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斯特法學家
① 李斯特與刑事社會學講述了什麼
弗蘭茨·馮·李斯特,是德國刑法學家,刑事社會學派的創始人。1851年3月2日,李斯特生於奧地利的維也納。父親愛德華·馮·李斯特曾經擔任檢察署長,他的堂兄弟弗蘭茨·李斯特是德國著名的作曲家。1875年李斯特在奧地利的格拉茨擔任刑法教師。以後,他先後在德國的吉森、馬爾堡、哈勒和柏林各大學擔任教授,並在馬爾堡、哈勒和柏林等地開辦刑法研究所,他在刑法教學和研究所中培養了一大批學生。
1881年李斯特創辦了《刑法學雜志》,1889年他與比利時邢法學家普林斯和荷蘭邢法學家哈默爾共同發起組織國際刑法學聯合會。這個組織主要是在德國、荷蘭、比利時和盧森堡等國開展調查犯罪原因和探索控制犯罪方法的活動,實行刑法的改革。國際邢法學聯合會在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時解散,1924年由巴黎大學法學院的教授們發起復建,改名為國際邢法學會。
李斯特的主要著作有《德國刑法教科書》、《刑法的目的觀念》、《德國和外國執行刑法的比較情況》,此外還有《從比較法律說明現代的刑事法制》。李斯特還是一位國際法學家,著有《國際公法的系統說明》。
19世紀下半期起,資本主義逐漸發展到帝國主義階段,許多資產階級國家的刑法適應壟斷資產階級的需要,公開拋棄資產階級上升時期標榜的「民主」、「法制」的外衣,更加赤裸裸地鎮壓工人階級和人民群眾的革命斗爭。德國在1878年根據俾斯麥的倡議通過了一項鎮壓社會民主黨企圖危害社會治安的法律,這項法律為其他資本主義國家所仿效。同時,由於帝國主義時期社會矛盾和階級斗爭的激化,各種犯罪急劇增長,犯罪構成更加復雜,舊的刑法學派已經不可能解釋這種現象的原因,也無力同日益增長的犯罪作斗爭。
以李斯特等為代表的新的刑法學派就是在這種情況下應運而生的。近代所稱新舊邢法學派之爭,就是在19世紀末20世紀初在德國引起的,以後發展成為世界性的爭論。
所謂舊派,就是刑事古典學派,其主要代表有義大利的貝卡利亞,德國的費爾巴哈和賓丁。新派就是刑事社會學派,其主要代表就是李斯特,還有義大利的非里等。「報應刑」論,是舊派邢法的理論基礎,而「教育刑」或「目的刑」論,則是李斯特的刑事社會學派的刑罰理論的核心。
李斯特運用資產階級社會學的觀點和方法來研究刑法,在吸收了義大利刑法學派思想的基礎上,創立了刑事社會學派。這個學說的哲學理論基礎,是實證主義和決定論,在認識論和方法論上,主張與自由意義的「理性人」相反的「經驗人」,而這種經驗人則是以社會學和自然科學的認識,以社會規律和自然科學規律中的因果法則充實起來的。刑事社會學派的所謂決定論認為,犯罪是犯罪的條件所決定的,是這個條件所產生的結果。因此,他們認為,研究刑罰本質,應在國家邢罰制度和社會現象中找原因。
關於犯罪產生的原因,李斯特認為,人是一定社會中的人,這就需要研究犯罪者本身具有的內在和外在的各種原因,他在承認個人的生理因素對人的行為的重要影響同時,著重指出社會因素的決定性作用,諸如失業、貧困、酗酒、煙毒、娼妓、物價高昂等社會環瑰。他強調要研究犯罪人而不是犯罪行為,他的口號是:「刑罰不對行為而是對行為者」。當然,這並不是對犯罪行為置之不顧,而是應著重考慮犯罪人的反社會性或社會危險性,並依照社會危險性的不同程度對犯罪者分類,從而採取不同的刑罰。
在刑罰理論上,李斯特是教育刑論或目的刑論的倡導者,他主張刑罰不是一種本能或原始的同害報復,而是以改造罪犯保全社會為出發點。不但要根據犯罪人的具體情況,進行教育改造,使其盡快復歸社會;而且要根據犯罪者的社會危險性所侵害社會利益的程度,適用相應的刑罰,以達到保衛社會的目的。
李斯特的教育刑論主張刑罰的個別化,即根據犯罪者已成「罪型」和「潛在」社會危險性以及人格形成過程和復歸社會可能性的大小,來適用相應的刑罰,同時,把犯罪者分為偶犯、慣犯、可能改造和不可能改造等類,按具體情況分別適用刑罰。他提出對累犯,其中包括犯過輕微罪行的累犯採取特別嚴重的刑罰措施。
李斯特還是資產階級邢法中的保安處分理論的奠基人之一。所謂保安處分是19世紀末20世紀初資產階級刑法中發展起來的一種刑罰制度,它是刑罰以外限制和剝奪人身自由的措施,適用對象從犯罪人擴大到嫌疑犯或有妨礙社會秩序嫌疑的人。
從19世紀末開始,資產階級國家刑事立法上都規定了這種保安處分制度。最早從理論上闡述這個制度的,是18世紀末期的德國學者庫萊茵,但是當時並沒有產生很大影響。到了19世紀末,由李斯特、菲里和瑞士的斯托斯等人將這個理論發展完善起來。
李斯特在《刑法的目的觀念》一書中,論述了刑罰必須以防衛社會、預防再犯、維持社會秩序為目的,他認為,刑罰不應該是對於犯罪的報應,而是為了使犯罪人不再犯罪。李斯特主張「矯正可以矯正的罪犯,無法矯正的罪犯不使為害」。對那些不能矯正的「危險狀態的承擔者」採用不定期刑,或者在服刑後送入習藝所或其他特設的機關;對於那些處於犯罪前的「危險狀態」的人,社會有權採取預防性的「保安處分」,以免遭受危害。他的這些論斷,實際上為保安處分作了理論上的論證,對於資本主義國家刑事立法和保安處分制度的發展產生了很大的影響。
在國際法學說方面,李斯特是屬於實在法學派。他主張,「國際法是確定屬於各國在其相互關系中達到其生存目的的法律規范的總和」,他認為,國際法的根據,不是自然的理性,而是表現在條約或習慣之中的各國的共同認可。19世紀末和20世紀初,李斯特這一派的觀點在國際法學界具有很大的影響。
② 誰幫忙介紹下德國德國19世紀著名法學家 馮·李斯特 的簡歷
國內刑法學和犯罪學專業文獻中常常提及馮·李斯特的著名的「馬堡計劃」(marburger programm),但好象還沒有人對「馬堡計劃」進行過研究和介紹。那麼,馮·李斯特的「馬堡計劃」究竟是個什麼計劃、其主要內容是什麼呢?
