網路逐漸成為大學生生活中的一部分,網路活動也中存在著不少突出的問題,如網路暴力,色情信息泛濫等,嚴重危害青少年的身心健康。因此我們對大學生在網路中的道德作了調查。調查結果如下:有81.25%的男生從來沒有在網路上傳播過淫穢暴力等不良信息,93%的女生從來沒有做過,11.25%的男生曾經有過這種行為,但現在不再有,僅1%的女生有過這種行為,7.5%的男生一直都有這種行為,6%的女生一直都有這種行為。 結果顯示,在網路上接觸不良信息並傳播不良信息的人群中,男生明顯多於女生,究其原因,可能是男生的好奇心比女生強。作為當代大學生,應該正確使用網路工具,健康進行網路交往,避免自己沉迷網路,養成自律精神。
三、對人與自然之間關系的態度
此項內容,我們主要是通過大學生對待環保問題的態度,進行研究的。
1、你對使用一次性餐具的態度是
2、如果在舉行一些環保活動,你會積極參與嗎?
在調查大學生對使用一次性餐具的態度時,有70.5%的同學表示有意識,盡量少用;6.5%的同學表示堅決不用;25%的男生表示不在意,6%的女生表示不在意。結果顯示,大多數同學有一定得環保意識,在能不用的情況下盡量不用,女生的環保意識要強於男生。可能是因為女生比較細心,比較關注細節,更注重環保。部分原因可能是性格差異造成的。同樣在調查大學生參加環保活動的積極性中,我們發現女生的積極性也要高於男生。
從上述三個方面的分析表明長沙大學生的社會公德意識具有以下特點:<一>大多數大學生具有公德意識,並在實際行動中表現出來;<二>大多數大學生能自覺遵守公德但缺乏維護公德的勇氣;<三>大多數大學生還是會在維護私德的前提下再去維護公德。對於以上特點,我們認為有如下原因:1、大學生的個人思想道德修養和素質有待加強和提高;2、社會公德所規范的行為包括社會公共生活中最微小的行為細節,而大學生往往會忽視這些細節;3、從眾心理普遍存在;4、網路中的不良信息的影響,如:網路中的暴力游戲等;5、學校和家庭在思想道德教育方面有待加強;6、社會陋習依然存在。
關於如何進一步加強大學生公德意識,我們有如下建議:1、首先是加強大學生自身修養與素質,通過積極參與各種社會公益活動,在實踐中培養社會公德意識和責任意識,要在點點滴滴的日常小事中培養公德意識,才能形成良好的社會風氣,懂得「勿以善小而不為,勿以惡小而為之」的道理,從小事做起,從小節攻起,帶頭踐行公德規范;2、其次應該加強家庭與學校對大學生公德意識的教育。大學生接觸最多的就是家和校園,作為家長應該給孩子正確的道德教育,不要將一些自私利己、時時提防他人的錯誤思想教給孩子;作為學校,應該多開展一些有關加強公德教育的活動,讓同學們積極參與,並讓他們從實踐中培養公德意識;3、最後政府應該要為提高大學生公德意識提供良好的社會環境,如:完善社會保障制度,讓在路邊乞討的人們能夠獲得救濟;完善醫療保障制度,讓人們在更完全、更清潔的醫療環境中得到治療。總的來說,大學生社會公德意識的進一步加強需要個人、家庭、學校和政府的共同努力,才能真正實現。只有人們社會公德意識的普遍提高,社會風氣才會逐漸變好。
希望能解決您的問題。
Ⅳ 小學生關於「道德品質」的調查報告
小學生道德教育的缺失與對策 小學階段的道德教育在小學生全面發展中起著統帥和靈魂的作用。然而,在小學階段的道德教育中,存在著許多缺失,致使道德教育的實效偏低;採取對策,克服缺失是提高道德教育效果的必然選擇。一、小學生道德取向現狀調查:小學時期是人生觀與世界觀形成的重要時期。我對三年級小學生道德取向進行問卷調查和個別訪談,內容涉及到學生的道德認識、道德情感、道德行為等方面。在調查中我發現生活中的道德現象與理想中的道德目標有了一定差距,主要表現如下:1、淡薄理想:在「我的理想」道德取向中,許多同學選擇了當經理、老闆、歌星、影星,原因是最實惠最榮耀,而對為人民服務的意識較為淡薄。一談到當清潔工就鬨堂大笑。2、缺乏感恩:在「孝敬父母」道德取向中,80%學生不知父母生日,選擇了「父母養育我是應該的」。獨生子女任性,只懂得享受、不懂的孝敬,總是挑肥揀瘦,唯我獨尊。「小霸王」「小公主」「小太陽」紛紛亮相,父母成了新時代的「牛」和「馬」,與父母溝通少,缺乏感恩之心。怕苦怕累,很少幫父母做家務,養成了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的習慣。3、講究攀比:在「勤儉節約」道德取向中,65%同學選擇要闊氣。他們認為勤儉節約過時了,只有闊氣,才被人瞧得起,於是,在同學間常攀比誰家房子大、誰家最有錢,攀比風較為嚴重。有的還說有錢不花是傻瓜,於是每天都得花光父母給的零花錢。4、不講誠信:在「誠實守信」道德取向中,了解到80%學生都講過謊話,年紀越大,說謊越多,方法越巧,認為誠實是吃虧,能說謊話是聰明表現,並為說謊成功引以自豪。小學生的知與行存在嚴重脫節,道德意識與道德行為不吻合,道德觀念滑坡。學生中不誠實的現象較為普遍。5、厭倦讀書:在「讀書快樂」道德取向中,60%學生選擇讀書煩惱。信息技術的應用,小學生知識面廣了,雖然學生有很強的求知慾,但「虛擬世界」負面嚴重影響著青少年的人生價值取向,學生沉迷於上網游戲,作業抄襲,學習缺乏內在動力,以致厭學。從調查結果來看,學生道德取向偏差,少數學生還有逆反心理,道德判斷能力的差異,嚴重阻礙良好道德品質的形成。這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基本道德觀念和行為准則極不相稱,必須引起我們高度重視。