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學百科 » 無是道德經

無是道德經

發布時間: 2022-06-16 23:17:58

Ⅰ 《道德經》中,「無」字出現了300多次,「無」有什麼含義

“無”字的含義是不刻意的去做,不做多餘的事情以及步驟,做任何事情都不能違背自然法則,都要以遵守自然法則為前提來行事。老子生活的時代還要早於孔子百餘年的,有一種不太切合實際的說法是,老子是一支來自印度的傳教士的團體。所以,他的行動在常人看來很難理解。根據一些非正式的記載,印度人的長相都是形象各異,和正常人的長相區別很大,感覺就像是年邁的老人一樣,所以也就有了老子是老者的這層含義。

Ⅱ 道德經中的「有」與「無」是什麼意思

是有形和無形,事物本質是無形的,但是發揮作用的事物是有形的。舉回例,泥土算是無形,但可以把答它做成有形的杯、碟等器具。
能應用到學習中的,比如你掌握一種記憶、學習方法或一套公式(無形),那可以應用到許多具體的學習內容(有形)。李小龍的「以無法為有法,以無限為有限」就是體現這種思想。

Ⅲ 道德經"有是萬物之所始無是萬物之所母"是什麼意思

(有大概就是存在,萬物都是存在的,且存在的必然是事物,因此說)存在就是萬物之開始,(有生於無,因此說)不存在是萬物之母體

Ⅳ 老子如何論述無的概念

《道德經》第一章說「無名,天地之始;有名,萬物之母」「天下萬物生於有,有生於無」,提出了有關「無」和「有」的問題。這是老子的重要理論,只有理解了「無」和「有」的問題,才會真正讀懂《道德經》。
1.什麼是「無」和「有」
「有」是特定物體和特定狀態的存在,「無」是特定物體和特定狀態存在之前的那種存在。無是有的前身,無和有是相互轉化的關系。
無和有不完全等同於虛和實,虛和實具有陰陽的意義。「實」是特定物體和特定狀態的存在,「虛」是特定物體和特定狀態的不存在。虛是實的影子,是相互對立、互相排斥的概念。
2.無和有的概念與陰和陽的概念
(1)無和有(無極和太極)表示同一事物的兩個不同的存在狀態,非此即彼,無和有的中間由「生」(變易)相關聯。
(2)陰和陽(一個太極的兩個方面)代表同一事物之內的相反相成的兩種性質、兩種功能、兩種運動、兩種趨向。陰和陽同時存在,互為存在的前提,共存於統一體內。
(3)兩對概念的不同
陰和陽同時存在於同一事物之內;無和有相繼出現於同一生命體系之內。
陰和陽是相互作用的關系;無和有是相互繼承的關系。
陰和陽是互相依存的關系;無和有是互相否定的關系。
3.無與有的存在
無與有是特定的概念,是特定空間內之特定物體的存在或不存在。
「無」是某一特定狀態的無,某一特定物體的無,某一特定生命實質的無。「有」是某一特定狀態的有,某一特定物體的有,某一特定的生命實質的有。
宇宙的所有變化都在一個特定的空間內發生,這個空間也是存在,這個空間既和「無」的存在同在,又和「有」的存在同在。
空間與構成空間的結構是「有之以為利,無之以為用」的關系。

Ⅳ 道德經中的「有」和「無」是同出於玄的嗎

寶寶DL02X :你好。
天地開始的時候,沒有實物。沒有形象。這種情形可以稱之為【無】。這就是【專道】的本體屬、宇宙的本源。當【道】產生、創生的作用,萬物就隨之而生。可稱之為【有】。這就是【道】的作用。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
【道】如果可以用語言來表述,那它就不是【常道】。【名】如果可以用言詞來命名,那它就不是【常名】。【無】可以用來表述天地混沌未開之際的狀況。而【有】,則是宇宙萬物產生之本源的命名。
因此,常從【無】去觀察、領悟【道】的奧妙;要常從【有】中去觀察、體會【道】的端倪。
【無】與【有】這兩者,來源相同,而名稱相異,都可以稱之為【玄妙】、【深遠】。它不是一般的玄妙、深遠,而是,玄妙又玄妙;深遠又深遠。是宇宙天地萬物之奧妙的總門。
在老子的思想體系裡,【道】當然是最重要的了。

Ⅵ 道德經中的「有」和「無」

無與有一定是同級的,老子很明白這一點,但是他個人更偏向於無的力量,內無形無態又可以化為容有形有態,所謂無中生有,只是一個感觀認識,兩者依然是同級的。

1樓的說二者肯定不同級別,那如何解釋有無相生,高低相成,音聲相和,前後相隨?何況有與無本身能夠生長並且被區別出來,那就是說一開始連有無都沒有,連沒有都沒有,那不正是有么?難道有比無還要先形成?

