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學百科 » 貞恆道德光

貞恆道德光

發布時間: 2022-06-16 20:49:51

❶ 曾姓里的乾字輩是第幾代與乾字輩相鄰的幾個輩分是什麼

曾氏嫡支第六十三世起統一字輩:
清聖祖仁皇帝(康熙大帝)賜派字:「宏聞貞尚衍興毓傳繼廣昭憲慶繁祥」;
清宣宗成皇帝(道光皇帝)續賜字:「令德維垂佑欽紹念賢揚」;
民國總統袁世凱(洪憲皇帝)再賜字:「建遒敦安定懋修肇彝常蔚文煥景瑞永錫世緒昌」。
山東武城總堂曾氏字輩:
聖裔嫡派:「宏聞貞尚胤興毓傳紀廣昭憲慶繁祥令德維垂佑欽紹念顯揚建道敦安定懋修肇彝常裕文煥景瑞永錫世緒昌」。
新塘支派:「福志厚家道永隆昌」。
內坑支派:「克欽洪孚光玉銘淑懋耀惟鍾澤森昭德愈鴻」。
勝珍支派:「國思天心順文宗世發長德厚維先澤道大顯榮昌」。
略公支派:「祖德培麟趾宗功兆鳳鳴英華逢盛世友彩肇林明」。
成淡支派:「心維士君子汝乃尊經文成國家學院風聲道德存」。
平和支派:「子宗垂令緒宏聞貞尚胤興毓傳繼廣昭憲慶繁祥開成規兆瑞恆奕善綿礽」。
蘇澳支派:「子宗垂令序洪聞真尚衍興毓傳繼廣昭憲慶繁祥開成規兆瑞恆奕善錦仍」。
瀨江支派:「洪伯子敦肇元國志經際克紹謀貽燕翼昭其世守聯以友敬和厚致祥永為家慶」。
南宗支派:「宏聞貞尚胤興毓傳紀廣昭憲慶繁祥令德維垂佑欽紹念顯揚鼎新開國運克復振家聲」。
慈禧支派:「宏聞貞尚胤興毓傳紀廣昭憲慶繁祥令德維垂佑欽紹念顯揚世為朝廷用安邦定國賢」。
珍和支派:「芳玉文章海山水盛德文明進化祥勛宏道大福盈堂家傳忠恕宜珍重寶樹芝蘭永熾昌」。
龍山支派:「圭壁呈雲瑞人文煥國華台衡思繼武鼎甲勵承家一貫書紳永千秋賜福遐謀貽資燕翼世業仰清嘉」。
圭公支派:「盛會家安定應宣象愈賢永繩高顯達還見向臨傳作述常循序享嘉每克全類由居敬錫欒運至連綿」。
香港支派:「宏聞貞尚胤興毓傳紀廣昭憲慶繁祥令德維垂佑欽紹念顯揚鼎新開國運克復振家聲裕文煥景瑞永錫世緒昌」。
振裕支派:「仁玉天章海山水盛景常富貴由天賜承先啟後長英才宣正義傑俊紹賢良道德傳家寶文明增國光平和昭吉慶」。
金蘭支派:「德繼仁行文友仲大孝萬世紹應興夢汝如添福唯宗祖必榮思承昌盛嗣元開庭懋日奇仕振朝光允守嘉兆志民良國祚長」。
四川宜賓曾氏字輩:「德元明清久燕富正開科」。
四川三台、湖北孝感曾氏字輩:「子光起有國興順明德永正志祥誠」。
四川資中曾氏字輩:「可文三世德維新景運開宗祖傳家遠幫國定有財」。
四川樂山曾氏字輩:「天秋尚憲畢雲世達志昌明太洪宗秀朝廷正永光」。
四川仁壽曾氏字輩:「仲長啟曾子時正大明宗克成光先德永遠世澤隆」。
四川新津曾氏字輩:「有九文啟福家傳本孝經開宗先至德萬世允儀型」。
四川成華曾氏字輩:「元友魏聞忠德光家傳大學碧芬芳治國賢良知聚起榮昌萬代左朝綱」。
四川瀘州曾氏字輩:
一支:「學恆崇其金宏維鍾志明昭憲慶繁祥一品佐朝裔居志國棟梁英賢清太邦」。
二支:「家起世懋先學汝希洪開富有永安泰輔象憲良才終少宗後揮祥昌世代奎大庭多仁惠心正福自培」。
四川中江、湖廣啟祖曾氏字輩:「祖代仁應仕文繼思顯名孝順光前(全)志裕(玉)後丙國君上啟良臣相奉得選其因朝廷龍(隆)學業永層(存)萬事興」。
四川遂寧曾氏字輩:「景思敬汝延朝國正天心順家和如意孔光昌榮耀孝道啟高賢萬代興良善學修永日新有能承先繼大鑒必應開」。
四川古藺曾氏字輩:「宏世文章遠淵源德澤深首應亨家日明庭作聖君天遐齊啟惠玉德佔朝方昭憲慶繁祥藺果維垂佑身居國棟梁一品付龍長」。
四川三台曾氏字輩:「延為貴昌成文天玉上仁明倫忠孝慶積德世家興丕顯昭前哲詩書啟後昆貽謀光聖澤繁衍繼儒林大道宣思孟雄才冠古今三省流芳遠聲傳歷代君」。
四川內江曾氏字輩:「泰延文仲德永仕思友子汝九世從虞添景朝廷顯鳳省有曰啟元舜肅恭唐尚慈和惠禮孔達立嗣昌淵源宗東魯開基發長祥祖澤彌新遠蘭奕總公方榮華富貴美余慶更稱良先前裕後盛名魁四海揚」。
四川成都曾氏字輩:「國正天興順家和萬代興修身錦世澤養志慶常丞忠恕心源守明新學術承詩書門第顯勤儉古今純宗聖流徽遠武城衍派升悅親資繼述道脈識薰蒸篤族昭雍睦敦倫啟瑞徵人文長蔚起富貴用飛騰」。
湖北遷川曾氏字輩:「宗祖承德義紹澤裕厚裔」。
湖北遷川曾氏字輩:「夢仕子友祖福受永興隆時正乾坤大光輝日月明」。
廣西玉林曾氏字輩:「貴廷巨粵其孔德榜春萬」。
廣西靈山曾氏字輩:「瑞忠諸有超世珍承桌松建業能樹達永遠慶奇昌」。
廣東梅縣曾氏字輩:「賢才輔佐邦基茂道德光昌宗祖榮」。
廣東順德曾氏字輩:「廣立紹尚伯良生宗公和順積中英華發達」。
雲南曾氏一支字輩:「文國大吉昌永遠保安康世代功名匯道德崇陶唐」。
雲南永善曾氏字輩:「元崇師德應朝廷知幫國宏聞貞尚衍興毓傳紀廣昭憲慶繁祥令德維垂佑欽紹念顯揚鼎新開國運克服振家聲建道敦安定懋修肇爾常裕文煥錦瑞永錫世緒昌」。
台灣南投曾氏字輩:「福彰平連德裕慶錦隆昌貴顯祿厚發祥」。
繼省堂曾氏字輩:「文繼(偉)炳祥鴻榮續康天啟百歲(順)福壽永昌」。
重慶彭水、廣西南寧曾氏字輩:「南尚國廣臣應漢天道□大智勝公平得長久筆毛才是先」。
曾氏一支字輩:「忠肅恭懿宣慈惠和齊聖廣淵明遠利誠照世第維」。

