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章第三章
❶ 道德經第三篇譯文
第三章
[原文]
不上賢,使民不爭;不貴難得之貨,使民不為盜;不見可欲,使民不亂。是以聖人之治也,虛其心,實其腹,弱其志,強其骨,恆使民無知、無欲也。使夫知不敢、弗為而已,則無不治矣。
[譯文]
不推崇有才德的人,導使老百姓不互相爭奪;不珍愛難得的財物,導使老百姓不去偷竊;不顯耀足以引起貪心的事物,導使民心不被迷亂。因此,聖人的治理原則是:排空百姓的心機,填飽百姓的肚腹,減弱百姓的競爭意圖,增強百姓的筋骨體魄,經常使老百姓沒有智巧,沒有慾望。
致使那些有才智的人也不敢妄為造事。聖人按照「無為」的原則去做,辦事順應自然,那麼,天才就不會不太平了。
(1)道德章第三章擴展閱讀:
評析:
老子闡述了他的社會政治思想。老子所說的無為,並非不為,而是不妄為,不非為。他認為,體現「道」的「聖人」,要治理百姓,就應當不尊尚賢才異能,以使人民不要爭奪權位功名利祿。
前面說到,先秦時代關於選賢用能的學說已成強大的社會輿論,各諸侯國爭用賢才也形成必然的趨勢。老子在這種背景下,敢於提出「不尚賢」的觀點,與百家諸子形成對立,似乎不合時宜。不過,在老子的觀點中,不包含貶低人才,否定人才的意思。
而是說,統治者不要給賢才過分優越的地位、權勢和功名,以免使「賢才」成為一種誘惑,引起人們紛紛爭權奪利。
在本章里,老子透露出他的人生哲學的出發點,他既不講人性善,也不講人性惡,而是說人性本來是純潔素樸的,猶如一張白紙。如果社會出現尚賢的風氣,人們對此當然不會視而不見,肯定會挑動起人們的佔有欲、追逐欲,從而導致天下大亂。
倘若不使人們看到可以貪圖的東西,那麼人們就可以保持「無知無欲」的純潔本性。不使人們貪欲,並不是要剝奪人們的生存權利,而是要盡可能地「實其腹」、「強其骨」,使老百姓的生活得到溫飽,身體健壯可以自保自養;
此外要「虛其心」、「弱其志」,使百姓們沒有盜取利祿之心,沒有爭強好勝之志,這樣做,就順應了自然規律,就做到了無為而治。這一章與前章相呼應,從社會的角度,使人人都回歸純潔的、無知無欲的自然本性。這樣以自然規律治理人事,天下自然可以得到治理了。
老子的「無為」思想和學說,在當時的歷史條件下,有其進步的一面和合理的因素。他認為,歷史的發展有其一定的自然規律。這規律不由上帝安排、操縱,也不受人的主觀意志支配,而是客觀的、自然的。這種觀點對當時思想界存在的敬天法祖的觀念和某些宗教迷信觀念,起到一定的破壞作用。
❷ 在道德經中不尚賢,使民不爭是什麼意思呢
「不尚賢,使民不爭」意思就是不尊賢者虛名,民眾就不會攀比相爭。
出自春秋戰國時期老子所著《道德經.第三章》。
原文如下:
不尚賢,使民不爭;不貴難得之貨,使民不為盜;不見可欲,使民心不亂。
是以聖人之治,虛其心,實其腹,弱其志,強其骨,常使民無知無欲。
使夫知者不敢為也。
為無為,則無不治。
白話譯文:
不推崇有才德的人,導使老百姓不互相爭奪;不珍愛難得的財物,導使老百姓不去偷竊;不顯耀足以引起貪心的事物,導使民心不被迷亂。
因此,聖人的治理原則是:排空百姓的心機,填飽百姓的肚腹,減弱百姓的競爭意圖,增強百姓的筋骨體魄,經常使老百姓沒有智巧,沒有慾望。致使那些有才智的人也不敢妄為造事。聖人按照「無為」的原則去做,辦事順應自然,那麼,天下就不會不太平了。
