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與法律的議論文800
⑴ 道德與法律的關系800字
道德與法律的關系其實是相輔相成的,
意思是因為,違反法律的一定是不道德的,
但是,違反道德的不一定觸發了法律。
⑵ 求一篇論文 800-1000字左右`有關道德和法律的!
法律意識是公民理解、尊重、執行和維護社會主義法律規范的重要保證,公民的遵紀守法行為不會自然產生,而是在一定法制觀念,法律意識的指導下實現的,具備了社會主義法律意識,就會做到不僅不犯法,而且能積極維護法律的尊嚴。大學生樹立法律意識,是現代化法制建設的要求,也是成為一名合格的接班人的需要。而作為大學生應當具備哪些法律意識呢?首先,應培養學生依法辦事的思想觀念,不僅要遵紀守法,而且要監督社會主義法律的遵守和執行, 堅決同一切違法犯罪行為作斗爭,使社會主義法製得以真正實現。其次,培養憲法和法律具有最高權威的觀念。樹立法律權威即尊重憲法和法律的權威。任何個人和機關、組織都不具有超越干法律之上的權力,都必須依法辦事,堅決反對「權大幹法」,「人情大幹法」的法律虛無主義觀念。使大學生認識到自己在國家生活中所處的地位,無條件地服從和遵守國家的憲法和法律。再次,也即最重要一點,即培養大學生權利義務相一致的觀念。法律最主要的精神即強調權利與義務的統一性。公民要正確對待權利義務關系,既要依法行使法律賦予公民的權利,也要履行法律賦予公民的義務,讓大學生形成正確的公民意識,以社會主義法律為武器,捍衛自己的正當權利,在享有個人所擁有的權利時,不忘記尊重和承認他人的合法權益,不忘履行對國家,對社會,對他人的義務。同時,應杜絕一切不勞而獲的錯誤思想,培養只有付出才有收獲的良好觀念。另外,應培養大學生法律與自由相統一的觀念。我國憲法和法律從各個方面規定了公民的權利義務,人們在法律規定的范圍以內,有著極為廣闊的自由活動天地。公民在行使自己權利時要慎重考慮自己的言論、行為的社會效果,不得損害國家、集體的利益和其他全民的合法權益。大學生應樹立與社會主義民主與法制密切聯系的自由現,珍惜和維護安定團結的局面。最後,應培養公民在法律面前八人平等的觀念。公民在法律面前人入平等,主要指公民不分性別、民族、種族、職業等一律平等地享有法律規定的權等地承擔法律規定的義務,不管是什麼人,只要是犯了法,都要依法受到追究。公民在運用法律上一律平等,不允許任何人享有特權。平等原則是社會主義民主與法律的精髓,所以要教育大學生樹立公民在法律面前八八平等的觀念。青年大學生正處在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形成和發展的重要時期,這個時期的大學生思想、道德和心理等方面有了一定的發展,但總的來說,社會生活經驗還不夠豐富,思想還不夠成熟,還存在有明顯的知行脫節的現象。比如在成才問題上,一方面具有強烈的成才願望,另一方面又缺乏勤奮刻苦、勇攀科技高峰、耐得住清貧、耐得住寂寞的決心和恆心。這就需要在學校教育和引導下,不斷學習,加強思想道德修養,完善自己。高校思想道德修養課是在高校德育工作經驗總結和科學研究的基礎上形成的關於大學生政治、思想、道德品質修養和心理行為訓練的系統理論和知識。學習思想道德修養課,對於提高大學生的政治理論素質和思想認識水平,幫助大學生分辨是非,汲取精神營養,獲得真、善、美的心靈啟迪,不斷提高思想道德修養,具有重要的意義。
從青年大學生所處的社會環境看,當代大學生正處在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和對外開放的歷史條件下,正置身於利益主體多元、思想道德多元和價值取向多元的歷史背景中。一方面,西方敵對勢力對我國「西化」、「分化」之心不死,極力通過多種途徑加緊進行思想和文化滲透,在對我國大量輸出的書刊、影視、電子游戲、電腦軟體等精神文化產品中,宣揚資本主義價值觀,同我們爭奪青少年一代。另一方面,目前社會上出現的拜金主義、享樂主義、個人主義等資產階級腐朽思想及各種社會丑惡現象和封建迷信思想都對青少年的健康成長帶來許多負面影響。特別是在電子信息網路廣泛覆蓋的今天,一些錯誤的思想觀念以網路為載體,具有傳播速度快、覆蓋范圍廣、聲勢大、難於控制的特點,對青少年影響極大,對思想教育工作提出了新的挑戰。對此我們要有一個清醒的認識,不僅要從治理社會大環境入手,為大學生的健康成長提供一個良好的社會環境,而且,要從加強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入手,開設思想道德修養課,對大學生進行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愛國主義、集體主義、中華民族優秀道德傳統,艱苦奮斗創業精神等方面的教育。實踐證明這是一個有效的措施。它對於引導青年大學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增強抵禦市場經濟負面效應的影響及資本主義、封建主義腐朽思想的侵蝕,使這成長為社會主義現代化所需要的高級專門人才具有重要的意義。