二、導致小學生道德缺失的幾點因素1、家庭缺失家庭是未成年人心理健康教育的第一環境,而父母是他們的第一任老師。小學生從小生活在怎樣的環境,從小耳濡目染父母的言行舉止,並且父母採取怎樣的養育方式都直接關繫到未成年人的身心健康。調查發現,80%家長最關心的是孩子身體,而道德教育卻隻字不提。其次,家長對子女道德教育簡單粗暴,或是放任不管。而有的家長給孩子提出過高的要求,不斷地給孩子學習加碼,孩子承受不了過重的負擔感到厭煩,產生逆反心理。再者,家長自身素質低,家長不良言語給是非辨別能力差,模仿能力強的孩子起了催化作用,獨生子女從小受到大人們的過度呵護,過分寵愛,導致價值取向出現偏差。在我工作中曾碰到過這樣幾個例子,在孩子與他人爭吵時,不管對或是錯,家長總袒護著自己孩子;在地震捐資活動中,學生熱情高漲,家長卻不熱心支持;平時孩子積極參加做值日,家長總在潑冷水,家裡什麼活都不做,反倒跑到你學校里來掃地;同時部分家長言行不一,教孩子怎樣不吃虧,別人打你你也去打別人;怎樣不花錢又能受益等,加大了向功利傾斜的砝碼。學生感受到理想與現實反差大,產生道德取向的迷茫,嚴重影響了學生正確道德觀的確立。2、學校缺失學校是道德教育的主陣地,由於升學率的困擾,「德育讓位」的現象還依然存在。過強的學習負擔,給學生造成了心理壓力,孩子們的課內外只是為了疲於應付上課、作業、考試和課外補習,家長與老師把書讀好看成是將來唯一的出路,忽視了對大多數學生的全面培養。應試教育帶來了教育內容和方式的蒼白,孩子失去了學習快樂和憧憬同時老師也是和孩子接觸時間最多的人,是孩子最崇拜的人,老師的一言一行不應該挫傷他們心靈中最敏感的角落——自尊,但很多教師對學生懷有深深的愛,卻往往恨鐵不成鋼,但有時動機雖好,教育方式卻是反教育的。教師簡單、粗暴的語言,未經充分調查輕易給學生下定論,凡此種種都可能極大地傷害學生的心靈。3、社會缺失我們正處在社會轉型期,出現的文化、道德和價值多元化的現狀,混亂了學生的道德取向。隨著社會的發展,網上的信息逐漸模糊了青少年的道德規范,。網路游戲、光碟、書刊、影視上經常充斥著一些血腥暴力、淫穢色情的東西,對自控能力較弱的小學生身心健康造成了極大的危害。小學生處在這樣的環境中,由於他們的世界觀、人生觀還未完全形成,對真善美、假惡丑的辨別力、鑒別力還不強,加之客觀現實的錯綜復雜,因而他們對事物的認識往往顯得偏狹,容易被表面現象所迷惑,出現認識的混亂。在這種情況下,一些不健康的思想意識,就很容易進入他們的心靈,影響他們的健康成長。一些成年人價值觀發生扭曲,在各種消極因素影響下,少數學生精神空虛、行為失范,出現了無節制的上網,曠課、逃學等現象。二、小學生道德缺失的幾點對策小學生道德缺失問題是學校、家庭、社會及個體遺傳等多種因素綜合作用的結果,因此要改善其心理健康狀況,就必須建立家庭、學校、社會「三位一體」的健康教育模式,針對不同小學生人群的不同特點,採取形式多樣的心理教育措施,方式上變被動治療為主動預防,幫助其提高心理素質,形成正確道德取向。1、重視和發展家庭教育小學生的道德取向與家庭教育有極其重要的聯系。那麼家長該給他們以怎樣的輔導呢?(1)目標定位。家長對子女的要求不能超出他們的承受力,當其竭盡全力也不能完成時,他們就會泄氣。一要從實際出發,因人制宜,有的放矢。即從自己孩子的遺傳素質、家庭環境、學校和社會教育實際水平出發,從孩子的智力、性格、愛好、個性、體力等方面出發,客觀地、實事求是地提出切實可行的目標定位。給孩子定的目標,要讓他們經過努力,跳一跳可以夠得著、能達到。二要嚴愛結合。「嚴愛結合」,即讓孩子從父母的身上得到溫暖,得到愛的體驗。感到父母既是自己學習的榜樣,又是知心朋友,有什麼心裡話願意和父母講,因為父母能幫自己解困,但不能父母事事包辦代替孩子去做,愛要有個「度」,針對不同年齡兒童的心理特點,循循善誘,激勵孩子的積極性,教給孩子學會解決各種問題的方法,讓孩子在輕松愉快的氛圍中學知識,有張有弛、勞逸結合,使孩子健康成長。(2)提高家長自身的素質。以身作則,為孩子樹立良好的榜樣。家長要通過學習心理學知識,了解孩子心理發展的年齡特徵、個性特徵,掌握孩子心理變化的規律,為教育提供依據,給孩子提供適宜的多方面的教育和培養,使孩子智力、心理等和諧發展;此外,家長還要提高自身的心理素質。現代社會人們的工作和生活節奏都較緊張,時間顯得十分寶貴。當家長的既要做好本職工作,又要料理家務、教育孩子,家長的教育態度不能隨著自己情緒的好壞而變化。要防治在勞累、身體不適、夫妻反目、下崗等特殊情況下,不在孩子身上宣洩自己的不良情緒,要學會控制、轉移自己的不良情緒,做到正人先正己,以身作則,為子女做楷模。(3)家庭輔導應注意:①教育孩子正確對待成功與失敗。尤其是如何看待學習成績。②要引導孩子學會正確對待批評和自我批評。孩子容易用放大鏡來看待別人的缺點,用顯微鏡來看待自己的弱點,要引導孩子胸懷寬廣,性格開朗,正確對待自己,正確對待別人。③要鼓勵孩子廣交朋友,積極參與,學會做人。一個熱情大方,有交往能力的孩子,是受人喜歡的,其心理必然是開朗、愉快的。④引導孩子向生活中的強者學習,提高他們的抗挫折能力。勇敢地面對現實,增強挫折容忍力,鼓勵和培養他們忍受挫折,再接再厲的精神。⑤讓孩子多在生活的風浪中自我搏鬥,父母要幫助孩子在風浪中經受鍛煉。⑥培養孩子的刻苦精神。吃苦,經受磨難,是造就人才的必由之路。