❷ 龔的各地字輩

以下資料除安徽合肥外,其餘皆錄自《中華龔氏通志》。如有未錄入的,請大家留言補充。謝謝!
字 派 含 義
字輩是我國姓氏命名的重要內容,它不僅使族人長幼有序,且為宗親探本溯源,尋根問祖提供一定的依據。
字輩詩又稱派語、派行詩、行第、派引、排行第,專門登載族內成員姓名排行的字語。常見的字輩詩有四言詩、五言詩或七言詩。
「為續宗,為睦族」,靠的是統一字派來維系。字派的字,一是要吉祥,二是要押韻,既不能雷同,也不能太俗,內容含有祝願和希望。在確定字派時,都是很認真、慎重,集思廣益,反復推敲,精益求精而得出的結果。當然不是每編一次族譜就定一次字派,這要看發展情況。龔氏先祖一般都高瞻遠矚,定一次字派,夠用一、二百年。如清乾隆二十四年,江西南昌西城畏齋昌修的全省大成譜編定「世享綿千代,循良著漢京,文經兼武緯,忠孝永垂名」二十字派,延用240多年,多數地方還可以延用若干代,繁衍迅速的支派即將用完。字派一代一代延續,層出不窮。全國統一字派的,到目前為止,只有孔、孟、顏、曾四姓,多數情況是一個支派成立一個譜局,編修一次族譜,定一套字派(少數譜局未定派的也有),結果是雖然同宗同族,甚至同支,但不同字派。分支愈多,字派愈亂。另一種情況,近些年來,年青人不興字派,取名不按原定字派,客觀上給族人之間稱謂帶來一定困難。盡管輩派確定與使用存在一定缺陷,但應該肯定立意是好的,按字派的世系表一對照,就能找出自己是第幾世,或藉助搞清楚其他分支的世系,對團結族人,及對研究本姓源流有很高的參考價值。
中華龔氏各地字派
1、安徽
合肥
龔氏武陵郡合肥世德堂宗譜始修於清乾隆乙卯年(1795年),二修於道光七年(1828年),三修於同治九年(1871年),四修於光緒庚子年(1900年)。
自始祖龔傑起,始修立字輩十一字:傑天滄炳日,仲文萬思任嗣。
後續修立十六字接「嗣」字輩:廷貴大本, 振乃光華;承先立業,永世傳家。
第五修合、舒、廬合修;民國五年(1916年)於肥西縣豐樂鎮出譜;立十六字接「本」字輩:
維仁存義,忠孝崇之;遵其典則,宏濟攸宜。
第六修合、舒、廬合修,二零一一年正月初十於舒城縣龔家嶺出譜,立八字接「宜」字輩:
厚重端直,久恆昌裔。
註:合即合肥,舒即舒城,廬即廬江。
附:舒城合修前字輩。
自始祖立二十字:
賢良方步策,志必可從先;國正天心順,聲名萬世傳。
合修「維」字輩接「順」字輩。
附:廬江合修前字輩。
自始祖立八字:
文千昊欽,懷德應南。
後續修立二十字接「南」字輩:
國正天心順,官清民自安;持身兼有益,處世讓為先。
合修「維」字輩接「清」字輩。
合肥世德堂十七世裔孫龔仁義(派名)摘錄於安徽合肥六修《龔氏宗譜》
宿松
其一 其二 其三
允清開國瑞, 英化連萬代, 忠義光國策,
海晏兆昇平; 宇宙詠昌明; 孝友正常倫;
支肇自世道, 宗盛傳家遠, 賢良能繼美,
金榮粹質新。 讀書裕後昆。 仁壽樂長春。
(擬於1807年) (擬於1920年)
其四 其五 附記
公侯伯子男, 幽冀晉吳越, 其一、二、三系家譜初修至六修所刊載。
士農工賈商; 河漢江淮津; 其四、五為龔華殷(殿藩)敬撰。
貌言視聰思, 豫浙閩贛皖, (2005年)
珪璧琮璜璋。 龍共武陵人。
2、浙江上虞
上虞遷墺字派:
農業相傳久 文章又許通 居家當孝友 處事貴謙恭
勤儉財常足 仁慈德自崇 善人終必報 天道古今同
光緒二十七年(1901年)上虞《龔氏家譜》
3、福建石獅
石獅沙堤字派:
名行:延懋丕一雲 邦仕必善希(文) 志大承丕顯
詩書萬象亨 觀光咸利用 忠厚保元貞
字行:則由汝迪 * 思見體候人 士以文為上
斯稱華國賢 簪纓 *世德 踵武子孫延 (*原稿缺字)
乾隆十八年(1753年)諸子孫公訂
4、貴州天柱
老 字 派: 方愈朂穎耀 誼懇饒自承 有文昌蔭德 亘古元克以 永顯虎承亮
崇陶之東祜 天祚祧久錫 檉世尚謙學 橫珏義端濟 玠璠璽敬雨
中世字派:1.敏贊思中庭 良騰棣夢凝 寬饒越鳳諄 松大杞榴梅
中世字派:2.福漢國宏泰 九學文士昌 紹光志必大 慶興世雄光
中世字派:3.道開先天泰 文學顯世昌 萬明尊仰學 龍樓鳳閣高
中世字派:4.力寶漢國三 九學文士昌 名臣應顯大 世代發宏光
中世字派:5.再政應宏漢 學文萬民沾 紹光志必大 定秀世榮昌
民國時期字派:玉又生光 長發其祥 文經武緯 景泰明良
尊仁重義 和樂康強 家傳忠孝 萬世永昌
1985年修譜新增字派:剛毅有謀 居正宇肅 邦靜曉勃 英潤遠梧
1985年貴州天柱《龔氏家譜》
5、湖南長沙尖山
應運家聲振 同時祖業新 繼先惟考友 治國尚賢人
民國15年(1926)湖南長沙尖山《龔氏族譜》
6、浙江杭州
身正自家齊 德為邦榮興
清同治十年(1871)杭州《龔氏家譜》
7、湖北崇陽
崇陽原派:
芬大仲錦 立志名伯 讓叔遜次 耀起鳳自 仁義肇本 禮智光昌
信宗遂勝世德綿芳 登成進達 凌漢煥章 祖輝傳錫 源泰文煌
赤壁原派:
參軍曾孫 福四公仁 茂文水日 金良學乾 木逢維玉
世如心傳 名登廷士 一舉承元 齊家治國 永兆其蕃
咸寧派語從子字起:
子學必魁大 應用國猷王 遷鶴元德錫
福修善顯承 蔚起群賢秀 滋培祖業興
本屆譜三分族均系至28世,從29世起用新派:(咸寧碎石衍至代字止),以次續善新作派字,蒲、崇、咸合輯後,共同使用之字派,共為:
山川毓秀 雲漢華清 鼎崇先典 佑啟後昆 今德遠紹 洪澤攸深
功勛卓著 詩書貽聲 家康里治 國泰民殷 賢才孔道 聖哲超群
盛時開濟 福作重隆 克繩祖武 天祿永恆 億兆斯年 頌揚高風
民國27年(1938)湖北崇陽華陂《龔氏家譜》
8、湖南張家界
應真啟自世 宏先永元良 明倫光道德 佑顯翼朝常
善政昭齊渤 英賢煥楚湘 繼述凌雲志 威儀秉漢章
百代人文蔚 千秋瓞緒長 儒家敦孝友 裕慶詠平康
錄於1531—1935年各地譜書
9、四川江津
世系分支字派詩:豫光由河南,元明至大清;江陽長落業,同國萬年春。
堂 祖支系字派:世代勤奮發,葉茂根深榮。建設新華夏,齊力振家聲。
錄於1998年四川江津《龔氏族譜》
四川崇州市(崇慶縣)龔姓字輩:
子文世朝啟,玉正繼新仁,攀選才思孟,志清福遠征。現已思字輩。
10、廣東陸豐
兆欽文興永樂萬年,天任瑞寶地壯人賢,唇昏要祖亦世長綿,加冠奉祿就負親權。
錄於《南宋名相龔茂良》(1998年出版)
11、輩派(湖南湘資沅澧灃)
金枝遇昌承 傳經紹祖芳 明倫光道德 佑啟冀朝常
善正朝氣渤 英賢煥楚湘 繼述宏先志 威儀秉漢章
百代人文蔚 千秋瓞緒長 儒門敦孝友 裕後永平康
錄於湖南澧縣《龔氏四修族譜》(1913年出版
12、福建晉江
僑臣中迪,克紹有光,欽純貽謀,奕緒延綿。
錄於《南宋名相龔茂良》(1998年出版)
13、湖北、湖南、四川、貴州等省部分地區
(1)、參軍曾孫 福四公仁 茂文水日 金良學乾 木逢維玉
世如心傳 名登廷士 一舉承元 齊家治國 永兆其蕃
此派行是1418年修譜時的老派行。是伯一公的後裔,其分布在湖北省蒲圻、洪湖、嘉漁、咸陽、松滋、公安,湖南省石門、慈利、張家界,還有四川、貴州、雲南、河南、陝西、廣東等省市。這些在該譜書中均有記載。現有人數約10萬左右。
(2)、應真啟自世 宏先永元良 明倫光道德 佑顯翼朝常
善政朝齊渤 英賢煥楚湘 繼述凌雲志 威儀秉漢章
百代人文蔚 千秋瓞緒長 儒家敦孝友 裕慶詠平康
此派行亦是伯一公後裔去湖南省西北澧水流域後,1837—1891年三修後統一,在該省張家界、慈利、石門、臨澧、澧縣、安鄉、公安、荊州、桑植、永順的派行。還有耒陽、衡陽、四川、貴州等省均有此派行。現有人數約10萬左右。
(湖南張家界龔倫和提供)
15、湖南益陽
(1)、湖南文濟公裔通用字派:武昌宗子榮 文朝伯萬成 廷大興世守 國泰定長春
親德洵高厚 家傳尚慎勤 盡倫敦愛敬 為學在明新
士慕垂詩教 臣懷立漢勛 前賢均可法 後起益多英
按:本支字派始建於明洪武三十一年(1398)三修族譜。其主修子富、子清二公為江西泰和始遷祖文濟公四世孫,尊文濟公為一世祖。文濟公字武略,故湖南通用派語以武字為第一派。
(2)、益陽暹公裔字派:曰金安扶道 紹仕志單仲 大希文勝祖 良善世生賢
繼先維樹德 詩禮允傳家 立品崇儒雅 觀光應國華
英俊時逢盛 滋培澤正長 熙朝登進廣 勛業振南邦
按:益陽族譜,在清乾隆六年(1741),距三修修三百四十三年。時本族人口繁衍甚眾,宜自設派語為標志,以便分支別房,各成系統。因本支為暹公後裔,故尊暹公為益陽龔氏一世祖,取暹字頭曰字為第一派。
(3)、各地支房字派
安化丫頭山子華公裔字派:國必天恩顯 庭時振應朝 祖歸承楚景 紹化世榮昌
重英光澤里 繼序潤西江 錫福方城久 湘梅雙鳳祥
新化子清公裔字派:榮郎添汝源 興福永廷朝 學成文武士 達與帝王都
隆回宗佩公裔字派:瑞顯志寧 爾道在敬 敘立倫常 純明慶壽
湘鄉永豐宗珍公裔成班字派:廷萬正朝興 天以永世榮 承宗先澤遠 紹祖貽謀宏
孝友端家訓 群臣佐盛明 發祥從此肇 相繼見恢聲
湘鄉洗筆池宗瑞公裔成班字派:至性昭仁德 持身守義方 為人能務本 家遠定延長
長沙大塘宗珍公裔成班字派:敬位世中國 文光上世昌 榮成道德遠 立守自經長
城步清水塘宗珍公裔班派:必世子文昌 盛德紹循良 仁聲傳上國 偉烈振南邦
湘鄉鵬山宗珍公裔班派:定應紋名盛 家聲望繼承 庭中敦孝敬 和順致祥征
沅陵龔家灣子華公裔班派:應文國世玉金紹 大本宗傳宜代照
培植賢能必敬承 當朝貴尚為其兆
安化大溪宗珂公裔、益陽白米岩子爵公裔班派:
宗子肅綱維 閥閱秉縢裔 復輔茂秀盛 榮賜祚昌奇
啟允開良祖 會達際逢熙 卓巨新時慶 為傳永遠魁
常德日房、漢壽月房班派:
未成句老派十一字:必聰顯方永 滿朝文國正世
原 派:尚學大承訓 群芳景玉京 嘉名為肇錫 盛代啟賢昆
三修續派:才思鍾哲俊 經濟裕奇貢 積厚流光遠 輝映昭前勛
四修派語:慧敏穎仁傑 新秀超舜堯 壯志震環宇 華夏譽殊榮
16、江西
(1)、進賢縣戟溪
清乾隆二十四年(1759)江西《龔氏大成譜》載:各支相去數十里不等,從前字派勢難合一,1—7世未列派,自8世起「致惟之天宗,以大一仲」應相同外,余變各自為派。順治間蜀溪平倩公用「懋元宏世緒,猷乃肇邦家,政事文章盛,越業永光華」二十字,議者謂其文理未妥,意義未足,故不復用。今自三十一世至五十世用「世享綿千代,循良著漢京,文經兼武緯,忠孝永垂名」二十字,至字與行遠近不等,未易合一,悉聽各支自便也。
(2)、新建縣(新建松湖龔城)
老派:建邵貽謀廣,洪都衍慶長,子臣全忠孝,世代名顯揚。
新派:事業榮宗祖,勛猷作棟梁,傳家敦厚本,蔚起演圖臧。
(3)、安義縣
四十一世起統宗新派:承前耀祖德 詩書禮義長 英才勤學起 桂蘭必永昌(41—60世)
老 派
桐岡支:仲應懋原宏 式緒猷遠肇 家聲紹西漢(26—40世)
筲岡支:啟士文千代 ,循良著漢京。(31—40世)
燕岡支:啟士文千代 ,循良著漢京。(31—40世)
(4)、南昌市郊塘山鎮桃溪
新三十派: 文經兼武緯 忠孝永垂名 詩禮傳宗寶
簡戟樹奇珍 子孫隆茂發 科海呈精英(41—70世)
老 派:世享綿千代 循良著漢京(31—40世)
(5)、南昌縣
1.長崗:(遠祖:鳳、暉、顒、琪)以下為1—70世
後:愈勖順杞實 喜賞致惟之 子彥世承德 本貴志仁昊 顯效以大則 仲應懋元鴻 世享綿千代
循良著漢京 文經兼武緯 忠孝永垂名 詩禮傳宗寶 簡戟樹奇珍 子孫隆茂發 科海呈精英
2.渡頭:(遠祖:鳳、暉、顒、琪)
後:愈勖順杞實 喜賞渙惟之 天日厚彥季(1—15世)
(16—22世缺)
以大一仲應國運 懋元馮世緒猷乃 紹邦家名士文章 昌盛忠孝永垂青(23—50世)
3.蓮塘
A.原定二十字派:懋元宏世緒 猷乃肇家邦 正事文章盛 越業允光華
B.畏齋公定二十字派:世享綿千代 循良著漢京 文經兼武緯 忠孝永垂名
C.西城先正撰二十字派:建邵貽謀遠 洪郡衍慶長 子臣全忠孝 萬古姓名揚
