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年級道德
㈠ (最新)部編人教版小學5五年級下冊《道德與法治》全冊教案【新教材】
綜述
1、最新部編人教版小學5五年級下冊《道德與法治》全冊教案新教材已經出版,可以去書店購買或者網上選購,具有以下基本特徵,生活性、 開放性、 活動性。
教材出發點
1、從兒童真實生活出發實現學科內容的整合,教材不是從傳統德育的規范體系或德目體系展開學習內容,而是著眼於兒童現實生活的整體性,從學生生活原型出發,重新融入兒童生活之中,有機整合為學習主題。
2、強化教材的生活指導職能,教材試圖「以適應兒童現實生活為起點,幫助兒童實現高質量的幸福生活」,作為一以貫之的編寫線索和基調,圍繞「如何發展兒童判斷、選擇、適應、超越的能力,以爭取個人幸福、社會有用性和更廣泛的人類福祉」的生活教育主題。
3、讓教師和學生走進教材,保持教材的彈性和廣泛適用性各主題單元均選擇具有通用性的、可供師生具體真實地參與的活動題材,從而將各地具體而微的自然、人文資源和經濟、文化背景,以及師生的經驗和興趣等等都納入課程資源體系,為師生在活動中進行二次開發留有空間。
㈡ 部編版小學道德與法治五年級下冊5《建立良好的公共秩序》教學設計
一、談話導入:
同學們,公共場所是我們大家共同生活、學習、工作的地方,需要有良好的秩序來維護。街道上的行人和車輛順暢通行,需要公共交通秩序。
公園里人們愉快地遊玩,需要公共衛生秩序……良好的公共秩序是人們安居樂業的保障,是社會穩定和進步的基礎。今天,我們一起學習第 5 課《建立良好的公共秩序》。
二、說一說:
1、你到過哪些公共場所,你知道這些公共場所的秩序:
2、議議、做做:同學們常去公共場所,請你照例子用有關的規則提醒大家,明確有關公共場所應遵守的公共秩序。
a.上車時;b.到影劇院;c.到游樂場;d.在商店。
3、同學們說得很好,有了規則的約束,我們的生活可以更加和諧有序。
4、除了這些規則外,生活中也有很多規則,上節課老師已經讓同學們去觀察生活,收集我們身邊的規則了,誰願意把自己收集的規則與大家分享一下。
5、學生分享自己收集到的身邊的規則。
6、教師引導:聽了同學們的發言,你有什麼感受。沒有規則,我們連走路都不安全,看來規則是非常重要的。
三、認識公共標志:
1、(出示課件)你在哪些公共場所見過這樣的標志(出示:請安靜、請依次排隊、請勿吸煙…)。
2、當你看到這些標志時你是怎樣做的(提問)。
小結:公共標志的設置一方面有利於維護良好的公共秩序,利於保護人們的生命財產安全。另一方面,更多關注社會生活中的公共標志,在理解公共標志設置意義的基礎上,形成有序參與公共生活的態度情感。
四、深化認識:
1、出示圖:
(圖畫內容:小明等幾位同學在一個車站停車場里打鬧,小剛勸他別這樣做,他不聽,正在這時,一輛客車從車站開出,另一輛正要進站,小明他們不讓道,在兩輛客車間追打,司機來了個急剎車,才避免了重大事故的發生。)
提問:下面這些說法正確嗎?請用事例說明理由。
五、守規才有序:
1、教師引導:俗話說:「不以規矩,不能成方圓。」社會的發展,文明的進步離不開規則,無處不在的規則約束了社會每個成員的行為,維護了社會的正常秩序。
2、提問:當你見到不守公共秩序的行為該怎樣辦(啟發學生答出:要阻止、批評等)、
3、教師小結:同學們,通過剛才的討論,我們明白了只有大家共同遵守規則,才能創造和諧文明的社會環境,正如著名學者萊蒙特所說的:「世界上的一切都必須按照一定的規矩秩序各就各位。」
六、課堂總結:
教師:通過今天對《建立良好的公共秩序》這一課的學習,我們懂得了什麼。在學生回答的基礎上師進一步談話:生活中有許多看起來是微不足道的事情,實際上都同社會的主產、生活乃至每個社會成員的工作、學習、生活密不可分。
如果一個社會的公共秩序受到了破壞,這個社會的正常生產和生活也就受到極大的影響,社會風氣就會頹敗,反之如果一個社會的每個成員都學法、懂法、守法、護法,擁有一個良好的公共秩序,那麼社會就會有條有理、井然有序。
因此建立一個良好的社會公共秩序,是我們大家的迫切希望,希望同學們從我做起,從現在做起,認真遵守公共秩序吧!