家長要鼓勵孩子從大處著眼,從小處著手,從疊被子、拖地板做起,還要讓孩子獨立克服學習上的困難,養成刻苦學習的好作風,使其在克服各種困難的鍛煉中逐步成長起來2、加強學校教育和輔導作為小學生學習和生活的重要環境,學校應擔負起對其進行道德教育的責任,具體可以從以下幾方面入手:(1)教師要理解和尊重學生。身為教育者,首先是要在心中樹立正確的學生觀,樹立平等的意識,確實認識學生之間的差異。在教育學生時,不應該挫傷他的自尊。心理健康教育更加強調要充分尊重和理解學生,要求換位思考,體驗學生的情感,學生是與老師共同克服困難,尋求進步和解脫的「當事人」,因此學生與老師的地位是平等的。學生可以充分表露自己,有利於教師開展工作。尊重與理解也就是對學生的肯定,只有得到肯定,才會有前進的動力,才會以愉悅的心情努力學習。教師應努力發現學生身上的閃光點,多表揚、多肯定、多傾聽,根據學生不同氣質特徵、性格類型,有針對性地運用心理學中的疏導方法——激勵法加以鼓勵,幫助學生調整心理,維護心理健康。喚醒對方希望實現自我價值的潛意識,激發對方強烈的自尊心,從而轉化為巨大的精神力量。 (2)滲透到各種教育教學活動中。用帶出去,請進來的方法,開闊學生眼界。例如:請先進模範,校外輔導員到校作公德報告,用生動事例來激發學生道德情感;引導學生參加社會實踐、體驗教育,培養他們審美鑒賞能力和良好的藝術修養,使之道德水平不斷提高;品德和班會課上,採用討論、故事演講、心理短劇、角色扮演等活動方式,向學生進行教育。同時還應與優化校園環境結合起來,提倡使用文明用語等活動,不斷地引導學生在道德實踐中體驗、感悟。把道德教育有機地滲透在各項教育活動之中,培養學生良好的道德品質。 3、營造良好的社會氛圍小學生不是封閉在一個真空的環境里,小學生生活在這個世界上,不可避免要與社會接觸,要讓孩子有一個健康的心理就要為孩子營造一個良好的社會氛圍:1、要凈化社會環境,讓正確道德取向走進和諧社會。社會應該給孩子們道德教育創造必要的條件,藉助社會力量開辟德育基地和社會實踐基地,拓寬學生德育實踐的渠道,有機進行榮辱觀教育,幫助學生形成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是非觀。知道什麼是對的,什麼是錯的。什麼是光榮的,什麼是恥辱的。2、正確引導學生觀看各種有益的電視、電影、報紙、刊物等,使他們開闊眼界、提高素質、陶冶情操、愉悅心情;3、加強對校園網站的管理,規范上網內容,為學生提供健康有益的綠色網上空間,充分發揮其思想道德教育的功能。教育他們文明上網,健康上網; 4、建立學校、家庭和社會輔導相聯系的網路構建學校、家庭、社會三位一體的立體教育網路體系,來加強和改進青少年的思想道德現狀。形成教育合力。為學生創設一個學校、社會、家庭一致的教育氛圍,要樹立正確的社會輿論導向。從學校內部來說不僅要有清新、整潔、優美的物質環境,而且還要創設尊重、理解、信任的心理環境,使學生在潛移默化中發展積極情感,增強適應能力和耐挫折能力,提高心理健康水平。家庭是學生成長的重要環境,學校要通過家訪、家長會、家長接待日、舉辦家長學校等多種形式,同家長建立經常性聯系,幫助家長提高認識。要充分利用社區教育委員會、校外輔導員站等社會資源,開展多渠道、多形式的教育和輔導。小學生心理道德品質的形成,有賴於學校教育,有賴於教師培養,同時也有賴於家庭影響和社會氛圍。要努力推行「以學校教育為主,家庭、社會共同參與」的方法,讓小學生在學校、家庭和社會中接受一致的教育,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質。努力形成家庭、學校、社會三方結合的道德教育網路,盡力保證未成年人的道德品質得到的健康發展。
Ⅵ 大學生道德現狀和我們的責任 調查報告
當今,國際競爭越來越激烈,而國力的競爭歸根到底是人才的競爭,人才競爭要求大學生盡快成才。大學生能否成為合格的社會人才,能否為社會發展作出自身應有的貢獻,很大程度上取決於其責任的履行。
一、大學生的責任
責任是對承擔一定角色的人所應當擔負的任務、職責、使命等方面的規定。人所承擔的角色不同,責任也就不同,責任總是與人的角色緊密相連。大學生的責任就是從大學生作為一個特定的責任主體出發,分析他們行為的價值取向,引導他們關注自己的行為後果、承擔起自己所應盡的責任、從而形成自覺的責任意識的一種理論形式。大學生尚未走向社會,許多方面尚未定型,所以大學生的責任是一種面向未來的責任或者說是向未來敞開的責任,因而大學生的責任更多地所表達的就是國家、社會對大學生一種社會使命或歷史任務的期許和引導。
從倫理的角度來審視,大學生應當從如下維度來關注自己行為的價值取向:關心國事、關心民生、關心家庭、關愛自身、關心自然。
二、大學生的責任現狀
(一)責任意識淡化
隨著市場經濟的發展,大學生的個性獨立化程度越來越高,加之不良的社會風氣使社會失去了過去那種強大的凝聚力,權力金錢化現象也使人們對社會的離心力逐漸增大,個人只要權利,不要責任、義務,這對大學生的影響是必然的也是嚴重的。筆者在調查中發現有89.3%的學生所追求的人生目標是「為自己」,在人生奮斗目標上表現出日益增強的個人意識逐步取代了整體意識和社會意識,社會責任感淡漠已漸成必然,突出表現為「無興趣、無所謂、無意義」的「三無』現象。第一、「無興趣」。即有些大學生對什麼都不感興趣,對什麼都沒有勁,表現在行動中就是情緒冷漠、消極,情感萎頓、空虛,整天無精打采、懶洋洋的。第二、「無所謂」。就是學習無所謂,工作無所謂,成功無所謂,失敗無所謂,贊揚無所謂,批評無所謂。一切都採取「事不關己,高高掛起」的虛無主義態度。第三、「無意義」。有些學生似乎看破了紅塵,將社會發生的一切都看成是「演戲」,將人們的活動都看成爭名奪利,因而對他人、對社會都看得很黑、很陰暗,對周圍的一切都感到毫無意義,心態漸漸變得冷漠起來,嚴重者則走上出家乃至輕生的道路。