「這一點,和我們現在的唯物辯證法原理是一樣的,不能象我們現在的某些所謂專家在解讀我國先秦哲學思想一樣生硬的將這種辯證用亞里斯多德的「形而上學」抽象起來,給我們現在的學生對祖國的哲學產生造成厚此薄彼的錯誤引導。」我覺得你這種只摳住書本而不進行合理的分析,才是真正的錯誤引導。沒有無就沒有有,沒有有就不會有無,為何缺一不可?因為兩者本身就是同一個東西,以兩種方式呈現出來。至於為何要形成兩種相反的內容而存在,這個道理我不需要在這里解答。

Ⅶ 道德經中有與無的關系

以下純屬個人理解。
無,也就是老子所說的道,無或者道,原本是沒有任何名稱的,也不具有任何形態。但為了說明一些問題,需要它來表達,而強加給它一個名稱,道。
有,也就是萬事萬物,具有具體的形態,可見可觸。萬物統稱為有。
無,用來命名天地的原初,也就是本原(無並未指代虛空之意);有,用來命名世間的萬物。
道可道,非常道。 道可以言明,就不是真正的道。
名可名,非常名。 冠之以名,也仍然不是真正的名。
有與無,同出於一源(我理解為:有與無,都是為了方便而對自然萬物之源的概括,以便於我們對它的模拜與領悟,就如同我們的姓名一樣,叫張三亦可,叫李四亦可,有個代稱就可以),都是居萬物之上而深不可得的本原——玄,對玄加以探究,越是深入,越是能夠體會玄的玄妙深奧,但一旦領悟到了玄的奧妙,就猶如一道門一樣被打開,就能體會到萬物之本質本性及其奧妙(此妙小於玄之妙)。

天地萬物生於有,也就是說萬物的本原是有,而有,是老子冠之本原的一個名稱。而這個本原的本原是無,無,是老子冠之以玄之深妙的一個名稱,是萬物之有的開始,其意我認為並非指代虛空。

道德經中有一句話說,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此道,應該就是無,一則為有,一生二,二乃為陰陽之意,此後陰陽相剋相生,而生萬物。

要理解老子的這些話的真正含意,還得對道德經加以研讀,對其譯本多加參考,並通過自己身邊的事物加以感悟,才可以得其玄妙之意。並加以深入體會。

此短見,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Ⅷ 「有即是無,無即是有」這句話是誰說的

說這話的人是 老子。
「有」、「無」是老子《道德經》中的兩個重要的概念,所謂的「有」在《道德經》中又稱為「一」,所謂的「無」在《道德經》中又稱為「道」,即老子所說的「萬物生於有,有生於無」以及「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由此得出「有」與「一」、「無」與「道」的對應關系,同時也說明了「道(無)」乃萬物之源.老子所謂的「有即是無,無即是有」即說明了「道(無)」和「一(有)」的相生性,老子在第一篇中又有一說為「有無相生」即是「有即是無,無即是有」的最好註解.
《道德經》,又稱《道德真經》、《老子》、《五千言》、《老子五千文》,是中國古代先秦諸子分家前的一部著作,為其時諸子所共仰,是春秋時期老子(即李耳)所作的哲學著作。在先秦時《呂氏春秋·注》稱為《上至經》,在漢初則直呼《老子》。自漢景帝起此書被尊為《道德經》,至唐代唐太宗曾令人將《道德經》翻譯為梵文。唐高宗尊稱《道德經》為《上經》,唐玄宗時更尊稱此經為《道德真經》。
古代馬王堆版是上篇《德篇》和下篇《道篇》不分章,現代通行版本共81章,前37章是《道篇》,後44章為《德篇》。《道德經》這部神奇寶典被譽為萬經之王,是中國歷史上最偉大的名著之一,對中國哲學、科學、政治、宗教等產生了深刻影響。據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統計,《道德經》是除了《聖經》以外被譯成外國文字發布量最多的文化名著。
第一章原文: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無名天地之始;有名萬物之母。
故常無欲以觀其妙;常有欲以觀其徼(jiào)。
此兩者同出而異名,同謂之玄,玄之又玄,眾妙之門。
http://ke..com/link?url=-95dHXQIj6m6L2YK7pOnjnZ-#1

李耳,即老子,別稱太上老君,中國春秋時期思想家、道家學派創始人。著有《老子》(又名《道德經》)一書,共81章。今河南鹿邑人
春秋末期思想家、哲學家,道家的創始人。譽有東方三大聖人之首,《紐約時報》評為世界古今十大作家之首。孔子曾數次向老子問禮、求道。自古有「老子天下第一」之稱。