一、「馬堡計劃」產生的時代背景
當德意志刑法典於1870年問世時,具有完整體系的古典學派業已存在,其理論支柱是意志自由。古典學派認為,國家在倫理上和法律上對犯罪行為作出否定評價是以意志自由為依據的,認為刑法的本質是對犯罪的報應。由於德意志刑法典的問世是在具有完整體系的古典學派形成之後,所以,該部刑法典在一定程度上受到古典學派理論的影響。但隨著時間的推移,人們相信,德意志刑法典在實施過程中並未能實現其期望,德意志帝國的犯罪正以極快的速度和危險的方式增加。自19 世紀80年代初以後,被認為是「正確的法律」出了問題, 人們要求對德國的刑事立法進行合理的改革。馮·李斯特同樣提出了對刑法進行改革的主張,而他的這一主張或這一改革要求,最初見於他在德國馬堡作的關於刑法改革的學術報告「刑法的目的思想」,後人將該學術報告稱為「馬堡計劃」,實際上該學術報告的主要內容是刑事政策問題。「馬堡計劃」的提出,使馮·李斯特成為馬堡學派(die marburger schule,也稱折衷學派vereinigungsschule)的創始人。其後,他又於1889年至1892年間在其《刑事政策的任務》一書中,對其觀點作了進一步的論述和發展【李斯特:《德國刑法教科書》第26版第28~29頁】。
二、「馬堡計劃」的主要內容
馮·李斯特在學術報告中首先要求對犯罪的原因進行科學的研究,以便使作為與犯罪作斗爭的刑罰措施適得其所。與以龍勃羅梭為代表的義大利人類學派相反,作為犯罪社會學派一個分支的馬堡學派擯棄「天生犯罪人」的觀點,認為犯罪根植於社會。
馮·李斯特對現行刑法進行的改革,涉及刑法的一些基本問題是不言而喻的。就「馬堡計劃」的主要內容而言,在我看來恐怕還是涉及刑事政策的內容較多,而且刑事政策計劃也是馮·李斯特較為感興趣的。這些刑事政策要求的實現,馮·李斯特認為,至少要克服符合目的的和有效的刑法道路上的三個重要障礙:
1.從行為刑法轉為行為人刑法;
2.從法官的量刑轉為不確定判決;
3.確定刑法的特殊預防目的。
關於障礙1:從行為刑法轉為行為人刑法。 馮·李斯特一再反對報應刑法原則,反對在已經實施的犯罪行為和刑罰之間確定一種均衡關系(proportionalitaet)。在他看來, 這一原則只能被看作是對「公正」的進行形而上學的理解的結果。在刑罰的種類和期限應當對特定之人起到最大的特殊預防效果的前提下,行為報應原則(das prinzip der tatvergeltung)是違背理性的、不可理解的,轉向行為人和其個性似乎是有更合理的且也是必須的。事實上,馮·李斯特認為,如果刑法反應(刑罰)的最終目的是將某人改造為一個具有特定行為或特定思想者,則在所能提供的措施中進行明智的選擇情況下,必須將行為人的個性作為有效地和符合目的適用刑罰措施的基礎和標准。行為人及其個性是量刑的基礎和條件,如果量刑是以刑罰執行的特殊預防目的為準的話。因此,在此意義上,行為人的行為只具有表明其個性和思想的指示器的作用。「處罰的不是犯罪這一概念,處罰的是犯罪人」是馮·李斯特所堅持的觀點【李斯特文集第1集第175頁】。如果在量刑時均衡關系就應當發揮作用,則「它應當是刑罰和犯罪人思想之間的均衡關系」【李斯特文集第2集第381頁】,對「刑罰的種類和范圍」而言,起決定性作用的應當是「行為人的反社會思想」【李斯特文集第2集第383頁】。馮·李斯特認為,從行為刑法轉為行為人刑法,是刑事立法改革的最高之主導思想。他說:「我們刑法立法的根本錯誤,不僅僅是未考慮人民的法律意識,而且是造成它在與犯罪作斗爭中的無能為力,在於過高地估計了行為的外在結果和未顧及行為人的內心思想……在規定刑罰的種類和范圍時,在法律和判決中,有必要將重點更多地放在行為人的內心思想上,而不是行為的外在結果上」【李斯特文集第2集第377頁】。馮·李斯特對行為刑法的批評是純技術上的, 而非倫理上的:報應原則(vergeltungsprinzip)將阻礙刑罰方法的符合目的的運用。他的這一技術上的態度還清楚地表現在其對「犯罪人類型」的言論之中,他提出「犯罪人類型」的目的,在於改善有效的特殊預防的決定性因素。他說:「現代刑事政策從……主導思想出發,處罰之對象不是犯罪,不是概念,而是行為人;因此,對於刑罰的種類和范圍而言,起決定性作用的不是法學構成要件概念上的區別,如刑法典所表明的那樣,而是不同犯罪人的生物學上的區別。這一刑事政策的主導思想也直接將我自己所從事的工作涵蓋其中:指出並證明當作為規定刑罰種類和范圍的基礎的不同犯罪人之間的生物學上的區別」【李斯特文集第2集第171頁】。
隨著從行為刑法向行為人刑法的轉變要求的提出,馮·李斯特試圖克服一個由以行為為中心的量刑而得以存在的重要的障礙:盡管根據他的觀點,實施犯罪行為是適用刑法的先決條件——在這里未提出純思想刑法(即行為人刑法)——但不應當再取決於這一決定對當事人科處何種刑法後果的行為的質量。如此,刑事政策在實現其目的時能夠自如些,並可使犯罪人的個性特徵作為唯一的決定性因素,無需通過被目的思想(der gesichtspunkt der zweckmaessigkeit)認為是違背理性的行為報應原則(das tatvergeltungsprinzip)來加以限制。
關於障礙2:從法官的量刑轉為不確定刑。 在解決犯罪問題的刑法干預和以犯罪人的特徵和思想為中心方面,馮·李斯特也期望對刑法典作必要的修改,這是明確的,「如此,我們刑法典中的整個刑罰制度將會有重點的改變」【李斯特文集第2集第90頁】。他認為, 在報應刑法中,立法者的藝術在於,為特定的犯罪找到合適的刑罰種類,並按照犯罪行為的客觀的嚴重程度區分不同的刑罰。他設想:「將來的刑法典將會多麼的不同啊!盡管如此,對具體的犯罪仍將科處不同嚴厲程度的刑罰,也許科處最高刑度或最低刑度:所有其他的區別將不復存在了,因為相對於行為人的反社會意義,犯罪行為的法學特徵退居次要的地位」【出處同上】。
馮·李斯特認為,每一個人均必須清楚,「在犯罪人站在面前的幾分鍾或幾個小時內,刑事法官是不大可能對犯罪人的應當作為處罰依據的真實的內心思想,作出恰如其分的判斷的」【李斯特文集第2 集第91頁】。作為該問題的解決辦法,馮·李斯特建議或者講要求適用「不確定判決」(das unbestimmte urteil, die unbestimmte verurteilung),認為刑罰執行機關應當取代法官的位子,根據被判刑人在刑罰執行過程中的表現,最後確定刑罰執行的期限:「為判決之法官根本不確定刑罰期限;刑罰期限應根據在具體情況下是否實現刑罰目的,也即根據刑罰執行的效果來確定」【李斯特文集第2集第91頁及以下幾頁】。 如果我們研究一下馮·李斯特不確定判決的言論,就不難發現,他主要是將不確定判決作為有效地與犯罪作斗爭的工具來看待的。他說:「如果真想改變,則必須找到弊病的根源。但弊病的根源並不存在於刑罰范圍內,它也不存在於刑事法官的軟弱或無能之中;它更多地存在於法官的量刑原則本身……因此,至少部分地取消法官的量刑就成為今天的刑事政策向我們提出的最重要的工作之一。該問題的解決,將導致刑法各個領域的徹底的且非常有益的改變,這種改變必將促進和保證成功地與犯罪作斗爭」【李斯特文集第1集第333頁】。