㈢ 五年級上冊道德與法治教學計劃及教案
2021最新教學計劃:
部編版五年級道德與法治下冊教學計劃及進度表
一、指導思想
以小學《道德與法治課程標准》為指導,讓道德存於兒童的內心,使法治原則為更多兒童所了解和遵守,引導兒童熱愛生活、學習做人、懂法守法,自發自覺遵守各項規章制度和社會規則,培養具有良好品德和行為習慣、樂於探究、熱愛生活的兒童。
本學期,我將結合本班的實際情況,一如既往地扎實落實學科的各項常規工作,提高教學效率,同時加大學科科研力度,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引領學科建設。
二、學生基本情況分析
五年級整體學習氣氛比較濃厚,大部分孩子學習習慣良好、學習積極性高,能較好地完成學習任務,基本懂得了日常的行為規范和學校生活規則。多數學生講文明、有禮貌,能較好地遵守課堂紀律、積極學習。但部分孩子還是比較頑皮,自我控制能力差,在課堂上、集體活動中不能很好地約束自己,甚至個別孩子有模仿社會上不良言行的現象。因此,本學期我將在教學中要根據學生的現有情況調整教學,用不同的方法開展教學,激勵所有孩子努力學習。
三、教材簡要分析
《道德與法治》課程的性質是以兒童的生活為基礎,以培養品德良好、樂於探究、熱愛生活的兒童為目標的生活型綜合課程。具有以下基本特徵:(1)生活性;(2)開放性;(3)活動性。教材力求體現思想性原則、科學性原則、現實性原則、綜合性原則和活動性原則。根據《道德與法治》課程標准要求和本套《道德與法治》教材的編寫指導思想,教材以主題單元形式展開,並重點突出了以下特徵:
1.從兒童真實生活出發實現學科內容的整合
教材不是從傳統德育的規范體系或德目體系展開學習內容,而是著眼於兒童現實生活的整體性,從學生生活原型出發,重新融入兒童生活之中,有機整合為學習主題。
2.強化教材的生活指導職能
教材「以適應兒童現實生活為起點,幫助兒童實現高質量的幸福生活」作為一以貫之的編寫線索和基調,圍繞「如何發展兒童判斷、選擇、適應、超越的能力,以爭取個人幸福、社會有用性和更廣泛的人類福祉」的生活教育主題,突出教材的生活指導意識,發展兒童對幸福生活的感受能力和創造能力。
⑴通過現實情景的捕捉和再創造,讓兒童感受生活的美好和快樂,激發熱愛生活的情感;
⑵通過引入兒童生活中的典型問題,鼓勵兒童自己在探尋問題解決方案過程中,參與生活、創造生活,展示兒童多樣化的個性和豐富的智慧,培養樂觀積極的生活態度。
⑶以活動型教學為主要特徵的過程導向設計為切實地引導活動型教學的開展,教材設計將改變傳統教材編寫中以教師的「教」組織教學過程的設計思路,消解以「預成的學習結果"為核心的教材組織模式下課文加練習的刻板結構,將活動型教學中學生的活動過程作為設計的主要依據。
因此,教材通過從學生的學習行為出發組織主題單元,促進自主活動,在學習活動的漸次展開中,引導教師重點關注學生學習過程里呈未分化狀態的整體學習狀態和學習需要,使學生能在活動的不斷演進過程中實現 「情感態度、行為習慣、知識技能、過程方法」的統一與整合。
3.讓教師和學生走進教材,保持教材的彈性和廣泛適用性
各主題單元均選擇具有通用性的、可供師生具體真實地參與的活動題材,使教材成為師生開展活動的指導,從而將各地具體而微的自然、人文資源和經濟、文化背景,以及師生的經驗和興趣等等都納入課程資源體系,為師生在活動中進行二次開發留有空間。
四、單元目標分析
……
更多詳細內容及進度表,請見網路文庫:部編版五年級道德與法治下冊教學計劃及進度表
㈣ 部編版五年級下冊道德與法治練習題(全冊知識要點)
1、(中國夢)是民族的夢,是每個中國人的夢。他體現了中華民族和中國人民的(整體利益),它是每一個中華兒女的(共同期盼)。
2、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必須以(黨)的堅強領導和頑強奮斗,激勵全體(中華兒女)不斷奮進,凝聚起同心共築中國夢的(磅礴力量)。