⑶ 關於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作文, 800字
真理面前人人平等,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是中國人付出了高昂的代價獲得的現代常識。
但這兩個正確的認識卻僅僅停留在認識層面上,難以成為生活中堅固的基礎;除了其他方面的原因,還需要再補充一個「平等」:在錯誤面前人人平等。
「在真理面前人人平等」,誰來判定真理?「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誰來主宰法律?如何判定真理和住在法律的,是有限,有錯甚至有罪的人,又如何在崇高的真理和庄嚴的法律面前實現人人平等?最理想,省心的辦法,是讓那些無罪,無錯甚至無限的「超人」,薇我們草民判定真理和住在法律。如果找不到,就需要假定存在著這樣的人,以便輕易地欺騙自己。善良的願望勝於催眠的葯物,使我們兩千年大夢難醒,永遠幻想著昏君之後的明君,**之後的清官。經歷幾千年苦難,終於到了一條真理的入口處:過去沒有,現在沒有,將來永遠也不會有無罪,無錯,無限的明君和清官,以及名目繁多的偉人,英雄,名人,聖人等等,他們真理在握,應高居於社會之上。我們曾經崇拜過,幻想過,寄予過無限希望的偶像,原來和我們一樣都是有限,有錯,有罪的人,且在多數情況下,有罪錯更有過之。
當我們受到不公正對待時,悲憤之餘,心想萬一易位而處,一定要做公正執法的人。當我們收到謬誤和武斷的壓制,思想在壓迫中升華,決心要做堅持真理,尊重他人意見,具有寬容精神的人。無產階級曾處在社會最下層,**就把新世界的希望寄託在他們的身上。然而收獲的仍然是失望。我們每一個人有何嘗不是這樣。一旦成為判斷者,總喜歡對別人做出錯誤的判斷。認識自我的有限性,從來都難於認識他人的有限性。毛主席1942年說過,世上只有兩種人不犯錯誤:死了的人和還未出生的人。後人能夠對毛主席表示最大的遺憾,就是他沒有活到自己糾正自己錯誤的那一天,卻必須由後人來糾正他的錯誤。
凡是錯誤的思想,都應該進行批判,是思想斗爭的原則。但由誰來判定錯誤呢?有些真理可以通過當前的實踐檢驗,有些卻需要歷史和時間沖刷。一個人無論有多豐富的知識,相對於宇宙和它的規律,實在是微不足道。十條真理對於無窮大等於零,一千條真理對於無窮大也是零。真理一旦越界,就成了謬誤。
中國人喜歡說,壞事可以變好事,謬誤可以轉化為真理。波普爾則認為,人類的一切知識都是自己的錯誤中獲得的。但只有堅持在錯誤面前人人平等,爭論雙方,或者說錯誤雙方,即批判和被批判,批評和反批評,限制和反限制的兩造,都本著對等,公開,誠實和負責的規則行事,才能完成謬誤向真理的轉化,不斷從自身的錯誤中獲得真理,也才能一步步從是非顛倒,積非勝是的混沌中走出來。
⑷ 結合洞穴奇案談談法律和道德的關系800字作文
時間是無始無終的,而每個人的生命卻是有限的,屬於一個人的時間也是有限的內.如果一個人的生命走到了盡容頭,那麼他所擁有的時間也即將宣告結束。
大千世界中,最偉大、最公正、最無私的是時間生活中最平凡又最珍貴的還是時間。春夏秋冬,年復一年。楊樹枯了,有再青的時候百花謝了,有再開的時候。然而,一個人的生命卻只有一次。「花有重開日,人無再少年」,時間亦是如此,一步一步,一節一節,永不停留,如若「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回」,稍縱即逝。
因此,我們應珍惜屬與自己的時間。古人說的「三更燈火五更天,正是男兒讀書時。黑發不知勤學早,白首方悔讀書遲」,正是告戒我們:生命有限,必須惜時如金,切莫把寶貴是光陰虛擲,而要趁著青春的大好時光多學點知識,在自己的有生之年裡爭取趕一反大事業。古人尚且如此,難道我們還不如古人嗎?