(6)、修水縣
從31世起「世享綿千代,循良著漢京,文經兼武緯,忠孝永垂名」1989年新擬字派51—100世:
祖訓貽謀遠 英才應運生 承先昭令緒 官壽慶昌榮 吉祥家福興
富強思賢民 安定惠盈廷 華宇廣景春 衍育皆旺盛 百朝偉業成
(7)、萍鄉市(醴南)
13世起(清嘉慶豐昭翔修譜,立二十派傳之,至今以至昌字派):
宗祖德昭懋家聲 永振湘 兆開昌泰運報國 煥華章(13—32世)
新派33世派(1998年五修族譜再續20字派以傳之,人倫有序,永天岐出)
承先志發祥 光明耀萬邦 立顯新宏輝 福澤盛世安(33—52世)
(8)、分宜縣分宜鎮、新余市喻南黃富
共同用字:昌萬書永傳 席珍待上聘 有朝風雲會 西漢積復懋
(9)、新余市高湖: 景元留徽遠 貽謀裕後深 纘承期法祖 禮樂頌清芬
篤善余家慶 儲材列席珍 芝蘭欣並馥 秩敘仰芳型
(31—70世,目前已繁衍至36世「貽」字派)
(10)、貴溪市理源:
老派(31—50世):世享綿千代 循良著漢京 文才兼武經 忠孝永垂名
十五修新編字派(51—70世):禮義立邦本 詩書育群英 先賢存盛志 豐功偉業興
(11)、資溪縣高埠鎮水東村瑞溪龔氏,從18世起: 滬波浩瀚溁渤海 溪澤濤浪渚汾沂
瀹濟河漢澄清演 沐浴溧湘渙渭漁
(12)、都昌縣左里(丙午續修立譜派,都昌真二公裔合派):
元國正一本 乾坤永太平 先昌繼蕃盛 榮耀顯明君
傳家宗孔孟 道德自恆新 仁原貽芳運 功業承祖勛
(13)、都昌泰登公嗣孫新合派* 續派:世國正一本 乾坤永太平 先昌繼蕃盛 榮錫顯明君 功業承祖勛
忠孝遵洪訓 經書學聖賢 光輝照萬載 禮義紹前源
(14)、贛南南雄字派(各大公房聯修族譜統一字派,從41世起):
模範尊賢聖 俊傑繼虞唐 勛名昭漢晉 嘉訓頌芬芳
治績欣宣帝 雄辭震宇寰 崇先綿伸遠 嗣孫益圖強
(15)、武寧縣【民國丁亥年(1947)譜】
老派【乾隆乙卯(1795),元玠倡修全省大成譜編立派名】:
31—50世:世享綿千代 循良著漢京 文經兼武緯 忠孝永垂名(註:新派未立,建國後未修譜)
(16)、九江市郊(廬山五里鄉)老派:天從文運起 家國永安時 道德華先祖 嗣林學禮詩(9—28世)
【民國25年(1936)】新派:元亨貞萬利 大有慶余盈 敦本全忠恕 悠高博厚明(29—48世)
(17)、瑞昌縣.元派:謙九世憲邦文學德志茂良道宗
先燦奎鈞藻 霖蒸起鉅源 榮薰堂錫澤 森烈在名廉
續立:彬熾基鍾泰 棠輝增錦添 松熙培鎮濟 槐照鏡鐓泉
(18)、星子縣.新譜派:先兆紀蕃盛 榮錫顯勝軍 傳家宗勤儉 立世尚和群
仁厚貽芳遠 詩書自日新 鵬圖凌浩宇 功列成祖勛
(19)、安遠縣. 老 派:
(1—14世)安遠福緣:培大文正世庚朝仁福秀工友(13—24世)安遠福家:旻必汝景萬正檉立維志統宗
福善:培大文正世庚朝仁福秀順仲 福善:允習成明和有功復嘉興盛大
福慶:培大文正世庚朝仁福秀旻子 福慶:文太龔雲朝民工立添志學晄
贛 縣:培大文正世庚朝仁福秀崇學 贛 縣:為景萬懷工富思文起聖宗大
(25—34世)安遠福緣:祖榮昌盛隆 享德輝光永 (35—39世)合 派:承先富貴崇
福善:世遠慶榮宗 享德輝光永
福慶:祖榮昌盛隆 享德輝光永
贛 縣:慶欽瑞道學 獻功輝光永
(40—48世)合派新派:啟人敏聰慧 仕多才廣
贛縣 新派:崇學為景萬懷龔富思文元起聖宗大慶欽瑞道學獻
《贛縣湖江鄉龔氏族譜抄本》1996.12 安遠:霖沛 供稿
(20)、興國縣
天和公字派(1879年於都下馬石與於都林溪聯修字派):
宇書定慶瑞 道學獻廷功 彩鳳由良德 恭謙禮讓隆
明經傳寶玉 秀雅啟儒洪 克紹成光美 才能振邦中
法侃公字派(1917年興國黃岡梧桐樹下龔氏聯譜增派):
古今綱紀立 家國重倫常 法應天朝定 名垂青史光 承先綿德澤
啟後發賢良 書禮傳芳永 仁慈保世長 榮樹來風浩 寵錫荷龍章
(21)、豐城塢社字派(從14世起):任秉昌懷集 以大一仲應 建邵源流遠 洪都慶澤長 祖成全忠孝
世代名顯揚 事業榮宗耀 勛猶作柱樑 傳家敦厚本 蔚起衍圖藏
註:此支中目前已繁衍至「全」字派,年紀大的字派上至「都」字派。
(22)、樟樹市
下汽龔氏派名: 建邵源流遠 洪都慶澤長 清江枝葉茂 世代顯名揚
清江永泰派名(18—57世): 懋元逢世緖 猷乃肇邦家 惟際文章盛 德業永光華
峻烈朝廷顯 英才世代誇 厚澤源流遠 昌明萬古奢
(23)、宜豐縣城南(橋西鄉)
原 派:一盛能傳道才良用必彰 世長斯祚至興其國之祥
宗正光昌永文明立作邦 本昭廷芳大成友兆顯揚
(24)、宜豐縣棠浦澄溪:
(訂名詩):輕若志同行 惟師什守全 一臣安國器 有士正瓊英
懷汝良夫用 濟之道必享 生養資大學 和世望來賢
(25)、高安奉新支:懋元宏世緒 猷迎兆邦家 名士文章盛(28—42世)
(26)、上饒市/新字派:
本屆(2002年)修上饒市龔氏志,十二縣市已查明有七大支,人口分布廣,各立修譜字派,為使於纂編各地其行字不改,只統一字派。各支今後修譜以下列字為派。不再行修改。(1—55世)齋庄忠正千萬億寧宣金木江煒玉智仁聖義忠孝文睦姻任恤禮樂射御書數乾坤交泰隆昌景運昇平安康才得熏岳協更織喜其其文偉長(本人註:二「其」字相連,必有一誤;或為筆誤,或為印誤。請各宗親閱時注意)
(27)、吉安永樂:(目前已傳至21世「文」字派)
(1—73世)子德龔 仁義應元信 廷永世吉昌 學立期上達 漢京文運光 武緯忠孝繼 垂名萬古楊 青芬三綱扶
倫常慕陶唐 教澤懷孔孟 表坊模範彰 篤志振家聲 國泰民安康 本固枝葉茂 源遠水流長
註:(以「運」代續派,「光」代兼派,「繼」字代「永」派;「篤」派以下世派是丁丑年造譜時擬增。)
(28)、遂川縣:(1—21世)子必黨仕時龔守禹紹永進吉昌學立啟尚達名京文
(29)、樂安龔坊:(1—20世)懋元宏世第 猷乃肇邦家 名士文章盛 德業永光華
(30)、金溪縣對橋鄉城上龔氏,從遷茹瑞為1世起:瑞嵩庶鍾千晁魯章大小淳信榮義端權
17、湖北西北、鄂西南龔氏各縣、鄉字派(以下最後一個字派「德」字派為同世次)
(1)、宣恩縣:仲世承家學 傳經紹祖芳 明倫光道德
(2)、武陵源區紅岩壩:松庭漢倫(世)光道德
(3)、慈溪縣蔣家坪鄉:雲明天錫敬由學倫(基)光道德
(4)、慈溪縣黃泥橋:德中開西形伯才連自天錫敬由學倫(基)光道德
(5)、慈溪縣行溪:金之遇昌承 國天紹祖芳 明倫光道德
(6)、慈溪縣陽和鄉:萬澄興代序志永大廷陽世景成仕汝文章上倫光道德
(7)、慈溪縣岩泊渡:尚興倫(延)光道德
(8)、桑植馬合口鄉:少汝雙華成 士學紹祖芳 明倫光道德
(9)、桑植龔家嘴:宴官朝勝啟 文武紹祖芳 明倫光道德
(10)、臨澧縣、鶴峰縣:文世汝科大 仲世承家學 傳經紹祖芳 明倫光道德
(11)、永順縣大明麻岔鄉:進秀再正通光文才晉顯昌順倫(啟)光道德
(12)、永順縣和平大壩鄉:廷可稟大學之道體國正文明倫(丕)光道德
(13)、永順縣永茂卓福(1):大國朝廷永逢倫(登)光道德
(14)、永順縣永茂卓福(2):廷嗣作承訓群芳倫(景)光道德
(15)、永順縣松柏鄉石堤:仲成尚國運 啟文聰子明 登倫(正)光道德
(16)、永順縣毛壩鄉:大業光倫(宗)光道德
(17)、永順縣青天坪鄉:上重國應啟 文宏登開先 明倫光道德
(18)、永順縣萬民鄉海角:亮治正廷世儒光明大倫(德)光道德
(19)、永定區(原大庸市)
1.武陵郡氽水溪:玉京祖永澄必勝萬吉廷俸芝文承士先學周朝(倫)光道德
2.龔家峪:德中開基形孟伯才萬尚世明朝天自錫敬由倫光道德
3.溫塘鎮:應啟登大學松庭漢倫光道德
4.合作橋鄉:必華文太志茂汝萬國尚天世名宏顯春榮倫光道德
5.羅水鄉:四知國己正英宏啟勝明倫(賢)光道德
6.楓香崗:參軍曾孫福四公仁茂文水日世如心傳明倫光道德
7.龔家堖(原壩坪溪):重創漢贊成峰周應真啟自世宏先永元良明倫光道德
以上資料系合肥世德堂十七世裔孫龔仁義(派名)摘錄於《中華龔氏通志》
18、四川-廣元-蒼溪
朝賢昌鼎運 繼述喜騰芳
毓秀鍾靈遠 家聲世澤長
附:宗親網友增補
一、 廣西平南龔州大同里龔氏老派:
慈應良毓文景福法宣龔玉逢茂允生伯應廷廣元昌子賢家國永興隆。
續訂新字輩為:忠勇振先升克紹敦倫錦懸世澤信義維繼承光宗耀祖大發榮華。
增補:龔國務
三、湖南常德
未聯字句之老派: 必聰顯方永滿朝文國正世
聯成字句之老派:尚學大承訓群芳景玉京嘉名維肇錫盛代啟乾坤
民國十年之新派:才思鍾哲俊經濟裕奇英積厚流光遠輝映紹前勛
四、湖南益陽榮公七子福七字榮暹,元順帝元年甲戌生,明永樂六年戊子歿,葬新化黃楊山同父向。
益陽龔家坪撫言房派語:
曰金安扶道,紹仕志單仲,大希文勝祖,良善世生覽,繼先維樹德,詩禮允傳家,
立品崇儒雅,觀光應國華,英俊時逢盛,滋培澤正長,熙朝登進廣,勛業振南邦。
五、湖南安化瑞公次子子華於益陽鹿鳴橋兄弟分手後落籍湖南之安化縣今丫頭山相思等處,皆其苗裔也
其生歿葬向詳見安化譜。
1.安化丫頭山子華公裔字派:國必天恩顯 庭時振應朝 祖歸承楚景 紹化世榮昌
重英光澤里 繼序潤西江 錫福方城久 湘梅雙鳳祥。
2.沅陵龔家灣子華公裔班派:應文國世玉金紹 大本宗傳宜代照培植賢能必敬承 當朝貴尚為其兆。
3.巴縣龍鳳大虎峰(子華公--國民--必祿--源德):
源居思志秉(本)廷政永興代 時開萬載祥 錦秀定聯芳。
新派語:親德良高厚 先賢可式型 傳家敦孝弟 和順致盈庭
六、瑞公三子 子富其生歿葬向詳新化譜。
四川省粼水縣高灘鎮姚家灣支:
武昌宗子榮,文朝百萬成,廷大興世守,國泰定長春。
親德良高厚,先賢可式型,傳家敦孝弟,和順致盈寧。
前觀古正道,主章應光明,山豐秋天景,吉壽開寶金;
聖善修南堂,有志逢嘉慶,丹貴育科舉,歷代作尚賓。
七、瑞公五子子爵。子一:榮祖.
安化大溪宗珂公裔、益陽白米岩子爵公裔班派:
宗子肅綱維 閥閱秉縢裔 復輔茂秀盛 榮賜祚昌奇
啟允開良祖 會達際逢熙 卓巨新時慶 為傳永遠魁
八、瑞公七子子清於益陽鹿鳴橋兄弟分手後落籍湖北之漢陽府孝感縣黃連山厥後派衍湖南之新化縣九
都田家山其生歿葬即其妣均詳湖北及新化譜。生子三:榮智、榮信、榮禮。
新化子清公裔字派:
榮郎添汝源 興福永廷朝 學成文武士 達與帝王都
九、瑞公八子子高於益陽鹿鳴橋兄弟分手後落籍湖南之龍陽頭湖厥後子孫遷籍湘潭湘鄉等處其生歿葬
即其妣均詳見湘潭湘鄉譜。子一:榮相。清入四川資陽市雁江區丹山龍王塘(兩河村):
武昌宗子榮,文朝百萬成,庭大興世守,國泰定長春,
親德如天重,君恩與日新,能明倫敘理,裔再建奇勛。
(三、至 九、)增補:湖南常德 龔芳林
十、重慶原巴縣龍鳳武陵龔氏一支字輩
從白市驛遷出的一支,其字輩為:
恩齊良成, 志秀維大, 洪永長久,朝為田社吉, 摹登天止堂
也可能斷句有誤,應該為:
恩齊良成志,秀維大洪永,長久朝為田,社吉摹登天。止堂。(止堂
二字為堂名到此止的意思)其中:社吉可能應是社稷。
增補:龔冰顏-重慶
十一、重慶萬州
世尚學元,天地人和,繼有新興,盛賢德孟。
增補:龔銘 重慶
十二、重慶市黔江區龔姓輩序
永昌公七世孫鶴齡公在清乾隆年間與朝雄公後裔合族,定字派為:(前十四
個字)榮士含文齡世學克紹循良正節名;後四大家:巨川公,啟祿公,永昌
公,朝雄公後裔在西泡合族再續字派,採用西泡龔循璋(字秉衡)所作為40
字:
漢代傳賢德,治化永作則,明廷大儒興,道濟昭華國,
楚南有芳型,懷貞希先哲,善述繼平權,法祖常貽澤。
增補:龔明該 重慶
合肥世德堂十七世裔孫龔仁義(派名)編輯整理
十三、河南省信陽市羅山縣朱堂龔姓字輩二十字。據信明末清初本支系先祖由湖北麻城遷居現居地。
學志新思 玉獻朝廷 道義光明 安邦定國 永振家聲
增補:龔應榮陝西
十四、漢中市勉縣武侯鎮龍王溝村龔氏字輩,民國時期由四川遷入,已不可考。
正義大萬長,自兆起武尚(常),應漢立三鼎,明朝志興邦。