(二)人生價值錯位
人生的價值取向是貫穿於人生價值實現過程中的個人價值評價和選擇的傾向性,主要取決於如何處理個人利益與社會利益和他人利益的關系。由於社會生活各方面的調整和變革,青年大學生的價值觀發生了巨大變化,價值主體日益由社會本位向個人本位轉化,從注重理想到更多地注重現實和功利、從無私奉獻或奉獻與索取並重到更多地注重金錢的價值、感官的享受,淡化了社會責任和集體觀念。具體表現在:一是重個人利益,輕集體利益。目前,有一部分大學生只注重個人價值的實現,而忽視社會需要,更有甚者以犧牲集體利益來獲取個人利益。更多的大學生表現為關注自身發展和現時利益,如獲得獎學金、困難補助、評先評優、入黨、擔任主要學生幹部等等,而很少關心他人、集體和社會,且對別人的要求十分苛刻。二是重物質享受,輕精神追求。大學生中對物質生活和個人需要過分看重,對精神生活和集體事業普遍冷淡,相當一部分大學生學習目標短淺,缺乏遠大志向,學習目的功利化,在就業選擇時,以單位所在地、經濟待遇、工作環境等作為重要條件。三是重索取,輕奉獻。當代大學生普遍存在的問題就是過分強調權利強調所得,而忽視責任忽視奉獻,他們不再贊賞只講耕耘、不問收獲的觀念,而把工作的付出和取得視為等價。撈黨票,是為了今後更好的就業;當學生幹部,是為了給自己積聚資本;獲得獎學金,只認為是自己努力所得。只願從社會、集體中索取,只要求他人、群體、社會對自己負責,奉行利己主義;而不講奉獻、不願為他人、群體、社會負責,沒有履行自己責任、義務的自覺意識。四是感情冷漠、極端自私、以自我為中心。大約有佔大學生總人數6.5%的學生暴露出的首先是個體的感情冷漠、極端自私,責任意識淡漠。
(三)道德缺失
在公共生活中,文明禮貌、說話和氣、待人熱情、自覺維護公共秩序等道德行為和倫理規范,會令人滿意並受到贊揚。但有少數大學生連起碼的社會公德都沒有。一是表現在倫理道德方面的某些缺陷。比如,在校內反映在:教室垃圾視而不見、牆上腳印無故出現、桌上塗寫、圖書撕頁、購飯插隊、水電浪費等缺乏文明的傾向;在社會生活中表現為:乘車無序、待人無禮、隨心所欲、自私自利等社會公德的缺失行為。也有的大學生明哲保身,面對他人不文明的行為往往不聞不問、熟視無睹、甚至見怪不怪。二是表現在法紀規范方面的意識不夠。譬如大學生劉海洋公園硫酸潑熊事件,曾一度引起社會轟動和高校反思。三是在道德信仰上,一些大學生在市場經濟大潮的沖擊下迷失了自我,信奉資產階級個人主義、拜金主義的人生信條,為謀求金錢和私利不擇手段,損害他人利益、集體利益甚至國家利益和民族利益。四是心理耐受力、意志力、抗挫折能力較低,不能正視人生矛盾,無力排除人生困境。自殺和傷人事件並不罕見,缺乏健康、積極、向上的良好心態。
(四)行為失范
大學生的行為失范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一是日常行為失范。不遵守公共秩序、不愛護公物、出言不遜、惡語傷人、失禮不道歉、與異性交往缺乏分寸等等。二是學術行為失范。有的大學生混文憑、信奉「60分萬歲」,把許多寶貴的時間消磨在吃喝玩樂之中;考試舞弊、科研造假、抄襲論文等現象已嚴重影響到大學生的聲譽和發展。三是就業行為失范。有的大學生一切以個人的得失為出發點:如少數大學畢業生毀約現象,在職業選擇上不願意從事收入較低、條件艱苦的工作:甚至為了博得用人單位的好感,昧著良心製造假證書、編造成績單。四是網路行為失范。部分學生沉溺網路之中,廢寢忘食,甚至忘記上課、考試,導致學業荒廢。五是競爭行為失范。有些大學生缺少良好的競爭風范甚至無視校紀校規。
總之,由於大學生自身責任感的缺失,對社會義務和責任存在一種淡漠態度,一方面導致自我評價降低,缺乏信心、勇氣,學習自覺性差,不要求上進;另一方面導致社會信任度降低,近年來,許多用人單位對大學畢業生的人才質量紛紛提出質疑,紛紛批評大學畢業生在高校沒有學會做人,如以自我為中心、缺乏責任感;不會合作,欠缺團隊精神;缺少學習的動力、創新能力和適應能力等等。
三、大學生責任的道德引頒
(一)加強愛國主義教育
一要加強理想信念教育。對當代大學生來說,愛國主義就是要以國家利益為重,民族利益為先,具有神聖的歷史使命感和責任感,我們應當根據時代的發展變化,大力宣傳共產主義的理想和信念,幫助大學生樹立科學的世界觀和人生觀,使他們成長為一名真正的愛國者。二是進行優秀傳統文化教育。中國傳統文化博大精深,有許多優良的道德傳統值得繼承發揚,大學生要深入學習中華民族的傳統文化,明確時代賦予的社會責任,將傳統優良品質變成自己的自覺行動。三是要注重歷史教育,引導大學生了解中國的國情。只有銘記歷史,記住封閉、落後就要挨打的歷史,把改革開放視為己任,樹立趕超意識,振奮民族精神,才能深刻了解過去、全面把握現在、正確創造未來。要有憂患意識,居安思危。
(二)堅持養成教育