珍惜時間就是愛護生命。大發明家愛迪生平均三天就有
⑸ 我對道德與法律的認識500到800字
談到法律,總會給人以神秘、威嚴、崇高的感覺。其實,法律與道德、習慣、宗教、紀律一樣,都在規范著人們的行為。正是由於這些規范的存在,這個社會才變得有序;正是由於法律的存在,我們的權利才得到應有的保障。
從小學四年級開始,我就開始關注法律,那時的我還是一個幼稚而天真的小孩。可是不知怎麼,看到裡面的法制故事,我就情不自禁關注起了這個那時令我似懂非懂的名詞―「法律」。那時我們小孩子最喜歡的是少兒頻道的動畫片,而我是個例外,偏偏喜歡中央電視台的法制節目―《今日說法》。我幾乎每天都會收看這個節目,近乎到了痴迷的程度,每天中午,節目一開始,我便一手捧著飯碗,一邊目不轉睛的盯者屏幕,生怕會錯過每一個鏡頭。就這樣,時光飛逝,轉眼間法律已經陪伴我度過了四個春夏秋冬,這時的我已經是一個中學生了,但是收看《今日說法》依舊是我每天的家常便飯,是我每天不可缺少的精神食糧。隨著年齡的增長和近幾年的法律事故頻頻出現,老師對我們的法律教育漸漸增多,中學生們不得不對法律重視和關注起來。觀看《今日說法》,不但可以了解這十年來祖國法制社會的變遷,而且可以增加許多法律知識。看了這么多年的《今日說法》,我也應該是它的忠實觀眾了吧,有許多法制故事令我記憶猶新,其中兩個我記憶深刻:
一個女孩,父母離異後,與父親和繼母生活在一起,繼母一直虐待她,最後將女孩的胳膊打殘了,繼母因此而被判刑。這個法律事件引起我們的深思,雖然這是一件小事,但女孩也是受法律保護的,就因為繼母不懂法,不知道打孩子也是違法的行為,才導致了事件的發生。這件事啟示我們:不學法就很容易觸犯法律。我曾經在《今日說法》看到過這樣悲慘的一幕:廣西田東縣一位司機駕駛大貨車行至國道323線,將橫穿馬路的一名6歲男童碾壓致死,一名僅6歲的兒童就這樣被奪去了寶貴的生命。這起交通事故只因男童違反交通規則,橫穿馬路。「不可翻躍防護設施」是交通規則中明確規定的,可是,人們總是這樣想:沒事我心裡有譜,絕對不會發生事故,再說了,這樣不就可以少走幾步路了么。他們就是因為這種僥幸心理,而送了性命,幾步路難道還不如人生最寶貴的東西―生命么?這種走捷徑丟性命的事故數不勝數。這難道還喚不醒人們遵守交通法規的心嗎?
隨者中華人民共和國的誕生,中國成了一個法治社會,所謂依法治國,各種憲法:《未成年保護法》、《婦女兒童保護法》、《勞動法》……。相繼出台,現在我們老百姓更應該知法懂法。然而我們應該思考的是:在我們的成長道路上如何與法同行?有人可能會說:你多慮了,我們還是未成年人,只要不殺人不放火,法律就約束不到我們。我說:不!法律離我們很近。那些輕視法律作用的人,我想是沒有真正意識到法律的重要性。有一句人所共知的法律格言:「正義不僅應得到實現,而且要以人們看得見的方式加以實現。」法律,就是實現正義、體現公平、正確規范人的行為的社會准則。
作為中學生的我們常常講要遵紀守法,可見遵紀是基礎。我們千萬不要忽視遵紀的作用。所以我們現在只有從一名合格的中學生做起,將來當我們走出校園,融入社會這個大集體後,才能真正成為一名知法、懂法、守法的好公民。作為21世紀的青少年我們更要有堅定崇尚科學、追求真知的信念;樹立遠大理想,確立人生的奮斗目標,牢固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勤學苦練,認真學習科學文化知識,用黨的方針路線指引自己,用優秀思想文化影響自己,激勵自己;認真學習法律知識努力提高知法、用法、守法和護法的水平,讓法律一直隨著我們成長
⑹ 大學生如何自覺遵守法律法規議論文800字
法律是維護社會秩序的重要途徑,與道德相比,法律更客觀,范圍較窄,並且以強制手段發揮作用.當維護社會秩序的道德力量不夠的時候,需要用法律手段解決.
在公共生活中,法律具有指引作用,強製作用,預測作用和評價作用.所以每個公民都應該知法守法,這樣社會才能更穩定,經濟才能更好更快地發展.
有人認為學法是一件無所謂有也無所謂無的事.其實,這種觀念是不正確的.當今我們的家庭生活,學校生活,以及社會生活的方方面面都離不開法.我們身邊的學多問題都要依法解決.所以,一個合格的公民必須是一個知法,懂法,且要守法的公民.要有法制觀念,要懂法律知識.要養成依法辦事的習慣.對於香港這個有名的法制社會,大家都不會陌生.可是大家知道嗎?香港的法律是多麼的井井有條.無論是在生活中,學習中,還是在工作中,人們都依法規范自己的行為.所以,香港的經濟處於領先地位.人們的文化素質也很高.可見,法律是多麼的重要!