在對待不可能被矯正的慣犯問題上,馮·李斯特的態度是非常鮮明的。他首先申明,「至少有一半的犯罪人是不可能矯正的慣犯,他們今年進入監獄,成為監獄人口,明年又從監獄里釋放出去」。馮·李斯特認為,在所判處的刑罰執行完畢後,又將他們「象猛禽一樣」放入社會,僅僅是因為對他們報應已經足夠了,是完全「荒謬的」【李斯特文集第1集第168頁及以下幾頁】。對於這種情況,馮·李斯特明確要求從罪責報應原則(das schuldvergeltungsprinzip)轉為特殊預防。他說:「防衛社會則要求使這些反社會因素不可能再危害社會。由於排除了將犯罪行業的所有成員予以絞死或斬首的可能性……,除通過執行自由刑使他們與社會相隔離別無他法……根據我反復強調的今天仍然堅持的觀點,原則上將他們長期監禁直至其死亡,是唯一正確的選擇」【李斯特文集第2集第327頁】。
這里,我們必須弄清楚馮·李斯特所說的「不可矯正者」和「猛禽」究竟是指誰或哪些人:「與慣犯的斗爭是以對它的清楚的了解為前提條件的。但這種前提條件我們至今還沒有。與慣犯的斗爭只涉及慣犯的某一部分,比如作為社會病態現象的最重要的和最危險的慣犯,我們習慣上將之歸結為貧民階級。乞丐和流浪漢、男妓和女妓、酒鬼、騙子、廣義的半上流社會、精神和身體上墮落者——他們構成社會秩序的最主要的反對者大軍,而他們的代表便是那些慣犯」【李斯特文集第1集第167頁】。在馮·李斯特看來,那些沒有希望從根本上改變其思想者,從小偷到銀行劫匪,從低級騙子到高級騙子,應當予以終身監禁,使其不能再危害社會(muessen unschaedlich gemacht werden), 以行為為中心的報應原則只是我們道路上的不受歡迎的障礙。因為這涉及與慣犯的不服從社會秩序的犯罪傾向作斗爭,這種犯罪傾向是所有不可矯正的違法者所共同具有的特徵,在馮·李斯特看來,這要比根據犯罪行為的嚴重程度所侵害的不同法益的質量給予不同處罰重要得多。馮·李斯特認為,「盜竊、窩贓、搶劫、勒索、詐騙、縱火、毀損、強奸和強奸兒童」,只要是慣犯所為,那麼,它們對社會秩序和法律秩序的危害是一樣的【李斯特文集第1集第169頁及以下幾頁】。
關於障礙3:確定刑法的特殊預防目的。 將刑法的目的確定為特殊預防,不僅僅是轉為行為人刑法,而且還要將行為人的個性置於刑法利益的中心位置。之所以將犯罪人的個性作為量刑的基礎和標准,是因為通過特殊預防,犯罪人的個性首先能夠成為刑法措施的目的:以特殊預防為目的之刑法必須將改變犯罪人的個性,使之在將來的生活中尊重刑法規范作為自己的首要任務。因此,可以得出結論認為,必須尋找有效的行為調節和個性研究方法,並將這些方法始終如一地運用於犯罪人。為了盡可能有效地實現特殊預防目的,刑罰制度必須具有靈活性可變化性。馮·李斯特認為,「具體的刑罰制度的價值取決於使實現刑罰目的成為可能的保安性和靈活性。每一種具體的刑罰措施必須同樣具有保安性和靈活性」【李斯特文集第1集第164頁】。
三、簡要之結語
實際上,在刑罰執行中追求特殊預防目的,存在使犯罪人成為不正當治療的被害人的可能性。確定刑法的特殊預防目的,正如馮·李斯特所堅持的那樣,有可能侵犯當事人的權利,如侵害對其陰私權和意志自由的保護,分割其作為一個人而被承認和尊重的正當要求,而不是成為國家權力的犧牲品。
對馮·李斯特的主張或者說思想進行分析之後,我們不難發現,他的刑事政策計劃(當然不僅僅局限於其「馬堡計劃」中)表明了這樣一種傾向,只有當刑法所涉及的當事人的權利成為刑事政策目的之障礙時,當事人的權利才受到限制。他的「在刑法中實施目的思想」的要求,盡管毫無疑問地具有啟蒙性質或影響,但不能被誤解為要求構建自由主義和人道主義刑法。馮·李斯特的目的思想所追求的是有效的以行為人為中心的刑事政策,它涉及這樣一個問題,即國家如何才能更有效地實現其刑法目的。馮·李斯特完全是從純技術上,而沒有從道德和公正的角度來對待該問題的。易言之,在馮·李斯特看來,最重要的是何種措施和方法最能有效地實現刑事政策目的,而何種刑事政策目的、而何種刑法措施和方法,在規范上是被認為公正的在他看來是無所謂的。公正的刑法被馮·李斯特與有利於刑事政策的刑法等而視之:只要符合公眾利益,可以不擇手段【鮑爾曼:「無節制的刑事政策——關於馮·李斯特的馬堡計劃」,載奧地利《犯罪社會學書目》1984年第11期,總第42期】。
③ 憲法的名言警句
1、當秩序成了混亂的時候,就不得不用混亂來維持秩序,拯救法律了。——羅曼·羅蘭(法)《哥拉·布勒尼翁》
2、法律的基礎有兩個,而且只有兩個……公平和實用。——伯克
3、一個國家如果綱紀不正,其國風必須頹敗。——塞內加
4、公正的法律限制不了好的自由,正因好人不會去做法律不允許的事情。——弗勞德
5、立法者三句修改的話,全部藏書就會變成廢紙。——基希曼
6、法律的真正目的是誘導那些受法律支配的人求得他們自我的德行。——阿奎那
7、極端的法規,就是極端的不公。——西塞羅
8、在世界各主要禮貌中,中國是距離法治最為遙遠的一種,甚至與歐洲構成了兩極相對的反差。——滋賀秀蘭
9、法律是為了保護無辜而制定的。——愛略特
10、法律的力量應當跟隨著公民,就像影子跟隨著身體一樣。——貝卡利亞
11、在一切能夠理解法律支配的人類的狀態中,哪裡沒有法律,那裡就沒有自由。——洛克
12、疏法勝於密心,寬令勝於嚴主。——呂坤(明)《呻吟語·治道》
13、法立於上則俗成於下。——蘇轍
14、人們嘴上掛著的法律,其真實含義是財富。——愛獻生
15、任何法律的根本;不,不成文法本身就是講道理……法律,也----即明示道理。——愛·科克
16、法律的真正目的是誘導那些受法律支配的人求得他們自我的德行。——阿奎那(意)《神學大全》
17、法律是一種強制性秩序。——凱爾森(美)《法律和國家概論》
④ 時間的名言有哪些
世俗有「時間是金錢」這句話,所以竊取他人時間的小偷,當然該加以處罰。
卡耐基(美國教育家)
時間一點一滴凋謝,猶如蠟燭慢慢燃盡。
葉芝(愛爾蘭詩人)時間能消除一切仇怨。在時間面前,世間的一切仇恨都顯得微不足道和軟弱無力。
鄭淵潔(中國童話作家)
時間迅疾地飛去我們多麼希望一切事物能與它同飛。
尼采(德國哲學家)
時間流逝,像平靜的河水,沒有一道裂痕,沒有一道皺紋,從容不迫,好像永生永世都應該如此。
羅曼·羅蘭(法國作家)
金錢與時間是人生兩樣最沉重的負擔。最不快活的就是那些擁有這兩樣東西太多,多得不知怎樣使用的人。
約翰遜(美國政治家)
忽視當前一剎那的人等於虛擲了他所有的一切。
席勒(德國作家)
真正的敏捷是一件很有價值的事。因為時間是衡量事業的標准,一如金錢是衡量貨物的標准。
弗蘭西斯·培根(英國哲學家)
時間是人的財富、全部財富,正如時間是國家財富一樣,因為任何財富都是時間與行動化合之後的成果……
巴爾扎克(法國作家)
世上真不知道有多少能成就功業的人,都因為把難得的時間輕輕放過以致默默無聞了。
莫泊桑(法國作家)
平庸的人關心怎樣耗費時間,有才能的人竭力利用時間。
叔本華(德國哲學家)
那些敢於失去一天的人,是危險的奢侈;那些敢胡亂用它的人,更可謂不顧死活。
荷馬(古希臘詩人)
如果你浪費你的工作時間,你就會感覺到你犯了不能寬恕的罪惡。
海明威(美國作家)
一個膽敢浪費一小時時間的人是未曾發現人生價值的人。
達爾文(英國科學家)
人生最大的悲痛莫過於辜負青春。
薄伽丘(義大利作家)
取道於「等一等」之路,走進去的只能是「永不」之室。
塞萬提斯(西班牙小說家)
時間能治好憂傷和爭執,因為我們在變化,我們不復是原先的人。
帕斯卡(法國物理學家)
青春時代是一個短暫的美夢,當你再醒來時,它早已消逝得無影無蹤了。
莎士比亞(英國戲劇家、詩人)
時間的步伐有三種:未來姍姍來遲,現在像箭一般飛逝,過去永遠靜立不動。席勒(德國作家)
憑著日晷上潛移的陰影,你也能知道時間在偷偷地走向亘古。
莎士比亞(英國戲劇家、詩人)
我荒廢了時間,時間便把我荒廢了!