(2)道德章第三章擴展閱讀
不尚賢 使民不爭
老子《道德經》第三章解讀
在老子的理念中,道的本體是「無」,其所表現的是「無為」,所謂「無為」就是不強妄為,信任自然。再說,「無」作為道體而似無實有,「無為」作為道的運作法則,其所表現的是似 「無」的行為,就是順其自然而不強妄為,不非有為。
所以老子主張「不尚賢」、「不貴難之貨 「、 「不見可欲」,這樣百姓就不會爭權奪利,不會為得到稀有寶物而去偷竊,也不會被顯耀事物東西所迷惑而引起禍亂。
當然,老子的主張並非沒有針對性,在老子生活的春秋末期,天下大亂,國與國之間互相征戰兼並,大國稱霸,小國自保,統治者們為了維護自己的統治,紛紛招纜賢才用以治國安邦。
當是時,處處崇尚賢才,許多學派都提出「尚賢」的主張,然而,在尚賢的旗幟下,一些富有野心的人,竟相爭權奪位,搶占錢財,給社會帶來了惡劣的影響,一時間,民心紊亂,盜賊四起,社會處動盪不安。針對社會上被人們推崇的「尚賢」主張的帶來的負面消極影響,老子提出了嚴厲的批評。
如何治理呢?老子強調「聖人之治」的原則。「虛其心,弱其志」是說治國治民要使百姓得到心靈的凈化,沒有盜取利祿之心,沒有爭強好勝之心,「實其腹」「強其骨」,使百姓的生活得到溫飽,沒有爭強好勝之志。
「無智」即沒其有巧偽的心機和心態。「無欲」即沒有貪欲的擴大,保持心靈的純真、朴實,這樣做就順應了自然,做到了無為而治。這一章與前一章相呼應,從社會的角度,使人人都回歸純潔的、無私無欲的自然本性,這樣以自然規律治理人事,天下自然可以得到治理了。
這一章反映了老子對法時物慾泛濫的社會現實的不滿和批評,強調凈化人們心靈,提高人們精神境界的重要性。
老子認為,物慾泛濫是因為人們失去了正常的精神世界,寧靜的心靈被那些標榜賢才、貴重財物、貪圖名利和可欲的行為弄糟了,破壞了,從而導致社會混亂,天下紛爭的局面,所以老子提出「無為而治」。
要求統治者按「無為」的原則去做、去辦事,不要亂為、妄為,順應自然,尊重自然規律,做到無私無欲,心平氣和,在觀念上淡化主觀意志,進入忘我的精神境界,調動和發揮心靈的作用,最大限度地凝聚群眾的智慧和力量,促進社會的發展和進步。
老子的「無為」思想,在當時歷史條件下,有其進步的一面和合理的因素,他認為,歷史的發展有其一定的自然規律,這規律不由上帝安排操縱,也不受人的主觀意志支配,而是客觀的、自然的,這種觀點對當時思想界存在的敬天法祖的觀念和某些宗教迷信觀念起到了一定的破壞作用。
❸ 道德經第三章: 不尚賢,使民不爭。 不貴難得之貨,使民不為盜。
「不尚賢,使民不爭;不貴難得之貨,使民不為盜;不見可欲,使民心不亂。是以聖人之治:虛其心,實其腹,弱其志,強其骨。常使民無知無欲,使夫智者不敢為也。為無為,則無不治」
譯文:不尊賢者虛名,民眾就不會攀比相爭,不去特意哄抬貴重物品,民眾就不會生出盜竊佔有之心,不去挑拔慾望,民眾之心便不會亂。因此聖人治 世,便淡其心志,讓其吃飽,削弱其爭名奪利之志,強健其身體健康生活。讓人民不要去自以為聰明,追求逐利被慾望牽著走,不自以為聰以便不會胡來,一切順自然天道而行,如此無為無欲發展。