知法,守法是青少年學生健康成長的需要.我們青少年是祖國的未來,人民的希望.祖國和人民盼望我們健康成長,成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紀律的社會主義事業建設者和接班人.為了不辜負黨和人民的期望,我們青少年學生不僅要有堅定正確的政治方向,高尚的道德情操和現代科學文化知識,而且要有法律知識和守法觀念,懂得合法與非法,違法與犯罪等道理,自覺依法辦事.這樣才能抵制各種不良影響,促進自己健康成長.否則,就會成為法盲,就會自覺的或不自覺的做出損害國家,社會和人民利益的事情.使自己陷入歧途,甚至走上犯罪道路.如果社會成員不懂法,不守法,大家都隨心所欲,為所欲為.那社會就會陷入極端混亂之中.那樣社會就無法存在和平發展.人們就無法生活,學習和工作,人民的生命,財產和各種權利就無法得到保護.因此,知法、守法是我們每個公民應盡的義務.
為了祖國的明天,也為了我們自己,去學法、了解法,讓我們每一個人都做一個知法守法的合 談到法律,總會給人以神秘、威嚴、崇高的感覺.其實,法律與道德、習慣、宗教、紀律一樣,都在規范著人們的行為.正是由於這些規范的存在,這個社會才變得有序;正是由於法律的存在,我們的權利才得到應有的保障. 作為當代中學生,我們有幸生活在中國改革開放的年代,親眼目睹了改革開放20多年來中國法制進程的突飛猛進,300多部法律相繼出台,「依法治國」被寫進憲法,多麼令人振奮!然而我們應該思考的是:在我們的成長道路上如何與法同行?有人可能會說:你多慮了,我們還是未成年人,只要不殺人不放火,法律就約束不到我們.我說:不!法律離我們很近.那些輕視法律作用的人,我想是沒有真正意識到法律的重要性.有一句人所共知的法律格言:「正義不僅應得到實現,而且要以人們看得見的方式加以實現.」法律,就是實現正義、體現公平、正確規范人的行為的社會准則. 當今這個經濟社會,人們在不斷地淡化道德意識,甚至有人討論起一些傳統美德是否過時的問題.這不得不促使我們呼籲法律來維護我們的社會秩序.紐約,這個繁華的國際大都市,卻是犯罪率最高的惡源.有統計表明,每5分鍾,就有一場搶劫上演.而在我國學生群體中也存在著一些觸犯刑法的不良現象.如:強要同學錢財,參與搶劫,更有甚者結幫犯罪.據報道:今年4月30日,海南省萬寧市17歲學生溫某,因持塑料槍打劫被判有期徒刑5年.近年來,青少年結幫犯罪現象也呈上升勢頭,加入黑幫犯罪的一般是18歲以下的在校學生.來自公安機關的一則統計數字表明,80年代後期到現在,未成年人犯罪呈低齡化發展趨勢.在上海,14-16歲的少年犯已佔未成年人犯罪的64.2%.尤其讓人心驚的是,剛剛進入法定處罰年齡的14歲孩子竟佔了其中的15.l%.犯罪,無疑永遠威脅著我們安定的生活.但是,我們應當堅信的是,法律永遠維護正義.誠然,就我國現階段的法律體制而言,的確存在一些疏漏,也有一些人為了金錢,為了一個「利」字,背離職業道德,背離良心,鑽法律的空子.但我仍要說,我們的法律正在不斷地健全和完善,我們應當毫不動搖的堅信法律的正義性,並學會捍衛它!
而作為中學生的我們常常講要遵紀守法,可見遵紀是基礎.我們千萬不要忽視遵紀的作用,「以小見大」的道理人人都懂.如果你認為「現在違反一下學校紀律沒什麼大不了,只要我以後不違法就行」,那就請你趕快打消這種念頭吧!「勿以善小而不為,勿以惡小而為之」,現在小小的放鬆很可能在將來會釀成一次大的失足,何苦要等到法律制裁的時候才悔恨呢?所以我們現在只有從一名合格的中學生做起,將來當我們走出校園,融入社會這個大集體後,才能真正成為一名知法、懂法、守法的好公民.
總之,法律在我們的一生中是維護自己權利的武器,同時又是規范自己行為的社會准則.因為權利在規則中行使,義務在規則中履行,自由在規則中擁有.同學們,從今天起,從這一刻,讓我們一起踏上與法同行的道路吧!