莎士比亞(英國戲劇家、詩人)
你沒有最有效地使用而把它放過的那鍾點是永遠不能返回了。
列夫·托爾斯泰(俄國作家)
時間會刺破青春表面的彩飾,會在美人的額上掘深溝淺槽,會吃掉稀世之珍、天生麗質,什麼都逃不過他那橫掃的鐮刀。
莎士比亞(英國戲劇家、詩人)
時間的無聲的腳步,往往不等我完成最緊急的事務就溜過去了。
莎士比亞(英國戲劇家、詩人)
時間往往會給那不能理解的東西改換名稱。
李斯特(匈牙利作曲家)
時間帶走一切,長年累月會把你的名字、外貌、性格、命運都改變。
柏拉圖(古希臘哲學家)
時間是吞噬一切的。
奧維德(古羅馬詩人)
時間悄悄地、慢慢地摧毀一切。
凱末爾(土耳其政治家)
除了時間,什麼也不屬於我們。
塞內加(古羅馬哲學家)
結局和開始根本沒有這種東西,有的只是時間。
佛洛斯特(奧地利作家)
真理是時間的孩子,不是權威的孩子。
萊希特(德國哲學家)
消磨時間者,亦必消磨事業。
福布斯(美國經濟學家)
請聚精會神地聽時間說話,時間是最賢明的法律顧問。
培里克列斯(古羅馬哲學家)
在所有的批評家中,最偉大的、最正確的、最天才的是時間。
別林斯基(俄國文學批評家)
年輕的時候,日短年長;年老的時候,年短日長。
凱撒(法國作家)
任何事物都無法抗拒吞食一切的時間。
泰戈爾(印度作家)
時間與潮流不等待任何人。
司各特(英國小說家)
時間,只是在我們度過了以後才變得神聖起來。
約翰·巴勒斯(美國博物學家)
大樹倒下時才量得最准。
林肯(美國政治家)
明天的時光長於逝去的時光,行動的動力是我們不死的願望。不管何處是生命的盡頭,活一天就要有一天的希望。
萊蒙托夫(俄國詩人)
時間的奉獻比金錢的奉獻更有價值。
唐納德·特朗普(美國房地產商)
時間是人類發展的空間。
馬克思(德國思想家)
我們越是分析時間的自然性質,我們就越懂得時間的延續就意味著發明,就意味著新形式的創造,就意味著一切新鮮事物連續不斷地產生。
柏格森(法國哲學家)
時間是最大的革新家。
弗蘭西斯·培根(英國哲學家)
時間最不偏私,給任何人都是二十四小時;時間也最偏私,給任何人都不是二十四小時。
赫胥黎(英國博物學家)
上蒼賜給世人的時間是無限的。究竟怎樣賜給我們呢?是一下子就給我們一千年嗎?是把時間均勻地分成一個個清新的早晨。
愛默生(美國哲學家、文學家)
歷史是一首用時間寫在人類記憶上的迴旋詩歌。
雪菜(英國詩人)對時間的價值沒有深切認識的人,決不會堅韌勤勉。
西革尼夫人(美國作家)
時間是靈魂的「生命」。
朗費羅(美國詩人)時間是變化的財富。
泰戈爾(印度作家)
時間是送給我們的寶貴禮物,它使我們變得更聰明,更美好,更成熟,更完美。
托馬斯(英國冶金學家)
時間是神聖的禮物,每日是小小的人生。
盧保克(英國科學家)
時間能使人生色,也能使人毀滅。
歌德(德國詩人)只有把時間切斷的時候我們才會感到時間的流動和運動。
米歇爾·比托爾(法國作家)
選擇機會,就是節省時間。
弗蘭西斯·培根(英國哲學家)
時光會使最亮的刀生銹,歲月會折斷最強的弓弩。
司各特(英國小說家)
越是隔夜過得好玩,越是明朝顯得無聊。
羅素(英國哲學家)
時間是衡量事業的標准。
弗蘭西斯·培根(英國哲學家)
兩地之間最長的間隔是時間。
田納西·威廉斯(美國作家)
人生一世不就是為了化短暫的事物為永久的嗎?歌德(德國詩人)
時間就是能力等待發展的地盤。馬克思(德國思想家)
時間對於誰都是奔著走的。
莎士比亞(英國戲劇家、詩人)
時間是世界上一切成就的土壤。時間給空想者痛苦,給創造者幸福。
麥金西(英國作家)
時間是世界的靈魂。
畢達哥拉斯(古希臘數學家)
時間是偉大的導師。
伯克(英國作家)
時間是偉大的作者,她能寫出未來的結局。
卓別林(美國電影藝術家)
時間像奔騰澎湃的急湍,它一去無還,毫不流連。
塞萬提斯(西班牙小說家)
時間是人所能花費的一種最貴重的東西。
拉爾修(西班牙作家)
從我的左袋裡偷走白銀的角幣吧,但不要碰我的右袋裡面裝著黃金的時間!
霍姆斯(美國法學家)
人生是介於過去與未來之間的一瞬。
卡萊爾(英國作家)
在每個時代,「過去的好時光」只是一個神話。當時的人們誰也不曾認為那是好時光。
阿特金森(奧地利作家)
時間執行著公正不倚的法律。
馬尼利烏斯(俄國思想家)
時間是一切沖突的治癒者。
蒙森(德國歷史學家)
時間是一隻永遠在飛翔的鳥。
羅伯遜(美國作家)
時間是人類的天使。
席勒(德國作家)
我們知道,時間有虛實與長短,全看人們賦予它的內容怎樣。
馬爾夏克(法國作家)
我的產業多麼美、多麼廣、多麼寬,時間是我的財產,我的田地是時間。
歌德(德國詩人)
速度是很重要的。失去的土地總是可以復得的,失去的時間則將永不復返。
富蘭克林·羅斯福(美國政治家)
每個時代,都貶斥舊的錯誤,但卻都產生新的錯誤。
福勒(英國詞典編輯家)
凡有東西活著的地方,都攤開著記載時間的賬簿。
柏格森(法國哲學家)
那些對自己的時代所端出的菜餚沒有胃口的人,讓他們悲哀吧!
紀德(法國作家)
有三樣東西是永遠不會回來的:射出去的箭,說過了的話,度過的日子。
道梅爾(英國作家)
時光總是使它的顧客欠著賬,它借給他們分秒,卻要他們付回年歲。
霍姆斯(美國法學家)
時間就是生命,時間就是金錢。
本傑明·富蘭克林(美國科學家)
珍惜一切時間,用於有益之事,不搞無謂之舉。
本傑明·富蘭克林(美國科學家)
要延長白天的時間,最妙的辦法莫如從黑夜偷用幾個鍾頭!
狄更斯(英國作家)
每個人嘴上都談到時間的價值,但只有很少的人在行動上珍惜時間的價值。
切斯特菲爾德(英國作家)
最值得高度珍惜的莫過於每一天的價值。
歌德(德國詩人)
敢於浪費哪怕一個鍾頭時間的人,說明他還不懂得珍惜生命的全部價值。
達爾文(英國科學家)
隨著歲月的增長,我們對時間的價值越來越敏感。
哈茲里特(英國評論家)
不管饕餮的時間怎樣吞噬著一切,我們要在這一息尚存的時候,努力博取我們的聲譽,使時間的鐮刀不能傷害我們。
莎士比亞(英國戲劇家、詩人)
集腋成裘,聚沙成塔。幾秒鍾雖然不長,卻構成永恆長河中的偉大時代。
弗菜徹(美國作家)
智慧的總和就是獻身工作加上不浪費一分一秒。
愛默生(美國哲學家、文學家)
完成工作的方法是愛惜每一分鍾。
達爾文(英國科學家)
時間不能增添一個人的壽命,然而珍惜光陰可使生命變得更有價值。
盧瑟·伯班克(美國植物學家)
時間是所有事物中最難下分界和似是而非的;過去的已消逝,將來還未來臨,而現在則是我們試圖劃分的時候,馬上成為過去,像電光一閃,存在僅一剎那間。
科爾頓(阿根廷作家)
真正忙碌的人沒有時間去胡思亂想。
塞內加(古羅馬哲學家)
最浪費不起的是時間。
丁肇中(美籍華人、物理學家)
我們的生命皆由時間造成,片刻時間的浪費,便是虛擲了一部分的生命。
林肯(美國政治家)
如果可能,那就走在時代的前面;如果不能,那就同時代一起前進,但是決不要落在時代的後面。
布留洛夫(俄國畫家)
你要把時間當作一條河,你不要坐在岸旁,看它流逝。
紀伯倫(黎巴嫩作家)
醒來吧你的良宵已經來臨!醒來吧每瞬間貴如黃金!
普希金(俄國詩人)
不要為已消盡之年華嘆息,必須正視匆匆溜走的時光。
布萊希特(德國劇作家)
不要老嘆息過去,它是不再回來的;要明智地改善現在,要以不憂不懼的堅決意志投入撲朔迷離的未來。
朗費羅(美國詩人)
如果錯過了太陽時你流了淚,那麼你也要錯過群星了。
泰戈爾(印度作家)
與時間抗爭者面對的是一個刀槍不入的敵手。
塞繆爾·約翰遜(英國作家)
使時間短促的是活動,使時間漫長難忍的是安逸。
歌德(德國詩人)
一個人越知道時間的價值,越感覺失時的痛苦。
但丁(義大利詩人)
當許多人在一條路上徘徊不前時,他們不得不讓開一條大路,讓那珍惜時間的人趕到他們的前面去。
蘇格拉底(古希臘哲學家)
誰虛度年華,青春就要褪色,生命就會拋棄自己。
雨果(法國作家)
你熱愛生命嗎?那就不要揮霍時間。因為它是構成生命的材料。
本傑明·富蘭克林(美國科學家)
一生中的機會錯過以後,就沒有餘地能夠讓後悔來彌補損失!
狄更斯(英國作家)
在世界上我們只活一次,所以應該愛惜光陰。必須過真實的生活,過有價值的生活。
巴甫洛夫(俄國生理學家)
唉,你在一件壞的事情上損耗了多少好時光!