❸ 形容品德好的成語

形容品德好的成語有高風亮節、德高望重、拾金不昧、懷瑾握瑜、高風勁節。
一、高風亮節
1、拼音:gāo fēng liàng jié
2、釋義:形容道德和行為都很高尚。
3、出處:宋·胡仔《苕溪漁隱從話後集》:余謂淵明高風亮節。(翻譯:我認為陶淵明道德和行為都很高尚。)
二、德高望重
1、拼音:dé gāo wàng zhòng
2、釋義:指品德高尚,聲望很高。 多稱頌年紀高而且大多是有名望的人。
3、出處:唐·房玄齡等著《晉書》:稱已德隆望重,既錄百揆,內外群僚皆應盡敬。(翻譯:稱自己是品德高尚的人,既統領文武百官,內外百官都應當對他恭敬。)
三、拾金不昧
1、拼音:shí jīn bù mèi
2、釋義:拾到金錢財物不隱藏起來。
3、出處:清·李綠園《歧路燈》:把家人名分扯倒;又表其拾金不昧。(翻譯:把家人的名聲弄壞,又稱頌他們拾到金錢財物不據為己有。)
四、懷瑾握瑜
1、拼音: huái jǐn wò yú
2、釋義:比喻人具有純潔優美的品德。
3、出處:戰國·屈原《楚辭·九章·懷沙》:懷瑾握瑜兮,窮不知所示。(翻譯:身懷美玉品德高啊,處境困窘向誰獻。)
五、高風勁節
1、拼音:gāo fēng jìn jié
2、釋義:意思是形容高尚堅貞的風骨節操。
3、出處:明·邵璨《香囊記·潛回》:高風勁節真堪羨,滄溟波浪能幾枯。(翻譯:羨慕那些高尚堅貞的風骨節操,大海的海浪什麼時候才會枯竭。)

❹ 吉氏族譜的吉氏字輩排行

江蘇連雲港普安吉氏字輩:「子天宗(榮元)有永全(成)士玉(開)寶文安鳳廣傳家寬德高興萬春富強才可貴華漢貫九東躍宇海明亮守秀慶懷軍」。

江蘇連雲港吉盪吉氏字輩:「友懷恆文祥常(長)庭玉偉寶」。

江蘇丹陽太平吉氏字輩:「福勝榮茂興(升)隆(惠)□□大□乾元亨利貞聰明睿智寬裕溫柔發強剛毅齋庄中正文理密察」。

江蘇丹陽東台吉氏字輩:「福勝榮華富貴禎宗禮信水木火(偏旁)夢士延世金水木火土榮傳中(家)元承」。

江蘇丹陽興化吉氏字輩:「福勝榮華富貴禎宗禮信水木火(偏旁)時昌謙鍾印必兆順治連」。

江蘇丹陽天長吉氏字輩:「福勝榮華富貴禎宗禮信水木火(偏旁)時祁(偏旁)謙世金水(偏旁)人見(慶)殿」。

江蘇江都吉氏字輩:「恆豐澤豫福正榮增鑒濟松煊在銘洪樹煥均」。

江蘇興化吉氏字輩:「鳳日……惟祖(龍)琴連太(爻士韶)元(蘭興瑞)維(增崢震永長良)清(步)朝(萬)榮耀毓光先德成士功建存仁心理全孝廉方正著興隆邦安家忠信欽禮義百世萬代賢本固枝葉茂尹周守模範」。

江蘇寶應吉氏字輩:「人之生斯世咸沐我祖恩能遵崇其澤傳代必豐榮」。

江蘇寶應吉氏字輩:「文方時步廷(寶)斯(永)春(世)咸(天和)正(沐玉祥)凌(海金我)咸正鳳如友俊學禮義廣」。

江蘇金湖吉氏字輩:「德厚人文啟山川草木昌培元宏世澤金玉煥余芳德厚人文啟山川錦秀長培元宏世澤金玉煥榮芳」。

江蘇高郵吉氏字輩:「林正山元永如松芝(之)茂揚」。

江蘇響水吉氏字輩:「如士文(延)開立鳳紹庚恩廣」。

江蘇灌雲吉氏字輩:「開永興相(寶)科」。

江蘇灌南吉氏字輩:「生家恆興成繼廣」。

江蘇揚州、宿遷吉氏字輩:「長祥雲家慶」。

江蘇江都市區吉氏字輩:「春茂錦綉(秀)」。

江蘇江都二姜吉氏字輩:「登興玉松……」

江蘇如東吉氏字輩:「光振家邦……」

江蘇海安吉氏字輩:「朝相基連貞(真)敏達樂若(道)英霞昌義和成祖訓鴻(宏)范照琪(其)祥禮讓宜擁木」。

山東日照吉氏字輩:「千兆言華堂」

山東茌平吉氏字輩:「大好風文學玉之道」。

山東章丘吉氏字輩:「昌星乃光會(慧)芳樹茂獻登培植深長家庭有光詩書孝友祖述憲章元清克紀泰敬思蕭業通」。

山東莒南吉氏字輩:「林德布春(策)立興」。

山東臨朐吉氏字輩:「瓊仕星先(正)孟(夢)田章(長)興榮慶家(藍)傳貴安全」。

山東沂南吉氏字輩:「發長世玉建」。

山東德州吉氏字輩:「霖龍文明樹」。

山東濟南吉氏字輩:「常鎮永維仁」。

山東寒亭毛家埠吉氏字輩:「鴻同雲……」

山東寒亭河灘鎮吉氏字輩:「君聖龍翔民生華光福祿長茂世倫維陽恆志成功建正安祥忠孝仁義富貴永昌」。

山東昌邑吉氏字輩:「早立在良惠嘉宿乃普通禮昌宏長勝業榮本正興」。

山東諸城吉氏字輩:「洪慶術……」

河南洛陽吉氏字輩:「太遠未清朝榮耀以光先德成士功建才人心得全」。

河南濮陽吉氏字輩:「耀修兆廣慶冠世思獻騰(成) 」。

河南蘭考吉氏字輩:「鳳文學宏……」

河南輝縣吉氏字輩:「長連文盤瑞慶詠培」

河南武陟吉氏字輩:「恆振常隆嘉功德」。

河南南陽吉氏字輩:「新順清民……」

河南溫縣吉氏字輩:「中士得定廣芳芬繼永祥敬智連存慶春桓茂隆安」。

河南信陽吉氏字輩:「周(泰)德元春文學全道厚智國禮明」。

河南澠池吉氏字輩:「發克元亨利貞景行文賢」。

四川資江、安岳吉氏字輩:「三星朝拱照六合慶同春綿延(遠)憑祖德光前裕後(厚)昆」。

四川內江吉氏字輩:「世祥元宏紹恆振鵬文武騰芳禮義恢通光前裕後儀獻雍容永遠承宗家道昌隆聲名華國復泰崇豐天章儒漢靈瑞德鍾群星高向延景俞庄齊幸聖貴朗詩富達陽俊才慶浩羚晟彪」。

四川西充市區吉氏字輩:「吉榮懷兆祥正義合光明萬福朝中永安全德孝成」。

四川西充宏橋吉氏字輩:「吉祥如意正大光明」。

四川南部吉氏字輩:「秀朝忠仕元昭光明」。

四川丹棱吉氏字輩:

鳳鳴支派:「孝應鳳登文啟萬永忠廷國仕天朝錫瑞明思召珍」;

鳳燕支派:孝應鳳登文啟萬永忠廷國安今朝瑞家祥聽書聲」。

四川德陽吉氏字輩:「尚友文臨 世允華昌 慶揚嘉志 希佐興邦 崇高延顯 鍾美先常 守光承繼 安定元良」。

湖南臨澧吉氏字輩:「天兆遇明時來正景運昌祥開崇俊彥大啟育賢良為善顯德遠人望世澤長傳家敦孝友華國以辭章繼承宏先緒祖業自發煌」。

湖南瀏陽吉氏字輩:「太上日元儲萬有奇季佳伯秀清揚雲景立彥從仁正德宗宏文武一齊芳俊廷榮懋登朝仕克紹光修世愈昌務本承先志敦倫裕後生忠良存厚道禮讓振家聲」。

湖南沅陵吉氏字輩:「昺元善從天承良永泰庭文星朝通閣仕啟大明仁正孝家聲茂詩書世澤綿今能成偉業邦國重名賢」。

湖南安化、重慶潼南、四川江油吉氏字輩:「本元善從天應永廷芳彥崇文思顯祖尚德定昭先忠孝家聲茂詩書世澤綿經綸成大業邦國重名賢佑啟才華盛祥開甲第聯楚南恢洛緒千百代相傳」。

湖北棗陽市區吉氏字輩:「成慶友玉福壽先德」。

湖北棗陽鹿頭吉氏字輩:「上朝見天子治國安邦」。

湖北孝感吉氏字輩:「先立中(忠)孝本」。

湖北鍾祥吉氏字輩:「開先成道德繼世振蘇文興隆紹祖志家生光大榮立根源在培世代永清明建國應長訓安邦定太平」。

山西臨汾吉氏字輩:「宗紹晉……」

山西晉城吉氏字輩:「仁義禮智信正德文」。

山西翼城吉氏字輩:「□朝民京耀□進思□生大天永仁英安(宇)新華世慶友俊偉志學文□」。

甘肅張掖、民樂吉氏字輩:「興玉國才廷華」。

甘肅臨洮吉氏字輩:「生長清孝衛」。

安徽太湖、浙江江山吉氏字輩:「大宣貴明正以維天允興家世日盛啟德元壽熾昌蘭桂藤芳繼長發慶其祥時代顯模列國泰自安康」。

安徽安慶吉氏字輩:「仁慈孝敬禮義順祥」。

廣西貴港吉氏字輩:「中明念義溯文百千普子法觀壽茂禎凰大盛懷應仕子元雲紹金玉成泰昌隆光祖」。

廣西賓陽吉氏字輩:「志作光先夢兆祥添錦」。

貴州紫雲吉氏字輩:「天現維奇燦士學永興龍登明和平順安定家庭榮」。

貴州盤縣吉氏字輩:「貴登星洪文連發正玉成紹永學大志安邦(定)慶章平萬榮家生茂世盛澤中賢浩有昌延錦(綿)育光耀乾坤」。

陝西安康吉氏字輩:「周玉永國士興隆定超(乾)品(坤)德成由學富致顯慶日新克勤均利見俊秀生儒珍仁聲著萬世敬宗祥瑞申」。

陝西旬陽吉氏字輩:「萬三明子品」。

河北獻縣吉氏字輩:「兆鳳書萬思(金)廣(飛)慶」。

黑龍江訥河吉氏字輩:「文學孔孟廣尚有財」。

海南崖州吉氏字輩:「日友其必開德(宗)進(麟)承家訓才高受(壽)國(福)恩人生能務本世有美名存」。

重慶合川吉氏字輩:「明文天星永正富順榮華光昌俊秀大定」。

江西南康、廣東五華吉氏字輩:「中明念義溯文百千護成法觀壽盛禎鳳大敬鳴亨嗣必尚友文臨世長發慶同登康協泰德澤永和春宗漢清芬茂英才普濟民民安國富強丕振眾家邦繼往朝前瞻揚帆越遠航」。