⑺ 職業道德與法律寫一篇以珍愛生命遠離毒品的800字作文
人類不是孤零零自己來到這個星球上的,而是和犯罪一起誕生在美麗的地球上的。人類擁有多種形式的犯罪,吸毒就是其中一種。
眾所周知,吸毒有三大特徵:其一,上癮;其二,對身體有害;其三,耗資。
吸毒對人類的危害可以概括為「毀滅自己,禍及家庭,危害社會」十二個字。
「毀滅自己」
毒品會對健康形成嚴重損害,會得慢性胃炎、肺炎、敗血症甚至艾滋病。
毒品不僅對軀體造成巨大的損害,由於毒品的生理依賴性與心理依賴性,使得吸毒者成為毒品的奴隸,他們生活的唯一目標就是設法獲得毒品,為此失去工作、生活的興趣與能力。長期吸毒變得骨瘦如柴,人不象人,鬼不象鬼。。有些人吸毒過量而導致精神失常,做一些可怕的事,例如:發瘋似的在家裡亂跳,砍掉自己的胳膊、腿,還有可能拿菜刀殺人或自殺。
因此,有人告誡吸毒者:「吸進是白色粉末,吐出來的卻是自己的生命。」
「禍及家庭」
一個人一旦吸毒成癮,就會人格喪失,道德淪落,為購買毒品耗盡正當收入後,就會變得六親不認,見到誰都要錢,傾家盪產,負債累累。家中只要有了一個吸毒者,從此全家就會永無寧日,就意味著這個家庭貧窮的開始。妻離子散,家破人亡往往就是吸毒者家庭的結局,一個個溫暖的家庭就這樣被可惡的毒品拆散了。
「危害社會」
吸毒者為獲毒資往往置道德、法律於不顧,越軌犯罪,嚴重危害人民生命與社會治安。據報道,在英國有一半吸毒者是靠犯罪獲得買毒品的錢。
吸毒者喪失工作能力與正常生活,對吸毒者各種醫療費用,輯毒、戒毒力量的投入,都給社會經濟帶來嚴重的損失。如今,吸毒仍在全世界蔓延,人類社會因此背上了沉重的社會包袱。
有一次,我在電視上看見一個吸毒者,吸毒成癮,他一直在毒淖中痛苦掙扎,在驚恐萬分中苟且偷生,沒有了家,他在內心深處早已厭惡了自己這種行屍走肉和人不人鬼不鬼的生活。但是在第二天清晨,他在「毒魔」的逼迫下,又開始了專在公交車「上班」的綹竊生活,然後匆匆逃回自己陰暗的小柴房內吸毒的一天。
而有些吸毒者戒毒的場面想必大家都從媒體或影視作品裡見過,那叫撕心裂肺痛不欲生,但最後又經不起毒癮的誘惑「重新犯罪」。
為了防止遇到別人的欺騙走上吸毒這條不歸路,我們應該做到十不要:
1.不要因為遇到不順心的事而以吸毒消愁解悶。要勇敢面對失學、失戀等人生挫折。
2.不要放任好奇心。如果好奇心以身試毒,一試必付出慘痛代價。
3.不要抱僥幸心理。吸毒極易成癮,試一下將會悔恨終生。
4.不要結交有吸毒、販毒行為的人。遇有親友吸毒,一要勸阻,二要迴避,三要舉報。
5.不要在吸毒場所停留。身處毒霧繚繞的地方實際是不自覺吸毒,萬萬不可停留。
6.不要聽信吸毒是「高級享受」的謠言,吸毒一口,痛苦一生。
7.不要接受陌生人的香煙或飲料,因為他們可能會誘騙你吸毒。
8.不要聽信毒品能治病的謊言,吸毒摧殘身體,根本不可能治病。
9.不要虛榮,以為有錢人才吸得起毒。吸毒是一種愚昧可恥的行為。
10.不要盲目仿效吸毒者,也不要崇拜吸毒的「偶像」,這種趕時髦的心理既幼稚又糊塗。
總之,毒品是犯罪的一大部分,也是悲劇的一大部分,它能拆散一個個家庭,它能奪走一個個生命。遠離毒品是挽救自己,挽救人民,挽救社會的一個好方法。
珍愛生命,遠離毒品,讓世界更美好。
⑻ 論文 請以「法與德」為話題,闡述一下道德與法律的作用、意義,字數800字
找相似的十來篇,自己發揮點,再來個乾坤大挪移就差不多了.