對大學生進行道德習慣養成教育,也就是要逐漸培養大學生守規矩的良好習慣,是對大學生開展責任教育的重要環節。一旦養成了良好行為習慣、責任習慣,大學生就能夠做好本職工作,產生一種積極的進取精神。目前,一些大學校園里的不文明行為,雖不成氣候,但卻嚴重影響當代大學生的整體形象,因此,大學生應加強道德行為習慣訓練,提高文明素養,樹立大學生的良好形象。第一,大學生必須以公民道德建設為己任,從小事做起,從自己做起,從現在做起,既對自己也對別人負責,犯錯時不推諉、不找借口,要敢於承擔責任:要講誠信、重承諾,不能說話不算數;要尊師崇道和關愛身邊的人與事物;對人要有禮貌,要文明修身,謙虛謹慎,做到己所不欲、勿施於人。第二,積極參與和管理校園的各級各類活動,在承擔責任中鍛煉自己,養成大處著眼、小事著手的思維方法,「勿以惡小而為之,勿以善小而不為」。第三,樹立節約意識,從小處著手,從小事做起——節約一張紙、節約一度電、節約一滴水、節約一滴油、節約一粒米、節約一塊煤,要養成「飯菜不剩、錢不亂花」的好習慣,培養勤儉節約的優良品質,切不可舍「小」求「大」。
(三)深化實踐教育
在大學教育中,大學生不僅要掌握專業知識、技能,也不僅僅要具有承擔責任、奉獻社會的意識和品質,還應採取措施把自己學到的知識技能力所能及地服務於社會和人民。大學生承擔責任的落腳點就是要運用所學所知,即學以致用。社會實踐活動是在校大學生承擔責任、奉獻社會的途徑,也是磨煉意志、砥礪品格的重要條件,團中央16號文件明確提出,社會實踐對於增強大學生責任感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實踐使大學生了解國情、社情、民意,加深對書本知識的理解和體會,在思想上尊重群眾、感情上貼近群眾、行動上服務群眾,錘煉出敬業、奉獻、愛民、親民的優良品格;也使大學生能進一步樹立孝敬、友善、勤勞的傳統美德。大學生通過實踐教育,還可校正價值觀,找到社會需求和自我價值實現的結合點,在實踐中校正就業、服務理念。
(四)強化榜樣示範作用
榜樣是人們模仿的對象,榜樣教育的效果是通過向榜樣學習而實現的,這種學習主要是靠大學生個人對榜樣行為的模仿,從而轉化為自覺、自願、自發的自我行為。第一,「感動中國」的人物、道德楷模、抗冰抗洪英雄等等,是青年大學生最崇敬的榜樣,先進典型的道德力量和倫理精神,使大學生不僅學到了優良的精神品質,更重要的是可以由人及己,體會人生真義,發掘自身的道德潛能,自強自立,積極進取,無私奉獻。第二,家長和教師,是青年大學生最接近的榜樣。勤勞善良的家長是青年學生最先模仿的對象,父母對子女的慈愛不僅在於養,更在於育;愛崗敬業、嚴謹治學的教師總是直接或間接地對青年學生起著感化、熏陶和示範的作用。第三,青年學子中的優秀典型,如「三好學生」、「自強之星」等,都是青年學生最熟悉的榜樣。這些榜樣跟青年大學生生活在一起,年齡相近,經歷相同,有共同的語言,具有強烈的可比性,容易激發大學生的上進心。
(五)突出艱苦奮斗教育
鄧小平同志指出:「艱苦奮斗是我們的傳統,艱苦樸素的教育今後要抓緊,一直抓六十至七十年。我們的國家越發展,越要抓艱苦創業。」今天提倡艱苦奮斗,並不是要我們再去爬雪山、過草地、吃野菜、穿草鞋。艱苦奮斗首先是指在思想上、工作上和學習上要有不畏艱險、自強不息、百折不撓的精神,自覺抵制各種奢靡之風,增強艱苦創業的意識。其次,當代大學生要有正確的消費觀念,抑奢少費,崇儉守約。一個國家、一個民族,只有提倡艱苦奮斗,大興勤勞節儉之風,人人奮發努力,個個勇於負責,才能生生不息,蓬勃發展。據調查,湖南某高校學生月消費一般在400---600元之間,月消費在iooo元以上的約佔18.2%,消費在3000元左右的竟達4.1%,大學生還沒有獨立的經濟能力,主要經濟來源還是來自父母的供給,要培養他們的節儉觀念,教育他們消費要恰到好處,不能攀比、更不能揮霍、浪費。艱苦奮斗是當代大學生成才的必由之路,當代大學生要真正擔負起振興中華的責任,完成時代賦予的歷史使命,沒有艱苦奮斗的精神,沒有「苦其心志,勞其筋骨」的勇氣是不行的。
青年大學生只有牢記使命高於生命,責任重於泰山,具備良好的責任意識和倫理品質,培養德性,把個性的發展與社會要求聯系起來,使自己的成才目標符合社會發展和人民的根本利益,把振興祖國、強國富民作為自己的奮斗目標,提高個人修養,使學業、德業得到不斷更新,「德」才不會蒼白,「育」才不會顯得乏力,「以德治國」才能深入人心。
Ⅶ 大學生對《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的學習態度的的調查分析
嶄新的大學生活讓我們這些還有點朦朧的新生感到新鮮卻又不知所措,在學習、生活、以及人與人之間的交往中有太多的問題,需要我們去面對去思考去解決,去適應轉變,健康成長;樹立理想,把握人生;提高修養,完善人格。但是,人的思想總是隨著自己的生活閱歷、人生的經歷而豐富的,本學期,我們系統學習了思想道德修養,結合對《思想道德修養》課程學習的感受,所見所聞所思,談一些自己的體會和追求。
《思想道德修養》課是一門以馬克思主義、毛澤東思想和鄧小平理論為指導,進行以為人民服務為核心、以集體主義為原則的社會主義思想道德修養教育,使我們大學生樹立科學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質、將自己培養成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紀律的一代新人。其中,政治修養是核心,思想修養和道德修養是重點,心理修養是基礎,學習成才修養是出發點和落腳點。具體可以分為適應轉變、健康成長;樹立理想、把握人生;提高修養、完善人格三個部分。思想道德修養的學習重點,在適應轉變、健康成長部分,是充分認識自己所處的時代特徵、歷史使命與成才目標;樹立為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而努力學習的決心;樹立科學的世界現和堅定正確的政治方向和政治態度。在樹立理想、把握人生部分,是樹立崇高的理想、科學的信念。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做堅定的愛國主義者和共產主義接班人。在提高修養、完善人格部分,是培養良好的道德品質;繼承和弘揚中華民族優良道德傳統;培養完善的人格和良好的心理素質。