塞內加(古羅馬哲學家)
時間的無聲的腳步,是不會因為我們有許多事情需要處理而稍停片刻的。
莎士比亞(英國戲劇家、詩人)
記住吧:只有一個時間是重要的,那就是現在!它所以重要,就是因為它是我們唯一有所作為的時間。
列夫·托爾斯泰(俄國作家)
成功與失敗的分水嶺,可以用這五個字來表達我沒有時間。
本傑明·富蘭克林(美國科學家)
青春時代是一個短暫的美夢,當你再醒來時,它早已消逝得無影無蹤了。
莎士比亞(英國戲劇家、詩人)
只有把每天都當成是生命的最後一天,人才真正學有所獲。
愛默生(美國哲學家、文學家)
節約勞動時間就是等於發展生產力。
馬克思(德國思想家)
先生,快走吧!快跑吧!不要忘記世界是在六天內造成的。你可以向我索取一切,唯有時間例外。
拿破崙(法國政治家)
拋棄時間的人,時間也拋棄他。
莎士比亞(英國戲劇家、詩人)
天下最可貴的,莫如時日;天下最奢侈的,莫如浪費時日。
莫扎特(奧地利作曲家)
無人能使時鍾為我敲打已逝去的鍾點。
拜倫(英國詩人)
辛勤的蜜蜂永沒有時間的悲哀。
布萊克(英國詩人)
浪費時間叫虛度,利用時間叫生活。
楊格(英國作家)
浪費時間是一樁大罪過。
盧梭(法國啟蒙思想家)
一個人愈知道時間的價值,愈感覺失時的痛苦呀!
但丁(義大利詩人)
誰把握住時間,誰就擁有一切。人若把一生的光陰虛度,便是拋下黃金未買一物。
薩迪(波斯詩人)
最未好好利用時間的人,最會抱怨它的短暫。拉布呂耶爾(法國作家)
三延四拖,你就是時間的小偷。
上田敏(日本文學評論家)
珍惜一切時間,用於有益之事,不搞無謂之舉。
本傑明·富蘭克林(美國科學家)
最拙於運用時間的人,總是為時間的快如閃電而大發牢騷。
布律耶爾(法國道德批評家)
切勿坐耗時間,須知每時每刻都有無窮的利息;日計不足,歲計有餘。
本傑明·富蘭克林(美國科學家)
誰能一輩子從頭至尾用好白晝的時光,誰就一定會生活得更偉大。
阿爾科特(法國科學家)
在我們談話的時刻,令人欣羨的時光已消逝。抓住現在,盡量少相信未來。
賀拉斯(古羅馬詩人)
勤勉,不浪費時間;每時每刻做些有用的事,戒掉一切不必要的行動。
本傑明·富蘭克林(美國科學家)
想要有空餘時間,就不要浪費時間。
本傑明·富蘭克林(美國科學家)
如果我們無所事事地過了一天,自己就覺得好像犯了盜竊罪。
拿破崙(法國政治家)
時間不可空過,用之於有益的工作;一切無益的行為,應該完全制止。
本傑明·富蘭克林(美國科學家)
對游手好閑的人來說,日子長,年代短……那麼勞動吧!勞動的好處之一是把日子縮短、年代拉長,即擴大生活。
狄德羅(法國啟蒙思想家)
除了聰明沒有別的財產的人,時間是唯一的資本。
巴爾扎克(法國作家)
找空閑的時候,常常是我最忙的時候。
西塞羅(古羅馬哲學家)
時間是個常數,但對勤奮者說來,是個變數,用「分」計算時間的人,比用「時」計算時間的人,時間多五十九倍。
雷巴柯夫(俄國作家)
在時間的海洋里,勤奮工作的人一路順風,無所事事的人處處觸礁。
德萊頓(英國詩人)
善於利用時間的人,永遠找得到充裕的時間。歌德(德國詩人)
合理安排時間,就等於節約時間。
弗蘭西斯·培根(英國哲學家)
心靈的致命的仇敵,乃是時間的磨蝕。
羅曼·羅蘭(法國作家)
如果你愛永恆,就該很好地利用時間。昔日不能再回來,明天也不一定有保證。
弗朗西斯·誇爾斯(美國作家)
一切節省,歸根到底都歸結為時間的節省。
馬克思(德國思想家)
我不是用小時來行動,而是用分鍾來行動的。蘇沃洛夫(俄國元帥)
我的生活過得像鍾表的機器那樣有規則,當我的生命告終時,我就會停在一處不動了。
達爾文(英國科學家)
時間有限,不只由於人生短促,更由於人事紛繁。我們應該力求把我們所有的時間用去做最有益的事情。
斯賓塞(英國詩人)
完成工作的方法是愛惜每一分鍾。
達爾文(英國科學家)
時間應分配得精密,使每年、每月、每天和每小時都有它的特殊任務。
誇美紐斯(捷克教育家)
正當地利用你的時間!你要理解什麼,不要舍近求遠。
歌德(德國詩人)
時間無涯的荒漠里,沒有早一步,也沒有晚一步,剛巧趕上了!
張愛玲(中國作家)
⑤ 懇請提供有關犯罪社會學的資料
犯罪學的系統萌芽思想發源於西方法律思想家對個人行為與國家意志相沖突問題的探索過程中,是西方法學界對犯罪學、刑事法律研究領域和司法實踐領域作出的偉大貢獻。從體系化探索和研究犯罪學的角度來說,關於犯罪的基礎理論最初產生於18世紀時的西方國家,而18世紀中葉貝卡利亞出版的《論犯罪與刑罰》一書則初步奠定了犯罪學的基礎框架,但從學科整體的高度看,那時對犯罪學的研究尚是零星的,還沒有形成規模化體系,且更多的還只是停留在單純對刑事犯罪進行研究的層面,並沒有觸及到犯罪學的學科研究核心,還不是真正意義上的犯罪學理論。
犯罪學作為一門獨立的學科始於19世紀,一般認為是由義大利學者龍伯羅梭與其學生等一起持續鼎力創立。在1876年,龍伯羅梭出版了《犯罪人論》這部影響極大的著作,標志著犯罪學開始初步成為一門被系統研究的獨立學科,並促使犯罪學的理論探索開始試圖擺脫刑事法學關於犯罪研究的桎梧和不利導向,走上了犯罪學作為獨立法律學科自由研究、發展的道路,這是龍伯羅梭對法學研究特別是犯罪學研究的獨特貢獻!
但是,必須指出的是龍伯羅梭對犯罪學的研究是帶有極大的局限性和偏見性,甚至帶有濃重的種族和人種歧視,特別在對犯罪原因和對犯罪的預防研究上更是走了極端:他認為犯罪產生的原因不在於社會,而在於犯罪者個人,是由公民個人的特殊生理構成導致犯罪的發生;同時,在對犯罪的預防方面,他主張採取極端手段,認為要解決犯罪,必須限制和剝奪犯罪人的人身自由或者生命,忽略了對個人合法權益的保護,推脫了社會應該承擔的犯罪預防責任。因此,龍伯羅梭對犯罪學的研究還沒有走向理性化思維道路,更多的是站在維護國家統治權威性的立場上,還沒有接觸到犯罪學的學科真諦,甚至不利於犯罪學的健康發展。
之後,龍伯羅梭的學生卡羅伐洛於1885年寫成了《犯罪學》一書,在這本書中,卡羅伐洛提出了「自然犯論」的學說,為犯罪學的發展和科學建立犯罪學研究體系注入了新的血液,極大地發展和更新了舊式思維影響下的犯罪學。不久,龍伯羅梭的另一學生菲利於1892年出版了《犯罪社會學》一書,首次提出對於犯罪產生的原因研究應充分關注導致犯罪產生的社會原因,社會不利因素的存在也是促成個人產生犯罪的重要原因。菲利在對犯罪產生的原因研究方面將人們的視野導到了社會存在的層面,從另一角度再次將犯罪學的研究推向了一個新的高度,進一步扳正了犯罪學研究的不良方向。後來,德國學者李斯特在批判性吸收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礎上,對犯罪學的發展闡述了新的理論,他明確指出,要削除或減少犯罪,改善社會環境尤為重要,國家應承擔起國家治理責任。
從世界范圍內對犯罪學的研究成果看,犯罪學得到空前發展並穩步走向成熟是在人類經歷了二次世界大戰的慘痛教訓以後,在二次世界大戰中,無數無辜公民的生命被國家力量利用為非法目的並冠以表面上正大光明的政治口號以逃避法律責任的追究。二戰結束以來,悲烈的人類人為災難促使人們對犯罪問題有了新的認識,與國家行為相結合的犯罪行為引起了公民的廣泛關注並進入了法學家研究的視野,從而拓展了研究視野,擴展了法學涵蓋的范疇,使犯罪學的研究有了長足的進展。而此時與國家行為相結合的犯罪學研究方向,已經初步暗含了國家犯罪學研究的端睨,實際上,那時已經出現了對國家行為構成犯罪進行研究的案例,只是系統提出國家犯罪學思想時機尚未成熟。
⑥ 聖三一和都柏林大學如何選擇
可以選擇柏林大學。
柏林洪堡大學,創辦於1810年,前身是柏林大學,位於德國首都柏林,是一所公立綜合類研究型大學。洪堡大學是蜚聲中外的高等學府,也是歐洲最具影響力的大學之一,德國精英大學成員。
洪堡大學在人文學科領域有著頂尖的聲譽和強大的科研實力,其文學、神經科學、哲學、社會學、數學、物理學、生命科學均在世界享有盛譽,各學科均排名世界前列,洪堡大學的法學院是最優秀的法學院之一。