福建邵武、江西石城、浙江江山吉氏字輩:「四休伯永福德世尚天真斯孟宗朝政文奎耀紫宸學登龍榜第各占鳳池新皇國時恩錫觀光萬代春繼發先祖志興華定昌臻」。

雲南鎮雄、貴州畢節吉氏字輩:「世(士)廷文國正永學慶章成建德連思紹登朝在克明忠孝傳家遠芳蘭衛祿源春陽培敏貴祥瑞佑良賢尚智宏坤顯崇英盛偉延聰鵬騰;

廣宇睿雁愛安恬澤惠昭倫理冠雄福壽全丞渝書玉翰輔胤佐寧軒江漢清波涌琿珩佩瓚旋鴻儒揚道義霖達勁松芊昶旭霞光耀潛鰲占泰淵淳功徵俊彥育武定坤乾」。

上海吉氏一支字輩:「義和承祖訓鴻發造瓷強」。

吉氏一支字輩:「傳真明廣保光興家崇禮安定仁義必發」。

(4)貞恆道德光擴展閱讀:

源出一:

源於姞姓,出自遠古黃帝給裔孫伯儵的賜姓姞,屬於以帝王賜姓為氏。 姞姓,是中國最古老的姓氏之一。

據史籍《唐書·宰相世系表》記載,遠古黃帝有個裔孫叫伯儵,受封於南燕國(今河南延津、汲縣一帶),賜姓姞,稱姞伯儵,後來建有姞姓燕國,史稱南燕國。

在史籍《左傳》中,稱南燕國為燕國,稱召公奭的封國為北燕國。在早期的歷史文獻中,南燕國的史事記載要較之北燕國早得多,頻見記述。

在姞伯儵的後裔子孫中,有省去「女」偏旁簡化為吉字者,世代稱吉氏相傳至今,是非常古老的姓氏之一。

源出二:

源於兮姓,出自西周時期周宣王屬下賢臣兮甲,屬於以先祖名字為氏。 據《元和姓纂》所載,西周時期,周宣王姬靜屬下有個賢臣叫兮甲,號尹吉甫。兮甲,字伯吉甫(伯吉父),亦稱兮甲吉父,古蜀國江陽人(今四川瀘州龍馬潭區石洞鎮),封地為房邑(今湖北房縣),逝世後葬於青峰山。

據史書記載,兮甲的一生中也有污跡。曹植在《貪惡鳥論》中就抨擊兮甲:「昔尹吉甫信用後妻之讒而殺孝子伯奇,其弟伯封求而不得,作《黍離》之詩」。伯封在《黍離》中也說:「知我者謂我心憂,不知者謂我何求」,對父親兮甲的哀怨溢於言表。

在兮甲的的支庶後代中,有以先祖之字為姓氏者,稱吉甫氏,後省文簡化為單姓吉氏、甫氏,也有以先祖名字為姓氏者,稱甲氏,皆世代相傳至今。其中吉氏史稱正宗。吉氏族人大多尊奉尹吉甫(兮甲)為得姓始祖。

❺ 「貞」怎麼組詞

忠貞 :
zhōnɡ zhēn
1.忠誠堅貞。 2.指忠誠而堅定不移的人。
堅貞 :
jiān zhēn
節操堅定不變:~不屈。

貞節 :
zhēn jié
①堅貞不移的節操:若皆旁通以阜厥躬,應物以濟其利,則焉有貞節之規、君親之事?②封建禮教指女子不失身、不改嫁的道德行為:貞節牌坊|用獎貞節,以激偷鄙。