3、中國夢是歷史的,現實的,更是(未來的)。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將在一代代中國人的(持續奮斗)中變為現實。
4、2017年到2020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決勝期)。
5、在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中,弘揚(真善美),傳播(正能量)、樹立(新風尚)的精神文明建設一直發揮著非常重要的作用。
6、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需要強大的(精神)作支撐。
7、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富強、民主,文明、(和諧)、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愛國、敬業、(誠信)、友善。
8、精神文明建設活動改變著人們的生活,使人們生活更有(道德)、更有(文化)、更有(價值)。
9、文明是一種(自覺),其動力來自人們對美好生活的共同憧憬。
10、1839年6月3日林則徐在(虎門)親自指揮銷毀沒收的鴉片,向全世界表明了中國人民禁煙的決心和反抗(外國侵略者)的堅強意志。
11、到了清代,清政府腐敗無能,抱殘守缺,實行(閉關鎖國)的政策,國家逐漸走向衰敗。
12、1840年6月鴉片戰爭正式爆發。廣東水師提督(關天培)在虎門炮台與英軍戰斗中壯烈殉國。
13、1842年清政府同英國簽訂了喪權辱國的中英(《南京條約》),割讓香港給英國,從此,中國領土主權遭到破壞,開始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
14、《南京條約》主要內容:割讓(香港島)給英國,賠款2100萬銀元,開放,(廣州)、福州、(廈門)、寧波、上海吳楚通商口岸,英商進出口貨應納稅款,必須雙方協議。
15、199年月1日香港(回歸)祖國,(中國國旗)和香港特別行政區區旗在香港徐徐升起。
16、1860年,英法聯軍闖進(圓明園),將其洗劫一空,並放火焚燒。
17、為了擴大在中國的利益,(英國和法國)聯合對中國發動了第二次鴉片戰爭。
㈤ 五年級上冊道德與法治教學計劃
新鮮出爐,最新2021秋季版:
2021年秋季部編人教版小學五年級上冊道德與法治教學計劃含進度表
一、指導思想
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按照新課程標准和學校教學工作計劃的要求,讓道德存在於孩子們的內心,讓法治原則為孩子們所了解和遵守,引導他們熱愛生活、學習做人、懂法守法,自覺遵守各項規章制度和社會規則,培養具有良好品德和行為習慣、樂於探究、熱愛生活的時代新人,為他們成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紀律的好公民奠定基礎。
為了更好地完成教學目標,特製訂2021-2022學年度第一學期部編(統編)人教版小學五年級上冊道德與法治教學計劃:
二、學生情況分析
本學期,在我任教的五年級1班、2班,共有學生83名。經過4年的學習,孩子基本懂得了學校里的生活規則,初步養成了良好的生活習慣和學習習慣,多數學生文明有禮貌,能遵守課堂學習規定,能積極學習,能安全健康地學習生活。少數學生比較頑皮,自我控制能力差,在課堂上、集體活動中不能很好地約束自己。個別孩子有模仿社會上不良言行的現象。