⑼ 一篇《道德與法》800字的議論文
法律與道德 所謂法律信仰,就是人們對法律的無限信服與崇拜,並以之為行為的最高准則。「一個社會公眾對法律的信仰生成相當重要,它是一個國家法治化的關鍵性要素。正因為如此,伯爾曼的至理名言『法律必須被信仰,否則它將形同虛設』才會廣為流傳,成為所有崇尚法治的人們確信的一條真理性原則。[2]」法律信仰是人們對法律的一種認同和依歸,其實質是追求法律至上和法律統治。只有信仰法律,才可能守法。法律作為公平、正義的象徵,守法僅是法信仰的外在表現形式,守法精神才是法信仰的靈魂。守法精神要求的是主體不僅遵守法律,更重要的是把守法內化為道義上的一種責任和義務,變被迫守法為自願守法,由強制守法到良心守法,由他律守法到自律守法。
綜觀人類社會發展史,越是民主化和秩序化的社會,該社會場景下的市民對法律的崇尚和需求就越強。這些市民之所以追求法律(規則)至上,首先是他們習慣於信賴法律規則;更重要的電子商務資料庫是他們有條件通過法律規則來保障自身權利實現的最大化和對政府權力控制的具體化。這是因為「法律規則是一種普遍、穩定、明確的社會規范,是一種公共權威,而非人格權威、特權威嚴及親情,在調整社會向高層次發展中,能自動地排除或抵制偶然性、任意性及特權的侵害,使社會在嚴密的規范化、制度化的良性運動中,形成一種高度穩定有序的秩序和狀態;其次,法律規則對人們的生活安排方面,它要求個人之間、個人與政府及組織之間有一種默契,一種自我調節的機制,這種『默契』和『調節機制』經法律的確定性配置後,能促成人類生活的高度和諧,予以人的自由與尊嚴最大化保障,讓人有絕對的權力,不依賴於階級或國家,設計的是一幅自由自在的充滿人性關懷的生活模型。」[3]因此,要提升一個國家公民整體的法律素養,應從兩方面著手,一是傳授給公民法律知識和培育其法律意識乃至法律信仰;二是大力推進社會的民主化和法治化進程。勿容置疑,作為造化育人的高等學府,主導性培育和快速提升青年學生的法律素養,是其參與社會現代化進程和塑造「現代型人才」不可推卸的職責。然而,近年來一升再升的大學生犯罪數據,頻頻向我們告示:校園並不平靜,大學生們的法律素養還十分貧瘠。廣州市司法局的吳雲南等同志對廣東全省49所普通高校進行了調查,結果念人震撼,1981—1998年,這49所普通高校曾有違法和犯罪的學生626人,約占同期在校學生總數的干分之二。浙江嘉興市秀洲區人事勞動保障局兩名公務員2003年4月3日下午在辦公室里遇刺。警方確認,犯罪嫌疑人周一超時年22歲,是浙江大學農業與生物技術學院農學系應屆畢業生。原來,他在該區公開招考公務員中,已通過筆試、面試,但健康檢查不合格,未被錄用。因情緒悲觀,產生報復念頭,遂遷怒於人事部門的招考人員,最終導致行凶殺人。2003年3月28日,在南京市浦口區檢察院掛牌成立了全國首家大學生犯罪預防中心,南京大學、東南大學等南京10所高校成為首批中心成員。之所以要建立這個「大學生犯罪預防中心」,是因為該院通過調查分析發現,2001年該區在校大學生的犯罪率比上年上升300%,2002年比2001年上升120%,並且還得出結論,大學生犯罪大多是因為不懂法。
面對這些觸目驚心的大學生犯罪數據,能夠予之以較為恰當的解釋是:現行的學校「法制教育」課,根本沒有讓學生真正懂法。正如「硫酸傷熊」案當事人劉海洋(清華大學學生)所言:「我們上大一就學了《法律基礎》課,學了民法和刑法等,但我只知道獵殺野生動物違法,但用試劑燒傷動物園里的動物是不是違法就不清楚了,從這段心語中,也許會讓我們得到比「事件」本身更富有檢討意義的啟示,我國高校的法制教育模到了非改不可的地步了。 法律與道德 法制教育的認識定位要變革。 根據我國官方的有關文件精神及實踐做法,學校的「法制教育」從屬於「德育教育」,並沒有自身獨立的地位。「法制教育」次第於「道德教育」的認識及定位是不大合理的,把法 制教育視同為道德教育,事實上按照道德教育的套路來開展法制教育課,不僅難以達到法制教育的教育性,由此還將至使「法制教育」遭受埋沒。正是受這種不合理認識因素的影響,長期以來,大大小小的高等學府里,很難看到獨立的法律教研室,取而代之的是千篇一律的德育教研室,其結果是法制教育工作很難得到切切實實的開展。