單看老子的「是以聖人之治,虛其心,實其腹,弱其志,強其骨,常使民無知、無欲。使夫智者不敢為也。」這段話彷彿老子的意圖就是使人民愚昧無知的愚民統治,很容易被人誤解。要是整篇聯系起來看呢?情況截然相反,這是一段典型的「無為而制」的經典論述。
公元前206年,劉邦率領大軍攻入關中,到達離秦都咸陽只有幾十里路的霸上。子嬰在僅當了46天的秦王後,向劉邦投降。
劉邦進咸陽後,本想住在豪華的王宮里,但他的心腹樊噲和張良告誡他別這樣做,免得失掉人心。劉邦接受他們的意見,下令封閉王宮,並留下少數士兵保護王宮和藏有大量財寶的庫房,隨即還軍霸上。
而蕭何提前拿走了秦國的法典,他要認真研究秦國的法律,以便決定今後的治國方略。
秦國的法律:完善到每畝田地要施多少肥、下多少種子;嚴酷到飼養耕牛的人,耕牛腰圍減少一寸打多少皮鞭,都有嚴格規定。法律如此細致苛刻,人民有如驚弓之鳥,稍不留神就會遭到滅頂之災。陳勝吳廣的起義軍就全部都是犯人,人民連生存都成問題了,愛國從何談起?
蕭何最終採用了黃老「無為而制」的治國方略,短短七十多年的時間,中國出現了歷史上著名的太平盛世「文景之治"。老子的這套「無為而無所不為」的思想,對中華民族的文化傳統影響非常深遠、意義非常重大。
而對於現代社會的意義,崇尚賢人必然會尊崇某一種思想觀點,那麼持另一種觀點的人就會被反對、甚至被鎮壓,這樣社會就會出現爭執。同時管理者也不可能看到社會全貌,更不可能做出合理的決策。
貴重稀世珍寶造就了無數虛高無用之物,社會各個階層欺騙之風盛行,貧富差距加大,以致人們互相搶購、欺騙、爭奪、搶掠、盜竊等等。
可欲之物有著巨大誘惑力,而大多數人的意志無法之抗衡。金錢、色慾、毒品、賭博等等這些慾望幾乎亂了所有人的心。慾望只有得到滿足,人心才會安定,然而社會太崇尚奢華的話,中下層人民慾望難以滿足的時候,社會就會出現很多問題。
人的內心本來就有著無限的志向、無盡的慾望。如果人人都要去滿足自己的慾望和志向,那麼急功近利的人就會大大增多,欺詐、巧取豪奪、吹牛拍馬成為常態,浪費地球有限資源,社會不公、動亂等等就會頻繁發生。
所以聖人的治理,就是要讓人們對慾望有正確認識。以使人們擺脫慾望的控制:
虛其心,實其腹。使人們能夠虛心的聽勸,剔除內心的雜念、邪欲,認識自身的愚蠢,以及慾望帶來的危害等等。而且要讓社會的每個人都吃的上飯、都吃的飽肚子。
弱其志,強其骨。勸戒人們,使人們的志向不再好高騖遠,而是要腳踏實地、穩步前行。同時要讓社會中每個人都有強健的身體,畢竟身體才是事業的本錢。
知識、慾望、智謀都是雙刃劍。它們都可以促進人類生活的進步,但違背社會客觀規律的濫用知識和智謀、以及不加節制的慾望都會斷掉人類的未來。
所以聖人要永遠使人們認識到自己知識的淺顯(無知),經常使人們徹底遠離無法擺脫的慾望誘惑,同時使那些耍計謀的人不敢胡作非為,造就公平社會。那麼社會就會回到質朴純厚的狀態。
只要做事了解人性,不違背客觀規律,不恣意妄為,天下就能大治。
❹ 請問老子《道德經》中第三章該做何解
虛其心:虛,空虛。心:古人以為心主思維,此指思想,頭腦。虛其心,使他們心裡空虛,無思無欲。
[譯文]