五年級上學期,學生主要面對的是走向新的學習生活、與同伴、老師、家人的交往,核心詞是「成長」。在教學中要根據學生的現有情況調整教學,用不同的方法開展教學,激勵所有孩子努力學習。
三、教材分析
(一)教材結構和主要內容
2021年秋季部編(統編)人教版小學五年級道德與法治上冊教材,以主題單元形式展開,從個體發展、群體生活、基本國情、傳統文化四個方面,設計了4個相對獨立的單元,依次是:「面對成長中的新問題」「我們是班級的主人」「我們的國土 我們的家園」和「驕人祖先 燦爛文化」。
教材以每個單元作為大的學習主題,再以每一課的學習主題(課題)貫穿,每課包括「正文」和「活動園」「相關鏈接」「閱讀角」等不同的學習活動構成的欄目。其中,正文起到的作用如下:
1.引入學習情境;
2.活動的導入;
3.活動之間的連接、過渡與轉換;
4.客觀知識或事實的描述;
5.思想觀點的陳述。
而「活動園」「相關鏈接」「閱讀角」這些欄目,承擔著各自不同的功能。
(二)教材的主要特點
本冊教材繼承了德育回歸生活的課程理念,以兒童的生活為基礎,以培養品德良好、樂於探究、熱愛生活的兒童為目標,突出內容活動化與活動內容化的要求,體現了人文性、實踐性、綜合性等特點。同時,又有新的發展:以立德樹人為根本任務,選取學科核心內容,科學選材,設計活動,促進學生全面發展;採取顯隱結合、由近及遠、漸次展開、貫穿始終、集中闡述與分散滲透的方式,落實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加強了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教育;融入了國際視野。重點突出了以下特徵:
1.從兒童真實生活出發實現學科內容的整合。教材不是從傳統德育的規范體系或德目體系展開學習內容,而是著眼於兒童現實生活的整體性,從學生生活原型出發,重新融入兒童生活之中,有機整合為學習主題。
⒉強化教材的生活指導職能,教材試圖「以適應兒童現實生活為起點,幫助兒童實現高質量的幸福生活」作為一以貫之的編寫線索和基調,圍繞「如何發展兒童判斷、選擇、適應、超越的能力,以爭取個人幸福、社會有用性和更廣泛的人類福祉」的生活教育主題,突出教材的生活指導意義,發展兒童對幸福生活的感受能力和創造能力。
3.教材以活動型教學為主要特徵的過程導向設計為切實地引導活動型教學的開展,將活動型教學中學生的活動過程作為設計的主要依據。因此,教材試圖從學生的學習行為出發組織主題單元,促進自主活動。
4.讓教師和學生走進教材,保持教材的彈性和廣泛適用性。各主題單元均選擇具有通用性的、供師生參與的活動題材,使教材成為師生開展活動的指導,從而將自然、人文資源和經濟、文化背景等都納入課程資源體系,為師生在活動中進行二次開發留有空間。
(三)單元分析
1.第一單元「面對成長中的新問題」
本單元以「成長中的新問題」為主題,設計了3課:「自主選擇課餘生活」「學會溝通交流」和「主動拒絕煙酒與毒品」,主要通過探索自主選擇課餘生活,人際交往中的溝通與交流,如何拒絕煙酒毒品等危害這些成長中的新問題,教會學生如何促進自身健康發展,這是本單元的價值取向。
……
更多詳細內容word列印版,請見網路文庫:2021部編人教版五年級上冊道德與法治教學計劃含進度表
碼字不易,如有幫助請採納。
㈥ 五年級上冊道德與法治內容是什麼
五年級上冊道德與法治內容:5年級上冊道德與法治部編《道德與法治》課程的性質是以兒童的生活為基礎,以培養品德良好、樂於探究、酷愛生活的兒童為目標的生活型綜合課程。
重點:
1、自主選擇是我們的權利,也是成長過程中需要發展的能力。隨著年齡的增長和知識、經驗的增多,我們對一些事情有了自己的看法。我們也願意表達自己的觀點,作出自己的決定,特別是希望能按照自己的想法安排課餘生活。
2、面對豐富多彩的課餘生活,我們有時候會遇到一些困惑,需要我們開動腦筋,合理選擇。
