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學百科 » 道德品質內容

道德品質內容

發布時間: 2022-06-16 10:44:08

『壹』 道德素質具體包括哪些方面

道德素質,特指人在道德方面的內在基礎,是人們的道德認識和道德行為水平的綜合反映,包含一個人的道德修養和道德情操,體現著一個人的道德水平和道德風貌。人的道德素質包括:道德認識、道德情感、道德意志、道德行為等。從道德領域看,則包含:戀愛、婚姻、家庭道德、職業道德和社會公德等。

構建和諧社會,全面建設小康,道德的規范和引導是不可缺少的。道德的強大精神力量對建設社會主義物質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和社會文明具有極強的促進作用。「人無德不立,國無德不興」,要實現黨的十六屆四中全會提出的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目標,離不開人的道德素質力量所迸發的巨大精神動力,換言之,人的道德素質在構建和諧社會、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具有重要作用。 人的道德素質是構建和諧社會的關鍵因素之一 堅持以人為本的科學發展觀,構建和諧社會就是讓全體人民各盡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諧相處。道德的因素在其中起著重要而關鍵的作用。 中國古代就十分重視人的道德素質的社會作用。提出「德者,國家之基也」,「有才無德,其行不遠」。德乃做人之首,道德是文化最基本的內容之一。

胡錦濤強調「要把品德、知識、能力和業績作為衡量人才的主要標准」。所有這一切都表明道德素質在人的整體素質中的關鍵地位,以及對社會的存在和發展的重要性。社會發展需要人們具有良好的道德修養、健康的思想情操、正確的政治方向和遠大的理想抱負,這是調節個人的行為、處理個人與他人和社會關系的必需,沒有人的道德素質,就沒有社會和諧,也就沒有全面小康社會;沒有人的道德素質的提升就沒有社會的進步。 良好的道德素質能夠保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健康發展 和諧社會必須是物質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和社會文明協調的社會,一定是社會經濟秩序運轉良好並可持續發展的社會。任何一種經濟形式的生成或建立,都離不開一定的道德觀念或符合某種道德要求,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建立也不能例外。

道德素質的提升是市場經濟資源合理配置、速度與效率並重,可持續高速運行,良性發展的重要因素。諾貝爾經濟學獎獲得者諾斯教授曾說過,自由市場制度本身並不能保證效率,一個有效率的自由市場制度除了需要一個有效的產權和法律制度相配合之外,還需要在誠實、正直、合作、公平、正義等方面有良好道德的人去操作這個市場。如果在市場經濟中人們普遍自私,既不信任對方,又不真誠合作,互相欺騙,這種條件下的經濟形式很難發育良好。

因此對市場經濟主體,誠信、合作、恪守道德比相互欺詐更有利於自我發展。 良好的道德素質有利於保持社會和諧團結穩定,為市場經濟發展提供良好的氛圍。鄧小平曾多次闡明社會主義道德對現代化建設、對改革開放的導向、動力和保障作用。他指出:「風氣如果壞下去,經濟搞成功又有什麼意義?會在另一方面變質,反過來影響整個經濟變質,發展下去會形成貪污、偷盜、賄賂橫行的世界。」

市場經濟是靠人來建設的,人的思想道德素質如何,直接關繫到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前途、命運和發展。沒有良好道德素質的人和規范的社會經濟秩序,就不會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建立、完善和發展。 道德素質的提高將增強構建和諧社會的能力 世界范圍內日趨激烈的綜合國力競賽,不僅僅是經濟、科技和軍事力量的競爭,同時也是國家之間精神力量的較量,民族精神的較量,歸根結底是人的素質和道德風貌的競爭。

20世紀後期,世界各國越來越重視思想文化領域的競爭。一些學者提出了「文化戰爭」概念。物質資料的生產,在一個國家的綜合國力中是有形的,是硬體,而精神資料的生產狀況則是無形的,是軟體,但起主導作用,處於支配地位。強烈的民族自豪感、強大的民族凝聚力、崇高的共同理想和信念、實現人與經濟、社會全面發展的使命感和緊迫感,都可以轉化為生產力,成為增強綜合國力的巨大動力。

回望人類歷史,道德的光輝伴隨社會前進的每一個腳步。和諧社會的構建,需要社會每個分子的參與,公民道德進步能夠促進社會進步。作為「社會人」,我們對自身道德素質的追求應該是永無止境的,國家也應該加強公民道德建設力度,只有這樣,社會才能不斷發展,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目標才能早日實現。



『貳』 道德包括哪些方面

從形式來看,道德包括一個人的言論和行為兩大方面;從內容來看,道德包括家庭美德、職業道德和社會公德等方面。

德是道和德的合成詞,道是方向、方法、技術的總稱;德是素養、品性、品質。道德雙修是人生的哲學。道德是一種社會意識形態,是人們共同生活及其行為的准則與規范。

道德往往代表著社會的正面價值取向,起判斷行為正當與否的作用。道德是指以善惡為標准,通過社會輿論、內心信念和傳統習慣來評價人的行為,調整人與人之間以及個人與社會之間相互關系的行動規范的總和。