道德教育與法制教育均系屬於社會價值教育范疇,它們既有區別也有聯系,從聯繫上講,兩者的目的同一的,都是為了培養適宜社會需求的「合格公民」;從區別上講,道德教育重在凈化人的內心世界,法制教育重在規范人的外在行為。我們說提升人的品質,應從思想和行為兩方麵塑造,益於採用法制教育與道德教育的結合,但不存在法制教育從屬於道德教育或道德教育從屬於法制教育的問題。所以,法制教育的教育性發揮,需要建構一個屬於法制教育本身的體系完整且地位獨立的法制教育安排。 法制教育的師資隊伍要優化。 法制教育是一項政治性、理論性、知識性、實踐性很強的綜合性教育,不僅要有明確的目標、規范的內容和相對穩定的教育渠道,而且必須有受過正規培訓、具有一定理論水平和實踐經驗的法律教師隊伍。現行的所謂「法律教師」,不少為「半路出家」,甚至是從未接受過法律專業教育的政工幹部,此番情景下「出爐」的「弟子」會有多少法律素養也就可想而知了。 高等學校的法律教師不僅要深諳學校教育規律和青年學生成長規律,而且要具備比較系統的法律學科知識和較高的法律素質。不同的學校應根據自身條件,通過專、兼、聘等多種形式,形成一支具有相當水平的精乾的專職教師為主體,同時聘請部分長期從事司法實務或法學教育工作的兼職教師為補充,整合組建地道、高質的法制教育師資隊伍。 第三、法制教育的內容設置要調整。高等學校的「法制教育」是為了培養大學生的法律意識(法律信仰)和法律知識(法律技能),主要應包括法學基礎理論、基本法律知識和法制觀念教育。通過法學理論教育,讓學生掌握馬克思主義法學的基本觀點,在思想上樹立起法律權威;要通過講解和介紹憲法,使學生了解憲法是民主制度的產物,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權利義務觀念,樹立國家主人翁意識;結合不同專業,有選擇地向學生介紹一些部門法,培養學生守法、護法、用法的知識技能和自覺意識。
目前,不同類別的所有高校,強行劃一地以開設一門《法律基礎》來應付「法制教育」,由於課時少,內容龐雜繁多,教授者,猶如蜻蜓點水,匆忙趕進度,只能是簡單地進行一系列知識羅列和堆積;學習者,往往疲於應付,死記硬背,應付過關考試,師生都苦不堪言。這顯然有悖於「法制教育」的真實目的。法制教育的內容選擇上,比較合適的做法是在不同類別的學校開設不同層次的法制教育課。根據學生所在的學校類別、所學的專電子商務資料庫:57:;4%2!!;*;)"業及各校的側重點需要,除進行憲法、刑法、民法等大法的一般性普及外,還開設一些與各校專業(行業)相關、與各類學生受體相通的法律課程,使「法制教育」貼近大學生的生活,融入大學生的內在性需要。 第四、法制教育的實施方式要要改進。高校法制教育,首先要遵循法制教育的特有規律。法制教育是「認同」規范、「接受」規范和「消化」規范的教育,是培養自覺、自願的守法精神和塑造體現民主、正義、效率、公平等現代法治理念的教育,依靠傳統的枯燥無味的「課堂說教」事實上很難奏效,較適宜的是讓學生在生動、直觀的實踐活動中感受要遵守及如何遵守這些規范
⑽ 做一個有道德懂法律的當代大學生的議論文
您好:
社會公德是每個社會成員在公共生活中必須遵守的基本行為准則,是調整人與人、人與社會、人與自然之間相互關系的標准、原則和規范的總和.社會公德是人類社會生活中最起碼、最基本的准則,也是社會文明程度的體現,主要包括:文明禮貌,助人為樂,愛護公物,保護環境,遵紀守法等內容.大學生是青年中受教育程度較高的群體,是文化教育的接受者和傳播者,又是社會文化的創造者,應該在社會公德方面體現出較高的素質.加強和改進大學生社會公德教育,使他們樹立正確的道德觀念,養成良好的文明行為習慣,對於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全面實施科教興國和人才強國戰略,加快推進社會主義現代化的宏偉目標具有重大而深遠的戰略意義.
近年來,高等學校對大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及社會公德教育逐漸重視,特別是《公民道德建設實施綱要》頒布後,各學校積極宣傳、貫徹落實,取得了明顯成效.大學生社會公德問題現狀,從總體上看,當代大學生社會公德意識的主流是健康的、積極向上的.他們熱愛祖國、關心國家的前途和命運,並關注世界的發展變化,具有強烈的民族自豪感、歷史責任感和社會責任感;他們熱心公益活動,開拓進取,勇於奉獻,能夠在行為層面上很好地踐行社會公德,表現出較強的社會公德觀念和社會公德意識.