師資力量:
柏林洪堡大學的教師陣容十分強大,包括物理學家愛因斯坦、馬克斯·普朗克、亥姆霍茲、薛定諤、赫茲、韋恩等,生物化學之父費歇爾,20世紀最偉大的數學家之一馮·諾伊曼。
化學家拜耳,哲學家費希特、謝林、黑格爾、叔本華、地理學家李希霍芬、李特爾,神學家弗里德里希·施萊爾馬赫、法學家薩維尼、法蘭茲·封·李斯特、歷史學家蘭克都曾在此任教。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柏林大學
⑦ 古斯塔夫·拉德布魯赫的介紹
古斯塔夫·拉德布魯赫(1878-1949),德國著名法學家。法律思想家、哲學家和社會民主主義者。師從刑法改革家弗朗茨· 馮·李斯特,在柯尼斯堡、基爾、海德堡諸大學擔任過刑法和法哲學教授,1921-1922年和1923年任魏瑪共和國司法部長和《德意志通用刑法典》的編纂者,1933年由於政治原因被解除公職;1945年重新任命為海德堡教授,並擔任法學院院長,參與大學重建。其代表作有:《法學導論》、《法哲學》、《社會主義文化論》、《德國通用刑法典草稿》、《論刑法的優雅》、《英國法的精神》、《犯罪史》等。
⑧ 經濟學必讀書目
1.《魔鬼經濟學》(Freakonomics)
《魔鬼經濟學》經常被描述為有史以來最受歡迎的經濟學書籍之一,這是有原因的。如果你想知道為什麼小販傾向於和他們的母親住在一起,房地產經紀人和KKK有什麼共同點,游泳池和槍支哪個更危險,那麼這本書很適合你。《魔鬼經濟學》回答了那些沒人想問的問題,因為它們太荒謬了。作為第一部這樣的小說,這本小說既能讓你開心,又能讓你從經濟學的角度來看待世界,對於一個經濟學專業的學生來說,這簡直太棒了。
2. 《思考,快與慢》(Thinking,Fast and Slow )
這本書由諾貝爾獎得主丹尼爾•卡尼曼和數學心理學家阿莫斯•特沃斯基合著,見解深刻,挑戰了人們總是理性行事的經典經濟學假設。例如,這本書解釋了為什麼我們更容易相信黑體字,為什麼我們更容易相信有魅力的人更有能力。這本小說幫助我們理解我們自己所做的決定,以及我們周圍的人所做的決定。閱讀這篇文章不僅能幫助你做出更好的決定,還能讓你對行為經濟學有更深入的了解,這在某種程度上肯定會對你的經濟學課程有所幫助。
3. 《卧底經濟學家》(The Undercover Economist)
這本書一定是很多人最喜歡的書之一,主要是因為它開篇就解釋了為什麼倫敦火車站的星巴克咖啡要價這么高,並繼續講述了類似的真實生活和相關場景。這本書向你展示了經濟學在你生活的方方面面都扮演著重要的角色,了解這些日常事物背後的經濟學可以幫助你更好地理解這個世界。
4.《他們沒有告訴你的關於資本主義23件事》(23 Things They Don』t Tell You About Capitalism)
這本書把當今社會最大的神話顛倒了過來,例如,它解釋了為什麼洗衣機比互聯網更能改變人們的生活。常解釋在小說的開始,盡管這個名字,這本書絕不是反對資本主義和目標不偏袒任何一方,而是解釋現實,盡管他說「盡管它存在問題和局限性,我相信資本主義仍然是人類發明的最好的經濟體系。這個問題會讓你質疑你所知道的一切。
5.《動物精神》(Animal Spirits)
《動物精神》的閱讀量略高於榜單上的一些書,但它也是最重要的書之一。這本書討論了情緒在經濟決策中所扮演的角色,這很有趣,同時也對凱恩斯主義的基本思想做了一個很好的概述,如果你要上經濟學學位課程,或者正在學習經濟學,這是非常有用的。而且,這本書很受老師們的喜愛,所以你只要說你讀過這本書,就會得到主要的加分。
6.《扶手椅經濟學家》(The Armchair Economist )
紙上談闊論的經濟學家很像怪誕經濟學家和卧底經濟學家,他們用一種有趣而又能引起共鳴的方式解釋日常生活中的經濟學。作者在介紹中認識到了這一點,並解釋道:「魔鬼經濟學就是要用事實來迷惑你;這位紙上談闊論的經濟學家想用邏輯來迷惑你。「如果你想知道諸如『為什麼汽車越安全,駕駛員發生的撞車事故就越多?以及「普通人會冒多大的生命危險去喝一杯星巴克摩卡星冰樂?」「別裝得好像你不想知道似的!」
7.《黑天鵝》(The Black Swan)
這是我們建議的經濟學課程的閱讀清單上的最後一本書籍,雖然它是一本比較厚的書籍,但是裡面的想法真的很酷。這本書的中心思想是,即使一個事件是極其不可能發生的,比如一隻黑天鵝在沒有人見過它的情況下是真的存在,這並不意味著這個事件是不可能發生的,因為黑天鵝確實存在。這本書接著解釋了一個重大的意外事件是如何產生巨大後果的。這個也很受經濟學講師的歡迎,如果你想知道的話,這是一個很好的課堂教材。
⑨ 國際刑法的歷史發展
一、國際刑法的歷史發展
一個多世紀以來,許多哲學家、法學家、社會學家、經濟學家和政治家們為維護人類和平、安全與發展作出了不懈的努力,雖然這些努力遠沒有達到人類所期望的結果,但畢竟在維護和平的進程中取得了一些成績,如常設國際法院(the Permanent Court of International Justice)、聯合國(the United Nations)、國際法院(the International Court Justice)等國際性特殊機構,以及一些區域性機構,如歐洲共同體(European Community)和歐盟(European Union)等機構的建立。特別是歷經兩次世界大戰的洗劫之後,國際社會懲治國際犯罪的意識更為濃烈,國際刑法得到了前所未有的繁榮。國際法委員會在起草編纂國際刑法典草案的同時,國際社會及時組織審判了第二次世界大戰中各種危害人類的犯罪行為,並且形成了一些具有示範效應的國際刑法基本原則,如個人刑事責任原則、國家之間刑事司法合作與協助條約及協議原則等,這些原則至今仍有其現實作用。由此觀之,國際刑法的發展歷程實際上是國際刑事實體法和國際刑事程序法的演進史,或者是國際刑事法典編纂和國際刑事審判發展的演進史。這一歷史進程總體上沿著一條從高潮到低谷再到高潮的曲線發展,在總體發展趨勢下分析,國際刑事實體法和程序法兩者的發展又非同步進行。
(一)國際刑法發展的肇端(1919年以前)
從實體上考察,國際社會對國際犯罪的認識肇始於17世紀習慣國際法對海盜罪(Piracy)的認識,「海盜一直被認為是逐出法外之人,一種『違反人類的罪行者』。按照國際法,海盜行為使海盜喪失了其本國的保護,因而喪失其國家屬性;而且他的船舶,或者飛機,雖然過去可能具有懸掛某一國家旗幟的權利,也喪失了這種權利。國際法上的海盜行為是一種『國際罪行』;海盜被認為是一切國家的敵人,他可以被『落入其管轄權的任何國家』加以法辦」。2自1841年至1982年國際社會制定了一系列可適用於海盜罪的國際性法律文件,雖然當時海盜罪行少有發生,但1937年9月14日的《尼翁協議》(Nyon Arrangement)認為「海盜」是一種「恐怖主義」的行為,並將該罪行列入國際犯罪種類之內,使之成為國際社會最早認同的典型的國際犯罪。因此,在以後界定國際犯罪種類時常以海盜罪作為藍本,即考察犯罪行為是否具有嚴重性和國際譴責性。3此後,販賣奴隸行為4和戰爭行為5應受國際譴責的特徵逐漸顯露出來,因而成為國際社會譴責的對象。這些罪行不僅危及國家利益,而且威脅著國際社會的和平與安寧,然而,這一時期國際社會尚未考慮從事國際罪行法典的編纂工作。