貞操 :
zhēn cāo
①忠貞不二的節操:貞操與日月俱懸,孤芳隨山壑共遠。②封建禮教指女子不失身、不改嫁的操守:嗟哉貞操,吳門表母。

七貞九烈 :
qī zhēn jiǔ liè
1.舊時形容婦女無比貞節剛烈,寧死不失身。

艱貞 :
jiān zhēn
1.謂遭逢艱危而能守正不移。

貞色 :
zhēn sè
1.不因環境影響而改變的色澤。 2.指白晳的膚色。

貞魄 :
zhēn pò
1.猶忠魂。

❻ 元亨利貞是什麼意思

「元亨利貞」四字是《周易》卦辭記事之總符號.各卦出現「元亨利貞」四
字的情形不一:有「元亨利貞」四字俱全者;有「元亨利」,「元利貞」,「亨利貞」三字者;有「元亨」,「元貞」,「亨利」,「亨貞」,「利貞」二字者:有「亨」,「利」,「貞」一字者,亦有無「元亨利貞」4.《易.干》之〈文言〉,〈彖〉對「元亨利貞」的解釋有不同的分法,如(文言)將「元亨利貞」作四,二,一的分法5,〈彖〉是將「元亨利貞」分為三6.向來學者對「元亨利貞」之闡述眾說紛紜,但所論不外乎是宇宙自然法則或人倫道德法則.由於伊川先生是宋代易學義理派之代表,是以本文試著從干,坤,屯,隨,臨,無妄,革七卦有「元亨利貞」四字,經由《易程傳》的解釋,來探究程頤易學思想之特質.
「干,坤,屯,臨,隨,無妄,革」七卦卦辭之「元亨利貞」,在程頤很審慎闡述之下,可合並其意義有三:干之「元亨利貞」是天道,君道,陽,有剛健之德,四者是相輔相成,不可缺一22,是創生萬物的原動力,有「始,長,遂,成」之義.坤之「元亨利貞」是地道,臣道,陰,是柔順之德,有生成化育之功,與干同為天地之道,陰陽之本,但干為主,坤是從.「屯,臨,隨,無妄,革」五卦之「元亨利貞」,是作二分法,即「大亨」與「利於貞正」,與乾坤兩卦「元亨利貞」意義有所不同.五卦「元亨利貞」四德,雖有異於乾坤,但各有其特質,如屯卦有「始生」之德,無妄卦有「至誠」之德,隨卦有「從」之德,革卦有「變」之德,臨有「大」之德,此諸德在各卦中,若得以貞正,則必能大亨.
關鍵詞:程頤,易經,卦辭,元亨利貞
前言
《易程傳》是伊川先生以一生五,六十年的心力所完成之精典傑作1.從易學發展史來看,《易程傳》是伊川先生承繼王弼易學方法論,使義理派的易學研究2,能邁向嶄新的里程碑3;從宋明理學而言,《易程傳》以闡述《周易》的義理,來揭示伊川先生對自然,政治,人生,道德等哲學的觀點,是以《易程傳》是探索伊川先生思想理路的一部重要著作.
「元亨利貞」四字是《周易》卦辭記事之總符號.各卦出現「元亨利貞」四
字的情形不一:有「元亨利貞」四字俱全者;有「元亨利」,「元利貞」,「亨利貞」三字者;有「元亨」,「元貞」,「亨利」,「亨貞」,「利貞」二字者:有「亨」,「利」,「貞」一字者,亦有無「元亨利貞」4.《易.干》之〈文言〉,〈彖〉對「元亨利貞」的解釋有不同的分法,如(文言)將「元亨利貞」作四,二,一的分法5,〈彖〉是將「元亨利貞」分為三6.向來學者對「元亨利貞」之闡述眾說紛紜,但所論不外乎是宇宙自然法則或人倫道德法則.由於伊川先生是宋代易學義理派之代表,是以本文試著從干,坤,屯,隨,臨,無妄,革七卦有「元亨利貞」四字,經由《易程傳》的解釋,來探究程頤易學思想之特質.
程頤對「元亨利貞」四德闡述
《易程傳.序》:「易,變易也,隨時變易以從道也.其為書也,廣大悉備,將以順性命之理,通幽明之故,盡事物之情,而示開物成務之道也」,此為程頤對《周易》之價值,予以極高之肯定,他認為《易》理是隨時變易,非一成不變,須依時境變遷,乃能掌握《易》理,同時他也認為《易》理無所不包,即萬物萬事之理皆在其中,由此可得知天理幽明之故,事物之情,與開物成務之道.《易》學中的理象,程頤認為是合一,《易程傳.序》:「至微者理也,至著者象也,體用一源,顯微無間」,此說明以理為體,以象為用,以至著顯形的象,去探尋至微無形的理,則無所不得7,這種「因象明理」,「以理解易」的方法,與僅談象數不談義理的象數派是有所不同,與王弼「得意而忘象」有所區別8.
「元亨利貞」四字是《周易》卦象辭之綱領,凡《周易》言義理無不由此四字推衍闡發.由於干,坤,屯,隨,臨,無妄,革七卦之卦辭有連用「元亨利貞」四字,雖其中有添加一些言辭來解釋其卦義,但仍有每一卦特殊的意義.《易程傳》對這七卦,不論是從取義或取象的層面來說,各有不同的論述,由此可看出程頤對「元亨利貞」有不同的見解.在此約略可歸納為六項.
干體剛健
干 (干下幹上)「元亨利貞」,卦辭僅四字,〈文言〉首先為「元亨利貞」作詮釋9:「元者善之長也,亨者嘉之會也,利者義之和也,貞者事之干也.君子體仁足以長人,嘉會足以合禮,利物足以和義,貞固足以幹事,君子行此四德者,故曰干:元亨利貞.」10,此為以倫理道德來解析「元亨利貞」,是依人道來說的.
《周易.干.彖》:「大哉干元,萬物資始,乃統天,雲行雨施,品物流形,大明終始,六位時成,時乘六龍以御天,幹道變化,各正性命,保合大和,乃利貞.」,此以天道有「元亨利貞」四德能生成萬物,使萬物各正性命.
《子夏易傳》:「元,始也:亨,通也;利,和也;貞,正也.言干稟純陽之性,故能首出庶物,各得元始開通諧和貞固,不失其宜,是以君子法干而行四德,故曰干:元亨利貞矣.」11,此除為「元亨利貞」作個別解釋外,仍以干具有「元亨利貞」四德,能創生萬物,而君子欲效法「干」體而使人事能開通諧和貞固.
程頤在前賢剖析「元亨利貞」的成就之上,又作更明確的闡述,其對〈干〉「元亨利貞」的意義,概括可分為三點:干體剛健-《易程傳.干》:「干,天也,天者天之形體,干者天之性情.干,健也,健而無息之謂干.」12,干是天之象,天日夜運轉不息,終年不渝,常保有其剛健之性,是以程頤以「天行健」之「健」來釋「干」意.干是天道-《易程傳.干》:「夫天,專言之則道也,天且弗違是也.分而言之,則以形體謂之天,以主宰謂之帝,以功用謂之鬼神,以妙用謂之神,以性情謂之干.干者萬物之始,故為天,為陽,為父,為君」.乾卦純陽,體現剛健之道,以天而論,其運轉必有遵循的規則,即「天道」,天都不能違背其道,何況是萬物 而天下之理皆是由此而出13,是以它是宇宙自然的主宰,是萬物生成之始,它的屬性是陽剛,有如一家之父,一國之君,同時它的功用有如鬼神變化無窮.「元亨利貞」是幹道生成萬物的步驟-《易程傳.干》:「元亨利貞謂之四德,元者萬物之始,亨者萬物之長,利者萬物之遂,貞者萬物之成.」干體既為剛健之德,而剛健之德又何以顯現其作用與功能 前賢就以「元亨利貞」來解釋之,但「元亨利貞」四字抽象非具體,古人有不同的看法,但程頤將它看作萬物生成的步驟.首先干有始生萬物之德,萬物經由「雲行雨施」就能長養順遂,最後成實14.這種成長的步驟,看來到此就終結,其實它仍是循環不已,生生不息.這也就是干體「元亨利貞」的特性,其它卦雖有「元亨利貞」四字,但無其作用與力量,此為程頤特別認為「唯乾坤有此四德,在他卦則隨事而變焉.」
綜歸上述程頤對「干」認定,是取象於天的性質,它是剛健,而不是取象於天的形體,而以「元亨利貞」來說明天道對萬物成的狀況,但有人以春夏秋冬的交迭來說明「元亨利貞」,也有將「元亨利貞」運用在人事上,說成為仁義禮智四德15,這種說解是程頤未有強調的.
坤體柔順
坤 (坤下坤上)「元亨利牝馬之貞,君子有攸往,先迷後得,主利,西南得朋,東北喪朋,安貞吉.」,卦辭有廿九字,較乾卦「元亨利貞」多廿五字,其實「牝馬」,「君子」,「得朋」,「喪朋」均就人物來說明坤道,此較之乾卦的義理更為清晰.程頤對坤卦「元亨利貞」的意義,大略各分為三點:坤德柔順-《易程傳.坤》:「坤,干之對也,四德同,而貞體則異.干以剛固為貞,坤則以柔順為貞.牝馬柔順而健行,故取其象日牝馬之貞.16.乾坤同有「元亨利貞」四德,但貞體各異,干以剛固為貞,坤以柔順為貞,坤為地之德性,其內容為柔順,承天而行,以柔順來應干,牝馬有柔順健行之德,故取其象以明坤卦柔順之性.坤是臣道-《易程傳.坤》:「君子所行柔順而利且貞,合坤德也.-----臣道亦然,君令臣行,勞於事者臣之職也.」,此為以君臣人事論坤道.坤具備「元亨利貞」四德,但須有牝馬之貞,這樣所往才能有利;坤是從命,有完成干命的責任,因此它是任重道遠;牝馬的德性即是良臣的品格,能完成君主的重大使命,又能謹守臣道,不叛其君.在強化尊卑等級的觀念中,程頤對君臣之責有嚴密的劃分,尤其強調人臣之道要做到謙恭自牧,竭其忠誠,致力才能,有功有善歸之於君,有困艱則臣要挺身戮力,不得明哲保身.以陰從陽論坤義-《易程傳》:「陰,從陽者也,待唱而和,陰而先陽,則為迷錯,居後乃得其常也.主利,利萬物則主於坤,生成皆地之功也.-----西南陰方,東北陽方,陰必從陽,離喪其朋類,乃能成化育之功而有安貞之吉,得其常則安,安於常則貞,是以吉也.」,程頤認為干是陽是主,坤是陰是從,陰順陽而居後是正道,若陰先陽在前則會有所迷悟,是以能以先陽後陰為常道,則必得其貞吉.程頤還以「氣」來解釋陰陽造化之功,干為陽氣,坤為陰氣,陰陽本屬不同方位,若陰從陽,雖離喪其朋類,但卻有生化萬物之功,此說與孔穎達將陰陽以人事來論,是有所區別17.
屯難盈滿
屯 (震下坎上)「元亨利貞,勿用有攸往,利建侯」,卦辭有十二字,較乾卦「元亨利貞」僅多八字.「勿用有攸往,利建侯」,這是以人事而言,當在險難時,不得貿然前往,必須認清時勢,能立君以建立有效的統治秩序,這樣才能亨通.此較之於乾卦,其義理更為清澈.程頤對屯卦「元亨利貞」的意義大略可分為三點:屯有萬物始生之道-《易程傳.屯》:「屯,〈序卦〉曰:『有天地,然後萬物生焉,盈天地之間者唯萬物,故受之以屯,屯者盈也,屯者物之始生也.』萬物始生,郁結未通,故為盈塞於天地之間,至通暢茂盛,則塞意亡矣.天地生萬物,屯,物之始生,故繼乾坤之後.」,此以〈序卦〉來說解「屯」義有萬物始生之道18.屯是乾坤二卦始交而產生的第一卦,正象萬物始生,充塞於天地之間,在古人看來,天地開始產生萬物,萬物是處於一片混沌之中,阻塞郁結,未有亨通,這時候的狀態就是「屯」.屯有屯難之意-《易程傳.屯》:「以二象言之,雲雷之興,陰陽始交也.以二體言之,震始交於下,坎始交於中,陰陽相交,乃成雲雷.陰陽始交,雲雷相應而未成澤,故為屯;若已成澤,則為解也.又動於險中,亦屯之義.陰陽不交則為否,始交而未暢則為屯,在時則天下屯難,未亨泰之時也」,此以卦象來說解「屯」義.屯卦之下卦為震,震義為動,上卦為坎,坎義為險,動而遇險,動在險中,是以屯有屯難之意,屯難以人事而言,是事業開始的難,不是長期累積的難,只要能固守貞正,能建立統治的秩序,則必能化難為易.屯有大亨之道-《易程傳.屯》:「屯有大亨之道,而處之利在貞固,非貞固何以濟屯 」,屯之四德不同於干之四德,干之「元亨利貞」是天之道,自然規律,它是無所不包無所不利.而屯之四德是就社會人事的規律而言,是將「元亨利貞」分為二義,即「大亨」與「宜貞固守正」,屯雖有大亨之道,但必須堅守貞正,這樣才能達到順利通暢的境界.19.
四,隨時變革
隨 (震下兌上)「元亨利貞,無咎」,卦辭僅六字,較乾卦「元亨利貞」僅多二字.「無咎」是說明隨能得其正道,就能無悔咎,此從人事而言.程頤對隨卦「元亨利貞」的意義,大略可分為二點:隨有跟從之意-《易程傳.隨》:「隨,〈序卦〉:『豫必有隨,故受之以隨』,夫悅豫之道,物所隨也,隨所以次豫也」,此以〈序卦〉來說解「隨」義;又曰:「為卦,兌上震下,兌為說,震為動,說而動,動而說,皆隨之義,---又震為雷,兌為澤,雷震於澤中,澤隨而動,隨之象也」,此以卦象來說解「隨」義;又曰:「干之上九來居坤之下,坤之初六往居干之上,陽來下於陰也,以陽下陰,陰必說隨,為隨之義」,此以卦變說解「隨」義20.程頤以為「隨」的含義,有物從己和己從物兩方面,凡是人君之從善,臣下之奉命,學者之徙義,臨事而從長,都是「隨」義.隨道要以貞正為本-《易程傳.隨》:「隨之道,可以致大亨也…隨得其道則可以致大亨也…隨之道,利在於貞正,隨得其正,然後能大亨而無咎.失其正則有咎,豈能亨乎 」,此將隨卦「元亨利貞」分為「元亨」和「利貞」來解說,不論是以己隨物或以物隨己,必須以貞正為前提,然後才能大亨無咎.程頤認為要大亨無咎,固然要以貞正為本,但不能忽略「時」.21.為隨而不大通,是逆於時;相隨而不為利正,則有災禍,因此能得時,則必會大通利貞,無殃禍發生.
革 (離下兌上)「已日乃孚,元亨利貞」,卦辭有八字,較乾卦「元亨利貞」多四字.變革之事,難以一時見效,使民遽信,須隔多時,等到功績已顯,則此時人心乃能信從,此為「已日乃孚」之意,亦是就人事而論.程頣對革卦「元亨利貞」的意義,大略可分為兩點:革有變革之意-《易程傳.革》:「革,〈序卦〉:『井道不可不革,故受之以革.』井之為物,存之則穢敗,易之則清潔,不可不革者也,故井之後,受之以革也.」,此以〈序卦〉來說解「革」義;又曰:「為卦,兌上離下,澤中有火也.革,變革也.水火,相息之物,水滅火,火涸水,相變革者也.火之性上,水之性下,若相違行,則睽而已.乃火在下,水在上,相就而相剋,相滅息者也,所以為革也.」,此以卦象來說解「革」義.一般人可與習常樂成,難與適變慮始,但事物發展絕不會一成不變,必會有盛衰興亡,若不實時變革,則弊端無窮,是以革卦之意,首重在隨時變易.革道要以貞正為本-《易程傳.革》:「弊壞而後革之,革之所以致其通也,故革之而可以大亨;革之而利於正,道則可久而得去故之義,無變動之悔,乃悔亡也.革而無甚益,猶有可悔也,況反害乎 」,程頤將變革視為事物獲得新生和發展的必要,若變革得當,則無悔咎,若變革不得其道,則反致弊害,是以變革是重大之事,必須有其人,有其才,有其時,有其位,審慮慎動,而後才可無悔,而「人,才,時,位」都要貞正,若有偏差則貽害無窮.
天下之理未有不動而能恆者,動則終而復始,恆則不窮,是以隨時變易,乃為常道.程頤論《周易》極為重視時之變易,故此將隨革兩卦相提並論,以顯現兩卦的密切性.
五,監臨民事
臨 (兌下坤上)「元亨利貞,至於八月有凶.」,卦辭十字,較乾卦「元亨利貞」多六字.漢代象數易學以代表八月的觀卦 ( )與臨卦是互反相綜,根據陰陽互相消息而形成勝負的道理,所以便是「八月有凶」.程頤對臨卦「元亨利貞」的意義,大略可分兩點:臨有大臨之義-《易程傳.臨》:「臨,〈序卦〉:『有事而後可大,故受之以臨.』,『臨者大也』,『蠱者事也』,有事則可大矣,故受之以臨也.韓康伯雲:『可大之業,由事而生』」,此以〈序卦〉來說解「臨」義;又曰:「二陽方長而盛大,故為臨也;為卦,澤上有地,岸也,與水相際,臨近乎水,故為臨.天下之物,密近相臨者,莫若地與水,故地上有水則為比( ),澤上有地則為臨也.」,此以卦象來說解「臨」義;又曰:「臨者,臨民,臨事,凡所臨皆是.在卦,取自上臨下,臨民之義.」,此從民事上來說解「臨」義.臨道要以貞正為戒-《易程傳.臨》:「臨之道,如卦之才,則大亨而正也.二陽方長於下,陽道向盛之時,聖人豫為之戒曰:『陽雖方長,至於八月,則其道矣,是有凶也』,大率聖人為戒,必於方盛之時.方盛而慮衰,則可以防其滿極而圖其永久.若既衰而後戒,亦無及矣.自古天下安治,未有久而不亂者,蓋不能戒於盛也.方其盛而不知戒,故狃安富而驕侈生,樂舒肆則綱紀壞,忘禍亂則釁孽萌,是以浸淫不知亂之至也.」,程頤將「元亨利貞」分為「元亨」與「利貞」,且以人事的盛衰來說明聖人有先知灼見,能防後患於未然,也僅有富安驕奢,樂不思蜀者,才有禍亂降臨.程頤有「聖人為戒必於方盛之時」之感言,蓋有鑒於北宋中葉的亂象.是以國君監臨天下,不可剛愎自用,要能推心置腹擇取天下之善言,任用肝膽相照之賢者,一切的朝政能達到亨通貞正,如此才能有安和樂利的盛世.
六,至誠無妄
無妄 (震下幹上)「元亨利貞.其匪正有眚,不利有攸往」,卦辭有十四字,較乾卦「元亨利貞」多十字.「其匪正有眚,不利有攸往」,其意是若因任人的私意而動,而不因順自然而動,就是不正,有災害,這是不利所往,此就人事而論.程頤對無妄卦「元亨利貞」的意義,大略可分為三點:無妄是天理的本質-《易程傳.無妄》:「無妄,〈序卦〉:『復則不妄矣,故受之以無妄』,復者反於道也,既復於道,則合正理而無妄,故復之後受之以無妄也.」,此以〈序卦〉來說解「無妄」義;又曰:「為卦,幹上震下.震,動也,動以天為無妄,動以人慾則妄矣.無妄之義大矣哉」,此以卦象來說解「無妄」義.干是天道,有「元亨利德」四德,震是動,應天而動,不因人而動,即是順應自然而動,不因任人為而動,由於順應自然而動,就可無往不利.程頤在人性論提出天理與人慾,認為順天理而動則無妄,反之,動以人慾則妄,是以在人性道德修養,要以天理為本,人慾為末,要損人慾以復天理.無妄是至誠-《易程傳.無妄》:「無妄者至誠也.至誠者,天之道也,天之化育萬物,生生不窮,各正其性命,乃無妄也,人能合無妄之道,則所謂與天地合其德也.」,此語與〈中庸〉:「誠者,天之道;誠之者,人之道」相契合,此欲人能法天之真誠,以達到人事之無妄,即所謂「天人合一」.程頤明確把「無妄」解釋為「理之正」,「天之道」,以天理的至誠無妄來說明天理的自然無為及無人為邪心的性質,這是程頤以義理解《易》的具體體現.無妄有大亨之理-《易程傳 無妄》:「無妄有大亨之理,君子行無妄之理,則可以致大亨矣.…法無妄之道,利在貞正,失貞正則妄也.」,此就人事而言,程頤將「元亨利貞」分為「元亨」與「利貞」.天道是無妄,君子能行無妄之道則可得其貞正大亨.苟有邪心,不合正理,則為虛妄,將有災禍臨身.
結論
「干,坤,屯,臨,隨,無妄,革」七卦卦辭之「元亨利貞」,在程頤很審慎闡述之下,可合並其意義有三:干之「元亨利貞」是天道,君道,陽,有剛健之德,四者是相輔相成,不可缺一22,是創生萬物的原動力,有「始,長,遂,成」之義.坤之「元亨利貞」是地道,臣道,陰,是柔順之德,有生成化育之功,與干同為天地之道,陰陽之本,但干為主,坤是從.「屯,臨,隨,無妄,革」五卦之「元亨利貞」,是作二分法,即「大亨」與「利於貞正」,與乾坤兩卦「元亨利貞」意義有所不同.五卦「元亨利貞」四德,雖有異於乾坤,但各有其特質,如屯卦有「始生」之德,無妄卦有「至誠」之德,隨卦有「從」之德,革卦有「變」之德,臨有「大」之德,此諸德在各卦中,若得以貞正,則必能大亨.
「元亨利貞」四德,除了有上述不同的意義之外,程頤還以為「元」可包「亨利貞」,猶如「仁」可包「仁義禮智」23,因為程頤以為「元有君長之道」,「元者物之先也」,「元者善之長」,是以可概括「亨利貞」,這種說法對宋朱熹,呂祖謙及近人熊十力影響很大24,由此可知,程頤極為看重「元亨利貞」之「元」德.
五,參考書目及期刋論文
二程集 程顥,程頣 台北漢京 民國72年6月
二程哲學體系 龐萬理 北京航天大學 1992年12月
中國思想史 錢穆 台灣學生 民國81年2月
中國學術思想史論叢(五) 錢穆 台北東大 民國73年8月
中國哲學原論(原道篇〈二〉) 唐君毅 台灣學生 民國75年10月
中國哲學史新編(第五冊) 馮友蘭 台北藍燈 民國80年12月
宋明理學研究 張立文 北京中國人民大學 1985年7月
安明理學史 侯外廬,邱漢生 北京人民 1984年4月
宋明理學(北宋篇) 蔡仁厚 台灣學生 民國73年9月
近思錄詳注集評 陳榮捷 台灣學生 民國81年8月
易學哲學史(中) 朱伯昆 北京北京大學 1988年11月
易程傳 程頤 台北文津 民國79年10月
周易的自然哲學與道德函義 牟宗三 台北文津 民國77年4月
周易古史觀 胡樸安 上海古籍 1989年1月
周易縱橫談 黃慶萱 台北東大 民國84年3月
周易研究史 廖名春,康偉學 湖南湖南 1991年7月
程顥程頤理學思想研究 潘富恩,徐余慶 上海復旦大學 1988年11月
讀經示要 熊十力 台北廣文 民國64年元月
程頤易學的特點及其在中國易學史上的地位 蔡方鹿 周易研究總第19期1994