人生的意義在於不斷地提升 ——適應轉變、健康成長。我認為,思想道德修養的學習重點,是在充分認識自己所處的時代特徵、歷史使命與成才目標和適應轉變、健康成長方面。生活對每一個人而言都是不容易的,把人生劃分成若干個階段,大學似乎是最美好、最重要的一段經歷。在《思想道德修養》課程中的第一章,就為我們詳細而系統地介紹了大學生活,使我們對自己的大學環境有了全面的理性認識,在一些突入其來的問題,有了應對思想准備和認識方法,起到了引路標燈的作用,對大學生活中的為人處事有了指南和參考。對新生的我們,面臨的問題和思想情緒不計其數,環境的陌生、生活的適應、學習的壓力、情緒的波動,總能在人最脆弱的時候蜂擁而上,加之我們的心態並不成熟,很容易被困難折倒,進入誤區。大學較以往的高中生活相比,完全是一種全新的階段,少了拘束,自由多了一些;少了督促,自覺多了一些;少了古板,靈活多了一些。這些新的變化要求我們學會接受並且適應轉變,健健康康地成長。《思想道德修養》課中從不同角度引導大學生正確認識大學及其大學生活,迅速調整方位,積極適應大學生活。
人生的品質在於不斷地凈化 ——樹立理想、把握人生。在《思想道德修養》課里,對樹立理想、把握人生方面,我認為,要樹立好崇高的理想、科學的信念;樹立好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做堅定的愛國主義者和共產主義接班人;樹立好為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而努力學習的決心;樹立好科學的世界現和堅定正確的政治方向和政治態度。
1、堅定理想信念,永葆思想上的純潔和先進。理想信念是大學生的精神支柱、政治靈魂,是思想行為的「總開關」。作為一名大學生,必須把理想信念放在首位,把它作為自己的立身之本、奮斗動力和行為坐標。要認真學習《思想道德修養》課程,著眼於實際學業的運用、著眼於對實際問題的理論思考、著眼於新的實踐與發展,做到理論與實際、主觀與客觀的統一,在改造主觀世界的同時改造客觀世界,不斷提高政治敏銳性和鑒別能力。2、勤奮刻苦學習,永葆理論上的清醒和成熟。政治上的堅定來自於理論上的清醒,只有勤奮學習,才能有堅定的政治信念和判別是非的標准。為此,要切實把學習作為自己的第一需要,堅持用科學理論武裝頭腦,不斷增強學習的主動性、自覺性,強化系統性、條理性,以勤奮學習為先導,提高專業水平和工作能力,為創造性開展學習奠定扎實的專業理論功底。結合個人的實際和專業的需要,端正學習態度,完善學習計劃,充實學習內容,持之以恆地學習政治理和業務知識。不僅向書本學,更要向實踐學,向老師學、向同學學;不僅要學得進,還要拿得出,注重學以致用,做到學有所思、學有所悟、學有所用,努力把學習成效轉化為學業成果。3、勇於開拓創新,永葆學習中的生機和活力。大學學習生活中,擔負著專業學習的重任,面臨的任務是艱巨而復雜的,這就需要我們在學習中,勇於開拓創新,勇於大膽實踐,不斷總結以往學習的經驗,謀劃新思路,採取新舉措,開創新局面。今後的學習中,自己要進一步發揮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在中西醫結合專業上如何更好地、較深層次地、更廣領域地攝取知識,把學習這「第一要務」體現在業績中,使大學的生活更有意義和活力。 大學生在於不斷地修養人格 ——提高修養、完善人格。人的本質,人生理想,人生價值,個人與社會、國家的關系等是大學生經常思考的問題,當代大學生生長在改革開放年代,置身於多元的文化背景中,多重價值觀念的碰撞,復雜的社會現實和新舊體制轉換過程中出現的矛盾和問題,使其人生選擇尤為艱難。
在學習《思想道德修養》課程中,我認為,政治修養是核心,思想修養和道德修養是重點,心理修養是基礎,學習成才修養是出發點和落腳點。在提高這些修養和完善人格方面,要求我們做到培養良好的道德品質和繼承中華民族優良道德傳統;培養完善的人格和良好的心理素質。
學了《思想道德修養》後覺悟,作為一名大學生,必須把理想信念放在首位,把它作為自己的立身之本、奮斗動力和行為坐標。要認真學習《思想道德修養》課程,著眼於實際學業的運用、著眼於對實際問題的理論思考、著眼於新的實踐與發展,做到理論與實際、主觀與客觀的統一,在改造主觀世界的同時改造客觀世界,不斷提高政治敏銳性和鑒別能力。「正確認識個人與社會、國家的關系」,是人生觀教育的邏輯起點,只有正確認識個人與社會、國家的關系,擺正自我的位置,才能正確回答人生目的、人生理想、人生價值、人生責任、人生態度、人生尊嚴等問題。勤奮刻苦學習,永葆理論上的清醒和成熟。政治上的堅定來自於理論上的清醒,只有勤奮學習,才能有堅定的政治信念和判別是非的標准。為此,要切實把學習作為自己的第一需要,堅持用科學理論武裝頭腦,不斷增強學習的主動性、自覺性,強化系統性、條理性,以勤奮學習為先導,提高專業水平和工作能力,為創造性開展學習奠定扎實的專業理論功底。從審美的含義、標准講起,大學生應該正確認識美與丑,正確處理真善美的關系,創造美與享受美的關系,內在美和外在美的關系,樹立正確的審美觀,培養健康的審美情趣,形成高尚的審美情趣,塑造美的人生。市場經濟既是法制經濟,也是信用經濟。做誠實守信的大學生是對自己絕對的要求,敬業精神是成功者的必備素質,也是當代大學生思想道德修養的主要內容。