從程序上考察,國際社會對國際刑法的認識可以追溯到1474年,當時27名聖羅馬帝國法官審理了皮特。馮。哈根巴士(Peter Von Hagenbush)允許其軍隊實施強奸、殺害和掠奪無辜平民財產的行為,並因這種行為侵犯了「上帝和人道法」(Laws of God and Man)而認定其有罪。6這次審判嘗試被國際社會視為國際刑事審判的序幕。然而,由於當時國際刑事審判機構以及其他國際性審判或司法機構均未誕生,所以這項審判屬於在「非正式」場所中進行的審判活動。在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之前,Carnegie Endowment建立了一個唯一具有國際特色的非政府委員會,該委員會負責調查1912年第一次巴爾干戰爭和1913年第二次巴爾干戰爭中針對平民和戰犯實施的那些應受指控的暴行。在第二次巴爾干戰爭開始時,為了向西方國家提供一個「受影響地區正在發生事件的清晰的、可靠的畫面」,該委員會調查了沖突的整個過程及個人行為。巴爾干委員會組織了幾個事實調查團,在事後根據他們發現的事實作出了實質性的報告,並於1914年7月遞交了這些報告,同年8月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該報告的作用便成為歷史的縮影。7
因此,從形式上看,國際社會對國際刑事程序法的認識似乎早於實體法。盡管實體意義上的國際刑法或程序意義上的國際刑法都沒有進入規范化的過程,即既沒有進行國際罪行實體法的編纂,也沒有從事正規的國際性刑事審判,但這一時期國際刑法的雛形已露端倪,特別是在19世紀60年代和70年代國際刑法完全呈現出一種獨立發展的態勢,並且努力試圖形成一種集中立法和審判機構的模式。這種發展態勢顯示了基於國家調查和執行的多邊法律文件或機構的增長,與國際領域犯罪作斗爭的政治必要性相比,法律在這一領域的獨立發展已經有力地說明一般國際刑法的發展。8多邊公約的增長賦予國際刑法廣泛的內涵,使國際刑法擺脫了僅適用於危害人類罪方面典型案件的局限性。一些新的國際公約已經涉及非普通的國際犯罪、長期存在的焦點問題、引渡制度等,特別是那些真正具有高度國際政治寓意的國際犯罪。
(二)國際刑法發展的第一次高峰(1919—1955)
兩次世界大戰爆發給人類社會帶來災難的同時,也推動了國際刑法的發展,這一期間是國際刑法發展的第一個高潮。
第一次世界大戰的爆發是國際刑法進入發展高潮的直接誘導因素。此時,國際刑法在實體和程序上的發展並駕齊驅。從實體上講,人類社會認識到戰爭罪行和反人道主義罪行的嚴重危害結果,進一步明確戰爭罪和違反人道主義罪屬於嚴重的國際犯罪;從程序上講,第一次世界大戰之後,法國、英國、美國、義大利等戰勝國經過多方妥協最終達成《凡爾塞條約》,建立了世界上第一個正式的戰爭發起者責任與刑罰委員會。該委員會提出895名應受指控的戰爭罪犯名單,並希望通過協約國軍事法庭進行一次較為正式的國際刑事審判,即根據1907年《海牙公約》序言中馬頓斯條款的規定,起訴1915年在土耳其境內實施大規模屠殺亞美尼亞人的土耳其官員以及其他實施「違反人道主義罪行」的個人。9 盡管由於當時政治等多方面的因素,使協約國的審判活動沒有成為現實,特別是萊比錫的審判。10因此,有學者指出,第一次世界大戰後,政治家們的目光短淺和對陌生事物的恐懼傾向,已經使國際刑法的發展受到一定的阻礙。11但這一時期國際社會所作的努力已經表明國際社會懲治嚴重危害人類和平與安全犯罪的強烈願望,從而使國際刑法呈現急速發展的趨勢。
第二次世界大戰的爆發促使國際刑法的發展達到第一個顛峰,同時也為國際刑法的進一步發展奠定了基石。這一時期,實體法上除了強調戰爭罪、反人道罪、危害人類罪及侵略罪等嚴重國際犯罪以外,還肯定了滅絕種族罪等其他國際犯罪。從程序上講,紐倫堡審判12和東京審判13不僅在社會意識上獲得了成功,而且滿足了民眾企盼和平與懲治戰犯的渴望。紐倫堡法庭憲章及其審判活動,以革新的方法創制了解決武裝沖突的法律,創設了新的國際法原則-紐倫堡原則(其中包括著名的個人責任原則)。14盡管紐倫堡國際軍事法庭確立的個人刑事責任原則屬於事後的立法行為(ex post facto legislation),沒有依據當時國際社會廣泛崇尚的罪刑法定原則(nullum crimen sine lege, nulla poena sine lege)。15 但是紐倫堡審判的合法性卻毋庸質疑。因為在紐倫堡審判之前,國際社會已於1928年訂立了旨在通過和平方式解決國際爭端的《關於廢棄戰爭作為國家政策工具的一般條約》,即《凱洛格—白里安條約》(或稱《巴黎條約》)。在簽署條約的63個國家中包括德國、義大利和日本,這些國家作為締約國對條約的內容及宗旨顯然有明確的認識。雖然《凱洛格—白里安條約》中沒有刑事罰則的規定,但紐倫堡審判恰好彌補了該公約的這一缺陷,這也正是紐倫堡審判發展國際法的功績所在。雖然東京審判略晚於紐倫堡審判,但遠東國際軍事法庭在傳統國際法基礎上審判那些違反戰爭法規或習慣的普通戰爭犯罪與紐倫堡國際軍事法庭相同,而且還確立了破壞和平罪和反人道罪的審判實例,然而,這些原則的確立是對紐倫堡原則的擴展,特別是有關「共同陰謀」進行侵略的理論,東京審判較紐倫堡審判進行了更為深入的探討。
紐倫堡審判和東京審判不僅把國際刑法的發展推向高峰,其深遠意義還表現在另外兩個方面:一是促使聯合國將注意力轉移到建立一個常設國際刑事法院問題。1948年召開的聯合國大會要求國際法委員會(International Law Commission)16研究建立國際刑事法院的價值性和可行性,聯合國大會在審查了該委員會的報告後得出結論,建立這樣一個法院既值得又可行,並決定由聯合國17個成員國組成一個國際刑事司法協會,籌備建立國際刑事法院的具體事宜,該協會於1951年提交了一份規約草案,1953年委員會第二次修訂這一草案。1953年規約草案規定建立一個常設法院,法院將對任何「自然人」(natural persons)包括國家元首和其他政府機構人員所犯「國際法公認」的罪行具有管轄權(這些罪行通常認為是在《懲治危害人類和平與安全罪行法典草案》(以下簡稱《法典草案》)中規定的具體犯罪)。17法院將根據罪行發生地國家以及罪犯的國籍國根據「公約、特殊協定或根據單方聲明」授予法庭的管轄權來行使屬人管轄。二是促進有關國際罪行法典的編纂工作。有學者指出,歷史上編纂罪行法典的設想總是與建立國際刑事法院的設想相伴而行,但是在兩個設想之間卻沒有必要的聯系。假如國際刑事法院沒能建立,那麼國際刑法典沒有法院的建立便無處施行。通過國家之間合作或依賴地方訴訟的「間接執行」,很難化解公眾對嚴重違法行為的憤慨。18
我們認為,兩次世界大戰結束後這段較短的期間之所以被譽為國際刑法發展的一次高峰,是因為這一時期的國際刑事實體法與程序法的發展相輔相成。國際社會由第一次世界大戰後對國際刑事審判的希冀,步入第二次世界大戰後的國際刑事審判實際操作,進而轉入呼籲常設國際刑事法院的建立,這種思維變遷業已表明國際刑法在程序上的行進步伐,在此期間進行的國際刑法典編纂工作同樣說明國際刑事審判對實體刑法的迫切需求。自1924年以來,國際刑法學協會一直致力於籌建國際刑事法院和編纂國際罪行法典工作,直至紐倫堡審判時,方始加快實現這種願望的進程。1946年第一屆聯合國大會期間,確認了「紐倫堡憲章和國際軍事法庭判決書中所承認的國際法基本原則。」191947年聯合國大會指令國際法編纂委員會(即國際法委員會的前身)20制定一部總的關於違反人類和平與安全的罪行法典。21決議授權進行工作的內容包括:(1)制定紐倫堡法庭憲章和法庭判決中所承認的國際法的一些原則;(2)起草一部關於違反人類和平與安全的罪行法典,明確指出與第(1)部分提及的內容相一致的地方。22 兩年後,國際法委員會遵照決議的精神開始制定「紐倫堡法庭憲章中的基本原則」,並起草「違反人類和平與安全的罪行法典草案。」23 委員會下設一個附屬委員會,任命一名專門的報告起草人,起草違反人類和平與安全的罪行法典草案。24 1954年草擬的法典草案雖然僅有5個條款,列舉了13種獨立的國際罪行,但是國際罪行法典草案的積極編纂和國際刑事審判的成功進行共同構築了這一時期國際刑法的繁榮景象。