道德作用的發揮有待於道德功能的全面實施。道德具有調節、認識、教育、導向等功能。與政治、法律、藝術等意識形式有密切的關系。中華傳統文化中,形成了以仁義為基礎的道德。

馬克思主義認為,道德是一種社會意識形態,它是人們共同生活及其行為的准則和規范。不同的時代、不同的階級有不同的道德觀念,沒有任何一種道德是永恆不變的。

道德不是天生的,人類的道德觀念是受到後天的宣傳教育及社會輿論的長期影響而逐漸形成的。這是一種道德相對主義,與之相反的主張則稱為道德絕對主義。道德很多時候跟良心一起談及,良心是指自覺遵從主流道德規范的心理意識。

(2)道德品質內容擴展閱讀:

表徵個人道德的總體特點的范疇。簡稱品德。指體現一定社會或階級的道德要求,並具有穩定性傾向的個人的道德意識和行為的特點。道德品質表現在——

①道德意識,包括道德認識、道德情感、道德意志、道德信念等;

②道德行為,包括道德言語、道德行動和道德習慣等。道德意識引起並調節人們相應的道德行為,道德行為實現、鞏固和深化人們相應的道德意識,二者綜合構成一個人的道德品質狀況。

提高自己的思想道德修養,做到「日三省吾身」:

第一應當分得清先與後,該先的一馬當先,該後的甘居最後。先進性最重要的特點是「先」,即走在前列,一是走在群眾的前列,帶領群眾;

第二走在時代的前列,引領時代潮流。共產黨員要有"先人後己,先公後私"的思想覺悟,始終把黨的利益、集體利益、他人利益置於自己利益之上,好事、喜事首先想著群眾,不搞近水樓台先得月。

再次,要有"吃苦在先、享受在後"的優良品質,艱巨任務搶在先,危難之際沖在先,做改革創新的先行者,攻關克難的急先鋒。生活享受往後靠,物質待遇不與人攀比,以自己的模範行動影響人、帶動人。

第三要有「正人先正己」的律己意識,要求別人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到,要求別人不做的,自己堅決不做,執行黨的決議率先垂範,完成黨的任務身先士卒,不落在群眾後面。

『叄』 個人品德的主要內容是什麼

一、個人品德是表現在個體處理一切問題時的行為活動具有比較穩定的、形成了習慣的道德素質,是行為者個人的道德屬性。

二、個人品德既包括個人主觀上對一定的道德原則規范的認識,也包括基於這種認識所產生的具有穩定性特徵的行為習慣,是個人主觀上道德認識和客觀上道德行為的統一。

三、個人品德實際上也是社會上存在的道德關系,道德原則規范在個體思想和行為上的集中反映。

四、個人品德是個人的穩定的心理特徵、內心狀態,是一個人在進行長期的一系列的道德行為中表現出來的穩定心理特徵。

五、個人品德是有個人多種心理成分共同構成的一個復雜整體,包括個人的道德認識、道德情感、意志、信念、行為等方面。



(3)道德品質內容擴展閱讀:

「知榮辱」,即牢固樹立社會主義榮辱觀,在社會生活中嚴格區分是非、善惡、美醜的界限,樹立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在社會,自覺遵紀守法;在崗位,艱苦奮斗,辛勤勞動,多做對國家、社會和他人有益的事。

「懂感恩」,即感恩父母養育、師長培養、同時支持、組織信任和他人幫助,引導人們從小事入手,從身邊的事做起,以積極向上的心態對待自身、他人、工作、社會,提升自我、多行善舉、濟危救困、助人為樂,建立健康融洽愉悅的人際關系。

「盡責任」,即培養責任意識和奉獻精神,明確在家庭、崗位和社會應盡的責任和義務,不斷增強履職盡責、回報社會的本領和能力,愛崗敬業、幹事創業、積極進取,通過個人奮斗實現自身的人生價值。

『肆』 思想道德品質包括什麼內容

1、道德認識

道德認識是人們對是非善惡的認識和評價以及在此基礎上形成的道德觀念,包括品德知識和品德判斷兩個方面。

2、道德情感

道德情感是人們對客觀事物做是非、善惡判斷時引起的內心體驗,表現為人們對客觀事物的愛憎、好惡的態度。品德情感是學生產生品德行為的內在動力,是實現執行轉化的催化劑。

3、道德意志

道德意志是人們為實現一定的品德行為目的所做出的自覺而頑強的努力。品德意志是調節學生品德行為的精神力量。

4、道德行為

道德行為是通過實踐或練習形成的,是實現品德認識、情感以及由品德需要產生品德動機的行為定向及外部表現。品德行為是衡量品德水平的重要標志,是衡量少年兒童認識與修養水平高低的重要標志。