大學的生活是豐富人生的一種歷程,為我們大學生提供了一個廣闊的成長平台,我們要抓住眼前的任何機會去鍛煉自己,歷練自己,充實自己。一個學期下來,我經受了大學生活上的磨練、專業學習上的考驗,在老師們的教導下、同學們的幫助下,特別是學習《思想道德修養》課程後,我對大學生活和學習環境充滿了熱愛,以一種平和的心態處事,通過一些有益的活動,鍛煉了自己能力,增強了自己的人格素質,完善了自己人格魅力的修養和陶冶。
Ⅷ 調查報告 做一個有道德的人 怎麼寫
社會調查報告——和諧社會中的中學生道德建設問題
世界上有兩件東西能夠深深地震撼人們的心靈,一件是我們頭頂上燦爛的星空,另一件是我們心中崇高的道德准則。」這是著名哲學家康德的名言,也是人類思想史上最氣勢磅礴的名言之一,道德准則的重要性在這可算是表現的淋漓盡致了
1.調查目的與意義: 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是黨中央從全面建設小康社會、開創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新局面的全局出發,提出的一項重大任務,是貫徹落實科學發展的必然要求,是加強黨的執政能力建設的重要內容。中華民族的騰飛需要強大的精神動力,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發展需要可靠的道德支撐,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呼喚人的全面發展,社會的不斷進步要求妥善協調人際關系中的各種新問題和各種新的人際關系。一個社會是否和諧,一個國家能否長治久安,很大程度上取決於全體社會成員尤其是學生的思想道德素質。道德是調整人與人、人與社會、人與自然之間關系的行為規范總和。人是和諧社會的主體,離開了人際關系的和諧,社會的和諧就無從談起。建立和諧的人際關系,維護良好的社會秩序,促進人與自然和諧相處,既要靠法制,也要靠道德。宋代詩人蘇轍說過這樣一句話:「轍生好為文思之至深。以為文者氣之所形,然文不可以學而能,氣可以養而至。」從這句話中可以看出古人對道德修養是相當講究的。不管是以孔子為代表的儒家思想,還是以老子為代表的道家學派,無不都是以高尚的道德做為他們的理想境界的嗎?中國有五千年的歷史沉澱,經過歷史的演變,時代的變遷,我們炎黃子孫更加重視道德的修養,更加提升人們對道德的認識與態度。
2調查方法
1.查閱資料(通過上網瀏覽等方法)
2.親身訪問(通過實踐調查)
3.觀察(觀察他人的言行舉止)
3調查的結果
通過調查和觀察,發現中學生道德觀念存在以下缺失
1.父母的生日較少有人記住
三口之家已經成為家庭的主要模式,父母對子女的生日牢記於心,可孩子們能否記住父母的生日呢?調查結果顯示,近七成孩子記不得,一成記憶不清晰,一部分孩子抱怨父母從未跟自己說過他們的生日等
2.坐沒坐相,站沒站相
通過訪問,的確得到的是中學生的一口滿不在乎「個性」「時尚」「潮流」就是他們的答案,對於中學生說臟話,他們的答案亦是如此,對於此場面,筆者嘆為觀止。
4:分析道德流失的影響因素
1、信仰不足。社會的轉型總是必然性地伴隨著程度不同的信仰危機。當前中國社會信仰危機主要體現在其一是封建社會幾千年傳統信仰的危機;其二是馬克思主義和共產主義信仰的危機;其三是現代資本主義文化信仰的危機。當前中國正處於信仰混亂,人心思凝的這樣一個關鍵時刻。
2、信任缺乏。據資料統計,我們中國每年因為信任危機導致八千億的損失。善良的人們被淘汰,要麼善良的人們放棄善良。當這種惡性循環發展到一定深的程度,擴展到一定廣的范圍,社會狀態就必然出現信任危機。
3、道德選擇和判斷能力滯後。道德不僅僅表現為一種知識,一種規范,而是更多地表現為一種判斷、選擇、評價、行動和創新能力。它是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本質要求,以其導向功能、激勵功能、調節功能和控制功能對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5.結論
每當提到樂於助人,許多人都會想到雷鋒,但雷鋒逝世的時間越長,人民似乎對做好人好事的熱情也冷卻了不少。
青年志願者行動,既是鍛煉和培養學生能力的方式,也是進行有效思想正是教育的重要途徑。志願者行動是適應社會需求而產生的一種服務社會,奉獻愛心,使人生價值升華體現的較好的形式,它把服務社會與教育青年有機結合起來,符合當代中學生的特點。
「樂於助人是一種美德」這句話,我相信從幼兒園開始,老師已經重復了許多許多遍了。但在社會中,我們會發現做好人好事有下降的趨勢。其實這主要是因為許多人都覺得做好人好事只幫助了他人,但自己卻得不到應有的回報,所以他們的熱情便倍減了。首先要明確的是「施恩莫望報」,助人只為了幫助他人,不是為了其它;其次,如果社會每個人都是樂於助人,大家互相幫助,形成一個良性循環,那麼到了你有需要的時候,別人也會義不容辭地來幫助你。這也算是回報。因此,我們為何不獻出自己的一份力去幫助別人呢?