伊川《易傳》 戴君仁 民主評論第12卷第8期1961年4月
關於二程的《易》學思想及其它 張豈之 西北大學學報1981年第2期
周易程氏傳思想研究 金春峰 中州學刊1989年第4期
作者聯系方法:住宅-台灣省台南市東區崇德一街94號(06)2893805
服務學校-國立高雄餐旅學院通識中心(07)8060505轉1845
電子信箱[email protected]

*蔡鴻江1953年生,國立高雄師范大學國文研究所博士班畢業.國立高雄餐旅學院通識中心副教授.研究方向:晉系青銅器研究,春秋三傳及周易等
1伊川先生作《易程傳》之因,可由《易程傳.序》得知:「聖人之憂患後世,可謂至矣,去古
雖遠,遺經尚存,然而前儒失意以傳言,後學誦言而忘味,自秦而下,蓋無傳矣.予生千餘載
之後,悼斯文之湮晦,將俾後人沿流而求源,此傳所以作也」.
2《周易》原為占筮之書,是古人依據其卦象和卦辭爻辭來推斷人事的吉凶.戰國時期,儒者為
《周易》作傳,有《十翼》之作.漢代易學盛行,有談卦氣,陰陽災變的象數派,如孟喜,京房,
董仲舒,荀爽,鄭玄,虞翻;有以《易傳》解經,取人道教訓之義的義理派,如費直,陸賈,韓
嬰,王肅;有以道家黃老之學解釋《周易》的玄學派,如嚴君平,揚雄,魏伯陽;三派中以象數
派影響最大.魏晉南北朝玄學思潮流行,王弼,韓康伯等人常以老莊解易,使得易學趨向於玄學
義理派.唐代孔穎達,李鼎祚采輯前賢之言,能綜合象數玄學之說,使得易學產生融合.宋代易
學興盛,有陳搏,周敦頤,邵雍等象數圖書派;胡璦,程頤,張載等義理派,而程頤是偏重於取
義,是理學派的易學體系.
3程頤易學,基本上是承繼王弼以義理解《易》的方式,但反對王弼以老莊玄學思想來闡釋《易》理,能以儒理發揮《易》道;同時也批判漢易學家論《易》,僅談象數而不及義理.是以程頤主張《易》是載道之書,天地之理在《易》之中,能盡天理則能明《易》道;同時也提倡「理體象用」的觀點,以為「有理而後有象,有象而後有數」,象數即在"理"中;程頤還常以「引史說易」,使倫理道德政治興亡與《易》理相結合.上述諸點,均是程頤為宋代易學展現新的風貌.
4有「元亨利」是蠱卦.有「元利貞」是損卦.有「亨利貞」是蒙,需,同人,離,咸,恆,
遯,兌,渙,小過,既濟十一卦.有「元亨」是大有,升,鼎三卦.有「元貞」是比卦.有「亨
利」是噬嗑,賁,復,大過,巽,未濟六卦.有「亨貞」是困,旅,節三卦.有「利貞」是否,
大畜,大壯,明夷,家人,蹇,漸,中孚八卦.有「亨」是小畜,履,泰,謙,坎,豐,震七卦.
有「利」是訟,豫,剝,解,益,夬,歸妹七卦.有「貞」是師,頤二卦.無「元亨利貞」是觀,
晉,睽,姤,井,艮六卦.
5:《易.干.文言》:「元者善之長也,亨者喜之會也,利者義之和也,貞者事之干也,君子體仁
足以長人,喜會足以合禮,利物足以和義,貞固足以幹事.君子行此四德者,故曰干:元亨利貞.」
此將「元亨利貞」作四分法.《易.干.文言》:「干元者,始而亨者也,利貞者性情也.」,此將
「元亨利貞」分為「元亨」,「利貞」二層來解釋.《易.干.文言》:「干始能以美利利天下,不
言所利,大矣哉」,此將「元亨利貞」四字合並敘述.
6《周易.干.彖》:「大哉干元,萬物資始,乃統天」,此釋「元」;「雲行雨施,品物流行,大明
終始,六位時成,時乘六龍以御天」,此釋「亨」;「幹道變化,各正性命,保合太和,乃利貞」,
此釋「利貞」.
7 《程氏經說》卷一〈易說.系辭〉:「聖人既設卦,觀卦之象而系之以辭,明其吉凶之理,以
剛柔相推而知變化之道」,《程氏遺書》卷廿一上:「理,無形也,故因象以明理,理見乎辭矣,
則可由辭以觀象,故曰得其義則象數在其中矣」,此為程頤所謂「因象知理」之明證.
8王弼《周易略例.明象》:「夫象者出意者也,言者明象者也.盡意莫若象,盡象莫若言.言生
於象,故可尋言以觀象.象生於意,故可尋象以觀意,意以象盡,象以言著,故言者所以明象,
得象而忘言,象者所以存意,得意而忘象.」這種「得兔忘蹄,得魚忘筌」的方式,純然以心證
道,離絕言詮.

9《左傳 襄九年》,穆姜曰:「元,體之長也;亨,嘉之會也;利,義之和也;貞,事之干也.
體仁足以長人,嘉德足以合禮,利物足以和義,貞固足以幹事」,此為釋「隨」卦,與〈文言〉
釋乾卦有所異,文字亦略有出入,如〈文言〉「元,體之長也」,《左傳》是「元者善之長也.」

10王弼注〈乾卦 文言〉「元亨利貞」四德:「〈干 文言〉首不論『干』,而先說『元』,下乃曰
『干』何也 夫干者統行四事者也,君子以自強不息行此四者,故首不論『干』,而下曰『干元
亨利貞』」,此是說〈文言〉開頭先說「元」,結尾時才說「干」,這是因為「干」為剛健之義,統
率元亨利貞四德,君子應以剛健不息行此四德,此是以干為剛健之德.

11《子夏易傳》二卷,是漢韓嬰所作,非孔子弟子子夏所撰,《四庫全書》經部易類著錄《子夏
易傳》十一卷,恐為宋以後偽作,非此書,其辦偽詳見張心澄《偽書通考》(上)頁122至頁
128.孔穎達《周易正義》依《子夏易傳》而疏之雲:「言此卦之德有純陽之性,自然能以陽
氣始生萬物而得元始亨通,能使物性和諧,各有其利,又能使物堅固貞正得終,此卦自然
令物有此四種,使得其所,故謂之四德」,孔穎達亦是以自然生成萬物來解釋「元亨利貞」.

12 《易程傳》:「干,天也」,熊十力先生以為意有所不當,雲:「干亦取象於天,而干不即是天
也.古之言天,本指彼蒼而目之,即星體也.天一日一夜,過周一度,其行至健,故干以之取象
----伊川直以干為天,則是泥於象而不求象外之意矣.」《讀經示要》卷三頁62)
13程頤曰:「散之在理,則有萬殊;統之在道,則無二致」,此為「理一分殊」之說,理一即為道,
分殊則為理,道散為萬殊則為理,理統之為一則為道.
14薛瑄以花果來說明程頤「元亨利貞」最為適切.《讀書錄》:「花即具元亨利貞之理.花始蕚而
未開者,元也:開而盛者,亨也;盛而就實者,利也;實已成熟者,貞也.成熟可種而復生,又
為貞下之元矣.生理循環蓋未嘗毫發止息間斷.」

15邵雍《皇極經世 觀物外篇》:「元者,春,仁也,春者時之始,仁者德之長-----亨者,夏也,
禮也,夏者時之盛,禮者德之文.----利者秋也,義也,秋者時之成,萬物方而獲利.貞者冬也,
智也,冬者時之末,智者德之衰.----」.

16王弼《周易注》:「坤貞之所利,利於牝馬也.馬在下而行者也,而又牝焉,順之至也,至順而後乃亨,故唯利於牝馬之貞」.孔穎達《周易正義》:「利牝馬之貞者,坤是陰道,當以柔順為貞,假借柔順之象,以明柔順之德」,此與程頤同為取卦象來說明坤德柔順.
17孔穎達《周易正義》:「此假象以明人事,西南坤位是陰也,今以陰詣陰,是得朋,俱是陰類,