(4)道德品質內容擴展閱讀

思想道德品質的價值:

從青年大學生所處的社會環境看,當代大學生正處在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和對外開放的歷史條件下,正置身於利益主體多元、思想道德多元和價值取向多元的歷史背景中。對此我們要有一個清醒的認識。

不僅要從治理社會大環境入手,為大學生的健康成長提供一個良好的社會環境,而且,要從加強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入手,開設思想道德修養課,對大學生進行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愛國主義、集體主義、中華民族優秀道德傳統,艱苦奮斗創業精神等方面的教育。

『伍』 道德包括哪幾方面

道德包括:

一、一般慾望部分

行動方面的道德有自信和勇敢,不道德有魯莽,遲鈍和怯懦等。感情方面的道德有節制和自製,不道德有放縱和冷漠,病態和變態等。

二、特殊慾望部分

交易方面的道德有慷慨和節儉,不道德有揮霍,浪費和吝嗇等。交流方面的道德有嚴肅和溫和,不道德有暴躁和麻木等。交談方面的道德有風趣和誠實,不道德有滑稽和乖戾,誇張和刻板等。交際方面的道德有大方和謙遜,不道德有驕傲,虛榮和虛偽等。交往方面的道德有博愛和公正,不道德有自戀和諂媚等。

三、理智部分

考慮方面的道德有周詳和謹慎,不道德有繁瑣,沖動和馬虎等。

四、理性部分

思辨方面的道德有深刻和廣博,不道德有膚淺和狹隘等。

(5)道德品質內容擴展閱讀:

道德的起源為:

實踐或活動起源於慾望,而非理性。理性只能分辨對錯,而不引起任何活動,慾望正好相反,它能夠引起活動。慾望能夠服從理性,也能夠反對理性。服從理性的慾望導致良好的選擇,反對理性的慾望導致較差的選擇,而道德正在於這種良好的選擇,所以說道德從根本上起源於慾望和理性的統一。

進一步來講,慾望是由感覺引起的,感覺又分為快樂和痛苦。快樂來源於愛好,痛苦來源於討厭。凡熱愛一事物者,該事物就能夠給他以快樂,所以愛好道德者,道德也使得他快樂。因此,道德與快樂並非不可兼得。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道德

『陸』 道德品質指的是什麼

如何理解道德原則、道德品質與道德行為

一、道德原則

道德原則是一定社會或階級對人們的行為提出的最基本的要求,是道德體系的核

心。他是人們立身處世的基本准則,是判斷行為是非、善惡的尺度。

道德原則集中體現了一定社會或階級的根本利益,從道德上規定了個人利益和社會整體利

益之間的關系,以及人們道德行為的整體方向。

道德原則和道德規范沒有本質區別,兩者是一致的。道德原則是總的道德規范,道德規范

則是比較具體的道德原則,是在一定條件下,一定范圍內的人們立身處世的原則和評價行為

是非、善惡的標准。

道德原則具有具有普遍性、相對穩定性和一貫性的特點。一般說來,經濟基礎、階級關系

不發生根本性的變革,道德原則是不變的。社會主義和共產主義道德的基本原則是集體主

義,而資產階級根本的道德原則是利己主義。

二、道德品質

道德品質是一定社會或階級的道德原則和規范在社會成員的思想和行為中的體現和

凝結,是人們在處理自己同他人、同社會集體的利益關系時所形成的道德行為習慣。

第一,道德品質是人的道德意識和道德行為的綜合表現。道德行為是道德品質的客

觀內容和表現形式,一定的道德行為持續不斷才形成了一定的道德習慣。

第二,道德意識包括道德認識、道德情感、道德信念和道德意志,是構成道德品質

的內在因素。

判斷和評價一個人的道德品質是以他的一貫的道德行為為依據的。

在思想史上,不同時期的倫理學家都對自己階級的成員提出了道德品質的要求。例如:1、

我國古籍《中庸》一書要求社會成員具有「智」、「仁」、「勇」三個品德。

2、古希臘思想家柏拉圖提出了四主德思想,要求臣民具有勇敢、智慧、節制和正義的道德

品質。

3、在社會主義條件下,要求人們具有堅定勇敢、知難而進、積極進取、勇於開拓、自力更

生、艱苦奮斗、勤儉節約、清正廉潔、勵精圖治、無私奉獻等道德品質。

三、道德行為

道德行為是指在一定道德意識支配下表現出來的有利或有害社會和他人的行為。

道德行為具備以下特徵:

1、一定是與他人或社會集體發生利害關系的行為。

2、是自知的行為,即行為者對自己的行為目的有明確認識的行為。

3、是行為者本人意志自願選擇的行為。

因此,也就能夠從道德上對其進行善惡評價,行為者負有道德責任的行為。

道德行為又包括有道德的行為和不道德的行為。

有道德的行為是指符合一定的道德原則和規范的行為,是一種有利於他人、集體和社會的

行為,又叫善的行為。

不道德的行為是指不符合一定的道德原則和規范的行為,是一種有害於他人、集體和社會

的行為,又叫惡的行為。

那種不受道德意識支配,或同人們相互之間的利益無關,又不能進行善惡評價的行為,即

不具有道德意義的行為,稱為非道德行為或非倫理行為。

『柒』 個人品德包括哪些方面

1、包括個性方面的品德:利他品德、
誠信道理,
是非觀念,
集體觀念,
守紀內道德,尊師敬上,
禮儀容之德,助人為樂
2、包括的家庭方面的品德:尊老愛幼、
孝敬父母,友愛鄰里
3、包括社會道德有:公共道德、遵紀守法、公民道德

『捌』 個人品德包括哪些

個人品德包括品貌、品行、品德。

『玖』 道德品質包括什麼

包括道德認識、道德情感、道德信念、道德意志和道德行為等。

道德品質也稱「專德性」,簡稱「品德」。由道屬德認識、道德情感、道德信念、道德意志和道德行為等因素構成。是一定社會的道德原則和規范在個人思想和行為中的體現。在中國社會主義時期,最高尚的、最能體現無產階級和廣大勞動人民利益的是共產主義道德品質。

道德相對主義者認為,道德和文化有密切關系:雖然人類的道德在某些方面有共通性,但是在不同的時代,不同的社會,往往有一些不同的道德觀念;不同的文化中,所重視的道德元素及其優先性、所持的道德標准也常常有所差異;同樣一種道德,在不同文化社會背景中的外在表現形式、風俗習慣往往也相去甚遠。

(9)道德品質內容擴展閱讀

表徵個人道德的總體特點的范疇。簡稱品德。指體現一定社會或階級的道德要求,並具有穩定性傾向的個人的道德意識和行為的特點。道德品質表現在——

①道德意識,包括道德認識、道德情感、道德意志、道德信念等;

②道德行為,包括道德言語、道德行動和道德習慣等。道德意識引起並調節人們相應的道德行為,道德行為實現、鞏固和深化人們相應的道德意識,二者綜合構成一個人的道德品質狀況。

『拾』 個人品德的五個方面是什麼

個人品德的五個方面:

1、公民道德基本規范 愛國守法、明禮誠信、團結友善、勤儉自強、敬業奉獻。

2、泰和精神 崇文尚德、包容開明、務實創新、和諧奮進。

3、文明市民守則 「十要」,要遵紀守法, 要勤奮學習 ,要誠實守信, 要勤勞儉朴, 要愛護公物,要團結互助 ,要禮貌待人, 要尊師重教, 要尊老愛幼, 要講究衛生 「十不要「。



品德是多方面的,良好的品德包括:「愛心」、「尊敬」、「言談舉止」、「團結」、「友愛」等。

個人品德是個人實現自我完善的內在根據。個人在行為過程中整合行為動機、確定行為目標、自覺調控行為過程等都是個人品德功能和作用的體現。

個人品德對社會道德的發展變革產生重要的推動作用。社會道德要求只有同個人品德相結合,才會轉變為現實的道德力量。

個人品德作為一種無形的力量,約束著我們的行為。任何一個人只有具有良好的個人修養,才會被人們所尊重。當然,個人修養的內容並不是一成不變的,它隨著社會的發展及人生實踐活動的深入也會變得更加豐富多彩。關於個人修養的討論和研究,從很早的時候就開始了。古人曾經就提出過「修身養性」,我國也把思想品德、青少年的個人修養作為學生的必修課。

同時,個人品德提升的過程也是能動地作用於社會道德的過程,它能夠為社會道德的發展進步創造條件、提供動力。

熱點內容
民法456 發布:2025-01-27 12:14:19 瀏覽:822
廢品收購站管理條例 發布:2025-01-27 12:12:30 瀏覽:707
2015武漢大學法律碩士招生人數 發布:2025-01-27 12:10:51 瀏覽:34
民事訴訟法第113條第三款 發布:2025-01-27 11:59:23 瀏覽:420
雲南省高等級公路管理條例 發布:2025-01-27 11:47:40 瀏覽:988
勞動法的關系 發布:2025-01-27 11:38:14 瀏覽:98
釘釘告上法院 發布:2025-01-27 11:27:45 瀏覽:142
減肥店老闆走了該付什麼法律責任 發布:2025-01-27 10:49:37 瀏覽:530
行政法上的行政就是指 發布:2025-01-27 10:04:10 瀏覽:109
撫遠縣人民法院 發布:2025-01-27 08:59:48 瀏覽:1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