作為中學生的我們,作為社會新一代的接班人的我們都擁有一顆樂於助人的心,我們應該發揚雷鋒有道德的精神,樂於助人,讓助人的風氣吹遍社會上的每一個角落。雷鋒雖已逝世,但他的精神卻是不朽的。這個名字已經上升為一種精神,是一種樂於助人的精神象徵,而且這種精神會永遠活在我們的心中。
只要社會的個體—我們每一個人,都能有意識的強化對道德理論的學習和體會,並付諸實踐,真正落實到行動上,從小事做起,從自我做起。
Ⅸ 當代大學生道德現狀分析
大學生是社會新生代,祖國的新血液。當代大學生的道德素質的好壞會直接左右他們的身心健康水平,同時也影響到社會的前進發展。大學生的道德取向則是一個社會道德的風向標。
一、當前大學生道德現狀
1、追求潮流,安逸享樂,缺乏節約意識。
不顧家庭經濟狀況,一味追求名牌生活,一些甚至惹上貸款。喜享樂,學習上不刻苦,生活上圖享受。逃課、曠課家常便飯,掛科習以為常,吃飯外賣、喝水奶茶,時不時出去逛街買東西。生活作風不節約,一件衣服一桶水,洗澡半個小時以上,一邊刷牙一邊放水。 2、自我意識膨脹,生活行為失范。
當代大學生自我意識強,希望擺脫他人對自己的監護,但是非辨別能力不足,自我約束力差。因此,出現道德觀念淡薄,生活行為失范等現象。在男女交往中,公共場合行為過於親密,男女感情混亂。在日常生活中,大聲喧嘩,出口成臟,排隊加塞等。
3、思想道德心態逆轉,理想追求淡化。
一些學生以自我價值的實現為核心,強 調個人本位,社會、集體次之;在物質和精神關繫上,過分關注眼前的機會和發展,缺乏遠大理想和目標,更缺乏奉獻精神與集體主義精神。
二、形成原因
1、社會因素
社會日新月異,經濟的快速發展,人民的物質生活提高了,但精神生活沒跟上。大學生在學習時不免受到影響,一些低級趣味雜志、網路視頻、音像製品的流傳,成為大學生精神生活的最大障礙,對其自身的思想觀念產生負面影響。
2、學校因素
中學階段的應試教育,片面注重文化知識的灌輸教育,而忽略了 學生的道德教育,直接導致了部分學生的只要成績好就一切都好的錯誤觀念。
3、家庭因素
由於當今多為獨生子女,部分家長對孩子過分地溺愛,放鬆了家 庭教育。且部分家長只注重孩子的文化成績而忽略了其人格道德的全面發展。
4、自身因素
大多數學生是獨生子女,物質等各方面不缺,形成唯我的性格。並且在當前形勢下,許多學生對日趨多元的道德標准有時尚不能加以正確選擇,面對社會上存在的種種不道德、不文明的現象,不能自覺地去身體力行那些良好的道德規范,有的大學生在道德文明方面甚至知行脫節。
三、特點
1、主體性。
不少大學生在人生價值觀上崇尚自我,以個人為主體,注重個人奮斗,注重個人的參與,強調自我價 值的實現。
2、務實性。
第一,大學生在處理國家需要與個人發展的關系方面,越來越考慮個人的發展要求。 現在的大學生首先 選擇一些大城市、 待遇好一些的單位,
3、兼容性。
由於市場經濟條件下社會群體利益分配的差別和價值觀念的多元化,大學生在價值觀念上的困惑和矛盾明顯增多。在價值判斷與選擇上存有「關心與冷漠相容,希望與困惑並存,進取與彷徨相伴,認同與失落交錯」的心態。從價值實現的途徑上看,傾向於既靠自己努力,又爭取別人幫 助。
4、不穩定性。
當代大學生的人生價值的選擇和判斷極易受外界環境的影響,他們常常處於一種不穩定的狀態。
四、建議
1、個人: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道德觀,培養良好的道德思想;遵守法紀和社會公德,通過自主的體驗來感知道德知識,通過真實的感受形成正確的道德判斷,通過深刻的理解掌握道德規范,並在實踐中培養道德能力,逐步形成良好的行為習慣。
2、學校:學校開展對大學生的思想道德教育,是教育德育工作的組成部分。為使大學生的 知識教育和思德教育有機結合起來要樹立開放式德育觀念。新形勢下的大學生必須具有開闊的視野和開放的胸懷,應該把大學生德育的目的、內容、原則同各種載體、媒介相結合,通過更多的形式和渠道廣泛開展育人活動,做好教書育人、服務育人、管理育人和環境育人工作,形成多維開放的大學生道德意識培養體系。
3、 社會。①使科學發展觀落實到大學生成長的各個領域。②制定和不斷完善促進大學生健康成長的社會政策。③建立大學生思想道德發展所急需的強有力的社會支持體系。④加強社會文化建設,營造能夠感受理想和意義的精神家園。
Ⅹ 社會實踐調查報告:做一個有道德的人
道德——是一種文明的體現。一個有道德的人,必定是一個有文化的人。只有人們的道德意識提高了,才能讓社會變得跟美好。古往今來,「德」是一個永遠不變的品質,任何時代,只要具備了高尚的道德,就會得到別人的尊重,就會使人產生無盡的力量,能夠創造無盡的財富!其實,做一個有道德的人其實很簡單,只要做每一件事都用心仔細想一想,多為他人考慮一點,道德就會伴隨在你的身邊。
現在正是奧運期間,有許許多多的志願者在為奧運作者默默的奉獻。我們家住在「鳥巢」附近。經常可以看到些志願者,他們穿著鮮艷,整齊的服裝,以最好的精神面貌迎接外國友人的到來。每當我們可以在家收看奧運比賽時,志願者們卻只能繼續在工作。我請神體會到了奧運志願者的服務。他們不怕烈日炎炎的夏天,為每一位需要服務的人服務。假如我能有幸成為一名志願者,我會用最佳的狀態去迎接四面八方的來客,熱情地回答他們提出的問題,將他們帶入比賽的規定場點,為他們送上一份祝福,一份關心,讓他們感受到中國人民的熱情好客。
在學校,我們一樣要講文明、講道德。在學校,我們不能在樓道里追跑打鬧。如果樓道里有許多的同學,那必然會撞到其他的同學。以前,在上小學時,我就經常在樓道里追跑。一不注意,就會撞到老師或同學。在升入中學,我要改掉追跑打鬧的毛病,做一個有道德的人。在學校,我們還應該,節約用水、用電。上操之前,應先把燈關掉。不說臟話,見了老師就向老師問好,這些都是在學校應該做的。
在家裡,要尊敬父母。在家中,要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務,這家人減輕一些負擔。如果父母叫你拿杯水,拿個東西這種小事應盡自己全力去做。古人有許多尊敬長輩的事。黃香九歲時,就懂得孝順父母。冬天,他用自己身體將父母的枕席溫暖後再請父母安寢。在家尊敬父母也是一種有道德的體現。
道德是做人的基本素質,我們要捍衛道德,宣傳道德,實踐道德,做一個有道德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