❼ 曾姓的74代傳人是什麼字輩

武城聖裔曾氏字輩:「宏聞貞尚胤興毓傳紀廣昭憲慶繁祥令德維垂佑欽紹念顯揚建道敦安定懋修肇彝常裕文煥景瑞永錫世緒昌」。
武城南宗支曾氏字輩:「宏聞貞尚胤興毓傳紀廣昭憲慶繁祥令德維垂佑欽紹念顯揚鼎新開國運克復振家聲」。
武城香港支曾氏字輩:「宏聞貞尚胤興毓傳紀廣昭憲慶繁祥令德維垂佑欽紹念顯揚鼎新開國運克復振家聲裕文煥景瑞永錫世緒昌」。
武城慈禧支曾氏字輩:「宏聞貞尚胤興毓傳紀廣昭憲慶繁祥令德維垂佑欽紹念顯揚世為朝廷用安邦定國賢」。
龍山支字曾氏輩:「圭壁呈雲瑞人文煥國華台衡思繼武鼎甲勵承家一貫書紳永千秋賜福遐謀貽資燕翼世業仰清嘉」。
瀨江支字曾氏輩:「洪伯子敦肇元國志經際克紹謀貽燕翼昭其世守聯以友敬和厚致祥永為家慶」。
內坑支曾氏字輩:「克欽洪孚光玉銘淑懋耀惟鍾澤森昭德愈鴻」。
平和支曾氏字輩:「子宗垂令緒宏聞貞尚胤興毓傳繼廣昭憲慶繁祥開成規兆瑞恆奕善綿礽」。
振裕支曾氏字輩:「仁玉天章海山水盛景常富貴由天賜承先啟後長英才宣正義傑俊紹賢良道德傳家寶文明增國光平和昭吉慶」。
新塘支曾氏字輩:「福志厚家道永隆昌」。
圭公支曾氏字輩:「盛會家安定應宣象愈賢永繩高顯達還見向臨傳作述常循序享嘉每克全類由居敬錫欒運至連綿」。
金蘭支曾氏字輩:「德繼仁行文友仲大孝萬世紹應興夢汝如添福唯宗祖必榮思承昌盛嗣元開庭懋日奇仕振朝光允守嘉兆志民良國祚長」。
勝珍支曾氏字輩:「國思天心順文宗世發長德厚維先澤道大顯榮昌」。
珍和支曾氏字輩:「芳玉文章海山水盛德文明進化祥勛宏道大福盈堂家傳忠恕宜珍重寶樹芝蘭永熾昌」。
蘇澳支曾氏字輩:「子宗垂令序洪聞真尚衍興毓傳繼廣昭憲慶繁祥開成規兆瑞恆奕善錦仍」。
略公支曾氏字輩:「祖德培麟趾宗功兆鳳鳴英華逢盛世友彩肇林明」。
成淡支曾氏字輩:「心維士君子汝乃尊經文成國家學院風聲道德存」。
四川成都曾氏字輩:「國正天星順家和萬代興修身錦世澤養志慶常丞忠恕心源守明新學術承詩書門第顯勤儉古今純宗聖流徽遠武城衍派升悅親資繼述道脈識薰蒸篤族昭雍睦敦倫啟瑞徵人文長蔚起富貴用飛騰」。
四川成華曾氏字輩:「元友魏聞忠德光家傳大學碧芬芳治國賢良知聚起榮昌萬代左朝綱」。
四川新津曾氏字輩:「有九文啟福家傳本孝經開宗先至德萬世允儀型」。
四川中江曾氏字輩:「祖代仁應仕文繼思顯名孝順光前志裕後丙國君上啟良臣相奉得選其因朝廷龍學業永層萬事興」。
四川三台曾氏字輩:「延為貴昌成文天玉上仁明倫忠孝慶積德世家興丕顯昭前哲詩書啟後昆貽謀光聖澤繁衍繼儒林大道宣思孟雄才冠古今三省流芳遠聲傳歷代君」。
四川岳池曾氏字輩:「福志厚家道永隆昌」。
四川宜賓曾氏字輩:「德元明清久燕富正開科」。
四川資中曾氏字輩:「可文三世德維新景運開宗祖傳家遠幫國定有財」。
四川樂山曾氏字輩:「天秋尚憲畢雲世達志昌明太洪宗秀朝廷正永光」。
四川仁壽曾氏字輩:「仲長啟曾子時正大明宗克成光先德永遠世澤隆」。
四川三台曾氏字輩:「子光起有國興順明德永正志祥誠」。
四川內江曾氏字輩:「泰延文仲德永仕思友子汝九世從虞添景朝廷顯鳳省有曰啟元舜肅恭唐尚慈和惠禮孔達立嗣昌淵源宗東魯開基發長祥祖澤彌新遠蘭奕總公方榮華富貴美余慶更稱良先前裕後盛名魁四海揚」。
四川古藺曾氏字輩:「宏世文章遠淵源德澤深首應亨家日明庭作聖君天遐齊啟惠玉德佔朝方昭憲慶繁祥藺果維垂佑身居國棟梁一品付龍長」。
四川遂寧曾氏字輩:「景思敬汝延朝國正天心順家和如意孔光昌榮耀孝道啟高賢萬代興良善學修永日新有能承先繼大鑒必應開」。
四川瀘州曾氏一支字輩:「家起世懋先學汝希洪開富有永安泰輔象憲良才終少宗後揮祥昌世代奎大庭多仁惠心正福自培」。
四川瀘州曾氏一支字輩:「學恆崇其金宏維鍾志明昭憲慶繁祥一品佐朝裔居志國棟梁英賢清太邦」。
湖北孝感遷川曾氏字輩:「宗祖承德義紹澤裕厚裔」。
湖北孝感曾氏字輩:「子光起有國興順明德永正志祥誠」。
湖北遷川曾氏字輩:「夢仕子友祖福受永興隆時正乾坤大光輝日月明」。
湖廣啟祖曾氏字輩:「祖代仁應仕文繼思顯名孝順光前(全)志裕(玉)後丙國君上啟良臣相奉得選其因朝廷龍(隆)學業永層(存)萬事興」。
山東武城南宗曾氏字輩:「宏聞貞尚胤興毓傳紀廣昭憲慶繁祥令德維垂佑欽紹念顯揚鼎新開國運克復振家聲」。
山東武城曾氏一支字輩:「宏聞貞尚胤興毓傳紀廣昭憲慶繁祥令德維垂佑欽紹念顯揚建道敦安定懋修肇彝常裕文煥景瑞永錫世緒昌」。
山東武城曾氏一支字輩:「宏聞貞尚胤興毓傳紀廣昭憲慶繁祥令德維垂佑欽紹念顯揚世為朝廷用安邦定國賢」。
廣東梅縣曾氏字輩:「賢才輔佐邦基茂道德光昌宗祖榮」。
廣東順德曾氏字輩:「廣立紹尚伯良生宗公和順積中英華發達」。
廣西靈山曾氏字輩:「瑞忠諸有超世珍承桌松建業能樹達永遠慶奇昌」。
香港支曾氏字輩:「宏聞貞尚胤興毓傳紀廣昭憲慶繁祥令德維垂佑欽紹念顯揚鼎新開國運克復振家聲裕文煥景瑞永錫世緒昌」。
湖南龍山支曾氏字輩:「圭壁呈雲瑞人文煥國華台衡思繼武鼎甲勵承家一貫書紳永千秋賜福遐謀貽資燕翼世業仰清嘉」。
江蘇瀨江支曾氏字輩:「洪伯子敦肇元國志經際克紹謀貽燕翼昭其世守聯以友敬和厚致祥永為家慶」。
福建晉江曾氏字輩:「克欽洪孚光玉銘淑懋耀惟鍾澤森昭德愈鴻」
台灣南投曾氏字輩:「福彰平連德裕慶錦隆昌貴顯祿厚發祥」。
雲南永善曾氏字輩:「元崇師德應朝廷知幫國宏聞貞尚衍興毓傳紀廣昭憲慶繁祥令德維垂佑欽紹念顯揚鼎新開國運克服振家聲建道敦安定懋修肇爾常裕文煥錦瑞永錫世緒昌」。
廣西玉林曾氏字輩:「貴廷巨粵其孔德榜春萬」

❽ 曾氏字輩排行

1、四川宜賓:成仕永遠景,思彥祖宗智朝廷。學仁存義萬長齡,從本德政必顯達,定逢賢良繼高明,日元維榮集學紹登鵬舉

2、四川合江:文友仲大孝,萬時紹應興。夢汝如天傑,惟宗祖必榮。思承昌盛嗣,元開廷懋月

3、四川成都青白江:泰延文仲德,承仕和伯盛。紋才宗景思,敬汝廷朝國。國正添新順,家和祖德昭。孝義能為保,詩書可作調。聖世儒珍重,永有仕名標

4、廣西玉林:賢才輔佐邦基茂,道德光昌宗祖榮

5、福建平和:子宗垂令緒,宏聞貞尚衍,興毓傳繼廣,昭憲慶繁祥,開成規兆瑞,恆奕善綿礽,令德維綏祐,欽紹念顯揚,鼎新開國運,光復振家聲

6、湖南宜章平和:汝玉子壬必福永當大萬承繼世修德

(8)貞恆道德光擴展閱讀:

曾氏遷徙分布:

進入魏晉南北朝時期,連年戰亂頻仍,社會始終處於動盪之中,加之西晉末年「永嘉之亂」,中原士族大舉南遷,所以曾姓在此期間也大量進入南方諸省,其一支徙居於會稽(今浙江省紹興),尚有幾支分別遷居蜀郡(治今四川省成都)、豫章(今江西省南昌)、吳郡(治今江蘇省蘇州);

河內(今河南省沁陽)、南陽(今屬河南省)、江夏(今湖北省鄂城)、襄陽(今屬湖北省)等地。從而在唐朝之前就已形成曾姓遍布中國,名人不斷涌現,家族勢力日漸壯大的局面,逐漸成為中國著名的大姓之一。

盛唐時期,社會安定,宗族發展速度加快,擴張、播遷亦為時尚。唐末,曾姓有入遷福建者。至宋末,由於戰亂,外族入侵,曾姓又幾度遷移。元明清時期,曾姓已播遷於各地。

❾ 古代如何驗證女子貞潔

在古代主要是用守宮砂來驗證女子的貞潔。在少女白藕般的手臂上點一顆鮮艷的紅痣,以驗證女人們的貞操,在古代是常見的,叫「守宮砂」。不明就裡的人,以為「守宮」就是守住那神聖的一方妙處。

引晉朝《博物志》中記載:如果用硃砂喂養壁虎,壁虎全身會變赤。吃滿七斤硃砂後,把壁虎搗爛並千搗萬杵,然後用其點染處女的肢體,顏色不會消褪。只有在發生房事後,其顏色才會變淡消褪,是以稱其為「守宮砂」。

有了這種傳說中效果絕佳且步驟簡單的能夠驗證女子「貞操」的方法,也不管其是否真實,一些朝代便把選進宮的女子點上「守宮砂」,作為其是否曾經犯淫犯戒的標志。在民間流傳開來,以訛傳訛,便有了以後眾多的武俠小說作者借用「守宮砂」來做的文章。

據說,守宮砂只能用來驗證處女的貞操,已婚婦女是絕對不靈驗的。實際上,這種辦法是在宋代隨理學的興起而得到推廣的。

(9)貞恆道德光擴展閱讀:

其他驗證方法:

1、驗血

古人特別迷信於血液,認為處女的血跟婦人的血是有區別的。在當時如果想用使用這種方法檢測女子是否還是處子,一般會取一碗潔凈之水,然後刺破女子的中指,將血滴入碗中。

如果血滴成凝結的渾圓狀,則證明這個女子是處子;如果血液入水之後逐漸散開,則證明是失貞婦人。這種做法毫無科學依據,完全是民間謠傳。

當時有的青樓女子最喜歡利用用這種方法自證清白,因為它太容易動手腳了。只需要在這碗清水中加入一小滴油。

滴入碗中的血滴必成渾圓狀,絕對不會散開。她們就以這種方法來證明自己是處子,以欺騙那些恩客,來抬高自己的身價。

2、驗噴嚏

這種方法流行於宮中。如果想要檢測一個宮女是否是處子,會由幾個經驗老道的嬤嬤,首先准備一盆香灰或者是浮土。然後讓這個宮女脫掉下衫蹲坐在盆上。

再用胡椒或者嗅鹽等刺激她的鼻子,促使她打噴嚏。如果她打完噴嚏後,香灰沒有變化,則證明是處子。如果香灰有變化,比如說凹進去一個坑,或者有被吹過的痕跡,則證明是婦人。

3、落紅

這種檢測女子是否失貞的方法,即便在當今社會,相信它的人也大有人在。在古代,女子初嫁,婚床上必須擺上一塊落紅帕。夫妻二人在床上行男女之事後,第二天這塊落紅帕要送去婆婆處驗視。

婆婆驗視合格之後,這個女子才能正式算作兒媳婦。如果沒有落紅,那麼就是失貞之女,不僅婚事不能做數,她還會直接被掃地出門,連娘家也沒臉再接受她。

但是經過現代科學論證,這種方法也並不科學,因為每個人的情況不一樣,單純的這樣以偏概全,是有失偏頗的。

4、看眼角

中國自古就有面相之說,朱元璋曾被人相面稱有龍瞳鳳目,果然成開國帝王;武則天自小就被術士斷言會大富大貴,最後成為唯一的女皇。古人認為面有心生,人的面相能夠說明很多問題。

甚至能從面相看出一個女子是否失貞。他們認為,如果一個女子的眼角是粉嫩的紅色,同時眼尾沒有皺紋的則證明是處女。而如果眼角發污、發渾濁,則證明是失貞已久的婦人。

熱點內容
深圳勞動法辭快工工資怎麼算 發布:2025-01-26 11:30:32 瀏覽:699
離婚律師姚晨服裝 發布:2025-01-26 09:35:58 瀏覽:38
各國環境立法 發布:2025-01-26 08:53:53 瀏覽:830
社區綜合減災規章制度 發布:2025-01-26 07:50:20 瀏覽:949
道德建設先行 發布:2025-01-26 06:47:04 瀏覽:308
下列行為的法律責任中表述正確的有偽造變造 發布:2025-01-26 06:10:53 瀏覽:19
15年司法考試卷三 發布:2025-01-26 05:51:43 瀏覽:159
收某某人定貨款有法律效力 發布:2025-01-26 04:54:53 瀏覽:528
香港國安法能解決法官 發布:2025-01-26 03:31:35 瀏覽:253
協議未用印不產生法律效力 發布:2025-01-26 02:49:13 瀏覽:1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