不推崇有才德的人,導使老百姓不互相爭奪;不珍愛難得的財物,導使老百姓不去偷竊;不顯耀足以引起貪心的事物,導使民心不被迷亂。因此,聖人的治理原則是:排空百姓的心機,填飽百姓的肚腹,減弱百姓的競爭意圖,增強百姓的筋骨體魄,經常使老百姓沒有智巧,沒有慾望。致使那些有才智的人也不敢妄為造事。聖人按照「無為」的原則去做,辦事順應自然,那麼,天才就不會不太平了。
引語]
在老子生活的春秋末期,天下大亂,國與國之間互相征戰、兼並,大國稱霸,小國自保,統治者們為維持自己的統治,紛紛招攬賢才,用以治國安邦。在當時的社會生活中,處處崇尚賢才,許多學派和學者都提出「尚賢」的主張,這原本是為國家之本著想。然而,在尚賢的旗號下,一些富有野心的人,競相爭權奪位。搶占錢財,給民間也帶來惡劣影響。一時間,民心紊亂,盜賊四起,社會處於動盪、大變動的形勢。針對社會上被人們所推崇的「尚賢」這一主張,老子在第三章里提出不尚賢的觀點,同時也批評了由「尚賢」而引起的追求物質利益的慾望。
這一章里老子主張「不尚賢」、「使民無知、無欲」,他設想要人們回到一種無矛盾的「無為」境界。然而,人類社會的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必定是都要不斷地發展提高,所以老子的這種想法是不可能實現的,是消極的。
老子看到了古代社會現實動亂不安、矛盾突出,這是出於差別的存在,老子想用減少差別,來減輕或避免社會矛盾,這也有他進步的一面。
[評析]
在上一章里,老子提出了「無為」的概念,認為要順應自然規律,做到「無為」。本章里,老子進一步闡述了他的社會政治思想。老子所說的無為,並非不為,而是不妄為,不非為。他認為,體現「道」的「聖人」,要治理百姓,就應當不尊尚賢才異能,以使人民不要爭奪權位功名利祿。前面說到,先秦時代關於選賢用能的學說已成強大的社會輿論,各諸侯國爭用賢才也形成必然的趨勢。老子在這種背景下,敢於提出「不尚賢」的觀點,與百家諸子形成對立,似乎不合時宜。不過,在老子的觀點中,不包含貶低人才,否定人才的意思。而是說,統治者不要給賢才過分優越的地位、權勢和功名,以免使「賢才」成為一種誘惑,引起人們紛紛爭權奪利。
在本章里,老子透露出他的人生哲學的出發點,他既不講人性善,也不講人性惡,而是說人性本來是純潔素樸的,猶如一張白紙。如果社會出現尚賢的風氣,人們對此當然不會視而不見,肯定會挑動起人們的佔有欲、追逐欲,從而導致天下大亂。倘若不使人們看到可以貪圖的東西,那麼人們就可以保持「無知無欲」的純潔本性。
不使人們貪欲,並不是要剝奪人們的生存權利,而是要盡可能地「實其腹」、「強其骨」,使老百姓的生活得到溫飽,身體健壯可以自保自養;此外要「虛其心」、「弱其志」,使百姓們沒有盜取利祿之心,沒有爭強好勝之志,這樣做,就順應了自然規律,就做到了無為而治。這一章與前章相呼應,從社會的角度,使人人都回歸純潔的、無知無欲的自然本性。這樣以自然規律治理人事,天下自然可以得到治理了。
老子的「無為」思想和學說,在當時的歷史條件下,有其進步的一面和合理的因素。他認為,歷史的發展有其一定的自然規律。這規律不由上帝安排、操縱,也不受人的主觀意志支配,而是客觀的、自然的。這種觀點對當時思想界存在的敬天法祖的觀念和某些宗教迷信觀念,起到一定的破壞作用。
[解讀] 無為而治乃大治