(三)國際刑法發展的低谷(1955—1992)
如果說是國際性歷史事件推動了國際刑法的發展,那麼自國際社會審判第二次世界大戰國際戰犯之後,國際社會似乎度過了一段虛假平和時期。然而,由於這一時期沒有所謂巨大的歷史事件發生,所以國際刑法的發展亦隨之處於低迷階段。
在此期間,國際社會基本上沒有進行任何國際性的刑事審判,國際法委員會仍在繼續從事一些有關國際罪行法典的編纂工作。正如國際法委員會在1984年的報告中所說,「委員會編纂國際刑法試圖遵循的程序是:詳審認為構成國際犯罪的違反國際制度(公約、宣言、決議等等)的行為,選擇其中一些最為嚴重的行為,因為並不是所有的國際犯罪都會對國際和平與安全產生危害。」25而且國際法委員會還在1988年《法典草案》中,將「offence」易為「crime」,26目的在於增強對犯罪行為嚴重程度的認識;由於侵略罪的定義遲遲沒有定論,乃至影響了整個法典的編纂進程。
這幾十年中,盡管國際社會在編纂國際法和創建國際法院方面的興趣較低,但有關國際犯罪種類的界定卻發生了重大變化。國際社會關注的焦點逐漸從戰爭罪、危害人類罪等極其嚴重的國際犯罪轉向一些新型的犯罪,諸如侵略罪、種族滅絕罪、種族隔離罪、國際恐怖主義罪行以及非法販運毒品罪等。1990年,國際社會已經著手處理出現的兩類新型的國際犯罪,即環境犯罪27和盜竊核武器和核材料罪。28 這一時期,聯合國仍在認真努力編纂國際罪行法典,並積極籌劃國際刑事法院建立進程,盡管「冷戰」阻礙了這一進程的推行,但自1990年以來國際刑法的發展已逐漸走出低谷。
(四)國際刑法發展的第二次高峰(1992—1998)
1991年以來前南斯拉夫境內發生了嚴重違反國際人道主義法的國際性武裝沖突,1994年盧安達境內的武裝沖突中也出現了滅絕種族罪和嚴重違反國際人道主義法行為的事件,這些事件的發生再次推動國際刑法朝著一個新的峰值邁進。這一時期國際刑法發展的顯著特點可以歸納為三個方面:
其一,國際刑事特設法庭的建立。1992年10月6日安理會正式通過第780號決議建立前南斯拉夫調查戰爭罪行專家委員會,這個專家委員會負責對前南斯拉夫沖突中的「嚴重違反日內瓦公約和其他違反國際人道法的行為」的調查和取證工作。291993年2月22日,繼專家委員會遞交第一份臨時報告後,30安理會第808號決議明確規定,「設立一個國際法庭來起訴應對1991年以來前南斯拉夫境內所犯的嚴重違反國際人道主義法行為負責的人。」1993年5月25日前南國際刑事法庭(ICTFY,以下簡稱前南法庭)在海牙正式成立。繼前南法庭建立之後,1994年7月安理會通過第935號決議,旨在調查盧安達內戰期間嚴重違反國際人道法的行為,並建立了盧安達調查違反國際人道法專家委員會,其中包括調查可能實施種族滅絕行為的專家委員會。同時安理會第995號決議批准了盧安達法庭規約和審判機制。
我們認為,前南法庭和盧安達法庭的建立及運作是國際刑法在程序方面的重大發展,這兩個法庭的建立從本質上鞏固和發展了紐倫堡、東京審判中確立的國際法基本原則。這些進展主要表現為三個方面:一是法律淵源上的進展。兩個法庭都是聯合國安理會依照《聯合國憲章》的規定並根據安理會決議設立的國際特設法庭,因而兩個法庭對及時有效地解決當時歷史條件下發生的嚴重違反人道主義法行為發揮了積極的功效。31二是拓展了國際法原則。兩個法庭在紐倫堡法庭和遠東法庭基本原則的基礎上,將只由沖突一方承擔刑事責任的理論擴展為不受限制,只要行為人實施了違反國際人道主義法行為,無論其為沖突任何一方均應承擔刑事責任。三是進一步糅合國際法和刑法的基本理論。在訴訟活動中,兩個法庭合理使用的一些原則沿展了國際刑法基本原則的內涵,諸如並行管轄權的行使問題、32一罪不二審原則的明確適用、33強調司法獨立的原則、34犯罪嫌疑人及被告人權利保障和國際司法協助等。
其二,罪行法典草案的編纂與草案的通過。經過國際法委員會、國際刑法學協會等國際性機構積極努力,危害人類和平與安全國際罪行法典草案的編纂和頒行工作順利完成。1991年《法典草案》的文本正式形成,聯合國綜合各方提出的意見不斷對草案進行分析修訂,並於1996年正式通過了《法典草案》。該《法典草案》是歷史上確定國際犯罪種類最多的一次,共包含了26種國際性犯罪。35這部法典的製作擺脫了原有國際公約不含刑罰特徵的弊端,吸收了現代國際公約及國際刑法發展中逐步形成的有關刑罰適用的規定和特點,如《紐倫堡國際軍事法庭憲章》確立的個人刑事責任原則,以及應受到國際刑事審判的國際犯罪等。同時,該法典還充分展示了國際犯罪行為的固有特徵:(1)構成國際罪行禁止性行為的明確規定,或依照國際法構成的國際犯罪;(2)通過確立禁止、預防、起訴和懲罰及類似的義務,來間接認可行為的刑罰性;(3)禁止性行為的犯罪化;(4)起訴的義務;(5)懲罰實施禁止性行為的義務;(6)引渡的義務;(7)在起訴、懲罰(包括刑事訴訟程序的司法協助)方面的合作義務;(8)刑事管轄根據的建立(刑事管轄的理論或刑事管轄的優先);(9)國際刑事法院或國際刑事法庭的建立;(10)取消上級命令的辯護理由。36《法典草案》的編纂與通過不僅滿足了國際刑事審判活動的法治需求,而且還為常設國際刑事法院的建立提供了屬物管轄的選擇空間。
其三,國際刑事法院羅馬規約的誕生。1992年11月25日聯合國大會一致通過一項決議,要求國際法委員會開始根據1992年國際法委員會組成的工作組的建議,起草國際刑事法院規約。1994年國際刑事法院規約草案出台,國際社會於是加快了建立國際刑事法院的進程,1995年聯合國成立了建立國際刑事法院籌備委員會,1996年10月28日籌備委員會向聯合國第51屆大會遞交了報告,請求擴大籌備委員會的工作范圍,並決定於1998年完成統一的公約文本、規約和附加議定書。1998年6月15日至7月17日在義大利羅馬舉行的世界外交官大會上《國際刑事法院羅馬規約》(Rome Statute of the International Criminal Court)被正式通過。國際刑事法院規約的誕生是國際刑法發展的里程碑。這一方面是國際社會各學術機構和國際法委員會積極努力的結果,另一方面是在世界各國渴望和平、安全與發展的共同期待下,克服各種文化觀念和價值觀念之間的差別,求大同存小異的結果。從規約制定的過程及其內容上看,國際法委員會希望盡可能地體現不同的法律文化和價值觀念。作為創立國際刑事法院依據的主要法律文件,規約確立了嚴格的訴訟機制和行政機制,其細微之處囊括了國際刑事法院的各個環節。這不僅為國際刑事法院的有效運行提供了極大的便利,而且是國際法在實體和程序上有效結合的典範。
罪行法典草案和國際刑事法院規約的誕生足以表明這一時期國際刑法發展的豐碩成果。那麼,此後國際刑法將如何發展,是平穩直線發展,抑或有所振盪,則取決於國際關系格局以及社會發展變化的影響。
⑩ 李斯特是哪個國家的
李斯特是匈牙利人。
弗朗茨·李斯特(Franz Liszt),1811年10月22日出生於雷汀,著名的匈牙利作曲家、鋼琴家、指揮家,偉大的浪漫主義大師,是浪漫主義前期最傑出的代表人物之一。他生於匈牙利雷定,六歲起學鋼琴,先後是多位鋼琴名家的弟子。十六歲定居巴黎。李斯特將鋼琴的技巧發展到了無與倫比的程度,極大地豐富了鋼琴的表現力,在鋼琴上創造了管弦樂的效果,他還首創了背譜演奏法,他也因在鋼琴及以上的巨大貢獻而獲得了「鋼琴之王」的美稱。
中文名:弗朗茨·李斯特
外文名:Franz Liszt
別 名:鋼琴之王
國 籍:匈牙利
出生地:匈牙利
出生日期:1811年10月22日
逝世日期:1886年7月31日
職 業:作曲家、鋼琴家、指揮家
信 仰:基督新教
主要成就:被譽為「鋼琴之王」、首創交響詩體裁
代表作品:交響曲《浮士德》、《但丁》;鋼琴曲《匈牙利狂想曲》
師 從:車爾尼,薩列里,雷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