但是,在目前復雜的環境中,一些不良的社會公德傾向在大學生中悄悄蔓延,形成一股暗流腐蝕著意志脆弱的大學生的心靈.主要表現在以下方面:學習不夠努力,遲到、早退、曠課、考試作弊惡習,甚至抄襲剽竊他人論文成果;誠信意識淡薄,助學貸款久拖不還;不注意公共衛生,在教室里、校園內隨地吐痰,亂扔垃圾;不愛護公共財物和公共設施,隨意刻畫桌椅、踩踏牆壁、撕扯圖書資料、損壞公物的現象時有發生;不注意節約,浪費水電的現象嚴重;上課隨意接打電話,既不尊重老師,又影響他人聽課;公共場合學生情侶過分親密;集體主義觀念不強,不願意參加集體活動,缺乏集體榮譽感和責任感等等. 因此,加強大學生社會公德的正面引導和教育,對促進大學生的健康成長和社會公德的培育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
當前,大學生社會公德意識缺失的主要原因對思想品德,道德修養等重視不夠,特別是對社會公德教育缺乏計劃性、長期性,加上課程設置等方面的原因.目前的大學生大多數是獨生子女,從小備受家長的溺愛,成長的環境往往一帆風順,可謂是「溫室里的花朵」,由此造成了他們自私、冷漠、懶惰、目中無人、我行我素,缺乏公德意識和社會責任感.同時,近年來大多數家庭教育所看重的是孩子們的成績,重視智力開發,忽視了對孩子們思想品德、心理素質等非智力因素的教育,導致部分學生人格不健全,出現了「有知識缺教養」等現象.而多數學校也存在公德教育內容重理論、輕實踐,教育目標理想化,教育過程抽象化,學生中普遍缺乏道德實踐,道德行為能力不強,進而造成「知行相悖」的現象.
對於大學生應當如何遵守社會公德問題,涉及兩方面:
1.作為當代的大學生怎樣增強社會公德意識,踐行社會公德規范?
2.如何在實踐中增強社會公德意識,踐行社會公德規范 .
高等學校是建設社會主義精神文明的重要陣地和輻射源.大學生具有較高的文化知識和科學素質,對宣傳、維護社會公德負有義不容辭的責任.社會公德與人們在公共生活中的實踐活動有著緊密的聯系.因此,大學生應該培養社會公德意識,努力做社會公德規范的傳播者和踐行者.
1)積極參與各種社會活動,在實踐中培養社會公德意識和責任意識.參加志願者服務等公益事業和社會實踐活動對大學生了解社會、拓展實際工作能力,尤其是增強社會責任感有極大的幫助.大學生培養社會公德意識的實踐活動有很多具體方式,既可以參加社會公德的宣傳活動普及社會公德規范、傳播文明新風,也可以結合自身的專業特點服務社會、回報社會;既可以參加學校的各種社會公益活動也可結合自己的興趣愛好加入各種社會公益組織.大學生參與社會公德實踐活動本身就是一種學習,可以從實踐中體會到什麼是符合社會公德規范的言行,什麼是不符合社會公德規范的言行,從而在實踐中不斷提高自身的社會公德素養,並帶動他人,影響社會.
2)從小事做起,從小節改起,帶頭踐行社會公德規范.社會公德所規范的行為包括社會公共生活中最微小的行為細節,這些細節極容易被人們忽略,而它一旦被社會群體中的大多數人所忽視,往往就可能形成不良的社會風氣.因此,社會公德意識要在點點滴滴的日常小事中培養,古人雲「勿以善小而不為,勿以惡小而為之」,講的就是這個道理.其實,踐行社會公德並不難,提升敬人禮讓的境界同樣不難,比如,見到老師長輩主動問候是講社會公德;乘坐公交車主動為老幼病殘乘客讓座是講社會公德;在銀行、郵局等公共場所排隊時自覺站在「一米線」外是講社會公德;最後離開教室時隨手關燈是講社會公德;外出旅遊時不在景點設施上隨意刻畫是講社會公德,等等.社會公德的境界,就是在這些不起眼的一舉手一投足間慢慢升華的.
人之立身,所貴者在德.在我們當今以德治國、依法治國的形勢下,發揚助人為樂,扶貧助困,愛護公物,保護環境的社會公德更是每個公民義不容辭的責任.
但是在高度發達的現在社會里,不注重社會公德的人卻比比皆是.在一些景區,很多遊人都嫌麻煩,隨手把垃圾丟在地上;一些居民區的居民們習慣地將垃圾棄在馬路旁,他們想反正有清潔工打掃,又何必多此一舉呢!假如,社會中的每個人都抱著這樣的態度,那麼我們的社會還能美好嗎?我們還能在這樣的社會里生活嗎?還記得這么一個事實:有一個城市的一個負責某條街道的清潔工生病請假了三天,結果,街道旁,;垃圾堆積如山,發出陣陣臭氣!這可真叫我們心寒.我想只要每人都能自覺那麼一點,我們就會擁有整潔的環境,也可呼吸到新鮮的空氣,而不是污濁的空氣,臭臭的垃圾.
如果每一個企業如果都能改善廢水處理和廢氣污染,他們就不僅會獲得大家的信任,而且產品也暢銷.如果發揚社會公德已蔚然成風,我們的祖國定會是人們互幫互助,生活美滿幸福,環境整潔清新,風景優美怡人的國家.
從現在開始,大家彎下腰撿一點垃圾,伸出手幫助一下弱小,只要發揮這么一點公德心,我們的明天定會更美好
希望能幫助到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