3、在自主選擇中,我們需要聽取父母的意見,也要從自己的(實際情況出發,爭取一些鍛煉和成長的機會。
4、學校開展的跳繩、拔河、合唱、剪紙、書法、植物栽培和機器人製作等活動,是我們校內課餘生活的重要組成部分。和家人一起購物、遊玩、讀書或做家務,和同學一起參加社會公益活動等,是我們校外課餘生活的豐富內容。
5、豐富的課餘生活有助於我們開闊視野,提高動手能力,培養創新意識;讓我們有機會與不同的人交流,學會合作,體會親情的溫暖、友情的寶貴,學習待人接物的文明禮儀;能激發我們愛家鄉、愛祖國的情感,體現我們作為社會小主人的責任與擔當。
6、課餘生活中,我們可以選擇自己感興趣的活動。這些活動能夠激起求知慾望,磨礪意志,開發潛能,陶冶情操,促進自我發展。
7、起初,我們對有的課餘生活不一定感興趣。但是,它有意義、有價值,能給人關愛、快樂和溫暖,能培養我們服務他人、服務社會的意識和能力。
8、合理規劃課餘生活,要做到個體活動與群體活動相結合、室內活動與室外活動互補,處理好課內學習和課餘生活的關系。為了達到預期目標,我們可以制定詳細的計劃,還可以請長輩監督。
9、課餘生活中,我們的言談舉止應該符合小學生的行為規范。注意文明禮貌,尊重他人,遵守活動規則,這些都是基本要求。
10、當我們自主選擇課餘生活時,既要注重個人的興趣和愛好,又要注重活動的意義和價值,讓課餘生活促進我們健康成長。
㈦ (部編新教材)人教版道德與法治五年級上冊 教材分析及教學建議
人教版道德與法治五年級上冊——教材分析及教學建議
1、自主選擇課餘生活是我們的權利,也是成長過程中需要發展的能力。隨著年齡的增長和知識、經驗的增多,我們對一些事情有了自己的看法。我們也願意表達自己的觀點,做出自己的決定,特別是希望按照自己的想法安排課餘生活。
2、面對豐富多彩的課餘生活,我們有時候會遇到一些困惑,需要我們開動腦筋,合理選擇。例如不知道如何解決自己的選擇與學校活動安排的沖突。
3、在自主選擇中,我們需要聽取父母的意見,也要從自己的實際情況出發,選擇一些鍛煉和成長的機會。
4、學校開展的跳繩、拔河、合唱、剪紙、書法、植物栽培和機器人製作等活動,是我們校內課餘生活的重要組成部分。和家人一起購物、遊玩、讀書或做家務,和同學一起參加社會公益活動等,是我們校外課餘生活的豐富內容。
5、豐富的課餘生活,有助於我們開闊視野,提高動手能力,培養創新意識;讓我們有機會與不同的人交流,學會合作,體會親情的溫暖,友誼的寶貴,學習待人接物的文明禮儀;能激發我們愛家鄉,愛祖國的情感,體現我們作為社會小主人的責任與擔當。
㈧ 商場有哪些公共秩序五年級道德與法治
不可以插隊,不可以大聲喧嘩、追逐打鬧,要懂禮貌等。
1、當你去超市買東西時,最好不要把其他東西帶進商店,而是把它們放在存放櫃內。
2、在進入超市或者商城之後禁止吸煙。
3、選購超市商品,輕拿輕放,不要隨處放置,在拿取商品之後卻又不要,應該放回商品原處,不應隨手放下。
4、在找自己需要的商品時,應有禮貌的向服務員詢問商品所在位置,文明用語,得到幫助後道謝。
5、挑選商品的時候,在購買之前不得隨意拆開商品包裝影響其二次銷售。
6、購買生鮮,水果,蔬菜,肉類,不要不停的翻來覆去挑選。
7、除了試用品外,不應隨手就打開商品試用,更不能順手牽羊。
8、按順序排隊付款,並主動協助店員把自己選購的貨品放在付款台上。
9、不要隨處扔下購物車,應該把它放在適當的地方。
很多人去超市買東西會自備購物袋。因為超市所提供的塑料袋會對環境造成、染。為了環保,下次你去購物的時候,可以自備一兩個布袋,用臟了還可以洗完再用。
公共標志的設置一方面有利於維護良好的公共秩序,利於保護人們的生命財產安全。另一方面,更多關注社會生活中的公共標志,在理解公共標志設置意義的基礎上,形成有序參與公共生活的態度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