任用賢才,富國強兵,而後取列國的為一統,本是春秋戰國時代從以血緣關系為紐帶的世卿世祿制向封建的中央集權制國家發展之一大時代特徵。對人才的重視、使用乃至研究,成了長達五個半世紀的先秦社會中的熱點問題。先秦時代是諸子的時代、士的時代和知識分子的黃金時代。由於列國都重視人才的使用,知識分子的社會地位大大提高。他們或者縱橫捭闔,游說諸侯,或者著書立說 ,自由闡發自己的觀點。多元的政治格局和動盪、變亂的社會現實,為他們聰明才智的發揮提供了最廣闊的歷史舞台。但不可否認的是,社會大變革中產生的種種弊端,特別是苛重的租稅和勞役、頻繁的戰事所造成的經濟凋敝和艱辛的民生,以及統治者的偽善、貪婪、殘暴不仁等,都給諸子們以反思。他們希望從理論上來探究其原因。於是,有了從社會本體——人的本性的研討,來找尋構建理想社會的基石。
墨家、法家對人性作出了「惡」的假定,並因之而提出「崇賢尚才」的主張。主張用積極、斗爭的方式來促進社會的改良。他們高揚了人類的能創精神,為先秦社會的發展發揮了良好的積極作用。
與之相反,老子認為人的本性是善良的純真的。而種種人類丑惡行為,則應當是不合理不完善的社會制度造成人性扭曲的不正常現象。由此,老子堅持去偽存真,保留人性善美而契合自然之道的東西。摒棄所有引起人的貪欲的東西,尤其是當時流行的推崇賢能的風尚,更被他認為是最易產生罪惡的淵藪。他的政治思想,在今天看來,似乎是難以理解。他理想社會中的人民,四肢發達,頭腦簡單,沒有奢侈的物質享受慾望,也沒有被各種令人頭暈目眩的文化或知識困擾的煩惱。他是一個歷史的循環論者。在他的眼裡,讓人們在一種自由寬松的社會環境中保持人類純朴天真的精神生活,與自然之道相契合,比物質文明雖然發達,但充滿著危機、爭斗、謀殺和陰謀的社會制度顯然更符合於人類的本性。
他所強調的「無為」,即是順應自然,其治理社會的效力,顯然要比用法令、規章、制度、道德、知識來約束人的社會行為要合理得多,有力得多。這就是「無為而無不為」的基礎涵義。而老子的這種社會理想,又是同他的「道」論密切相關的。
出於對自然法則的深刻悟解,老子把適應於「道」的運動,看作是人類政治制度、社會生活以及道德准則都應該遵循的最高准則。具體體現在他政治思想中的即是他鼓吹的「無為之治」和「不言之教」。所謂「無為之治」並不是無所為,而是強調人的社會行為要順應自然,適用於「道」的運動。李約瑟把這種行為方式解釋為「抑制違反自然的行動。」具體地講,就是要求統治者給老百姓寬松的生活和生產的環境,不強作干預,以順應自然。老百姓在這種怡然自得的生活環境里,無苛政之苦,無重稅之憂,自然會感到這種政策的好處,從而達到了「不言之教」的教化作用。
「無為之治」並不是脫離現實的烏托邦,也不是虛渺幻想中架設起來的空中樓閣,它具有現實中施行的可行性和合理性。最顯明的史例就是漢初的黃老無為之治。由於秦王朝的殘暴統治和漢楚之爭,西漢初期,社會生產遭受嚴重破壞,經濟凋敝,人口大量減少。《史記·平準書》記載當時「自天子不能具鈞駟,而將相或乘牛車,齊民無藏蓋。」在這種殘破的社會經濟狀況下,自高祖劉邦開始,實行了黃老的無為之治,採取「與民休息」政策。至文帝時期,更進一步推行「輕搖薄賦」、「約法省禁」政策,使生產逐漸得到恢復和發展。