Ⅸ 道德經中的「無」到底是指什麼什麼意思求大神幫助

「有」與「無」二字,《道德經》乃至其他諸經中時常提到它們,然而今人對此二字的理解卻大有偏差:有的認為是指具體形物的「存在」與「不存在」而言,這個「存在」與「不存在」是由眼、耳等覺知器官所決定的;有的乾脆認為是指「某物看得見」與「某物看不見」而言,譬如將人活著稱為「有」,人死火化了而稱為「無」。對「不滅論」學得好一點的人則認為,無論形物存在與否或人活著與否,其中有一個本質的東西是永遠不會生滅的,所以「有」與「無」是指「形」、「象」而言也。 上述諸說法不能說不對,只是不符合《道德經》乃至其他諸經中的本意而已,那麼其本意是指什麼呢?除了「不滅論」的一層意思之外,本質應是指我人乃至萬物的識心而言也。 看過佛家《楞嚴經》的人都知道,我人的識心並不是那個真正的「心」,那個真正的心是「不知不覺」的,也就是《莊子》中所說的「庸矩知」,也就是「知而不用」;唯有識心才形成了萬物的自身,唯有識心才能識別萬物。譬如一個植物人,既不能說他死了,又不能說他不活著,若說其還活著,何以連人都認不得呢?若說其死了,又何以知道喂他而懂得張嘴呢?可以說,他的識心並未全死,只是識心中的意識心死了而已;如此說來,「有」與「無」則應是指識心中的意識心而言,《道德經》中所說的「無,名天地之始;有,名萬物之母」,即是指識心與識心中的意識心兩方面而言也。 整個三千大千世界,當初只是一派渾沌,忽起一動,於是識心也就隨之而漸成了,此時雖有了點識心但卻未發生作用,此即謂之「無」也。由於這個「無」的作用是後來所產生萬物的第一步,故曰「無,名天地之始也」。那麼此處的「天」、「地」,是否就是指頭上的天與腳下的地呢?非也,此二者也是萬物中的一種而已。如果將那個渾沌之心叫做真心或道心的話,那麼它的一動即謂之「天」,它的一靜即謂之「地」,一動與一靜的作用就漸長了識心,故曰「天地之始」而不曰「萬物之始」也。 因為「有」了識心的作用,所以才產生了萬物,故曰「有,名萬物之母」也。說到這里不免要問,植物人為什麼不認得萬物的呢?你會說「那是因為他沒有了意識」,由此而知,意識心才是我人認識萬物的根元。人類當初並沒有意識心,就連嬰兒也沒有意識心,人類長大了才有了意識心,所以也就能識知萬物了;由此而知,萬物早就存在了,只是我人不識得它們而已,不識得則等同於「無」,識得則等同於「有」,故曰「有,名萬物之母」也。 《道德經》不是在講什麼世界的形成,當然也含有世界形成的原理在;《道德經》也不是在講「如何認知世界」,當然也含有認知世界的道理在;《道德經》主要是講如何使我人恢復道心的,而恢復道心的第一步即是除意識心,繼而除識心,最終達到「五蘊皆空」的精神境界。「五蘊皆空」只算是歸入道體了,但還不能發生道的「妙用」,只有體、用皆具才是完整的道,所以必須「即空即有」也;這個「即空即有」,即是「常無」與「常有」,故曰「常無,欲以觀其妙;常有,欲以觀其徼」也。

Ⅹ 王弼注老子《道德經》中「有」和「無」是什麼關系

互補相成,又互相轉化的關系。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
道是虛無的,所以無生成有,有中又有無。
萬物以後又會消失回到無的狀態,像植物枯萎,動物死亡。等。

熱點內容
合同法沒收定金 發布:2025-01-25 11:56:04 瀏覽:143
怎樣和潘強律師聯系 發布:2025-01-25 11:17:35 瀏覽:332
司法拍賣房產南京 發布:2025-01-25 11:00:51 瀏覽:472
新婚姻法離婚樓房分割 發布:2025-01-25 11:00:49 瀏覽:602
婚姻法撫養孩子新規則 發布:2025-01-25 10:16:45 瀏覽:568
家庭婚姻法繼承順序 發布:2025-01-25 09:36:43 瀏覽:883
保險公司追償適用法律依據 發布:2025-01-25 09:18:52 瀏覽:773
法治思維解決信訪問題 發布:2025-01-25 08:48:09 瀏覽:232
法學專業的職業規劃 發布:2025-01-25 08:45:53 瀏覽:812
依法治國六項任務 發布:2025-01-25 08:23:41 瀏覽:554