在老子看來,高明的當政者和領導者應懂得自然之道,順應人的天性,讓下屬和百姓各盡其能,各守其職,各得其所,相安無事,而切忌用過多的條規制度來進行強制性約束,否則會適得其反。也就是說,最好的政策應該是「清靜無為」的政策,不要左一個運動,右一個政策,搞得民眾無所適從。要讓一個國家、一個社會安定大治,就像對待井水一樣,攪動得越凶,殘渣敗葉就越是泛起,水就越是混濁,最好的辦法不是去放什麼漂白粉之類的,而是停止施加外力,讓它自己慢慢平靜下來,這樣井水就會自然清靜了。「無為而治乃大治」,這是老子「無為」論給後人的有益啟示。
❺ 老子道德經第三章
不尚賢,使民不爭;不貴難得之貨,使民不為盜;不見可欲,使民心不亂。
是以聖人之治,虛其心,實其腹;弱其志,強其骨。常使民無知無欲。使夫知不
敢弗為而已,則無不治。
❻ 老子道德經全文及譯文
下載:
老子道德經全文譯文 .txt
第一章
[原文]
道可道也①,非恆道也②。名可名也③,非恆名也。無名④,萬物之始也;有名⑤,萬物之母也⑥。故恆無欲也⑦,以觀其眇⑧;恆有欲也,以觀其所徼⑨。兩者同出,異名同謂⑩。玄之又玄⑾,眾眇之門⑿。
[譯文]
「道」如果可以用言語來表述,那它就是常「道」(「道」是可以用言語來表述的,它並非一般的「道」);「名」如果可以用文辭去命名,那它就是常「名」(「名」也是可以說明的,它並非普通的「名」)。「無」可以用來表述天地渾沌未開之際的狀況;而「有」,則是宇宙萬物產生之本原的命名。因此,要常從「無」中去觀察領悟「道」的奧妙;要常從「有」中去觀察體會「道」的端倪。無與有這兩者,來源相同而名稱相異,都可以稱之為玄妙、深遠。它不是一般的玄妙、深奧,而是玄妙又玄妙、深遠又深遠,是宇宙天地萬物之奧妙的總門(從「有名」的奧妙到達無形的奧妙,「道」是洞悉一切奧妙變化的門徑)。
[注釋]
①第一個「道」是名詞,指的是宇宙的本原和實質,引申為原理、原則、真理、規律等。第二個「道」是動詞。指解說、表述的意思,猶言「說得出」。
②恆:一般的,普通的。
③第一個「名」是名詞,指「道」的形態。第二個「名」是動詞,說明的意思。
④無名:指無形。
⑤有名:指有形。
⑥母:母體,根源。
⑦恆:經常。
⑧眇(miao):通妙,微妙的意思。
⑨徼(jiao):邊際、邊界。引申端倪的意思。
⑩謂:稱謂。此為「指稱」。
⑾玄:深黑色,玄妙深遠的含義。
⑿門:之門,一切奧妙變化的總門徑,此用來比喻宇宙萬物的唯一原「道」的門徑。
❼ 道德經第三章「是以聖人之治,虛其心,實其腹,弱其志,強其骨。」的詳解及深意
聖人治理的原則是:排空百姓的心機,填飽百姓的肚腹,減弱百姓的競爭意圖回,增強百姓的筋骨體答魄,經常使百姓沒有智巧,沒有慾望。以上是書面解釋。我再加一句:沒有慾望,就回歸自己的本性,所以人民安居樂業,終享天年。想更好的理解《道德經》,最好看看《莊子》。另一個角度,可以看清代黃元吉(黃裳)寫的《道德經講義》,他是從修煉角度講的,非常好。摘其文曰:聖人摒除耳目,斬斷邪私,抱一以空心,心空則煉丹有本,由是而采天地靈陽之氣以化陰精,日積月累,自然陰精消滅而陽氣滋長,則實腹以全其形,以道凝身,以術延命,即是超生拔死之法。。。。。。
❽ 道德經第三章不見可欲「見」讀什麼音
見【xiàn】——【現】的古字,顯現。
《廣雅》:示也。又《廣韻》:露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